第一篇: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
面试热点http://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第二篇:严格自律、慎独慎微
严格自律、慎独慎微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省式的自律训练,严格自律、慎独慎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把内心的底线守住了,才能更好的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怀着万丈高楼平地起、重视根基建设的心态,时时刻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革命事业无小事,每一天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篇:慎独慎微
慎独慎微、廉洁自律
---学习薛小平先进事迹体会
昆仑燃气兰州公司董事长薛小平作为廉洁从业模范干部候选人,廉洁自律,清清白白干事。在其先进事迹学习材料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做事要“四慎”:一慎权,做到权为民所用;二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慎欲,经得起各种诱惑;四慎独,加强自我监督。
《礼记.中庸》中孔子讲:“君子成慎乎其所不同者,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慎独慎微这既是党员干部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也是思想情操的一种更高境界,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修养达到高度的自觉程度。做到慎独慎微,这既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也是立身之本。
我深知,作为保定中石油昆仑液化气有限公司经理,虽然只是众多分公司中的一员,但在这个公司里我们领导干部也是处于中心地位、公众人物,我们的举动和言行都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形象。在公众场合,我们会做好表率,保持领导形象,但是,在自己认为员工看不到的时候能不能做到言行有度、严格要求自己呢?这就需要我们有较高的修养和定力。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慎
独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严守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有的操守。按照习近平同志在202_年10月提出的“身下心下、多学多思、实干苦干、发扬团队精神、慎独慎微、淡泊名利”的“六点希望”,廉洁自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保定公司蒋巍)
第四篇:“严以律己”心得体会:慎独 慎微 自律 自省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慎独 慎微 自
律 自省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慎独慎微自律自省
根据学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要求,本人利用假期通过自学、看一些反面典型案例等,就“严以律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就自己学习的体会做一下汇报。
一、对“严以律己”的理解
“严以律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自己的某种身份而放松要求,这是一个人能不断进取的先决条件。
“严以律己”是一个组织战斗力形成的基础。严以律己决定团队领导者对自己和对下属的基本要求,是团队工作艺术之一。需要团队成员要紧跟集体步伐,符合组织节拍,顾全大局,不计小利,这样团队能力才能提高,管理才能见成效,走向卓越就会更有希望。
“严以律己”也是“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在“三严三实”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提高道德境界,摆脱低级趣味就要有高度的自律,通过自律才能达到修身。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项,就会像物理学中的“木桶原理”一样,出现一个致命的短板,水就会从那个缺口流出来。这就是强调严以律己的极端重要性,严以律己在“三严”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为什么要做到“严以律己”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就像总书记讲的“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对“严以律己”的阐述,发人深省。
1.“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党员干部都要讲纪律、讲规矩、讲原则,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常怀律己之心,坚持严以律己、敢担当、敢表率,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负责,更有利于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
2.“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一道“防火墙”。党员干部在工作、从政生涯中面临着各种的诱惑。总结那些堕落的党员干部,看看那些反面的典型案例,哪一个不是将严以律己当成了耳边风,自我放松要求,放纵个人欲望,最后导致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把严以律己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拒腐防变的“防火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慎独、慎微。
3.“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将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抵制腐化堕落。廉、公二字看似简单,却需要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怀敬畏之感、常有自省之念。党员干部要通过“有所畏”,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通过严以律己,强化自律精神,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自省做到自知,通过自知达到自律;对群众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为民务实的“试金石”。总书记在XX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既赋予了好干部的时代内涵,又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奋斗标杆和努力方向。要想达到这些标准,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严以律己,不仅要触及思想和灵魂深处,更要在政治上和行动中体现,做到明辨是非、敢于担当。部分干部在实际行动中越过“红线”,沾不义之财、染不正之风、干违法之事,归根结底,都是没有真正的做到严以律己,把律己做成了律人。
“严以律己”,看似简单,却需要党员干部用毕生的努力去实现,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警惕性,要以“防微杜渐”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党员干部的形象联系起来,管好自己的的“头、手、足”,表里如一,内外兼修,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三、自己怎样做到“严以律己”
要严以律己、清白干事,明确任务、履职尽责,把“清正”二字牢记于心、体现于行,做事勤勉扎实,做人正派诚实,做派低调务实,始终坚守精神家园。每一起腐败案件的情况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些是共同的,就是滥用权力、贪得无厌、目无法纪,以致一步一步地坠入犯罪的深渊。所以我们党员干部要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从严以修身开始,严以律己,达到严以用权。
一要在思想上“严以律己”。勤学、修身,常修为政之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常思贪欲之害,坚守为人和做官的底线,做到慎独、慎微,在行使权力的时候,要出于公心,公开公正,集体用权,决不搞私下交易;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二要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风险挑战中经得起考验;强化大局观念,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面前挺身而出,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
三要在作风上始终坚持为民务实。心系群众,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双联”,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创新手段和办法,做好学校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
四要在用权上始终保持公正廉洁。敬畏权力,决不能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更不能凌驾于法律和纪律之上;监督权力,让权力在监督下行使,把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五要带头示范,传递正能量。社会风气不良只是少数党员的行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肃纪律,加强学习,维护党纪党风,积极带头引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帮助,扫除邪气,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我们处于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年代,我们要有所作为,要敢作为,一方面要严以律己,严守党纪国法,另一方面要真正把握底线,严格按规矩用权,做一个“干成事,不出事”的务实的党员干部。
第五篇:慎独、慎微、慎思
慎独、慎微、慎思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才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回想自己走过的这些路,从无知的孩提时代无所畏惧的漫天空想到现如今所要承担的各种各样约束自我的责任,有时羡慕旁边周围人与物所拥有的那些所得,有时感叹自身前途时运,有时被喧嚣社会环境所逼迫的无奈,有时偶尔也庆幸自己经过努力和运气所换来的个人微小成功。独处的时候思维难免会走到过去,多年的时间仿佛是流星一瞬间的滑过。真的感觉人的一生确实是一场戏,导演和演员都是自己,这场戏中所留下的怀念是唯一永恒的东西。闲暇时看一看历史变迁,读一读孔孟之道,想一想人生哲学,参一参工作思路,悟一悟自我得失。保留自己心中的那一份静谧的田地,给自己灵魂留一份升华的空间。
自己身处军营,在这个环境领域中有着自己本身的特点,条例条令规章制度,坚决服从令行禁止,一横一竖都体现着部队整齐划一,强化着战斗力模式统一。每天的生活都好像被编辑了程序一样,按照时间节点一步一步的运行。然而部队里的每个人又都是来自繁杂的社会,偶尔和地方的亲戚朋友的谈话交流又会让营墙里面的人产生一种彷徨。在各种各样潜在规则的范围内,现实套路和实际运行中的各种“累”也难免会让人的心境发生紊乱,加之自身的实力付出与期望的收获回报之间的落差更容易让人身心疲惫。这就是每个人在大家面前是成功快乐的,而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却是失败悲观的。在前进的道路上缺少真正的引导,害怕独处,不敢正视自己,直接导致自己失去自我,精神上崩溃,缺乏真正的价值成绩感。时而盲目跟随,时而逆来顺受,时而自暴自弃。内心的想法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表露,稍不留心也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更何谈工作,何谈理想。对上级交给的任务亦是力不从心,草草应付。军营是一个集体,这里有很多人,有很多事,因此,自己身在集体的大环境中一定要正确把握自己,在集体中自我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慎独”。不能让自己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潮流中,眼光不能局限在那些狭小的利益中。人应当有大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时刻保持自己最初的那一份理想,不卑不躁;时刻提醒自己前进的方向,不迷不弃;时刻回忆自己的那些珍惜,不虚不贫。
部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有大的方针做指引,“责任奉献”意识时时铭记。但凡是大事业都是一些小事情所构建的。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口话:一天过去了,都干了些什么。这和大的时代紧迫感有些格格不入,很容易将自己置于之外。大事业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定位,导致忽略了小事情的存在价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貌似这样平静的生活也是一种惬意,但正是这种惬意往往就是巨大的灾难。有这样一个小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水杯中慢慢地加热,水温从室温逐渐升高,观察青蛙的反应。水中的青蛙很是惬意,全然不觉察周围生存环境的致命变化,慢慢的水温到达几乎沸腾的阶段,青蛙表情依旧是安逸,青蛙的生命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已经结束。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投入到一杯沸水当中时,青蛙根据自身本能,迅速跳跃逃离,虽然身体受些伤但依旧是活着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关乎自身的一些小变化小事情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起到质的影响,但如果不引起注意,这些小事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的飞跃。小到影响个人的前途发展,大到让整个军队国家产生变故。有人说部队是一个磨人的地方,身处在部队的营墙之中,如果不时刻警惕自己做到“慎微”不仅仅是慢慢的颓废,更进一步就是变废了。“磨人”的事情只是自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是自己把这些构建大事业的小事情给忽略了。就对个人而言,千里大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同样存在,一个人在工作中刚开始的尽心尽力,然而在马上要成功的时候却因为一件小事儿功亏一篑。一个人无论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然而就是一个小举止就让领导对其失去信任。就如常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所以说,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慎微”,重视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不要像那只青蛙一样,安逸的生活环境只会让自己忘记跳跃求生的本能。
就结合自我而言,从明事之时起就步入学校,寒窗苦读几十年,学习各种各样文化知识。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学的东西更加繁多。自古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前学校所接触的是为工作而奠定的基础,工作之后的思考更是工作的重要内容。
部队中每一项任务都有它的特殊缘由,都有其来因后果,然而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人、事、物都是不同的。其思考的重要性尤为显现。一个人成熟的一项标志就是看他会不会思考,做事情有没有自己的思路。大的事情上讲究原则,小的事情上合乎情理。对待取得的成就保持一种宽广的心态,对于自身侥幸心理的缺点正确认识改正。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以事业为重,与其说这是在思考工作,这也是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现如今,社会处于一种大的格局变化时期,军队也处在一种变革时期,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思潮不断涌入部队,注入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之中。很多的“功利思想”不断冲击着每个人,做一件工作,完成一项任务,不去看在这一过程当中工作和任务的本身价值所在,而是首先看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只顾眼前的所得,更不用说是自身的成长。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现实”,但这种扭曲的短浅目光会直接漠视我们正确的思考价值取向。久而久之,放在眼前磨练的机会就被错误的价值思考所失去,那么,什么时候去成长,什么时候才成熟。因此,面对物欲横流的环境,要保持自己的那一份谨慎的思考,做到“慎思”。不要被表面的所得影响了让自己把握发展的机会的流失,毕竟机会是有限的,同样机会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论是否成功,是否有价值,是否犯错,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成长。
慎独、慎微、慎思。让自己真正安下心来,没有时间去抱怨,也没有机会去等待。身处部队军营也好,将来步入社会也罢,留住自身心灵的那一份缓存空间,把握住自己,进而去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