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

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



第一篇: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

排 序 表 说 明

一.关于编制意图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人们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对于比较和评价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绩效和成果产出等,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为此,学术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提出了测算和评估的一些理论、方法和指标,其中,论文量和引文量是衡量以论文为主要产出形式的研究活动的两类重要计量评价指标。

美国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权威性的科学引文分析工具。由于SCI收录中国期刊太少,将SCI作为“中国看中国”的工具则缺乏普遍性。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能有效地弥补这些不足,它在基本结构和选刊原则等诸多方面与美国SCI接轨,是研究国内科学技术活动整体状况的引文分析工具。为了帮助科教决策部门科学地评价我国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和微观绩效,为了给学术界研究与评价科学交流和传播机制积累基础性数据,为了帮助科研人员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为了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学科的成长与发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紧密结合国情,以SCI和CSCD的来源期刊为统计源,精心设计和编制了这本《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以下简称《指标集》)。

二.关于统计源

《指标集》设置的百余项有关论文与引文的指标是根据美国SCI和中国CSCD为基础数据统计而成(书中的统计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按第一著者统计)。

1.SCI数据说明

SCI的数据是通过检索SCI光盘202_年年度光盘而获得。检索数据的条件为:著者单位所在地标注为“Peoples-R-China”的论文。满足检索条件的数据共计34576篇(不包括原文为文摘的数据)。其中中国大陆著者为第一著者的论文,共计29194篇。大陆著者在SCI收录的非中国出版的期刊上发表了29816篇论文。

2.CSCD数据说明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简称。CSCD的来源现 I 有来源期刊1046种,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202_年卷的《指标集》以CSCD核心库的669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为统计源,202_年总计论文136953篇(不含增刊论文)。

三.关于数据分类

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资料分类法》,对SCI的每一篇论文(根据题名)和CSCD的每一篇论文(根据内容)进行分类。若一篇论文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就列出多个分类号。《指标集》中,有关分学科统计的数据,均按多个分类号统计。因此,分学科统计的数据总量不等于当年CSCD的论文总量。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项目组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http://www.feisuxs 联系电话:82627496

II

第二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CSCD创建于1989年,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CSCD数据内容体例结构与SCI基本相同,为读者提供引文索引检索文献的途径,同时从引证行为上可以得到一批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

CSCD项目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期刊进行定期遴选,构建了CSCD来源期刊,也可以称其为核心期刊。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是我国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

CSCD在科技期刊界享有盛誉,因此也是很多项目申报检索查新或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起初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的研究项目,起始于1992年,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1992、1996、202_、202_、202_、202_年共六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

由于“总览”研制启动较早,文理结合,参与评选的人员较多,因此社会影响比较大。

3.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RCCSE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该中心与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一起,专门成立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课题组”,编著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国内外第一种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排行榜和权威、核心期刊指南。本书全面、系统地评价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并提供详细的评价结果,既可为各级各类的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和定量依据,又可为图书馆及文献信息单位选购期刊,优化馆藏提供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

RCCSE每两年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现已出版了202_-202_、202_-202_两版《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

第三篇:统计指标汇总

统计指标

一、汽车运输量统计

汽车运输量是汽车运输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他是社会总产品的一个组成部份。

(一)、旅客运输量统计指标

1、客运量 是指汽车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数量。其计单位为:人。

2、旅客周转量 是指汽车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与其相应的旅客运输距离乘积之和,其计单位为:人公里。将一名旅客运送一公里即得1人公里。其计算公式为:

旅客周转量=∑(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旅行距离)=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旅客平均运距

3、旅客平均运距

旅客平均运距 是指报告期内平均被运送的距离。其计量单位为:公里

4、旅客平均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5、换算旅客周转量 1吨公里=10人公里

(二)、货物运输量统计指标

1、货运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其计量单位为吨。

2、货物周转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里程的综合数。

其计算公式为:

货物周转量=∑(货物的重量×货物的距离)

3、货物平均运距(公里)=货物周转量(吨公里)÷货运量(吨)

四、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原始数字(或文字)记截,它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材料。例如客运行车路单,它是重要的原始记录,应加强管理,严格真实填写,并作为报表的基础和来源。五、营运汽车运用情况统计

运输生产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而汽车运用情况所设置的统计指标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汽车运输能力及运用程度的统计和计算,称为汽车运用情况统计。汽车运用情况统计的目的,就是要经常地反映汽车实际运用状况,反映与分析运输生产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及其对汽车运输生产效率的影响,为管理工作提供必耍的信息:借以检查监督汽车运输企业的营运状况,并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基本资料。

(二)、汽车运用情况的统计指标

1、总车日

指报告期内每天在用营运车辆的累计数。计算单位;车日。计算方法;一辆营运车辆,不管其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每保有一天即计为一个车日。在报告期内,营运车辆无增减变化时,总车日为营运车数乘上报告期日历日数。营运车发生增减变化时,新增车辆,以入籍并取得有关证件之日起开始计算:报废车辆,自批准之日起不再计算。

计算公式;

总车日=∑(每辆在用车辆×报告期日历天教)

2、完好车日

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包括实际出车工作及由于各种非技术原因而停驶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公式;

完好车日=总车日-非完好车日

3、非完好车日

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因技术状况不好不能出车的车辆所占的车日。包括正在进行或等待进行维护、修理及待报废车辆所占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4、工作车日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

一辆营运汽车,只要当天出过车,不管其出车时间长短,出车班次多少和完成运输量多少,也不管是否发生过保养、修理、停驶或中途抛锚等情况,均计算为一个工作车日。

1、停驶车日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未出车工作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2、总车吨(客)位日

指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营运客货车标记吨(客)位的累计数。计算单位:车吨(客)位日

计算公式;

总车吨(客)位日=∑(每辆车的总车日×标记吨(客)位

3、平均车数

在报告期中企业的实际营运车辆可能增加或减少,故用报告期末车辆数不能真实反映报告期内车辆的实际数量。要反映企业在报告期中平均每一天实际保有的在用营运车数,就需要计算平均车数。计算公式为:

平均车数(辆)=报告期总车日÷报告期日历日数

4、平均总吨(客)位

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车辆的总吨(客)位 计算单位:吨(客)位 计算公式;

平均总吨(客)位=总车吨(客)位÷报告期日历日数

10、总行程

指报告期内车辆在实际工作中所行驶的总里程数,不包括为进行保养、修理而进出修理厂试车的里程。计算单位;车公里

总行程=重车行程+空车行程

总行程=平均车日行程×工作车日

11、总行程载客量

指报告期内在用载客车辆的总行程载运能力。计算单位:客位公里。

计算公式为:

总行程载客量(客位公里)=∑(单车总行程×标记客位)

12、完好率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完好率(%)=(完好车日÷总车日)×100%。

13、工作率

是指报告期内工作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

14、平均车日行程

.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一个工作车日车辆所行驶的里程,是车辆速度性能利用与出车时间利用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

平均车日行程(公里)=总行程÷工作车日 总行程=平均车日行程(公里)×工作车日

15、实载率

是指报告期内车辆自载换算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货(客)量的比重,用以反映总行程载货(客)量利用程度。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实载率(%)=(自载换算周转量÷总行程载货(客)量)×100%

16、车吨(客)位产量

是指报告期平均每个吨(客)位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计算公式:

车吨(客)位产量(吨、人公里)=自载换算周转量÷汽车平均总吨(客)位

车吨(客)位产量(吨、人公里)=报告期日历日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实载率

17、营运车燃料消耗统计指标及计算(1)、燃料实际消耗量:是指报告期内营运车辆进行运输生产实际耗用的燃料数量。不包括保养、修理作业和试车时所消耗的燃料数量。其计算单位为升。它是行车燃料消耗统计中最基本的总量指标,是计算平均消耗和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指标,也是计算运输成本的依据之一。

(2)、单位燃料消耗量:是指营运车辆运行一定里程或一定的周转量平均实际燃料消耗量。

按运行里程计算

百车公里燃料消耗(升)=燃料实际消耗量÷(总行程÷100)

燃料实际消耗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升)×(总行程÷100)

按周转量计算

千人公里燃料消耗(升)=燃料实际消耗量÷(换算旅客周转量÷1000)

燃料实际消耗量=千人公里燃料消耗(升)×(换算旅客周转量÷1000)

千人公里燃料消耗(升)与实载率成反比。

燃料节约或超耗量(升)=燃料实际消耗量-燃料应耗量(定额)

负数为节约数量(-),正数为超耗数量(+)

保本实载率,是指报告期运输车辆所产生或测算的总成本,与之相适应(或与总成本相等的)实载率。

第四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1957年以前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 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从202_年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森林采运业产值。农业中取消了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产值,将野生林产品的采集划归林业。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由于畜牧业产品年报数据与普查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畜牧业年报数据和畜牧业产值进行了修正。202_年执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对202_年的农业、林业产值做了相应调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相加即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1989年以前

全国粮食产量数据主要靠全面报表取得,1989年开始使用抽样调查数据。

棉花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春播棉和夏播棉。产量按皮棉计算。不包括木棉。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水产品产量是通过各级水产和统计部门逐级上报取得数据。1995年及以前,贝类中牡蛎按鲜肉计算;蚶、蛤、蛙按5斤鲜品折1斤计算。1996年以后则统一按鲜品计算。

猪、牛、羊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包括全社会范围内的产量。1996年以前为全面统计并逐级上报数据。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根据普查结果,对畜牧业主要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1999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种的抽样调查,并用抽样数据作为国家定案数据使用。未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和品种,仍使用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202_年,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对202_—202_年畜牧业主要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202_年,建立了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制度,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数据均以抽样调查数为法定数据。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指报告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大牲畜、猪、羊、家禽等畜禽的存栏数。数据上报方式及数据调整情况同猪、牛、羊肉产量。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目前,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蔬菜、瓜类和其他农作物等十大类。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在一般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应等于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备,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它是反映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百成份进行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公式为:

折纯量=实物量×某种化肥有效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全部农业机械动力的额定功率之和。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农用运输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活动的机械及设备。农机总动力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以下四部分:

柴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汽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汽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电动机动力:指全部电动机(含潜水电泵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其他机械动力:指采用柴油、汽油、电力之外的其他能源,如水力、风力、煤炭、太阳能等动力机械功率之和。

这个指标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机部门。

第五篇:计量统计工作总结

个 人 工 作 总 结

本人李君,自202_年7月份正式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计量统计、工程决算、合同管理以及工程造价等公路工程相关的专业工作。期间担任过计量统计员,工程部经理及项目副经理等。202_年,我被调至公司驻地项目部从事计量工作,计量检定,及工程造价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的计量、工程造价管理等日常事务工作。

1、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丰富的专知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202_年,本人通过自学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会计学专业函授班,三年的学习,使本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202_年3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及前辈们的指导帮助下,我已成为一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计量、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二、政治思想方面

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 清晰。

三、业务能力方面

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根据计量管理、计量检定、工程造价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实绩1、202_年7月~202_年10月在大新线道路改造工程担任计统员,主要负责项目部计量统计管理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虚心向前辈学习工作经验。

2、202_年11月~202_年12月在**市合水路改造工程02标担任计统员及工程造价工作。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计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性、准确性,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

3、202_年1月~202_年12月在**市路桥公司骏腾分公司,担任工程部经理,主要负责项目工程决算、合同管理等工作。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4、202_年1月~202_年3月在**市**南路道排及附属交通工程担任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一系列困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程任务。该工程被市局评为优秀工程。5、202_年4月~202_年6月在**市玉兰大道道排及附属交通工程担任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工程造价、经济核算,合同管理与资料归档等全方位工作。6、202_年7月~至今 在路桥公司交通分公司担任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工程造价、经济核算,合同管理等。高效完成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总产值5000万元,工程质量优良。我深刻认识到施工前的经济评价,施工中的经济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与企业效益的根本。

多年来不断进行学习,加强自己政治素质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种活动,例如:202_年参加专升本试并于202_年取得本科学历;参加各类知识培训活动,如 202_年月月参加了市建设培训中心举办的**市交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202_年参加了**市人才培训中心举办的知识产权培训,202_至202_年参加了市建设培训中心举办的造价员知识培训等。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十七届大精神,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努力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并以实际行动体现在具体的各项工作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