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人文社科类)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人文社科类)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论文结构
论文一般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中、外文)、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讨论、对策等几个部分组成。
论文书写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2mm、右边距25mm、页眉20mm、页脚15mm。页眉采用宋体小五号居中排列,其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题目,偶数页页眉为“华中农业大学XX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阿拉伯数字(1、2……)编排。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论文标题一般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正文,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一”、“
(一)”、“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
一、”、“
1、”、“1.1”、“(1)”等混编在一起。
注意孤行控制,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能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启始行不放在前一页。所有的表图,包括表题、图题和脚注等,都应尽可能放在同一页,以保持表图的完整性。
封面和扉页
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导师姓名、职称、论文完成时间等。论文题目应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论文内容,力求简洁,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论文封面同自然科学类式样,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学生自己填写后进行包装。
扉页应包括分类号、密级、论文题目(中英文)、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职称、学生所在院系、论文完成时间等内容。扉页同自然科学类式样。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是论文的导读图,包括论文中各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一般编写到第3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完全一致,各级标题均应注明其页码。编排时注意不同级别标题写作格式上的差别,相同级别的标题字体、字号应相同。
摘要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论文目录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排列顺序为: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摘要是文章的缩影,要求简明确切、不加注释或评论地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发明发现、研究的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使用符号、略语或缩写必等须符合学科规范。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应基本一致,英文的使用必须准确无误。
关键词是摘要的一部分,一般由3-5个相对独立的反映论文主体内容和涉及范围的词或词组组成,是论文分类和建立索引的依据。中文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之后,英文关键词在英文摘要之后,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分别放置在中、英文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为增加检索的信息量,关键词应避免与标题相重复。
缩略语表
如有必要,在摘要之后、正文之前可以列出一缩略语表,列出文中涉及的各种缩写、略写等用语的确切含义。
正文
正文包括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结论与讨论对策等部分。根据需要,每节还可分成若干小节,用小标题分开。
7.1 前言
前言应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基本内容。
研究问题的由来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所针对的理论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并指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
文献综述内容主要是回顾、评价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论文选择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创新性(包括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等)、可行性、合适性(即选择的课题合适研究者本人的特点),是作者对相关文献阅读、消化后的综合、提炼与升华,反映作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因此,文献综述在叙述前人工作的同时,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将文献综述写成前人工作的简单堆砌,也不应像教科书一样写成知识性介绍。
研究目的部分应提出科学假设或假说,指出论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达到的目的。
7.2 研究方法
对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可在引用他人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描述,不必交待细节。但对于自己改进或发明的新方法则需要作详细的交待,说明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部分及其理由、意义等。
7.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论文的主体,要求思路清晰,阐述透彻,逻辑严密,文笔流畅,资料翔实,论据充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7.4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应详尽陈述课题研究结果,所作结论应明确具体,并阐明论文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点。在写作上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作者不需要在本部分作过多的讨论。
7.5 讨论
讨论是反映作者综合分析、逻辑思维水平和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在透彻理解结果的基础上,精练地归纳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结果的进步所在和所解决的科学问题,阐明研究结论在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价值、前景,并对研究中提出和发现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进行深刻的探讨。讨论内容应注意与前文的研究目的相呼应,并在研究深度上进行挖掘,以避免讨论内容成为研究结论的简单重复。讨论中还应指出本研究及其结果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的不足方面、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议等。鼓励学生以严谨扎实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大胆假设,提出全新的学术观点。
7.6 对策(措施)
对策(措施)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科学、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供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7.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位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1997a”、“1997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之间用“,”隔开,超过3人时,列出前3名作者,后面加“等”(是外国作者的用“et al”)以示省略;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作者姓名的姓应写全,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姓与名之间用“,”隔开,空一字符。名字可以进行缩写,即仅写出名字各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名字的字母应全部大写。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可作脚注处理。
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和逗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和“,”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各种来源的文献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1.何帆.涉过WTO的激流险滩.http://, 202_ 14.Wang X M.Recombinant DNA sequences encoding Phospholipase.USA patent, 5670366.1997-09-23
以上范例所列参考文献包括常见各种来源文献,其著录格式分别说明如下:
文献2和10是期刊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用斜体),出版年,卷号:起讫页”。
文献3和14是专利,其著录格式是:“专利权所有者.专利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年-月-日)”。
文献4和9是学位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文献6是会议论文集,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In(见):编者(主编或编,英文编者后加ed. 多编者加eds.), 文集名.会议名,会址,会议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5是技术标准,其著录格式是:“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献7和11是著作,其著录格式是:“作者.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8和12是专著章节或文集,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见(In):编者(主编或编,英文编者后加 ed. 多位编者加eds.), 专著(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1和13是电子文献,其著录格式是:“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未包括的文献类型可参照以上基本格式作相应的处理。一篇论文中发现有5篇以上(含5篇)文献的列法不合规范,则视为形式不合格。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完成论文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的个人或单位发自内心的感谢。致谢要实事求是,谦和真诚,力诫浮夸,更不宜对导师或其他个人进行过分的赞扬。在致谢对象中,既不能将对自己完成论文提供较大帮助的单位和个人遗漏,也不能将无关的个人或单位罗列进去。
附录
附录出现在论文的最后,一般包括论文的补充材料,如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公式推导、数据处理程序等。
注意事项
10.1 文献的引用
引文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只有在论文必需、引用后确有效果的情况下才采用。引文要少而恰当,忠于原意,表意完整,准确切题,不能仅摘取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在文章中将引文内容作观点使用时,可以不作解释、说明,但作为论据使用时,需加适当的解释、说明。
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在引用处标注被引人的姓名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若所引文献只有1名或2名作者时,作者姓名全部列出(外文文献只列姓氏);当所引文献作者有3名或3名以上时,列出第一作者,后面加“等”以示省略。如“(李崇光,1998)”,“(祁春节和雷海章,1999)”,“(冯中朝等,202_)”等。外文文献引用也同样处理,如(Smith, 1990),(Smith and Jones, 1992),(Smith et al., 1993)等。
10.2 图、表的编排
每个图、表都应有标题(图题或表题),以表1(Table 1)、表2(Table 2),图1(Fig.1)、图2(Fig.2)等形式统一编号。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恰当,中英文对照,相对于图、表居中排列。表题一般置于表的上部,图题一般置于图的下方,每个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应能做到自我解释(即不看正文能理解各图表的数据、信息)。
论文中的表格一律采用3线表格式,表头应简洁,必要时可加脚注(中英文),即表注。表注用右上角半括号阿拉伯数字或小写英文字母如“1)”、“2)”、“a)”、“b)”等表示。照片(或图片),要用反差大、图像清晰的原版照片(图片),或计算机处理的高质量的照片,不应采用复印图。图上的各种标示、箭头等应符合正式发表论文的规范。
图表要运用恰当,讲求质量,并注意美观,在文中适当位置插入,力求避免跨页。
10.3 符号、缩写、代号、计量单位和数据的表示
10.3.1 符号、缩略代号
论文一律采用标准化的西文符号、代号等,正确使用大小写、上下角标、正斜体。一般使用西文斜体书写格式的有:生物学属及属以下的拉丁文学名、基因名称符号,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及统计学符号,量符号和量符号中的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的角标字母,如体积V、浓度C 以及数学公式等。符号、代号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用括号注明中文名称。
对在文中出现次数较多(≥ 5次)的较长的名词,可以采取缩写。缩写的名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进行必要的定义,并将自行定义的缩写列入“缩略语表”(或“缩略名词表”)。
10.3.2 计量单位
文中计量单位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如时间单位使用“s(秒)”、“min(分)”、“h(小时)”、“d(天)”等;浓度单位使用“mol/L”、“mg/L”等,原用的“ppb”、“ppm”、“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均已废除,不得使用;面积单位用“m2”,“cm2”,“hm2”,而不用“亩”;光强用“勒克斯(lx)”;辐射强度用“贝克(Bq)”、“库/kg(C/kg)”,而不用“居里”、“伦琴”;质量单位用“kg”、“g”或“t”,而不用“斤”等;生物技术中DNA以及蛋白质片段的质量单位用“克(g)”、“毫克(mg)”、“微克(μg)”等。凡阿拉伯数字后所带单位,均使用国际通用代号或符号,如“1 mol”不用 “1摩尔”等。农业科学中有些单位习惯用中文表示的,与数字组合使用,采用国际通用代号,如“3天”用“3d”、“5小时”用“5 h”、“10分”用“10 min”、“13秒”用“13 sec”表示。组合单位在文字中采用如下写法:“mol/L”、“mg/L”;转速用“r/min”,不用“rpm”。
10.3.3 论文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数据的有效位数表示要一致,有效位数必须全部写出,如“0.8600”,“1.0000”为4位有效数,不能写成“0.86”,“1”;论文中各种单位的计数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 “10年”、“3次重复”不能写成“十年”、“三次重复”;表示参数与偏差范围的数值,如“20±2℃”不能写成“20℃±2℃”;“50%-60%”不能写成“50-60%”;附带尺寸的单位相乘的数字,如“长宽高”应写成“30m×20m×10m”,或写成“m:30×20×10”,不能写成“30×20×10m”;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和百分数表示,如“增加了2倍”,“增产10%”;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和分数表示,如“降低10%”,“减少了1/5”等;公历纪年,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也不能用“去年”、“今年”、“明年”表示。
10.3.4 标点符号的使用 文中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应恰当,尤其在输入中应注意中英文软件环境的区别,是中文叙述的文字就应采用中文输入环境下的标点符号,是西文叙述的文字就应采用西文的标点符号,中西文标点符号不应混用。英文的标点符号后应空一格。
10.4 特别提示
上述各项要求和规范须在毕业论文撰写和装订中严格执行,否则,在毕业论文审查中将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将退回学生本人,并不得办理论文答辩的其它手续。
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标准及规范执行。
论文(或设计)封面、扉页、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范例参见自然科学类撰写规范附件。
第二篇:人文社科类心得体会
他们以他们的对生活经历或是人生感悟或是生命思考,给我们以一种净胜的向往。他们或是可以不带一本书,只是带着自己的心;带着自己的故事,带着活跃的头脑,在讲台上,引吭高歌,侃侃而谈,而思绪的有时的跳跃,让人也是激动连心。有故事的人,或是讲故事的人,总是多了我们一些感悟,多了我们一些智慧,而我们也愿意从故事里,听出不同的人生。
在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霍教授利用哲学方法论的思维给我们讲解了追求幸福的方法。从中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幸福的误区,片面认为幸福就遭罪;对矛盾的概念不清晰;在形而上学的看待矛盾,并从中走出误区。首先,要理解幸福、体验幸福;因为幸福就是人们对美满生活的体验,并不是主观或客观地存在着。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体验幸福,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而不是仅仅在思想上的幸福,更不是别人给予的幸福。其次,我们清楚知道在生活中矛盾时时事事都存在着。哲学上的矛盾则是指不同事物,以及事物的各个方面之间既相互依赖有相互排斥的关系。比如你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学到了新知识,就可以说是矛盾作用的结果。矛盾不一定是事物内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对某种事物的看法不一样,行为上有冲突,即使两者不一,但也具有相当之重要性。再次,要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提出矛盾就是幸福,就是缘分。我认为,国与国之间、家庭、朋友之间也会出现矛盾,但是矛盾也是考验两个人感情的深浅,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矛盾,要想解决矛盾,这就需要生活智慧。
霍教授在哲学方法论上总概括一句“没有务实的务虚是空谈,没有务虚的务实是蛮干”既简单扼要又显浅易懂。使得平时我们觉得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更好的得到了解决的方法。让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不同的认识,感触颇多,增长了许多知识,仿佛生活又增添的许多色彩。自然科学类——经济数学发展历史
每一门科学都有发展的历史,作为历史上的科学,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在古代数学早已成为专门的课程,而如今也是。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也越来越完美,它不断给予我们生活的利用和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种种难题等。
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因而数学史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人类文化历史,又是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多历史学家通过数学这面镜子,了解古代其他主要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取向。通过名师讲座更是了解到17、18世纪的高等数学是怎样发展成现代,而且一直都被运用,在数学那漫漫长河中,三次数学危机掀起的巨浪,真正体现了数学长河般雄壮的气势,如果说危机是数学长河的主流,那数学是历史上一道道悬而未解的难题猜想。发现数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数学史料,通过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历经数学萌芽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这如同胎儿的发育过程。
数学作为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如果说浪花是美丽的,那数学更是美丽的,英国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即就像是一尊雕塑,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
第三篇: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天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装订顺序及要求:
1、封面;
2、选题审批表;
3、任务书;
4、开题报告;
5、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6、目录;
7、正文(符合学校撰写规范要求);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谢辞。
如有外文资料和中文译文可放置在谢辞之后进行装订。
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一律采用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8cm、右1.2cm。无特殊要求的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为1.25倍行距。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天津理工大学××××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二、内容要求及编写格式
1.封面
采用教务处统一制定的封面。
2.选题审批表
采用教务处统一制定的表格。
3.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醒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36字(含36)以内,用三号字、加黑、黑体字;任务书封皮除题目外,用三号字、加黑、宋体字,其它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4.开题报告
正文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文献资料等,用小四号宋体字。
5.标题/摘要
内容包括中文标题、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毕业设计
(论文)标题应是以最恰当、最简明、最概括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设计说明书(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36个汉字,用黑体二号打印。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完成的课题,一般应根据本人完成的内容设置副标题,副标题用楷体三号空一行打印。标题后空一行,黑体三号居中打印“摘要”两字,另起一行楷体四号打印中文摘要全文,行距固定值20磅,中文摘要一般在300-800字以内。空一行黑体三号打印“关键词”并加冒号,随后用楷体四号打出中文关键词3-8个。空两行后,打印英文标题,空一行打印英文副标题。空一行,居中三号加黑打印“ABSTRACT”,另起一行四号打印英文摘要,行距固定值20磅。空一行,加黑三号打印“Key Words”并加冒号,打印英文关键词,每个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
6.目录
页首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目录”,“目”与“录”之间空四格。隔两行打印章、节、小节号、章、节、小节名称及相应页码。章、节、小节号分别用第一章、1.1、1.1.1方式表示,章名用黑体四号字,节、小节名用小四号宋体字,章、节、小节名与页码间用多个“„„”符连接。
7.正文
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式五个部分构成。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但是,必须合乎逻辑,层次分明。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⑴引言或绪论
介绍选题的理由、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承担的课题,必须说明本人在总课题中独立承担的任务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总课题中所起的作用,说明研究问题采用的手段、方法,简述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⑵内容
包括方案论证、设计计算、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案校验等。要求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明通顺。小节内的小标题序号用1、2、3„„,小标题用黑体字单列一行,小标题内序号用⑴、⑵、⑶„„,其余层次序号依次用A、B、C„„,a、b、c„„。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应在引用处所加[ ]号内注明文献号码。视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文字段落的组成部分。如“某某人对此作了研究[1,3,7~9]或数学模型见文献
[1,5,9~12]”等。内容字体字号规定见示例。
⑶结论
对本人所做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得到设计或研究的结论。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指明所得结论的新进展。对该课题尚应进一步改进与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文字要简单、明确。
正文的编写格式如下。
①标题
每章的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例“第一章 ⅩⅩⅩ”,下一章另起一页打印。“章”下为“节”,采用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例“1.1ⅩⅩⅩ”;“节”下为“小节”,采用四号黑体、左起打印,例“1.1.1ⅩⅩⅩ”。题目采用1.5倍行距。
②图
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英文字体为五号 Times New Ramon,且第一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居中打印。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中文。被引用的图应在图题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图题后空一行,继续正文内容。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英文为Fig.3.2)即为第三章第二图。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3.2.1”表示图3.2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对于照片,如有必要,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试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应将图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图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图x.x”的字样。
③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表格后空一行,继续正文内容。
表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编号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在中文表标题和表之间,居中打印英文表标题,如“Table
5.4 xxxxxxxx”。中、英文标题分别采用五号楷体、Times New Roman。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如果数据已绘成曲线图等,可不再列表。
应将表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样。
④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4.2)表示
第四章的第二式,并标注在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果式必须转行,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8.参考文献
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
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 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各国人的姓名写法,如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和巴西人的姓前有词头或冠词。
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再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左起、悬挂缩进、1.25倍行距、依次打印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示例
⑴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⑵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⑶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⑷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年份
⑸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⑹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⑺网络资料
序号作者.题名.网站名称,网站网址.发表日期
⑻企业技术资料
序号起草者.题名.企业名称.定制日期.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9.附录
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较复杂的公式推演、计算机程序等,应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果附录内容较多,应设编号如附录
1、附录2等。附录应有附录名。附录、附录号及附录名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
10.谢辞
以简短的文字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论文)的人员表示谢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致谢”。
11.电子文档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为名的.doc文件,例如一个学生学号为20010001,则文件名为20010001.doc。
12.格式示例
示例1:标题/摘要页
考虑电机特性的凸轮分度机构动力学研究
(黑体,二号)
——实验研究与动力学模型(楷体,三号)
摘要(黑体,三号)
本文针对凸轮分度机构进行了动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针对机构特点建立了机构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楷体,四号)
„„„„„„„„
关键词(黑体,三号): 分度凸轮动力学模型(楷体,四号)
On the Dynamics of Indexing Cam
Mechanisms with Motor Characteristics(二号)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Dynamic model(三号)
ABSTRACT(加黑,三号)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dynamic„„„„(四号)
Key Words(加黑,三号):Indexing CamDynamicsModel(四号)
示例2:目录页
目录(黑体,三号)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黑体,四号)………………………1
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装置的配置(宋体,小四号)„„„„„„„„„„„ 1
1.1.1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宋体,小四号)„„„„„„„„„„„„„„„1 „„„„„„„„
示例3:正文
第一章凸轮分度机构的实验研究(黑体,三号)
1.1凸轮分度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黑体,小三号)
1.1.1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简化(黑体,四号)
1.机构动力学等效集中参数模型(黑体,小四号)
将机构连续参数(质量和刚度连续分布)离散化,用有限多个自由度表示。
(1)建模假设(宋体加黑,小四号)建立动力学模型过程中作如下假设:A.凸轮机构名构件无制造安装误差;B.凸轮为刚体;C.考虑凸轮输入轴扭转弹性,但输入转速为常数;D.凸轮和滚子为无侧隙啮合。(宋体,小四号)
(2)坐标系的建立如图1.1所示建立坐标系,„„
示例4:参考文献页
参考文献(黑体,三号)
[1] 邹慧君,董师予编译.凸轮机构的现代设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2] 杨玉琥,陆锡年,孟彩芳等.蜗杆凸轮机构精确度分析.天津大学学报,1995,(1):62~67
[3] Koster M P.Vibrations of Cam Mechanisms.London: Mecmillan Press, 1974„„„„„„
示例5:致谢页
致谢(黑体,三号)
第四篇: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202_届精化、应化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一、内容要求
1.1封面
使用学院统一格式。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能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的研究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1.2摘要与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字数一般控制在200-300字左右。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1.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1.4正文
毕业论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
顶岗实习论文内容应包括:学生对顶岗实习企业、所处岗位的了解;对其主要工作过程(或工艺流程)的描述和理解(该部分为论文主要内容);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其从事岗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总结、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毕业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要有出处(引注),涉及到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1.6附录
对需要收录于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于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调查问卷等等有特色的内容,可作为附录排写。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1.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该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文章和书籍。1.8致谢
致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二、书写规范
2.1论文文字
论文文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汉语简化规范文字。2.2标点符号 毕业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2.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全文名称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首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书写译名。中国人名翻译成英文时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Weiguo Liu。2.4量和单位
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GB31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采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2.5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毕业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2_年不能写成05年。2.6公式
公式一律使用Office数学公式编辑器编写。原则上居中书写。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序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第二个公式序号为“(1.2)”,第二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2.1)”,第二个公式序号为“(2.2)”,等等,以此类推。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2.7插表
表格采用三线制格式。插表应居中放置。
每个插表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采用五号黑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第二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2”,第二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2-1”,第二 个插表的序号为“表2-2”等。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
表中文字采用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表头与表格,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表中若有附注时,用小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写成:“注:1.„”。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表头中的英文单位用“/”与中文名隔开,如:质量/kg,转化率/%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2.8插图
每个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并置于插图正下方)。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第一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1-1”,第二个插图的图号为“图1-2”,第二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2-1”,第二个插图的图号为“图2-2”等等。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
图中文字采用五号宋体。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图中若有附注时,用小五号宋体,写在图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写成:“注:1.„”。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2.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序号,作者,篇名或期刊名,书号(杂志号),出版日期或刊出日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2_,29(12A):1923-1927.
2、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2]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会议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3]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_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2_:739-740.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8]毛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迷[N].光明日报,202_-4-17(B1).
5、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9]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http://,1998-08-16/1998-10-04. 2.10附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
三、打印要求
3.1封面
按学院统一要求制作。页边距:上边距254mm,下边距254mm,左边距317mm,右边距317mm。3.2论文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采用A4(21×29.7)复印纸单面打印。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超过规定的版面。
页边距:上边距28mm,下边距22mm,左边距28mm,右边距22mm。行间距:行距为固定值20磅
页码:论文页码从正文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脚居中。封面、摘要和目录不编入论文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
文章中的数字和英文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3.3摘要
“摘要”字样采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写摘要正文。摘要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顶格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加粗。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关键词均采用小四号宋体。
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3.4目录
“目录”字样采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写目录正文。目录的三级标题,一律用“1”、“1.1”、“1.1.1”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3.5论文正文
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尾数字后不加点。层次为章(如“1”)、节(如“1.1”)、条(如“1.1.1”)、款(如“
1、”)、项(如“(1)”)。若节以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各层次均在序号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3、页眉
正文各页均加页眉,分割线:0.5磅双线。
页眉文字内容: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名。居中设置。中文字体采用小五号宋体,英文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字号
正文第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加粗,靠左上下空一行,后空一格接排标题。正文第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后空一格接排标题。正文第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后空一格接排标题。其余层次均不空格接排标题。正文采用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3.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字样采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正文采用5号宋体.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3.7致谢
“致谢”字样采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写致谢正文。致谢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
四、装订要求
4.1装订要求
毕业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封面→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致谢 4.2装袋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4、毕业论文进度表
5、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6、毕业论文评审小组评阅意见表
7、毕业论文答辩结果表
8、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
化学工程系 精化、应化教研室
202_年9月16日
第五篇:202_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封面
使用学校给定的蓝色封面
二、论文扉页
具体格式实例见附件
三、毕业论文任务书
具体格式实例—已发
四、开题报告
具体格式实例---已发
五、摘要
1.中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中英文摘要分别单独成页。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注意:摘要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
具体示例见下方。(#代表空格)
摘##要
(三号,黑体,居中)
摘要正文(小四,宋体),在400字左右。
关键词(标题加粗):XXXX;XXXX;XXXX(3-5个主题词)(小四黑体,具体的关键词不加粗)
2.英文摘要
Abstract
(三号,黑体,居中)
摘要正文(小四,Times New Roman体)。
Key Words(标题加粗):XXXX;XXXX;XXXX(小四,Times New Roman体)。
英文摘要必须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大约为200-300个单词。
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注意: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
六、目录格式
注意:要求自动生成!(操作:在“视图”选择“大纲”模式,然后选定要设定的标题(章—节—条款),设置好目录级别,然后退回到“页 1
面视图”。在相应的地方插入目录----在“插入”—选择“引用”—选择“索引和目录”--选择“目录”进行)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等。各级目录应缩进排列,具体见下方示例。
目##录
(三号,黑体,居中)绪论(小四,宋体)„„„„„„„„„„„„„„„„„„„„„„„„„„„„1
1.1 xxxxx(小四,宋体)„„„„„„„„„„„„„„„„„„„„„„„„1 1.1.1 xxxxx(小四,宋体)„„„„„„„„„„„„„„„„„„„„„2XXXXX(小四,宋体)„„„„„„„„„„„„„„„„„„„„„„„„„5
2.1 xxxxx(小四,宋体)„„„„„„„„„„„„„„„„„„„„„„„„5 2.1.1 xxxxx(小四,宋体)„„„„„„„„„„„„„„„„„„„„„6 „„„„„„„„„„„„ „„„„„„„„„„„„结论(小四,宋体)„„„„„„„„„„„„„„„„„„„„„„„„15
5.1 研究结论(小四,宋体)„„„„„„„„„„„„„„„„„„„„„15 5.2 政策建议(小四,宋体)„„„„„„„„„„„„„„„„„„„„16
致谢(小
四、宋体)„„„„„„„„„„„„„„„„„„„„„„„„„„„„17 主要参考文献(小
四、宋体)„„„„„„„„„„„„„„„„„„„„„„„18
七、论文正文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各层次(章、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单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宋体字。
格式如下(#表示空格):统一采用以下格式
页眉:论文题目(居中,小五号、宋体)
1##绪论(小二号,黑体)
1.1##xxxxx(小三号,黑体)
1.1.1##XXXXXX(四号,黑体)
##1.(小四号,宋体)
##(1)(小四号,宋体)##①(小四号,宋体)
##正文:XXXXX(小四号,宋体)
说明:
1.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选题背景、研究目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
2.结论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研究结论”、“政策建议”(见上例),在目录只写到二级标题。3.致谢,是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4.一章结束后若有空白,不直接接下一章,必须重新另起一页写下一章。参考文献及致谢,单独成页。
5.纸型、页码:纸型:A4,单面打印。页码:居中,小五号字。
6、页眉和页脚(页码)分别从正文开始设,包括致谢和参考文献这两页,摘要和目录不设页眉和页脚。
八、参考文献规范
主要参考文献,是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论文中被引用的(指一字不差的原文引用)参考文献序号置于所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如******。如用底注的方式处理,每页单独排序。
1.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应遵守下述一般规定: 本科、专升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部)。先中文文献,再英文文献 2.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如下:
主要参考文献
(小四号,黑体,居中)
具体参考文献示例如下:(字体为五号,宋体)
著作:序号 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序号 作者1,作者2…,作者n.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会议论文集:序号 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为专著,C为论文集,N为报纸文章,J为期刊文章,D为学位论文,R为研究报告,S为标准,P为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 标识。先中文后外文。
注意:学报属于期刊类型,不是报纸类型。
著作类的见如下示例1,期刊类见如下示例2,报纸类见如下示例3,电子文献类见如下示例4。
1#江北,张楠.场论[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_
2#王岩岩.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_,(03)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4#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
①
八.其他要求
(一)文字
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二)表格
论文的表格应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5)。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表头为五号黑体字,居中。
(三)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应该逐章单独编序(如 图6.8)。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五号黑体字居中。
(四)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6.10)),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用公式编辑器处理,字母的字体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五)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数字的字体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六)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
(七)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
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八)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九、论文最后装订顺序
(一)毕业论文封面。
(二)毕业论文扉页。
(三)毕业论文任务书。
(四)评阅人评审表(附表八--3)
(五)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评审表(附表七)
(六)答辩评审表。
(七)中文摘要、关键词。
(八)英文摘要、关键词。
(九)目录(格式见上面说明)。
(十)正文。
(十一)致谢。
(十二)参考文献。
(十三)附录(关于论文中所用到的图、表等引用情况的说明。若无,则不用装订)。
(十四)封底。
附件: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毕业论文扉页样本
舞弊财务报告的博弈分析及相关治理对策
(小二号,黑体)
完 成 日 期: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论 文 成 绩:答辩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