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仪器学,问答题12
二、选择题
【A型题】
1.D 2.B 3.C 4.A 5.E 6.C 7.B 8.C 9.C 10.C 11.B 12.E 13.D 14.A 15.B 16.B 17.D 18.B 19.C 20.D 21.E 22.C 23.E 24.D 25.A 26.C 27.E 28.D 29.A 30.E 31.B 32.A 33.C 34.E 35.B 36.B 37.A 38.E 39.D 40.C 41.B 42.D 43.D 44.B 45.D 46.B 47.A 48.E 49.A 50.E 51.B 52.D 53.C 54.A 55.D
【X型题】
1.ABE 2.ABCD 3.ACE 4.ABDE 5.BC 6.BD 7.BCDE 8.BCDE 9.ACDE 10.BCDE 11.ABC 12.ACDE 13.BCE 14.BCDE 15.ABCD 16.AB 17.ABCD 18.ABCD 19.CD 20.ABCE 21.BCDE 22.CDE 23.ABCD 24.ABCE 25.ABDE 26.BCE 27.ACE 28.ABCE 29.ABC 30.ABC 31.AC 32.ABCE 33.ABC 34.BCDE 35.BCDE 36.ABCE 37.ABCE 38.BDE 39.ABCE 40.ABCE
三、简答题
1.BCA的概念及功能是什么?
答:血细胞分析仪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其主要功能是: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测定;相关参数计算。
2.如何对BCA进行分类?
答:按自动化程度分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工作站、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按检测原理分电容型、光电型、激光型、电阻抗型、联合检测型、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按对白细胞的分类水平分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五分群+网织红BCA。
3.简述电阻抗(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答: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相对的不良导体,其电阻值大于稀释溶液的电阻值;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的孔径感受区时,检测器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源电路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大小成正比。
4.简述电阻抗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其缺点。
答:应用电阻抗原理可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群、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及获得其他相关参数等。
1白细胞分类计数不特异;○2技术所限,影响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准确性;电阻抗法的缺点:○3血小板计数的干扰因素多;④不易发现异常细胞。○5.简述联合检测型BCA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质和共有特点。
答:实质是选用较特异的方法将血中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将细胞重叠限制到最低限度。
6.联合检测型BCA在白细胞分类上主要有哪些技术?
1容量、电导、光散射联合检测技术;○2答:联合检测型BCA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主要有:○
3多角度激光散射、电阻抗联合检测技术;○4光散射与电阻抗、射频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细胞化学检测技术。
7.简述BCA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
答:利用网织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在活体状态下与特殊的荧光染料结合;激光激发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RNA含量成正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个的网织红细胞的大小和细胞内RNA的含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由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综合分析检测数据,得出网织红细胞数及其他众多参数。
8.简述电阻抗型BCA和联合检测型BCA的基本结构。
答:电阻抗型BCA和联合检测型BCA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以不同形式的组合而构成。
9.对BCA进行评价的指标有哪些?
答:在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方面,主要评价仪器测试样本的总变异、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可比性和准确性等,这对保证检验质量将起重要作用。
10.简述BCA堵孔情况的判断。
答:根据微孔堵塞的程度,将分为完全堵孔可不完全堵孔两种。堵孔判断:当检测器小孔管的微孔完全阻塞或泵管损坏时,血细胞不能通过微孔而不能计数,仪器在屏幕上显示“CLOG”,1观察计数时间;○2观察示波器波形;为完全堵孔。而不完全堵孔主要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判断:○3看计数指示灯闪动;○4听仪器发出的不规则间断声音等进行判断。○11.BCA常见的堵孔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1仪器长时间不用,试剂中水分蒸发,盐类结晶堵孔,可用去离答:常见堵孔原因与处理:○
2未梢采血不顺或用棉球擦拭微量取血管;○3抗凝剂子水浸泡,完全溶解后,按CLEAN键清洗;○
4小孔管微孔蛋白沉积多,需清洗;○5样品杯未盖量与全血不匹配或静脉采血不顺,有小凝块;○好,空气中的灰尘落入杯中。后四种原因,一般按CLEAN键清洗,如果不行须按说明书卸下检测器进行清理。
12.BCA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技术有哪些?
答:主要有:鞘流技术、扫流技术、隔板技术、浮动界标和拟合曲线技术等,保证血小板计数的精确性。
13.BCA的进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仪器测试原理的不断创新;新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出现;各种特殊技术的应用;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无创型全血细胞分析仪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14.血凝仪常用检测原理有哪些?
答:血凝仪常用的检测原理主要: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方法、干化学技术法检测原理等。凝固法原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5.半自动与全自动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半自动血凝仪以凝固法原理测量为主,全自动血凝仪除了使用凝固法外,还使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如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法等。
16.简述血凝仪光学法检测原理。
答:光学法属凝固法的一种;是利用一束光线通过样品杯,样品杯中的血浆在凝固过程中导致血浆浊度发生变化;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也发生改变;仪器根据光强度的变化来判断血浆凝固终点的检测方法称为光学法检测原理。
17.光学法血凝仪从光路结构上分哪两类?
1散射比浊法:根据待测答:根据仪器光路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其光源、样本、接收器成直角排列;接收器得2透射比浊法:根据待检样品在凝固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来到的完全是浊度测量所需的散射光。○确定凝固终点;其光源、样本、接收器成一直线排列;接收器得到的是很强的透射光和较弱的散射光。
18.简述双磁路磁珠法的测定原理。
答:属磁电检测原理。在测试杯的两侧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多,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仪器将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为凝固终点。
19.简述凝固法与免疫学方法中的透射比浊、散射比浊的区别。
答:凝固法是检测血浆在凝固过程中所致一系列物理量的变化,来反映相关因子的活性,也称生物物理法。凝固法中的透射比浊、散射比浊是根据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逐渐转变成纤微蛋白,导致血浆浊度发生变化,进行光电比浊测定。而免疫学方法中的透射比浊、散射比浊虽属光电比浊原理的光学法,但有抗原抗体参与。前者是血浆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形成所致的浊度,后者是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复合物所致的浊度。20.血凝仪光学法与双磁路磁珠法主要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光信号的变化,后者是检测该过程中磁电信号的变化。光学法血凝仪测试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仪器结构简单、易于自动化。缺点是样本的光学异常、测试杯的光洁度、加样中的气泡等都会成为测量的干扰因素。双磁路磁珠法不受溶血、黄疸、高血脂症及气泡的严重影响;该法有利于血浆和试剂的充分混匀。
21.简述半自动和全自动血凝仪的基本结构。
答:半自动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样本和试剂预温槽、加样器、检测系统(光学、磁场)及微机组成。全自动血凝仪基本结构包括:样本传送及处理装置、试剂冷藏位、样本及试剂分配系统、检测系统、计算机、输出设备及附件等。
22.简述全自动血凝仪的主要特点及其维护与保养。
答:主要特点:①自动化程度高;②检测方法多;③速度快;④项目任意组合,随机性;⑤测量精度好,易于质控和标准化;⑥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⑦价格昂贵;⑧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维护与保养:①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②检查及清洁反应槽;③清洗洗针池及通针;④检查冷却剂液面水平;⑤清洁机械运动导杆和转动部分并加润滑油;⑥及时保养定量装置;⑦更换样品及试剂针;⑧数据备份及恢复等。
23.简述血凝仪的的性能评价与临床应用。
答:血凝仪性能评价的内容主要有:重复性、线性范围、准确性、携带污染率、干扰因素、可比性分析评价等几方面。临床应用主要有:①凝血系统的检测,常规筛选实验和单个凝血因子含量及活性的测定。②抗凝系统的检测。③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测。④临床用药监测等。
24.血凝仪的进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①多方法、多功能、快速高效;②智能化程度高,软件开发进一步完善;③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工作站;④床旁分析(即时检);⑤在临床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25.简述毛细管黏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答:毛细管黏度计是依据牛顿流体遵循泊肃叶定律而设定的。即一定体积的液体,在恒定的压力驱动力下,流过一定管径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黏度成正比。
基本结构:包括毛细管、储液池、控温装置、计时装置等。26.简述旋转式黏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答:以牛顿粘滞定律为理论依据。锥板式黏度计是同轴锥板构型,平板与锥体间充满被测样本;调速电机带动圆形平板同速旋转;锥体与平板及马达间均无直接联系。因此,当圆形平板以某一恒定角速度旋转时,转动的力矩通过被测样本传递到锥体;样本越粘稠,传入的力矩越大。当此力矩作用于锥体时,立即被力矩传感装置所俘获,其信号大小与样本黏度成正比。
基本结构:包括样本传感器、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力矩测量系统、恒温系统。27.毛细管黏度计有何特点? 答:其特点是:价格低廉、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普及;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是血浆、血清样本测定的参考方法;全血在毛细管中的不同部位,剪切率不一样,黏度亦不一样;不能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难以反映全血等非牛顿流体的黏度特性;对进一步研究RBC、WBC的变形性和血液的粘弹性等也无能为力。
28.旋转式黏度计有何特点?
答:其特点是:能提供所需不同角速度下的剪切率;在被测液体中各流层的剪切率一致,使液体在剪切率一致的条件下做单纯的定向流动;可以定量的了解血液、血浆的流变特性,RBC与WBC的聚集性、变形性、时间相关性等很多流变特性。操作使用较为简单,是目前血液流变学研究和应用较为理想的仪器。但价格较毛细管黏度计要贵一些,操作要求也更精细一些。
29.什么情况下需对黏度计进行技术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性能评价在仪器安装、维修及使用一定时间后,至少每半年,应对仪器准确度、分辨率、重复性、灵敏度与量程进行1次检验。
30.简述锥板式激光衍射法红细胞变形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答:工作原理:根据红细胞被激光照射时发生衍射,产生反映细胞几何状态的衍射图像,当有剪切应力作用于红细胞时,红细胞发生形变,衍射图也随之变化,测定该作用力前后红细胞形变率的大小来反映其变形性。
基本结构:主要由能提供可变剪切场的透明锥板结构、光路系统、摄像系统、控温装置、光电转换器、处理器及显示打印装置组成。
第二篇:检验仪器学,问答题13
二、选择题
【A型题】
1.A2.B3.B4.E5.C6.A7.C8.B9.E10.A
11.E12.A
13.D14.B15.A16.E17.D18.C19.A20.B21.C22.E
23.E24.E
25.A26.B27.C
【X型题】
1.ABDE2.ACDE3.BCDE4.ABCD5.ADC6.ABD
7.ABD8.ABCD9.AC10.ACDE11.ABCD
三、简答题
1.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份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份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2.简述尿液分析技术的进展。
答:尿液分析是最古老的医学检验之一。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学者Hippocrates 已注意到人发热时,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变化。此后,人们对尿液检验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真正科学的尿液检验始于18世纪-19世纪,1827年,Bright,最早把尿液检验用于患者的诊断和护理,成为尿液常规分析最早期的开拓者和支持者;20世纪40年代,逐渐出现了尿液干化学试剂带法,并成为筛检健康人或患者尿液的首选方法;20世纪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从此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尿液检验繁琐费时的操作方式,成为现代尿液分析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逐渐将色谱和免疫技术用于干化学试纸中,生产出具有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的单克隆抗体的试剂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尿液分析仪自动化程度、性能得到迅猛发展。
3.简述我国现代尿液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
答:我国的尿液分析仪的研制起步较晚,1966年,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医学化学研究所开始研制尿液试剂带,1985年广西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从日本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A-4210型尿液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带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由此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部分国产化,1990年尿液分析仪达到全部国产化。目前我国也已经能够生产功能齐全的尿液分
析仪。
4.尿液分析仪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尿液分析仪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湿式尿液分析仪和干式尿液分析仪。其中干式尿液分析仪主要着眼于自动评定干试纸法的测定结果,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目前临床普遍应用。
尿液分析仪按测试项目的数量可分为8项尿液分析仪、9项尿液分析仪、10项尿液分析仪、11项尿液分析仪和12项尿液分析仪。检测项目包括尿蛋白、尿葡萄糖、尿pH、尿酮体、尿胆红质、尿胆原、尿潜血、亚硝酸盐、尿白细胞、尿比重、维生素C和浊度。
尿液分析仪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和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5.简述试剂带结构。
答:采用了多层膜结构,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第二层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第三层是固定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最后一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6.尿液分析仪的检测项目有哪些?
答:检测项目包括尿蛋白、尿葡萄糖、尿pH、尿酮体、尿胆红质、尿胆原、尿潜血、亚硝酸盐、尿白细胞、尿比重、维生素C和浊度。
7.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答: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中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有关,颜色越深,相应某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即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所以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即可以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8.简述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答:尿液分析仪一般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9.现代尿液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有几种?
答:有三种。滤光片分光系统:采用光源灯(卤灯)发出的白光通过球面积分仪的通光筒照射到试剂带上,试剂带把光反射到球面积分仪中,透过滤色片,得到特定波长的单色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实现光电转换。
LED系统:采用了可发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检测光源,两个检测头上都有三个不同波长的光电二极管,对应于试剂带上特定的检测项目分别为红、橙、绿单色(660nm、620nm、555nm),它们相对于检测面以60°照射在反应区上。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的光电二极管垂直安装在反应区的上方,在检测光照射的同时接收反射光。
CCD系统:采用了目前比较尖端的光学元件CCD技术进行光电转换。它是把反射光分解为红
绿蓝(RGB:610nm、540nm、460nm)三原色,又将三原色中的每一种颜色分为2592色素,这样整个反射光分为7776色素,可精确分辨颜色由浅到深的各种微小变化。CCD的基本单元是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当光照射到CCD硅片上时,在栅极附近的半导体内产生电子-空穴对,其多数载流子被栅极电压排开,少数载流子则被收集在势阱中形成信号电荷。将一定规则变化的电压加到CCD各电极上,电极上的电子或空穴(信号电荷)就能沿着半导体表面按一定方向移动,形成电信号。
10.尿液分析仪的安装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避免安装在有水分、潮湿的地方。应安装在清洁、通风处,室内温度应在10℃-30℃,相对湿度应≤80%;(2)安装在稳定的水平实验台上(最好是水泥台)。禁止安装在高温、阳光直接照射处,要远离高频、电磁波干扰源、热源及有煤气产生的地方;(3)应安装在大小适宜、有足够空间便于操作的地方;(4)要求仪器接地良好,电源电压稳定。
11.如何进行尿液分析仪的调校?
答:(1)首先应该用标准的校正带对仪器进行测定,对仪器的光路、状态进行校正,以达到最佳状态;(2)应该对尿液分析仪及试剂带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准确度的评价应根据仪器制造商规定的测定范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物,在仪器上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份标准物测定3次,看测定结果是否与标准物浓度相符合的程度;(3)用传统的方法与尿液分析仪测定作对比分析,对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与传统湿化学法对比分析时,应注意两种方法测试原理不同带来的实验误差;(4)了解该仪器对每项测试指标的测试范围,并建立该仪器的正常人的参考值范围。
12.尿液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保持仪器的清洁;(2)保证使用干净的取样杯;(3)使用新鲜的混合尿液,标本留取检查应不超过2h;(4)不同类型的尿液分析仪使用不同的尿试带,在试带从冷藏温度变成室温时,不要打开盛装试剂带的瓶盖,防止试剂带受潮变质;(5)试剂带浸入尿样的时间为2s,试剂带过多的尿液标本应用滤纸吸走,所有试剂块包括空白块在内都要全部浸入尿液中;(6)仪器使用最佳温度应在20℃-25℃室温,尿液标本和试剂带最好也维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7)在观看仪器测试结果时,不能单独以符号代码结果来解释,要结合半定量值进行分析,以免因定性结果的报告方式不够妥当,给临床解释带来混乱。
13.如何进行尿液分析仪的维护和保养?
答:不规范地操作仪器,会扰乱仪器的正常工作,引起不良结果。仪器应避免阳光长时间的照射及温度过高.湿度过大。
日常维护在常规工作中必须严格按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会因使用不当影响实验结果。(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分析仪说明书及尿试剂带说明书,每台尿液分析仪应建立操作程序,并按其进行操作;(2)对尿液分析仪要有专人负责,建立专用的仪器登记本,对每天仪器操作的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维护、维修情况逐项登记;(3)每天测定开机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
查,确认无误时才能开机,测定完毕,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清理.保养;(4)开瓶但未使用的尿试剂带,应立即收入瓶内盖好瓶盖,根据要求妥善保存,以免下次使用影响结果。
每日保养仪器表面应用清水或中性清洗剂擦拭干净;试剂带托盘,每日测定完毕,使用无腐蚀性的洗涤剂清洗,也可用清水或中性清洗剂擦拭干净;不要使用有机溶剂清洗传送带,清洗时勿使水滴入仪器内,有些仪器的试剂带托盘是一次性的,应注意更换;废物(废水.废试剂带)装置,每日用完应清除干净,并用水清洗干净。
每周或每月保养各类尿液分析仪的每周或每月保养,要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而定。
14.简述引起尿液分析仪故障的原因。
答:仪器的故障分为必然性故障和偶然性故障。必然性故障是各种元器件.零部件经长期使用后,性能和结构发生老化,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偶然性故障是指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出现突发性质变,而使仪器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通常出现故障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人为引起的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轻者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重者可能损害仪器。因此在操作使用前,必须熟读用户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操作步骤;(2)仪器设备质量缺陷引起的故障是指仪器元器件质量不好、设计不合理、装配工艺上因疏忽造成的故障;(3)长期使用后的故障这类故障与元器件使用寿命有关,所以是必然性故障,如光电器件、显示器的老化,传送机械系统的逐渐磨损等等;
(4)外因所致的故障是由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常常是造成仪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指的是电压、温度、电场、磁场及振动等。
15.尿沉渣分析仪有几大类型?
答:迄今为止尿沉渣分析仪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尿沉渣直接镜检再进行影像分析,得出相应的技术资料与实验结果;另一类是流式细胞术分析。
16.简述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结构。
答:它包括光学检测系统、液压系统、电阻抗检测系统和电子系统。
17.简述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答:测定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进行的。当一个尿液标本被稀释并经染色液染色后,靠液压作用通过鞘液流动池。反应样品从样品喷嘴出口进入鞘液流动室时,被一种无粒子颗粒的鞘液包围,使每个细胞以单个纵列的形式通过流动池的中心(竖直)轴线,在这里每个尿液细胞被氩激光光束照射。每个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前向散射光强度和电阻抗的大小。仪器将这种荧光.散射光等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对各种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每个尿液标本产生出的直方图(histogram)和散射图(scattergram)。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即可区分每个细胞并得出有关细胞的形态
18.尿沉渣分析仪的安装、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安装仪器必须安装在通风好,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防
潮的稳定水平实验台上(最好是水泥台上)。环境大小应适宜,仪器两侧至少有0.5m空间,仪器后面最少有0.2m空间。最好安装在有空调装置的房间内(室内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相对湿度应为30%-85%)。
(2)使用和注意事项安装新仪器时或每次仪器大维修之后,必须对仪器技术性能进行调试,这对保证检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鉴定必须由仪器制造公司的工程师来进行。每天开机前,操作者要对仪器的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开机时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仪器先进行自检,自检通过后,仪器再进行自动冲洗并检查本底。本底检测和质控通过后,方可进行样品测试。
下列情况应禁止上机测试:①尿液标本血细胞数>202_/μl时,会影响下一个标本的测定结果;②尿液标本使用了有颜色的防腐剂或荧光素,可降低分析结果的可信性;③尿液标本中有较大颗粒的污染物,可引起仪器阻塞。
19.简述UD自动染色尿沉渣分析仪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答:(1)仪器定量准确,具有极高的重复性;(2)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具备灵活的操作方式;(3)克服了不染色方法易误认、漏检的缺点,提高了典型沉渣成分的检出率;(4)符合标准化要求,克服人为因素后,使尿沉渣分析达到尿沉渣分析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5)安全洁净,减少了对实验室及操作人员的污染;(6)智能控制,软件功能强大,可全面实现人机对话;(7)功能齐备,人性化设计,环保节约、易于摆放和观察。
20.自动尿液分析质控物选择的要求有哪些?
答:对质控物的要求必须达到以下几点:(1)质控物应成分稳定,批内分装均匀,易于保存和运输,复溶后成分无变化。(2)选择质控物时,最好使用多项复合控制品。有条件的实验室最好同时使用高.低两个值的质控物。也有人利用红细胞.白细胞醛化固定,霉菌孢子固定,作为有形成分的质控物。(3)在一天内做质控时最好使用同一份质控物,并采用高.低两种质控物对照。(4)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每天或隔日随机做质控检测,使用不同批号的试剂带前均需做质控,并对仪器进行校正。(5)质控物的测定结果由于某些原因超出质控要求的范围表示失控,则需从检查试剂带、质控物、校准仪器等方面查找原因。
第三篇:增加检验仪器申请报告
关于购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检验仪器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为了满足药品检验需要,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申请购买以下仪器: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我公司主要产品解郁丸、妇康丸、银翘解毒片的原料--甘草、金银花、白芍等需检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河南省局202_年已经规定此项检测不得委托检验,因此需购进此仪器。参考价格16.5万元。
二、梯度高效液相色谱仪
我公司成品、原料使用梯度液相检测含量的品种很多,现有的一台梯度高效液相不能满足检验要求,经常出现排队待检的情况。因此需再购进一台。参考价格:10万元。
三、气相色谱仪
我公司现用的一台气相色谱仪是202_年购进,是单一检测器,经过十多年的使用,检测器老化,灵敏度大幅下降,许多品种的检测不能正常进行。经和厂家售后服务联系,咨询,气相色谱仪已换代,此型号仪器早已不生产,没有配件,不会维修。另外,现用的检测器还不能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甘草、黄芪该项检验需要委托检验),因此需购买更换。参考价格:GC2002-7万;GC900A-7.45万。
四、稳定性试验培养箱
根据GMP规定,药品需要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我公司没有进行此实验所需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上级部门检查多次提出,因此需要购进。参考价格:0.5-2.5万元。
五、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
我公司微生物检测阳性对照室存放的超净工作台年久失修,厂家已无备件,另外根据规定菌种传代需要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我公司无此设备,因此需要购进。参考价格:生物安全柜1.5万元、超净工作台0.7万元。
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中心化验室原751型分光光度计购于1993年,因仪器老化,灵敏度下降,操作不稳定,需要购进。参考价格:0.8万元。
七、电热恒温水浴锅 中心化验室原有的两台水浴锅均老化损坏,设备部已多次维修,并且温控不稳定,影响操作,需要购进3台。参考价格:0.1万元/台。
八、电子天平(万分之一)、电热消毒器、冷藏箱
中心化验室现有二台电子天平和一台光电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由于光电天平老化不能满足检验需求,需购进一台电子天平。参考价格:0.3万元。
我公司中心化验室的电热消毒器容积太小,并且已经被市场淘汰,需增加一台大容量电热消毒器,参考价格:0.8万元。
中心化验室的冰箱容积不能满足对照品、培养基等冷藏需要,需要购买一台冷藏箱,参考价格:0.5万元。
九、新建丸剂车间化验室需购进检验仪器
新建丸剂车间化验室需增加智能崩解仪1台,参考价格:0.6万元,电子天平1台,参考价格:0.3万元,快速水分测定仪2台(1台用于前处理车间),参考价格:0.2万元/台。
以上报告,敬请领导审批!
中心化验室:
202_.6.30
第四篇:检验仪器维护常识
检验仪器维护常识 【制药设备、器械、原辅料】
任何仪器,无论其设计如何先进、完善,在使用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因各种原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只是仪器的故障率不同而已。为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对仪器进行正常维护和及时修理是非常重要的。限于篇幅,本章只对医学检验仪器的特点和维护要求、仪器维修应具备的条件、仪器出现故障的规律、种类和原因、仪器维修的程序和常用方法、医学检验仪器的常用电子器件的检查等内容做些简单介绍。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第一节 医学检验仪器的特点和维护要求
一、医学检验仪器的特点
医学检验仪器是用于疾病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分析的现代化实验室仪器,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结构复杂
医学检验仪器多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仪器,使用器件种类繁多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尤其是随着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仪器的小型化,仪器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种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功能的增加,使仪器更加紧凑、结构更加复杂。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2. 涉及技术领域广
医学检验仪器常涉及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生物化学、放射等技术领域,是多学科技术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产物。
3. 技术先进
医学检验仪器始终跟踪各相关学科的前沿。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材料新器件的应用、新的分析方法等都在医学检验仪器中体现出来。
4. 精度高
医学检验仪器具体说是用来测量某些物质的存在、组成、结构及特性的,并给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结果,所以要求精度非常高。医学检验仪器多属于精密仪器。
5. 对环境要求高
由于医学检验仪器具有以上特点,以及其中某些关键器件的特殊性质,决定仪器对于环境条件要求很高。
二、医学检验仪器的维护
仪器维护工作的目的是减少或避免偶然性故障的发生,延缓必然性故障的发生,并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性。仪器的维护工作是一项贯穿整个过程的长期工作,因此必须根据各仪器的特点、结构和使用过程,并针对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制定出具体的维护保养措施,由专人负责执行。
1、一般性维护工作
一般性维护工作所包括的是那些具有共性的,几乎所有仪器都需注意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点:
⑴ 仪器的接地:接地的问题除对仪器的性能、可*性有影响外,还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关系重大,因此所有接入市电电网的仪器必须接可*的地线。
⑵ 电源电压:由于市电电压波动比较大,常常超出要求的范围,为确保供电电源的稳定,必须配用交流稳压电源。要求高的仪器最好单独配备稳压电源。另外应注意,插头中的电线连接应良好,使用时切莫把插孔位置搞错,导致仪器损坏。
⑶ 仪器工作环境:环境对精密检测仪器的性能、可*性、测量结果和寿命都有很大影响,为此对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 防尘:仪器中的各种光学元件及一些开关、触点等,应经常保持清洁。但由于光学元件的精度很高,因此对清洁方法、清洁液等都有特殊要求,在做清洁之前需仔细阅读仪器的维护说明,不宜草率行事,以免擦伤、损坏其光学表面。
② 防潮:仪器中的光学元件、光电元件、电子元件等受潮后,易霉变、损坏,因此有必要定期进行检查,经常及时更换干燥剂;长期不用时应定期开机通电以驱赶潮气,达到防潮目的。
③ 防热:检验仪器一般都要求工作和存放环境要有适当的、波动较小的温度,因此一般都配置温度调节器(空调),通常温度以保持在20--25℃最为合适;另外还要求远离热源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④ 防震:震动不仅会影响检验仪器的性能和测量结果,还会造成某些精密元件损坏,因此,要求将仪器安放在远离震源的水泥工作台或减振台上。
⑤ 防蚀: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及存放时,应避免接触有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的环境,以免各种元件受侵蚀而损坏。
以上是有关仪器的一般性维护的主要内容,加外所有仪器在关机停用时,要关断总机电源,并拔下电源插头,以确保安全。
2、特殊性维护工作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检验仪器所具有的特点而言的,由于每种检验仪器有其各自的特点,这里只介绍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
⑴光电转换元件,如光电源、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在存放和工作时均应避光,因为它们受强光照射易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灵敏度降低,情况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这些元件。
⑵检验仪器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防止受污染。如有酸碱的环境将会影响酸度计的测量结果;做多样品测量时,试样容器每次使用后均应立即冲洗干净。另外,杂散磁场对电流的影响也是一种广义的污染。
⑶如果仪器中有定标电池,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如电压不符要求则予以更换,否则会影响测量准确度。
⑷各种测量膜电极使用时要经常冲洗,并定期进行清洁,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极取下浸泡保存,以防止电极干裂、性能变差。
⑸检流计在仪器中作为检测指示器使用的较多,但它极怕受震,因而每次用毕后,尤其是在仪器搬动过程中,应使其呈短路状态。
⑹仪器中机械传动装置的活动磨擦面间宣定期清洗,加润滑油,以延缓磨损或减小阻力。
⑺检测仪器一般都是定量检测仪器,其精度应有所保证,因此需定期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校正。同样,在仪器经过维修后,也应经检定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此外,仪器维护还有其它许多特殊内容,如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元件,应避免触及有机溶剂;气相色谱仪在使用时需避开易燃气体,且其氢气源应远离火源等。通常这些内容在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中有详细的交待,负责维护工作的人员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中的有关内容,以进行正确的维护。
第二节 医学检验仪器维修应具备的条件
医学检验仪器维修应具备的条件分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如下。
一、对维修人员素质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心理素质
医学检验仪器的维修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维修人员必须具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并养成多观察、多动手、多分析、多记录、多总结的良好习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维修水平。另外维修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在被困难吓倒,要知难而进,胆大而心细。
2、具有丰富的知识
检验仪器维修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比较广,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检验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复杂性的提高,要求知识面越来越广,且逐渐加深。通常维修医学检验仪器一般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
⑴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医学检验学、光学和机械基础等知识。
⑵医用检验仪器的原理。
⑶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
⑷电子仪器设备可*性知识。
⑸电子仪器设备的结构设计知识。
⑹计量测试方面的知识。
3、维修人员的基本技能
⑴熟练的焊接技术:熟练的焊接一般指能根据不同焊接对象灵活使用焊接工具和焊接方法。保证既不损坏元件,又使焊点焊牢、光滑,不出现虚焊。
⑵能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元器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检验仪器中不仅大量采用各种类型的电阻器、电容、电感、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块、光电器件、继电器、电机、泵、电表等元件,还采用各种传感器、电极、微处理器、显示器和光学器件等,要修理好仪器,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元器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
⑶能熟练使用测试设备对整机性能进行测试。
⑷具有熟练的阅读原理图能力和反读印制版图的能力:对有仪器说明书、电路原理图的仪器,要先弄清整机原理和框图后,再按框图指引,去分析每部分的具体电路。能熟练阅读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对照实物找出各测试点及相应元件,就能顺利进行检修工作。
在修理中,常遇到无说明书及其它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实物绘出电原理图以便修理时胸有成竹。这个过程可以分两步走:先根据实物相互位置和连线画出实体装配图,然后根据实体装配图整理绘出电路图。这是维修人员非常难掌握的一种技能,但又是提高维修水平非常重要的一关。掌握了这种技能,能面对实物的布线,头脑清晰地检查分析和处理故障,往往会事半功倍。
⑸能灵活运用各种故障的检查方法:仪器设备故障的原因和损坏的程序千差万别。修理时,为了查找故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检查程序,以尽快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为目标,就同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一样,实际检修时,修理者的工作经验、学识水平和灵活采用检查方法的能力等,将起决定性的影响,能力越强,效率越高。该项能力的提高。丝毫离不开实践,应在实际工作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⑹能够掌握基本操作:医用检验仪器常包括精密机械、电子、微机、各种传感器等技术内容,所以除了懂得所维修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以外,还应掌握光学与精密机械零部件的安装、拆卸与清洗、加油、调整等项基本操作技能。另外,对仪器的整机使用、操作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也应掌握,以免造成人为故障。
⑺应具有一定的维修安全知识:维修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修人员自身安全,要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和防电击等安全措施。二是仪器设备的安全,维修仪器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保证不进一步损坏器件或扩大故障范围。所谓胆大心细,就是指既不要被故障的难度吓倒,又要仔细分析弄清原理,合理的,正确的使用维修工具和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检查维修,防止盲动。
⑻要求有良好的观察、实际制作、分析与记录和总结能力:在维修时,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有时为了证实某种推断还要求有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和制作能力。记录和总结是一个良好的习惯,维修人员不要把查到某个故障作为最后目标,而应从维修过程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功效,不断提高维修能力。
二、维修工具和测试仪器
① 一套小型组合工具:如电铬铁、镊子、剪子、起子等。
② 机械安装工具:大中小起子、活动搬手、台钳、手电钻等,用于拆卸、装配仪器各种旋钮、开关、电源变压器以及机械联动装置等。
③ 真空压力表:用于检测各种管路的负压。
④ 万用表、兆欧表和电容/电感表:万用表最好选用内阻高的万用表。兆欧表常用于仪器的绝缘检查。
⑤ 示波器:最好选用频率较高的双踪示波器,有条件应配备高频记忆示波器。
⑥ 信号发生器:有音频、高频、脉冲等类型。
⑦ 稳压电源:用以替代待测仪器内部的相应直流电源,进行故障诊断。
⑧ 各种备件和转接板:经常备一些常用的电阻、电容、晶体管和常用的集成电路块等元器件,不但可用来更换损坏的元器件,也可用于替代法检查判断故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另
外还要备一些机械材料,如各种螺丝、螺帽、垫圈、焊片等。
对于那些具有“积木”式结构的仪器设备,可将某一单元卸下,再通过转接板连接起来,这样可给检查和测试留出更大的空间,方便工作。
⑨ 逻辑探头(逻辑笔)、逻辑夹和逻辑分析仪,常用于数字电路的测试。
三、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包括:技术说明书、维修手册、仪器的结构图、装配图、电原理图、印刷电路版图、元器件明细表等。这些维修资料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很方便地找出一些复杂和隐蔽故障,以提高维修效率。
另外,维修人员还应配有相关原理书籍和元器件手册。并善于收集和整理技术资料。
第三节 医学检验仪器出现故障的规律、种类和原因
一、人为出现故障的规律
仪器出现故障的一般统计规律是:在仪器使用的早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元器件的质量不佳、筛选老化处理不严格、装配工艺上的缺陷、设计不合理以及人为的操作失误等因素引起,因此,这一时期的可*性较低或者说故障发生率较高。这人时期称为仪器的早期故障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仪器的元件、机构经过全理的调整,都已逐步适应正常的运行状态,仪器进入稳定使用期,故障的发生率较低,而且一般都是偶然性故障居多。此时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一时期称为有效使用期。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以后,随着各种元件,尤其是易损元件、结构的磨损,损耗程度逐渐增加,仪器的故障率又逐渐上升,这个时期为仪器的损耗故障期。一般仪器早期故障发生于电子元件上,而损耗故障期则多见于机械零部件或光学零部件。
二、故障种类及发生原因
仪器的故障分必然性故障和偶然性故障。必然性故障是各种元器件、部件经长期使用后,性能和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如元器件老化、变质,电位器磨损等。偶然性故障是指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出现突发性质变,而使仪器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如交流电压过高,仪器受冲击等。
产主故障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人为引起的故障
这类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一般多由操作人员对使用程序不熟练或不注意所造成的。这类故障轻者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重者可能损坏仪器。因此,在操作使用前,必须熟读用户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操作步骤,慎重行事才能减少这类故障的产生。
2、仪器设备质量缺陷引起的故障
⑴元器件质量不好造成的故障:这类故障因元器件本身质量不好所造成的,同一类元件发生的故障具有一定的规律。常用元器件的常见故障如表11—1所示。
表11—1 常用元器件故障表
名 称 逐渐形成的故障 突然形成的故障
光学元件 环境不佳引起霉变 剧烈振动使之损坏,不注意而受污染
光电转换元件 易老化,性能变差、噪声增大 工作时受强光照射,光电流过大而损坏 光电耦合器件 少见 发光二极管烧坏
机械零件 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精密度下降 因装配固定、连接不良,结构突然失效 炭膜电阻------------------因螺旋炭层烧坏而断路
合成电阻 因温度改变引起阻值漂移 少见
线绕电阻 因触点与绕线脱焊引起电阻间断性变化 由于电阻绕线烧坏而断路
电位器 滑动触头与电阻片间因磨损而接触不良 少见
电容器 时有时无的绝缘击穿 绝缘完全损坏(短路),导线脱离了金金 属箔(断路)电解电容 容量下降,漏电流增加 漏电很大,以致过热而兔逸出气体、爆破
电感--------------------因电流过大而烧断
二极管---------------------因电流过大而烧毁
晶体管 特性参数逐渐改变而使工作点漂移 基极电流过大而烧坏,工作电压过高而击穿 集成块 长期使用,性能变差 电流过大而烧坏,电压极性反接、电压过高击穿
显示器件 逐渐老化,显示质量下降 少见
⑵设不合理造成的故障:这方面的故障有时会导致有关元器件频繁损坏,有时则可能使仪器性能下降而无法正常工作。这类故障多见于新产品。
⑶配工艺上因疏忽造成的故障:这类故障多在装配过程中因虚焊、接插件接触不良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碰线、短路、断线、零件松脱产生的。
3、长期使用后的故障
这类故障与元器件使用寿命有关,因各种元器件衰老所致,所以是必然性故障。从表11—1可见,大多数器件长期使用后,均会出现故障,例如光电器件,膜电极老化、显示器的老化、机械零件的逐渐磨损、通气通液管路的老化等等。
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差别很大,因此要使仪器能够长期正常工作,除了对易损元件加强维护外,及时更换这类元器件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手段。
4、外因所致的故障
仪器设备使用环境的条件不符合要求,常常是造成仪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环境条件指的是市电电压、温度、湿度、电场、磁场、振动等因素。
第五篇:检验仪器中英文对照
检验仪器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原子发射光谱仪--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AES)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直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Direct Current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DCP)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
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Microwave Inductive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MIP)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原子荧光光谱仪--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AFS)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Spectrometer(FTIR)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仪--FT-Raman Spectrometer(FTIR-Raman)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GC)
高压/效液相色谱仪 High Pressure/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
凝胶渗透色谱仪--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GPC)
体积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SEC)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XRF)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XRD)
同位素X荧光光谱仪--Isotop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电子能谱仪--Electron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能谱仪--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EDS)
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MS)
ICP-质谱联用仪--ICP-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核磁共振波谱仪--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NMR)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ESR)极谱仪--Polarograph
伏安仪--Voltammerter
自动滴定仪--Automatic Titrator
电导仪--Conductivity Meter
pH计--pH Meter
水质分析仪--Water Test Kits
电泳仪--Electrophoresis System
表面科学--Surface Science
电子显微镜--Electro Microscopy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
金相显微镜--Metallurgical Microscopy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表面分析仪--Surface Analyzer
无损检测仪--Instrument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物性分析--Physical Property Analysis
热分析仪--Thermal Analyzer
粘度计--Viscometer
流变仪--Rheometer
粒度分析仪--Particle Size Analyzer
热物理性能测定仪--Thermal Physical Property Tester
电性能测定仪--Electrical Property Tester
光学性能测定仪--Optical Property Tester
机械性能测定仪--Mechanical Property Tester
燃烧性能测定仪--Combustion Property Tester
老化性能测定仪--Aging Property Tester
生物技术分析--Biochemical analysis
PCR仪--Instrument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NA及蛋白质的测序和合成仪--Sequencers and Synthesizers for DNA and Protein传感器--Sensors
其他--Other/Miscellaneous
流动分析与过程分析--Flow Analytical and Process Analytical Chemistry
气体分析--Gas Analysis
基本物理量测定--Basic Physics
样品处理--Sample Handling
金属/材料元素分析仪--Metal/material elemental analysis
环境成分分析仪--CHN Analysis
发酵罐--Fermenter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
摇床--Shaker
离心机--Centrifuge
超声破碎仪--Ultrasonic Cell Disruptor
超低温冰箱--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er
恒温循环泵--Constant Temperature Circulator
超滤器--Ultrahigh Purity Filter
冻干机--Freeze Drying Equipment
部分收集器--Fraction Collector
氨基酸测序仪--Protein Sequencer
氨基酸组成分析仪--Amino Acid Analyzer
多肽合成仪--Peptide synthesizer
DNA测序仪--DNA Sequencers
DNA合成仪--DNA synthesizer
紫外观察灯--Ultraviolet Lamp
分子杂交仪--Hybridization Oven
PCR仪--PCR Amplifier
化学发光仪--Chemiluminescence Apparatus
紫外检测仪--Ultraviolet Detector
电泳--Electrophoresis
酶标仪--ELIASA
CO2培养箱--CO2 Incubators
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
超净工作台--Bechtop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
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Automatic Analyzer for Microbes
生化分析仪--Biochemical Analyzer
血气分析仪--Blood-gas Analyzer
电解质分析仪--Electrolytic Analyzer
尿液分析仪--Urine Analyzer
临床药物浓度仪--Analyzer for Clinic Medicine Concentration
血球计数器--Hematocyte Counter
CO2培养箱 CO2 Incubators
DNA测序仪 DNA Sequencers
DNA合成仪 DNA synthesizer
DNA及蛋白质的测序和合成仪 Sequencers and Synthesizers for DNA and ProteinICP-质谱联用仪 ICP-MS ICP-MS
PCR仪 Instrument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CR仪 PCR Amplifier
pH计 pH Meter
X射线衍射仪 X-Ray Diffractomer XRD
X射线荧光光谱仪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XRF
氨基酸测序仪 Protein Sequencer
氨基酸组成分析仪 Amino Acid Analyzer
表面分析仪 Surface Analyzer
表面科学 Surface Science
部分收集器 Fraction Collector
超低温冰箱 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er
超净工作台 Bechtop
超滤器 Ultrahigh Purity Filter
超声破碎仪 Ultrasonic Cell Disruptor
传感器 Sensors
倒置显微镜 Inverted Microscope
电导仪 Conductivity Meter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电解质分析仪 Electrolytic Analyzer
电性能测定仪 Electrical Property Tester
电泳 Electrophoresis
电泳仪 Electrophoresis System
电子能谱仪 Electron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ESR电子显微镜 Electro Microscopy
冻干机 Freeze drier/Lyophilizer
多肽合成仪 Peptide synthesizer
发酵罐 Fermenter
分子杂交仪 Hybridization Oven
伏安仪 Voltammerte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 Spectrometer FTIR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仪 FT-Raman Spectrometer FTIR-Raman
高压/效液相色谱仪 High Pressure/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光学显微镜 Optical Microscopy
光学性能测定仪 Optical Property Tester
核磁共振波谱仪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NMR
恒温循环泵 Constant Temperature Circulator
化学发光仪 Chemiluminescence Apparatus
环境成分分析仪 CHN Analysis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机械性能测定仪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er
基本物理量测定 Basic Physics
极谱仪 Polarograph
金相显微镜 Metallurgical Microscopy
金属/材料元素分析仪 Metal/material elemental analysis
老化性能测定仪 Aging Property Tester
离心机 Centrifuge
离子色谱仪 Ion Chromatograph
粒度分析仪 Particle Size Analyzer
临床药物浓度仪 Analyzer for Clinic Medicine Concentration
流变仪 Rheometer
流动分析与过程分析 Flow Analytical and Process Analytical Chemistry流式细胞仪 Flow Cytometer
酶标仪 ELIASA
能谱仪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EDS
尿液分析仪 Urine Analyzer
凝胶渗透色谱仪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 GPC
其他 Other/Miscellaneous
气体分析 Gas Analysis
气相色谱仪 Gas Chromatograph G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 GC-MS
燃烧性能测定仪 Combustion Property Tester
热分析仪 Thermal Analyzer
热物理性能测定仪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y Tester
扫描探针显微镜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生化分析仪 Biochemical Analyzer
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
生物技术分析 Biochemical analysis
水质分析仪 Water Test Kits
体积排阻色谱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 SEC
同位素X荧光光谱仪 Isotop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 Microwave Inductive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 MIP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 Automatic Analyzer for Microbes
无损检测仪 Instrument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物性分析 Physical Property Analysis
血气分析仪 Blood-gas Analyzer
血球计数器 Hematocyte Counter
样品处理 Sample handling
摇床 Shaker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LC-MS
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原子发射光谱仪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AES
原子吸收光谱仪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原子荧光光谱仪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FS
粘度计 Viscometer
直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Direct Current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 DCP质谱仪 Mass Spectrometer MS
紫外观察灯 Ultraviolet Lamp
紫外检测仪 Ultraviolet Detector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UV-Vis
自动滴定仪 Automatic Titrator
层流净化罩/柜 Laminar flow hood
排风罩/柜 Exhaust 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