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喜庆元宵主题班会方案
喜庆元宵主题班会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我们开展此次班会,主要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3.通过此次活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要学生养成尊师重教的好风气
三、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
甲/乙: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
甲: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
乙: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海上升明月
甲:天涯共此时
乙:但愿人长久
甲:千里共蝉娟
乙:月是故乡明
甲:茶是故乡浓
乙: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第二阶段:同学们讲自己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让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第三阶段:××同学演唱《花好月圆夜》。让同学们感受中秋团圆夜的美好。
第三阶段:音诗画节目表演。有××、××、××、××四位同学朗诵,××同学当场作画,并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的音乐。
第四阶段:××同学吹奏《茉莉花》,李倩演唱。
第五阶段:××、××、××小合唱《红颜》。
第六阶段:××表演韵律操。第七阶段: :猜灯谜与中秋知识竞猜
第一组:猜灯谜
第二组:抢答中秋知识 第八阶段:总结颁奖、共品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这一阶段特意安排了学生给老师鲜花和献月饼。一方面表达学生们对老师辛勤培育的感谢,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四、附录
(一)、知识准备
中秋节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日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节起源于周代,在周礼中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活动的记载,北宋正式定名中秋节到了明、清的时候中秋节已经与春节齐名了。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以合家团聚吃月饼,赏月等方式庆祝中秋节日。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中秋节活动。
月饼的来历: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当时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归来,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笑指空中明月:“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同吃。千百年流传下来,月饼已经成为团圆的象征,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就不细说了。相传在八月十五那一天,被后羿仇家蓬蒙逼迫的嫦娥服用了不死药,便飞入到天上的广寒宫中,百姓得知这个消息便在这一天祭拜嫦娥,祈求她吉祥平安。
(二)、比赛题
第一组:灯谜
谜面 谜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赏光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观光
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当归
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中秋月夜座谈会(气象用语一)明晚多云
清风拂面中秋夜(成语)发扬光大 第二组:中秋知识抢答
1.中秋节与元宵节和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端午节)
2.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__________。(团圆节)
3.列举中秋节的三个民间习俗__________________.(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
3.古人以月来寄托深情。请你举出一些著名诗句。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奖惩办法
得分第一名奖励三本作业本。第二名两本作业本。第三名奖励一本作业本。
第二篇:元宵主题班会
喜庆元宵,传承中国文化
——六(1)班主题班(队)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元宵节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2.介绍元宵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元宵的风俗。3.增进师生情谊,展现学生风采。
二、活动准备:
歌曲《卖汤圆》、《难忘今宵》、《祖国你好》、《团团圆圆元宵节》、《今夜让爱来临》、《明天会更好》、PPT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
男:银蛇纳福福入户,玉莺报喜喜临门; 女:辞旧鞭炮燃盛火,张灯结彩闹元宵。男:老师们、同学们!合:晚上好!
女:在这元宵佳节来临,阖家团圆之际,带着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带着对未来美好的祝愿,我们欢聚在这里,欢庆元宵节。
男: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文化。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谁知道元宵的由来、传说与庆祝习俗吗?
2、说说元宵的由来与它的传说(PPT)
1)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2_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 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十五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2)元宵节的传说 3)元宵节的庆祝习俗
观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舞龙灯: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 “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习俗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 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3、欢庆元宵节
1)男:在中国节日里具有很多美味的特色食品,如:粽子、饺子、年糕、元宵„。说说你元宵节最爱吃的是什么?
女:当然是元宵啦!这香甜的元宵里,不仅有对甜蜜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有对亲人浓浓的美好祝福。
男:说的太好了!请欣赏XX同学独唱《卖汤圆》
2)女:我们看完了关于元宵的由来与它的传说,大家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进入有奖问答环节,请看大屏幕。
3)女:在元宵节,人们常常会进行的一项智力活动,那就是猜灯谜,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有奖猜灯谜游戏,请看大屏幕。
4、结束语(《难忘今宵》音乐中)
男:同学们、朋友们,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也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增进了师生情谊。
女:感谢老师们、同学们的光临!合:活动到此结束!
第三篇:元宵主题班会详案(13-2)
我们的节日 —元宵节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元宵节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2.介绍元宵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元宵的风俗。3.增进师生情谊,展现学生风采。
二、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准备:歌曲《卖汤圆》、《难忘今宵》、《祖国你好》、《团团圆圆元宵节》、《今夜让爱来临》、《明天会更好》、PPT
四、活动地点:XX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
男:银蛇纳福福入户,玉莺报喜喜临门; 女:辞旧鞭炮燃盛火,张灯结彩闹元宵。男:老师们、同学们!合:晚上好!
女:在这元宵佳节来临,阖家团圆之际,带着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带着对未来美好的祝愿,我们欢聚在这里,欢庆元宵节。
男: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文化。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谁知道元宵的由来、传说与庆祝习俗吗?
2、说说元宵的由来与它的传说(PPT)
1)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2_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农历正月十五元 1 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十五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2)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3)元宵节的庆祝习俗
观灯: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 2 “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舞龙灯:
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 “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习俗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3、欢庆元宵节
1)男:在中国节日里具有很多美味的特色食品,如:粽子、饺子、年糕、元宵„。说说你元宵节最爱吃的是什么?
女:当然是元宵啦!这香甜的元宵里,不仅有对甜蜜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有对亲人浓浓的美好祝福。
男:说的太好了!请欣赏XX同学独唱《卖汤圆》
2)女:今夜星光灿烂,今夜灯火辉煌!同学们、朋友们!笑语欢歌中,这里成了鲜花的海洋,成为充满爱的温馨家园。请欣赏XX和XX给我们带来的对诵:《今夜让爱来临》。
3)男:同学们、朋友们!在这欢乐的节日里,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和着欢快的节怕,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请欣赏小合唱《祖国你好》。
4)女:我们看完了关于元宵的由来与它的传说,大家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
男:下面进入有奖问答环节,请看大屏幕。5)女: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现在让大家轻松一下。
男:请看大屏幕。
6)女:又是一年元宵来,新的一年更精彩,新的期待,新的气象。
合:恭贺大家新年愉快万事如意。男:请听独唱《团团圆圆元宵节》。
7)女:在元宵节,人们常常会进行的一项智力活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男:猜灯谜
女:对,猜灯谜,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有奖猜灯谜游戏,请看大屏幕。8)男:元宵佳节,全国各地,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各种民间庆祝活动热火朝天。
女: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欣赏看花灯。
9)男:银蛇纳福福入户,玉莺报喜喜临门;辞旧鞭炮催春潮,迎新锣鼓闹元宵!同学们、朋友们,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新春向我们走来!
女: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更美好!全体同学合唱《明天会更好》。
4、结束语(《难忘今宵》音乐中)
男:同学们、朋友们,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也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增进了师生情谊。
女:感谢老师们、同学们的光临!合:活动到此结束!
第四篇:庆“元宵”主题活动方案
大四班庆“元宵”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人们迎来春天。为了使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和基本的了解。我们班特组织了庆“元宵”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旨在: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通过自己动手剪窗花,提高动手能力和感受制作的乐趣。
3、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二、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准备:
有关各地闹花灯的视频及相关音乐;灯笼、猜灯谜谜面;剪窗花手工纸、剪刀;若干糖果
2、活动地点:大四班教室
3、活动时间:202_年3月1日
三、活动流程:
1、教师介绍“元宵节”的来历
2、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手工制作:剪窗花
4、贴窗花,结束活动并小结
第五篇:主题班会方案
高一(13)班“日行一善,月习一德”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名称:“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班队会时间:202_年10月20日
班队会目的: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班队会的形式:班级组织
班队会过程:
一、引入主题。
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了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作为高一新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讲解日行一善的含义。
日行一善,即每天做一件好事。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出处: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别人做了好事,心生欢喜,真诚的赞扬,就是一善。”(说明:多做好事,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使人们更加尊重你,必然提升你在人们的心目中和社会上的地位,生活工作随之顺利,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三、理解日行一善,月习一德
“日行一善,月习一德”就是培养和引导我们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向善、行善、从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心等。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要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日行一善”以“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为主要活动内容,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为活动对象,以“善 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为活动范围。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怀有感恩之心、富有责任之心、拥有反思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真心赞扬他人的善行。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如:(1)理解老师;(2)体谅老师;(3)尊敬老师。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如:(1)回家向父母问声好,离家向父母说声再见。(2)为父母倒一杯水或拿一双鞋子。(3)吃饭之前请父母先吃,然后自己动筷。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善成德、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做到不给他人添麻烦,不给环境添污染。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四、践行“日行一善,月习一德”讲善行
1、朗诵“”:(由***朗诵,大家欢迎)
2、小品:
3、我们再来看看202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PPT)
4、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提出了少年儿童应该养成的17个基本行为习惯
五、总结
看来,帮别人便是帮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说就是“善有善报”。日行一善,一定“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愿我们都成为一个时刻给他人施以善举的凡人!!我们都是善人,我们日行一善,并用行善来指引我们的人生!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做文明好少年!
六、请老师给我们大家来讲几句。附: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提出了少年儿童应该养成的17个基本行为习惯。这17个基本行为习惯是:
1、说话有礼貌,对师长用尊称;
2、说了就要做,对朋友要真诚;
3、不给别人添麻烦,对别人的请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4、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
5、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应养成的四个基本行为习惯:
1、在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中以小主人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
2、在社区里多做好事;
3、每天注意阅读、收听、收看新闻;
4、按规则行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应养成的三个基本行为习惯:
1、自己不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伤害小动物等对环境人害的事;
2、节约不浪费;
3、保护环境卫生。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应养成的五个基本行为习惯:
1、做人讲道理,做事有计划;
2、不向困难低头;
3、不迁就自己的毛病;
4、天天锻炼身体,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5、爱动脑筋,以创造为快乐。演讲稿: 日行一善,月习一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当这灿烂的阳光绽放于你的笑脸上,当这丝丝微风浮动你的秀发,当这点点的绿意滋润着你的双眼时,朋友啊!你是否感到这秋日的美好,秋晨的凉爽,果实孕育的美丽。
一千八百年前,大败而归,气息奄奄的刘备,恋恋不舍地望着自己那懦弱无能的儿子,一字一顿地叮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才惟德能服于人”。话音刚落,他就带着满腔的遗憾和满目的忧虑无奈而去,只留下一双毫无生气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刘禅,盯着让他耗尽心血的蜀汉帝国,刘备不愧是人中龙凤。离开了父亲的刘禅毫不犹豫的把父亲的遗言原封不动和遗体葬在了一起,最终把大好河山拱手送人,自己只做了一个“乐不思蜀”的阶下囚。
无独有偶,今年开学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在全校开展“日行一善,月习一德”的教育活动,校领导对此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希望通过此项活动把我们学校创建成为真正的德育示范学校。当然,我们绝不是刘禅,我们从小就从父母那里一再听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我们也深深地知道,人生就是由无数件小事组成的,做好了每一件小事,也就成就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古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小善做的多了就会成为大善,只要坚持“日行一善,就一定能实现月习一德、善行一生”的最高理想,正所谓“聚沙成塔,积土成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我郑重承诺:我们当以行为德,以善为本,力争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让我们学校尽快形成人人向善,个个崇善的良好风气。不久之后,我们的学校阳光会更加明媚,春光会更加柔和,春花也必将更加娇艳!
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为我们学校更美,也为了我们的心田永保纯洁,行动起来吧!主题班会主持词
今天,我们高一(13)班全体师生汇聚在此,召开“日行一善,月习一德”主题班会,我们的口号是:“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我们召开这个班会的目的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了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作为省中高一新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针对“日行一善,月习一德”,大家畅所欲言,来讲讲对“日行一善,月习一德”这句话的理解,或是讲讲它的含义。
(接下来可以提问,让大家来讲),如果没有人回答,即由我来说说
日行一善,即每天做一件好事。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出处: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别人做了好事,心生欢喜,真诚的赞扬,就是一善。”(说明:多做好事,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使人们更加尊重你,必然提升你在人们的心目中和社会上的地位,生活工作随之顺利,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日行一善,月习一德”就是培养和引导我们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向善、行善、从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心等。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要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日行一善”以“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为主要活动内容,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为活动对象,以“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为活动范围。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怀有感恩之心、富有责任之心、拥有反思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真心赞扬他人的善行。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如:(1)理解老师;(2)体谅老师;(3)尊敬老师。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如:(1)回家向父母问声好,离家向父母说声再见。(2)为父母倒一杯水或拿一双鞋子。(3)吃饭之前请父母先吃,然后自己动筷。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善成德、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做到不给他人添麻烦,不给环境添污染。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我们13班是个大集体,为了今天这个主题班会,有不少人都积极地参与,大有出谋划策,集大家的智慧,才有了今天这个主题班会,有很多同学也收集了关于“日行一善,月习一德”收集了各类资料。接下来,我们有请***朗诵******大家欢迎(1)
(对朗诵点评,今天我们班***还准备了小品,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来表演小品***)(2)
(点评小品或者可以问不有谁准备了节目,请上台来与大家分享)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节目,就是让大家来看看202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PPT)(3)
我还想提问一下,大家知道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提出了少年儿童应该养成的17个基本行为习惯吗?(最好你把这个让别人来说,让大家来参与这人节目)
看来,帮别人便是帮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说就是“善有善报”。日行一善,一定“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愿我们都成为一个时刻给他人施以善举的凡人!!我们都是善人,我们日行一善,并用行善来指引我们的人生!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做文明好少年!
下面我们有请老师给我们大家来讲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