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6



第一篇:配合比6

一.单选题注:总分36,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石灰膏、粘土膏和电石膏试配稠度大小,应为______mm。(A)110±5;(B)120±5;(C)130±5;(D)125±5。2.抗渗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kg。(A)260;(B)280;(C)300;(D)320。

3.含水率为4.6%的砂500g,其烘干后质量为()。(A)477 g;(B)478g; ;(C)495.4 g;(D)无法判定。

4.掺加料如生石灰、粘土等在制备成膏体前,应用孔径不大于____mm的网过滤。(A)(3×3);(B)(5×5);(C)(2×2);(D)(1×1)。

5.检验高性能减水剂时基准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范围。(A)80±10mm ;(B)210±10mm;(C)100±10mm;(D)120±10mm。6.砂样的缩分应在()状态下进行。(A)烘干;(B)气干;(C)表干;(D)潮湿。7.在砂筛析试验中,应准确称取烘干试样()。(A)500g;(B)1000g;(C)400 g;(D)600。

8.砂样两次筛分平行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分别为2.06、2.09,该砂属于()。(A)细砂;(B)中砂;(C)粗砂;(D)无法判断。

9.检验普通减水剂时基准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范围。(A)43%~47% ;(B)36%~40%;(C)40%~44%;(D)45%~50%。

10.颗粒材料的堆积密度为A,表观密度为B,紧密密度为C,则存在下列关系()。

(A)B>C>A ;(B)C>A>B;(C)B>A>C;(D)A>B>C。

11.称取某砂子干燥试样重400g各两份,进行含泥量试验,两次平行试验干燥试样的重量分别为392g、396g,则该砂子的含泥量为()。(A)1.0% ;(B)1.5%;(C)2.0%;(D)无效。

12.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为200kg/ m3,当使用减水率为10%的外加剂时,混凝土用水量应为()kg/ m3。(A)176;(B)180 ;(C)183;(D)186。

二.多选题注:总分20,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试配强度不变情况下,增加流动性可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A)直接加水;(B)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加水泥;(C)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加水;(D)适当增大砂率。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实验室配合比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基准配合比,w/c分别增减0.05,制备三组试件,养护28天,测定抗压强度;(B)绘制28天抗压强度(纵坐标)与w/c(横坐标)的关系曲线,确定28天抗压强度为配制强度对应的w/c;

(C)按该w/c、选定的用水量及砂率计算各材料用量;

(D)计算修正系数,确定各材料用量,获得实验室配合比。3.砂浆配合比设计中砌筑砂浆的____必须同时符合要求。(A)稠度;(B)用水量;(C)试配抗压强度;(D)分层度。

4.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202_合格品的普通减水剂必须符合要求的指标有()。(A)抗压强度比;(B)凝结时间差;(C)含气量;(D)收缩率比。三.判断题注:总分24,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强度标准差为2.8MPa,即为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A)对(B)错

2.采用粘土制备粘土膏时,用比色法鉴定粘土中的有机物含量时应浅于标准色。()(A)对(B)错

3.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量过多,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多消耗水泥。()(A)对(B)错

4.表观密度定义为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A)对(B)错

5.粗骨料中的针状含量为9%,片状含量6%,则不能用于C30以上混凝土。()(A)对(B)错

6.掺加高效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A)对(B)错

7.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为表观密度。()(A)对(B)错

8.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II区砂,当采用I区砂时,应降低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A)对(B)错

9.砂的泥块含量试验前应将试样在水中浸泡2(24)小时。()(A)对(B)错

10.在20mm~25mm公称粒级中(对应筛孔边长为19.0mm~26.5mm),长度90mm的碎石为片状颗粒。()(A)对(B)错

11.外加剂的所有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202_要求时为合格品。(A)对(B)错

12.砂中公称粒径小于0.630(0.08)mm颗粒的含量为含泥量。()(A)对(B)错

四.计算题1注:总分8,每题8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已知某工地砂浆试配材料为:P.O 42.5 水泥,富余系数为1.1;中砂,表观密度为2600kg/m3,堆积密度为1450kg/m3。试通过计算,确定标号为M7.5的水泥混合砂浆的基准配合比。(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取1.88,水泥和掺加料总量为320kg/m3,用水量取275 kg/m3)。其水泥用量Qc为()kg/m3。(A)168;(B)152;(C)45;(D)36。

五.计算题2注:总分12,每题1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某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材料如下:P.O 42.5水泥,富余系数为1.14,密度为3.0×103kg/m3;粉煤灰为二级灰(超量系数取1.5),密度为2.2×103kg/m3;中砂,细度模数为2.5,堆积密度为1.4×103kg/m3,表观密度为2.6×103kg/m3;(5-20)mm级配碎石,堆积密度为1.5×103kg/m3,表观密度为2.6×103kg/m3;掺入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0.8%,减水率为15%,混凝土含气量4%)。设计要求如下:强度等级C30P8,坍落度为(140±10)mm,掺和料取代率10%。已知:(1)坍落度为60mm时砂率为36%;(2)用水量如下:如下图。掺粉煤灰后混凝土中砂用量为()kg/ m3。(A)1007;(B)975;(C)671;(D)650。

第二篇:环氧树脂配合比

环氧树脂配合比

水泥:砂:乙二胺:二丁酯:环氧树脂:=1: 5:0.15:0.11875:1 水泥:320Kg

砂:1600Kg

乙二胺:48Kg

二丁酯:38Kg

环氧树脂:320Kg

第三篇:环氧树脂配合比

具体合成条件如下:

一:主要原料:

环氧树脂陶氏化学有限公司

聚氨酯树脂西班牙MERQUINSA

有机锡催化剂上海试剂一厂

二:合成工艺

环氧树脂、预热至60℃,加入催化剂再慢慢加入聚氨酯树脂,氮气保护下80-90℃反应4小时后放料。

三:结果分析

该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60℃的旋转粘度为:1800厘泊,环氧值:0.37,色泽为浅黄色,溶于甲苯、丁酮、正丁醇、醋酸乙酯等溶剂,且和高熔点环氧树脂混溶性好。

四:用于建筑结构胶的大致配方及性能如下:

名称 牌号 用量

环氧树脂 E-51100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SL-102C-250

聚酰胺树脂 65160

固化促进剂 DMP-303

填料适量

稀释剂适量

五:性能如下:

项目 结果

使用期 25℃min 90

固化时间d 5-7

材料拉伸强度MPa 37.9

材料压缩强度MPa 72.5

钢-钢剪切强度MPa 26.7

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 30.2

人工老化抗剪强度,2000hMPa 24.4

长期工作环境温度-50--70℃

六: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结合了环氧树脂的操作性好、强度高以及聚氨酯树脂的韧性好的优点,为国内新一代建筑结构胶粘剂,该常温固化的环氧胶为海岛结构和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结构。新的配方中不必使用带有恶臭的聚硫橡胶和其他增韧剂,成本比含有聚硫橡胶的建筑结构环氧胶稍低,且具有卓越的强度和耐老化性。

第四篇:环氧树脂配合比

基层处理

1)沿裂缝凿槽,竖向裂缝凿成2 表层处理

表层用环氧基液和玻璃丝布粘成四油布(其中油为环氧基液,布为玻璃丝布)进行处理。

1)玻璃丝布的处理。玻璃丝布一般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织成,为无捻粗纱方格布。玻璃丝布在制作过程中均作了加浸润剂处理,浸润剂含有油脂和蜡影响环氧基液与玻璃丝布的结合,因此必须对玻璃丝布进行除油腊处理,使环氧基液浸入玻璃纤维内,提高粘结效果。玻璃丝布除油腊的方法是将玻璃丝布放置在碱水中煮沸1h,然后用清水漂净。

判断玻璃丝布是否有油腊,可用手摸,如感到没有油腻滑动即已清除干净。除去油腊后,玻璃丝布应失去原有的雪白、光彩夺目的外观,重量也相应地减轻。

2)粘贴工艺。粘贴时,先在粘贴面上均匀刷1层环氧基液(不能有气泡产生),然后展开,拉直玻璃丝布,用剪刀剪成宽30cm的布条,卷在木棒上,即可进行粘贴。粘贴前,先在基面上刷1层环氧基液,贴上玻璃丝布,用刷子在玻璃丝布上刷1遍使环氧基液浸透,接着又在玻璃丝布上刷环氧基液,按同样的方法粘贴第二层,共贴3层。环氧砂浆的配制

表1 环氧基液配合比(重量比,单位g)

材料名称 环氧树脂 固化剂 增韧剂 稀释剂

化学名称 6101 乙二胺 二丁脂 丙酮

配合比 100 6~7 15 20

环氧基液配制过程:环氧树脂加热至60℃,加入二丁脂和丙酮拌匀,再加入乙二胺拌匀。环氧基液在此作为溶剂。

表2 环氧砂浆配合比(重量比,单位g)

材料名称 环氧树脂 固化剂 增韧剂 稀释剂

化学名称 6101 乙二胺 二丁脂 丙酮

配合比 100 10 10 20

填充料 425号水泥300 砂375 石棉100

环氧砂浆配制工艺过程:环氧树脂加热至60℃,加入二丁脂和丙酮拌匀,加入乙二胺拌匀,再将预热至30℃的填充料加入拌匀。施工时的工艺要求

施工时,气温不低于15℃,不超过40℃,环氧基液的涂抹厚度不超过1mm,涂刷基液需间隔30min后,才能粘贴玻璃丝布,以防产生气泡。施工结束后,要用草袋子或黑塑料布遮盖,严禁用水养护。注意事项

配合时,要用计量工具准确计量;乙二胺加入后,尽可能立即施工,以防环氧固结;在拌合乙二胺和丙酮时要避免与皮肤接触。

环氧砂浆主要是对预制构件的裂缝进行封堵,但是对结构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主要是为了防止海水沿裂缝流进构件,腐蚀钢筋,我觉得在配制里面还要掺加一定量的白水

泥。谢谢楼主的共享,我们现在的部分栅栏板就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液体的修补液,渗透力特别的强,修补后也挺好的。

环氧的用途远不止对预制构件的裂缝进行封堵,它的强度可以达到50以上。它的用途很广,例如轨道螺栓孔固孔、修补、及水下构件的封堵等等。

环氧树脂配合比:

1:环氧:聚酰胺:丙酮:水泥:砂=1000:500:100:1000:15002:环氧:乙二胺:二丙酯:丙酮:砂=1000::80:100:100:2500

第五篇:配合比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1、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应按要求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检,然后采用合格的原材料同时配制多种配合比作为拟试验配合比,并对拟试验配合比混凝土的总碱量和Cl-含量进行计算,考察二者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重新调整原材料或配合比参数。

2、水泥供应商应向用户提供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材种类和数量,施工单位应对水泥供应商提供的上述资料进行确认。只有当各种原材料的品质满足相应要求时才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3、混凝土施工前,应按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和料、专用复合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检查。

4、拌和站原材料要分类堆放,做好标识,表明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检验情况等。

5、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要妥善保管,作好防潮、防雨;按进场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储存,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果已超过规范规定的有效期,使用前必须经过重新试验,按试验结果判定是否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

6、严格计量工作。拌和站自动计量系统必须经过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7、配料通知单经试验室主任或技术主管审核签字后报监理审核批准配合比必须经监理机构验证并书面批复后,方可依据批复的配合比施工,没有批复的配合比严禁使用,没有监理批准的配料通知单,搅拌站不得开盘施工。

8、在开盘前,试验人员要进行砂、石含水量试验,认真换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施工配料单,下发给工地技术负责人,并作好标识;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9、由试验人员负责砂、石材料含水量的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的检验以及夏季施工原材料的温度及拌和物温度的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10、由试验人员输入配合比后,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单生产混凝土,严禁个人私自更改配合比用量。

11、浇筑时,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力学及耐久性能指标监理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60241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