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捷徽衡器教你雷电对电子汽车衡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捷徽衡器教你雷电对电子汽车衡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第一篇:捷徽衡器教你雷电对电子汽车衡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捷徽衡器教你雷电对电子汽车衡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上海捷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张小飞

一、前言

目前,淮北矿区已有近40 台数字式电子汽车衡,其中多为上海捷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衡器传感器研究所生产,最大秤量为200 吨,由数字称重显示器、数字式称重传感器、计算机及计算机辅助设备等组成。其中近30台电子汽车衡用于煤炭销售称重计量,这些电 子汽车衡分布在百里矿区,大多数地处空旷地带,环境比较恶劣复杂,加上对雷的电磁效应 所产生的电涌电流防范措施不完善,特别到雷雨季节,时常因雷击出现较大范围的电子设备 故障,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更影响了矿区煤炭的正常经营销售,因此防雷工作非 常重要,必须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以解决电子汽车衡的防雷问题。现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 际工作,谈谈如何加强汽车衡的防雷,仅供参考。

二、雷电的防范措施分析 根据雷电的破坏性和特点,可将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以声、光、电同时发生,瞬间电流达数十万安培,所产生的电效应和热效应能导致火灾,熔化物体;感应雷(亦称二次雷击),它比直击雷成灾率更高,间接损失更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雷电灾害 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雷电防御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下就针对各自的特点,具体谈谈 防雷措施。

1.防直击雷 由于矿区电子汽车衡多处空旷地带,周围少有高层建筑物,或不处在高层建筑物的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内,这就有可能与空中带电云团之间产生放电,产生直接雷击。为此,在易产生雷电干扰破坏的地区必须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以免造成雷击破坏。因此,可根据具体 地点,按规范合理设置避雷针,以尖端放电效应中和云团中的电荷,有效地保护电子称重系 统,避免遭受直接雷击。

直击雷防雷设备的作用是接闪,即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计量室以及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各 种金属管线和用电设备。对于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外的各种金属导线以及由直击雷所产生的感 应雷电是不能保护的。

2.防感应雷击 当雷电放电路径不经过防雷保护装置时,放电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强大的电磁脉冲,称感应雷。感应雷可通过静电感应、电磁感应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

2.1 防静电感应雷击雷雨时,空中的带电云团同室外的秤台之间虽然并没有产生直接雷击,但通过静电耦合会使设备带上与云团极性相反的电荷。当空中带电云团与其它云团产生雷击放电,突然消失 时,为疏散聚集在秤台顶部的大量电荷,就会产生很大的回流电流。一台电子汽车衡一般有10 至 12 个支承点与传感器连接,当静电感应雷击造成大电流回流时,上述承载点就是回流 通道的不良环节,就会在电路中形成静电感应。为此,必须在传感器的上、下端(如桥式称 重传感器)或左、右端(如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设置大电流旁路电缆,即采用一根多股编 织铜线跨接,使整个传感器形成对地等电位状态,基础板与承重台连接为一个等势体,可以 防止意外电流从传感器上经过而造成传感器损坏。这样,秤台与电子汽车衡接地网之间有了 大电流回流通道,当静电感应时,可以从大地补充电子,使其中和,不致因设备产生高电位 后不能快速疏散。

2.2 防电磁感应雷击近年来,煤炭行业的电子汽车衡除了受到直击雷的危害外,更多是雷电的电磁效应所产生的对精密电子设备具有破坏性质的电涌电流。

(1)电涌的产生。电涌是微秒量级的异常大的电流脉冲,其波头时间一般在 0.25~20μS,其单位能量一般在 2.5~10MJ/Ω,它可使电子设备受到瞬间过电压而遭破坏。而雷电是导致 电涌的最明显的原因,当空中雷击时,带异性电荷云团间产生强烈放电,会产生幅值大和上 升沿很陡的电磁场,这种高强度的瞬变电磁场会使在电磁场所涉及的导体上产生很大的感应 电动势,从而使称重仪表、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的元器件损坏。因此,雷电通过击中电源线、信号线和雷电的电磁脉冲的影响所产生的电涌,可以使计算机、仪器仪表等电子设备受到瞬 间过电压而遭到破坏。另外,大型电机设备、电梯、发电机、空调、制冷设备等也会引发电 涌。UPS 也可能被电涌摧毁。

(2)电涌防护原理。目前,在电涌的防护当中,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已日趋频繁;电涌 防护器(SPD,Surge protection Device),是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 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一般电涌防护器采用 MOV(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变阻器)技术,它和火花间隙技术是不同的。电涌不能被阻止,因为它包含的能量太强。正是由于这 种原因,保护敏感电气设备免受电涌损坏的策略是把电涌从设备分流。当电压升高达到顶先 设定的水平时,MOV 立即动作,响应时间为 1~3 毫微秒。MOV 中的“V”是变阻器,在响 应的一瞬间,MOV 的电阻从完全值降到近乎零欧姆,MOV 使瞬态高电压找到了入地的通 路,吸引过电流远离敏感的电气设备,MOV 把过电压漏泄掉,电气设备继续在正常的工作 电压下运行。

按工作原理电涌防护器分为三类,(a)电压 SPD(Voltage switching tspdypeSPD)开关型,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通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闸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作这类 SPD 的组件。有时称这类 SPD 为“短路开关型”或“克罗巴型”SPD。(b)限压型 SPD(Voltage limiting typeSPD),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 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跟着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作这类 SPD 的组 件。有时称这类 SPD 为“钳压型”SPD。(c)组合型 SPD(Combinatino typeSPD),由电压开关 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这两者都有的特性,这决 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 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

(3)电涌防护器的选择。在选择电涌防护器时,应选择一个技术先进的制造商,产品 应具有详细的说明书、技术指标、产地、符合各方面的标准证书及有销售许可证书等。

1)设计是否有利于用户并且容易安装。理想的产品应该是一个小型、紧凑并且能够安 装在现有的空间内,同时易于安装。因此在安装电涌防护器时越接近配电箱越好,最好是在 15cm 以内。

2)反应时间。电涌防护器的反应时间必须比电涌的速度快。反应时间在毫微秒(纳秒)级均符合技术要求。

3)一次能够处理的最大电流。最大电流即峰流是一个电涌防护器的处理最大电流的能 力。

4)吸收能量的能力。电涌防护器吸收能量的能力以焦耳来衡量,焦耳值越高,电涌防 护器的使用寿命越长。

5)钳制电压的能力。也就是将过电压钳制到电气设备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之内的能力。1998 年 6 月 1 开始实施的 GAl73—1998 标准规定:用于 220/380V 电力系统的计算机防雷 保安器(电涌防护器)的钳制电压应小于或等于 2kV。

6)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包括 UL449、IEEE、NEMA 和 IEC。

(4)电涌防护方案。雷电的感应浪涌电压的入侵途径除了进线电源外,主要是通过信 号线窜入设备内部,致使称重仪表、计算机的接口电路损坏,因此,应高度重视对电涌的防 范,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涌的伤害,我们拟订了以下预 防方案。

一是合理布线和屏蔽。进入磅房的低压电力电缆宜埋地引入,采用具有金属铠装屏蔽层 的电缆,且屏蔽层两端接地,以最大限度地衰减从各种导线引入的雷电高电压。

二是等电位联合接地,即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同接到秤体接地网上,地网 阻值要求在 4Ω 以下。这种接地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接地电阻,又可使设备之间的地电位相等。使整个衡器计量系统有一个共同的接地系统。

三是安装电涌防护器。对电源系统的防雷应采取三级防雷系统,磅房内 220/380V 供电 系统采用 TN-C-S 型式,由于磅房内电子设备相距很近,只需在电源入口下端安装电源第一、二级复合防雷保护器,即在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安装 FYS-0.22kV 型避雷器,实施配电系统的第一、二级防雷保护;在与计量系统有关的电源插座处,安装电涌防护器用于电源的第三级防护,其接线如图所示。通过多级电源防雷设施,彻底泄放雷电过电流,限制过电压,尽 可能防止雷电通过电力线路窜入计量系统,损坏系统设备。

图 1 电源防雷示意图

同时对计量室网络连接采用 ADSL 专线接入的,为了避免通信电缆引入雷电的可能性,采用的技术是在电缆接入计量系统前先接入信号避雷器(信号 SPD),尽可能地降低雷电对 系统设备的冲击。

四是传感器信号电缆的防雷保护。在整个称重计量系统中,有一处不可忽略,就是磅房 到秤台有一段较长距离的传感器信号电缆。雷击通过电磁感应途径,可在线路上引入高电位,造成称重仪表因雷击损坏。为此,各信号电缆特别是磅房到秤体的一段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以 及金属穿线管应可靠接地,把闪电的电磁脉冲从空间入侵的通道全部阻断,使得闪电无缝可 钻,以消除电磁感应雷击的破坏。

所以,计量室的电涌过压及电磁干扰的防护,是保证正常办公、电气设备及人身安全的 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电子设备运行和信息网络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电涌防护在 日常办公和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三、结束语 由于雷电是不可预测的,加之雷电伤害的成因很复杂,所以没有方法彻底消除它的影响。

然而如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就可有效降低雷电的侵害,防雷电的影响就可取得令人满意的 效果,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电子汽车衡的防雷接地系统,以保证整个电子称重系统安 全、可靠、稳定地运行。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子汽车衡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应用,以及集成电路对电压和电流 脉冲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雷电对电子汽车衡的侵害也越来越频繁,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称重 计量,本文则介绍了雷电的特点、现代防雷的一些观点和雷电的防范措施。

上海捷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多年的生产经验,专业的销售人员及开发人员,欢迎选购:移动地磅秤,电子地磅,防爆电子地磅,拖车地磅,电子汽车衡,防爆电子秤,电子叉车秤,防爆叉车秤,便携式汽车衡,电子吊磅,电子吊钩秤,电平台秤,耐高温吊秤,液压搬运车电子秤,条码打印秤,油桶搬运秤,称重系统,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调试,免费提供2年保修。

上海地磅厂 电子磅称 叉车秤厂家 便携式汽车衡 上海吊秤 行车电子称 电子天平电子地磅 汽车衡 业务联系人:张小飞021-20240332-808 传真:021-20240332-806 手机:***

客服QQ:574344428 邮箱:shjhhq@VIP.qq.com

联系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川沙路3321弄38号厂房

第二篇:雷电活动规律、危害与防护

雷电活动规律、危害与防护

夏健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雷电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乃至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会受到雷电的危害。全球每年因雷击而导致的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雷电的形成原理

由于积雨云的下部温度高,中上部温度低,就产生了强大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云内大量的冰晶、大小水滴、过冷水滴、霰(不透明的雪珠)和冰雹等水汽凝成物,通过碰冻、碰撞、破碎和融化等许多复杂的过程,使云中起电,并使正、负电荷分离开来,在云中形成正、负的荷电中心。当聚集的电量足够大时,异性荷电中心之间就会发生击穿放电而产生火花放电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由于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这就是雷声。所以说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多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二、雷电的活动规律

据统计,每秒钟地球造就1800次雷电,伴随600次闪电,其中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而总的来说,全球从南纬60度到北纬80度都有雷电活动,陆地多于海洋;热带最多,温带地区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并以春夏季节为最多。雷电出现的开始月份一般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逐渐推迟,一般于9至10月份结束。同时,雷电还有日变化,大陆上雷电一般多出现在白天,集中期在午后到傍晚之间。沿海和西部山区的许多河谷地区,易在夜间出现雷电。雷电出现后,一般持续瞬间多在1—2小时,并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持续时间长。

就我们无锡而言,我们统计了1955-202_年51年间的气象资料得出:无锡年平均雷电日数为41.1天,属多雷区。雷电发生的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少雷电日数为19天(1978年),年最多雷电日数为74天(1956年),两者相差将近3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雷电日数较多,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年雷电日数有所减少,并有明显的2-3年的周期变化,呈现波浪状态。

雷电日数************5年份

1955-202_年无锡年雷电日数分布图

雷电的季节分布也十分明显,春夏两季(3-9月)是无锡雷电多发期,该7个月的雷电日数占全年的近99%,其中7-8月的雷电日数占全年的57%。每年的秋冬季节则是雷电平息期,仅占全年雷电日数的1%,其中12月份出现最少,只有在1979年12月20日的夜间出现过雷电。

天14.012.010.08.06.04.02.00.012无锡历年逐月雷电日数分布图3456789101112月

三、雷电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雷电发生时可在千分之几到十分之几秒内产生几百千安的电流,几百千伏的电压,十亿到上千亿瓦特的电能,上万度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造成多种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雷电灾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000以上。

从无锡的情况来看,202_--202_年无锡市气象局共接到雷击事故报告157起,其中人员伤亡事故27起,人员伤亡事故占报告雷击事故的17.0%。无锡5年雷击导致23人死亡,15人重伤,死亡人员中有13人是在水田里插秧被雷击死,有三人在马路上行走被雷击中,一人因触及被雷击断的高压线而死亡,4人因雷电感应引发爆炸而身亡,死亡人员中70%是农民。从157起雷击引起的财产损失报告分析,雷击侵袭对象依次为计算机网络、供电系统、建筑物、程控电话、通讯设备、其他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

具体地说,雷电所产生的危害是由雷电产生的三种效应导致的:一是电效应,雷电可产生强大的电场和磁场,使处于雷击区内的电子设备和人体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生成数千伏的静电感应电压,由此造成大量电子设备被击毁,或导致人体心室纤颤及呼吸肌麻痹而猝死。二是由于热效应强大的雷电流可以转变为热能。据测算,雷击点的发热量可达500—202_焦耳,能立即熔化50—200立方毫米厚的钢材。这正是遭雷击后建筑物起火燃烧、人体组织会碳化成焦状的原因。三是雷击能对物体产生强大的冲击性电动力,使被击物体断裂或破碎,例如建筑物倒塌、大树从中间被劈开、正在田里劳作的人瞬间被击掉一侧上肢等等。

四、雷电危害的种类

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危害可以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以及比较少见的球形雷等。

直击雷: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又称感应雷,它又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的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电荷失去束缚,并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而形成的。电磁感应是发生雷击后,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形成的。雷电波侵入: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称为雷电波入侵。其传播速度为300 m/μs(在电缆中为150 m/μs)。

球形雷:多在强雷暴雨时闪电最频繁的时候出现。球雷火球可辐射出大量的热能,因此它的烧伤力比破坏力要大。

五、雷电的防护

目前,人类在充分利用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现代的各种电子避雷器,均可防止和减少雷电的危害。

城市居民居住的楼房必须安装避雷带(针),以防雷电直击建筑物危及家庭,也可以在家庭使用的电源线、电话线、电视馈线入户前端安装专用的避雷器。

为防止雷电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从源头抓起,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工程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验收合格后同时交付使用。为确保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设施性能正常,有效发挥防雷作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必须由具有检测资质的防雷技术业务机构对其进行检测。

而在日常生活中,当雷电发生时,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在室内,首先要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关闭电视、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断开所有的电源及信号线路,并使端口保持一定距离;同时避免接打手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其他设备;不宜使用金属喷头冲凉,也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煤气等金属管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放的易燃物品。不在阳台的铁管或铁丝上晾、收衣服。

2、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如已经在室外活动,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如正在行车应关闭收音机等电磁通信设备。

3、不能在江、河、湖、海、池塘、水库等水体边停留,更不能继续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要迅速远离水面,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

4、如正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场所。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具有完备的金属车厢也可以利用,雷雨天停留在汽车内是安全的,但别把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也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没有掩蔽场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应找一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尽可能降低高度;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在大树、广告牌、烟囱、旗杆、电线、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避雨、停留;要远离铁轨、金属栏杆及其他金属物体。在身体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击断时,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六、相关小常识

1、雷电击中人体的征兆

当你站在一个距雷击较近的地方如高闪上,如果感觉到毛发竖立,皮肤有轻微的刺痛,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你应立即弃去身上所有金属物,并马上蹲下来,身体倾向前,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团,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

2、雷电容易袭击的对象——雷击的选择性

雷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高大和突出的建筑物,容易导电的物体,潮湿地带以及容易导 电的地层等,受雷击的可能性较大。建筑物遭雷击是常事,建筑物越高,顶部越尖,遭雷击的机会就越多。雷击也经常发生在水位高和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池沼、盐场、苇塘等处。地下水出口和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的拐角处也容易落雷。此外,收音机天线、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较易接闪。

3、人体遭雷击后的急救 人体遭雷击后,流过人体的电流会使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这时应尽快做人工 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给受害者取暖,以减少体能的消耗。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能停顿,直至受害者能够完全恢复呼吸和心脏跳动或者证实死亡为止。如果一群人被雷击,应先抢救那些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4、雷电的益处

但是不要以为雷电所带给人类的只有危害,其实它也有许多有益之处。

第一:负氧离子增多,改善空气质量。一场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够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第二:缓解高温干旱。一般来说夏季我市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天气持续晴热少雨,往往产生一定程度的旱情,雷阵雨天气所带来的降水,对于缓解旱情、湿润气候、改善环境都有一定的好处。而且雷阵雨天气的发生,一般也意味着高空有冷空气渗透,副热带高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一场雷阵雨过后,滚滚热浪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第三:固氮增肥。在雷电的放电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硝酸与土壤接触,生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当作氮肥吸收,所以也有“雷雨发庄稼”之说。据统计,一年当中地球上每一公顷土地都可获得几公斤这种从高空来的免费肥料。

第三篇:证券网络系统雷电防护主要措施

证券网络系统雷电防护主要措施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对于雷电的形成有多种解释理论,通常认为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过程中的热交换,产生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积聚形成积雨云,在积雨云(雷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灾害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有史以来雷电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雷击释放的强大的瞬间脉冲电流产生巨大的热能、机械能并诱发脉冲过电压、过电流。造成建筑物倒塌、起火,人员伤亡,通信中断,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证券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了大量微电子网络设备,其高度集成化,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的特点,又带来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美国研究报告[AD-722675]指出:当雷电活动时,磁感应强度达到0.07GS时,计算机发生误动作,当磁感应强度超过2.4GS 时,计算机发生永久性损坏。根据统计,因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证券计算机网络需要交易系统高可靠运行,一旦遭受雷击造成设备损坏,将可能引起数据丢失、交易中断,造成设备损失和无法估量的间接交易损失,甚至引起社会不安定因素。

因此,《上海市雷电防护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石油、化工生产或者储存场所,电力生产设施和输配电系统以及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药卫生、金融证券、计算机信息等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主要设施应当安装防雷装置。

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

一、直接雷击的侵袭

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暴露在空间的各种设备(如卫星天线等)、各种架空金属线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网络布线等)。它可能在数微秒之内产生数万伏乃至数拾万伏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量,摧毁建筑物、设备,危及人身安全。

二、雷电波侵入

雷电虽然未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但击中与本建筑物或设备相连的金属管、线,通过传导的方式经电阻性耦合将雷电波引入建筑物内,损害与之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乃至危害人身安全。

三、雷击电磁脉冲干扰

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诱发强大的雷击电磁脉冲,经感性耦合、容性耦合或电磁辐射产生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有关设备。

四、地电位反击

雷击发生时,由于接地系统客观存在的冲击接地电阻,在泄放雷击电流时,导致地电位升高和不平衡,若不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将引起反击,当电位差超过设备的抗电强度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雷电防护措施现代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建筑物防雷和电器设备安全防护两大部分,即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防雷工程设计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

B50343-202_《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1.0.5条要求:“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对于证券营业部宜采取如下主要措施实施雷电防护:

一、建筑物及屋面设备的直击雷防护

建筑物应按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2_年版)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安装完善的直击雷防护措施,防止雷击直接危及建筑物。对于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GB50057-94第6.1.3条规定,“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它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即按GB50057-94的要求安装接闪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和接地装置。使建筑物及屋面设备(卫星天线、通信天线、空调机组等)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二、雷电波侵入和雷击电磁脉冲干扰防护

(一)供电系统防护措施

1.GB50343-202_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配电线路必需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因此,证券营业部的供电线路应尽可能埋地接入,配电系统的接地需采用TN-S方式。

2.GA267-202_第8.1条要求,“凡设在年平均雷电日大于5的地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原则上均应装设防雷保安器(电涌保护器,即SPD),以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因此证券营业部的供电系统应根据进线方式、布局和设备分布情况在总配电柜、分配电箱、UPS出、入端及主要设备端安装适配的电源电涌保护器,采用多级防护的方式,逐级分流,降低残留电压,保护系统用电设备。

(二)信号系统防护措施

GB50343-202_第5.4.2条要求,“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电缆,宜选用有屏蔽层的电缆,并埋地敷设”。因此引入或引出建筑物及机房的全部信号电缆,包括通信线路(DDN、ISDN、委托电话线路、可视委托线路、拨号线路等)、网络布线、卫星馈线及其他信号线路在室外布线时,应采用埋地敷设的方法。当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实现埋地敷设时,应穿金属钢管,金属钢管必需作良好接地,起到对信号线路的屏蔽作用,防止或减少直接雷击和雷击电磁脉冲经信号线路引入机房设备。

YD/T5098-202_第3.3.2条要求,“进局电缆的信号线均应加装信号SPD后,再接入通信设备。” 第3.2.3条要求,“地处多雷区、强雷区的通信局(站)各类网管系统的金属数据线,若长度大于30m且小于50m,其数据线一侧终端设备输入口应具有SPD;若长度大于50m,其数据线两侧的终端设备输入口均应具有SPD。”即各类信号线、网络数据线进出机房时,应在设备端安装SPD(电涌保护器),建筑物内的信号、数据线应根据布线长度在其一端或两端安装电涌保护器,重要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的重要端口应安装电涌保护器。

屏蔽与接地系统

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可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等自然构件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并实施等电位连接,使建筑物内部处于LPZ1防雷区。

证券营业部的电脑机房可利用装修吊顶、间隔和防静电地板的金属龙骨组成六面屏蔽网格,形成LPZ2防雷区。

重要信息系统机房(如总部机房、灾备机房)和有条件的营业部机房应增设电磁屏蔽设施,进一步降低机房内雷击电磁脉冲干扰。

室外卫星馈线和其它各种通信电缆应采用具有双层金属防护层的电缆,其外层金属防护层在顶部及进入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当采用单层屏蔽电缆或无屏蔽线缆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引入建筑物内,金属管(或线槽)的两端就近接地,金属管(或线槽)的连接处应有效跨接。

证券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接地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宜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地网或桩基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的基础接地装置。

无条件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的机房,可设独立接地装置引入机房。独立接地装置不能与避雷带、避雷针及其引下线连接。

机房内防静电地板下应设置环型接地体或接地母排,环型接地体(或接地母排)与建筑物基础接地系统(或独立接地体)连接。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电源保护地(PE)、机房防静电地板、金属走线架(线槽)、属穿线管道、金属机柜机架、重要设备不带电金属机壳、以及大面积金属门窗、吊顶和间隔用金属龙骨以及进出机房的其它金属管线,均应与环型接地体连接,采用M型或S型接地方式,形成等电位网。

布线布局

机房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远离外墙结构柱,设置在雷电防护区高级别区域。

机房供电线路与信号线路应分开布线,并采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应穿钢管或走金属布线槽。钢管、金属布线槽与环型接地体连接,钢管、线槽连接处应有效跨接。

机房内信号传输线路和低压电力线的排列应远离建筑物有引下线、格栅或接地主筋的墙体。

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上综合雷电防护措施,将可大大提高证券信息系统的防雷安全度,防止或减少雷电对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保障证券网络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参考标准

1.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2_年版);

2.GB50343-202_《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GA267-202_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4.YD/T 5098-202_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第四篇: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1.职业危害 1.1粉尘危害

粉尘是翻新胎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之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清洗、打磨等岗位中都有大量的粉尘飞扬。从粉尘组分来看,翻新胎行业的粉尘成分较简单,主要为打磨形成的橡胶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不仅对上呼吸道有影响,且能引起矽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等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还能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危害人体,例如由于粉尘粒径小,在空气中能长期滞留,吸附空气中水蒸汽和各种有害气体而形成烟尘、飘尘,它们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氧 化物,在其氧化作用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转化为相应的酸。这些飘尘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再例如,粉尘联合吸烟这一危害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1.2有机化合物

翻新胎行业接触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溶剂和原材料橡胶。溶剂主要是汽油,在半成品或成品干燥过程中产生溶剂挥发气而使工人受到伤害。按照国标,生产车间空气中溶剂的控制标准(m s/ m):苯和甲苯 < 4 0、二 甲苯 <1 0 0、汽油 <3 5 0。另外,硫化过程中产生的微量硫化氢也会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毒害。1.3 噪声

翻新胎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振动、撞击所 产生的噪声,使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例如导致耳聋、高血压、中枢神经受损等。按照国家标准G B J 8 7— 8 5 《 工业企业厂区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规定,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 8 h)噪声限制值 <9 0 d B。经过实测,橡胶厂多数工段在 8 0 d B上下,少数工段则超过9 0 d B[ 7]。另外,翻新胎加工生产过程中诸如高温、振动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危害因素。

2.常见职业病情况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发现,该行业尘肺病以尘肺为主。2.1 尘肺

在翻新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橡胶粉尘比重小、颗粒小,很容易悬浮于车间空气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网织阴影和肺纹理增 多、增粗并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自觉症状有咳嗽、咳痰、鼻腔干燥等;有尘肺发病的潜在危险。

尘肺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胸痛、气短。X线特征以不规则形小阴影改变为主,类圆形阴影致密度较低,边缘欠清晰锐利;炭黑尘肺的大结节多见于肺上叶,可能是这些部位的活动度比下叶要小,使已到达肺泡的粉尘不易咳出之故。2.2其他疾病

橡胶制品生产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除橡胶粉尘影响外,还存在潜在的有机溶剂慢性危害。

尘肺病目前主要提倡早期预防和对因治疗为主,晚期则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即在营养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肺灌洗,使用抗纤维化、减轻或控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抗脂质过氧化等药物。结合肺部理疗、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加强预防和治疗肺气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及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目前对尘肺病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故尘肺病防治的根本措施在于预防。

3.橡胶行业职业病预防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较薄弱。但我厂高度关注工业卫生问题。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 3.1阻断接触途径

橡胶制品加工厂要与时俱进,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如密闭硫化、自动称量、粉料造粒等,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接触机会。如对粉尘的控制方面,在打磨岗位加设吸风罩,确保能将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吸入罩内,以保证有效的除尘效果; 给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及时、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工人及时、正确佩戴,做好个人防护;对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生产车间吸风排毒装置、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转,并达到良好的吸风排毒、通风效果,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控制到最低限度。消除尘肺的最好途径是控制病因,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采取除尘措施,消除污染源,阻断接触途径,是防止尘肺发生的关键。3.2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一方面是教育职工,只有广大职工真正理解了工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尤其是慢性危害的可怕后果,掌握了个体预防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和执行各项预防规定,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业卫生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亟需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和整改建议,能识别和治疗职业有关疾病,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经过对该企业工人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知识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干预,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职工综合素质等。3.3开展健康监护工作

健康监护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少暴露人数,早期识别和检出职业危害的亚临床改变及患有就业和上岗禁忌证者;早期检出职业病患者。健康监护主要运用在作业场所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性健康检查两方面。在卫生监测方面,要根据监测和检查结果,经常开展劳动卫生监督检查,尽早发现和杜绝严重职业危害,防止和减少橡胶加工工作对工人的危害,保护橡胶制品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和防护建议或方案,采取不同防护措施。如对危害较重的岗位工人或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人,除加强个体防护外,考虑实行定期脱岗休养或采取轮岗制,对生育期职工尤其要防止生殖功能和子代危害,加强女工保护和毒物登记工作。在职业性体检方面,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为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建立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详细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在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作业时,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随后定期进行检查,工作结束后还应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对流动和临时作业工人要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健康跟踪管理,医学检查时,在查体中发现的患者均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疾病,定期复查、迫访,详细记录存档。橡胶行业是职业危害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危害因素较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也较大,是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采取以上综合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可能性。4.结语

翻新胎生产行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由于我厂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作业强度较小,劳动条件较好,因此职业病防护主要以加强员工职业健康教育与定期体检为。使从业人员了解预防防护知识,通过对工艺流程的研究及安全调查,了解工作中出现的危害健康的有害物质和有毒气体。出现的疾病及日常预防情况。对从业人员有个很好的参考。促进身体健康。

第五篇:搅拌站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桂林市和信混凝土

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202_年9月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公司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职业病。

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危害的状态一般有:尘危害、毒气危害、噪声危害、辐射危害、高温危害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危害的根源主要来自:粉尘作业、各种有机物的接触性作业、燃烧过程、机械性振动、危险品操作、电磁辐射等等,甚至生活中的吸烟、使用热水器和采暖不当、非环保家庭装修、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与本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如下:

1、防尘

职业病有产生性粉尘与尘肺、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物理性职业危害及所致职业病等三大类。针对搅拌站的特点,公司将生产性粉尘、噪音及高温高湿条件下的作业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力争将各种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水泥、粉煤灰、矿粉、粗细骨料是公司生产的主要材料,在运输、装卸、使用过程中处于开放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扬尘、有毒有害气体,人体吸入过多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会引起全身中毒性、局部剌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等职业危害,其中以尘肺最为严重。针对上述职业危害,在组织施工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水泥用量大,使用散装,搅拌进料时应使喷淋装置有效,粉煤灰拌合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大风以减少扬尘量。

2)水泥、粗细骨料料场(库)选址及拌和作业地点应尽置安排在居民区、生活区、学校等的下风向,防止粉尘、有毒性气体影响正常生活。骨料堆场安装防护棚。

3)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4)对从事与水泥拌和有关作业的员工要进行岗前防尘、防毒知识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认识到会引起的职业危害,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5)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的防尘、防毒口罩等劳保用品,教会员工正确使用,并在作业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

6)要组织与粉尘、混凝土拌和有关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做妤记录。对在定期检查中发现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7)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性气体的浓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防噪

一、噪声是工程施工中的另一个危害因素,许多机械设备如发电机、空压机、风钻、搅拌站、装载机等在作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强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糸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庋的危害。针对上述职业危害,项目部在组织施工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施工特点,合理组织施工。

2)空压机、发电机、电锯、风钻等强噪声设备,在施工平面布置时,合理迭择位置,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合理的安排作业时间,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3)在定期体检中,对处于噪声作业中的人员要重点进行听力检查,对听力下降严重的员工,要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

4)操作人员应对设备、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及时维护,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5)对处于噪声作业的人员,要配备耳塞等防护用品,并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并在作业过程中加以监督检查。

6)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革新,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

7)对超过噪声限值的机械设备,应申请及时淘汰。

3、防暑

防暑降温主要涉及到高温作业、夏日作业等方面,在这一方面我公司采用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1)在车间内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如排气窗、通风窗等;(2)合理布置车间内的热源,减少热源的影响范围,降低对人员、机械设备的影响;

(3)为高温作业区、夏日作业区内的操作人员供应清凉含盐饮料,如生理盐水、含糖凉荼水、绿豆水等;

(4)对高温作业、夏日作业的工作人员执行轮换作业,以防止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水份、盐份损失过多;(5)在集控室、操作室、办公室等房间内设置空调。

异常气候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以下三种:中署;减压病(急性减压病发生在潜水作业后),高原病(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性疾病)。针对上述职业危害,各项目部应当做到:

l)根据气候特点,舍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气温最高的正午时间。合理调配人员,严禁长时间连续作业。

2)购买防暑降温物品,药品、饮品,及时分发到员工手上,不得以现金代替防暑降温物品。

3)组织员工进行有关高温作业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4)员工有脱水、中暑等情况发生时,要及时抢救,不得延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