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最新五台山的导游词(实用11篇)

最新五台山的导游词(实用11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一

国庆节前半段时间,爸爸妈妈都在上班,今天终于有时间了,我们一起去蔚县“小五台山”了。到蔚县已经中午了,我们先吃完饭就直奔小五台山了。

途经一个村庄,我看到了村民在放羊,真多啊,我让爸爸停下车,我要看看有没有喜羊羊。

开车到山角下。

这就是开车走的路,太难走了,后来我们问问了老乡,找了条好走一点的`路。

到了目的地,这里就是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基本属于没有开发的山,上山是没有台阶的,都是石子路。

山上风景还是挺美的,也没什么人,我们是在下午两点左右上的山,山里好似就我们三个人。

我和妈妈,就在这里,我一不小心踩到水里了,把鞋也给弄湿了。

从小五台山回来后,我就把今天去小五台山的事叙述下来,妈妈来写,完成了老师留的口头作文的作业。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二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

信仰

"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 处。 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

关于

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

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渐被取而代之。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的寺庙。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

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

显通寺周围山峦起伏,寺内殿阁巍峨,兼有苍松翠柏参插其间,佛教气息浓郁。在全寺中轴线上,寺前铜塔耸立,七重殿宇分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各具特色,无一雷同,辉煌壮丽。尤其最为突出的是青铜铸造的铜殿,是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13省市布施,先后铸成三座铜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宝华山,一置五台山。三个铜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了。

铜殿方形,外观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称"万佛如来",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可惜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盗走了三座,现仅存东西两座。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

铜殿两旁各有一座洁白小巧的重檐砖殿。寺院门前,有一种楼,气势宏伟,内悬万斤铜钟,系明代所铸,若人击之,钟声可遍及全山,诚为珍稀之文物。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三

首先先赞叹大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要踏上前往五台山的旅途,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曾发过大愿,凡向我文殊一步,必得无上利益福德。所以大家此次五台山之行,也必然能够得到文殊菩萨的保佑加持,相信此行一定会圆满吉祥。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而五台山居其首位。这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县。地藏菩萨道场是安徽的九华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而文殊菩萨呢,是大智,他老人家的道场就是我们将要去参拜的五台山。佛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家也许都听说过,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就是用大智慧到达彼岸。可想而知,想要到达生死苦海的极乐彼岸需要什么呢,需要的是大智慧,还不是一般的聪明智慧,这种智慧,能断烦恼的智慧佛家称它为般若。我们的文殊菩萨,般若智慧堪称第一,号称七佛之师,曾是七尊古佛的老师,学生都成佛了,老师还非常谦虚的作菩萨。虽然是菩萨,但他的大智慧大家可想而知也。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今天我们将要去的五台山古时称作清凉山,为什么称清凉山呢,一是因为五台山山势海拔很高,尤其是它的几个台顶,既使夏季也有可能见到白皑皑的积雪。所以自古以来,五台都是避暑朝圣的胜地。想当年康熙皇帝就曾经五次前往参拜五台山,当然据史料记载,他五次前来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找寻他的父亲,那就是相传在五台剃发出家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大家都看过《孝庄秘史》吧,那个片子拍得顺治没有出成家,虽有意愿,但没遂愿。当然顺治出家根本起因不是想要超越轮回,度脱苦海乃至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他是因为他的爱妃去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所谓的心灰意冷。反正顺治是否真的出家,这是一个清史之迷。但是,康熙五次前访五台山多少说明了些什么,并且史书记载其中一回孝庄太后还一同前往,但因年事以高身体不适中途而返。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顺治题到墙上的一首出家诗,名义上是顺治作的,但据考证,是顺治的儿子,康熙皇帝代作的,写得非常好,境界也很高,他说:“天下丛林饭似山,衣钵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最后一句讲什么:“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康熙为他爸爸附了这么一首诗,你说顺治出没出家,大家自已猜一猜。

前面讲的称五台山为清凉山是因为这里海拔高,夏季凉爽所以称为清凉山。其实称五台为清凉的另一个真实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五台山是佛教名山,所以到五台山参访自然离不开佛法的光辉。在佛教中,称我们人间为苦海,为什么苦呢?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了衣食住行,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挣钱,甚至是为了更好的小蜜,烦恼是没有止境的。这种烦恼佛家称它为热恼。而清凉山呢,也就是我们的五台山,它超出尘世热恼之外,乃一处清凉圣地。它用大智慧超越出尘世间的烦恼,另外,它不仅自已超出,还能灭度世间众生的烦热。古人常常敬称佛法为甘露法雨,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甘露法雨有什么现实功效呢,它能让众生把这个世间的苦恼看得破,认得清。让我们站得高,望得远,悬崖勒马,苦海回头。

什么叫看得破,认得清,就像那英的那首歌——雾里看花,借我一双慧眼吧。向佛祖去借,向文殊菩萨去借吧。有了一双慧眼,会教我们能够认清哪些东西是真的对自己有用处的,哪些东西是有害的。哪些事情当为,哪些事情不当为。何时进,何时退,古人讲的进退有度,这个尺度真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什么叫站得高望得远。佛家一个基本理论三世因果。对于灵魂的无有以及前世存在与否的研究,西方科学家正在如火如荼的在搞,并且已经取得许多很有成效的成果。大家都听说过催眠术吧,它是怎么兴起的呢。因为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成年后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都是他们小的时侯,孩提时期受到打击而形成的。导致后期的心理扭曲以及心理疾病。他们希望这些心理疾病的病人在接受催眠的时侯将他们小时侯受的委曲、这些病灶通过催眠回忆起来,讲述出来,心理医生再进行同步的心理引导,从而把他们的病灶根除。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治。所以催眠术在西方很盛行。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催眠与睡眠是不一样的,虽然两个都是眠,但是这两种形制下的脑电波是不一样的。催眠这个词的翻译其实是不太准确的。那我讲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许多病人在催眠的形制下,本来想让他们回忆起小时侯的病灶,但让科学家们大为吃惊的是,这些人,有许许多多人回忆起的不仅是小时侯,而是前世甚至是前几世的事情。而这些病因不是在今生,而是在前世甚至前几世以前,因为受到的巨大的恐惧和苦难形成的。这些病人在催眠讲述的同时,医生都给他们录了音,同时进行了很有效的心理引导,很多病人,严重的心理病人,就是这样完全康复了。这是西方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所谓的科学,就是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实证求真,另一个是可重复性。在催眠研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非常著名,他是美国的史蒂劳斯博士。他做出的这些确凿案例的不下上万次。几十年间,上万次的实验,一次又一次向他证明:前生的存在,因果的轮回。当然史蒂劳斯博士本身是一个基督的徒,基督_是不讲轮回的,他只讲下一世的天堂和地狱。所以这个结果也曾让他诧异过一阵。但是他还是将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公布出来了,因为他觉得有意义把这个实相公布于世人去研究。并且,当时教授所处的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西方世界并未象今天对轮回研究那么普遍并且公开。在那种情况下,教授是要冒着牺牲自己学术生涯的情况下出了一本著作,那就是著名的《前世今生》。这本书出版后,教授是准备接受一片责骂与置疑的,但出他意料之外,许多他的同行,也都是心理医生,非常支持他,并向他提供了大量他们在催眠状态下病人们相似的案例,他们都能够多少回忆起多世以前的情况。并且那些其他的医生对教授说,我们也收集了许多案例,但我们都没敢发表,您是天下第一人,因为我们也很怕遭到置疑和责骂。因为《前世今生》的发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美国核心科研杂志《神经与大脑》杂志发表了一篇对于此书的评论,他说:“如果史蒂劳斯博士不是在创造一个巨大的错误,则他必是二十世纪的伽利略。”大家都知道伽利略因为反对地心说,被终生囚禁,而布鲁诺甚至被活活烧死。幸亏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言论自由百花齐放的时代,所以不会再像布鲁诺那样的担忧。我讲了美国科学家对轮回的研究是什么意思呢,史蒂芬斯博士他自已,一个基督_徒,他在研究出这些成果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你下一生生命的遭遇,完全是你自已造就的。”并不是上帝主宰的,也不是佛、菩萨、鬼神主宰的,而是自已造做的。正如中国一句古语叫做“自作自受”一样。佛家一句名言:“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是,今生做者是。”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只不过是更精确全面了一些。所以我们知道了前生后世的存在,这会给我们现实生活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我们凡事可以随之往开了想了,怎么样呢,比如说,也许我们现在挣得没有别人多,住得也许没有别人好,境遇比不上别人强,但我们并不比别人傻,也许上学时我还比他成绩好呢,怎么会是这样呢。并且不是我们今世里没有努力。那是什么原因呢,真实的原因是我们自已前世里没有种下这么大的福哇。正所谓一句古语:“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这样一想,就可以想开些了。另外,我们还可以放眼看一看,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下来就生在富人家,叨着金汤勺出生的。而又有些孩子,生在边远的农村,衣食无着,忍寒忍饿。为什么生下就是如此不平等?另外,史蒂芬斯博士还得出一个结论:今世如果你有什么天赋的话,那是你前世里积攒下来的,不是今生你短短几年、十几年间就学得来的。所以白居易有一句名言:“书到今生读已迟”。所以做父母的对孩子要善加引导而不是强迫。

另外更为重要的启示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烧香供佛,“香”是代表信香,代表佛门的“戒”与“定”。其实佛家也很讲究以花供佛,花是什么意思呢?是代表种善因必有善果,反之种恶因必有恶果。所谓的“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我们今生既使不如别人,那没关系,我们还有未来,乃至还有来生。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高、放远,不要与人争眼前的利益,不必去争眼前的得失。也许别人费了大劲得来的果实,因为它的来路有些斑点,虽然香车美女围绕,但这眼前的一切可能是潘多拉的匣子,他那个未来堪忧。也许我们这一世穷困潦倒,仅供温饱,但心中有我们中心思想,有我们的理念、追求和底线,正如供佛以香美的花儿一样,自然有香美的果实。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所以前面才讲,佛法是清凉的甘露法雨,可以灭却人间多少苦恼,解除苦厄。这是佛法的启示,讲求凡事从因上去解决未雨绸缪。另外,冤冤相报何时了等这些名言警句也是从佛门因果轮回中得出的重要启示。

假如三世因果可以张明的话,对于现实社会的人心维善乃至治安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有识之士细一思维必会得出的结论。比如说人们明了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后,假如得了些委曲他也许会想开些,受些冤枉也能大度些,别人对不起自已也能忍让些,要做违法乱纪做奸犯科前也要惦量些。

正因为佛法可以让可以让众生看得破,认得清,站得高,望得远,还可以让人悬崖勒马,苦海回头。从而佛教(佛陀的教育)才能够让众生有一个真正的吉祥安康的未来。这也是清凉山称为清凉的重要意义之一。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四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五

在憨山大师打坐石一米处,有一块方圆一米的石头,平整光洁而且非常规格,可容一人端坐,人称“侍者石”,意思是憨山大师的侍者打坐的地方。距离打坐石与侍者石200米处的沟底小溪边有一块石头酷似床铺,经丈量,长3米,宽0.6米,并配有两块小石,又似天然枕头,名曰:“大师卧石”,小溪清澈亮丽,波光粼粼,人称“大师洗衣澡池”。憨山大师打坐完了,困乏了,就随同他的侍者走到这里洗浴休息,这地方的神奇且不必说,单就这清幽宁静的去处,便可深切体悟僧家戒定慧之根本。在这里打坐念诵,立方可以进入一种不可思议的禅定状态,即使是凡夫俗子,也能够驱尘涤垢,解除烦恼,来这里观光朝礼,才真是不虚此行。

佛手石位于憨山寺遗址的大殿后,这里林木密布,花繁草茂,一个缓坡上,突现一块奇石,酷似人的手掌,拇指微屈,手掌平伸,似僧家在为远方的来客指点迷津,人称“佛手石”。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能辨别清楚物体的白天,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都可以看到这佛手的惟妙惟肖。相传,很早以前妙德庵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尼众道场,这里经常有来自各地的尼僧参禅礼佛。那一年,来自各地僧尼一起祈求憨山大师打坐修行成就的地方,就见他们每早三时至晚十时不停地礼拜。当她们朝拜到第四十九天时,突然空中发出一声巨响,这响声一直在五台山的上空回荡,很久没有消失,同时在庙顶庵村的妙德庵寺院在西南方向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只长3米、宽2.6米,连手腕都清晰可见的佛手。人们顺着此手所指的方向望去。年轻的比丘惊奇的叫起来,看哪!只见远方有一块平坦的石头不时地闪着金光,人们齐声喊起来,看到了,看到了!可有位年老的比丘还是看不到。这时,这块石头就缓缓地向着人们移动,再移动,同时不停地放着金光。此刻,人们哭泣着、跳着,口中不停地喊着;佛啊,阿弥陀佛!此时老比丘望着望着,也说看到了,看到了。话音刚落,此石就不动了。

据说,佛手所指的石头,便是当年憨山大师打坐成就地方,后被人们便称其为“憨山大师打坐石”。

这块打坐石长3.5米,宽2.5米,表面光洁平整,坐上去有种奇特的神清气爽的感觉。细心的人们还会发现,石头表面曾有雕刻的大小不等的“王”字,不知出自何年何代,是谁家之手笔。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六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五台山旅游区,我是导游×××。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蔚县,面积为21883公顷,属恒山余脉,有东、西、南、北、中5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五台山,称小五台山。五台之中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内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惊胆战。

往里走,会看到“珍珠泉”三个醒目的大字,

大家看,泉水清澈见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从石头缝中挤了出来,好像一颗颗玻璃弹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会儿,一串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又窜出来了,原来是太阳公公为它们染上了颜色。真漂亮啊!你会禁不住去捞它们,可你的手刚碰到它们,它们就变魔术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抬头望,两边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条缝,就像一根线。穿过“一线天”,向左看,陡峭的飞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聋的水声,仿佛走进了壮观的画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对小五台山更加喜欢了吧?接下来是自主游览,两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七

台怀镇的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他们之所以选中五台山,也是事出有因的,其一,当时五台山叫清凉山,佛经《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案可据;其二,两位高僧看了五台山的地形,觉得与印度灵鹫峰极似,灵鹫峰又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讲经的'地方;其三,据说在两位高僧来以前,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于是,五台佛国的奠基石——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连那座山也称作灵鹫峰了。

寺院面积8公顷(一百二十亩),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多为明清遗物。排列于中轴线上有七座高大的建筑,很有气势。

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届时,各寺都有僧人参加。

无量殿是我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高20米,面宽28米,进深16米,从外面看是七间两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穹窿顶砖窑,型制奇特,雕饰精细,宏伟壮观,又称无梁殿。

在显通寺的后高殿前,是一座用青铜铸件组装而成的纯粹金属建筑物,人称“显通铜殿”。

相传,明朝穆宗驾崩前后,少主年幼无知,皇亲李良发动了宫廷政变,接管了江山,就将娘娘李彦纪和少主打入了冷宫,想绝明朝后裔。这少主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大臣徐彦昭和杨波进人冷宫行谰,李娘娘又气又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少主交给了徐、杨二人带走,让他们好好抚养。后来少主当了皇帝,惩除了奸臣。为了感谢母思,就决定在五台山为李娘娘建造一座铜殿。据记载,这座铜殿是明朝名望很高的佛灯和尚(山西平阳人),在现在太原市郝庄村南建起了高达13层的两座大塔(宣文塔)后,正在兴建永柞寺(即双塔寺)的过程中,又奉万历皇帝的命令,到显通寺“传戒”时建筑的。

铜殿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殿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它是我国仅有的三铜殿中的一座。另外两座,一在浙江的普陀山,一在四川的峨眉山。不过就其建筑艺术和美观俊雅而言,那两座都不及这座铜殿,而且峨眉山的铜殿早已在战火中焚烧坏了。

铜殿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共分两层,上层四周各有六面门扇,下层四周各有八面门扇。每面门扇的下端铸有花卉、松柏、鸟兽等图案。“龙凤配”、“喜鹊登梅”、“玉兔拜瓤”……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门扇的上端都有精细的花卉图案,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正面横梁上的“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更是活灵活现。第二层的四周,有大约1米高的铜栏杆,其24面门上均有各式图案。殿脊的两端有铜铸的似龙非龙的宝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殿内正中有一尊铜铸文殊坐狮像,造型美丽。殿内四壁上的铜铸小佛像,琳琅满目,多达万尊。

整个铜殿结构严谨,建造精巧,瑰丽辉煌,全部用铜,传说是妙峰祖师化缘而来的。为取“万”字吉利,他曾出外云游数年,走了13个省、1万家人家才化缘来10万斤铜。人称“显通,显通,十万铜”,就是指这座铜殿。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八

小五台山距离北京城区不到200公里,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涿鹿南部山区,东邻北京门头沟南接保定。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北纬39°50'-40°07',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21833公顷。有东、北、中、南、西台5个突出的山峰,海拔高度依次为2882米、2837米、2801米、2743米、2671米,因为东台为河北境内之最高峰,故小五台山有“河北屋脊”之美誉。

小五台山山体结构复杂,脉络交错,沟壑纵横,峰谷落差高达1800米,大多山脊的北坡均为断裂面,苍松翠柏斜生其间,无路可寻;南坡山势相对平缓,大面积的草甸延伸到海拔2200米左右。

石塘岭-东台-中台-南台-隧道口山脊线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铺开,为涿鹿与蔚县的县界,同时也是一条巍峨的分水岭,小五台地区水资源丰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流。分水岭西侧、北侧之水经壶流河注入桑干河,东侧、南侧之水注入拒马河。

小五台山山体由燕山运动造成,为一大背斜构造。除沉积岩外,有大量火成岩和侵入岩,断裂发育,侵蚀强烈,山势险峻,沟深坡陡。气温低、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无霜期短,冻结时间长,阴坡积雪可终年不化。小五台山土壤垂直变化较明显:海拔1400米以下为栗钙土;1400~1700米为褐土,局部有黄土分布;1700~2100米为山地棕壤;21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冀西北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北纬39°50'—40°07',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21833公顷。保护区地处蔚县、涿鹿两县境内,北距张家口市150公里,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周边绵延200公里,涉及12个乡镇202多个村,总人口约20万。109国道自东向西、112国道自北向南穿越保护区;西邻张石高速,东接张涿高速;京包、京原铁路南北相间,交通便利、地理区位十分重要。随着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的建立,保护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九

我是导游×××。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蔚县,面积为21883公顷,属恒山余脉,有东、西、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五台山,称小五台山。五台之中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内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惊胆战。进小五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石。

在这里,没有哪两块石头的颜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形状各异,颜色对比强烈:白石头颜色像雪,红石头颜色似火,绿石头颜色如翠往里走,会看到珍珠泉三个醒目的大字。大家看,泉水清澈见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从石头缝中挤了出来,好像一颗颗玻璃弹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会儿,一串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又窜出来了,原来是太阳公公为它们染上了颜色。真漂亮啊!你会禁不住去捞它们,可你的手刚碰到它们,它们就变魔术般的消失了。往前走,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抬头望,两边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条缝,就像一根线。穿过一线天,向左看,陡峭的飞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聋的水声,仿佛走进了壮观的画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继续前进,大家还会看到诡异莫见底的油瓮,高耸入云的塔林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对小五台山更加喜欢了吧?接下来是自主游览,两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

请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十

小五台山不仅以绚丽的山地风光引人入胜,更有禅宗文化的千年积淀。旧时的小五台山亦称为东五台山,相传当年文殊菩萨出家修佛,被这里恢宏的山势,茂盛的植被,淳朴的民风所吸引,选址台山,筑庙参禅,普渡众生。然而地处太行山、恒山、燕山交汇地段的小五台山地质运动频繁,山路隘险,寺庙的建设和香客往来都异常艰辛,文殊菩萨痛定思痛,下决心移居地势平缓的西五台山大兴佛事。

尽管如此,佛教文化还是在涿蔚大地蔓延开来,这主要仰仗于明代三位临济宗(禅宗的分支)佛教高僧(第二十四代资中政公禅师、第二十六代自然法师及其门徒成显大师)谒贤募贵,设坛布道,弘扬佛法。他们所建造的金河寺、法云寺以及后来的铁林寺历日旷久,终因自然灾难或是纷飞战火毁于一旦。

金河寺群峰之上的72座塔林,如今仅残存4座,四处散落着石条、砖瓦和漫漶不清的碑碣,法云寺也移为平地,南侧绝壁上的石窟空空如也,昔日的香火早已散尽,看来任凭前人煞费苦心,沐雨栉风,也没能抵挡世事的沧桑。

保护区所在地涿鹿乃轩辕故里。据《史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部落大联盟的总首领,并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炎帝、黄帝、蚩尤部族在此繁衍交融、休养生息,发展成后来的华夏民族。涿鹿县完整地、集中地、原生态般地聚集了炎、黄、蚩的遗址遗存,在全国也是唯一的一处,涿鹿县也被誉为是“三祖文化”的发祥地。蔚州盆地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自古便是先民聚集之地。商代在此建立代国,并建都于代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代为一郡;汉代刘邦统一全国,分封代国,立兄刘仲为代王。飞狐古道,又名蜚狐陉,太行八陉之一,是历史上燕赵通胡的要道,蔚州乃此商道重镇,商旅必经之地,至今这里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剪纸、铁树花、贡米、小吃等。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小五台山丰富的自然遗存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古老画卷。

五台山的导游词篇十一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