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3.生活区防疫制度
1)生活区大门设有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3)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4)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5)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2)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出猪台要彻底消毒。3)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
5.购销猪防疫制度
1)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3)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6.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1)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3)免疫注射时,禁止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4)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7.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8.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9.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10.制定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11.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第二篇: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1.本场总体分3个区,生产区、生活区及办公区(门口),生活区为生产人员的活动场所,办公区(门口)为办公、外来人员接待等活动场所。
2.所有员工以及外来人员的进出场均应从办公区(门口)的门出入,这是进出本场的唯一通道,严禁从其它地方进出(包括生活区,生产区的围墙爬入)
3.办公区的门只有在进饲料、物品以及门卫处理胎衣时方可打开,其它时间均应上锁。
4.非生产区的员工禁止进入生产区。
5.外来人员(买小.大猪客户,各厂家的销售代表等)只能到达办公区,不能进入生活区,更不能进入生产区。
6.外来人员(买小.大猪客户,各厂家的销售代表等)的车辆停在办公区大门外面,员工的车辆停在办公区的车库内。
7.场内禁止养猫、鸟;本场职工不准到肉菜市场;任何人不准将猪、狗、羊、牛等偶蹄动物的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
8.禁止员工到其他畜牧场、屠宰场探访、散步、游玩。
9.员工回家探亲、出差返场后,外出无与猪接触者必须在场内洗澡换上工作服,把穿来的衣服洗干净,第二天才能进生产区上班。有与猪接触者必须在场内隔离48小时后才能进入生产区。
10.谢绝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参观。非本场生产人员进入生产线需经总经理批准且要在场内隔离24--48小时后方可进入。
11.生活区禁止穿生产区雨鞋,雨鞋统一放在更衣室或者宿舍门口,在生活区不能穿外出鞋,可自配一双只在生活区穿的拖鞋。
12.进入生产区的程序;穿上雨鞋,踏进消毒池,方可进入生产区。这是进入生产区的唯一通道。
13.上班均应穿工作服,禁止穿其它衣服。
14.生产区工作人员包括饲养员、水电工、及其他现场管理人员,一律不准留长指甲和长头发,指甲必须经常修剪,以不能藏污纳垢为准则。
15.应减少串岗,生产工具不可互借,以减少交叉感染。
16.保持猪舍四周卫生,杂草和垃圾要及时清理。
17.每年全场统一进行灭鼠工作(每年一到二次)。
18.定期进行疫病的调查和抗体的检测(每年二次)
19.生产人员在卖猪时不准和购猪客户的车子接触和其他畜牧场的人员接触。
20.公司员工应避免或减少出场次数,如需出场应按《山里香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考勤制度》。
21.所有员工出场或请假(包括请假在场内休息)均需填写请假条,饲养员须经区长、场长签字同意,其它人须经场长签字同意,请假超过一天的要经总经理同意签字,将请假条上交门卫后方可出场。出场后避免到肉市场和其它猪场,不准购买场外猪肉、牛肉及其它肉制品。_ 所有人员进入各区都必须双脚踩入各区入口的消毒脚盆。消毒脚盆 本规定在必要时将根据周边疫情的紧张程度另作相应的临时规定。
第三篇: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小组,特制定以下制度:
1、由场(公司)技术主管(场长)、技术员、门卫组成卫生防疫小组,技术主管为组长。
2、卫生防疫小组负责卫生防疫制度的实施,做好消毒池、更衣室、生产区的日常卫生消毒工作,监督和检查卫生防疫工作。
3、卫生防疫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免疫程序,及时诊断病情,提出治疗方案,报告治疗结果。
4、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需经主管批准),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沐浴更衣消毒。
5、进入畜舍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严禁穿工作服、工作鞋出场。
6、场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员,家中严禁饲养同类家畜以及其它家禽。严禁购买猪、生牛、生羊、生禽肉带入场内食用。
7、饲养员任何工具不经消毒不得相互挪用,饲养员不得串舍,上班时间不得扎堆聊天。
8、场内主干道、走道每周消毒一次、生产区猪舍每周消毒两次。消毒池每周换一次消毒液(雨天除外)。若发现饲养员未按规定时间消毒并将消毒剂丢弃的,按该消毒剂的十倍价格赔偿。
9、胎衣、死胎、死亡畜应统一扔进死猪沼气池处理,病死猪应经过技术员的鉴定方可丢弃。严禁随意丢弃或私自带出。
10、对使用后的消毒药及防治药的废弃品不得随意乱丢,应统一处理。
11、猪场员工外出回场必须洗澡清毒、更放工作服后才可进场。非生产用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12、对外来车辆,以及销售与淘汰猪车必须严格消毒后才可进场。另外对违反以上防疫制度的据情况予以处分或处罚100-500元。
龙岩闽雄玉溪养殖有限公司
202_年元月1日
第四篇:110628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疫病防控实验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楼、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进行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
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各级各类人员,不得随便外出;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
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5.购销猪防疫制度
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6.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免疫注射时,选择合适的针头,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7.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圈舍。消毒池每天更换1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8.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9.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每天更换1次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10.制定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详见消毒制度)。
11.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12.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详见药物预防制度)。
13.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
第五篇:猪场的卫生防疫
第六节 猪场的卫生防疫
猪场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卫生防疫管理措施,才能保证不会因大量猪只病死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猪场卫生防疫管理
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有充足清洁水源,无污染和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场内划分管理区及生产区。生产区大门应高立门岗,严格控制生产区通道。生产区内设隔离区与兽医卫生区。
1、严格消毒。猪场、生产区门口及猪舍进出口应修建宽的人、车消毒池。饲养员应限制外出或回家。上班时更换工作衣鞋并经紫外光及消毒池消毒。外来人员出入严格批准手续,允许入内者须经消毒更衣,并限定行经营范围。
2、创造良好的环境。兽医应组织对圈舍用具,猪体及环境的经济性清洗消毒和空圈的彻底消毒。饲养员应调教猪只定点排泄粪尿,并每日除粪堆积发酵。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保暖及适当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刺激,给猪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二、清洗与消毒
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消毒方法来杀灭环境中的病原,是防止疫病的重要环节。消毒前的冲洗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效的冲洗本身即可消除90%的细菌,高压冲水器是很有效的工具,当其中加入消毒剂后,在高温下杀菌力明显增强。
猪场,生产区及猪舍门口的消毒池是防御疫病的重要防线,进出人员更衣换鞋后均应踩池消毒,池内药液应每日更换,否则易于失效。单纯依靠紫外灯的消毒效果是不可靠的。猪舍圈栏及猪体消毒至少每周一次,选用种杀菌力强的低毒消毒药轮流使用,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猪舍应采取“全进全出”或分区“全进全出”,每年争取2--3次空圈消毒,其程序是彻底清扫——高压冲洗——3%NaoH喷洒一次,冲洗空圈5天以上,使用前再用复合酚消毒。
三、免疫预防与驱虫
1、按免疫程序给猪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注射哪些苗,注射时间及次数决定猪品种、母源抗体、当地疫病情况及疫苗性质,因此各地(场)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免疫程序。
2、猪只可以发生的众多疫病,其中不少疫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除各种防病措施外,在疫病好发期或发病场尚未感染的受威胁猪给药物预防是一项重在措施。
3、寄生虫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必须引起重视,要求每年春秋二季全群猪各驱虫一次。断奶及新购入猪每两月驱虫一次,母猪怀孕中期亦应驱虫,并做好粪便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