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事故放射性物质释放量
3月25日,由中国低碳能源创业大赛组委会举办的“核电安全的对话与传播媒体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祝汉民就核电安全、核辐射与人体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对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见,就是暂时对我国居民健康没有影响。” 潘自强的开场白语气坚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潘自强解释说,对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其核堆是在启动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核脉动,处于失控性不稳定状态,是瞬间发生的临界事故,以至于将整个堆都损坏了。石墨燃烧释放出大量能量,大火持续了10天,才压下去。
而福岛沸水堆已经安全停堆,压力容器未被破坏,安全壳整体完整。不太可能再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情况。
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氙(Xe)-133为6.5×1018贝克(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活度通用计量单位)、碘(I)-131为1.7×1018贝克、碘(I)-133为2.5×1018贝克、铯(Cs)-137为8.5×1016贝克、锶(Sr)-90为1×1016贝克、钚(Pu)-239为1.3×1013贝克。被定性为最高等级7级的“特大事故”。而在1979年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中,Xe-133为3.7×1017贝克、I-131为5.5×1014贝克,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比,事故较轻,被定性为5级核事故。
最初日本将福岛核事故宣布定为4级,截至记者发稿时调整为5级,现仍存在调高等级的可能。4级是反应堆的堆芯明显损伤,有少量放射性物质释放;5级是反应堆的堆芯严重损坏,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7级是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撤离距离为30公里,辐射致死人数达19人;急性放射病134人,截至202_年,其中有19人死亡,但与辐射无关;截至202_年,白血病等发病率未观察到升高。
“福岛事故与切尔诺贝利和三里岛事故不同,三里岛事故很快就控制了,福岛事故要完全控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日本局部范围内,I-131在牛奶、蔬菜中是超标的,而且时间可能要持续。因为在海啸后,还有大量的海水,设备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运转,因此,福岛事故造成的污染,包括I-131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潘自强这样认为。
辐射分为两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核能领域,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电离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有天然放射性,只不过是有放射剂量的高低之分。按照国际放射委员会的统计,普通人群每年接受的天然放射性剂量为3毫西弗;对于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比如专门拍X射线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每年累计的辐射量要到6毫西弗至8毫西弗。祝汉民举例说,接受一次X射线检查所受的辐射剂量达100毫西弗至200毫西弗,所以短期内受到100毫西弗的辐射是没有危害的。
据祝汉民介绍,辐射剂量小于2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200毫西弗至500毫西弗,观察不到临床效应;500毫西弗至1000毫西弗,可以引起血液变化,但是没有严重伤害;1000毫西弗至202_毫西弗,有轻度放射病,有一定的损伤;202_毫西弗至4000毫西弗,有中度放射病,可以治愈;4000毫西弗至5000毫西弗,有重度放射病,50%死亡;大于6000毫西弗,基本上死亡。
第二篇: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
一、搬迁检查内容:
1、电离筒保持清洁,密封圈完好无损,射源架焊牢固,紧固件不得松动。
2、测速传感器转动灵活,整流子保持清洁,炭刷接触良好,布线整齐,插件接触良好。
3、仪表布线整齐,线性良好,系数设置标准,仪表的工作电压稳定,散热良好,高压输出绝缘良好。
4、安全保护好完善齐全,工作可靠。
二、注意事项
1.密度计、测灰仪用γ射线输出器必须指定专人管理。γ射线输出器必须上锁未经保管人同意,不得随意移动或打开。
2.γ射线输出器上可转动的铅罐塞子绝对不许随意从铅罐中拔出,以防射线从铅罐中掉出。
3.密度计、测灰仪较长时间停用或物料容器检修时,必须通知γ射线输出器的保管人员或维修人员关闭γ射线输出器并上锁,以确保安全。
4.γ射线输出器上应有可靠的“电离辐射”妥善保管γ射线输出器,严防射线源丢失。
5.任何时间绝对不允许用眼睛对着γ射线输出器的孔直接观察。
放射性同位素相关岗位职责
一、洗煤厂技术组:
1、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
2、负责放射源防护管理工作。
3、负责相关维护人员的培训,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组织放射管理人员定期体检,并成立相关档案。二.洗煤厂集控组:
负责放射同位素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和放射现场维护。三.洗煤厂主洗组:
1、负责所使用放射源的现场看管工作,防止放射源丢失和损坏。
2、负责对员工进行辐射防护,安全和环保知识培训,使职工尽量快速通过放射源附近,当必须在放射源附近工作时,要采取必要的防辐射技术措施。
3、当发生放射源丢失或人身辐射伤害等紧急情况时,按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放射性同位素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一、放射性同位素严格遵守外照射防护原则:
1、时间防护——缩短受照射时间:
人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大小与接受照射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工作时,要做到熟练操作,减少操作时间,从而减少所受辐射剂量。平时没有任务时,尽量不要称臣时间在放射源附近停留。
2、距离维护——增大与源的距离:
人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大小与人到放射源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依次应尽量远离放射源,工作需要接近射源时,应配备放射防护器具。
3、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障
现场安装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设备后,应将放射性监督部门测量现场周围的放射性剂量大小,若测出剂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应根据不同射源采取相应屏蔽措施,用屏蔽材料加以防护。
二、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保卫制度:
(一)放射源日常维护管理:
1、设备不工作时,必须关闭放射源的电源。
2、放射源使用地点必须没有辐射危险标志。
3、距离放射源头2米内不允许电焊作业,若必须进行电焊时,应暂时将射源遇源关闭,采取必要的防辐射应急措施后,才能进行电焊作业。
(二)放射源的存放管理:
1、放射源应单独存放,不能与易燃易爆易磨损性物品放在一起。
2、放射源存储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射线泄露的安全防护 45 措施。
3、放射源属危险品,必须指定专人看管,以防遗失。
4、放射源不使用或已不能使用时按时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理,送交山西省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
5、放射源的储存、领取、使用、归还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三)看守守护制度:
1、看管责任人员:
(1)放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技术组放射管理员负责。(2)对放射源的看管的负责人是主洗煤组组长。
(3)放射源24小时看管由放射源所在皮带的岗位司机负责。
2、看守护措施:
(1)将放射源固定焊接在支架上,防止丢失。
(2)放射源所在皮带的岗位时间是具体的看管人,负责当班查看放射源是否存在,并在交接班记录上认真作好记录。
(3)放射源的看管负责人,要定期查看放射源是否存在,并在看管记录上做好记录。
(四)安全措施:
1、使用放射源之前,必须先办理申请登记手续,取得使用许可证后方可安装使用。
2、密封源射线装置必须有专人管理,放射源铅罐必须上锁,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可随意移动和打开。
3、密封源射线的铅罐塞子,不许随意从铅罐中拔出,以防放射源从铅罐中掉出。
4、在皮带输送机维修时,必须关闭放射源并上锁,以确保安全。
5、定期检测密封源射线装置周围环境的射线辐射强度。
6、放射性同位素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储存、领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7、测灰仪在开启的状态下,严禁从秤体中间通过或停留。
8、发生放射源泄露、丢失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执行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环保、卫生、公安部门报告。
9、要做到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充分考虑时间、距离、屏蔽设施等因素,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使受照课题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
放射源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与周围公共安全,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报告制度:
1、发生放射源丢失或被盗时,放射源所在单位应当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汇报公司、直辖派出所,同时报告公司放射防护领导组,并在2小时内报告孝义市环保局、介西公安分局,积极配合开展现场调查、放射源追缴工作。
2、一旦发生放射源泄露事故或事故苗头,皮带司机应立即报告防护安全领导组,并在2小时内尽快向孝义市环保局报告。
3、放射防护安全领导组在上级环保、卫生、公安部门的指导下,按程序妥善处理如下适宜;
(1)发生人体受照事故时,放射源所在单位应当立即迅速安排受照人员远离辐射源,并实施医学检查或到指定的医院救治。同时组织检修维护人员关闭辐射源或检修机器,并对现场进行保护,积极配合孝义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事故处理。
(2)发现工作场所有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放射源所在单位应立即组织撤离现场采访工作人员、封闭污染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的环节,严防对食物、水源造成污染,并保护区现场采访。积极配合孝义市环保局。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和处理。公司党政办、供应科要为事故处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检修维护人员在采取了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有序组织、彻底清除污染。污染现场尚 48 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
(3)在发生卡源或源掉事故时,应在孝义市环保局监督下,启动迫降装置,同时检查安全联锁及其他安全措施。与此同时,尽快根据放射源的活度、人员受照时间、受照距离迅速换算出受照剂量,为受照人员采取何种医学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报告电话:
孝义市环保局:0358-7828678 总之,所有现场人员,应当及时向领导组报告放射源在工作中出现的任何不正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
放射源检修维护制度
1、密封源射线装置必须有专人管理,放射源铅罐必须上锁,放射源检修时需配带防护用品,经管理人员同意,方可移动和打开。
2、检修人员在检修放射源时,密封源射线的铅罐塞子,不许随意从铅罐中拔除,以防放射源从铅罐中掉出。
3、检修人员在皮带输送机,合介桶维修时,必须关闭放射源并上锁,以确保安全。
4、定期检测密封源射线装置周围环境的射线辐射强度。
5、测灰仪在开启的状态下,严禁从仪体支架中间通过、停留或检修。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对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的规定,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许可登记制度。
2、任何单位未经有关单位登记许可,不得使用放射性同位素。
3、用源单位在登记许可后,必须注明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地点、个数,同位素活度以及用途。
4、用源单位在需要改变许可登记的内容时,需持许可登记证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终止放射工作时必须向原审批部门办理注销许可登记手续。
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提高放射卫生工作防护管理水平,确保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1、放射工作人员一律配戴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时需将剂量计配戴在工作服左右领角(或胸前位置),当放射工作结束时,将工作服妥善存放在工作场所以外的衣柜内,杜绝将带有剂量计的工作服放在工作场所,确保剂量测量的准确性。
3、当工作人员受到异常照射时,应协同有关工作人员检测密封源射线装置周围环境的射线辐射强度,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检测细则》,对拒不接受个人剂量检测或在检测过程中擅自中断的单位和个人,将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5、持剂量计的放射工作人员要注意保管,严禁随意打开,损害或者丢失按规定赔偿。
放射同位素工作人员培训计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依我厂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所有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作人员。
二、培训时间:一年分两次培训,前半年四月份培训一次,后半年十月份培训一次。
三、培训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辐射防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规程。
3、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4、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5、辐射基础知识。
四、培训地点: 矿职工学校
第三篇:医用放射性物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用放射性物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及有关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成立射线防护领导小组。
2、科室设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防护,包括安全门锁,通风条件,个人剂量的审查及受检者的防护等。
3、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4、机房门必须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头挂警示灯。
5、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向院射线防护领导小组汇报,并与公安部门、环保部门联系。
6、定期请市环保部门、省放射防护所有关专家对科室及周围环境射线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医用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从事放射性工作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成立“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搞好本单位辐射安全的自主管理,使本单位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放射性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措施,必须向卫生、环境行政部门书面报告,经审查同意后方能施工。施工期间应接受卫生、环境部门监督。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能启用。
二、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许可登记制度。领取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辐射安全许可证每一至二年由原审批部门经行一次核查。
三、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四、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就业前体检与就业后定期体检等管理规定。
五、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单位,必须加强对受检者及公众的防护,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到正确使用。
六、凡取得“许可登记证”的放射工作单位,在需要改变或终止许可登记内容时,必须向市卫生、环境、公安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第四篇:放射性物质事故案例分系
第七类 放射性物质
1、两起放射性物品泄漏引起的污染事故
[案情介绍] 案例一 1976年,有一辆专运放射性物质的列车出轨颠覆,剧烈的冲撞导致存放放射性物质的包装容器破损,内储物质撒漏。当抢险救援队伍赶到时,发现周围环境巳受严重污染。为此有关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排除污染。不幸中之大幸的是事故发生在人迹稀少的地区,由于及时得到控制,才没有造成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案例二 1983年3月,在某铁路局管辖的一个站点的行李房内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放射性物品污染事故。当时工人在搬运一件内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物品的过程中,不小心将物品摔在地上。盛放该物品的铅罐盖固定密封不良,造成内储的小包装物品撒出,在忙乱之中其中一件又被人踩破,造成放射源直接外露。为了消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有关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火车站的整个行李房封闭了三个月左右。直到经仪器测定辐射污染的程度已降低到对人体不再构成危害时,行李房才重新启用。
[事故原因分析] 尽管对于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容器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标准也相当高,但在运输过程中是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的。本文两案例都是运输与装卸过程中包装容器破损,造成内容物泄漏而引起的放射性危害事故。[案例评议] 放射性物品能自发和连续地放射出某种类型的物质,这种辐射对人和其它生物能造成伤害,但却不能被人体的任何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觉察到。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了某种粒子就转变为新核,这种现象称之为衰变。衰变是自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的,一直衰变到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放射性辐射才会停止。然而,由于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衰变并不是所有原子同时发生,而是每个时刻只有占原子总数一定比例的原子在衰变,因此整体的衰变过程比较长久,这个物质也就具有较持久的放射性辐射能力。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所造成的破坏力,比起其它危险物品来,其持续危害性十分明显。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已过去十余年了,但经仪器测定,当地的核辐射污染仍然处于令人不安的状态。
正因为放射性物品具特殊危险性,所以对这类物品的包装要求特别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要求也特别严格。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
[案情介绍]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时,前苏联乌克兰首府基辅市北郊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发电机组的反应堆失控并发生爆炸。202_℃的高温和高达每小时一万伦琴的放射量吞噬了现场的一切。在风力影响下,放射性泄漏造成的危害向北欧地区扩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称,这是迄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核事故。50年内,核电站周围的千万顷沃土将一片荒芜,几十万居民被迫撤离。前苏联政府估算,当年粮食产量将减少202_万吨,经济损失达160亿卢布。然而核泄漏造成最大的危害是对人体的伤害。乌克兰有300万人生活在受核辐射污染的地区。与乌克兰毗邻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有200万人生活在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地区。1996年6月,乌克兰共和国政府宣布,参与清理工作的人员中已有1.25万人死于核辐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称,要消除核事故造成的污染,至少要100年。[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陈旧,核反应堆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安全措施。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发事故。
[案例评议] 选用这个案例只是想告诉大家,一旦发生核泄漏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广岛和长崎曾遭受原子弹的袭击。半个世纪过去后,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出现在第二代、第三代儿孙们身上。至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因核辐射而受的伤害,更是一个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影响室内甲醛浓度的常见因素及影响室内家具甲醛释放量的五大因素(精选)
装修完后为什么要做污染治理?室内装修污染是指因装修行为对室内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它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间进行装修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采用不合格装修材料及不合理的设计造成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大房子的同时也在追逐高档豪华的装饰装修,而居室豪华装修后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正成为一个隐性杀手。据“中国质量万里行家居空气污染调查”活动显示,全国大部分城市室内环境情况都不容乐观。以北京市为例,在随机挑选的21个检测家庭中,95%甲醛超标,最多的超标6.1倍,平均超标1.43倍,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指出,甲醛是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原因。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儿童高达210万,因环境质量导致的白血病、呼吸道疾病、血液性疾病、胎死、畸形儿、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比上年平均增长2%以上。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5万人,约50%是儿童。据某家儿童医院血液科统计,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90%家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由于室内环境的恶化,我国的肺癌发病率更以每年 26.9%的惊人速度迅猛递增。装修污染已经严重的侵害了人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安全,更为严重的是,装修污染对于儿童的健康影响巨大,特别是目前已经出现的装修污染致使胎儿畸形、流产,更将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目前,装修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
国家早于202_年即发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2_)条例,明确了各类建筑场所室内环境污染浓度的限量值,以甲醛为例,该规范(202_版)的甲醛限量值是: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甲醛≤0.08mg/m3;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公共交通候车室、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甲醛≤0.10mg/m
3甲醛检测前应如何对房间进行封闭?
我们经常听到客户提出这样的疑问:甲醛检测前应如何对房间进行封闭,封闭时间多久合适?现解答如下:
1、封闭时关闭检测区域的门窗等,尽量避免被检测区域与非检测区域的空气交换。
2、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2_(202_版)标准为目前通用标准,依此标准,室内被检测区域封闭时间应为1小时。
3、若客户指定检测某个具体区域(如指定检测主卧),则只需封闭该检测区域就可以了,其他区域不用封闭,这样操作既能较为客观反映被检测区域的实际空气质量水平,也不影响客户对其他非检测区域的正常使用。
甲醛治理前客户需做哪些准备工作?在为客户提供室内甲醛治理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客户并不了解治理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如此,当我公司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施工服务时,因客户的准备工作不到位,一则降低工作效率,二则对治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将客户在治理之前应做的一些准备工作阐述如下:
1、保证被治理区域的电源接通,因治理时需要用电,所以保证治理前的电源接通是必须的。
2、保证被治理或临近区域的供水开通,虽然治理施工时用水量并不大且非必须,但是方便开通供水的最好能保证供水开通,这可以为治理前、中、后对相关喷涂设备进行清洗或治理液进行稀释提供方便。
3、治理前最好对室内做一次保洁,因为治理液最终是附着在被治理表面发挥其清除功
能,若被治理的表面灰尘过多,则会影响治理效果。若确因条件所致,不能对室内进行保洁,则可以用软布或鸡毛掸子等对被治理表面尽量进行除尘处理。
4、若所需治理的空间(如衣柜、橱柜等)已放置有物件,则治理之前需将空间内的物件移出,放置于不需或非必须治理之处(如床上、沙发上等);室内贵重及易碎物件客户应提前自行妥善保管。
治理产品的治理原理是什么?
1、针对如甲醛这种挥发周期长、但较易分解的有害物质,复合纳米光触媒能在室内建立长效清除机制(这种长效清除机制的有效期至少在10年以上),即甲醛一旦挥发出来,还没有释放到室内,治理产品便能将其彻底分解,相当于在您的室内有一功能强大、24小时有效的净化器在持续不断地分解有害物质;
2、针对如苯及某些有机挥发物等不易分解的有害物质,复合纳米光触媒治理原理是先将其吸附到硅笼体内,使其无法释放到室内,然后在触媒的作用下,逐渐断开它的分子键,最终将其分解;
3、针对如病毒、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复合纳米光触媒能轻松破坏掉它的蛋白体,将其杀灭。
影响室内家具甲醛释放量的五大因素影响因素之一:装饰方式
家具表面的装饰方式对甲醛的封闭作用是很明显的。在具体的实施工艺中,应注意选用低甲醛释放的胶粘剂、各种装饰材料和涂料以及合理的工艺,以确保装饰后不引发新的甲醛释放。
影响因素之二:承载率
所谓承载率是指室内家具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与室内容积的比率。承载率越大,甲醛浓度就越高。因此,在功能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室内空间中的家具件数,从而降低家具中的甲醛散发。
影响因素之三:扩散途径
值得强调的是,板式家具封边的重要性。设计家具时,在满足强度和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尽量使用薄板。
影响因素之四: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对家具甲醛散发有很大的影响。温度、湿度以及通风都会影响甲醛散发。在通常气候条件下,温度提高8℃,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将提高一倍;湿度增加12%,甲醛释放量将增加15%左右。因此,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空调和新风系统装置等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和新风量,从而使甲醛散发得到适度控制。
影响因素之五:陈放时间和条件
家具的甲醛散发浓度与生产后的陈放时间呈正比,在使用之前应陈放一段时间,并且在陈放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加速甲醛散发,以减少以后使用中的污染
精装房不省心 甲醛污染让人忧因即买即住、省时省力,精装房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成都市民刘先生在高新区某楼盘购买的一套高价精装房却成了他的精神负担。
据刘先生介绍,他的这套房子空置一年了气味仍难闻,因为房子空气污染严重,甲醛超标,他一直拒绝收房,更不敢入住。现在,和他一样拒绝收房的该楼盘业主还有60多户。12月14日,某周报记者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人员来到了滕先生购房的楼盘,抽检了3户精装房,结果发现3户均甲醛超标,最高超标500%。
据四川省疾控中心相关人士表示,精装房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消费者维权投诉的热点。四川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李碧丽介绍,现在可以确定,甲醛是白血病的诱因之一。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精装房之所以甲醛超标,是因为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使用劣质的装修材料。“开发商承诺精装修时使用小桶漆,但在操作中却是用便宜的不环保的大桶漆;承诺使用环保级别最高价格也最高的E0环保级别板材,但实际上使用的却是较为便宜的一般用于无人场所的E2板材……”业内人士表示,油漆、板材、胶水等装修材料都可能是导致精装房空气污染的源头。
成都立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醒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和开发商约定,要求其提供《室内环境合格检测报告》;开发商承诺的一些装修材料,也最好用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
面对装修污染,我们能做点啥?要想装修完之后一点污染都没有,在大家看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业主们几乎也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但是面对污染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业主给出的答案则不尽相同。“活性炭效果微弱,植物的效果实际上更是微乎其微。”在问到哪些措施相对有效时,成都立志环保认为,“至于通风嘛,这事必须要做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找专业公司做一下检测和治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不少家庭或者公司在装修完之后找一些专业的环境治理公司对新房做污染治理。
据介绍,所谓的室内环境治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用无毒无害的产品,长期有效地去除室内有害物质”,治理一定长期有效才行。“如果不能长期有效,意味着在一段时间之后,业主仍然会受到有害物质的危害。”
现在重视室内环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很多人现在存在着“重检测,轻治理”的误区,检测之后一般只是简单的开窗通通风而已。“可是窗子不可能一直开着啊,仅仅1、2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让这些有害物质都挥发掉的。”
曾经听一位刚装修完的朋友说,装修,就像一场“战争”,而面对这场更加费时费力的更加严峻的“绿色战争”,你准备好了么?
醋能除甲醛其实是认识误区如何去除室内的甲醛污染,许多的市民都走入了误区。其中有一个做法就是在新装修的房子里面放置醋,认为醋能够去除甲醛,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用醋能够除甲醛吗?来听听成都除甲醛专业公司—立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怎么说的。工作人员对于醋能够除甲醛吗做了如下的解答。
首先要明确,去除甲醛有着2中的方法,一种是物理吸附,另外一种是化学分解。运用物理吸附的就是活性炭,而运用化学分解的就是甲醛清除剂。
那么醋有物理吸附能力吗?答案是醋没有物理吸附能力。
那么醋有化学分解能力吗?答案是醋也没有化学分解能力。
所以说明醋没有除甲醛的能力。
那么既然醋没有除甲醛的能力,那么要怎么才能够去除室内的甲醛污染呢?
1、室内保持通风,有条件的,买一些绿色植物,吊兰、芦荟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甲醛。
2、请成都立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做一下专业的甲醛治理,我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治理产品能够直达散发甲醛的根源,从根上解决甲醛污染,没有二次污染的危险,方便快捷,是你室内除甲醛的最佳选择。
两种除甲醛材料的小实验实验准备:
为了模仿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记者用塑料箱搭建了一个密封空间,在里面放入福尔马林溶液挥发气体,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采样检测。
实验一 活性炭
在密闭塑料箱内放入福尔马林溶液挥发气体,检测甲醛含量为0.13毫克/立方米,再将一包活性炭放入密封箱。5分钟后经测算,甲醛含量为0.08 毫克/立方米。
记者将此活性炭放入正常无甲醛的环境后,原本已经被活性炭处理了的甲醛被释放。但一小时后,几乎又测不出含有甲醛。
原理分析:
成都地区首家装修后除甲醛公司——解释,活性炭对甲醛的处理都是吸附,但不能“锁住”甲醛不再释放。建议在室内放置半天时间后,将活性炭放在户外暴晒一两个小时,以挥发其吸附的甲醛,然后反复使用。
实验二 洋葱
在密闭塑料箱检测甲醛含量为0.13毫克/立方米,放入一个洋葱,5分钟后,甲醛含量仍是0.13毫克/立方米。
原理分析:
有多年除甲醛经验的立志环保公司分析说,大家经常用来除去装修气味的洋葱、橘子皮、柚子皮,它的原理是其分子比甲醛分子大,所以能“盖”住气味 但并不是真正的吸附。
成都四成多新装修房屋污染超标 90%消费者不重视环保你新装修的家里,可能就藏着一个“隐形杀手”!昨日,包括成都市消委会在内的全国22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城市百户新居室内环境安全调查报告》:四成多新装修房屋污染超标。其中,自装修新房达标率仅为22%。
100户新装修房
41户室内环境不达标
昨日,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市消委会等全国21家消费维权单位日前委托城市消费维权联席会议202_年轮值主席单位———合肥市消费者协会,针对50套精装修商品房和50套消费者自装修新房的室内环境安全状况,开展了室内环境安全调查。
在202_年城市消费维权联席会议(合肥)年会上,成都市消委会等22家消费维权单位正式联合发布此次调查的报告。在此次发布的《城市百户新居室内环境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共有41户被检测新居的室内环境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占被检测新居的41%。其中,在50户精装修商品房中,有48户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达标率为96%,检测结果较好;而50户消费者自装修新房中,仅有11户达到国家标准,达标率仅为22%。
90%以上消费者
不重视装修材料是否环保
对自行装修的消费者进行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消费者不重视装修材料的环保性检测,由此导致消费者自行装修新房的室内环境达标率很低。
市消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此次检测不达标的数据分析,主要是由于甲醛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两种有害物质超标,其中甲醛超标的有23个,占不达标新居的56.1%;TVOC超标的有29个,占不达标新居的70.7%;甲醛和TVOC都超标为17个,占41.5%。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强烈刺激性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甲醛的主要释放源为家具、地板、乳胶漆、油漆和窗帘等。
TVOC主要来源是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如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以及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等。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消化系统,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神经毒性作用。
加强源头监管
推广家装规范合同文本
室内空气污染很早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为此,22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出呼吁:
一是消费者应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在装修之前就要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
二是新装修的房屋不要急于入住,即使家装时选择了有环保标志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累加效应”,导致室内污染量超标。
三是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督,从装饰材料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抓起,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
四是各相关行业协会要主动加强对会员单位的培训指导,引导行业自律,切实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状况。
五是需要推广《家装规范合同文本》,督促装修公司在装修前和消费者针对室内空气质
量达标情况进行相关约定。
装修简单实用
才能尽量减少污染
如何判断家里的装修是否污染物超标?怎样才能尽量减少污染?昨日,晨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室内检测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毓丹。
王毓丹介绍,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主要有19个指标。但他建议,一般的家庭最有必要检测的项目一般为三个:甲醛、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氡。
“一般来说,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和装修豪华程度成正比。装修越复杂,污染越严重。”王毓丹说,根据检测,家具是家庭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王毓丹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装修材料时,最好买环保材料,查看该产品是否有相关部门出具的环保材料认定证书。
他特别强调,并不是使用环保材料,就叫环保装修。“环保材料也有污染,只是量少。如果家里装修很复杂,各种材料的污染加在一起,也可能造成室内空气质量超标。”
王毓丹认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审美标准的前提下,家庭装修应尽量简装,简单实用就好。
治理空气污染
最好从房屋装修时进行
“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最好是从房屋开始装修时同步进行。首先,装修材料使用前,就可先行处理材料的污染问题,还可及时的制定处理方案,将危害降到最低。”该团队的工作人员介绍,对已装好的房屋,检测最佳时间是在完成后的一周后进行检测。
本资料由除甲醛厂家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