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立德树人论文篇一
班里有个“调皮大王”,他经常上课不好好听讲,不是摆弄手里的文具,就是摆弄自己的衣服,或者把手伸到同桌那里干扰别人的学习,哪怕是课桌上的一片小纸片,也能让他研究半天而不听老师讲课。那时,我经常看着刘毅汶感到做教师的悲哀,堂堂一个大活人竟然比不上一片小小地纸片对孩子有吸引力。为此,我经常请他的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教不知做了多少,保证书写了一份又一份,但每次都三分钟热度。有一天,我意外的发现,刘毅汶的头上有一片头发被剪掉了,露出来的是个大大的疙瘩,红红的,鼓鼓的,挺吓人的。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是他那脾气暴躁的父亲得知儿子不好好学习后,用儿子正在玩耍的玩具砸的。当时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傻孩子呀,学习对你来说怎么这么难那!
静下心来,我不得不从新思量这件事,看来打和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彼此互相伤害,一无是处。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不能去寻找和挖掘刘毅汶的闪光点呢?于是我们中队召开了“我来夸夸你”的主题队会。班长彭星惠是个很负责任的孩子,她的纸条是写给调皮大王的:刘毅汶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他热爱劳动,爱帮助同学,他对待别人很大方。刘毅汶,你愿意接受我和同学们的帮助,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吗?我以为刘毅汶会满不在乎,没想到他从座位上“腾”地一声站起来,一脸严肃、一脸认真的说:“彭星惠,谢谢你,请大家以后监督我,提醒我吧,我一定会努力的。”
接下来,课上总能看到同桌时不时用胳膊捅捅刘毅汶,他马上又坐好了;课下,
总有人提醒他:刘毅汶,我们一起写作业吧;刘毅汶,你该扫地了。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毫不含糊的把表扬和肯定送给刘毅汶和帮助他的同学。慢慢地,慢慢地,他真的变得爱学习了,变得招人喜欢了,他完全融入了集体当中。是啊,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笔,可以点石成金。
立德树人论文篇二
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里,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谁能把梦想变现实呢?这下我来跟你谈谈实干的作用。
每人都有梦想,比方说我也有梦想,我梦想过我长大以后是一位让人敬重的人,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小混混,梦想也只是梦想,梦想如你不现实也只如吹泡泡,梦想与现实当中有很远很远的差距,梦想你可以闭起眼睛做做梦,但是要让梦变现实很难很难,要毅力,恒心。
从梦想就想到了实干,实干是让你把你想的幻想实现,比方说:你要考前三名,那你就要努力的实现,由于梦想是胜利的第一步,实干是其次步,假如你说我去干什么事,我肯定去做,但肯定要坚持究竟,实干从梦想开头,你要做一位科学家,那你做成了,那你就做胜利,你看看人家名人多好说到做到,我们也要想到做到,实干就是这样。
胜利就是你所实现的,实现的就是你所把梦想变实干变胜利,这就是你所表现出来的,你看看把梦想变成你所做到的`,你实现的事就是你打造出来的,比方,你在路边把一片好地变成了一家超市那你肯定被人艳羡。
最终,我们就得出了一个重要理论,首先要有梦想,再加上自己的实干,或者一个团队的实干,历经一段艰难岁月,终取胜利的旗帜。
立德树人论文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学生,立德树人》。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德行。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好榜样。
其次,要懂得关爱学生。冰心老师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是啊,师爱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一句点燃与唤醒。是啊,师爱就像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从而改变他的一生。是啊,师爱能点燃激情唤醒希望,师爱能使一个个冻僵的灵魂沐浴春风,它是以满腔热血和赤诚去撞击学生心灵的火花。
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倾注真情,总能使枯木逢春,铁树开花。我们无权放纵每一个学生,因为放纵就等于放弃;我们更无权放弃每一个学生,因为放弃就等于毁灭。师爱像甘泉,它能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师爱像暖暖春风,它能苏醒学生枯萎的心灵。师爱像暖流,它能融化学生心灵深处的坚冰。师爱是无私的,师爱是无悔的,师爱是纯粹的,师爱更是神圣的。
在我身边,我不时被我的同事深深的感动着,学校实行教改,全体领导和老师都拧成一股绳,为了教改的成功而努力,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看!这边教室里班主任在给初一学生做小组培训,那边初二教室又在开展学习小组推进会。在初三教室里,我们看到了学生大胆的展示自我,听到了学生流畅的语言表达,全体学生用他们的自信、阳光相互感染着,使得整个校园呈现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始丰,正是因为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老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才有了始丰的今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
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让他传播到遥远的后世。”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对教育痴心不改,对学生播撒爱的雨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就一定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铁肩担道义,爱心筑师魂。老师们,让我们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风雨兼程!让我们热忱、执着、坚定地用无私的爱心谱写幸福的人生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立德树人论文篇四
树木,让参天的巨手擎起一片蓝天;树人,一切只为了学生的终身进展。
当民国的钟声还在回响,江南的沃土之上已然探出了一个脑袋,寻找着泰伯传承的点滴。当时代在震颤,插入云霄的山峰照旧等候着有人攀登。那幼时的树苗也悄然长成挺立的大树,眺望着远处的山。走近些,那“至贤”的字眼已清晰地镌刻在上面,感受着时代的心跳。砰、砰、砰当一切回归脚下,眼前已是参天大树。可不敢忘过往的岁月,这都要归功于他那万里绵延的长河。细数这点点滴滴,有心之人便不难发觉,这正是悄悄的教师啊,而那郁郁葱葱的大树不就是在风雨中成长的我们吗?千里的沃土啊,有多少人还记得,你已悄悄奉献了一百载,更别说谁会走上前贺一声“生日欢乐”了。我们都有着不一般的故事,而这位老人百年梅中,更是非同凡响。我与她故事的开头,都是在那个雨天。别妄想有诗境中的美感,淅沥的雨点在现实的光环下可是大雨倾盆。就这样,奔驰着,跃入了这崭新的世界。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很快找到了避雨的地儿,在那儿全部的似曾相识,一股脑的都来了。我眼中的,是砖红色的建筑,在雨中悄悄的。没有奢侈的装潢,看不到夺目的设计,更没有一丝“危楼高百尺”的高傲。唯一有的是渐渐散发出来的亲切感,就像幼时在农村的家中看着雨神在舞蹈,每一样可触可见的都是和谐与熟识。那时的房也是这般颜色,和谐的砖红色永久伴随着泥土的`芳香,微微一嗅,夏日的郁闷便被凉快所驱散,雨天真好啊!立刻,记忆的阀门被静静翻开,雨中砖红色的情感便再也抑制不住地涌了出来,荡涤了心灵的每一处。
的吸引力,让我们六个越走越近,我也曾流着泪说过,这辈子是忘不了你们了。这是最真挚的话语,纯净如美人鱼的泪,感动着每一颗跳动的心。这就像我下铺开玩笑说的那样:现在的我们,就像脐带相连,成长中离不开对方那样。如此不合规律,可却如此真实啊。那最终一夜,模糊在眼前的是泪吗?这是我难以答复的,就像我求学生涯中的另一份感情,可言语,却不行名状。
树木的人是你们,树人的固然也是你们。教师啊,梅中的教师,我所述说的都是真心话,就犹如你们某时闪耀的泪光那般。学习的路很苦,走走停停,那骤停的标点我们又怎看得清,只是一味地朝着目标奔驰,也就少不了磕磕绊绊。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啊,最快扶起我们的只有你啊,替我们拍去灰尘,笑着指责我们,恨铁不成钢啊。教师,我们是愚笨的,顶着耳边的责骂,眼又怎敢睁开,固然也就看不到温暖的笑容了。只有现在,只有走过了再回头看看,云彩边上的霞光才会觉得漂亮。成长的路是翻阅青春的读者,个中奇妙,还要靠微笑的教师们替我们画出来啊。
这里的雨还在下,身边的伙伴们玩闹着,学校石子路上,走来的正是得意的教师们,撑起小巧的伞,在雨夜中润物而无声。百里绵延的长河,百丈高的大树,都是梅中历史的丰碑。走过去吧,贺一声“生日欢乐”,这百岁的老人也会呵呵笑出声呢。
立德树人论文篇五
题目:
学校:
姓名:
日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教书”是“育人”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里的“德”便是指“道德”。而且在“德智体美劳”中“德”字为先,说明要培养学生先学会做人,后求知。因此,“育人”显得更为重要。那么,要怎样“育人”,做到“以人为本”呢?这里便涉及到师德。
但是近年来,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擅离职守,教师体罚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等,确实令人触目惊心,这要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由此可见,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真正做到“育人”。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醒自己,我觉得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师这个行业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每位教师都应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切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私利,坚守岗位,甘做蚕烛。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我们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只有热爱学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顺畅【】地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人格。
魅力的体现。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明镜,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容装端正,自己要身先士卒,做到仪表朴素,庄重自持;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我们在生活就不能铺张浪费,不乱摆阔气。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在“以身立教”这方面,我们要向优秀模范教师魏书生老师学习,他以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和朴实无华的崇高品质成功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三、不断充实自身的正能量。
教师的学识和教学水平是教师在课堂上另外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所以,教师要树立不断进取、终身学习的目标。平常应多看看书,课余时间参加一些业务进修培训,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吸收有用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和拼搏,才能成为一盏明灯,为学生照亮前程。
四、胸襟广阔,宽宏大量。
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应当常怀一颗宽容之心。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就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所以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动怒,要耐心分析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积极改正,大胆前进。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宽宏大量,身边的人都会被他感动,被他这个德行所感染。他们愿意信任你,亲近你,甚至与你分享他们心中最愉悦的故事,而你自己也将会收获一生的笑容。
五、用师爱净化学生的心灵。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孩子的成长需要爱,而爱孩子除了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之外,还要与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该多与学生保持交流,注重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他们,多倾听他们的意见,给他们营造和谐的环境,唤起他们的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做人,战胜自我。我们只有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优美的乐章。
六、廉洁从教,无私奉献。
奉献是什么?奉献是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奉献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会奉献,要有这样的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我自己觉得,“奉献”就是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心甘情愿地投入到社会的需求中去。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虽然我们没有蜡烛、粉笔那样的无私和伟大,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不图什么回报,而是希望我们的汗水能滋润一寸土地,这样就足够了。等到有一天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也会是“遍地鲜花朵朵开,桃李芬芳满天下”。
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即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以德服人,才能立“人类的灵魂”之德。我们学校一贯以来坚持的办学原则便是:“立德树人,勤学求知”。只有立德树人,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花朵,从而圆满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拼搏吧,战友们,为了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立德树人论文篇六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没有爱的德育是死亡了的德育,不能培养爱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爱是德育的生命线,是德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教师的爱心、品行之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热爱生活是师德的前提。
热爱生活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有热爱生活之心,那其他皆无从谈起。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首先应该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热爱本职工作,继而才能热爱学生,同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
(1)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课讲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其实不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即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是一味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与其交心谈心,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获得教育的成功。
(3)平等对待,不吝赞美。
童第周说过:“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能做到”!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特长,都有闪光点,都可以取得成功。一个学生有不足,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长处,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长激彼短,争取迎头赶上。
(4)学会宽容,润物无声。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宽容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我们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做错事或犯错误是人成长中走向成熟的阶梯。
总之,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眼睛向内,敬业奉献,提高素质,超越自我。”用心去打造学生的明天,做一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社会称道的好老师。
立德树人论文篇七
李建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践行”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由他和他的团队所著的《立德树人之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是当今世界不同思想文化急剧交汇、交融、交锋,各种价值观多样、多变、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匠心之作。
其一、研究视角独具匠心。
从德的视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在知、情、行上下功夫。如何引导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真知、动情、笃行?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德的条分缕析中,著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把涉及这三者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的大力倡导宣传,注重实践育人,更需要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新机制。
其二、理论架构严整。
著作全书二十四万余字,共有八章。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阵地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升软实力,凝聚正能量,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在思想道德上的共同进步。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立德树人的大学使命,也因为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和示范效应。第四章至第八章,从当前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经验出发,以翔实的案例和具体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教育途径、示范引领、活动载体、文化环境、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证和阐释。
其三、实践机制科学系统。
著作提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实字入手,在知、情、行上下苦功。加强宣传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摆在首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建设好彰显学校特色、有文化底蕴、符合时代特征的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注重情感认同,强化心理共鸣,让青年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中得到更多的情感满足和心身愉悦。该著作鲜明地提出了大学涵养社会主义核心观所需要的十大机制:宣传引导机制;课堂教育机制;教师示范机制;典型感化机制;文化陶冶机制;家教协同机制;社会实践机制;情感认同机制;行为自律机制;制度保障机制。
立德树人论文篇八
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出自,《管子·权修》。立德树人即指树立德业,以培养人才。
德育的重要性早在《论语》中已有提到:“行有余力,则以为文”。尹氏曰:“德性,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人的品德修养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多地接触无非是家长与教师,由此教师在立德树人时担上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农村教师。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依然奉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老传统,他们中的大部分家长自己做着一套,却要求自己的子女做着另外一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方式很难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农村,德育的重任自然而然也落在了教师的肩上。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我们的教育工作成为我们的精神娱乐时,我们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我们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老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班主任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俗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乡众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其三,教师的形象魅力极其重要。培根曾经说过:“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绍信’”,如果要自己的学生以自己作为学习的榜样,除了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还需要良好的形象气质,我能想象到,一群小学生是绝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不修边幅的样子。一位老师不修边幅在大学校园里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然而在小学校园里可能就不叫特立独行了吧。单纯的小学生们也难以想象出一幅“邋遢”的样子怎么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呢,家长也未可放心吧。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班主任论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老师还是理科老师抑或是艺体类老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表里不一,孩子的洞察力是相当强的,不要以为他们不说,就代表他们不懂,也不要以为他们说了,就代表他们“傻”。
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我们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我们班主任论教师。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