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妙联



第一篇:巾帼妙联

巾帼妙联

常言道:“巾帼不让须眉,争先不落人后”。在我国独特浩瀚的联海中,有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那就是出自巾帼名人口中、笔下的奇对妙联,欣赏了她们的对联,你会为她们的不凡才艺而赞叹。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写得绝联也撰得妙,她撰过这样一副妙联:“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这副对联妙用人名对人名,人名中的数字对数字。上下联平仄对仗自无可非议,在用事上也非常贴切。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一天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上。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酒菜前来侍候,触景生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苏东坡听了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浙江天姥山有座“动石夫人庙”,相传南宋时金兵入侵,有一老妇推山头巨石抵挡住了金兵,保存了浙东片土,后人建祠以祀。有一次,晚清女革命家秋瑾路过这里,听了“动石夫人”的动人事,有感而发撰一联:“如斯巾帼女儿,有志复仇能动石;多少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

此联对仗工稳,可见秋瑾这位才女的确多才。当时吴芝瑛女士一直支持秋瑾从事妇女解放和反清斗争。在一次聚会中,她挥毫题写了一副对联赠与秋瑾:“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世纪新元。”绍兴秋瑾故居有副对联,也是出自吴女士之手,联语云:“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秋瑾被捕牺牲的噩耗传到日本,时任留日女学生会会长的唐群英悲痛万分,挽之以联:“革命潮流是秋风吹起;**蕊要血雨催开”。此联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被广为称颂。

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也是一位对联爱好者。当年,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后,她含泪撰了这样一副充满人情味、爱国心的对联:“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儿女情,两人共负一人完”。著名女书法家肖娴平生主张“作书吟对,关乎性情,通乎造化”,她撰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其中有题赠淮安吴承恩纪念馆的短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言简意赅,颇富哲理地概括了《西游记》的中心内容。在她南京寓所“枕琴室”挂着她撰的对联:“廉不言贪,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寥寥16字表明了她对治学勤奋,作风正派的自勉。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母亲陈云凤,生于一个仕宦之家,从小遍览经史子集,熟读诗词歌赋。一天,她的长孙夏德辕对她说,有一下联尚无人对得好,联云:“李太白春夜宴桃李,桃花太红李太白”,联句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陈云凤看后,稍加思索便用典对上了:“柳如是良宵攀松柳,松荫如斯柳如是。”联语中的“柳如是”乃明末名妓,后为江南才子钱谦益妾,能诗善画。清末,安徽出了个著名女联家吴芝瑛,她19岁时嫁与无锡一官员。八国联军侵华时,吴芝瑛充分展示其才华,撰作了许多对联讽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号召民众抵御外侮。如“振中华,掌政须似秦皇汉武;斗洋寇,挥戈应如继光则徐。”“阎王哪里?何不锁拿魑魅魍魉索命鬼;天兵何在?岂能放过琵琶琴瑟砍头王!”

读罢颇多感慨。有道是:细品联坛红颜事,古今巾帼总不凡。

第二篇:奇 妙 的 对 联

《奇 妙 的 对 联》教学设计

宜都二中

程铁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写作对联。

【教学重点】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2、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教学难点】 提高对联的写作的能力 教学思路

导入激趣(奇妙)→梳理对联常识→赏析各类对联→尝试写作对联→书写对联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活动一】 阅读教材“奇妙的对联”,探讨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对联?

2、对联有哪些特点?

3、对联书写和张贴有哪些要求?

4、对联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活动二】

收集和积累名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奇妙的对联)

1、“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据说他在路过一个小镇时,在十字街的墙上题出上联:“一条大路通南北”。走后数日,仍无人能对,他便自己又对出了下联。

2、古诗文妙联选:(多媒体展示)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敏而好学;乐以忘忧。(《论语•公冶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李颀《缓歌行》)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第29回)

3、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苏轼讽势利者)

二、学生探究对联的常识:

①、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例毛泽东曾引用过的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断句也一致。当然,也有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像这种上下联字数不等的现象是极个别的。

②、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副联表达出了东林党人读书不忘国事的精神。

③、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④、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传统习惯是“仄(地三、四声)起平(第一、二声)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极其对仗,音调和谐,读起来上口。

三、赏析各类对联

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把对联分为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挽联、集句等类。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室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

对联与我们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成三。”此联的上联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语出李白的《月下独酌》。

多学习一些对联,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

1、楹联内容大体分写景、言志、记事三类。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楹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楹联为主,目的是表达主人的某种志向或愿望;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其中又多歌功颂德之词。

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联云: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明代东林党人曾在他们讲学的东林书院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湖南岳阳楼有一联甚妙: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楹联的字数,向无一定,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四川江津县城楼现存的一副长联,多达1612字。现存著名长联是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写的,共182字。

2、变音格是利用汉字多音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一联中的音调变化,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cháo,四、五、七、九字读zhāo;下联三、六、八字读zhǎng,四、五、七、九字读cháng。

3、谐趣对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出上联)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对下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理发店对联)

4、讽喻对联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讽某些腐败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总统不是东西”讽贿选总统曹锟)

5、隐字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隐「水」下联隐「酒」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

6、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绝对也必须存在着对应的逻辑事物,才能对出。纪昀曾煞费苦心也没能对出其妻所出的绝对“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后来有人为增加此联的难度和情趣,又在句首添一“明”字,遂使之成为历经二百余年而未获佳偶的名副其实的绝对。1984年两位澳门楹联学会会员联合悬奖六千港元,为绝对求偶,尽管应征踊跃,但未发现匹配的妙对。获“鼓励奖”的有:“直臣罹铁网,官官子直令狐绹”“德门传礼记,篇篇敬德尉迟恭”等。“今世进士,尽是近视”中“今世”“进士”“尽是”“近视”都为同音。沈善增对下联:“往时王室,枉使忘食。”意思是说过去时代的王室,白白地让他们耗费民脂民膏。

四、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

1、天——地

风——雪

海——山

新——旧

南北——东西

千山——万水

千山秀——万水清

庆贺——恭喜

枝头——花丛

2、处处风光好——家家喜气浓

鸟儿枝头落——蝴蝶花中飞

福好东海——寿比南山

3、修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4、高考链接

拓展思维

填空式。如: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情景式。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参考答案: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 烛光照春秋加强拟写训练,不断拓展思维。

试完成下面四道题目:

1、请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A、《子夜》难眠思《故乡》。

B、寒尽桃花嫩。C、千山齐唱迎春曲。D、天上明月千里共,岁月峥嵘须搏拼。E、山经春雨清如洗,元日有杯皆进酒。

参考答案.A《残冬》易愁梦《围墙》;B春归柳叶新;C万水同吟幸福歌;D人间春色九州同,年华潇洒莫蹉跎;E柳坐东风翠欲流,春来无处不飞花。

2、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3、某学校在开学前夕,面向全体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该校拟一对联。

愿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靠良师,布恩泽,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4、请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为司马迁拟写一幅对联。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五、课外延伸:

1、查阅、复习学过的古诗文,包括你在课外所学,从学习、友情、做人、立志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辑一副对联。

2、书写对联。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第三篇:古代名人教子妙联

古代名人教子妙联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重祝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教子对联。这些家教妙联对今天的家长们教育好下一代,也是很有启发的。

明朝徐渭有一副家教奇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的读音不同,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告诫儿孙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的,为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

种田不熟不如荒; 养儿不孝不如无。

明朝初年有个大臣叫杨士奇,也叫杨寓。他为人正直,办事勤恳,一连在四个皇帝的手下做大官。他儿子杨稷太不争气了,仗着老子当官,自己无恶不作,净干坏事。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派人抓起来。家乡江苏泰和的老百姓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有人就写了状子直接送到北京。皇帝看了,把状子转给杨士奇。杨士奇气坏了,一连写了好几封信,让儿子改邪归正,别再祸害乡亲。有一次,在信中他还特意写了一副对子,警告儿子:

不畏官司千张纸; 只怕乡民三寸刀。

“三寸刀”指三寸舌,意思是人言可畏:让人告一千张状子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整天戳你的脊梁骨骂你,当然,也骂我哟!可是,杨稷根本不听父亲的劝告,照旧胡作非为,一点也不收敛。闹得实在不像话了,皇上下令把杨稷抓起来,关进监狱。杨士奇听说了,又急又愁,加上年岁也大了,便忧恨交加,卧床不起。没有多久,顶顶有名的杨士奇,让儿子给气死了。当然,杨稷也没有好下场,被判了死刑。

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夫人对此很是焦急,她思来想去,特地手书一联悬于正堂: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 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

上联是期望,下联是警告,意在劝告儿子不要浪费精神,虚度光阴,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既包含了深沉的母爱,又体现了严厉的训教。据说,她的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在这幅堂联的鞭策下,终于有所顿悟,改邪归正。

清代诗人蒋心余有教子联曰: 宝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读书。

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两旁,要子子孙孙永远记取不忘。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戒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一副家教对联。他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

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 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清代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有一副对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充分体现了他对儿女生活的关心和希望。晚清作家、书法家何子贞集《争坐位帖》字联: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世积德还积书。

这幅对联告诉人们:一个好的家庭,除了勤以耕作,惠以为人,还需要读书求学,更新知识。

清代另一学者孙寄圃,曾给儿孙撰写一联,要他们坚守廉洁、清贫,努力提高品德修养,其联云: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 厌观流俗,奋勉修身。清末著名的禁烟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穷秀才,但是他为人正直,对子女要求极严格,他曾撰联勉励子女,联曰: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这副对联使林则徐终身受用不尽,终于成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英维。

林则徐继承家风,也给子女留下了一副对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此联是林则徐祠中写的一副对联,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说明林则徐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而是希望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成为有用之材。上述的教子妙联,情意殷切、生动感人,富含哲理,耐人寻味,是我国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广为流传。

第四篇:28对联(楹妙联)精选

对联(楹/妙联)精选

一、常用联:

迎春联:岁岁瑞霞千家乐,献岁梅花万里香。祝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军属联:光荣灯挂军属人家,胜利花开英雄门第。厨房联:粒米皆从辛苦得,寸心不见等先来。理发店:理世上万缕青丝,创人间头等事业。战士联:仰瞻北斗赤胆忠心,保卫南疆雄图壮志。教师联:英才桃李满天下,明珠硕果誉九州。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校长联:求贤急似渴思饮,治学犹如蝶恋花。集市联:市场繁荣五光十色,政策开放万紫千红。银行联:储蓄为盆能聚宝,勤劳如树可摇钱。照相联:摄将原始真彩去,幻出美妙化身来。安全联:千好万好安全最好,快行慢性平安就行。行车联:文明行车争先进,礼貌服务胜亲人。乔迁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旅店联:其来有远客,且住为佳宾。扇店联:清风手中握,爽气满襟怀。体育联:神州争飞跃,健儿勇攀登。茶店联: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书房联:斗室乾坤大,寸心天地宽。

书店联:预知千古事,需读万年书。交通联:铁路通四海,资源利八方。挽联:雨洒天流泪,风号地放悲。药店联:药圃无凡草,松窗有秘方。眼镜店: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医院联:神针出手妙,白衣怀丹心。酒店联:闻香且止步,知味暂停车。新居联:大厦凌霄汉,阳春展画图。

盼统一联:山相亲,水相亲,人民手携手;情难分,义难分,同胞心连心。

盼统一联:月缺月圆,日日夜夜,思念骨肉同胞;日出日落,朝朝暮暮,盼望祖国统一。

二、拆字联:

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妙人儿倪家少女,武士心志在止戈。

三、反复联:

读书好种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月、新景。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四、矛盾联:

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甩。船载货物货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土地地长尺短短量长。船漏漏满锅漏干;灯吹吹灭火吹燃。身轻担重轻挑重;脚短路长短走长。

五、歇后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开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节节甜。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六、缺字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意指:缺衣(缺一)少食(少十),无东西】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 【意指:王八(忘八)、无耻】

七、谐音联: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谐音双关,意指: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需媒】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谐音人物名: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八、数字联: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花甲相逢,增加三期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一担重泥遇子路,两堤夫子笑颜回。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

九、谜语联:

上联: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攀)下联:左绕丝右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樂)

十、标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改为: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十一、叠字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长发长发,长长发;发长发长,发发长。乐乐乐乐乐乐乐,朝朝朝朝朝朝朝。

【1、3、5、6读lè,zhāo,2、4、7读yuè,cháo】 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

【1、3、5、6读cháng,háng,2、4、7读zháng,xíng】

十三、顶针联:

地楼上起楼,楼间无地;无井中开井,井底有天。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十四、同韵联: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雨打沙滩,沉一渚阵一渚;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千古留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移椅倚桐同赏月,点灯登阁各攻书。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酒不留零。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书翰林书。

十五、回文联:

上海自来水,来自上海;北京出租车,租出京北。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十六、问答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父子;小疑必问大事必问才算学生。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促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以往事皆非。

十七、修辞联: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家有万金不算富,命里五子还是孤。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做澡盆。

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十八、用典联: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十九、巧对联: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日照沙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破水底天。水底月为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鸡蛋无盐真淡蛋,猪肠未切好长肠。

第五篇:妙吉祥

妙吉祥...妙吉祥-网易博客 http://wuxin20070717.blog.163.com/ 分类.·所有日志(1521)·法音清流(23)·大佛顶首楞严(16)·大方广佛华严(82)·圆觉经有声经(2)·《金光明最胜(10)·法华经有声经(9)·大般涅槃经(49)·文殊菩萨的故(8)·大乘佛经有声(27)·素食好处多(11)·佛经(26)·佛教动态(16)·600卷大般若(320)·佛教影音视频(85)·法师简介及开(52)·音画图文(92)·佛教故事(45)·大德开示(126)·释疑解惑(43)·反思 启迪(38)·善知识文摘(52)·佛菩萨圣诞(77)·菩提文集(67)·佛曲大家唱(7)·知恩感恩报恩(47)·默认分类(191)友情链接

· 摩诃般若新浪博客· 妙吉祥的新浪博客· 佛法交流新浪博客· 观自在讲堂的个人主页· 灵山00001大乘法音· 大乘法音豆单--视频播客· 佛教音乐· 佛教电影· 妙印法师恭诵大乘佛经专辑· 妙吉祥百度空间

网址收藏

· 本师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妙印法师恭诵· 金光明最胜王经---妙印法师恭诵

《金光明经》是大乘佛教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之一。由于经中所说的诵持本经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护国利民功德,能使国中饥馑、疾

· 大般涅槃经 配乐版----妙印法师恭诵· 大般涅槃经 北本(乾隆大藏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001-第600卷 配乐版)· 大般若经原文恭诵001-600卷(无音乐)----妙印法师· 《金刚经》玄奘版--妙印法师恭诵· 妙法莲华经(法华经)---妙印法师恭诵·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音)· 大佛顶首楞严经(配乐)· 楞严咒 7遍 共修 妙印法师诵· 《楞严经》五十阴魔专题· 佛说佛名经(万佛名经)--妙印法师恭诵· 圆觉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说法灭尽经--妙印法师恭诵· 佛说当来变经---妙印法师恭诵· 八十八佛--妙印法师恭诵· 《入楞伽经》第八卷· 魔王护持大乘修行者离恐怖神咒· 地藏菩萨本愿经---妙印法师恭诵· 佛教日历(佛历 在线查询)

最近访客

问来问去

遍十方界

厚德载物王

宗正山人

huantuoshi

济南刑事律

宁静祥和

zgb680

佛语禅心

一滴水

绿水青山

人人皆弥陀

美老大

clearsun

贫僧巧空

冷奇

jsdttyhc

依姐仁芯

随风

一念不觉

居家创业q1

林水

祥和

道华

文林

love&guo

法喜充满

大笨

senegalccb

释悲喜法师

月上心泉

姝伶

无相法师

襄阳牯子

饭粒

诗画

柒若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