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恨妒怒
妒
1.自己受的苦是自己以前造的孽,受苦即时赎罪,要感谢苦的经历和给你苦受的人。不应记恨更不应报复,因为那又是造孽。相反,给你苦受的人却在造自己的孽。
2.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和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3.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话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赋予他人;慢慢地,除了自己以外,每个人都成为了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4.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与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你是在伤害你自己。宇宙万物皆为一体。在你伤害大地、河川及上面的生灵时,你其实正在伤害你自己。
5.心是所有行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个充满仇恨及贪欲的心所引发出来的言论,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带来福乐。6.如何克服嫉妒心
问:“《无量寿经》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说,‘不当瞋怒嫉妒’;《太上感应篇》中‘常行嫉妒’之罪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中也讲到‘勿嫉妒人之技能’,可见古圣先贤常劝人放下嫉妒心,请教恩师如何下手、如何思惟才能远离嫉妒?”
答:这桩事情确实是非常严肃,因为这个烦恼如果不能够把它彻底改过来,在菩提道上决定产生障碍,不但道业没有成就,堕三途的机会就特别大。怎么改法?《了凡四训》里面说得好,有从事上改,有从理上改,有从心上改,《了凡四训》可以多看看,很值得做参考。在事上改的功夫浅,勉强把自己嫉妒心压制住;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这不是办法。想到嫉妒障碍的业因果报,这很可怕,才把嫉妒心稍稍压住。从理上,如果要是能够懂得是比较好一点,我跟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们的德能,我们不但不能嫉妒人家,而且帮助人、成全人,成人之美。为什么?他的事业成就,我们社会大众得福,我们自己也得福报;这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障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障碍自己,是障碍社会许许多多众生的福利,哪里是对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所做的,他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能影响历史,我们从嫉妒心把他破坏,把他障碍,这罪过多重!常常想到这个道理,我们嫉妒的心自然就淡化了。
如果从心理上改,这是最高明的。佛教菩萨就是教所有一切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嫉妒是不善,怎么可以把这个放在心上?把你的良心破坏掉了,把你的善行破坏掉了。你这一生本来可以作佛、作菩萨,因为一念嫉妒心,你堕地狱了。真的,天堂、地狱就在一念之间。《感应篇》、《阴骘文》是从因果报应上来讲,这是最明显的从利害上来说,你懂不懂这个利害?知道一个人要是没有嫉妒心,确实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你;你有嫉妒障碍,诸佛菩萨、一切善神远离你。谁跟你接近?妖魔鬼怪跟你接近,这些道理不能不懂。常常想到别人的善,就是我们自己真性里头的一分胜德,一定要成全别人,绝对不破坏别人,就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他要做一桩好事,我们也要把恩怨放下,帮助他。为什么?帮助社会、帮助一切众生。(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83)
我的嫉妒心很强烈,看到别人比我美貌、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我内心很难过,便生嫉妒,该如何降伏?如何净化?
嫉(梵语irsya)者,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唯识百法之一。此心所能引起某种特定之染嗴心,唯识宗归之于随烦恼之一。指对于他人之善、美等生起不悦之精神作用。
嫉妒会令人痛苦、不自在、情绪不稳、记恨对方。这种不正常的心态,往往是人类每个人都具备而有的,只是深浅广狭之别而已!有些人心生嫉妒很明显容易看出来,有些人生嫉妒心放在心坎上不表露出来,有些人心生嫉妒,却能将嫉妒心转为艺术化,但有些人心生嫉妒,马上爆发造口业(梵语vak-karman),无理批判对方„„。足见嫉妒心是很难控制的,何以故?因为嫉妒心不是物质界有形相的东西,没有开关可OFF,兹当嫉妒心现前之时,就任他宰割摆布,甚为无奈!
因此之故,我们应该化嫉妒心为随喜心,为何如此而为呢?因为你不随喜对方,别人也得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有美貌,一切的一切皆如往常故;但是如果你一旦为对方随喜功德、祝贺、美言几句、乃至随喜赞叹的话,你可大胆尝试一下,当你随喜赞叹对方后,内心当下有无比的快活、清凉、法喜充满,无有对立,心中这块沉重的嫉妒心即刻化为乌有,当下脸部频频展现出会心的微笑!一两拨千斤,轻轻松松只用随喜赞叹法门对治嫉妒心,就让自己活得多自在(梵语isvara)、多快乐、多喜悦,更可贵的便是与对方广结善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非但没有染嗴自己的心,同时又净化自己的嫉妒心,可谓双赢,一举两得哩!
我们要嫉妒别人,不如自己先自救,如何是自救呢?就是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短缺处,若短缺处修得圆满后,与对方平等无有高下,此时此刻,你想生嫉妒心都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短缺修满了,该有的一切具足,内心嫉妒之病已痊愈了,这是根本之道,彻底解决嫉妒心的不二法门。
假使要认真的与别人相互比较的话,那你就有嫉妒不完的痛苦心。比较是好,但应该取长补短,做为增上缘,若能如是,岂不妙哉!天下间尚未成佛之前,人人都有自己短缺之弱点,倘若你跟佛来论高低,那你就不得不自卑而生我慢,嫉妒心堆积如须弥山之高了。所以与其自卑、嫉妒、比不上别人而心痛的话,不如自己勤加充实自己的才华,勇猛奋发图强,为自己种种有不足、有欠缺之处加以修补,令其庄严圆满,若能如此,诸佛赞叹,菩萨护持,天龙八部嘉许。
嫉妒有十二过:
一、人不喜见。
二、广结恶缘。
三、伤及自家法身,秽自性。
四、他人唾弃。
五、人缘缩狭。
六、鬼神不护。
七、日日不安。
八、诸事违逆。
九、德行损折。
十、命终堕落。
十一、贤人远离。
十二、菩提不生。(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7.佛说“傲慢”和“嫉妒”
“傲慢”是一种心态,主要表现在不知道尊重别人唯我独尊,说话口气生硬,完全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如果有点小才,还会持才自傲,目中无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态度。“嫉妒”对现实或想象的优于自己的性爱竞争者所持怨恨的情感。
在佛法中华智仁波切是这样说的:嫉妒心和傲慢心这两个很难认识。我们这些凡夫,每个人都有傲慢心,每个人都有嫉妒心,只不过是很难看出来。觉得自己好象没有,实际上都有。
如果你没有傲慢心,你能不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一切众生,包括自己周围的人,自己的敌人、仇人在内,都放在最高处,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如果能,你才是真的没有傲慢心。有一次,一位居士说他没有傲慢心,我问他:那你到街上给每一个人都磕一个头,能行吗?他说他不干。你看,还是有傲慢心!如果在你的相续中彻底没有傲慢心了,那个时候你肯定能,那有什么可难的?你没有傲慢心的时候,一定能做到。在你的相续中有傲慢心,就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毛病,这是傲慢心的特点。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都好,觉得自己很有知识,见解很高,觉得自己很聪明、很能干„„当你的相续中有这些想法和念头的时候,这其实都是傲慢,要注意啊!
傲慢不是对自己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不是傲慢。信心是一种正知正见,信心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法喜充满。傲慢是一种无明愚痴、一种邪知邪见,完全是烦恼,这要分清。有傲慢就没有功德,这是佛说的。真正有功德的人不会贡高我慢,他什么时候都有谦虚的态度。
嫉妒心谁都有,有的重、有的轻。别人修行上有进步了,学习上有进步了,生活各方面有好转了,你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这叫嫉妒!你为什么不舒服啊?我们已经发愿了要饶益众生,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还是没有发心!如果你真正发心了,让众生高兴是你的任务啊!你没有为他们做什么,他自己就能得到好处,你应该随喜,应该高兴。没有嫉妒心,发自内心地高兴、发自内心地生起欢喜心,这就是随喜。我们真正随喜了,我们也能得到这个功德,多好啊!不管众生通过什么手段得到好处了,高兴了,我们就应该高兴;他得到好处了,我们就应该随喜。要为他的高兴而高兴、为他的满意而随喜,这就是无伪的欢喜心,这就是没有嫉妒心。
“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有傲慢心和嫉妒心。如果还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或者说你的智慧还不够圆满;如果还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或者说你的慈悲还没有到位。一定要好好地观察观察自己啊!
8.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治嫉妒心病呢?那就是随喜。隋朝的吉藏在《法华玄论》中说:“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 如果要根治嫉妒心,按佛陀的教导修随喜心是最有效的。“随”为顺从之义;“喜”为欣悦。随喜者,即为见他人行善,身心顺从,随之心生欣悦;亦即随他修善,喜他得成。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事业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升起欢喜心。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当别人的生活境遇比你好的时候,你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即使他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安乐,我们也应该欢喜。要防止生起诸如“他人比我过得好,上天对我不公平”一类的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慈悲为善,拿出了自己的十万百万,救助伤残,而你看到别人这样的举动时,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且用美妙的语言去鼓励他,赞扬他的功德,你就做到了随喜。要防止生起诸如“他们行善是做秀、是为了争名争利的虚伪行为”一类的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建功立业,我随喜赞美;看到别人离苦得乐我随喜赞叹;看到别人救助弱小,我随喜赞扬;看到别人恤孤济贫,我也随喜赞赏„„人世间有太多的善行值得我们随喜!
当你发自内心地随喜赞叹他人的一切长处、一切成就、一切善举时,嫉妒心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你的心量就会得到无限的开拓!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每起一个念头都有果报,一个念头就是一次生死的亲因缘,可怕!一个善念,三善道受生;一个恶念,三恶道受生。
没有事情,想想过去,想善的,又是一个三善道;想恶的,又是一个三恶道,不得了!所以,不要想过去的事情,也不要想未来的事情。
三招化解心中怨恨
发布:火凤凰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4/3/29 12:21:00
收藏
微信分享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
你不要小看我们内心是无形无相的,《楞严经》一再强调,我们心中会创造相状出来。
所以你心中的恨会产生细胞病变,因为它的那一种力量,是无形相的。我们在观内心的时候─即空、即假、即中─它没有形状,但是它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当的把自己负面的能量化解掉!蕅益大师他提出了:
如何来化解心中的怨恨?
第一个 随缘消旧业想:
这是我们一般常用的方法。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把我当一回事„那就是欠你的!前生欠你的,来还债!一个人经常去做一件好事情,但是你所得到的果报,却是跟你所做的因地不相符合,你的果报非常的差,那就是有两种情况:
(一)你本身有罪业,先把罪业逼出来。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善法,它不是先表现善法,它先进入阿赖耶识,先把恶法逼出来,就是你本来有三恶道的果报„重报轻受。
(二)你真的欠他,没办法,没得说!
随缘消旧业,这是比较消极的看法。
第二个 当善知识想:这是积极的!
诶!这个是菩萨示现来考试的,我必须通过这个恶因缘来增长我止观的力量、来增长我忍辱的功夫。忍辱的功夫不是在顺境完成的,忍力是从逆境的观照当中,点点滴滴的,不断的调整自己,失败了不放弃,不断的调整,慢慢、慢慢,你的忍力才会培养出来,是从逆境中培养。
第三个 代众生受苦想:这更难了!
代众生受苦想,就是我们从逆境当中学吃亏,从吃亏当中培养一种慈悲的胸怀、菩提心的胸怀。
忏公师父说:一个菩萨你不学吃亏,你很难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学吃亏,这个吃亏就是─忍让。
不过也有人说: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唱唱炉香赞也不错,对了!妙境长老就这么讲:有时候我们在修念佛止观的时候,诶!很顺畅,这车子开得很顺,路上没有什么石头;有时候你怎么修,就是都不得力,挫折感很重,诶„唱唱炉香赞„真的有效。你就在山中哼个炉香赞,唱完再去打坐,诶,不同„整个情绪有变化„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把负面的能量,把它释放出来。
有一个西藏法王说:一个人经常把负面的情绪隐藏在心中,你很难去关心别人,你就很难发菩提心。
因为:你自己都不可能快乐,你不可能给别人快乐,这是个很重要的思考!你自己就闷闷不乐了,你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去化解自己的障碍,我们内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心本无生,因境有。
我们学习《楞严经》一路走来,得到一个讯息──我们心中是什么都没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因缘假相显现出来的,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一个东西─它会假借因缘生,它一定可以假借因缘而灭。
你有本事把它创造出来,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它本来就没有的。所以佛教是讲双向的,你能够让它缘起,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
如果说:烦恼是本来就有的,那就糟糕。本来就有你怎么消灭呢?所以菩萨要有善巧─你要怎么去化解„人生的确是充满了不圆满,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善业,但也累积了很多的罪业;在得罪业果报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困境,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去化解它,不要继续让它产生一个怨恨。
如何对待仇恨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事情对慧清法师讲了,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
慧清法师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该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
小沙弥一脸的不服:“可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心中无恨。”
慧清法师微微笑道:“圣人不是没有仇恨,而是善于化解仇恨。”
小沙弥抢白说:“难道说我把被蛇咬当做被松果打中脑袋,或者半路被雨淋一样,我就成了圣人?如此说来,做圣人也太容易了吧!”
慧清法师摇摇头:“圣人不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于化解对头的仇恨。”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说:“世人对待仇恨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摘下花朵赠给对头。能做到第三种,就与圣人的境界差不远了。”
小沙弥点点头。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当他人无故伤害自己、损害自己的利益时,不应该对其生起嗔恨之心。对此自己心中可以去想以下几点:
1、世上一切法和现象都是前有因后才有果的。自己这次之所以受到了他(她)的伤害,是因为以前(前世)我必定做过同样伤害他人的事情,造下了相应的恶因。现在因缘成熟了才会遭次相应恶果。而且,自己以前必定伤害过他(她),现在你与他(她)的这段因缘(孽缘)成熟了,才导致了他(她)现在相应地也伤害(报复)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自己难道不应该欣然接受此次恶报吗?
2、由于自己以前造下了相应的恶因,现在因缘成熟,这次自己遭受了被他(她)伤害的果报。虽然不好受,但也是好事!为什么呢?因为受过了此次果报,自己罪业也就相应地减轻了一分,以后就再不会遭受此次的果报了。否则此次不受此恶报,将来(来世、后世)某一天必定也会遭次恶报,因果不虚,绝无侥幸逃脱的可能。因此这次自己遭遇伤害可以说是有利有弊,甚至可以说是因祸得福。明白了这些,自己还有必要生气、嗔恨吗?
4、“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当自己每次心中生起嗔恨心时,也就相应造下了一分业因,埋下了相应的一分恶因的种子。即便业因再小,也必定存在。将来不管什么时候,此业因必定会有一天成熟,那是自己将会遭受到此次一念嗔心的恶报。想想看,如果自己平时动不动就爱发火、起嗔心,久而久之,日积月累,自己因此将会造下多么慎重的恶业呀?!未来自己必将会因此而承受惨重的果报(甚至受堕地域之苦)!而且起嗔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修行和进步。真可谓太得不偿失啦!明白了这些,我们干嘛还要起嗔心,使自己无端造业,将来受苦呢?这样不是太冤枉了吗?自己如何还敢起嗔心呀?
5、他(她)表面上伤害了自己,实际上却给自己带来的是莫大益处。为什么呢?因为你能够因此有机会修习忍辱。修忍辱的功德是很大的呀!因此他(她)此次伤害自己,自己不但不应去恨他(她),而且还应感激他(她)呢!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想想当年佛陀被歌利王宰割身体的事,佛陀为什么还要发愿将来第一个要度救歌利王呢?这不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啦!)
如果想通了以上几点,相信再没有任何理由和力量让你伤害你的人生起嗔恨之心了。
南无阿弥陀佛!
观世界之流转,想世人之运命,似乎大多数人认为这世界事事不公平。有人健康壮实,有人生来虚弱多病;有人聪明漂亮,诸根灵敏,有人呆傻木讷,聋哑残疾;有人富足长寿,有人贫困短命。按佛陀的解答,上述所谓构成人类命运的种种情形,无一没有来由,无一不是种种因缘之果报。也就是说,众生现在的个性和行为必受到过去造成的意识生命流的诱导和制约,如果前生的身、语、意业,或者说意识行为是低劣的,就会给予意识生命流以恶劣影响:如果前世播下了良种,那就会在今生获得丰饶硕果。
当遭受到种种不如意的事乃至是无辜的侮辱和诽谤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心去对待这一切呢?无辜招受到侮辱和诽谤是由于我们前世造的孽业的因,今世招到了无辜的侮辱和诽谤的果。我们是继续造恶因呢,还是用“宽容”的心去消这个业,种下善的果?我常常看到电视剧里的所谓“债主”都实施了他们所应当的报复,没有人去干涉或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但虽然报得很合理,甚至符合公理正义,但那复仇的完成,真的可以除去那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苦根源吗? “怨恨”就像个“枷锁”,将我们的痛苦锁住,又像个心火的牢狱,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火焰中,自己折磨自己。要超越“怨恨”是那么的难,更何况是“宽容”。
说到“怨恨”,我们知道“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著有一个“我”在受到侮辱、伤害,但“我”是什么呢?如果“我”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会腐化,就像空中花、水中月一样的虚幻,当我们的身体消失了,我们的怨在哪里?恨在哪里呢?如果身体不是“我”,而感觉身体存在的“心”是“我”,是我们的“心”在感觉受侮辱、伤害、杀害,是我们的“心”在怨在恨。但是,什么足“心”呢? “心”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吗?“心”是永恒的吗?当我们说“心”时,其时并没有—个实质不变且永恒的主体叫“心”,因为“心”是刹那变迁的。当我们说过去时,过去心己过去,已过去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未来时,未来心还没到来,还没到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心念也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心,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主休,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我们连实质的心都找不到,那么所谓依附在心卜的怨恨也如同中巾花、水中月般的虚幻。我们之所以有怨、有恨,全都是由虚幻的“心”和虚幻的 “执着”所产生,这使我们永生都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中!
当我们看透“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就会学着去“宽容”。宽容别人,同时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有—段话说得很好:用感恩的心去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用感恩的心去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用感恩的心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用感恩的心去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用感恩的心上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把“怨恨”的心变成“感恩”的心,那样你的心就会变得宽广,变得平和。因为宽广,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广阔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像无限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小摄。愿我们的心胸像大地—样的宽广,像弥勒菩萨一样能容世上难容之事!
第二篇:霓裳恨
霓裳恨dafws
丹青历史载悠悠,一代红颜几多愁。
红颜无错,爱亦无错。
锦绣宫堂之上,霓裳伴奏起舞,风飘飘,衫袅袅,目眸身后百媚笑,惹得风流才子为倾摇。为此才有了流芳百世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才美的卓越,因而出门遥传千里。玄君冒名招妃,一见钟情。难道就铸造一个灭国的大错?
红颜无错,爱亦无错。
天下人评事,见其表面,又有多少能剖析内情缘由?谁言自古红颜多祸水?红颜体色受之于父母,闭月之容乃先天所赐,何错之有?
错,何谓之错?古有梁祝比翼飞,为何霓裳就不可地连理枝?古有七夕织女会,为何霓裳就不可执子之手,与子皆老?难道霓裳为爱亦错?霓裳也只不过是红颜小女。
错,即使有错,是错于玄王,红颜无错,女子爱人也需人爱,只是君贪迷好色。忘身于朝岗,此乃灭国之源。霓裳也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爱而已!
霓裳纵使有错,错于与君王相遇,错于偶然。霓裳愁郁,感时也溅泪。霓裳无错,追求自己的梦,有错吗?
天下人评事,见其表面,有多少人能剖析内情缘由,轻衫霓裳,伴奏哀舞,风萧萧,云了了,一曲霓裳沾泪至今朝。
------为杨贵妃评反:红颜灭国之罪
第三篇:小日本,恨你!
小日本,恨你!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天大的事——南京大屠杀!1937年,日本小鬼子侵入了南京市区,在城区和郊区杀人放火,犯了许多战争罪行!就六周的时间,猖獗的日本小鬼子杀死我们中国人30多万!我真的有点想骂脏话了!不但如此,至今为止,日本从未承认有南京大屠杀这一事,真是气死我了!钓鱼岛。!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小鬼子跟我们争?日本鬼子还不给我们中国人面子,我们中国人好心派个大大的领导去谈判,可他们日本鬼子?哼!派个小小司长,去你的!谈判不成功,还登岛,我们中国人登岛还被抓了!意见不合对吧,就说要购岛,我们才不让你购岛呢!就是你给我们1000000000000亿也不卖,这是非法交易!
我想劝告日本鬼子,不要在欺负中国了,小心给你投个核弹加原子弹,炸死你!
在此声明,以上内容纯属调侃,平衡一下愤怒的心情,请勿喷!请勿吐槽!我还是应该知道,解决与邻国的争端,还是要理性的,就像有一个不咋地的邻居,在我们的权益没有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与他搞好关系对大家都有好处。
近日,有些不理智的民众砸日本店,烧日本车,这不能使日本右倾的军国主义受到重创,而只能让我们的国民同胞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这种就属于不理智的行为。。。
我们要去思考在今后的行动中,怎么做,对我们更有利且能制衡穷凶极恶的日本小鬼子(其中的坏人)!
六年级:陈许维
第四篇:恨雪散文
茫茫长白山雪原,密密层层白桦林围绕着一幢幢低矮的泥草房,家家户户塔头草屋顶上戴着洁白的雪冠,泥墙角旁边立着红枫树空木筒子烟囱,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弥散着木柈子的浓香……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就是刻在我心底的故乡。
每年冬天都盼望着下雪,我喜欢被白雪包裹着的茅草屋里的融融亲情;喜欢妈妈隔着结着冰花的窗子,笑眯眯看着我和弟弟妹妹在院子里堆雪人;喜欢爸爸在月亮映射的雪光里“吭吭”劈着木头柈子;喜欢举着松明子火把,陪着妈妈将一簸箕冻粘火勺“呼呼啦啦”倒进仓房的泥缸里……
许多年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在夜夜盼望回家的梦中,难忘的童年又和着纷飞的雪花欢舞;在快要结满冰河面的雾气中蒸腾;小村庄里弥漫着妈妈猪肉炖酸菜的浓香;耳畔又响起了“来家吃饭了”那属于母亲亲切悠长的呼唤!
一
今年冬天,减负浪潮让老师们迎来了第一个没有补课的寒假,十年来,我也第一次能够回家多陪伴父母一段时日。
从前每次回家,爸爸妈妈都会一大早在胡同口小商店里等我,他俩还会还会互相搀扶,隔一会儿就出来,站在雪地里张望着公路上开过来的客车,尽管有时要等到天黑;今年妈妈七十九岁,爸爸八十三岁,他们已经挪不动疲惫的脚步,再也不能出门去接我了,况且今年的天特别冷,雪特别大,路特别滑!
“我俩得小心些,一旦摔坏了,可要给你们添麻烦了!”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
是的,爸爸妈妈一生都不肯给别人添麻烦,他们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过什么要求,也没有听到过他们说过任何人的不好,即便是生病了,他们也轻易不肯给儿女打电话,倒是事事为别人考虑得周全。
爷爷和爸爸都是出了名的善人,当年,我家是拥有千亩田地的人家,可是也只是金玉其外,因为爷爷和爸爸会毫不吝啬帮助穷人。一些穷人向人借钱,总会找爷爷做保人,明知道人家还不上逃债跑了,自己要给人家堵窟窿,爷爷也会义无反顾,每次爷爷都会说:“钱财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多少都不是自己的,救个人才是真正得到了!”
逢年过节,一些流浪汉就会找到家来:“大叔啊,我过不去年了!”爷爷每次都会很爽快地说:“好,到我家过!”
于是每年都有十几个流浪汉让我家的年过得十分热闹:爷爷让他们帮着喂喂牲口,劈劈柴火,这样他们就能心安理在我家过年了。年前准备的年货不到年初二晚上送年就吃完了,大年初一,奶奶就会踮着小脚和妈妈推磨、摊煎饼给光棍儿汉们准备吃的。
光棍儿陈瘸子每年都在我家过年,那一年他给日本人当劳工,腊月二十九才放了回来,可是在回来的路上却冻死在了牛爬犁上,“老牛识途”将他拉到了我家,别人知道爷爷的脾气,想趁爷爷不知道简单埋了算了,没想到爷爷知道了很生气:“好歹他也到人世间遭了一把罪,活着没享倒福,死了也得有个窝儿,有点钱花。”于是为陈瘸子像模像样出了殡。
爸爸因袭了爷爷的传统,加上妈妈的通情达理,他的善心并不比爷爷逊色。合作化之后,家底儿被折腾得精光,爷爷也在打柴时摔断了腿,日子一下子困窘起来,可是家里还是迎来送往,许多穷亲戚还会来寻求帮助,平时家里有点细粮,妈妈攒着,给爷爷奶奶过一段时间烙个饼、包顿饺子,可是来了亲戚朋友,妈妈还会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她还会给来窜门的孩子们用布票扯布做新衣服。
“小的时候就盼着放假到大姑家玩儿,姑姑姑夫脾气好,我们可以随便淘气,那年我去姑姑家,把马蹄表拆了装不上了,就拿着表的齿轮转陀螺玩儿,姑姑说了句‘淘气包子’就没事了!”表哥已经五十多岁了,经常会提到起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爸爸妈妈的脾气好是出了名的,相濡以沫六十年,他们没有拌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甚至说话粗声大气的时候都没有。
妈妈一生没有骂过一句人,唯有一次的“发火”,竟令我们喜出望外:那年我只有六岁,踩在房门的边儿晃来晃去玩儿,妈妈点点我的脑门儿:“这小犊子,真淘气!”把我们姊妹几个乐得跳起来:“妈妈会骂人了!”
虽然爸爸妈妈对我们没有严格的管教,但是他们的善行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记得山后榆树岔村一个老头,每年都背着椴树皮背筐到我们村子讨饭,妈妈给了他两张煎饼,我还会偷偷从碗柜里再偷出两张追上去送给他,那老头儿也总会回敬几句吉利话:孩子你心眼儿这么好使,长大后一定会有好报的……弟弟妹妹也个个懂事乖巧,和和气气,念书认真,从来不惹爸爸妈妈生气,对父母特别孝顺,就是在外面别人给一块糖,也会强按住馋虫,揣在兜里,拿回家来给爸爸妈妈先尝尝……
二
去年去香港工作,一年没有回家,当然也就没有回家过年,爸爸妈妈想念着我,但每次电话都装作若无其事,只是说兄弟姊妹如何孝顺,他们的身体如何好得很,可是仅仅一年,妈妈连电话也接不了了,爸爸的耳朵也聋了!
“你爸爸妈妈很想你,和我说起你就哭!”邻居薛姨告诉我。
唉,爸爸妈妈是想念儿子想得衰老了!
……当我带着一身雪花推开了房门,他们早就等在了门口,颤巍巍地将我的手攥在他们干枯的手中,干涸的眼睛里闪射出了喜悦的泪光。
姐姐告诉我:“爸爸妈妈一直在楼窗前等着你,看到你下了车,他俩就等在了门口……”
今年,由于爸爸妈妈再也不能烧炉子了,就搬进了我老家的楼房,可他们的世界就只剩下了一扇窗:“每次我从你家楼下走过,都会看到你爸妈趴在二楼的窗前,有时我摆摆手,你爸妈也会冲我挥挥手!”妻妹打电话告诉我。
我心里掠过了一丝苍凉,旋即又是一种敬佩:爸爸妈妈的世界是变小了,但这扇窗里却有白的云蓝的天,更有六十年刻骨铭心的真爱,爸爸用颤巍巍的手握着妈妈的手:“电视小品里有两个人的手粘到一起了,咱俩的手一辈子也分不开了!”……
回家的当天夜晚,妈妈怔怔地看了我半晌,突然问我:“你真的是小平吗?”一句话就让我的泪水涌了上来!不孝的儿子离开父母太久了,以至于妈妈都不相信朝思暮想的儿子真的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妹夫小徐把我叫到了旁边:“哥哥,咱妈今年一阵儿明白一阵儿糊涂,身体也特别弱,咱们要有个思想准备呀,我对小伟(我妹妹)说,她不爱听,你是儿子心里可要有数呀!”
我听了先是一怔,可是也不愿相信妈妈会弃我们而去:“咱妈生了这么多孩子,年轻时坐月子只能吃苞米粥,不到三天就得下地干活,伤了脾胃,可是心里没有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事的”
话是这样说,可是我还是隐隐感到陪伴妈妈的时日不会太多了,假期二十几天,我再也不愿离开父母半步,有时不得已的应酬,妈妈也会对我恋恋不舍:“快些回来呀!”莫不是她也预感到与儿子相伴的日子有限了吗?
三
每天晚上我都会躺在爸爸妈妈身边陪伴一会儿,妈妈把我的手握在胸前,爸爸的手也会搭在我的手上,温暖的手传递着短暂而温馨的亲情,爸爸妈妈会一遍遍数说着我们兄弟姊妹和孙子外孙们多么多么有出息。
妈妈对和爸爸相依相伴的六十年感到十分幸福:“那一年,你爸爸为了一大家子人能吃饱饭,去大林子里开地烧荒,差点儿引起山火,他扑火时连吓带累,回来全身发黄,落在炕上。村里的赤脚医生说得了这病八成是活不成了,那时我真觉得天塌了,你大姑和小姑背着我研究把你们姊妹几个分着领养,没想到你爸爸挺过来了,还把你们都培养得这么有出息,我跟了你爸这辈子知足了!”
妈妈一生都在知足中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小时候爱说故事的姨夫曾绘声绘色给我讲爸爸妈妈结婚的往事:
当年你妈妈是龙泉镇里刘大院儿家的闺女,你姥爷家有二十几口人,一大圈儿红松木板杖子围起有十五间大房子的大院子,那杖子有三米多高,这么高主要是为了防土匪进家里抢劫,因为那年你太姥爷就被土匪绑了去,割掉了耳垂送到家里要赎金,亏着有个要逃跑的看守带着你太姥爷逃了回来……
平时你太姥爷家教特别严,女眷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就是在大门口站一会都不行!土改那年,一家人被赶到了镇子西面你们家西面的三间空房子里,从不出门的你妈妈和你爸爸也有机会见了几面,两个人虽然没有说过话,但对彼此都有了一些好感。
两家人都是山东莱阳闯关东过来的,你太姥爷看你爸爸干活勤快,就和你三太爷做主给你爸妈结了亲。
结亲之后时间不长,土改工作队“纠偏”,你姥爷一家又回到了刘家大院儿,开始张罗着你爸爸妈妈结婚的事。吉日定下,你爷爷杀了三口猪,一口送到你姥爷家做聘礼,两口用来招待客人。
婚礼那天全镇子都轰动了,鼓乐队吹吹打打走在前面,你爸爸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身上系着大红绸带,胸带大红花,骑着枣红马,和同样披红挂彩骑着马的伴郎陪在你妈妈八抬大轿两边,你妈妈那天身穿紫色旗袍,脚穿着黑皮鞋,那时候让人羡慕得不得了。
你家大院子里黑压压都是来坐席的人。记得那天摆的是“三六到底”的酒席,就是三六十八个菜——六个热盘儿,六个凉盘儿,外加六个大碗菜。院子里客人四人一桌吃得热热闹闹,男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女人羞羞答答从兜里掏出手绢,偷偷将丸子、榨干果儿包起来揣进大襟儿里回去给孩子吃。
你爸妈坐在里屋的炕上“管小饭”,就是夫妻俩吃第一顿小夫妻饭。我们几个年轻人躲在糊着新窗纸的格子窗下听声儿。
“以后咱就一起过日子了,家里俺爹当家,事事都要听他的,不能慢待老人!我不会骂人,我希望以后咱俩也互相尊重。”你爸爸说。
“我能做到,但你要管好自己!”你妈妈说
“你家被赶到空房子时见到你几次,我就觉得你不错!”你爸爸说。
“提亲时我还以为是要我嫁给老孙家的儿子呢,要是那样,我就跟着八路走,不能干别的,可以在炊事班做饭,没想到是你,我知足了!”听得窗外的几个男人羡慕嫉妒恨……
姨夫的故事让我们惊奇不已,没想到每天忙忙碌碌的爸爸妈妈还有这样浪漫的传奇!
小时候孩子多,有时都到了断顿的地步,但在油灯下打着纳鞋底麻绳儿的妈妈,还会和爸爸盯着炕上齐刷刷七个小脑瓜儿:“嗨,咱们有这么多孩子,长大了日子得多好呀!”
我上大学时,家里也到了最困难的时期,青黄不接的春三月,靠借钱买几斤苞米应付过几天,就不知下一步怎么办了,可是一生心态平和的爸爸妈妈还是波澜不惊。
一次放假回家,睡到下半夜醒来,看到爸爸妈妈还坐在炕梢儿盯着我看:“咱俩养了这么好的孩子,这辈子真是有福呀!” ……
是呀,爸爸妈妈的世界因为知足而精彩无限:
“这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瓦房!”
“现在住上楼了,这日子可就登天了!”
爸爸妈妈高兴我心里也乐:“等雪化了,天暖和了,你俩买个马扎儿,下楼在路边儿看看光景。”
“春天,我让小徐开车拉着你们去老家采山菜。”特别孝顺的三妹也有计划。
“钻大树林子采大叶芹,爬山坡摘刺嫩芽,我的体力是不行了,去路边儿采柳蒿芽儿我还能行,我知道哪里的柳蒿芽儿长得壮!”妈妈也憧憬着春天……
四
由于工作忙,正月初六我不得不离开了家,妈妈眼神里充满了无尽惆怅,她的嘴唇抖动着,眼睛一刻不离开我,唯恐我在她的视野里消逝,她是不舍得我离开,因为这是生离死别!
我又一次把脸贴在妈妈苍老的脸颊上,那属于母亲的馨香至今还是那样让我牵动衷肠,我趴在妈妈的耳边说:“妈妈,正月二十六我还会回来的!”,妈妈没有说话,只是认真地点点头。
是母子连心的缘故吧,这次离家的脚步从来没有如此沉重!
汽车咿呀呀碾着冰雪驶离故乡,我刮掉车窗上的一块霜花,望着忽闪忽闪白雪覆盖的原野,一向爱雪的我,不知怎的,内心竟掠过了无比苍凉!
五
半夜里的电话总会让人胆战心惊,正月十八晚上十一点钟,电话里传来了噩耗:“哥快回来吧,妈妈不行了,回来晚了,就看不见了!”妹妹那边是撕心裂肺地哭号!
登时五雷轰顶,我一下子瘫了下去,一双无形的手揉拧着我的心,那是锥心彻骨地痛,此时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心疼的滋味,生命是击碎的翡翠,泪水是决堤的洪水!
不会吧,昨天打电话,妈妈还让爸爸告诉我回家吃饭,我还和同事们说:你们看,我妈妈真是糊涂了,这么远,怎么回去吃饭呀!
坐在车里,我祈祷着奇迹发生,妈妈,你一定等着我回去呀!
“妈妈已经走了,回来你就直接去殡仪馆吧!”妹妹告诉我。
听到妹妹的话,我已神思恍惚,莫不是这是一场梦吧!此时,一弯残月挂在深蓝的天空,灰白的雪野林间不时会闪出一个个荒村,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几家门前高挑的灯笼寂寞地吐露着残年余红……
六
妈妈,您真的走了,您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丝眷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您把慈祥的面容和慈爱的目光凝固在冰冷的镜框里,隔着玻璃,我无法触摸到您的温度,我无法为您逝去眼角思儿的泪花;晨烟暮霭里,我再也寻不到您的身影,不管我的声音如何高亢,今生再也不会听见您的一声应答!
妈妈呀,我的心和梦都随着您的离去零落成尘,惟愿随着你烈火中的一缕轻烟,飘散在属于您无忧的空间。
妈妈,您就这样毫无眷顾地走了,撇下老爸爸独守空室,我们和爸爸都在演戏,在彼此面前强颜欢笑,在背后偷偷流泪,我们知道谁也无法为谁抚平内心的伤痛,因为爸爸的世界是属于妈妈的,每天睡觉,爸爸的手总会在妈妈睡觉的床上拂来拂去,他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我无法不想她,我自己的事还是我自己解决吧!”爸爸的眼睛红肿得张不开了!
今天又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二十二场雪,细碎的雪花密密地洒落,天地是扯天扯地地惨白,每一根树枝都变成毛茸茸的雪条儿,校园里的松枝被雪压断了,气温也骤降了十几度!人们说,今年的天气太反常了,老人们挺不过去了。
每一片雪花都会落到我的心里,带来的都是彻骨地寒凉!
我恨雪!
20XX年4月
第五篇:蝴蝶恨诗歌
江南的烟雨,走过悠长又寂寥的小巷
颓圮的城墙,感受到那种时间的痕迹
老去,旋律不变
燕子双飞,蝴蝶遗恨,泪滴千千万万
一生一代一双人,如若前生未有缘,今生又怎重结
蝴蝶翩翩飞,醉入花荫,潺潺凄诉生死盟约
命定的情缘,未尽相思,亦攒眉千百度
草木清风,百花盛开,春色满乾坤
花样年华,效仿先贤,拜师求学
偶遇草桥,撮土为香,知己良伴,蝴蝶为证
方寸间,书卷青灯
纸墨间,笑对圣贤
天地间,彩鹞随风展
俏梅初放,敲冰煮茶
桃红四月,杜鹃啼闹
屈子祭殇,蚕豆花开
明月西楼,嫦娥舒广袖
瑞雪初降,年轮回转
三年同窗,情深意长
绿水悠悠,青山点点离愁
荷叶清水塘,鸳鸯对成双
井中相映照,盈盈笑红妆
观音做大媒,双双来拜堂
怎奈不识红妆女,自许婚配自选郎
长亭亲许小九妹,约定花轿早来抬
久别重逢喜还悲,道不尽,最是不胜清怨
相思无益,惆怅清狂,深知身在情在,无奈枷锁连连催
纵有无尽绵绵相思,却没个安排处,终成了个春闺一梦
隔窗儿,相忆深,执扇儿,空泪痕
碧落黄泉,两处皆茫茫
生不同衾,死同穴,山长水阔,总相思
自别后,忆相逢,生死情,离别恨
撕心裂肺
唯愿魂梦与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