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佛说十善业道经_印书01

佛说十善业道经_印书01



第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_印书01

佛说十善业道经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

一、诸根调顺。

二、永离諠掉。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

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十善业道经 经文摘自《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七册、七九五页。)

十善业道经节要 附说十恶果报

沙门蕅益编订

戒杀生。得成十种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

犯杀生。得成十种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有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害心。

三、难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有病。

五、寿命短促。

六、恒为非人之所恼害。

七、常有恶梦,寝觉不乐。

八、难除怨结,众怨不解。

九、有恶道怖。

十、命终恶趣。

戒偷盗。得成十种可保信法。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

犯偷盗。得成十种不可保信法。

一、资财纵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皆能散灭。

二、多人不爱念。

三、人能欺负。

四、十方毁谤。

五、常忧损害。

六、恶名流布。

七、处众有畏。

八、财命色力不安乐,辩才不足有缺。

九、不怀施意。

十、命终恶趣。

戒邪淫。得四种智人所赞法。

一、诸根调顺。

二、永离喧掉。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

犯邪淫。得四种智人不赞法。

一、诸根不调顺。

二、不离喧掉。

三、世所厌恶。

四、妻常能侵。

戒妄语。得八种人天所赞法。

一、口常清净,舌根优钵花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服。

三、发言诚证,人天敬重。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乃殊胜,无能制伏。

犯妄语。得八种人天不赞法。

一、口常不净,舌根臭秽薰蒸。

二、为诸世间之所不服。

三、发言不诚证,人天不敬重。

四、常以恶语,恼害众生。

五、得劣意乐,三业不净。

六、言常误失,心常忧愁。

七、发言轻浮,人天不奉行。

八、智慧乃下劣,人能制伏。戒两舌。得五种不可坏法。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

犯两舌。得五种可坏法。

一、得能坏身,有能害故。

二、得能坏眷属,有能破故。

三、得能坏信,违本业故。

四、得能坏法行,所修不坚固故。

五、得能坏善知识,常诳惑故。

戒恶口。得成就八种净业。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

犯恶口。不成就八种净业。

一、言常乖度。

二、言不利益。

三、言不契理。

四、言词粗犷。

五、言难承领。

六、言不信用。

七、言多可讥。

八、言尽不乐。

戒绮语。得成就三种决定。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犯绮语。不成就三种决定。

一、定为智人所诃。

二、定难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难最胜,定有虚妄。

附四分律酒戒一条

戒酒。得成就十种无过失法。

一、颜色不恶。

二、不少力。

三、眼视明。

四、现无嗔恚相。

五、不坏田业资生法。

六、不致疾病。

七、不益斗讼。

八、无名称恶名流布。

九、智慧不减少。

十、身坏命终,不堕三恶道。

犯酒。得成就十种过失法。

一、颜色恶。

二、少力。

三、眼视不明。

四、现嗔恚相。

五、能坏田业资生法。

六、增致疾病。

七、能益斗讼。

八、名称恶名流布。

九、智慧减少。

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戒贪欲。得成就五种自在。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

三、福德自在,随欲物备。

四、王位自在,珍奇皆奉。

五、所获胜物,过本所求。

犯贪欲。不成就五种自在。一、三业不净,诸根不足。

二、财物不自在,一切怨贼能夺。

三、福德不自在,随欲难物备。

四、王位不自在,珍奇难皆奉。

五、所获劣物,非本所求。

戒嗔恚。得八种喜悦心法。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犯嗔恚。不得八种喜悦心法。

一、有损恼心。

二、有嗔恚心。

三、有诤讼心。

四、粗犷谄曲心。

五、得凡害心。

六、不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不端严,众共不敬。八。以粗犷故,速生恶趣。

戒邪痴见。得成就十功德法。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损身命,终不作恶。

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

十、不堕诸难。

犯邪痴见。不成就十功德法。

一、失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不信因果,宁损身命终作恶。

三、惟皈依外道余天等。

四、曲心邪见,难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恶趣,不更善道。

六、无量邪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正道,行于非道。

八、常起身见,舍诸善业。

九、住有碍见。

十、常堕诸难。

《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解释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龙王啊!你看这个大会与大海中形形色色各种类众生,是否各别不同呢?像这些众生,没有不是由自己的心念,造作出善与不善的身业、口业、意业所致使的结果报应。心意没有形色,不可看见或者拿取,只是虚妄不实的万法影相集合所生起,毕竟诸法无主体,没有真正的自我与自我所有的一切。众生虽然各自随著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现起的果报不同,在其中实在没有能创作的主体。所以一切万法的生灭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的本性如幻如化,有智慧的人了知以后,就应该修集福德善业,由这样所产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的果报身心,都会很端正庄严,看见的人都会真欢喜而不会生讨厌。

龙王啊!你观看佛的身相,是从修集百千亿种福德所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相,放出光明显耀而遍照,光明遍覆与会大众,假使有无量亿的自在天王与大梵天王,他们所放出的光明也都会被佛陀的光明掩盖而不能显现;凡是有瞻仰如来身所放光的人,没有不目眩眼花。你又观看这些大菩萨,美妙的色身又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很多的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

这些天神、龙众、夜叉鬼、乾闼婆音乐神、阿修罗鬼神、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罗迦地龙等八部鬼神众,都是有广大威猛势力的,也都是修集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现在在大海中所有的水族众生,形体颜色粗劣鄙陋,形体大小,都是由自己内心起各种妄想恶念,致使身口意三业做出不善的罪业,由这样的原因,就随著所造的恶业各自感受果报。你现在应当时常照我的话去修学,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了知通达因果报应,修持学习一切善业。

你们对这些道理,应当有正见而心不动摇,不可再堕落在断见与常见中,对佛法僧三宝能生长福田,应该生起欢喜心恭敬供养,如果这样,你们也会得到人间天上的尊敬供养。龙王你应当要明白!菩萨有一个法门,能断除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是那一种法门呢?就是在白天夜间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使令一切善法,在心内念念增长生根,不容允有一分一毫不善的恶念参杂在心里,这样就能使令各种罪恶永远断灭,善法日日圆满,时常可以亲近到诸佛菩萨,以及所有的圣贤群众。

所说的善法者,如果想要修得人身与天神的身体,或者要修证小乘声闻罗汉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独觉辟支佛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大乘的无上佛道,都必须依靠这个善法,做为修行的根本,才能修得成就,所以名叫做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是那十种善法呢?就是所谓能永远舍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杀生的罪行,就能得到成就十种脱离苦恼的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对各种众生普遍布施没有怖畏。第二:时常对于众生会生起大慈悲心。第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恨恚怒的习气。第四:身体时常无病苦。第五:寿命会活得长远。第六:时常会受非人类的鬼神所守护。第七:时常没有可怕的恶梦,寝睡或者觉醒都很快乐。第八:灭除一切结怨,怨恨仇害自然解除。第九:不会堕落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的恐怖。第十:命终后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功德利益。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佛的随心自在寿命要长要短无障碍的果报。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偷盗的罪行,就能得到十种有保障而可信的善法,是那十种呢? 第一:物质财产盈积充足,而且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不可爱的败家子,都不能消散毁灭。第二:多数人会敬爱怀念。第三:别人不会欺负。第四:十方的人都会赞美。第五:不用担忧会受损害。第六:善良的名声流传远布。第七:处在群众心无畏惧。第八:钱财、寿命、容色、体力都一切安乐,而且辩论口才具足没有缺陷。第九:时常怀著布施救助的心意。第十:寿命终了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证清净大菩提的智慧。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邪淫秽行,就会得到四种智者所称赞的善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器官,都很调顺。第二:永久远离纠纷諠闹与内心的掉举散乱。第三:受世人所称赞。第四:妻子没有人能侵犯。就是这四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佛身大丈夫男根隐密不露的藏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打妄语的罪业,就能得到八种天神所赞叹的善法,是那八种呢?第一:口常清净,发出优钵青莲花的香气。第二:被一切世间人所信仰伏从。第三:所发的言语可成为证明,受人间天上所敬爱。第四:时常用爱语安慰众生。第五:心意能得到殊胜的安乐,身口意三业都很清净。第六:说话不会错误过失,内心时常欢喜愉快。第七:所发出的语言必受他人尊重,人间天上的人都会一一奉行。第八:智慧庄严殊胜,没有人能超越制伏他。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如来真实不虚的语言。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两舌挑拨的罪业,就能得到五种不可破坏的善法,是那五种呢?第一:得到不被破坏的身体,因为没有人能伤害他。第二:得到不被破坏的家庭眷属,因为没有人能破害他。第三:得到不被破坏的信用,因为顺于本份所修的道业。第四:得到不被破坏的法力道行,因为所修的道行很坚固。第五:得到不被破坏的善知识,因为不曾欺诳迷惑别人。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正信的眷属,一切魔的眷属,都不能阻碍破坏。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恶毒的口业,就能成就得到八种清净的善业,是那八种呢?第一:所说的话不乖违适度。第二:所说的话都对人有利益。第三:所说的话必定契合真理。第四:言语词句都很美妙。第五:所说的话都可以承受领会。第六:所说的话可以相信采用。第七:所说的话不会被人讥笑。第八:所说的话全部都是令人可爱,别人乐于接受。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会具足如来清净梵音的声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花言巧语的口业,就能得到三种决定不变的果报,是那三种呢?第一:决定被有智慧的人所喜爱。第二:决定能用智慧依照事实回答所问。第三:决定在天上人间所成就威德是最殊胜的,因为所说的话没有虚妄不实的花言巧语。就是这三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一切所授记的果报,丝毫都不会荒唐而捐弃。

正觉:二乘人。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贪求欲望,就能得到成就五种自在满足,是那五种呢?第一:身口意三业自在满足,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具足圆满。第二:财产宝物自在满足,一切怨仇盗贼都不能抢夺去。第三:福报德行自在具足,能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物品都能具备满足。第四:国王的权位自在满足,任何珍贵奇妙的宝物,各方都会来奉献。第五:所获得的物品都超过所希求的,甚至超过百倍的殊胜,这是由过去世不悭贪不嫉妒别人的缘故。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在三界内是特别尊贵殊胜的,天上人间都会共同恭敬供养。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嗔恨恚怒心的意业,就能得到八种喜悦的心法,是那八种呢?第一:没有损害恼乱的心。第二:没有嗔恨恚怒的心。第三:没有斗诤诉讼的心。第四:有柔顺温和本质正直的心。第五:能得到圣者的慈悲心。第六:时常作利益安慰众生的心。第七:身体相貌端正庄严,众人都共同尊敬。第八:以和气忍辱的缘故,能快速生到清净世界。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证得没有障碍的心,观看的人不会生讨厌而起欢喜心。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愚痴邪见,就能得到成就十种的功德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能得到真正善心的快乐,得到真诚善良的善知识。第二:深信因果报应,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始终都不敢做恶业。第三:只专心归依佛教,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外道等。第四:把持正直的心正见的心,永远脱离一切吉凶的疑惑罗网。第五:会时常生在人间天上,不会再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第六:具足无量福慧,展转增加殊胜。第七:永远舍离邪魔外道,实行佛法圣道。第八:不起虚幻的五蕴之体而生身见执著,舍离一切恶业。第九:安住在无碍的正确见解中。第十:不会堕落各种的灾难。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会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由自在的神通法力。

当时世尊又向龙王说:如果有大乘菩萨能依照这十种的善业,在修持菩萨道的时候,能舍离杀生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富有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长寿不会夭折短命,不会被任何一切怨仇盗贼所损害。

因为舍离偷盗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富贵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最殊胜没有人可以相比,都能具备积集所有诸佛的圣法宝藏。

因为能舍离不是梵行的邪淫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他的家人眷属都能守贞节而顺从,对他的母亲与妻子,没有人敢用淫欲心去看视她们。

因为舍离虚诳的妄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又能脱离众人的毁谤,摄持如来的正法,依照他的誓愿所希求,任何所做都必定能得到结果。

因为舍离挑拨离间的话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裕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家庭眷属都会和睦相处,有共同一样的志向与欢喜,永远不会乖违诤闹。

四不行业:

一、不说是非。

二、不听是非。

三、不传是非。

四、不得妄语。

因为舍离了粗鲁恶毒的语言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有一切群众,都会很欢喜归依,所说的话都会被人相信接受,没有人会违抗拒绝。

因为舍离了没有意义的花言绮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说的话都不会虚伪假设,众人都会尊敬接受,又能善巧随方应变教导,断除各种疑问迷惑。

因为舍离了贪欲追求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惠施喜舍给众生,信心慧解都很坚固,具有很大的威德法力。

因为舍离了嗔恨恚怒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同时能迅速自然成就了没有障碍的心智,六根庄严美好,所看见的人都会生敬爱心。

因为舍离了邪见颠倒的愚痴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永远会投生在正见又敬信佛教的家庭里,能见佛闻法,供养一切僧宝,时常不会忘失自己所发的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大士所修持菩萨道时,实行十善业,又能布施救济来庄严道行,所获得的大利益。

就是这样,龙王啊!举出纲要来说,能实行十善业道,又用戒律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生起一切佛法真实的利益,又能圆满所发的广大誓愿。又修持忍辱行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证得佛的圆满音声,又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能以精进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破除魔障怨结,深入佛法宝藏。又修持禅定来庄严道行的话,能产生忆念不忘、智慧、惭愧心、轻松安适。又修持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能断除一切分别所生的虚妄错见。

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仁慈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一切众生就不会生起恼怒伤害的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悲愍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怜愍一切众生,时常救度不会生厌舍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随喜心来庄严道行的话,看见别人修持善行,内心不会嫉妒嫌弃。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舍离执著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于顺心与违逆的境遇,都不会生起贪爱与嗔恚的心。

又修持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他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勤于摄化一切众生。

又修持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的禅观。

又能修持四正勤的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断除一切不善的恶法,成就一切善法。

又能修持四神足的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使令身心轻松安适快乐。

欲神足─希慕欲乐。

勤神足─精进无间。

心神足─一心正念。

观神足─心不驰散。

四神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又能修持五根的信心、精进、忆念、禅定、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佛道就会深信而坚固,精进殷勤不懈怠,永远不会迷失忘记,心地寂静安然调顺,断尽一切烦恼。

五根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根:

一、信根─信心生长。

二、进根─精进生长。

三、念根─忆念生长。

四、定根─禅定生长。

五、慧根─智慧生长。

又修持五力的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来庄严道行的话,众多的魔怨都会全部消灭,一切都无能破坏的。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能破三界之诸惑。

五力:

一、信力。

二、精进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信力─信力能破邪信。

精进力─精进力能破懈怠。

念力─念力能破邪念。

定力─定力能破乱想。

慧力─慧力能破三界诸惑。

又能修持七觉支的选择正法、精进、法喜、轻安、忆念、禅定、行舍不著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时常善于觉悟一切万法。

七觉支:

一、择法菩提分。

二、精进菩提分。

三、喜菩提分。

四、轻安菩提分。

五、念菩提分。

六、定菩提分。

七、舍菩提分。

择法菩提分─智慧简择法之真伪。

精进菩提分─勇猛心,力行正法。

喜菩提分─心生善法,而生欢喜。

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念菩提分─时时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法,而力行正法。

又能修持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证得真实的智慧,而时常显现在目前。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是八条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八正道:

一、正见。

二、正思惟。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正见─正确的知见。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当的言语。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观念。

正定─正确的禅定。

又能修持停止散乱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洗涤消除一切缠结烦恼。又能修持观照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如实了知诸法空无自性。又能修持善巧方便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迅速修成圆满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法喜快乐。

龙王啊!你应当要明白!这十种的善业,甚至能使令佛的十力,佛的四无畏,佛的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修得圆满,所以你们应当勤修十善业道。

佛十力:

一、知处非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

二、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何谓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法。

佛十八不共法:

一、身无失。

二、口无失。

三、念无失。

四、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十、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龙王啊!譬如一切城市、都邑、聚集的村落,都必须依靠大地才能安立居住,所有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都是依靠大地才能得到生长。这十种的善业道理,也如同大地一样,所有的人类天界的善报也都依靠十善业而安立,一切声闻阿罗汉果、独觉与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依靠这十善业的大地开始修起,最后才能成就各种的果位。

佛陀说完这部经以后,咸海娑竭罗龙王,以及大会的一切大众,世间上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鬼神等,都生大欢喜心,相信接受如法奉行。

第二篇: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

“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敬田、恩田、悲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爱,能善方便,断诸疑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四摄:第一、布施——

一、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第二、爱语;第三、利行;第四、同事。)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四正勤:已生恶法令断,未生恶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四神足,也称作四如意足:欲、念、进、慧)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五根:信、进、念、定、慧)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五力:信、进、念、定、慧)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七觉支,亦称七菩提分。第一、念觉支:心沉时,念用择进喜以起之;心浮时,念用轻安定舍以摄之。第二、择法觉支:观诸法时,善能觉了拣别真伪,不谬取于虚伪法故。第三、进觉支:修道法时,善能觉了正不正行,不谬行于无益苦行故。第四、喜觉支:心得法喜时,善能觉了,不随颠倒之法而生喜故。第五、轻安觉支:断除身口粗重故,亦为灭除诸见烦恼故,亦名为猗柔顺而无强暴故。第六、定觉支:发诸三昧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故。第七、舍觉支:舍所缘境界时,善能觉了取舍虚伪,不生追忆故。)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十力:

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

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

三、定智力,知一切诸禅三昧;

四、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

五、欲智力,知他众生种种欲乐;

六、界智力,知世间种种界分;

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

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

九、天眼智力,见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

十、漏尽智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意无失,四、无不定心,五、无异想,六、无不知己舍心,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智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十八、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业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第三篇:佛说十善业道经(本站推荐)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

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

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

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向:

仅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但有见闻者,悉发普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第四篇: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1 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 2 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3 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

一、诸根调顺。

二、永离諠掉。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 4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6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

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7 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 8 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 9 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 10 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十善业道经 经文摘自《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七册、七九五页。)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後汉沙门安世高译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云何不等同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

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燃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斋戒不厌,心中欣欣,常为诸天,善神拥护;所向谐偶,百事增倍,为天龙、鬼神、众人所敬,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愦塞不信。违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犹豫。亦无经像恭恪之心;既不烧香、燃灯、礼拜,恒怀狐 12 疑。

瞠恚骂詈,恶口嫉贤。又不六斋,杀生趣手。不敬佛经,持著弊箧,衣服不净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魁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或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当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现自衰耗,後复受殃,死趣恶道,展转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积恶,其行不善。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神报应,根本从来,谓言事佛致其衰耗。不止前世宿祚无功,怨憎天地,责圣咎天;世人迷惑,不达乃尔。不达之人,心怀不定,而不坚固,进退失理,违负佛恩而无返覆,遂为三途所见缀缚,13 自作祸福。罪识之源,种之得本,不可不慎!十恶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从善生。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渡水。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福报自然,从善至善,非神授与也;今复不信者,从後复剧矣!」

佛言:「阿难!善恶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离。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堕恶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语至诚,终不欺人。」

佛复告阿难:「佛无二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汝宿有福,今得侍佛。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无忧。」

阿难受教,奉行普闻。

阿难复白佛言:「人不自手杀者,不自手杀为无罪耶?」

佛言:「阿难!教人杀生,重於自杀也。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或为县官所见促逼,不自出意,虽获其罪,事意不同,轻重有差。教人杀者,知而故犯,阴怀愚恶,趣手害生,无有慈心;欺罔三尊,负於自然神,伤生抗命,其罪莫大!怨对相报,世世受殃,无有断绝。

现世不安,数逢灾凶;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中,为人屠截,三途八难,巨亿万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时,令身困苦,草饮泉。今世现有是辈畜兽,皆由前世得为人时,暴逆无道,阴害伤生,不信致此。世世为怨,还相报偿,神同形异,罪深如是!」

阿难复白佛言:「世间人及弟子,恶意向师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佛语阿难:「夫为人者,当爱乐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恶意,向道德之人、善师者,是恶意向佛无异也。宁持万石弩自射身,不可恶意向之。」

佛言:「阿难!自射身为痛不?」 阿难言:「甚痛!甚痛!世尊!」

佛言:「人持恶意向道德人、其善师者,痛剧弩射身也。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不可轻嫉,见善代其欢喜。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阿难复白佛言:「为人师者,为可得呵遏弟子,不从道理,以有小过,遂之成大,可无罪不?」

佛言:「不可!不可!师、弟子义,义感自 16 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还自烧身。为人弟子,当孝顺於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

观末世人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止恶,嫉贤妒善,更相沮丧;不念行善,强梁嫉贤,既不能为,复毁败人,断绝道意,令不得行。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犁中、恶鬼、畜生。未当有此,於世何求?念报佛恩,当持经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济 17 神离苦,超出生死,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不以小过证入大罪。违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证,可不慎耶!」

阿难复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缘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当云何?天中天!」

佛言:「阿难!有受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尊,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阿难言:「世间事,世间意,云何耶?天中天!」

佛言:「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违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为世间事也。

世间意者,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18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当启三尊;佛之玄通,无细不知。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伏!

戒贵则尊,无往不吉,岂有忌讳不善者耶!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达之人,自作 碍。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向之应声。

戒行之德,应之自然,诸天所护,愿不意违,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德巍巍,众圣嗟叹,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阿难闻佛说,更整袈裟,头脑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来,普恩慈大,愍念一切,为作福田,令得脱苦。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恶,众生相诅,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 19

一、若两,奈何世恶,乃弊如此!佛灭度後,经法虽存而无信者,渐衰灭矣!呜呼!痛哉!将何恃怙!惟愿世尊,为众黎故,未可取泥洹。阿难因而谏颂曰:

佛为三界护,恩广普慈大;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经法稍稍替,当复何恃怙!佛恩非不大,罪由众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闻?世浊多恶人,还自堕颠倒,谀谄 訾圣,邪媚毁正真。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众罪本。命尽往无择,刀剑解身形,食鬼好伐杀,镬汤涌其中。淫 抱铜柱,大火相烧燃;诽谤清高士,铁钳拔其舌。乱酒无礼节,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狱中,洋铜沃其口。遭逢众厄难,毒痛不可言;若生还为人,下贱贪穷中。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不盗後大富,钱财恒自满。不淫香清净,身体鲜光影常奕奕,上则为大王。至诚不欺诈,为众所奉承,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

芬,五福超法出,天人同俦类,所生亿万倍,真谛甚分明。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颈上戴铁轮。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矛戟相毒刺,躯体恒残截。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问,祭祀伤不仁,死堕十八处,经历黑绳狱,八难为界首,得复人身难。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痴骏无孔窍,跛朦胧不达事,恶恶相牵拘,哑不语,展转众徒聚,禽兽六畜形,为人所屠割,剥皮视其喉,归偿宿怨怼,以肉给还人。无道堕恶道,求脱甚为难;人身既难得,佛经难得闻。世尊为众佑,三界皆蒙恩,敷动甘露法,令人普奉行。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开通示道径,黠者即度苦。福人在向向,见谛学不生,自归大护田,植种不死地。恩大莫过佛,世佑转法轮,愿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浆。慧船到彼岸,法磐引大千;彼我无有二,发愿无上真!阿难颂如是已,诸会大众,一时信解,皆发无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铠甘露之音,香薰三千。从是得度,开示道地,为作桥梁。国王臣民,天龙、鬼神,闻经欢喜!阿难所说,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礼阿难,受教而去。

第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 韈日啰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

一、诸根调顺;

二、永离諠掉;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瞋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正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陀正法网大回向文

南无佛陀释迦牟尼授记师燃灯古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至诚顶礼一切见闻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心开意解走向解脱成就佛果。

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护持正法,感恩一切觉悟者摩诃萨

愿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未觉悟的众生、无论僧俗、男女、任何种族种种有情六道众生见闻听闻心闻者

共同惭愧累世因贪嗔痴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诚忏悔后不更做

至诚祈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正觉慈悲威力加持万源苦众清净自性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佛陀正法网

www.feisuxs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38935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