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女性领导者(合集五篇)

女性领导者(合集五篇)



第一篇:女性领导者

女性领导者应处理好四大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这是一个女性杰出人物辈出的时代。人类进入 21 世纪不久,世界似乎突然进入了女性“称霸”的时代: 有的国家选举出了女总统,有些国家产生了女总理,还有更多的国家中更多的女性政治家准备竞选地方和 国家领导人。而且她们不少人是在与男性的 PK 中胜出的,有人幽默地说,英语的 History,该改成 Herstory 了。这是必然现象,还是偶然现象,其中有没有规律,值得人们思考。从一些成功的女性身上我发现,她 们都是能够处理好四大关系的人:家与业、柔与刚、亲与疏、恒与变。

一、家与业 女子顾家、女子恋家、女子爱家,没有家庭的女性是不完美的女性,女子敬业、女子乐业、女子勤业,没有事业的女性不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女子既可以嫁得好,也可以干得好,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平衡的。美 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就是这样的人。希拉里会找、善处、懂维持。当她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图书馆读书时,发现一个小伙子不断回头朝她看,她径自走到他的面前说:“如果你一直盯着我不放,我也会一直回瞪你,与其这样,不如相互介绍一下,我是希拉里·罗德姆。”此人就是她后来的丈夫比尔·克林顿。在与克林顿同居一段时间后,希拉里发现,他象大自然般的多变,并怀疑自己是否有本事应付他的春夏秋冬。对此,克林顿一再向希拉里求婚,她也 一再拒绝他。最后克林顿说:“我不会再向你求婚了,如果哪天你决定要嫁给我,请你务必告诉我。”最 后希拉里点头了。这是因为,没有人比克林顿更了解她,也没有人能像克林顿那样让她开怀大笑。即使过 了这么多年,克林顿依旧是希拉里见过最风趣、最有干劲和最富有生气的一个人。希拉里会学、善闯、懂坚持。希拉里很会学习,包括在学校和生活里的学习,她相信这样的谚语: “母 亲没教的,世界会教给你。”她常说,政治生活就是不断地去接受人性的教育,包括你自己的人性。她懂得 当你生活在风暴的中心时,应该如何去全力应对。毫不夸张地说,她几乎可以把每件事情都干得尽善尽美。希拉里是个敢于竞争,也善于竞争的人,考虑问题很周全,掌控力也非常高,常常出奇招,在这点上她丝 毫不逊色于她的夫君。做律师,她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做议员,她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议员。而当克林 顿已经告老还乡的时候,希拉里还作为美国国务卿在世界上闯荡。

二、柔与刚 女子柔情,柔情似水。不柔的女性不是一个好女性,至少不像一个女性。然而,管理和政治领域人没 有点霸气,没有点刚性是难以立足的。一般的女性有没有刚性不要紧,作为领导者的女性没有刚性就难办 了。然而,桡桡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只有刚柔兼济者,才既像女性,又像领导。也就是说,“柔”是女性 领导者真实的自我体现,“刚”则是她们的一种外在表现。现任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就是经典案例。宋秀岩在家里是非常“柔”的。结婚后,宋秀岩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她说: “每天回到家里,我 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厨房。谈起知名的世界女政要,”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是宋秀岩最为欣赏的类型。她说 “阿 罗约既有一位政治领袖的魄力,又特别有女人味,特别重情。为此,她告诉人们“我工作的确很忙,但 ” 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陪伴我的家人,尽一个女人的责任。“我从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形象,但作为一个省 ” 长,我希望我是坚毅果敢、雷厉风行的。但我毕竟是女人,同样有女性柔情的一面。柔中有刚,刚中带柔,这应当是我的特点。” 宋秀岩初中时就表现出相当的政治天分,被领导认为是一个有原则的人。1971 年,“毛主席语录背的 很好”的宋秀岩初中毕业,和大多数铁路职工子女一样,参加了西宁铁路分局的招工,被选中做电务段的 报务员。在领导的眼中,宋秀岩“听话,稳当,有涵养,挑不出什么毛病”。因为“总能千方百计完成”任 务,而且在同所的 6 个报务员中业务最好,年轻的宋秀岩很快被提名为报务领班,不久又被任命为电务段 兼职团支部书记。在一次大型演讲中,宋秀岩良好的口才和理论水平给省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青 海省委的一位领导对宋秀岩的表现很满意,马上就问“这个小孩是那个单位的”?这个初步的良好印象成 为宋秀岩政治生涯的契机。1983 年 1 月,年仅 28 岁的宋秀岩被任命为共青团青海省委任副书记,一位当 时的工作人员说宋秀岩很快“就能领导我们这些比她大的同志”。1989 年初,适逢共青团青海省第 8 次代 表大会,团省委书记宋秀岩兼大会主席团主席。在差额选常委的时候,宋秀岩意外落选了。这次落选让她 知道了政治活动的残酷性,也给了她走到基层的机会,她并没有表现出悲观情绪。“她当时说自己这么年轻 就能做副书记,已经相当不错了,这要在基层就了不得了,所以她没有什么抱怨的。”就这样她一个一个台 阶向上走,从人事厅副厅长,到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到省委副书记,直到当上省长。

三、亲与疏 女性具有天然的亲和力,细腻的感官系统,娴熟的举手投足,是许多女性事业有成的法宝。但女性通 常有个毛病,亲则粘,疏则怨,粘易出绯闻,怨易结冤仇。况且从事公务活动有一个基本法则:原则第一,保护第二。只亲不疏,只疏不亲,都成不了大事。毛主席在谈到人际交往时曾说过: “亲者疏,疏者亲,亲 者严,疏者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与你亲密的人,你要疏远他;与你疏远的人,你要亲近他。与你亲近的人,你要严厉;与你疏远的人,你要宽容。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谙熟此道。吴仪的“亲”体现在她日常待人接物上。吴仪不像有些女性当了“官”就端架子,她的作风非常平易近人。她兼任了二年卫生部部长,到河南视察,来到最早暴发艾滋病的驻马店市上蔡县文楼村,与艾滋病 患者握手。她到重庆视察,看到村卫生室外院坝上聚集着 100 多位村民,就走到他们中间,用地道的重庆 方言大声说:“我是从北京来的,是国务院的,我姓吴,叫吴仪!” 在笑声中,吴仪拉着乡亲们的手,和他 们唠起了家常:“我在重庆读的小学,和大家还是乡亲呢!” 吴仪自称“小女子”,是个很懂生活的人,她 “裸退”后,一般不去公众场合,就是在中医研究上下功夫。吴仪的“疏”体现在她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上。1991 年的中美知识产权会谈中,时任经贸部副部长的吴 仪率领中方代表团与美国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谈判。当美方代表开口说“我是在跟小偷谈判”时,吴仪寸 步不让地回应:“我是在跟强盗谈判,看看你们的博物馆,有多少东西是从中国抢来的。”美国代表顿时 哑口无言。言辞犀利、软硬兼施的吴仪并没有引起美国人的反感,却赢得了对方的尊敬。吴仪甚至因此被 外国媒体称为“很会修理傲慢美国人”的女人。美国国际贸易部副部长格兰特就说:“她是深深地感到了对 国家的责任。”吴仪再次与美国人交锋是在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会谈中。曾经强烈主张人民币升值的美国 议员格雷厄姆在会见吴仪后不得不甘拜下风,他说他希望能活到一百岁,不过,碰到吴仪这样强劲对手,他恐怕活不到一百岁了。

四、恒与变 女子一般固执,认定的事情往往就不变。的确,没有恒不行,没有恒,别人就不知道如何与你打交道; 没有恒,人们将不相信你的所言所为。女子一般好变,情绪化倾向较重,做事喜好由着性子干。的确,不 会变就没有办法在现代社会里生存,在这个充满变动的时代,领导者必须保持足够的弹性,才能适应环境 的快速变迁和人性的多样化。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恒与变的一把好手。默克尔在 35 岁以前,还是一个与政治完全绝缘的物理学家,并把成为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作为 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治学严谨、为人低调但又不失个性,同时又有着超凡的控制力。她会长久地、周密地 考虑某事,一旦考虑成熟,就会果决地采取行动。从政以后,她的个性在她的职务中发挥到了极致,使得 人们从来不敢低估她的能耐。她不断实践她所崇拜者,前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名言:“一名政治家不仅需要 博学多识,敢于面对现实,善于思考,而且还必须勇敢无畏。”1994 年,科尔任命默克尔为联邦环境、自 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这个职位对于当时在基民盟中资历尚浅的默克尔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新职位 上,默克尔刚上任三个月就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务秘书提前退休。面对人们的质疑,她干脆利落地回答: 一 “在我的部里,我有权制定基本方针。”这件事充分展示了默克尔一旦有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后,就会 坚决执行,不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但是默克尔也会适时妥协。最早教会默克尔要适时妥协是她作为一个东德的“叛逆少女”的“聪明的反 抗”。她一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她说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以及他(她)的政治动机迸发出生命的全部激情。”同时,她又不是那种让激情破坏自己判断力和生活方式的人。她说,在一些很普通的小事上,她会表现出反抗,“进行些轻微的挑衅我觉得很有趣,可以释放心中的不满,避 免患上胃溃疡”。但尽管如此,她说,“我不是一个反抗者”。她在回答《默克尔传》的作者的提问时说: “在生活中我不是一名积极的反抗分子,也从未给人这样的印象。我采取了较为聪明的行动,决定不过分 越轨,这包括我在某些他人看来完全可以反抗或必须反抗的场合保持了沉默。”默克尔的作为,正如她的 老师戴尔所说:“我们必须在制度中生存,但保持人的本色。” 还有一些关系也可以考察,如情与理、威与信、爱与憎,等等。但是,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少;标准越 多,同时满足的可能性就越小。以我看来,女性领导者能够处理好了上述四大关系,就不易了,就不错了。

第二篇:浅谈女性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女性领导者具备的素质

———影响决策能力的因素

姓名:马晓娟学号:405604810140专业:食品科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大批优秀的女性人才步入政坛、商界,在不同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领导作用。许多杰出的女性智慧出众,才干超群,风度骄人,以其独特的领导魅力和卓越的工作成就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潜质冲破了传统社会的性别束缚,创造了属于她们辉煌的事业。女性领导者鼓舞着我们这些涉世不深或者是还处在奋斗前线的女性勇敢奋斗追求自己的事业。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担负不同的职位,但是她们身上具有许多相似的领导者的特质。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女性领导者占到大多数,那么这个国家的犯罪率会很低。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在《关于管理的十个冥想》中提出:“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和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关怀。关爱是一种更女性化的管理方式,虽然我看到很多优秀的男性领导正在逐步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女性还是有优势。”因为在信息时代,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拥有知识与技术,而且要有独到的眼光和组织知识、人才的超强能力。管理大师杜拉克也曾明确指出:“这种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质。”肯定了女性领导者的价值。而预言家奈斯比更提出:“女性领导者是未来组织发展最需要的力量。”女性领导者具备的素质正影响着她们的决策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女性领导者具有亲和力。

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否认,女性领导者更具有亲和力,其沟通能力比男性管理者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更多的女性在从事人力资源、市场、销售、公关、媒体等工作的原因。几乎有一半以上都在充当着教练、服务者和“知心姐姐”的角色。这与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特质不无关联,表现为女性管理者更具有同理心,有更强的爱心,更乐于奉献等,也因此更具有亲和力。

二、女性领导者更具有韧性和执行力。

一项以20个国家地区的500多名高级主管为对象的调查同样显示:高职女性在工作上比男性更能适应挑战,她们的适应力、自由度、意志力都比较强,而这些条件使她们更能攀升职业的阶梯。在这500多名高管中,包括:总裁、营运总裁、财务总监等,结果显示:71%的企业主管认为,工作上的韧性是他们决定下属去留的考量关键。而调查显示:女性的工作韧性平均为53%,比男性略高两个百分点,而职位越高的女性,其韧性越强,女性高级经理的工作韧性高达77%。可见,高职女性在工作上的韧性比男人更强,她们更能适应挑战,并且迎难而上。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女性特有的细致、周密、严谨和坚持,更易推进企业战略。最后,多数女性管理者因为承受着相对男性管理者小一些的社会压力,反而会保持更良好的心态,而工作业绩会表现更好。

三、女性领导者具有敏锐性。

都说女性比较敏感,多愁善感,胆识不足,不能冒险,不能严格要求部属,不能抑制邪恶。其实,这正体现了女性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她们能预先察觉到男性所不能察觉的问题,这种洞察先机的敏锐性是女性领导者的优势。人们常说女性多愁善感,但女性的这种多愁善感很容易外化为敏锐性而成为领导力的一部分,比如,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敏感的直觉感应力等,这些都已成为智慧,而不再单纯是多愁善感,它将有助于女性领导者成功。确实有一

些自我成长、随时学习、超越自我的女性,她们在平时善于学习,更新知识,适应环境,能够以变应变,不但有胆识、有行动力,而且有远见、有规划力,能够洞察潜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先行绸缪,并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有力地加以解决。这种洞察先机的敏锐性是女性领导者的优势。

四、女性领导者具有进取心。

据调查,女性追求成功的成就感远远高于男性,而对待遇和薪酬与男性相比,并不是十分计较。事实上,进取心是积极进取的原动力,有进取心就有危机意识。只有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时刻抱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不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采取果断的行动,才能预防和解决明天的问题。因此,女性更强的进取心将使她们比男性更容易抓住机会。

五、女性领导者具有组织力。

女性领导者具有建立适当组织架构的先天能力,进而能够使之有效运转,并取得很好的绩效。女性的思考相对比较细腻,在组织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得比男性更为明显。工作团队一旦建立,每一个成员都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特长,如何发挥这些成员的特长就需要进行组织和沟通。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由点、线、面交织成为整体以达到全面性互动、互信、互利的团队,其功能绩效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价值观、人格特性、兴趣来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而愿意自发地奉献潜在的能量,全力以赴地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团队的工作成员就能快乐地工作,在成员乐业、敬业、爱业的驱动下,单位部门的成绩自然而然可以预期。

六、女性领导者更善于角色扮演

女性领导者还有一个优势,可能从来不被人重视,就是女性领导者可以在刚柔并济中任意游走。对于情商更高于男性的女性管理者来说,游走于管理者、工作伙伴、朋友、家人等角色中,更容易得心应手。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研究:l8岁以上男性的平均智商值比同年龄层的女性高出整整8个点,但是女性的情商却显然高于男性。研究表明:在智商同等的情况下,女性的工作比男性更认真仔细,她们持续工作的能力也更强。女性的“高情商”令她们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正是这些素质让女性领导者能够有效地行驶在工作中的决策权力,取得了跟男性同样的成绩,甚至做得做得更加优秀。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良好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做出更辉煌的成绩!

第三篇:女性领导者应处理好四大关系

女性领导者应处理好四大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题记】越忙越打岔。这个暑假我照例是看书、写作、讲学,忙得不亦乐乎。前几天,中共安徽省省委主办的《决策》杂志的一位编辑给我打电话,让我就如何提升女性领导者的领导力问题写一篇文章,重点谈谈女性领导力的优势与劣势。路线出感情,这个杂志用过我几篇文章,而且在今年两会期间约过稿子,当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写,此次不能再推了。他们还提出最好是夹叙夹议,有观点,有故事。这倒是不难,我上课的套路就是如此。没有观点,别人认为你没水平;没有故事,别人认为你没生活。这两天,一位朋友邀请我到通山九宫山上避暑,室外大雾笼罩,室内凉爽如秋。出去也看不到什么,还不如在宾馆里,学习几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业绩,于是就有了这篇短文。

这是一个女性杰出人物辈出的时代。人类进入21世纪不久,世界似乎突然进入了女性“称霸”的时代:有的国家选举出了女总统,有些国家产生了女总理,还有更多的国家中更多的女性政治家准备竞选地方和国家领导人。而且她们不少人是在与男性的PK中胜出的,有人幽默地说,英语的History,该改成Herstory了。这是必然现象,还是偶然现象,其中有没有规律,值得人们思考。从一些成功的女性身上我发现,她们都是能够处理好四大关系的人:家与业、柔与刚、亲与疏、恒与变。

一、家与业 女子顾家、女子恋家、女子爱家,没有家庭的女性是不完美的女性,女子敬业、女子乐业、女子勤业,没有事业的女性不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女子既可以嫁得好,也可以干得好,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平衡的。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就是这样的人。

希拉里会找、善处、懂维持。当她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图书馆读书时,发现一个小伙子不断回头朝她看,她径自走到他的面前说:“如果你一直盯着我不放,我也会一直回瞪你,与其这样,不如相互介绍一下,我是希拉里〃罗德姆。”此人就是她后来的丈夫比尔〃克林顿。在与克林顿同居一段时间后,希拉里发现,他象大自然般的多变,并怀疑自己是否有本事应付他的春夏秋冬。对此,克林顿一再向希拉里求婚,她也一再拒绝他。最后克林顿说:“我不会再向你求婚了,如果哪天你决定要嫁给我,请你务必告诉我。”最后希拉里点头了。这是因为,没有人比克林顿更了解她,也没有人能像克林顿那样让她开怀大笑。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克林顿依旧是希拉里见过最风趣、最有干劲和最富有生气的一个人。

希拉里会学、善闯、懂坚持。希拉里很会学习,包括在学校和生活里的学习,她相信这样的谚语:“母亲没教的,世界会教给你。”她常说,政治生活就是不断地去接受人性的教育,包括你自己的人性。她懂得当你生活在风暴的中心时,应该如何去全力应对。毫不夸张地说,她几乎可以把每件事情都干得尽善尽美。希拉里是个敢于竞争,也善于竞争的人,考虑问题很周全,掌控力也非常高,常常出奇招,在这点上她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夫君。做律师,她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做议员,她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议员。而当克林顿已经告老还乡的时候,希拉里还作为美国国务卿在世界上闯荡。

二、柔与刚

女子柔情,柔情似水。不柔的女性不是一个好女性,至少不像一个女性。然而,管理和政治领域人没有点霸气,没有点刚性是难以立足的。一般的女性有没有刚性不要紧,作为领导者的女性没有刚性就难办了。然而,桡桡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只有刚柔兼济者,才既像女性,又像领导。也就是说,“柔”是女性领导者真实的自我体现,“刚”则是她们的一种外在表现。现任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就是经典案例。

宋秀岩在家里是非常“柔”的。结婚后,宋秀岩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她说:“每天回到家里,我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厨房。” 谈起知名的世界女政要,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是宋秀岩最为欣赏的类型。她说“阿罗约既有一位政治领袖的魄力,又特别有女人味,特别重情。” 为此,她告诉人们“我工作的确很忙,但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陪伴我的家人,尽一个女人的责任。”“我从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形象,但作为一个省长,我希望我是坚毅果敢、雷厉风行的。但我毕竟是女人,同样有女性柔情的一面。柔中有刚,刚中带柔,这应当是我的特点。”

宋秀岩初中时就表现出相当的政治天分,被领导认为是一个有原则的人。1971年,“毛主席语录背的很好”的宋秀岩初中毕业,和大多数铁路职工子女一样,参加了西宁铁路分局的招工,被选中做电务段的报务员。在领导的眼中,宋秀岩“听话,稳当,有涵养,挑不出什么毛病”。因为“总能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而且在同所的6个报务员中业务最好,年轻的宋秀岩很快被提名为报务领班,不久又被任命为电务段兼职团支部书记。在一次大型演讲中,宋秀岩良好的口才和理论水平给省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青海省委的一位领导对宋秀岩的表现很满意,马上就问“这个小孩是那个单位的”?这个初步的良好印象成为宋秀岩政治生涯的契机。1983年1月,年仅28岁的宋秀岩被任命为共青团青海省委任副书记,一位当时的工作人员说宋秀岩很快“就能领导我们这些比她大的同志”。1989年初,适逢共青团青海省第8次代表大会,团省委书记宋秀岩兼大会主席团主席。在差额选常委的时候,宋秀岩意外落选了。这次落选让她知道了政治活动的残酷性,也给了她走到基层的机会,她并没有表现出悲观情绪。“她当时说自己这么年轻就能做副书记,已经相当不错了,这要在基层就了不得了,所以她没有什么抱怨的。”就这样她一个一个台阶向上走,从人事厅副厅长,到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到省委副书记,直到当上省长。

三、亲与疏

女性具有天然的亲和力,细腻的感官系统,娴熟的举手投足,是许多女性事业有成的法宝。但女性通常有个毛病,亲则粘,疏则怨,粘易出绯闻,怨易结冤仇。况且从事公务活动有一个基本法则:原则第一,保护第二。只亲不疏,只疏不亲,都成不了大事。毛主席在谈到人际交往时曾说过:“亲者疏,疏者亲,亲者严,疏者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与你亲密的人,你要疏远他;与你疏远的人,你要亲近他。与你亲近的人,你要严厉;与你疏远的人,你要宽容。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谙熟此道。

吴仪的“亲”体现在她日常待人接物上。吴仪不像有些女性当了“官”就端架子,她的作风非常平易近人。她兼任了二年卫生部部长,到河南视察,来到最早暴发艾滋病的驻马店市上蔡县文楼村,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她到重庆视察,看到村卫生室外院坝上聚集着100多位村民,就走到他们中间,用地道的重庆方言大声说:“我是从北京来的,是国务院的,我姓吴,叫吴仪!” 在笑声中,吴仪拉着乡亲们的手,和他们唠起了家常:“我在重庆读的小学,和大家还是乡亲呢!” 吴仪自称“小女子”,是个很懂生活的人,她“裸退”后,一般不去公众场合,就是在中医研究上下功夫。

吴仪的“疏”体现在她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上。1991年的中美知识产权会谈中,时任经贸部副部长的吴仪率领中方代表团与美国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谈判。当美方代表开口说“我是在跟小偷谈判”时,吴仪寸步不让地回应:“我是在跟强盗谈判,看看你们的博物馆,有多少东西是从中国抢来的。”美国代表顿时哑口无言。言辞犀利、软硬兼施的吴仪并没有引起美国人的反感,却赢得了对方的尊敬。吴仪甚至因此被外国媒体称为“很会修理傲慢美国人”的女人。美国国际贸易部副部长格兰特就说:“她是深深地感到了对国家的责任。”吴仪再次与美国人交锋是在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会谈中。曾经强烈主张人民币升值的美国议员格雷厄姆在会见吴仪后不得不甘拜下风,他说他希望能活到一百岁,不过,碰到吴仪这样强劲对手,他恐怕活不到一百岁了。

四、恒与变

女子一般固执,认定的事情往往就不变。的确,没有恒不行,没有恒,别人就不知道如何与你打交道;没有恒,人们将不相信你的所言所为。女子一般好变,情绪化倾向较重,做事喜好由着性子干。的确,不会变就没有办法在现代社会里生存,在这个充满变动的时代,领导者必须保持足够的弹性,才能适应环境的快速变迁和人性的多样化。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恒与变的一把好手。

默克尔在35岁以前,还是一个与政治完全绝缘的物理学家,并把成为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治学严谨、为人低调但又不失个性,同时又有着超凡的控制力。她会长久地、周密地考虑某事,一旦考虑成熟,就会果决地采取行动。从政以后,她的个性在她的职务中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人们从来不敢低估她的能耐。她不断实践她所崇拜者,前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名言:“一名政治家不仅需要博学多识,敢于面对现实,善于思考,而且还必须勇敢无畏。”1994年,科尔任命默克尔为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这个职位对于当时在基民盟中资历尚浅的默克尔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新职位上,默克尔刚上任三个月就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务秘书提前退休。面对人们的质疑,她干脆利落地回答:“在我的部里,我有权制定基本方针。”这件事充分展示了默克尔一旦有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后,就会坚决执行,不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但是默克尔也会适时妥协。最早教会默克尔要适时妥协是她作为一个东德的“叛逆少女”的“聪明的反抗”。她一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她说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以及他(她)的政治动机迸发出生命的全部激情。”同时,她又不是那种让激情破坏自己判断力和生活方式的人。她说,在一些很普通的小事上,她会表现出反抗,“进行些轻微的挑衅我觉得很有趣,可以释放心中的不满,避免患上胃溃疡”。但尽管如此,她说,“我不是一个反抗者”。她在回答《默克尔传》的作者的提问时说:“在生活中我不是一名积极的反抗分子,也从未给人这样的印象。我采取了较为聪明的行动,决定不过分越轨,这包括我在某些他人看来完全可以反抗或必须反抗的场合保持了沉默。”默克尔的作为,正如她的老师戴尔所说:“我们必须在制度中生存,但保持人的本色。”

还有一些关系也可以考察,如情与理、威与信、爱与憎,等等。但是,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少;标准越多,同时满足的可能性就越小。以我看来,女性领导者能够处理好了上述四大关系,就不易了,就不错了。

第四篇:新时期的女性领导者 与“双性管理

新时期的女性领导者 与“双性管理”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时刻都在挑战着人们,对女性管理者亦不例外。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知识型员工的出现,和谐社会的提出,在管理界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浪潮。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领导方式。而对女领导者而言,实施“双性”管理必然是最好的选择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新环境里新的挑战,才能更有效的发挥领导的作用。

【关键词】女性领导者;“双性”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型员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领导者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在最近一些年来,女性在政治上、商业上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女性领导者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她们已经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且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处,向广处伸展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女性领导者是完美的,在她们的身上依然存在着很多的劣势,制约着她们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管理界对她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运用“双性”管理。一

一、什么是“双性”管理以及它的由来

一代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在1954年就告诉我们一句话,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质,他早已经预料到,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管理就是管人,需要对人的关注、关爱,这正是女性的天性。女性的特点更符合管理发展的一些要求。正如这位管理大师所言,女性特质确实带给她们许多男性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她们相对男性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她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也得到了管理界更多的肯定与赞扬。但是女性一些先天因素同时也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如女性天生有依附心理,很难摆脱需要别人照顾的想法,这使得在她们需要独当一面时往往容易退缩;一位男性领导总结:“女性管理者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比较适合,她们对宏观和战略层面的把控差一些,在引领变革方面也不如男性”[1];身为女性领导者的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海梅,认为女性的弱势在于果断力不足、做事不够自信,并且女性偏感性,而在做决策时是需要理性的等等。这些都是女性性格决定的她们所固有的弱点。为了克服她们的不足,又要发挥她们的优势,女性领导者可以运用“双性”管理,简单说就是“铁腕+温柔”,而这也是未来女性领导者的发展趋势。这里的“双性”不仅仅是指男性与女性,它更多代表的是男人与女人各有的天性,而传统上人们都认为“铁腕”可以更确切的形容出了男人的特征,而女人长久以来给世人的印象就是“温柔”。由此女人要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就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学习男人的优点,那就是要有效的运用“双性”管理。

二、新时期女性领导者实施“双性”管理的必要性

(一)学习型组织呼唤新型的领导者

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管理模式就是学习型组织。自从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与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浪潮,不论是政界还是企业界,都在争取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践证明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将使组织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构建学习型组织呢?组织有效运转的关键就在于领导。领导本身就是一种行为的过程,是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指挥,协调,激励,控制被领导者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而学习型组织不同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传统的领导方式,领导作风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变革领导方式,是学习型组织中成功领导的前提。[2]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要求真正扮演好三个角色,即设计师、教练、仆人,这些都要求领导行为要以人为重,以人心为重中之重,那么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样一来,这些要求都更接近女性的领导风格,所以说女性的特质又为她们在学习型组织中有效实施领导提供了优势。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在信息社会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想取得优先权,赢得更多的机会,就要有能力最先做出反映,才能最先采取行动,从而最先进行变革,获得更大的优势。所以在构建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也要具备从宏观上驾驭全局的能力及当机立断的魄力,这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种魄力与能力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常被认为是更男性化的领导方式,所以说,女性领导者要想成功地领导学习型组织,就要向男性领导者学习,把她们特有的女性的领导方式与男性化的领导方式相结合,换句话说,实施“双性”管理将是她们成功的关键。所以说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女性领导者实施“双性”管理。

(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需要新型领导者

不能否认知识型员工已经充斥到中国的各个组织行业中来。他们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知识型员工的兴起也给领导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他们不同于普通的员工,在很多组织中,知识型员工甚至被称为“最难管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管理知识型员工呢?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事实上,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相信不同的组织,不同的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是,有一种理念是共同的,这就是对员工表现出更多的尊重、信任和关心。[3]在这方面相信女性领导者会做的很好,因为她们的管理风格就体现出了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更应该注意到的是,与传统的体力劳动者不同,知识型员工都是某个专业领域上的佼佼者,他们有主见,更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很有可能导致他们的自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包括老板在内[4],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如美国《时代》杂志的总编赫德利·多诺万的总结,命令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此看来,在管理知识型的员工过程中,只要女性的“温柔”是远远不够的,男人的“铁腕”在一定的时候可能更有效,所以对女性领导者来说,这二者要有效的结合起来,管理知识型员工更有效。

三、和谐社会对女性领导者的启发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伟大梦想。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们整个生活环境及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对女性领导者亦然。与男性领导者相比,女性领导者更强调人性化管理,所以感性的成分会多一些,往往会违背制度的初衷。因此要想使奖励权与惩法权可以和谐运用,女领导者必须要向男性领导者学习,学习他们的理性公正。由于女性领导者处于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下,所以她们很容易放弃学习,女性领导者要向男性领导者学习他们的魄力,不要轻易放弃学习的机会。[5]所以,女性领导者在这几个方面显示出了很不和谐的状况。根据和谐社会理论告诉我们,要想科学的运用权力就要和谐的使用权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这就要求她们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还要向男性领导者学习,从而也体现出了“双性”管理的优势。

正因为新时期“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才引发了管理界对女性领导者更多的肯定与期望。事实上,无数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我们无法确定男性的特质和女性的特质到底谁优谁劣。只能说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管理对象面前,哪种管理方式更有效罢了。尤其是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新环境里,新状况层出不穷,总是要求管理者们能及时找到相对应的新的领导方式,那么就要学会变通,学会创新。具体到女性领导者的身上,就是要学习运用“双性”管理,才能在领导中走向成功,迈向更高峰。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哈格斯:领导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上海三联书店,2003

[3] 张子建:关于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的思考,理论建设,2006

[4] 张晓花: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中国石化,2006

[5] 李志贤:略论学习型企业组织的构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第五篇:新领导者

新領導者左鳳山

二十世紀的工業革命,改變了整個經濟環境,也改變了人們工作的習慣,因為有了工業革命,人類才曉得運用機械替代人工、利用馬達產生的動力來改造世界。二十世紀初葉,人們以更好、更有效率的機械加上馬達的動力,創造了物質文明,增加生產,以高效率的設備達到高產能的企業,創造了無數財富,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生活。

在這段時期,企業應運而生,掌握生產的資源。像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所說的生產三元素──原料、人力、資本所架構而成的企業體,這時候的企業管理理論剛剛萌芽,企業經營的掌舵者,也就是俗稱的企業領導者,他們的重責大任是掌握這三大要素,加以有效的分配與管理,讓各個要素發揮功能,創造財富。

二十世紀上半段的領導者,以分派工作、分配資源為重點,領導者的責任就是下達指令,使部屬按照事前安排好的工作方法,確實執行,然後再以事前制定好的標準來衡量工作績效,論功行賞。緊接著,企業蓬勃發展,市場上的需求遠大於企業的供給量,因而鼓勵了更多的資本家投入,因為供應數量漸漸增加了,大量生產成了主流,因而成本降低了,品質提高了,但是市場的容納力並沒有比例增加,因而有了生產過剩而導致經濟大恐慌的現象。

這一個時期的企業領導者,在角色上有了重大的轉變,企業不但強調分工合作的必要性,更強調企業生產流程上環環相扣的現象。換句話說,由第一階段帶來的企業榮景,造成了企業組織的低效率,於是流程的價值鏈觀念產生了,企業的領導者就像火車頭一樣,拖著長長的一串列車,擔負著成敗的重責大任,唯有能夠創造流程的附加價值,企業規模才能持續擴大,領導者的責任可想而知。

隨著企業體的擴大,市場在創新的過程中,以顧客為導向的經營方法取代了原來以生產為導向的企業經營,生產不只是做資源的分配與整合,必須配合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才能生產符合顧客所需的商品,企業也才能持盈保泰,日趨壯大。這時候的企業規模擴大了,各部門的工作複雜化了,因此,各部門的自主化經營成了常態,企業領導人的關鍵工作,在於擬定公司的方向,根據方向提出策略,發展各部門的功能,並制定每個部門的績效目標。若以公司的組織來分析,總公司就像幅射型的軸心,將各部門的工作做有效的整合,彼此分工,其實也是為同一目標而奮鬥。這時候的企業領導者,就是企業的核心,各部門的績效向中央匯合,像是萬流歸宗一樣,領導者整合各部門的成果,同步達成企業成果。

到了二十世紀末葉,電腦科技快速成長,整個地球的觀念因為交通及通訊的發達而縮小了。地球觀是縮小了,但是企業所最關心的市場卻擴大了,狹隘的國家地域觀念,也因為世界市場的形成而衝破了疆界,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得資訊流通瞬間傳遞,隨即電信因而擁塞,足見資訊科技下,通訊力量的神奇快速。我們已見二十世紀初葉的工業化經濟,將被資訊科技所建構的知識經濟體系所取代,企業的三要素成為智慧、科技與人力,邁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體已散佈全球各地,並透過網路相連,構成一個綿密的資訊網,經驗已經貶值,新價值觀剛剛成型,這個時候的領導者,必須是有能力整合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強化創新、與付予員工智能的人,才足以堪任。

領導者的角色,隨著時代變遷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從二十世紀初期的資源分配者,轉型而成為價值創造者,到了企業規模擴大之後,再蛻變為績效整合者,而如今網路時代的領導者必須以能付予員工智能者(Empowered Leader)自居,才能擔負新的任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