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位把钢琴带入中国的人与10首世界著名钢琴曲
第一位把钢琴带入中国的人与10首世界著名钢琴曲
为什么钢琴这种“西洋乐器”在中国如此流行?又是谁最早把钢琴介绍到中国呢?钢琴,现如今几乎成为了乐器的代名词,在中国有许多父母,都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样乐器,而钢琴则是许多人首选的一种乐器。为什么钢琴这种“西洋乐器”在中国如此流行?又是谁最早把钢琴介绍到中国呢?今天为大家介绍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意大利人,也是他最早把西洋乐器引进中国的人,他就是——利玛窦。
▲ 利玛窦画像
利玛窦1552年生于马切拉塔,1610年于北京逝世,他是马尔凯大区最著名的人物。
利玛窦生活在四百多年前,当时,中国正处在明朝时期。利玛窦是一位天主教传教士,也是非常著名的汉学家,他来自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市,原名叫做马泰奥·里奇(Matteo Ricci),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从罗马耶稣会学院毕业后,利玛窦受到教会的委托,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十分封闭。因此,想要进入中国大陆,对利玛窦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利玛窦和他们的同伴们首先来到澳门,然后经过中国大陆的许多城市,最后到达北京。在澳门,利玛窦开始学习中文。教利玛窦中文的老师,不懂得西方的语言,因此利玛窦下了很多功夫,用画图和手势等方法和老师进行沟通。不过,利玛窦的记忆力非常好,他很快就掌握了中文。学习了中文之后,他就开始用中文翻译天主教的文章。▲ 利玛窦的汉语学习资料
利玛窦除了传播天主教,还从欧洲带来了许多西方的物品。他向中国人展现了他制作的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圆的。他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机械钟表,还准确地预测到了月食。中国的官员非常喜欢利玛窦带来的礼物和他介绍的科学知识,于是允许利玛窦在中国修建教堂。▲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 利玛窦介绍到中国的天文仪器
利玛窦修建了中国的第一座教堂。不过,这座教堂完全是按照寺庙的风格建造的。为了使中国人能够接受他所要传播的宗教,利玛窦穿上了僧人的衣服,剃掉了头发和胡子。后来利玛窦发现,中国人最尊重的不是僧人,而是读书人。于是,利玛窦又穿上了中国文人所穿的衣服。利玛窦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接触中国的文化。他阅读了许多中国古代的书籍,特别是有关孔子的书籍。他尽力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尝试着去接受中国的文化,尊重中国的文化。▲ 利玛窦修建的教堂 利玛窦还从欧洲带来了钢琴。很快地,教堂里响起了钢琴声,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聆听。利玛窦深谙中国传统,更清楚音乐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性。他发现在中国,音乐比绘画和数学更为重要:“懂得弹奏诗琴或其他弦乐器在中国十分重要,弹得一手好琴的人总会备受推崇”(利玛窦中国札记)。在与中国文人的交往中,利玛窦亲身体会到了音乐在他们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他曾在一封发自肇庆的信中这样写道:“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互访,安排盛宴、歌女和各种乐器,他们总是认真倾听,并且十分在行,甚至会在书中记录下一年中演奏、跳舞和唱歌的方式和时间”(利玛窦书信集)。他这样描述中西方音乐之间的主要区别:“他们的乐器种类繁多,但没有拨弦式古钢琴和击弦式古钢琴。琴弦都是生丝制成的。他们似乎不知道可以用动物的肠子做琴弦。他们的乐器也能弹出和我们的乐器一样的和声、但他们的音乐完全没有音律变化,比如低音、高音、抒情等,所以他们之间的音色达不到和谐,但他们自得其乐,认为世界上没有其他音乐的存在。尽管如此,对于我们的乐器,尽管之前从没见过,但他们仍表现出惊奇。”(利玛窦中国札记)
▲ 利玛窦介绍到中国的西洋乐谱及乐器
利玛窦是第一个将钢琴、风琴等西洋乐器带到中国的人,也是第一个把欧洲的油画传到中国的人。利玛窦除了向中国介绍欧洲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还把许多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翻译成了拉丁文。他写了一本《中国札记》,引起了欧洲人学习中国的热潮。他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八年,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利玛窦还首次向中国人介绍并推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首次将西方的油画和使用透视法的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他带来的体现西方造纸和印刷术的书籍,也使中国人耳目一新;他带来的鼻烟壶后来一度成为中国人的流行饰物和工艺品,等等。利玛窦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宫廷的西方传教士。他被人们叫做“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欧洲汉学之父”。利玛窦去世后,中国朝廷赐给他一块墓地。他是第一位获得在北京长久居住权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位被允许安葬在北京的外国人。▲ 利玛窦之墓位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院内
在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利玛窦成为东西交往的象征。他被作为欧洲使节纳入皇宫、进入明廷,得到万历的保护和支持。他的声名经久不衰,至今,他还具有现实意义,成为学人研究的对象。他是个传奇,在此感谢他把钢琴引进中国!钢琴,现如今几乎成为了乐器的代名词,在中国有许多父母,都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样乐器,而钢琴则是许多人首选的一种乐器。
10首世界著名钢琴曲欣赏爱是美丽的。沉醉在爱里的人们,太阳时刻都是明媚的,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里都觉得每一朵雪花都是温馨迷人的。这种心动的美丽,就是爱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将无数的音符小精灵汇集成一段段精致浪漫的旋律,旋律伴随着爱同样的在世上流传,经久不衰。一起聆听十首世界著名的浪漫钢琴曲,相信只要你曾经被音乐语言感动过,都会深深沉醉……01少女的祈祷《少女的祈祷》是波兰女钢琴家、作曲家巴达捷夫斯卡18岁时的作品,这首曲子结构简单,手法朴素,欢快轻盈,充分表现出一位少女的心境:充满了梦幻和遐想,洋溢着对青春和爱情的美好愿望。
02爱之梦浪漫主义大师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是一首温柔婉约,充满了梦想、期盼、回忆的曲子。03水边的阿狄丽娜《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曲子的旋律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婉转;时而悲伤,仿佛是用音符在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04致爱丽丝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在1808-1810年间,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这样几个字。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处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05梦中的婚礼《梦中的婚礼》由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连续的八度旋律进行该曲钢琴音乐中的一个特点,并且这一特点确实在他的作品表现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八度上重复出现的主旋律,更具有清新、亮丽的气质和清脆、明快的听觉效果。06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总能在人们心中产生某种共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也不例外……《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首钢琴曲旋律舒缓优美,细细听来像是少女带着丝丝哀怨的诉说。如小溪淌过,绵长而不湍急。虽有哀怨,却不曾有憎恨;虽带忧愁,却不做声嘶力竭的呼喊。也许,这首曲子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矜持温柔的少女。07爱情故事这首曲子来自好莱坞的同名电影《love story》,同时也是一首享誉全球的来自英国的著名歌曲。同名电影用音乐讲述了在洋溢着青春浪漫气息的哈佛大学校园中,富家子弟奥利弗遇见了聪敏可爱的女生詹妮弗,他被女孩的机智俏丽深深吸引,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当有权有势的奥利弗家族得知——儿子的未婚妻竟然出身于一个烤甜饼的家庭,他们极力反对这桩婚姻。深爱着詹妮弗的奥利弗不顾家庭反对,毅然与爱人成婚,并不惜与家族断绝关系。婚后生活虽然拮据而艰难,但是充满了爱情的甜蜜。奥利弗在爱妻的支持下完成了硕士学业,顺利拿到律师执照。正当生活向着美好的未来走去时,病魔选中了詹妮弗。为了治疗爱妻的绝症,奥利弗低头向父亲求救。然而,一切哀求都无法阻止无情的病魔,詹妮弗最终离开了人世。而这段真挚的爱情故事获得永恒的赞美。09爱的协奏曲《爱的协奏曲》乐曲发行于 1981 年,《爱的协奏曲》是一首经典的标题音乐,乐曲一开始如潺潺小溪那样静静地流淌出来,爱的情思开始涌动,如涟漪般,一波又一波,一层又一层的展开。时而强劲,时而低沉,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循环萦绕。09童年的回忆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真未凿的童年或者情窦初开的爱情,不管是欢乐还是烦恼,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回忆并没有逐渐的淡忘,而是越来越深刻和清晰。每当独处时,你的记忆深出浮现到你的脑际,让你体味、让你想念、让你沉思,不觉间让你灿然一笑。010秋日私语《秋日私语》理查德克莱德曼经典曲目,该曲旋律动听优美,仿佛晚风带着徐徐的凉意向我们吹来,音乐抚摸着我们的脸颊,让人置身于一个亦真亦幻的充满秋意的世界。优美的旋律使人追忆起曾经的得失,忧郁中带着欢快,缓慢中夹杂着激昂,陶醉于音乐之中,回忆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听着秋日的私语,寄托着自己的诉说。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
而沉醉在这浪漫美妙的钢琴音乐里,总是让人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使我们感悟爱的真谛并在爱中得到了升华。
第二篇:世界著名钢琴曲排行榜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鉴赏栏目,今天的主题是传世的钢琴名曲。大多数同学对钢琴的印象,大概是停留在交响乐团中聚光灯下的钢琴演奏,或是在各级晚会上都会出现的钢琴独奏,身着一袭白色长裙或是一身帅气的燕尾服的姑娘或是小伙子,那是一件多么招人羡慕的事。就算是(小绿)也有过坐上那条钢琴长椅的梦。
也许大家和小绿一样,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没机会从自己的指尖之下弹出优美的乐曲。但所幸,我们虽然不能体会演奏钢琴的乐趣,但还是可以从流传的钢琴名曲中感受到作曲人和弹奏者的心境
第一首曲子来自法国作曲者保罗·赛 内维尔《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是(保罗·赛 内维尔)作曲 , 而大家现在听到的梦中的婚礼由 法国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 演奏的《梦中的婚礼》之所以让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淡淡哀愁。是因为它来自一个悲伤的童话故事:在很久之前,有一个叫做梦的国家,在这 梦之国的边境,有一堆篝火冉冉升起,有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望着远处高高的城堡,他又回想起过去的 一切。这次回来,他不知道是对是错,但他却无 法抑制回到梦之国的愿望。离开6年,他是该回来了。暗夜里流星划过,留下了一道道眩目的光辉。他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流星时,那时的他并不是一个人。再次看见流星,他的心中有一丝失落:流星是不幸的,它 的爱在天上,但是,从它从天际坠落,化作尘埃的那一刻 起,它就注定了失去他的生命与爱情。一片轻轻的白羽落在他手背,他抬起头,是天空在下 雪。冬天的梦之国就如梦般美丽,却也如梦 般虚幻。他的心像是被什么擒住了一样,是那样疼痛。在那一年的冬天,也是下着雪。在遇到她的那一年,一切都想一场梦,他不过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那一刻,他有一种感觉:他的生活,将会改变。是的,他的生活,的确改变了,他想不到这位让他以 为是天使的女孩竟会是梦之国 的公主,说上了话,也在一起收获了很多快乐,他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公主。他何尝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注定了他的此生将生活在痛苦中。他 知道,即使他是多么的爱她,而她却永远不可 能爱上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有一天,他还是向她表达了他的爱意,但最终,他伤心地离开了梦之国,流浪在外的他,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可思念却像面粉一样不断发酵,随着时间 的推移,他发现依然会在一个一个又一个夜晚里想起。六年中,他无时无刻不想她,无时无刻不 爱她…… 在这个世界兜了一圈,他还是决定回梦之国找她。如今他回到了记忆中。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他在阳光中走向 城堡。城堡中一片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挂满了彩 旗,人们都欢乐的歌唱着。他问了王国的守卫。守卫说,“今天,公主将和邻国的王子举行婚 礼!”他呆住 了,六年的时光,在这一瞬间,划过他的脸,坠 落在雪中,明月从惨白的雪里升上天空。他站在人群之中,静静地等待着,也许公主的幸福是让他死心,让爱情死亡的最好的毒药。他注视着公主的脸,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 她了,从今以后,他将永远离开梦之国,他立 誓要忘掉所有的记忆,忘掉所有的痛,像从一场梦里醒来那样恍惚。当她走过他前面时,他们的眼神碰到了一 起。忽然,他拨开阻挡着人群的卫兵,冲上前 去。卫兵拔出配剑,但是迟了,他已冲到了公 主前面,他张开了手臂,那一刻,他看到了公 主的眼里只有惊恐,她已经把他忘了。“别怕,我会保护你的。”
他轻轻地说。终于,他的胸膛被卫士的利刃穿透,他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局,但他选择还是这样做。大家安静的看他倒下去,“这个梦一定会很长”他说。又是一个疯子,有一个看热闹的人这么说到。整个王国的欢乐并没有被影响到,一如往常。
第二首是保罗·塞内维尔的《秋日私语》
达芬唱片创始人保 罗·塞内维尔,他音乐的天赋加上创作的决心,让他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旋律。1976年,浪漫唯 美的音乐城堡———达芬唱片,在保罗·塞内维 尔努力耕耘下,于法国巴黎成立,一跃成为世 界新浪漫音乐的第一品牌。他法国众所皆知的杰出作曲家,曾与法国顶 尖艺人合作过,Mireille Mathieu、Michel Polnareff、Dalida、Claude Adeline…… 等,而如日中天的创作高峰,则是为理查德·克 莱德曼作了一首世界名曲《给爱德琳的诗》,自此,理查亦因而名扬国际,创下法国艺人在 全球最高的销售记录。慈祥和蔼的脸庞如同他 的音乐令人亲近与熟悉,保罗·塞内维尔至今依 旧不断地创作浪漫唯美的音乐,因为他始终坚 信,不论什么时代,都有人追求美的音乐。达芬唱片的大家长———奥立佛·图森 英俊、挺拔、始终白衣黑裤的帅劲外表,完完全全展现迷人风采与巨星般的架势,他是 达芬唱片的大家长,是所有艺人心目中的最佳 经纪人。曾经是位杰出歌手与作曲者,出身与音乐 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古典音乐的熏陶,但图森却偏爱爵士、美国流行音乐,尤其是极 度热爱披头四。即使在大学主修社会经济学,但仍阻挡不了一颗炽爱音乐的心,就这样,他 与保罗·塞内维尔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后八年间,图森与保罗共同作曲写歌给 法国知名艺人演唱,并制作许多专辑,甚至经 营组团演唱,皆有相当的销售成绩。1975年,他们共同创作的《朵莲妮之歌》(Dolannes Melody)由小喇叭手伯瑞利演奏 与1976年的《给爱德琳的诗》(理查德演奏)将其事业带至巅峰。1982年,一张演唱制作一 手包办的《伊甸园的秘密》专辑亦一举登上了 欧洲排行榜冠军之座,达数周之久。精通多种语言的图森,不仅才华横溢更具 经营头脑。至今,他已成功培养出多位世界知 名演奏家,并与保罗·塞内维尔共同经营达芬唱 片公司,图森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杰出的经 纪人,为达芬艺人细心规划未来成功的演艺事 业。
NO.3 《水边的阿狄丽娜》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 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 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 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 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 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 福的生活。
NO.4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 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 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 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 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
分再现前面 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 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 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 的格调。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 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 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 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 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 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 多瑙河旁。”
NO.5 《致爱丽斯》
《致爱丽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 1810年4月27日,相传是为其学生特雷泽·马尔 法蒂而作。后来特雷泽将这个曲谱转送给居住 在慕尼黑的女友布莱托露。德国音乐学家诺尔 发现此谱,于1876年公诸于世。诺尔称乐谱手 稿题词为“献给爱丽斯作为纪念,4月27号,路· 冯·贝多芬”,将“特雷泽”误为“爱丽斯”,因此就 以讹传讹,“致爱丽斯”成为了正式曲名。乐曲 旋律清新明快,犹如涓涓山泉在歌唱。第一个 插部主题情绪更加开朗,右手快速的分解和弦 式的伴奏音型使主题显得活泼流连。第二插部 主题由主音的持续低音和弦连接而成,端庄典 雅,形成了和主题的对比。最后,主题又一次 再现,乐曲在柔美抒情的意境中结束。
NO.6 《悲怆奏鸣曲》
《致爱丽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 1810年4月27日,相传是为其学生特雷泽·马尔 法蒂而作。后来特雷泽将这个曲谱转送给居住 在慕尼黑的女友布莱托露。德国音乐学家诺尔 发现此谱,于1876年公诸于世。诺尔称乐谱手 稿题词为“献给爱丽斯作为纪念,4月27号,路· 冯·贝多芬”,将“特雷泽”误为“爱丽斯”,因此就 以讹传讹,“致爱丽斯”成为了正式曲名。乐曲 旋律清新明快,犹如涓涓山泉在歌唱。第一个 插部主题情绪更加开朗,右手快速的分解和弦 式的伴奏音型使主题显得活泼流连。第二插部 主题由主音的持续低音和弦连接而成,端庄典 雅,形成了和主题的对比。最后,主题又一次 再现,乐曲在柔美抒情的意境中结束。
NO.7 《蓝色的爱》
保罗.莫里哀的名曲 流传最广的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版本 保罗·莫里哀(1925.3.4—2006.11.3),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 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他音乐天赋极好,听觉灵敏,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10岁时进入 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 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 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通俗 乐队的指挥生涯,由于为唱片公司改编音乐乐 曲而名声日噪。196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指挥。听轻音乐,喝下午茶,漫步林间小径,都 是我爱的赏心乐事。平素是百忧感心,万事劳 形,为生计辛苦打拼。当此时,疲倦的肢体伸
展了,飘摇的心事静定了。我有权利向生活要 求一段空白,自己来填补它。如果心情太坏 时,填补以啤酒,朋友。无酒无朋友时,我还 有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对于莫里哀的音乐,我只能用一个最平凡 的词儿来赞美它——好听,非常之好听,也许它 欠缺一点内涵。这不能说是一个坏评价。如果 是一个女人,有人说她非常好看,她应该满意 了。倘若,她还是个有思想的女人,当然更 好。但是,思想对女人来说,并不特别重要,只要她好看。对莫里哀的音乐,也可当作这样 一个漂亮女人看待的。尽管缺乏内涵,莫里哀的音乐还是有一种 特殊的浪漫气质,这只能用他是法国人来解 释。他1925年出生于马赛,4岁学习钢琴,10 岁进入马赛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7岁开始组织 乐队,一开始不太成功,一度离开乐坛,在邮 电部门干过。他无法忘情于音乐。35岁时,他 组织了日后闻名遐迩的“保罗.莫里哀大乐队(Le Grand Orchestra De Paul Mauriat)”,与 PHILIPS唱片公司签约,事业走上正轨。1967 年,莫里哀推出了成名曲“蓝色的爱”,热卖600 万张,在美国热门排行榜上获7周冠军,并在年 终全美TOP10排名第3。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推出的专集屡获大奖,并进行全球巡演,受到 热烈欢迎。从此,莫里哀乐队和英国的曼陀凡 尼乐队、德国的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并称“世界三 大轻音乐团”,本人被誉为“情调音乐使者”、“法 国音乐之神”。如果想从头领略保罗.莫里哀的浪漫风情,这张《蓝色的爱》是个好选择。其中的旋律你 大多不会陌生,在新世纪听它,有一种潜滋暗 长的怀旧情绪,虽然浪漫的情调永不会过时。它曾经填补了我生活的空白,心情的空白,梦 境的空白,以一种泼洒的浓艳的蓝。事实上,这首《蓝色的爱》开始名不见经传,经过莫里 哀的点铁成金后,才得以风靡一时。又被填上 歌词,众口传唱:“没有你,我的世界是蓝色(忧郁),我的生活是灰色,我的眼睛是红色(哭 的),我嫉妒的心是惨绿,孤独的夜是漆黑。”罢了,别的颜色我不要,给我一点纯净的蓝色 吧——人生的烦恼多如牛毛,与其为金钱苦闷,为权位烦恼,倒不如为爱情忧郁,为音乐伤 感,那总是一件美好的事。
NO.8 《雨的印记》
Kiss The Rain,中文翻译成《雨的印 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 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 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 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钢琴家与作曲家——Yiruma,在韩国出生 英国长大。曾就学于英国伦 敦“The Purcell School”特别音乐学校,后来毕 业于“King„s 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主 修作曲。在他的音乐作品里,展现了兼融东方 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的音乐风格。因主修 古典钢琴与作曲,Yiruma展现他傲人的古典才 情与欧洲人善感的特质;同时,纯净与清新的 东方特色也呈现在他的音色里。藉由细致的音 乐性探触,他精致的演奏技巧,予人一种非凡 艺术家的深刻印象。《雨的印记》(Kiss The Rain)是4/4拍子,降A大调.曲子的节奏以及右手高音部分描写屋 檐滴低落雨滴的感觉,和屋檐下等待自己美好 的爱情。很喜欢钢琴在Yiruma在指下奏出了了那大 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像是在倾诉,觉得 kiss the rain很像一个女生,喜欢一个人的心 情,就算是喜欢,也只能自己默默的 kiss the rain.....NO.9 《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 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 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 《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 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 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 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 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 作。《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 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 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 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 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 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 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 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 氛。第二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 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 灵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 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鸟的鸣叫 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第三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 加新颖。这一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 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 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 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 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 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 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 的喜爱。
第三篇:世界著名钢琴曲
目录:001.阿尔华诺凡:慢板 002.埃尔加:“谜”变奏曲 003.埃尔加:爱的礼赞
004.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 005.安德松:火光
006.奥芬巴哈:天堂与地狱 007.巴达尔维斯卡:少女的祈祷 008.巴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 009.巴赫:E调前奏曲 010.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011.巴赫:爱的协奏曲 012.巴赫:布蓝登堡舞曲 013.巴赫:布蓝登堡协奏曲 014.巴赫:长笛奏鸣曲 015.巴赫:船歌
016.巴赫:古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017.巴赫:舞乐组曲
018.巴赫:雅克的迦可琳眼泪 019.巴赫:耶苏 人们仰望喜悦 020.巴赫:云雀四重奏
021.辽兹:幻想交响曲之赴弄刑进行曲 022.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之梦幻热情 023.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之田野景色 024.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之舞会 025.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
026.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之女巫安息日夜会之梦 027.贝多芬:(命运)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 028.贝多芬:(命运)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 029.贝多芬:(命运)第三乐章快板
030.贝多芬:(英雄)第一乐章热烈的快板
031.贝多芬:(英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很慢的柔板 032.贝多芬:(英雄)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 033.贝多芬:(英雄)第四乐章终曲很快的快板 034.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 035.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036.贝多芬:欢乐颂 037.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038.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040.贝多芬:小步舞曲 041.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042.比才:阿莱城的姑娘 043.比才:大黄蜂飞舞 044.比才:卡门 045.比才:卡门序曲 046.比才:小步舞曲 047.比才:西班牙斗牛士
048.波恰尼利:弦乐五重奏第一乐章 049.伯恩斯坦:豪勇七蛟龙 050.勃拉姆斯:大学庆典 051.勃拉姆斯:第三号交响乐 052.勃拉姆斯:摇篮曲
053.勃拉姆斯:圆舞曲第11首 054.勃拉姆斯:圆舞曲第12首 055.柴可夫斯基睡美人圆舞曲 056.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057.柴可夫斯基:船歌
058.柴可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
059.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060.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进行曲 061.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圆舞曲
062.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莉叶幻想曲序曲 063.柴可夫斯基:洛可可大提琴协奏曲 064.柴可夫斯基:那波里舞曲 065.柴可夫斯基:秋之歌 066.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067.柴可夫斯基:睡美人序曲
068.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序曲场景 069.柴可夫斯基:唯有一颗孤独的心 070.柴可夫斯基:无词歌 071.柴可夫斯基:西班牙舞曲 072.柴可夫斯基:小夜曲 073.柴可夫斯基:匈牙利舞曲
074.柴可夫斯基: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075.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076.柴可夫斯基:忧郁小夜曲 078.德彪西:牧神午后 079.德彪西:月光 080.德彪西:月光曲 081.德彪西:棕发少女 082.沃夏克:金婚进行曲 083.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 084.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085.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一号C大调 086.德沃夏克:无言曲 087.德沃夏克:幽默曲 088.德沃夏克:月亮颂 089.德沃夏克:自新大陆 090.多普勒: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091.多斯特尔:维也纳飞行员进行曲 092.佛汉威廉斯:绿袖子幻想曲 093.夫契克:佛罗伦萨进行曲 094.盖希文:蓝色狂想曲 095.格里埃尔:俄罗斯水兵舞 096.格里格:晨曲
097.格里格:钢琴协奏曲 098.格里格:小夜曲 099.格里格:摇篮曲
100.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101.格鲁克:旋律
102.格罗菲:大峡谷组曲 10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104.古诺:爱的礼赞 105.古诺:小夜曲 106.古塞克:嘉禾舞曲 107.哈恰图良:马刀舞曲
108.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109.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第一乐章 110.海顿:d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111.海顿:小夜曲 112.亨德尔:水上音乐 113.韩德尔:萨巴女王驾到 114.华尔顿:加冕进行曲 115.霍特斯:行星组曲 116.尔曼:乡下儿童圆舞曲 117.卡尔欧菲:布兰诗歌 118.柯达伊:音乐时钟 119.柯普兰:众人信号曲 120.科特比:波斯市场 121.克莱斯勒:爱的喜悦 122.克莱斯勒:爱的忧伤
123.克莱斯勒:吉卜塞人随想曲 124.克莱斯勒:美丽的罗丝玛丽 125.克莱斯勒:小夜曲
126.拉赫马尼诺夫:钢琴协奏曲2号 127.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 128.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129.拉赫马尼诺夫:前奏曲 130.拉威尔:悲鸟 131.拉威尔:波丽路
132.拉威尔:福尔拉纳舞曲 133.拉威尔:海上孤舟 134.拉威尔:利戈东舞曲 135.拉威尔:托卡塔 136.拉威尔:翁丹 137.拉威尔:小步舞曲 138.拉威尔:夜蛾
139.莱哈尔:金银圆舞曲
140.莱斯比基:黎明的朱丽亚喷泉 141.雷可莱:小鼓 142.李斯特:爱恋的梦 143.李斯特:黄昏时的幻想 144.李斯特:小星星变奏曲 145.李斯特:钟
146.里查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 147.鲁宾斯坦:F调旋律 148.鲁宾斯坦:浪漫曲 149.鲁宾斯坦:旋律
150.罗西尼:塞尔维亚理发师 151.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152.洛塔:罗密欧与朱丽叶 153.马蒂尼:爱的欢乐
154.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巨人” 155.马瑞:金婚式 156.马斯奈:沉思曲 157.马斯奈:领袖
158.马斯奈:泰伊斯冥想曲 159.马斯奈:朱尔的哀思
160.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161.门德尔松:春之歌
162.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活泼的快板 163.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萨尔塔雷格 164.门德尔松:婚礼旱灾行曲 165.门德尔松:结婚进行曲 166.门德尔松:无言歌 167.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168.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谐谑曲 169.民歌:鸽子 170.民歌:红河谷 171.民歌:魂断蓝桥 172.民歌:绿袖子 173.民歌:平安夜 174.民歌:三套车 175.民歌:桑踏露琪亚 176.民歌:我的太阳 177.民歌:野玫瑰 178.莫扎特:c大调长笛奏协曲第二乐章
179.莫扎特:c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180.莫扎特:c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181.莫扎特:D大调小号协奏曲
182.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183.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 184.莫扎特:德国舞曲 185.莫扎特:第4号交响曲
186.莫扎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 187.莫扎特:第23号钢琴交响曲 188.莫扎特:第25号交响曲 189.莫扎特:第29号交响曲 190.莫扎特:第35号交响曲
191.莫扎特:第39号交响曲降E大调 192.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193.莫扎特:第二号横笛协奏曲 194.莫扎特:法国号协奏曲 195.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196.莫扎特: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 197.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198.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第40号 199.莫扎特:横笛协奏曲1号 200.莫扎特:横笛协奏曲二号 201.莫扎特:降B大调三重奏 202.莫扎特:浪漫小夜曲 203.莫扎特:魔笛 204.莫扎特:圣诗
205.莫扎特:竖笛五重奏A大调 206.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207.莫扎特:喜游曲 208.莫扎特:小步舞曲 209.莫扎特:小夜曲1 210.莫扎特:小夜曲2 211.莫扎特:小夜曲3 212.莫扎特:小夜曲4 213.莫扎特:摇篮曲
214.莫扎特:一个音乐玩笑 215.穆梭斯基:基辅城门 216.穆梭斯基:展览会之画 217.帕赫贝尔:卡农
218.普罗科菲耶夫:离别前的罗密欧与朱莉叶 219.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莉叶 220.普罗利菲夫:交响组曲“基杰中尉” 221.齐雷尔:进来闲逛圆舞曲 222.萨蒂:第一号吉姆培迪诺 223.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224.萨拉萨蒂:那伐拉舞曲
225.圣桑: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 226.圣桑:婚礼蛋糕 227.圣桑:天鹅
228.舒伯特:F小调瞬间音乐 229.舒伯特:军队进行曲 230.舒伯特:乐与之时 231.舒伯特:菩提树 232.舒伯特:圣母颂
233.舒伯特:玩具兵进行曲 234.舒伯特:未完成的交响乐 235.舒伯特:小夜曲 236.舒伯特:摇篮曲 237.舒伯特:圆舞曲 238.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239.舒曼:梦幻曲
240.斯特劳斯:电闪雷鸣波尔卡 241.苏佩:轻骑兵序曲 242.苏佩:诗人和农夫序曲 243.苏沙:永恒的星条旗 245.托塞里:小夜曲 246.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247.瓦格纳:女武神
248.威尔第:阿伊达进行曲 249.威尔第:吉他奏鸣曲 250.威尔第:曼陀铃协奏曲 251.威尔第:四季
252.威廉斯:奥林匹克鼓号曲 253.韦伯:邀舞
254.西贝流斯:悲伤圆舞曲 255.西贝流斯:芬兰颂 256.西贝流斯:黄泉的天鹅 257.西贝流斯:卡列里亚组曲 258.肖邦:#C小调即兴幻想曲 259.肖邦:#F大调船歌 260.肖邦:C小调夜曲 261.肖邦:F大调夜曲
262.肖邦:第三11号圆舞曲
263.肖邦:第三波兰舞曲“军队” 264.肖邦:降A大调第三号叙事曲 265.肖邦:离别曲 266.肖邦:马祖卡 267.肖邦:小夜曲
268.肖邦:英雄波兰舞曲 269.肖邦:雨滴
270.耶佩斯:爱的浪漫史
271.伊万诺维奇: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272.约翰.施特劳斯:爆炸波尔卡 273.约翰.施特劳斯:蝙蝠
274.约翰.施特劳斯:城市与乡村波尔卡 275.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276.约翰.施特劳斯:皇帝圆舞曲 277.约翰.施特劳斯:加速
278.约翰.施特劳斯:克拉普芬公园波尔卡 279.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280.约翰.施特劳斯:来自奥地利的祝福 281.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282.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舞曲 283.约翰.施特劳斯:溜冰圆舞曲 284.约翰.施特劳斯:南方的玫瑰 285.约翰.施特劳斯:情歌
286.约翰.施特劳斯:深情圆舞曲 287.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故事 288.约翰.施特劳斯:香槟波尔加
289.约翰.施特劳斯:向空中射击(快波尔卡)290.约翰.施特劳斯:新(拨弦波尔卡)291.约翰.施特劳斯:匈牙利之恋 292.约瑟夫.拉纳:当巴赫村圆舞曲 293.约瑟夫.拉纳:猎人骑马疾驰 294.约瑟夫.拉纳:五首圆舞曲
295.约瑟夫.施特劳斯:度假旅行(快波尔卡)296.约瑟夫.施特劳斯:股票交易所(波尔卡)297.约瑟夫.施特劳斯:欢乐的人生 298.约瑟夫.施特劳斯:生气勃勃圆舞曲 299.约瑟夫.施特劳斯:自远方来 300.鲍罗定:鞑靼舞曲
第四篇:世界著名钢琴曲、小提琴曲
世界著名钢琴曲、小提琴曲
保证你有似曾相识之感!埃尔加 爱的礼赞 巴赫 E调前奏曲 G弦上的咏叹调 爱的协奏曲 布蓝登堡舞曲 布蓝登堡协奏曲 咏叹调(巴哈)
雅克的迦可琳眼泪(巴哈)舞乐组曲(巴哈)船歌(巴哈)爱的协奏曲(巴哈)E大调前奏曲(巴哈)G弦之歌(巴哈)贝多芬 英雄
悲怆奏鸣曲(贝多芬)快乐颂(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贝多芬)致爱丽丝(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暴风雨奏鸣曲 热情奏鸣曲 比才
阿莱城姑娘(比才)卡门(比才)小步舞曲(比才)勃拉姆斯
第三号交响乐(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摇篮曲(勃拉姆斯)圆舞曲(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柴可夫斯基)C大调小夜曲(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
罗密欧与朱莉叶幻想曲序曲(柴可夫斯基)马祖卡舞曲(柴可夫斯基)那波里舞曲(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双人舞(柴可夫斯基)四个小天鹅(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序曲(柴可夫斯基)西班牙舞曲(柴可夫斯基)匈牙利舞曲(柴可夫斯基)圆舞曲(柴可夫斯基)德彪西
月光曲(德彪西)棕发少女(德彪西)德沃夏克
自新大陆(德沃夏克)幽默曲(德沃夏克)金婚进行曲(德沃夏克)马斯奈
朱尔的哀思(马斯奈)泰绮思冥想曲(马斯奈)沉思曲(马斯奈)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序曲(门德尔松)结婚进行曲(门德尔松)春之歌(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芬格尔山洞(门德尔松)第一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无词歌(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门德尔松)苏格兰交响曲(门德尔松)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莫扎特)小步舞曲(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莫扎特)第三十三交响曲(莫扎特)第三十五交响曲(莫扎特)第三十六交响曲(莫扎特)第三十八交响曲(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
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圣诗(莫扎特)
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莫扎特)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第二十六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第二号横笛协奏曲(莫扎特)D大调圆号协奏曲(莫扎特)舒伯特
鳟鱼五重奏(舒伯特)小夜曲(舒伯特)未完成交响乐(舒伯特)圣母颂(舒伯特)菩提树(舒伯特)乐与之时(舒伯特)军队进行曲(舒伯特)F小调乐与之时(舒伯特)舒曼
梦幻曲(舒曼)蝴蝶(舒曼)斯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舞曲 皇帝圆舞曲 风流寡妇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 维瓦尔第 四季 吉他奏鸣曲 曼陀铃协奏曲 威尔第 茶花女 弄臣 阿依达 奥塞罗
★希望大家不要再把“维瓦尔第”与“威尔第”弄混 肖邦
马祖卡(肖邦)波兰圆舞曲(肖邦)F大调夜曲(肖邦)F大调船歌(肖邦)C小调夜曲(肖邦)C小调即兴幻想曲(肖邦)穆索尔斯基 展会上的图画 哈恰图良 大刀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回答者: 司徒抚儿 | 四级 | 2009-2-24 12:54
│ │ ├—致爱丽丝 │ │ ├—少女的祈祷 │ │ ├—幽默曲 │ │ ├—爱之梦 │ │ ├—梦幻曲 │ │ ├—即兴幻想曲 │ │ ├—快乐的铁匠 │ │ ├—肖邦夜曲 │ │ ├—舒曼预言者 │ │ ├—巴赫小步舞曲 │ │ ├—小狗圆舞曲 │ │ ├—土耳其进行曲 │ │ ├—德西彪月光 │ │ ├—春之歌 │ │ ├—音乐瞬间 │ │ ├—愿望 │ │ ├—练习曲
│ ├—世界著名小提琴曲(cd)│ │ ├—克莱斯勒:爱之喜悦 │ │ ├—舒曼:梦幻曲 │ │ ├—舒曼:浪漫曲
│ │ ├—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 │ │ ├—舒伯特:圣母颂 │ │ ├—比才:阿莱城的姑娘 │ │ ├—海顿:回旋曲
│ │ ├—维瓦尔第:里里西舞曲 │ │ ├—阿尔毕诺尼:慢板 │ │ ├—门德尔松:短曲 │ │ ├—舒伯特:乐兴之时 │ │ ├—克莱斯特:小回旋曲 │ │ ├—贝多芬:小步舞曲 │ │ ├—德西彪:月光 │ ├—肖邦钢琴精选(cd)│ │ ├—F小调第2号钢琴协奏作品21庄严地 │ │ ├—F小调第2号钢琴协奏作品21小广板 │ │ ├—F小调第2号钢琴协奏作品21活泼的快板 │ │ ├—降B小调第1号夜曲作品9 │ │ ├—降E小调第2号夜曲作品9 │ │ ├—降B小调第3号夜曲作品9 │ │ ├—升C小调第1波洛奈兹作品26 │ │ ├—A小调第2华尔兹作品34 │ │ ├—降D大调第1号1分钟圆舞曲Op.64 │ │ ├—升C小调第4即兴曲“幻想—即兴”作品66 │ ├—伟大的作曲家系列:柴可夫斯基(cd)│ │ ├—第1钢琴协奏曲
│ │ ├—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 │ │ ├—第5交响曲终乐章 │ ├—伟大的作曲家系列:巴赫(cd)│ │ ├—布兰登协奏曲第1、2、3、5号 │ ├—伟大的作曲家系列:舒曼(cd)│ │ ├—钢琴协奏曲 │ │ ├—6首卡农(管风琴)│ │ ├—迷娘安魂曲 │ ├—瓦格纳作品(cd)│ │ ├—歌剧选段:纽伦堡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发尔、诸神的黄昏 │ │ ├—漂泊的荷兰人 │ │ ├—汤豪舍 │ │ ├—罗恩格林 │ ├—巴赫作品(cd)│ │ ├—布兰登协奏曲第一、二、三曲 │ │ ├—第二至第五组曲、序曲 │ ├—古典作品精华集1(cd)│ │ ├—德西彪:交响素描《大海》第一首“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
│ │ ├—斯梅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三首“萨尔卡”
│ │ ├—马勒:第六交响曲《悲剧》第二乐章“谐趣曲” │ │ ├—鲁宾斯坦:旋律 │ │ ├—德拉特:纪念曲
│ │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交响曲《天方夜谭》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与公主”
│ │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野蜂飞舞”
│ │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中的“吉普赛之歌”
│ ├—古典作品精华集2(cd)│ │ ├—比才:《卡门》中的“哈巴涅拉舞曲” │ │ ├—比才:《卡门》中的“花之歌”
│ │ ├—罗勃丁:《伊戈尔王》中的“鞑靼舞曲” │ │ ├—德布利:芭蕾舞剧《葛蓓莉亚》中的“圆舞曲” │ │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茱莉叶》第二组曲之七“茱莉叶墓前的罗密欧”
│ │ ├—威尔第:《茶花女》第三幕前奏曲
│ │ ├—舒伯特:死神与少女,选自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
│ │ ├—巴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 │ ├—古典作品精华集3(cd)│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第一乐章
│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第二乐章
│ │ ├—比才:《卡门》前奏曲
│ │ ├—威尔第:《阿依达》中的“大进行曲” │ │ ├—威尔第:《路易莎 米勒》第一幕序曲 │ │ ├—斯梅塔那:《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舞曲”
│ │ ├—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的“祝福之灵舞曲”
│ │ ├—马勒:《大地之歌》中的美女(采莲曲)│ │ ├—莫扎特:赞美诗《圣休颂》K618 │ │ ├—德西彪:《儿童乐园》组曲,第四首“白雪飘舞”
│ │ ├—德西彪:《儿童乐园》组曲,第六首“黒娃娃步态舞”
│ ├—古典作品精华集4(cd)│ │ ├—舒勃特:钢琴五重奏《鳟鱼》 │ │ ├—巴赫—古诺:圣母颂
│ │ ├—老约翰 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 │ ├—奥芬巴赫:愉快巴黎人 │ │ ├—泰勒曼:管弦乐组曲 │ ├—古典作品精华集5(cd)│ │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 │ │ ├—德西彪:风与海的对话,选自交响素描《大海》第三者
│ │ ├—格里格:晚春,选自管弦乐小品《伤感第二段》 │ │ ├—拉威尔: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 │ │ ├—约翰 施特劳斯:电闪雷鸣波尔卡 │ │ ├—约翰 施特劳斯:维也纳糖果,圆舞曲 │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第三乐章
│ │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段变奏:如歌的行板
│ │ ├—舒伯特:音乐的瞬间
│ │ ├—德西彪:牧神笛(绪任克斯)│ ├—世界名曲精选珍藏版1(cd)│ │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 │ ├—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行板 │ │ ├—巴赫:耶苏、人人渴望欢乐 │ │ ├—得利布:拉克美
│ │ ├—柴可夫斯基:进行曲选自《胡桃夹子》 │ │ ├—德沃夏克:月亮颂歌
│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 ├—哈哈图良:军刀舞曲 │ │ ├—福雷:安魂曲
│ │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
│ │ ├—海顿:第一百交响乐“军队”终曲急板 │ │ ├—柴可夫斯基:小天鹅之舞 │ │ ├—门德尔松:春之歌 │ │ ├—海琼斯:海琼斯小夜曲 │ ├—世界名曲精选珍藏版2(cd)│ │ ├—舒伯特/李斯特:小夜曲 │ │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柔板 │ │ ├—德沃夏克:幽默曲 │ │ ├—海顿:惊愕交响曲 │ │ ├—莫扎特:小步舞曲
│ │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火热的快板 │ │ ├—门德尔松:春之歌 │ │ ├—肖邦:玛祖卡舞 │ │ ├—德沃夏克:鲁莎卡 │ │ ├—舒曼:梦幻曲 │ │ ├—李斯特:爱之梦(第三号)│ │ ├—理查 施特劳斯:时间之日 │ │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 │ ├—柴可夫斯基:糖果仙子之舞 │ ├—世界名曲精选珍藏版3(cd)│ │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 │ ├—拉威尔:波利乐舞曲
│ │ ├—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茱莉叶 │ │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 │ ├—威尔第:歌剧(那布科)│ │ ├—肖邦:即兴狂想曲 │ │ ├—舒伯特:瞬间乐兴 │ │ ├—贝多芬:随想回旋曲
│ │ ├—格里格:晨曲《培尔、金特》 │ │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 │ ├—德沃夏克:新世界
│ │ ├—拉威尔:为夭折的公主而作的巴望舞曲 │ │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 │ ├—宾治:伊丽莎白的小夜曲 │ │ ├—杰西尔:玩具进行曲 │ ├—世界名曲精选珍藏版5(cd)│ │ ├—林姆斯基:柯萨科夫舞曲 │ │ ├—施特劳斯:南国玫瑰圆舞曲 │ │ ├—肖邦:E大调练习曲
│ │ ├—柴可夫斯基:舞剧《睡美人》圆舞曲 │ │ ├—德沃夏克:母亲教沃德歌 │ │ ├—德西彪:月光
│ │ ├—史达拉文斯特:火鸟选段 │ │ ├—柏利:第一交响乐 │ │ ├—伯格里尼:小步舞曲
│ │ ├—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 │ ├—福雷:帕凡舞曲 │ │ ├—埃尔加:谜语变奏曲 │ │ ├—雨果 阿尔芬:瑞典狂想曲 │ │ ├—古诺:歌剧《浮士德》贺舞曲 │ ├—世界名曲精选珍藏版6(cd)│ │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
│ │ ├—李斯特:帕格尼尼“钟声”大幻想曲 │ │ ├—巴赫:圣母颂
│ │ ├—沙拉萨第:吉普赛之歌 │ │ ├—威尔第:F大调协奏曲 │ │ ├—约翰森:杜鹃圆舞曲
│ │ ├—海顿:第九十四交响乐“惊愕”行板
第五篇:世界著名十大钢琴曲
世界著名十大钢琴曲
1:肖邦:“军队”波兰舞曲
《军队波兰舞曲]》 又名《军队波洛涅兹》、《第三波兰舞曲》。钢琴曲。肖邦作于1838年10月。他创作的波兰舞曲的音乐内容已经远远超出舞曲体裁所包括的范围。他的波兰舞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情绪昂扬、气魄宏大,富于戏剧性;另一类情绪悲壮、细腻优美,富于诗意。本曲与肖邦的另一首《英雄波兰舞曲》均属于第一类。李斯特最赞赏这两首乐曲,几乎在他的每次钢琴演奏会上都要演奏这两首乐曲。本曲A大调,三拍子,复三部曲式,是一首胜利凯旋的进行曲。它歌颂了波兰民族斗争的光辉业绩,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作品之一。主题刚劲有力,表现了军队高昂坚定的情绪。中部的旋律威武嘹亮,犹如军号在大地上回荡。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它使全曲统一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氛之中。(演奏时间约4分钟)
2: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拉赫玛尼诺夫甚至在写这部狂想曲的同时就在考虑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剧情构思,编舞导演当然又是芭蕾大师福金。
这位小提琴魔鬼被许多人描绘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辉煌技巧给浪漫派带来的风格上的影响,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艺术价值,也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本质的忽略。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浪漫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狂热的主观表现。音乐家表现狂放无羁的感情世界,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巧为依托,才能进入横无际涯的艺术境界。有一件趣闻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着乐谱去找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乐太难,不好演奏,请作曲家修改一下,贝多芬却说:“当上帝唤醒我的时候,你以为我还会去考虑你那倒霉的提琴吗?”
3:李斯特:爱之梦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S541)。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d,so land du lieder kannst)。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爱吧,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
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
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
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
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
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
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
天啊--本来没有什么恶意--? 却有人含泪分离。
4: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类似齐奏进行曲般的节奏拉开序幕,色彩十分明朗,之后主奏钢琴与引子同时登场,再度呈示第一主题。乐章的第二主题令人感到趣味盎然,钢琴展示出绚烂的演奏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2/2拍子,三段歌谣曲式。首先,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器呈示歌谣风的主题,接着重新由主奏钢琴加以接引。担任主题伴奏的三连音节奏在整个乐章中几乎不曾间断。
第三乐章,极活泼的快板,C大调,2/4拍子。充满生命力的第一主题由乐队反复两次之后,由钢琴再度呈示主题。在乐章的中段,管弦乐伴奏与钢琴主奏不断交替出现,相映生辉。最后钢琴以排山倒海之势的上升音阶,华丽地结束全曲。
5: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正也就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协奏曲在作者生前就已广泛流传,欧美各国音乐会舞台时常有各种类型的钢琴家演奏它,作者也经常把它列入自己的交响音乐会曲目,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到1878年,尼·鲁宾什坦终于也理解到这部作品的优点和价值,并出色地演奏它,从而也使这部作品更加牢固地确立它在音乐会舞台上的地位。
6: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勃拉姆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是创作和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与舒曼夫妇、李斯特等浪漫派音乐家交往甚密,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支持,有人把勃拉姆斯的作品比作“掺杂着浪漫主义新酒的古典主义陈酒”。
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作品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注)。
他创作了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7: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协奏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8:肖邦:“英雄”波兰舞曲
全曲有一段庄严热烈的序奏开始,随后堂堂引出伟岸的英雄主题,一种略带沧桑的感情是英雄的风格 奔腾的气势排山倒海般袭来,充满力度的热情在肖邦的作品中实属难得。乐曲进入中弹后持续扩大作品幅度,一连串下降音制造了华丽雄伟的效果,而热切的情绪仍一刻不停的在指尖翻滚澎湃。结尾处再度回到开头的主题,更加奔腾,接着渐弱,安排了一个隐匿的悬疑,是未尽的情感死灰复燃,创造出石破天惊般的效果。演奏既终,一股余韵却久久回荡,那正是肖邦对祖国诉不尽,挥不去的哀切思念。可以说借着华丽的舞曲,肖邦倾诉了满腔的爱国热情,也把音乐的可能性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9:莫扎特:第八钢琴协奏曲
10:圣桑:第二钢琴奏鸣曲 1.极慢板,从呻吟般的极慢板开头,接着用双倍速度奏出第一主题。这第一主题一直情绪不安,直到第二主题出现,才趋于安静。但安静的第二主题马上也激动不安。结尾阴沉不安,它并没有带来宁静的气氛,没有使人感到戏剧已经结束,而使人急切期待着以后将发生的事件。
2.谐谑曲,以阴郁开头,犹如低云密布,大风咆哮的感觉。速度转慢后,有天籁般的甜美。在谐谑曲的最后,低音区中低沉的八度敲击声也说明已经失去了光明的希望……
3.慢板,送葬进行曲。这首进行曲是肖邦1837年为哀悼失去祖国而作,开头表达送葬队伍出动,丧钟的低鸣。中部有一段宁静的来自上帝的安慰,带有“模糊的回忆”般的抒情,然后再重复送葬队伍,直至远去,留下一片空白。
4.急板。舒曼评述:“这是非旋律,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特别恐怖的幽灵与我们对话。”结尾“像是带着被狮身人面像愚弄过的微笑终了。”肖邦要求这个乐章,要“左手与右手七七八八地齐奏同音。“尼克斯对这个乐章的评述是:”葬仪之后,那边有两三位邻居在议论这位已故者的为人,没有恶意的批评,只有善意的赞扬。”而克拉克则认为,“像是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