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人有两个宝
1、人有两个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写生字,把字写端正。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写字。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写生字,把字写端正。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写字。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谈话:小朋友们身上有许多小宝贝,我们来猜个谜语,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2、小朋友能用小手做些什么呢?(尽量拓展学生思维,说出能干很多事情。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说起,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大在哪儿?)
3、师述:是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都是人的劳动创造的。(板书:人)请小朋友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4、“宝”是宝贝的意思,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教学生尝试提问,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过渡:人有哪两个宝?打开课文,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2、听老师范读。说说人有哪两个宝贝。(及时表扬认真倾听的小朋友)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有不懂的字多看看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问老师和小伙伴。
4、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双手(都是翘舌音)、做工(“做”是平舌音)、思考(“思”是平舌音)、创造(前翘舌音,后平舌音)
5、指名分句读课文,结合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人、个、手、大;第二句:工;第三句:用、又、才。
学习“手”字时,拓展朗读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共有十个手指头。
6、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读,再朗读包含这个生字的句子。
7、游戏:小白兔采蘑菇
学生扮作小白兔,把“蘑菇”上的生字词读正确才能采摘到这个蘑菇,摘到后带领大家齐读。
8、齐读全文。
三、指导写字:人、个、手、大
1、记忆字形。
人:两笔写成,一撇一捺;个:人字头下面加一竖;手:起笔是撇,稍平;大:一横中间站个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提示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有脚,写到脚时停一停,轻轻提笔写脚尖。
4、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写生字,把字写端正。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写字。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相机给予评价。
2、在田字格本上听写:个、大、人、手。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练习朗读第一句,注意词儿连读。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启发学生口述: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2)指导看图,理解“做工”。“做工”在这里泛指工作、做事。
①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的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②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
(3)启发想象,理解“思考”。
大脑会干什么?“思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看图想象:他们在做这些事时会想些什么?
(4)齐读第二句。讨论: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个宝呢?
3、学习第三句。
(4)指名朗读。
(5)启发学生领会句子意思。
(3)小结(4)再次朗读第三句。
三、看图试背课文
四、拓展语言
五、指导写字
六、课外拓展
板书设计:
双手
做工
1、人有两个宝
创造
大脑
思考
第二篇:人有两个宝专题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个大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2、给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三、总结全文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三篇:人有两个宝
第1课 人有两个宝
板块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说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有的小朋友会肯定地回答:那当然是人喽。
为什么说人的本领是最大的呢?
因为人创造了世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人创造的,你们看:出示媒体:动画图 我们吃的、穿的、走的道路、以及交通工具等等,都是人创造的。
2.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
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宝:就是宝贝的意思。
个:是第四声,在这个词语里读轻声。读一读课题。人有哪两个宝贝呢?从图上你能看出来吗?
出示课件 有的小朋友举着手,有的看着手,还有的小朋友托着下巴在思考
是哪两样宝贝呢,从图上已经看出来了:双手是人的一个宝贝,大脑也是人的一个宝贝。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板块二:理解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全文注音课文 1.认识句号和句子。
怎么学呢?我们先借助拼音来一句一句地把课文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什么是一句话呢?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什么是句号?你们看,句号就是个小圆圈。
请大家看看这篇小短文一共有几个句号?(3个)有三个句号就是三句话。2.读通句子
我们先来读第一句话。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翘舌音:双、手; 鼻音:脑。
谁已经会读了,来读给大家听,读完后大家评一评,看他字音读正确了吗?句子读通了吗? 第2句: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读音重点:平舌音:做、思。
请一位小朋友读,大家听完后评一评。大家再一起读。第3句: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平舌音:才、造;翘舌音:创;后鼻音:能。
3.理解朗读。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我们就来把课文读懂读好。
(一)理解朗读第1句。出示第1句话
1.这句话先告诉我们什么?(人身上有两个宝贝)
2.然后讲了什么?(具体讲了这两个宝贝就是双手和大脑)读的时候要让别人听清是哪两个宝贝。
听老师怎么读好这句话。请跟着老师读。
(二)理解朗读第2句话。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贝呢,双手和大脑各有什么本领呢? 出示第2句话(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2.我们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教材上的图:说一说“我们的双手会—” 做工:在这里就是指工作、做事。
小结: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我们在用双手做事的时候,大脑在干什么?要想着怎么做。3.出示教材上的图
你们看,小朋友在种树,怎么把树种好呢?他会想些什么?(要把树种在有阳光的地方)看打电脑的小朋友: 拉手风琴: 看书:
做航模:请大家讨论讨论。
4.思考: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这就是思考。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读一读第2句。让人听明白,双手干什么,大脑干什么。
(一)理解朗读第3句。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做这些事的时候光动手不动脑行吗?那一定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如果是光用脑不用手呢?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你认为双手和大脑这两个宝贝我们应当怎样使用它们效果最好?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讨论)2.出示第3句。
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中哪个词能够看出手、脑都得用?点红“又”对,手和脑都得用,就是“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什么叫创造知道吗?原来没有的现在我把它做出来了,叫创造,原来有的,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了,这也叫创造。读一读句子。3.小结: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新东西、新事物,都是人“用手做,用脑想,”是“ 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只有手和脑一起用,才能有许许多多的创造。4.下面我们一起来读全文。出示全文 通过你的朗读,要让大家听明白:人有哪两个宝?它们有什么用?怎样用好这两个宝?请跟老师读。
5. 背诵指导。
第一句: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它们有什么用。第三句: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6.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这样就能把事情做好。板块三:记字形、指导写字
1.课文我们就读到这儿,下面再来读读这课的生字词语。出示词语:带有拼音 两个宝 双手 大脑 用手 创造 才能 做工 又 人 会
读词语,哪些读音比较难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 记字形
用熟字来帮助我们记生字:
出示课件 人、个、大:这三个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你发现了吗?(都有一个“人”字)请你来告诉大家。点红三个字中的“人”
怎么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字呢?请你来告诉大家。出示汉字
工:又:才:用:手:最后一笔点红 3.写字指导。出示笔顺图 板块四:拓展练习
读一读: 出示课件大人 小手 人才 工人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导入新课:小朋友,请大家想一想,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
2、继续引导:是啊|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等等,都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板书:人)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3、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1)认读生字,读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 大脑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在田字本上抄写本课生字。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11月5日 累计教时:6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双 手 大 脑 两 个 宝 人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教师讲解:“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察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课本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又在想什么?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
认读。
(2)出示:才能创造
“创造”就是想出、做出的事情。比如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做了上万次实验,把它创造出来了。
(3)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 手 又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手 大 工 用 又 才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六、作业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练习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第四篇:人有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说课材料
周桂珍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汉字家园
(一)第2课《人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人体图,通过图画,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名称。第二部分是一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既为学生识字创设了一个环境,又告诉学生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的道理。第三部分是本课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初步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出现了“撇、捺、横折”三种新笔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学会三种新笔画。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了解手、脑的作用,启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既动手又动脑的自觉性。
从汉字演变的过程上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准备:字理演变图和字卡
教学设计:
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有两件特别了不起的宝贝,大家想认识、了解它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儿歌《人有两个宝》
设计意图:以这样的方式引入简单明了,节省时间。
学习儿歌。
这首儿歌可采取听读、领读、跟读的方式学习,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所识生字的读音。具体方法如下:
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动作读,如拍手等。
读的过程中注意“人、手、足”的读音和“不”的变调。
针对儿歌内容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双手会做事,大脑能思考”的首理。然后总结: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自然感悟儿歌的意思。
识字。
通过提问“你还知道人体上有哪些器官?”引出对生字“耳、目、口、足、手”的学习。
具体识字策略如下:出示:“耳、目、口、足、手”的字理图,抓住每个字的特点进行教学。
“耳、足、目”注重字形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笔顺,讲一讲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如“目”和“日”对比来记。
“口”和“手”字,重要是应用,要求学生给它们扩词。
“人”字注重字形的指导和应用。
为了牢固识记这些字,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们与象形字卡上的字进行对比。大致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
对于其它三个字的教学,可以采用练习说话的形式进行。比如:“个”字,可以引导学生说“一个……两个……三个……”。
“和”字可以采取让学生说话:“…和…怎么样”这样的句子来掌握。
“又”字的教学,可以练习让学生说一些“又……又……”的词语。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把识字与说话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字是为了应用。在识记字形的同时,领悟了字义。
第五篇:人有两个宝
一年级(语文)
1、人有两个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自学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导学
1.老师教学生认识逗号,句号,认识完整的句子。
2.思考:这一课有几句话?看看有几个句号?有几个句号就是几句话。3.学生读文,找出有几句话。
4.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2)人有哪两个宝?(3)出示:双手 大脑
“双手”就是左右两只手,举起你的小手,轻轻地拍拍你的小脑袋!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大 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交流。
3.指导写字。
“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脚要平。“个”:“人”偏上,竖在竖中线。
“大”: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交点起笔。“手”:第一笔是平撇,竖钩在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练习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五、总结
第2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认读)
2.给“人、大、手”找朋友。3.人有哪两个宝?
二、自学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三、导学
1.学习第二句。
(1)出示“会”,认读。
(2)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3)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4)指导朗读第二句。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又”、“创造”。3.朗读背诵全文 4.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3)指导写字。
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工“:独体字,形体扁宽。末笔横略长。
“用“:上包下结构。第一笔是竖撇,倒数第二笔是横在横中线,最后一笔竖竖在竖中线。
“又“和“才“都是独体字。
四、练习
(1)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对不对!
板书设计:
1、人有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教后记:
本文是根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手脑相长歌》改写成的一首儿歌。在教学中,我按照“哪两宝-何作用-怎样做”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且进行发散性思维:我们的小手会做哪些事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