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安精神 代代相传
延安精神 代代相传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正是这波澜壮阔的13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极其艰苦的阶段,日本侵略者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延安军民吃不饱、穿不暖,学习没有纸笔,睡觉没有被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广大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都参加了挖地、种菜、纺纱等生产劳动,周总理还被评为纺纱能手呢!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十几年,破了就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衣服的整个背部换掉,怎么也不肯做件新的。毛主席写《论持久战》时,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脚上的棉鞋在火盆上烤着了还不知道。警卫员闻到一股焦糊味,才发现主席的鞋子烤着了。警卫员一边灭火,一边着急地说:“天这么冷,没有棉鞋穿怎么行!”主席笑着说“没关系,补一补还能穿。”当年,毛主席就是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就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写下了一篇篇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里写的。没有延安窑洞里的煤油灯,哪有祖国东方红?
今天,时代进步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习条件改善了。但是,无论时代怎么进步,条件怎么变化,有一点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现在,我们许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父母、亲人的特别保护和关爱,什么事情都由家长一手包办,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学习上不自觉、怕困难,生活上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十几岁了,还不会叠被子、系鞋带。说到这儿,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同学,他喜欢吃煮鸡蛋,平常都是妈妈替他剥壳。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他带了两个煮鸡蛋,却没有吃。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吃鸡蛋?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哎!这鸡蛋没有缝儿,怎么剥呢?”如果同学们都像他这样,将来怎么独立生活?怎么挑得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不能忘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自力更生,意味着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意味着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艰苦奋斗,意味着不畏艰辛、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让我们时刻铭记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第二篇: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传
南江县光雾山镇红军小学四年级张力文
雷锋,一个让人尊敬的人,我们都记得小时候唱的歌谣“学习雷锋好榜样”,它时时激励着我不断前进。雷锋曾坚定地说过:一生愿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在我的身边,有许多活雷锋: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帮同学辅导习题,让他们进步,它们都值得我学习。熟知了雷锋叔叔的事迹后我也下定决心要做一位活雷锋,做一位有爱心的小学生。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崇高理想。即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但他也可以做一位有道德的人,来造福我们的社会。最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使我倍受触动。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叔叔2012年曾经给我许多的震动与泪水。而山东司机宋洋叔叔又一次触动了我。3月9日上午,山东交通济宇高速运业有限公司客车驾驶员宋洋,驾驶载有33名乘客的大客车从聊城奔赴济南途中,突发脑干出血。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将车停在高速路应急车道上,保护了乘客的生命安全。3月20日,虽经11天全力抢救,34岁的“最美司机”宋洋叔叔终因病情过重不幸去世。抢救宋洋叔叔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生马承恩说,宋洋叔叔脑干出血不到2分钟就陷入昏迷,说明病情危急,他做的那些动作,只要有一丝迟疑就完成不了。正是这些动作,让33名旅客的生命得以保全。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事件,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宋洋叔叔这个人,即使我坐过他的车,也可能不
会有什么印象。但是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平凡的客车司机,用生命中最后的100秒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雷锋精神。宋洋叔叔去了,但是我相信他已经把这种温暖的正面的力量传递给了那33个乘客,把这种活雷锋精神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人,相信这些被宋洋叔叔感动的人,会一直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并且像宋洋叔叔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好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学雷锋,说起简单,做起来难。雷锋精神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它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可以使你走向成功。虽然雷锋只活了短短的22年,但他的精神却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通向成功之路。学雷锋,做好事,这朵文明之花正在祖国大地竞相开放。只要把雷锋精神传下去,我们身边就充满了真爱。我要接过接力棒,从现在做起,积累点点滴滴,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评语:小作者列举了身边的几个典型事例,让我们感受到雷锋就在身边,学习雷锋是时代的召唤,是每个青少年的人生追求,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明雷锋精神应该代代传下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篇比较好的习作。(指导教师:赵 瑾)
第三篇: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七六王晓
小时候老师就叫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时的我,只会照本宣唱,根本不会去体会歌词中的含义,对雷锋叔叔的一些事迹只是大致的翻一翻,根本就没有从本质上去学习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雷锋在日记中详细的记录另外他在不对的点点滴滴,他在入伍第一天写道:今年1月8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了自己最崇高的愿望。祖国啊!到处都有我慈祥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我到达部队的头一天,因为乘火车时车厢里热,我脱掉了衣服,下车受了凉。深夜睡不着觉,止不住地咳嗽,发烧,有时还发冷。下半夜了,营长来到我们宿舍,有的同志被子没有盖好,他轻轻地给盖好。他发现我还没睡,走到我身边见我咳嗽,就轻声问:“你感冒了么?”我说:“没什么。”当时我想,这点小病还是不告诉首长好,以免麻烦首长。营长连夜查铺两三次,发现我一直没睡,知道我感冒了,就从卫生连叫来一位医生给我诊治,吃了药,叫我好好睡觉。亲如爹娘的营长啊,怕我冻着,脱下自己的棉大衣,还送来一床新被子,都盖在我身上。我激动的泪水流湿了枕头,我真想掏出自己的心来献给党,我下定了决心,入伍了,一定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就这样,雷锋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一生都在默默的为人名服务,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即使他的人已经不在了,但他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已经深深的烙在我们的心里,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如,那一场惊天地的5•12大地震,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但那受灾的一幕幕仍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地震地二天,人民解放军投入到了
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成长,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们已经把他的种种精神深深的烙在脑海里,这种精神将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人生信仰。三月是全国掀起学雷锋的高潮,我认为雷锋他并没有离我们远走,他时刻和我们生活在救灾的行列中去,全国人民为灾区捐钱、捐物,帮助人民灾后重建,我们也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们。一起,我们的周围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活雷锋可有人说雷锋是三月来了,四月走。我想这种错误的思想一定要改正。因为我是生活在相亲相爱的大家庭里,我们一定要把雷锋精神永远传下去。
第四篇: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传承美德时不我待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2009年10月24日,来自长江大学的十余名大学生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手拉手结成人梯,成功将两名不慎掉入湍急江水的少年救出。然而不幸的是,三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却被江水无情地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90后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人生活上挑剔,做事随便,缺乏责任感,很多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这次90后大学生救落水少年牺牲的事件,我认为他们不仅仅救了人,更重要的是“救”起了一代人的精神。这些英勇的90后大学生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了社会的良知,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代在进步,青少年的思想却在“倒退”,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太优越了,对很多现象已经麻木了,我们作为教育者有义务唤起一代人的心灵。
一、勤劳为先
中国人以农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以汗水换来硕硕丰成,造
福子孙后代;同时也因为“勤”,加上极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圆周率、浑天仪、《本草纲目》等等智慧结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二、责无旁贷
中国人是勇敢的,有傲气的。南宋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保卫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终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后从容就义。他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何等壮烈感人的豪语!他们的忠义能与日月争光,在民族史册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迹!中国人爱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非笔墨可形容的深感情。爱国诗人陆游在遗作《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死亡泰然处之,临终时还念挂着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多么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范仲淹,忧国忧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情操。翻开中国历史,这样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等,真是数之不尽。孝道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卧冰求鲤”“黄香暖席”的故事,广受传颂。而古诗里的人物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她为免老父再受征战沙场的痛苦,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和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与道德规范等具有和谐的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三、美德教育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各尽其职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
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例如: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无不体现传统美德对中华子孙后代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的传统道德教育日渐式微,在一些社会领域和部门频频出现现道德失范和道德沦丧的现象。但我仍相信,中国传统美德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年青的新一代培养优良的品行、淳朴大方的风度,重见我国道德文化的光芒。
第五篇: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演讲稿)(定稿)
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敬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歌了。那时候我们还小,不理解到歌词的含义。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雷锋为什么一直被人们传唱,他永远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一直舍不得扔掉。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尽管不用向他那样穿打补丁的袜子,节俭的精神还是有的。因为我们虽然没有为家里挣钱的义务,但又节约的义务,:不乱花零用钱、不用白纸做草稿、铅笔不能用半截就扔掉、少吃零食、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身边的一件件小事 处处给我们留下了节约的机会。
雷锋叔叔还特别的乐于助人,他把帮助别人看成一种享受快乐的方式。
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生,乐于助人的前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想想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所以我们要经常做铺床、叠被子、收拾书包、洗袜子等这些小事,另外,同学生病时送出的亲切问候,教师节送上的温馨祝福,家长生日时献出的美好祝愿等等,我认为这都是我们成长路上助人为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作为少先队队员,我们一定要用最实际的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因为帮助他人是快乐的,它带给你满足与自豪。哪怕不留名,你也会得到双倍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他人无法体会到的。学习雷锋我们还应该从平时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让身边的人们更加幸福,让雷锋的精神代代相传,让雷锋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