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一篇: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十四册)

响水县张集中心学校 孙卫先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阶段

1、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小品演员的肖像漫画),然后将央视主持人李咏的照片和他的漫画像放在一起。请同学们分析和对比一下他们的不同点。生:漫画像把人物的形象夸张了,脸更长、发型更突出、身体小、手较大。师:漫画像比肖像画更有情趣,揭示课题。

2、漫画的表现形式

师: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线描形式、素描形式、色彩形式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师:除了这些形式外,还有其他的吗? 生:水墨 生:电脑

3、漫画的表现题材

师: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科普漫画。

师: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漫画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生: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的。

4、漫画创作的意义

师:漫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中揭示某人或某一件事的本质,让人在得到某种启示后产生联想,感受到意犹未尽的含义。

二、发展阶段

漫画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方法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以及创作意义,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样几幅图。(展示4幅名演员的漫画像)学生讨论漫画人物的表现方法。生:夸张 生:变形

师:肖像漫画即是以极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加明朗,因而加强一种亲近感。

肖像漫画的特点在“肖”与“漫”,不逼真当然失去魅力,“漫”是它的特殊语言,一幅成功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三、练习阶段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朋友是如何为自己画漫画像的?(展示一幅拿着自己的漫画像的小男孩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肖像漫画创作的方法。学生讨论

师: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及表情夸张、变形了,在进行漫画创作时要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我们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好不好呀? 生:好

师: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笔来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呢? 生:想

师: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画一幅自画像,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最有特征,请同学帮忙找找特征,在纸上先画草稿,同学之间交流,可以互相找特点。生:学生对着镜子画自己。

师:巡回辅导,并欣赏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业展示(投影仪)

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请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到讲台前,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同学们点评,老师点评。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意义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教学反思:本节课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上还存在保守思想。

第二篇:夸张有趣的脸

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 彭旺华

一、授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夸张有趣的脸》

二、教材简析: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创作,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人格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肖像漫画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六、教法和学法:我在实施这一课的教学时,认识到漫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没有创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对象。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铅画纸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

八、教学程序: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肖像漫画)

老师提问:

(1)这是什么艺术表现形式?

(2)什么是漫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2、漫画的表现题材

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肖像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科普漫画。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3、漫画的表现形式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有线描形式、素描形式、水墨形式、色彩形式、电脑制作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线描形式。(用最简洁的线条)

(二)发展阶段

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通过多幅肖像漫画的欣赏,加深学生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并发现所描绘对象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

1、老师提问: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题材,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几幅作品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几幅漫画像)学生讨论:漫画人物的表现方法。(夸张和变形)

教师总结:肖像漫画是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加明朗,一幅成功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2、教师现场示范,演示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以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肖像为示范对象)

请学生找出马三立肖像的主要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作画。(师生互动)

(三)练习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 画一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抓住该同学的主要特征,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同学在纸上表现出来。(用最简洁的线条)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巡视以及学生的自我展示,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及时纠正,对于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整体提醒。

(四)展评阶段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请学生自评或互评。

在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采取恰当的评价激励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错误也得到纠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和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课后学生可上网更深入广泛地了解相关的知识。

第三篇:有效教学案例《夸张有趣的脸》

有效教学案例《夸张有趣的脸》

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

冯笑之

【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4册第3课的内容。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既要有民族性又要有世界性。【教学思想】

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报纸、杂志、电视是漫画的最佳载体,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漫画,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像。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号笔或黑色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不好意思,说好课堂上不接听电话的,又来了。(打开手机)喂!你好!这里是“借你、借你一双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受骗者老范,凭借多年受骗上当经验,对你是否受骗上当作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摁1,有人卖车请摁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儿,请摁3,有人卖担架,请直接拨110„„(生大笑)

师:刚才说话的这是谁? 生:(异口同声)范伟!师:(出示范伟真人照片)“资深受骗上当者——老范”。有人给我们这位可爱的小品演员,画了幅肖像,大家看看酷不酷?(出示范伟漫像,生大笑)师:笑嘛?不就是幅肖像吗? 生: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画呢? 生:漫画。

师:原来这类画跟我们见到的另一些写实类的画在表现手法上不同。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一般,漫画可以分为肖像漫画、讽刺漫画、科普漫画等,我们平常一些同学最喜欢看的卡通片里的卡通形象其实也属于漫画范畴。(师结合图片比较分析,并让同学将图片分类)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咱们看到的老范的肖像画,属于哪一类呢? 生:肖像漫画!

师:吆喝,都知道啊!(仿赵本山广告语)一生插嘴:地球人都知道。

二、发展阶段

师:像范伟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一直是漫画爱好者热衷描绘的对象。下面我再向大家隆重推荐范伟的黄金搭档„„(故意拉长音)生没有等师说完,迫不及待:赵本山!

师:很多同学想到了赵本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在中国的观众心目中,赵本山已经是中国小品的一大品牌,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卓别林”。但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高秀敏。

(投影图片,同时以缓慢沉重的语调配音)

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心脏病突发,告别人世,年仅46岁。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这三人组成的春晚“铁三角”阵容已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在13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所出演的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她所付出的艰辛和呕心沥血的程度可想而知。她没有演过话剧,也没经过电影学院的专业培训,可以说是靠自学成才的。作为观众,我觉得高秀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和歌颂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这些角色比较鲜明,她演的角色不仅洒脱,而且富有激情。应该说这类角色的分寸是较难把握的,她却能够把角色处理得既不让观众讨厌,又能把性格表现出来,有很大的难度,真是很不容易,也足以说明她的用功程度。

究其原因,就是她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质朴无华、真实感人,其表演容易打动人们的感情,使观众的情绪和艺术家的表演产生共鸣,因而赢得了观众的爱戴。

高秀敏走了,她把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留在了观众的心中,她那打动人心的笑声,将成为观众美好的记忆。

师:本来今天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似乎不应该谈这样伤感的话题,我只是希望同学们和我在感受一些优秀小品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为了人民演艺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作为画者,理所当然地要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人多溜一些画像,请欣赏高秀敏同志的漫像。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漫像与真人头像之间的区别。肖像漫画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回答。生讨论。生A:用了夸张的手法。生B:用了变形的手法。

生:能具体说说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具体用在那些部位吗?

生:与真人头像相比,漫像人物的脸比较胖,嘴巴也大了许多,二眼睛和鼻子小了许多,这就是夸张变形。

师:真不错!那我们在画漫画时,是不是就可以任意变形,无限夸张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议论,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人的肖像,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

师先后出示李咏、成龙等人的肖像,让学生辨认,一边辨认,一边让学生分析夸张、变形的手法在漫画中的应用。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不管我们如何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最终我们还是能够辨认出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因为画家在描绘对象时,时刻不忘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个标志性的动作,比如李咏的“马”脸,成龙的大鼻子,“非常六+一”的标志性动作等。

看来,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不但要学会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更主要的还要牢牢抓住人物的特征。

下面我来考考各位的观察能力,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人物的特征。你们先看看我,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我有什么特征? 生A:高!生B:瘦!

师:这是我的体型特征,看看我的肖像有什么特点? 生:头发长长的,戴眼镜。

师:好!继续。五官有什么特征没有? 生仔细看,摇头。

师:看来同学们是被整体效果蒙蔽了,还是我自己比较了解。我的眼睛属于聚光型的(小),鼻子属于大流量的(大)。生笑。

师:我知道,老师的你们不好意思说,怕得罪老师(生笑)那下面咱们找找身边同学的特征。生沸腾。

学生互相找特征,并指出来。

三、练习阶段

师: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个个都跃跃欲试了。生摇头。

师:怎么了?不想画吗? 生:太难画了。

师:其实刚才的几幅作品都是电脑绘制的。要大家现场作画当然不可能。下面咱们再来欣赏几幅漫画。

师出示阿拉法特漫像(铅笔淡彩)、漫画家丁聪自画像(线描)等作品,感受素描的漫画表现形式。同时请学生找出漫画作品人物的特征。师:下面咱们来试试用这种线描的形式临摹一幅漫画。出示相声演员李金斗的漫像,让学生改用线描的形式表现。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肯定学生的表现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注意点。课堂作业:

提醒:出示一张学生作业,分析存在问题。

要求:请同学们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最简洁的线条抓住人物特征将形象快速描绘下来。

四、展评阶段

1、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一部分同学的漫画作品,请同学评价。2、同学交换作业,互评(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小结。

五、引申阶段

现在,随着电脑的出现,借助电脑制作软件,智慧的人们将使漫画不再静止,人们创作了一个有一个动漫作品,flash动画作品,比如下面我们即将欣赏的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将音乐和漫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趣动人。

欣赏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我力求选择学生熟识的人物作为表现或示范的对象,从影视明星、知名节目主持人到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将自己的形象搬上屏幕让学生表现,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语言,我多处借用相声、小品里的台词,力求教学语言幽默生动,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使得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教学中借助高秀敏的案例,将学生引入伤感的氛围中,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任何一门艺术的背后伴随的都是辛勤的汗水,由此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课堂教学训练分两步进行,先进行临摹小练习,然后再进行漫画创作。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漫画创作技巧。但尽管如此,练习效果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在于学生对线条的敏感性不强,线描基本功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训练中,依然要抓住双基,对学生的美术技能增加训练强度,以便于更有效地投入创作。

第四篇: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教案)

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授课老师:拓艳琴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感受、讨论、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兴趣—理解—技法—结合—创造。

(2)运用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体验法学习肖像漫画的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评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方法、肖像漫画的创作。

难点: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肖像漫画造型表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记号笔、纸等。

2、学生准备:铅笔、记号笔灰黑色水笔、纸等作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欣赏一段超级搞笑的视频。学生看到“表情帝”杨迪模仿《忐忑》夸张的脸部表演,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老师:告诉我,你们为什么笑?这是一张怎样的脸?你能形容一下吗?

学生:搞怪 夸张 幽默 搞笑

揭示课题——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二)自主学习: 游戏环节:

师:肖像漫画最大的特点是:夸张、有趣,今天我们就以游戏的方式来学画肖像漫画。

分组完成: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脸型请4组同学根据脸型添加人物的五官及发型,师生

分析人物特点及性格,教师总结:

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

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的绘画。漫画人物造型夸张,往往能够通过简略的形象反映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1、漫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大类?

2、漫画的那些表现形式? 教师总结:

漫画的表现内容有 肖像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科普漫画。(课件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有线描形式、色彩、国画形式、素描形式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线描形式。(用最简洁的线条)发展阶段

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通过多幅肖像漫画的欣赏,加深学生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并发现所描绘对象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

1、老师提问: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题材,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几幅作品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几幅漫画像)

2、教师现场示范,演示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以小品大师赵本山的肖像为示范对象并画出自己渲染气氛)

请学生找出赵本山肖像的主要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作画。(师生互动)

(四)自我检测 练习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抓住该同学的主要特征,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同学在纸上表现出来。(用最简洁的线条)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巡视以及学生的自我展示,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及时纠正,对于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整体提醒。

(五)展评阶段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请学生自评或互评。

在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采取恰当的评价激励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错误也得到纠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六)总结和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第五篇:《夸张的脸》说课稿

《夸张的脸》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夸张的脸》,《夸张的脸》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第六课《喜怒哀乐》掌握了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这节课将继续学习用夸张的画法表现人物脸部。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的夸张变化

过程与方法:探索脸的夸张方式,设计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难点:抓住人物外形、情绪特征进行夸张的造型表现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人物头像造型,五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教法主要有直观式教学法,欣赏教学法,使教学更直观,富有趣味性。

学法主要有小组讨论法,动手实践法。这些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四:说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

(1)展示明星成龙和姚晨的漫画照与真实照,让学生对比观察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这画给你了什么感觉呢?(2)小组讨论 A组:讨论眼睛 B组:讨论鼻子 C组:讨论嘴巴

(3)师生共同归纳夸张手法的运用: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圆的更圆,瘦的更瘦。这样夸张的漫画不仅带给人们幽默,而且使人印象深刻。

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能力,而且体验探究的乐趣。2·设计活动

上一环节已经总结出怎样表现夸张的脸,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个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开心的人脸,请学生上来改一改,怎样能让开心的脸变得更加开心呢?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体会到夸张人的情绪,如开心,愤怒等也可以起到夸张的作用!最后让学生欣赏夸张漫画图片。3.学生实践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是情绪,动手绘画出一张夸张的脸,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表扬有创新的同学(这样学生会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作品效果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4,作业展评价

评价学生作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种评价方式。5,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最后老师小结:本课主要是学习了用夸张的方法表现人物面部表情或特征。五,说板书设计

夸张的脸

投影区

板书区

展览区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