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不容忽视,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情况,并阐述目前情况下我国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野生动物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温带及暖温带与亚热带,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是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强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对国计民生都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1.当前形势下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我国生物性资源丰富,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下,破坏了生物稳定性,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据了25%。目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1.1栖息地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是导致全球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很多物种被隔离在环境外,迁徙受到影响,导致近亲繁殖数量增加,加快了物种濒临灭绝的速度。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土地开垦数量剧增,草场迅速退化,沙漠化速度加快,野生动物栖息面积锐减,导致大量野生物种濒危。
1.2过度使用导致资源枯竭
现代人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生物资源,导致野外物种的数量锐减,同时资源面临枯竭。以爬行类物种为例,其面对的最主要威胁就是被人类作为食物进行捕猎。这种过度利用导致大量资源面临枯竭的境地,威胁到物种的生存。
1.3遗传多样性的丢失
遗传多样性的丢失严重威胁物种的生存,一般情况下,遗传多样性是对物种的进化能力及未来的适应力的一种体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导致近亲繁殖的数量在增加,使得野生动物的抵抗力下降,数量减少,生存受到威胁。
1.4环境污染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物种的生存,导致食物毒性增加,引发野生动物的肾脏、肝脏或生殖系统中毒,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动物死亡,而且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会增加动物幼体畸形的概率,导致物种数量下降。
1.5外来物种侵入
受到环境质量的影响,大量物种被逼离原来的生存环境,这必然会使得一个地区的物种数量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紊乱。据相关报道,人类为了获取大量裘皮,采取措施将狐引入到阿留申群岛,为了生存狐开始捕食当地的海鸟,鸟粪数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导致植物群落发生变化,引发物种的生存危机。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必须要引起重视,进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1.6动物疾病种类增多
随着污染加剧,人为的破坏导致各类疾病的数量在增加,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尤其是群发性的恶性疾病会对动物群体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在2005年青海湖爆发的野生鸟禽流感,导致6000多只鸟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2.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及获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不断深入,中科院在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著名野生动物研究专家秉志与其他研究人员就向相关部门提议建造自然保护区,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在1956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保护区,随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飞速发展,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具体来说,在多年的保护历史中,取得以下几点成就。
2.1中国动物编目与资源调
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动物志》的编纂工作,到2009年的时候已经相继出版127卷,该书对我国动物种类、生存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同时中科院还建立了动物数字化标本馆,先后编辑出版了多本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丛书。
同时,我国开展了全国性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针对生物多样性的情况进行调查,增加我国野生动物情况的掌握,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2.2建立物种濒危机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物种濒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诸多学者从遗传学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濒危物种的情况,揭示了当前物种受到威胁的情况,除了环境的恶化外,栖息地被破坏也十分严重,对此必须要建立濒危物种管理机制,引入到物种的保护模式,强化野生物种的保护水平。
2.3恢复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与复壮种群
野生动物生存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不容忽视,要想使野生动物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关键就要恢复其栖息地,多年来,我国实施了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恢复与种群复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要坚持这一发展模式,恢复物种生存环境,壮大种族,增强物种的抵抗力。
第二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XX(XX大学X学院XXXX系,X省 X市 邮编)
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
Abstract:Wild animals are very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With the redu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human hunting, many species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wildlife protection,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status made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Keywords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
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Wildlife;
Protection;
Necessity;
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2.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
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2.1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减少
栖息地干扰、破坏、退化和缩减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非法猎捕和过度开发利用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2.1.1高额利润的驱使
一些人追求“山珍野味”的嗜好,使野生动物交易有了市场。近年各地区经济发展,食用野生动物数量也激增,造成野生动物市场“行性看涨”,其市场价连年走高,加上猎捕野生动物本小利大,经营野生动物中间利润可观,致使少数不法之徒铤而走险。2.1.2管理体制不顺
按照目前的管辖分工,森林公安只能管辖野生动物刑事案件,但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型的违法案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案件,而森林公安办理野生动物行政处罚案件至今没有明确的法规授权,给执法活动带来不便。特别是野生动物进入市场后,按照当地目前的管理体制,以工商部门管理为主,林业部门协助配合,影响森林公安执法作用的发挥。2.1.3宣传工作尚有欠缺
先进的宣传已经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少数非法猎捕者、经营者文化素养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加上一些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嗜好,有以食野味“提升身价”的落后观念,造成了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行为难以根治的局面。2.2 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消失,对于人类以及子孙后代都是有害无益的。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自然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野生生物不仅是农林生产的保护者,还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
3.1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自1950年起我国政府颁发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起,至今共颁发了29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 3.2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现状 我国一直在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全国已建立各级各自然保护区2588处,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我国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8]
野生动物园为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合理规划与布局,基本的野生动物生存条件不具备。缺乏本土特色,野生动物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野生动物园属企业或个人投资,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弱。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功能丧失;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管理部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还没有进行,《动物福利法》等相关法律没有出台,对野生动物园的管理一直处于真空状态。3.3国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成为人们的装饰品,成为高档服饰,野生动物的肉、蛋也成了食客盘中的“美味”,认为野味“时尚”、“药补不如食补”、祛病有营养、对健康有利、可以强身健体等传统消费观念的片面认识,因消费需求,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市场需求[2]。3.4药用野生动物替代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医药以某些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确实导致或者加剧了一些物种生存状况的濒危。然而,将所有物种濒危的原因都归咎于中医药的需求上,既言过其实,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医药学工作者已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用水牛角代替犀牛角、人工合成牛黄和人工合成麝香等[3]。提高饲养种群的数量以及相应药用部分的产量和质量, 减轻对野生种群原材料依赖的压力。
4.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
针对上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问题,笔者综合给出了以下意见建议。4.1硬性保护
4.1.1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以发展为中心的三项原则[4]。
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要坚持做到“四防、四不准”:防盗、防火、防乱砍乱伐自然保护区的林木、防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不准国家和地区规定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买卖、收购、走私野生动物及皮张,不准进自然保护区放牧,不准随便进自然保护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副业生产。4.1.2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明确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有性质的公共财物,这就为猎捕野生动物尚不够刑事处罚而给予治安处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要对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设置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金额可以以不同野生动物种类界定,尽量避免出现轻罚或过重处理。
要在消费环节上要进一步规范,要对不文明的消费行为给予处罚。禁止或者限制野生动物的买卖。对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买卖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
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避免发生事件后,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明确责任以更有效。更明确地保护好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4.2加强保护的观念
4.2.1倡导科学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强全民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变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文明的餐饮陋习,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自觉同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作斗争。
4.2.2坚持科学的保护、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合理利用野生动物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5]野生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但野生动物作为地球生物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动物对地球,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利用野生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做到适度、合理、可持续利用。适当的利用有利于野生动物种群的发展,适当的利用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4.2.3加强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观测
4.2.4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全球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未来,有效解决和管理边境野生动物贸易,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已刻不容缓,而且这已是一个国际性问题[6]。野生动物边境贸易已构成对我国及周边国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跨国(边)境交易将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危及国内生态安全。参考文献:
[1] 赵翀.浅析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J].山西林业, 2007,(6).[2] 华思武.漫议野生动物保护 [J].中国林业, 2004,(1)B: 43-44.[3] 胡锦矗.大熊猫研究 [M].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4] 董红旗.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强化措施 [J].中国林业, 2007,(10)A: 45.[5] 仇永胜, 叶利华.野生动物保护的制度思考 [J].生态经济, 2005,(2)[6] 孙长虹, 汪青雄.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思考 [J].野生动物杂志, 2007,(6): 45-46..数据来源:
[7] 国家林业局政府官网 [8] 中国环境网
第三篇:保护野生动物
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鸟是害虫的天敌 鸟是人类的朋友。·关注候鸟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保护野生动物 人人有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请保护动物
·绚丽生灵,缘于自由天然!
保
第四篇:野生动物保护(本站推荐)
一、填空题
1.四趾在同一平面上的为鹳形目,后趾高于前趾的为鹤形目,我国常见的鹤形目鸟类可分为鹳和鹭。
2.鲈形目是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目
3.中国四大名鱼:松江鲈鱼、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白鱼 4.四大海产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5.玳瑁背甲13块
6.当代物种灭绝以规模大、涉及面广、速度快为特点,灭绝的对象主要是高等的鸟类和兽类。按1996年版的IUCN 《红皮书》和《红色名录》,地球上受危的物种可分为灭绝(EX)、野外灭绝(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低危(LR,含依赖保护cd、接近受危nt、需予关注lc)、数据缺乏(DD)和未予评估(NE)8类,其中中国受危的鸟类和兽类种数都排在前三名。
7.雀形目为鸟类种类最多的一个目。
8.啮齿目为哺乳动物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种数的1/3)9.麋鹿是:头似马、体似驴、蹄似牛、角似鹿。10.犬科:豺、狼、狐、狸
二、判断题
1.带鱼亚目在我国产带鱼科和鲭鱼科,带鱼产量很高,为我国四大海产之一。2.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头鱼;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唐鱼、大头鲤、松江鲈鱼 3.爬行 4.两栖
5.蛙科是两栖类中最大的一科。6.泥螈、鳗螈是有尾目的代表动物
7.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分泌物,经加工后为蟾酥,是有名的中药。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8.我国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9.避役俗称变色龙。
10.扬子鳄是中国的特产种类,仅分布于我国安徽。
11.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12.鸮形目是夜行性猛禽
13.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和候鸟为主要保护对象 14.鸭嘴兽是一种半水栖的哺乳动物。15.长尾叶猴,“神猴”,又叫喜马拉雅神猴,它们喜欢在3000米高的山地树林中居住,以植物叶、嫩茎和幼芽为主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豪猪是啮齿类中的大型种类。17.鲸目为水栖哺乳动物。
三、名词解释 1.野生动物
“凡生存在自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广义概念泛指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狭义通常指陆生的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2.狩猎剩余量
不会影响下一个繁殖季节种群大小的猎取量。3.野生动物保护国际法
国际法通常以条约或公约形式出现。动物保护的国际条约和公约是各个国家和组织之间的协议,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制定条约的目的是确立一定的国际权利、义务和关系,一般都有书面协议,缔约国家和组织要受到条约的约束。4.环境容纳量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所能够维持的野生动物最大饱和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5.种群生存力分析
种群生存力(PVA)分析,来估计能以多大的概率存活多长时间,从而得知最小可存活种群的方案。6.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这犹如一张建立在空气、水、土壤和阳光四大基柱上的生物网,网丝及交叉代表了各个物种及关系。7.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
四、简答题
1.野生动物受危原因 1)过量狩猎。狩猎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对野生动物的破坏不用去说,就是现代的狩猎也是过量的。
2)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嗜食,是值得反省的。
3)野生动物生活环境所受到的人为威胁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生境退化、生境丧失和生境断裂。如草场过度放牧、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排进各水系、森林毁坏和山腰耕作、建筑堤坝。
4)动物所面临的潜在危险还可能来自“国际关贸总协定”。该协定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动物福利、环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考虑不应该阻止国际贸易的自由,因此也不能禁止动物的进出口。2.异质种群
异质种群是指一个在有限时间内,具有相互作用的局部种群的集合。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切割,野生动物原始完整的生境在当今地球已经不复存在,形成斑块生境。近些年来,很多野生动物物种在斑块状的生境中自然地构成了在空间上相互隔离的数个小种群,彼此之间只能通过个体的扩散取得联系,人们把具有这种生存模式的动物种群称作“异质种群”。
异质种群的大小,常用动物占据斑块生境的数量比(已占斑块数量/可得斑块数量)来表示。按异质种群和局部种群的相对大小和关系,人们把生存在斑块生境中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核心种,指异质种群和局部种群都较大;二是卫星种,指异质种群和局部种群都较小;三是田园种,指异质种群较大,但局部种群较小;四是城市种,指异质种群较小,但局部种群较大。其中,后三种都可以称为“稀有种”。3.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于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建立,是由各国政府、非官方机构、科学工作者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专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下设有6个工作委员会:物种保护委员会、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生态学委员会、环境规划委员会、环境教育委员会、环境政策法律和管理委员会。
IUCN自成立以来,主持过很多地区的自然保护项目计划,促进了多项国际条约的签署,主办过多次国际会议,出版了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和植物等的《红皮书》分册,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则、标准和世界保护区网的规划,推进了自然保护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扩大了自然保护的宣传和教育面。1979年,我国以国务院环保办公室的名义加入了IUCN。4.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瑞士,成员国遍布五大州。WWF把自然资源开发及人口对自然的压力视为影响人类利益的最迫切问题,并寻求世界范围的资金筹集,用来资助各种保护项目。
WWF的早期课题只是单纯保护濒危物种,但目前则多开展以濒危种为轴心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1972年法定“世界老虎保护行动计划”,1979年又发动”“世界犀牛保护行动计划”,1981年开始实施“大熊猫保护研究计划”。WWF现已成长为影响地球各种野生生物保护的、最大的全球性保护组织,其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五、论述题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
人类利用动物从事的娱乐活动包括生态旅游、动物艺术品、狩猎、渔钓、动物表演、动物竞技等诸多方面。在这当中,有的活动如狩猎、动物表演等来已久;有的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如生态旅游。所有这些活动,都涉及到动物保护。1.生态旅游
1)定义: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从事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2)意义: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到狩猎、垂钓、动物纪念品、餐饮业、旅馆、交通等诸多领域。此项活动还为国家带来大量的经济活动,提供就业机会。
3)自然保护区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开展生态旅游要从保护区的性质和特点出发,要和保护目标相一致。保护区内不能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人文景观,更不能让旅旅游活动破坏了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在科研的参与下运作,加大科技含量,做好对环境的监测,按照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确定游客的数量,并严格禁止游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
4)野外小动物是否可以带回家: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们在自己习惯的环境里不受干扰地生活。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随便捕捉是违法的。
2.狩猎
1)原理:野生动物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很多繁殖潜力很大的动物种,在正常情况下,种群的年增长和年死亡量都很大。野生动物死亡的原因包括饥饿、营3.4.养不良、天敌捕杀、疾病、意外灾难和人类的猎杀等,前四种都属于正常死亡,后两种可谓非正常死亡。2)禁止狩猎:野生动物常常死于两种以上的原因,并常受这些因素的补偿性制约。根据野生动物补偿性死亡的特点,死亡可分为不可取代死亡和可取代死亡两个部分,如果人类只猎取可取代死亡的部分,对种群非但不会破坏,而且还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3)环境和食物条件是限制野生动物数量无限增长的因素,当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之后,猎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对动物种群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动物艺术品
动物的形象、神态和生活习性,常常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启发诗人、和文学家的创作灵感。如摄影和绘画最能表现动物的美感。渔钓
钓鱼是人类一项历史悠久和源远流长的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已成为人类娱乐的一种形式。中国可供渔钓的种类包括鲤、草鱼、鲢、青鱼、鳙、鳊、鲶等各种淡水龟类,以黄鱼、带鱼、比日鱼、鳕鱼、金线鱼、黄姑鱼等各种海洋鱼类。渔钓的方法: 鱼的种类 水温 洄游 适宜的地点 天气变化
第五篇:野生动物保护
安阳工学院《野生动物鉴赏》课程论文
当今野生动物概况
姓名:王福禄
学号:201006030062
系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10生物工程
学期:2011~2012学年
摘要:由多个动物保护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近些天连续出现死亡的江豚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等等。有专家指出,当今野生动物岌岌可危,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是该为它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一、野生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过生物的同学都知道,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环境的一丝改变都有可能引起生物的大规模减少,甚至有灭绝的危险,恐龙也许就是这样灭绝的。具体的来说就是: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许多许多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空间内的环境,包括非生命的成分如空气、土壤、水、以及有生命的成分如植物、动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形成了一个整体。绿色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太阳光,草食动物,腐食动物,寄生生物和腐生植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源,同时它们又成为肉食动物的食物,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躯体开始腐烂,被细菌、真菌和蚯蚓等有机体所消耗,变成了无机的矿物营养物,又被新一轮的植物吸收,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食物链锁的关系叫食物链。通过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循环流动,保持着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这种生态平衡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如果生态系统的某个环节或组成部他发生变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其中有一些影响很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世界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其大的伤害,导致环境越来越恶劣,越来越不适宜居住。有科学家统计,近150年来,地球上的鸟类灭绝了约80种;近50年来,地球上兽类灭绝了近40种,本世纪物种灭绝的速度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而且这种速度仍有增无减。这足见环境对野生动物影响之大。
二、野生动物的价值及作用
原始社会,野生动物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经过人工驯养后,一些动物成了人的帮手,如牛、马、狗、骆驼等,另一些动物成为人的持续的蛋白质补给,如牛、猪、鸡、鸭等,动物的皮毛还能做衣服。不少的动物还具有药用价值,美国每年的药物3%来自于动物,蛇毒可制作非嗜好性镇痛剂,蜂毒用于治疗阑尾炎,取自绿头苍蝇的阿兰申,能治疗深度创伤,产于美州的野生动物犰狳是地球上唯一能够接种麻疯病的动物,如果犰狳灭绝了,真不知人类何时才能根除麻疯病。野生动物在中国的药用更广泛。我国传统中药含有动物的成份居多,如虎骨(已禁)、犀牛角(已禁)、羟羊角、鹿茸、龟板、麝香等,95
年中药资源普查表明,药用动物1581种。野生动物还能用于科学研究,猩猩、猴等灵长类动物,与人有亲缘关系,具有人类学的研究价值,鱿鱼和海兔,具有不同的神经系统,具有神经学的研究价值,大雁,蝙蝠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具有仿生学的研究价值。另外,野生动物种源是重要的基因库,灭绝了一个物种就是灭绝一种基因库,科学家能造飞机、计算机、原子弹„„,却无法创造一个基因。野生动物还具有美学价值。它们能激发艺术家、作家的创作灵感,激起我们对大自然的赞美,漫步在田间小路或树林中,从身边奔跑,跳跃而过的松鼠、野兔、青蛙等,令我们惊喜万分,心旷神怡。例如,大西洋的热带雨林中的有三种色彩丰富的毛猴濒临灭绝,拯救毛猴最主要的理由是:它们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香港:地球之友的会长吴方笑微女士,在英国博物馆见到一个个美丽无比的鸟的标本,她震惊了,为什么这么美丽的鸟会从地球上消失?带着这个问题从此她走上了环保之路。
三、野生动物的保护 世纪之初,“自然之友”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调查了北京市部分大型商场及餐馆,发现其中几十家都在营销野生动物肉,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羊,北京地区保护动物野猪、俗名叫沙半鸡的野生鸟,还有果子狸,猫头鹰、野兔、穿山甲、野山龟、响尾蛇,五步蛇等“野味”,虽然有些动物还没列入保护动物,但为了满足了部分人的口腹之欲,这些餐桌上的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灭顶之灾。拿出我们的爱心和勇气,劝阻亲人和周围和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馆用餐,对于用珍稀野生动物做的制品,如皮衣、药品、补品等,也应坚决抵制。团结起来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从家庭做起,培养尊重一切生命的道德观,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公民意识,对违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现象要抵制,举报,监督。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各项法律条例,加强执法力度和强度。
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不要乱砍乱伐,破坏草坪,不要随意堆放垃圾,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保护水源和空气也是保护栖息地的一部分。其次不要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其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自然保护区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
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目前,自然来保护去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也设立了很多保护区,像我们所熟知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等。
从茹毛饮血中成长起来的人类,离不开对野生动物的利用,但过度捕杀野生动物将危及人类自身,因为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享有地球家园,真正的和平共处是各安其处、互不干扰。从广义上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家园,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动物保护与环境》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信息科学系 吴蓓
《野生动物》 湖北教育出版社
《央广新闻》 中国之声栏目 张毛清2012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