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州镇疟疾消除
凤州镇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我镇属于疟疾低发病区,虽然多年来没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但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散在输入性病例随时有可能发生。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根据《凤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目标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我镇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5年,全镇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二)工作指标
1、到2012年实现以下指标:
⑴.技能培训 我镇和村级医疗机构有关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比例在95%以上。⑵.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以村为单位“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2‰,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
——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75%。⑶.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⑷.疫点处置 疫点处置率达到100%。
2、到2015年实现以下指标:
⑴.技能培训 我镇和村级医疗机构有关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比例在100%。⑵.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以村为单位“三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保持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2‰,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100%。⑶.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保持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保持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保持100%。⑷.疫点处置 疫点处置率达到100%。
3、到2020年实现以下指标:
⑴.消除考核认证。完成消除疟疾考核认证。⑵.疑似疟疾病人实验室诊断。——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检。——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疟疾病例均得到国家级实验室的基因溯源鉴定。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按照《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中疟疾流行区分类,我县属于三类县(即三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因而,我镇消除疟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疫情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传播。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与管理 1.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化验室应当对“三热”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进行快速诊断试条(RDT)辅助检测。RDT检测阳性者,须采集并保留血片备查。2.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人应当进行全程督导服药。3.加强疟疾疫情报告。各科室、村卫生室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报告疟疾病例。4.病例核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立即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5.疫点处置。在出现疟疾病例并具有传播条件的自然村或居民点(疫点),由我院组织开展病例搜索,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或RDT检测,同时对疫点所有住家采取相应的媒介防制措施,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提供疟疾咨询服务信息。6.休止期根治。在疟疾传播休止期,对上年度间日疟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
(二)加强媒介防制 1.防蚊灭蚊。疟疾传播季节,各村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与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场所,降低蚊虫密度。在疫点采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杀虫剂处理蚊帐等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疟疾传播季节,提倡流行区居民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
(三)加强健康教育 1.加强公众宣传教育。结合每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参与疟疾防治、消除工作的积极性。2.加强流动人员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员较多的地方如火车站,要摆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或在医院的电子大屏幕等设施上,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对来我县旅游游客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3.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
(四)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应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2.加强出流动人员疟疾防护工作。医院应当对流动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提供咨询服务,对外来疟疾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报告疟疾疫情;配合做好疟疾病例追踪,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疟疾病例信息。3.做好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疟疾防控工作,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的沟通。
(五)加强疟疾确认实验室能力建设。医院要加强疟原虫血检工作的质量管理。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并邀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报告的疟疾病人血片进行复核,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科室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加强组织协调,解决实际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作到位。
(二)依照法律法规,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医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防治知识水平。医院有专人负责疟疾防治工作。要对村医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效果,提高村医防治知识水平。
五、监督检查 医院制订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要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与村卫生室、医院各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与年度考核结合。附件2 凤州中心卫生院“三热”病人 年血检任务分表 科室 5-10月 其它月份 合计 内科 15 3 18 中医科 13 3 16 儿科 10 2 12 妇产科 8 2 10
外科 6 2 8 口腔科 13 3 16 合计 65 15 80
第二篇:县级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年*市疟疾防治工作总结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及《福建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15年)》(闽卫疾控【2010】78号)的要求,结合南平市疾控中心文件精神要求,我市2011年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技能培训 1、3月30日我市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疾控召开的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培训会议。
2、日常会议对全市防疫专职人员,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
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在辖市内医疗单位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2011年我市共开展血检人数为1554,发现阳性2例,1例为间日疟,1例为恶性虐,达到总人口2‰以上。其中5-10月血片有1502张,占96.65% 市疾控中心年底复核辖区内318张阴性血片和2片阳性血片,复核率达到20.59%。年底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督导1次,要求各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三、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
1、病例处置
2011年网络直报共报告3例疟疾病例,其中2例为本地报告,1例为外地报告,其中1例为间日疟,1例为恶性虐,1例为未分型。对本地报告2例疟疾病例并送南平市疾控中心进行镜检核实,并确诊。3例病例均按时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全程跟踪服药,填写疟疾个案流调表和调查报告报南平市疾控中心。对2010年1例间日疟病例和2例未分型疟疾病例进
行随访根治治疗。
2、疫点处置。
(1)要求全市加强疫情监测,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媒介控制,对患者家庭及周边环境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消杀,或采用持效性菊酯类杀虫剂喷洒灭蚊。在有条件的家庭,提倡养鱼,控制孳生地幼虫。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洼地积水、疏通沟渠等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减少按蚊幼虫孳生。
(4)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变室外露宿习惯。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四、健康教育。
在“4.26”疟疾宣传日,由市疾控中心牵头,开展“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市疾控中心医生在市疾控中心计免门诊门口开展疟疾防治宣传咨询活动,围绕今年主题和口号,利用图片展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免费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的群众发布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及疟疾防治背景知识,希望全社会广泛重视,加强防控,完成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的承诺。整个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出宣传栏2期,为实施福建省消除疟疾行动奠定基础,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市疾控中心
2011年12月20日
第三篇:2012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沙市区人民医院2012年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根据《荆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12年实施方案》和《荆州市沙市区人民医院关于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我院实际情况结合,逐项落实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管理
2012年1月全院召开了一次宣传动员大会,会议强调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具体实施。预防保健科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沙市区人们医院关于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下发到各个科室,明确了承担此项工作的主体科室及相关职责、任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季度考核。
二、具体落实情况
1、完成任务。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完成460人次。
2、开展培训。预防保健科于2012年4月组织全院的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关于疟疾知识的培训,是每个医务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疟疾的相关知识。
3、开展宣传。一是在中山中心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疟疾相关知识,二是在2012年4月26日在中山中心健康教育室对辖区病人现场宣教。
4、加强考核。每季度预防保健科对儿科、中山中心、检验中心进行督导检查,主要内容涉及“三热病人”、血镜质量、任务完成情况、登记情况、上报情况、物质管理,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整改。
5、资料整理。根据要求做好了门诊登记、血片镜检登记工作,并按要求做好了资料保管、整理工作。
沙市区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二0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四篇:医院消除疟疾工作总结(定稿)
2011年沈河区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及《2011年辽宁省疟疾消除工作计划(细则)》的要求,结合中央转移支付疟疾项目、国家重点传染监测点工作的要求,我区2011年疟疾防制工作总结如下: 1.技能培训
(1)5月30日我区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疾控召开的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培训会议,并于8月在本单位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培训率100%。
(2)8月份对全区14所医院有关人员,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培训率100%。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1)区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开展疟原虫血检的比例达到100%;
(2)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
在辖区内医疗单位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血检数为县总人口数的2‰(即我区今年血检人数不低于2000份),流行季节5-10月份完成全年血检总数的80%(表 2)。
医疗单位采样时填写《疟疾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表3),血涂片镜检后送至区疾控中心保存1年;区疾控中心每年抽查辖区内10%阴性血片和复检全部的阳性血片。此项工作我区已经完成,医疗单位登记填写完整。期间,区疾控中心对医疗单位督导1次。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本年,及时对网络直报的1例病例采集静脉血(抗凝处理)并送省疾控中心进行镜检核实,确诊为恶性疟疾,按时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全程跟踪服药,填写疟疾个案流调表(表1)报市疾控中心 4.疫点处置。
(1)对患家及楼道周围环境进行消毒灭蚊。消杀面积200平米
(2)密切观察家属的健康情况,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3)改善环境卫生,对患者家属及周围居民进行疟疾预防知识宣传。5.媒介防制。
与消杀科配合,在疟疾传播季节,开展虫媒防治工作。6.健康教育。
(1)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5%;疾控及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2)利用疟疾宣传日等机会向社区居民宣传疟疾防治知识,与街道配合在社区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沈河疾控中心 2011-11-10篇二:县级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年*市疟疾防治工作总结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及《福建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15年)》(闽卫疾控【2010】78号)的要求,结合南平市疾控中心文件精神要求,我市2011年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技能培训 1、3月30日我市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疾控召开的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培训会议。
2、日常会议对全市防疫专职人员,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
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在辖市内医疗单位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2011年我市共开展血检人数为1554,发现阳性2例,1例为间日疟,1例为恶性虐,达到总人口2‰以上。其中5-10月血片有1502张,占96.65% 市疾控中心年底复核辖区内318张阴性血片和2片阳性血片,复核率达到20.59%。年底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督导1次,要求各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三、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
1、病例处置 2011年网络直报共报告3例疟疾病例,其中2例为本地报告,1例为外地报告,其中1例为间日疟,1例为恶性虐,1例为未分型。对本地报告2例疟疾病例并送南平市疾控中心进行镜检核实,并确诊。3例病例均按时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全程跟踪服药,填写疟疾个案流调表和调查报告报南平市疾控中心。对2010年1例间日疟病例和2例未分型疟疾病例进
行随访根治治疗。
2、疫点处置。
(1)要求全市加强疫情监测,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媒介控制,对患者家庭及周边环境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消杀,或采用持效性菊酯类杀虫剂喷洒灭蚊。在有条件的家庭,提倡养鱼,控制孳生地幼虫。
(4)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变室外露宿习惯。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四、健康教育。
在“4.26”疟疾宣传日,由市疾控中心牵头,开展“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市疾控中心医生在市疾控中心计免门诊门口开展疟疾防治宣传咨询活动,围绕今年主题和口号,利用图片展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免费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的群众发布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及疟疾防治背景知识,希望全社会广泛重视,加强防控,完成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的承诺。整个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出宣传栏2期,为实施福建省消除疟疾行动奠定基础,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市疾控中心
2011年12月20日篇三:2012++乡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2012年++卫生院
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促进我乡消除疟疾工作,提高疟疾病例发现能力,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以及利川市卫生局印发的《湖北省利川市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第二年7-8季度工作计划》的工作要求,我院于2012年1月—12月份开展了疟原虫血检工作,现工作总结如下: 1.成立了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各项制度,责任到人。2.技能培训
接到文件后,我院即派遣化验室的医生进行了到利川市疾控中心进行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及对村卫生室负责人等相关人进行了疟疾防治知识的培训。3.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
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全年共完成350人份的血检数,达到上级要求。并进行了填写《疟疾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登记填写完整并进行按时月报。4.健康教育
利用疟疾宣传日等机会向群众宣传疟疾防治知识,与村医配合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以及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进行宣传等。++卫生院
2013年1月2日篇四:2012年纸坊乡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2012年纸坊乡消除疟疾工作总结
这一年来,根据区卫生局,市疾控中心的工作要求,我院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疟疾的防治工作,在乡、村二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建立健全了消除疟疾工作组织。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检验、医疗、防保等人员参加的疟疾防治领导小组,各村卫生室所长为防治工作联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疟疾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1、规范开展工作我院一直认真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工作,2012年全年共完成了235个血检任务。
2、加强乡、村二级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学习。我院于2012年组织了乡村二级全体医务人员对疟疾防治知识进行了认真全面地学习、培训。
3、加大了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疟疾发病期内,乡卫生院、各村卫生室通过喇叭,宣传栏、刊出板报、张贴标语、设立咨询台等各种宣传方式对疟疾防治知识进行了宣传,深受群众欢迎。
二、存在不足
1、门诊医生对疟疾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对流行期间的发热病人血检工作不够重视。
2、血片制作整体来说较好,通过上级部门抽检结果看仍存在有
血片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疟疾的危害等防治知识,做到
家喻户晓,2、加强乡、村二级医务的业务知识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让所有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疫情的严峻形势,不得掉以轻心,对工作完成不力者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严格约束。
3、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经常组织乡村医生深入村组在流行期内主动搜索疫情,防患于未然。
纸坊卫生院
2012.12.29篇五:全国疟疾日宣传总结 **医院开展2015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5年4月26日是第8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按照《**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在4月26日前后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制作了一期健康教育专栏
我院健教办制作了一期“疟疾和春季传染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专栏,并在4月26日刊出。专栏主要主要内容有疟疾的传播方式,感染疟疾的症状,预防措施及春季传染病的知识等,在医院大门旁边展出。通过展出,供来往的患者及家属阅读,提高他们对疟疾知识的认识,让他们掌握预防疟疾的方法,对控制疟疾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利用门诊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我院在4月26、27、28日利用我院门诊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疟疾宣传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供来往群众观看,以提高群众对疟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普及了广大群众的疟疾防治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对疟疾工作的认识,为全市的疟疾防治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五篇:消除疟疾宣传资料
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湖南省的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乡镇卫生院防保所或各级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连吃8天药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疟子” 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四、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复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
全村预防。
XX卫生院编印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