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药雾化吸入

中药雾化吸入



第一篇:中药雾化吸入

中药雾化吸入是中药熏蒸与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机结合,有文献研究采用中药雾化吸入与西药对比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7]。炎琥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均具有明显的灭火作用,可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侵袭及感染,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辛静等人将病毒唑与炎琥宁进行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二者在对气道作用时具有协同功效,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进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作用效果准确、迅速[18]。当前,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现象十分常见,临床使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尚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但是其安全性和实用性仍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3.小儿雾化吸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依从性

由于婴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尚不健全,认知能力较差,雾化吸入治疗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患儿呼吸困难、憋气等。同时,药物的气味难以被患儿接受,不易配合临床治疗。有研究在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阶段,播放音乐、配备玩具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并加强表扬、鼓励,减少患儿对临床后资料的恐惧,取得良好的效果[20]。同时,部分患儿家长缺乏相应的雾化吸入认知,不了解基本的治疗流程、效果,其恐惧和紧张心理也会影响临床疗效。

3.2体位

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体位对其疗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去仰卧位时的潮气量会低于半卧位,患儿的呼吸道炎症症状会导致其肺潮气量的减少,取卧位时,患儿的横膈肌位置相对较高,胸廓部位的活动能力较差,加之患儿的自身特点不能够完成深呼吸,会降低肺活量。通常,很多家长因患儿的配合度差而选择卧位治疗,这种体位不但不能够达到有效的临床疗效,并且更容易导致患儿呼吸费力、烦躁等症状。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从2008年5月到2009年6月收治的7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滴,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每日1次,连续用药5 d,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发热、咽痛、拒食、流涎等症状及溃疡消失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迅速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好发于夏季,传染性较强。我院儿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应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了7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均表现有发热、咽痛、拒食、流涎,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1]。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入院前在外院经过治疗的不作为此次入选病例。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加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0.9 % 生理盐水20 mL+双黄连0.6 g雾化吸入(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1次/d。两组患儿对症治疗相同。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用药24 h咽痛、流涎消失,能进食,用药3 d疱疹消失。有效:用药48 h咽痛、流涎消失,能进食,用药5 d疱疹消失。无效:用药72 h咽痛、流涎未消失,不能进食,用药5 d疱疹仍未消失。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1~7岁儿童,病变主要在咽峡部及软腭黏膜形成疱疹,同时伴有发热、流涎、拒食,年长儿诉有咽痛、头痛等。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多为柯萨奇A组病毒[1]。临床治疗主要以利巴韦林等抗病毒为主,但此类抗病毒药物仅是针对病原治疗,通过抑制核酸合成而阻止病毒复制,却不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3],且用药数天可引起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的外因为风热邪毒,内因为肺胃积热,治疗应疏风清热、解毒利咽[4]。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灭菌粉末,金银花与连翘清热解毒、散风解表,黄芩清热泻火。三者合用,可解肺胃热邪,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透邪的功效,用于风温邪在肺胃或风热闭肺证。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双黄连可明显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和

IgM抗体水平,从而使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和体液免疫水平大大增强,进而发挥抗菌、抗病毒作用。另外双黄连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及功能恢复,同时还具有抑制病毒生长、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双黄连雾化吸入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且治疗组患儿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说明可避免静脉注射造成过敏反应的可能,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5.[2]谭祥权,于发敏.压缩雾化吸入赛若金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1):48.[3]南冰艳.鱼金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J].陕西中医杂志,2005,26(6):532.[4]邹慧承,刘丹娅.抗感利咽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2例[J].中医杂志,2005,46(4):284.

第二篇:氧气雾化吸入

氧喷(氧气雾化吸入)

1、目的:使用高速氧气气流把药液吹成雾状,吸入患者呼吸道,达到治疗目的。

2、评估:1)核对医嘱、打印治疗单、双人核对、洗手(检查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铺治疗巾,性能完好的手电筒,压舌板,携治疗单和治疗盘至患者床边。

3)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张敏。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小骆,首先让我核对一下您的床头卡以及腕带好吗?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还是咳嗽,气喘,痰咳不出来)这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遵医嘱要给您做一个氧气雾化吸入,请问您以前做过吗?(没有)好的,请您不要紧张,雾化吸入就是让药液吹成雾状,随着您的呼吸进入呼吸道,达到镇咳、消炎、平喘的作用。首先让我检查一下您的口鼻黏膜皮肤情况及通畅情况,用手电筒查看,鼻腔内无肿胀、炎症,无鼻中隔弯曲,无息肉,分别按压双侧鼻翼,嘱患者用鼻呼气,双侧鼻腔通气良好,用压舌板查看口腔粘膜无红肿、溃烂。您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评估环境,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周围无明火,无易燃物。床头柜上备有温开水。

3、护士准备:流水洗手、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戴口罩。

4、物品准备:治疗盘内铺治疗巾,弯盘,氧气流量表(清洁,表面玻璃完好无破损),湿化瓶(清洁,已消毒,在有效期内),氧喷面罩一套(密封性良好,在有效期内)、一次性治疗碗一个,内放置无菌纱布数块、药液(吸入性的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ml、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淆液2ml),治疗卡。

5、操作过程:操作前核对患者床头卡、腕带,832床张敏,您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做氧喷了。打开设备带上氧气接口,右手持氧气流量表,将氧气流量表对准氧气管道插口(注意方向和定位,与设备带垂直用力下压回拉,确认流量表是否安装稳妥),将湿化瓶与氧气流量表连接,检查氧气是否通畅。打开氧喷面罩外包装,再次核对治疗卡与药液,将药液放入储液罐内,旋紧。查看氧喷连接管完好无破损,将各连接处接好,调节氧流量5-10L/min,检查药液雾化是否均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嘱患者手持雾化器,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适当调节松紧度。整理床单位,指导患者:张敏,请您用嘴深吸气,屏气1-2秒,用鼻呼气,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药液喷完为止,一般10-15分钟。请不要自行停止氧喷或调节氧流量,不要随意接近氧气接口,接口附近严禁明火、吸烟、涂油,呼叫器就在您枕边,如在氧喷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请及时呼叫我,我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的。

6、停氧喷过程:治疗卡核对患者信息,取下面罩,关闭流量表,温水漱口后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安置病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卸下湿化瓶和氧气表,盖上设备带盖口。指导患者:张敏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我感觉好多了。请您进清淡饮食,多饮水,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下床活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7、用物处置:弯盘、湿化瓶流水冲洗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氧气流量表用75%酒精纱布擦拭,治疗盘、治疗车消毒毛巾擦拭。

8、护士洗手、记录。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检查喷雾装置,以确保各部件完好无松动。

2、在氧气雾化吸入时,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3、湿化瓶内勿放水,以防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

4、在操作过程中,嘱患者深吸气后,最好能屏气1-2秒,则效果更好。

5、喷雾结束后嘱其用温开水漱口,帮助患者进行拍背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

2017年09月

第三篇:新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

【目的】

1.湿化气道,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

2.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无菌盘内放螺纹管、面罩、纱布、治疗巾;车筐黄垃圾袋。治疗盘:消毒用品一套,砂轮,弯盘,10ml盐水两只,30ml空针2个 洗手液,治疗卡,超声波雾化器

【操作流程】

自我介绍(各位领导上午好,我是××科×××,下面我要进行的操作是雾化吸入,首先加药)→洗手 戴口罩→取出弯盘→核对并检查药物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消毒安剖打开→打开空针→安装针头→针尖斜面向下→试通畅→抽取溶液→打开雾化小帽→加入药液→再次核对→丢弃安剖→洗手,摘口罩→治疗卡放车上→推车至床尾,核对床牌号→推车至床旁,将雾化器放在床头桌上→解释(张莉老师您好,由于您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您做一下雾化吸入,这样有利于排痰。在操作中需要您配合做深呼吸,这样有利于药液的吸收,效果会更好。所谓深呼吸就是用口鼻深吸气,然后闭上嘴用鼻子呼气,下面我示范一下,张老师您做一下好吗?对,很好,就是这样。您这个卧位舒适吗?把床头摇高点吧。→洗手,戴口罩→插上电源,打到ON→打开治疗巾→铺治疗巾并取下小帽→连接螺纹管及面罩并安装→调节雾量设置时间(20~30分钟)→让病人试雾量,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并固定→嘱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时,及时举手示意→签字→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治疗毕,解释→取下面罩放在治疗巾上→拿纱布擦口鼻→分离→取下治疗巾→盖小帽→关闭电源开关,取回雾化器→询问是否有不舒服,一会儿指导您有效咳嗽咳痰→摇低床头→整理用物,垃圾分类放置,仪器清洁消毒,晾干备用,洗手、记录。

【评价】

①操作方法正确,病人感觉舒适,用物处理正确。

②与病人沟通语言、态度亲切,内容适当,关心体贴病人。

③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和时间。

【注意事项】

1.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

2.水温超过60℃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

3.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第四篇:氧气雾化吸入技术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止咳平喘,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的优点在于其可发挥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由于用量小,仅为其他给药途径的1/10左右,明显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故可大大提高用药安全性。㈠ 目的

⒈ 湿化呼吸道

常用于痰液粘稠、气道不畅以及呼吸道湿化不足者,或作为气管切开术后的常规治疗手段。

⒉ 治疗呼吸道感染

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和肺脓肿等患者。

⒊ 改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临床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⒋ 预防呼吸道感染

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㈡ 用物

治疗车上层准备已消毒的治疗盘、雾化吸入器1套、氧气装置1套、药液、5ml注射器、等渗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弯盘和棉签、纱布、治疗巾,治疗车下层备有病历、治疗单、锐器盒、剪刀、污物桶。㈢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祛痰类药 常用α-糜蛋白酶、易咳净(痰易净)等,其作用为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2.抗生素类 常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以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

3.平喘类药 常用氨茶碱、舒喘灵(沙丁胺醇)等,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4.糖皮质激素 常用地塞米松等,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可增强抗炎效果,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水肿。我院常用的药物有:

①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ml; ②0.5%爱全乐药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ml;

③1ml普米克令舒药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ml; ㈣方法 1.评估

(1)全身状况 患者目前病情与治疗情况、意识状态以及呼吸道情况

及患者呼吸状况。

(2)心理状态 患者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了解及认识程度,自理能力,心理状态,有无紧张及合作程度。⒉ 实施

(1)准备工作

护士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根据患者情况准备用物,按医嘱准备药液。

(2)正确加药

遵医嘱抽吸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液至5ml,注入雾化器。

(3)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并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氧气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4)连接氧气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漱口,连接氧气输气管与雾化器底部的接气口,取下氧气装置上的湿化瓶,调节氧流量达6~10L/min。

(5)正确吸入

指导患者手持雾化器,将口含吸嘴放入口中,紧闭口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经10~15分钟至药液雾化完为止。吸入毕,取下雾化器,再关闭氧气开关。(6)整理安置

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浸泡消毒雾化器,再洗净晾干备用。如为一次性吸入器按规定作相应处理。

(7)观察记录

观察治疗效果与反应,必要时记录。㈤注意事项

⒈治疗前,应检查雾化器接气口与氧气输气管连接处是否漏气,漏气则不能使用。

⒉治疗时,氧气湿化瓶应取下或瓶内勿加水,以免水进入雾化器内将药液稀释,氧流量调至6~10升/分,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同时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以保证安全。

⒊雾化器应垂直拿。婴幼儿可抱起,用面罩罩住口鼻;成年患者应坐起用口含吸嘴,在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气,使气雾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如用氧气雾化面罩,将面罩为病人戴好后再调节氧流量,注意调节面罩两端的松紧度。

⒋雾化器专人使用,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雾量的大小及病人情况,如面色、呼吸等。

⒌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⒍每次雾化完后要帮患者喂水喝或漱口,防止口腔黏膜二重感染。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的雾珠,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

⒎吸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筒,清理用物,将雾化器放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洁、擦干、物归原处,备用。

㈥健康教育

1、常规介绍:氧气雾化吸入法。

2、重点指导:按照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指导如何配合治疗及预防呼吸道疾患。

3、指导患者按压胸部伤口有效咳嗽。

第五篇:氧驱动雾化吸入

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

2014.6.13.5pm

(一)目的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二)评估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

3、患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三)计划

1、目标/评价标准

⑴患者理解吸入目的,愿意接受

⑵患者感觉轻松、舒适,痰液较易咳出,呼吸道痉挛缓解。

⑶患者能正确配合雾化吸入。

2、用物准备

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吸入装置1套(不用温化瓶)、弯盘、药液。

(四)操作方法

1.洗手、戴口罩,按医嘱抽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物在5ml以内,注入雾化器

2.能起床者,可在治疗室内进行。不能下床者,则将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 病人解释,以取合作,初次作此治疗,应教给病人使用方法。

3.嘱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取舒适体位,将吸氧导管一端连接至吸氧装置,另一端连接雾化吸入器底部的接口,将面罩安装到雾化吸入器上,再次核对,打开氧气开关,将氧流量调制4-6升分(因此时气雾能达到细雾状态,利于气 道的吸入,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4.病人将面罩罩住口鼻,缓慢的吸气、呼气,重复此步骤直至药液全部雾化完 毕。

5.吸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筒,清理用物,将雾化器放消毒液中浸泡 30分钟,然后再清洁、擦干、物归原处,备用。

6.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

氧气雾化吸入法 【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炎、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化痰祛痰、减轻咳嗽。

2.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用物准备】

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一套(雾化药液罐、管道)、氧气吸入装置一套(取下湿 化瓶)、注射器、蒸馏水、治疗巾或病人毛巾、按医嘱准备药液。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用蒸馏水稀释药液5ml,注入雾化器内。

2.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并介绍使用方法。

3.与氧气连接,取下氧气装置上的湿化瓶。

4.病人颈下放置治疗巾或病人毛巾。

5.调节氧流量6~10L/分钟,口含雾化器喷出口,病人吸气时,用手指堵住 出气口,呼气时将雾化器从口中取出,同时手指松开出气口,如此重复,将药液 全部吸完。

6.治疗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7.治疗完毕,移开雾化装置,关闭氧气。

8.清理用物,做消毒处理。

【注意事项】

1.雾化器内药液必须浸没弯管底部,否则药液不能喷出。

2.指导病人作深呼吸,使药液充分吸入,呼气时,需将手指移开出气口,以

防药液丢失。

3.操作中,避开烟火及易燃物,注意安全用氧。

4.吸入过程中,喷管口应放在舌根部,尽可能深长吸气,以达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15310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