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企业人物采访稿

企业人物采访稿



第一篇:企业人物采访稿

题目:中宠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合作共赢,专业创新

一度宠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品牌文化是什么?在经营方面您认为哪几方面比较重要?

孙总:我们进入宠物洗护行业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发展,我们的经营理念一直围绕着“合作”二字,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宣传语——“建开放合作共赢平台 做专业宠物日化企业”。这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真正把中宠定位于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以开放平台的方式把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社会化。而所谓的开放,不仅是指业务、技术的开放,更是指商标、股权及文化等方面的开放。中宠依托集团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物流等为基础,根植开放的理念,同各企业及客户协力合作,努力做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宠物日化产品公司。我认为产品与服务在经营中尤为重要。产品是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拥有优秀的产品才能打开市场、拓宽渠道。而有了好产品更要有好服务,企业必须以诚信为本,确保品牌对消费者一点一滴的爱护。

一度宠物:咱们是做宠物行业的,我们就想将品牌和宠物联系起来,做一个专题,如果让您将公司文化和一种宠物联系到一起,您会想到什么呢?

孙总: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崇尚所谓的“狼性”,但我个人更为推崇“犬性”。要我将我们的品牌与宠物联系起来,我也一定会选择宠物犬,比如金毛,在表面上看起来温驯可人,本质上却能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所向披靡。我们都知道犬类能够很好地与外部环境有效协同,长年以来,狗都能与人友好相处,一直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演变为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外部的协同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这时候,就需要犬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良好协同,借助于外部资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狗般温和的企业家们往往能立足久远。所以,我认为做为一个有前瞻性的企业家,从战略层面看,更要强调一种“犬性”行为处世方式,犬性管理,犬性文化。

一度宠物:关于企业2016年的宏观市场规划是什么?

孙总:2016年我们将通过外贸帮助我们积极开拓、抢滩国内市场,即“以外养内”;同时,依然以代工为主,并通过代工带来的业务,以及知名度与信誉度的提升,稳步培养中宠的自主品牌,逐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即“以代养牌”。这两点会是中宠2016年的发展核心。

第二篇:企业人物采访

艰辛铸坚韧

平凡透清辉

──西安联恒标识掌门人赵光群小记

文/鲁蓉

时针在凝固的年轮盘旋

这一刻,我们驻足,回首…… 刀弑斧凿般的印记铭刻着年青的激情 我们无法回头

因为执着已经侵入骨髓,响彻心扉

曾经稚嫩的我们幼稚依旧 成熟,却把梦想带的很远……

但我们仍有理由为自己骄傲,为联恒骄傲 因为我们有了勇敢的心 因为艰辛铸就了今天的坚韧

让时间变得更汹涌些吧!让挑战来的更猛烈些吧 路,永远都在脚下……

半个儒生 温和的目光,温文尔雅的谈吐,谦和内敛的笑容,举手投足间,能够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颇具人格魅力的人,这就是第一印象中的赵光群,西安灵狮广告与西安联恒标识的创始者。

他是90年代的大学生,始终坚持梦想让他有过三次高考的经历;酷爱文学,初中开始就经常写一些文字发表;喜欢摄影,对电子类的产品情有独钟;有着文人固有的感性情怀,偶尔看看电影还会落泪。提到自己参与策划的04年西安中国航空航天展馆,他满怀激情:“看到当时人山人海的场面,五天四夜没有合眼的辛苦也高兴”;谈到人生的得失,他坦然一笑间的话语让人钦佩:“你付出的每一分都会有回报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夜深人静时便会明白,所以凡事不要太较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当你觉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那么容易时,那你做事往往会比较顺,所以要珍惜,虽说也曾委屈,但毕竟过去了,于是学会了坦然面对,对于曾经的苦难也就能一笑置之”,这是他曾经历苦难的态度。谈到对文化的理解,他说自己年轻时喜欢顾城、北岛、徐志摩,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或许那些作品只是针对当时的某件事,却也承载着我们那一代人的梦”“伟大的作品肯定是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别人去想象,能够包罗万象”,“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一句句精辟的话让人受益匪浅。

他很喜欢《红楼梦》,看了不下十遍,而现在看书广而杂,当笔者问起喜欢的作家,他略一沉思,“是曹雪芹,还是喜欢《红楼梦》。”

一介书生唱大风,半个儒生写辉煌,他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精彩的人生。

创业:为了证明自己

1994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西安当时一家比较大的制药企业做策划。2000年,他辞职开始创办灵狮广告公司,三千元起家租的房子,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人,渐渐有了自己核心的设计团队。

2006年,对赵光群来说异常重要,一方面是广告公司已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生活趋于安定;一方面是随着设计之外承接标识业务的增多,广告公司的操作让他许多想法都无法实现,市场的发展对公司和产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关口,得益于在杭州联恒标识的考察,也为证明自身实力,毅然决定创办西安联恒,从此开始艰难的二次创业之路。

创业伊始,由于整个创始团队都是平面设计出身,对标识制作是一头雾水,就连最基本的焊工招聘都觉得很艰难。“记得公司第一笔大单是200多万,所有项目要求四个月完成,现在觉得其实没什么,但在当时就觉得很难。”他扶了扶眼镜,继续跟我们介绍:“联恒一直都在进步和发展,直到09年才开始尝试走出去,并且一半以上的业务来自外地。虽说全国标识制作企业联恒并非最强,但材料却一直都是严格按标准执行,以保证产品品质。”正是这样的努力与坚持,让企业逐步壮大,有了如今的规模。

五年:一直在成长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联恒来说,这五年,是逐步成长与发展的五年,是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的五年,是用于创新与提升的五年。

说起联恒,赵总有自己的想法:“公司从最初十几人发展到如今一百余人,从开始的几十平米的单元房到拥有现代化办公区及标准化厂房3000余平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实属不易”。在公司的管理上,他善于放权,敢于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人生总是在不断的经历中,才能有所进步,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随着企业的发展,他更多是对产品质量负责,自叹人生过半,就想尽量轻松的工作。“从去年开始,管理的事就慢慢做的少了,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决工艺难点和新技术的应用上。”近年来,他一直致力完善公司的福利待遇,给大部分员工都买了五险一金,现在联恒有自己的活动室,会不定期的聚餐,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出去旅游,还有年终全员出动的晚会,企业文化日趋成熟。在员工眼里,工作时的赵总很严肃,在妻子眼里,工作之余的他温和而随意。他跟我们说,自己很欣慰的一点是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很低,核心的管理层多是最初拿着每月一千元创业工资共同走来的同学,大家一直都在一起,共同发展和进步。

“我希望联恒是一个创富平台,是要让更多人得到实惠,让更多人愿意来合作。”采访中,他时不时会低头浅浅一笑:“要珍惜每一件事,能够获得的就去争取,已经有的要珍惜,这样人生才能渐渐的丰富起来。”诚如他爱人所说:“一个人喜欢的事物不会因资产变动而有所变化,你资产再多,喜欢的东西还是那些”,所以在去年底,他拿出来公司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让全体员工都可以分享到企业的成功。

做事就像做人,在这个企业,将客户当成朋友的理念深入人心,所以这么多年来与其合作过的客户一直都在继续合作,“他人的信任给了你,就必须保证质量,这是理念”。

现在联恒许多项目都以投标为主,西北的人工成本不算高,在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优势。“去年我们团队三个月消化了1000多万的订单,全部按标准完成,简直是做了不可能完成的事。”说起国内标识市场,他直言制作形式感太强,人文感不够,各个部门的衔接不够紧密,他回忆自己曾经到过的一个青藤商场,在地铁站口,装饰并不豪华,但主题非常鲜明,5,6层高的商场,青藤随着人流转,几乎贯穿整个商场,给人的感觉特别好,相对于国内商场进去便是大的显示牌,是两种境界。”

谈及公司最大的优势,略一沉思的他说:“是服务,广告行业推行的是个性化定制,而产品的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一步。”服务,是设计能力、责任心、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他也直言:“目前企业最大的瓶颈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更多的生产”。说起未来的计划,赵总满腔激情:“以后要把联恒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逐步扩大公司规模,建设花园式的公司环境,让员工和客户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对于竞争对手,他表现了自己的自信,“对手有多强,我们就能有多强”。在他看来,标识制作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未来行业竞争力必然是设计与公司本身的核心技术,所以,以后联恒会将重点放在强化设计力量上,培养公司设计品牌的综合能力。“一个车展,搭建制作花100万,而设计需要300万,这便是公司未来的方向。”正是客户的信任与自身的不断努力,使联恒从最初的青涩到现在日趋成熟。

蓦回首,万里红花烂漫:抬望眼,大道指向青天。

家人:幸福的圆心 赵总有一个温暖的家,在他心中,家是以家人为圆心,幸福为半径的一个圆,家庭要比事业重要。“不要总是拿事业给自己找借口,虽说事业有为家庭付出的成分,但工作主要还是自己开心。”谈到这,他油然一声轻叹,“做家务其实比工作累,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总是没错的。” 说起妻子,笔者眼前出现的是一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她很漂亮、很热心、很好,十五年来,我们所有事情都会一起去做”。赵总有一双性格迥异的儿女,夫妻俩的教育理念几乎一致,都不推荐报班,都推行放养政策,让孩子有比较正常玩的状态。闲暇时,他与孩子也会有成人式的交流,那是他最为珍惜的时光,或许,她们更多的是用个人魅力来影响孩子,默默做子女的指路灯,照亮那一片成长的道路。

在路上:别样的精彩 每年都会出去一两次,除西藏外,大部分的城市都自己开车去过,这样的经历多少让人有些羡慕。

99年他们第一次远行去银川沙湖,“那时的沙湖是一整片的冰湖,自然风景特别美”;让他们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宁夏到内蒙的那一段黄河,那是他们见过最美的黄河。“唯有内蒙的黄河是清澈的,黄河九曲,唯此一处。”

今年上半年,因为长白山国际旅游区的业务,他们用20多天玩遍了东三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路上的见识总是能让人多几分浩然之气。前不久的半个月新加坡之行,他们几乎逛遍了大一点的商场,充分见识到了标识与建筑的和谐与人文性,他津津乐道的跟我们说:“在新加坡,标识的人文性特别强,设计也合理,如果你觉得麻烦,几乎不用上一个台阶就能达到所有的地方。”正是这样的见识,让他们自身有了一份豁达,让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思路,也让原本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

后记 采访之余,赵总很热情的邀请笔者到他常光顾的一处很精致的饭馆,实木的桌椅,一壶普洱,几碟小菜,饭里的谈笑间,他与我们说起很多年少的故事,也曾轻狂。提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差点丢掉工作的经历,他告诉我们不要怕犯错误,当经历那些后,你这辈子就不会再重蹈覆辙。

对于爱情,他固执的认为:“年轻时候多经历一些总是好的,有些对错放在人生里,就分不清到底是对还是错了,而彼此有了这份经历,就会愈发珍惜,因为都懂得自己更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共同经历风雨。”或许是环境所然,因其身边的人都有着十足的朝气与创造力,所以笔者强烈的感觉到他年轻的心态,再加上学画之人的那一点傲骨与疯狂,别有一番魅力。笔者也曾问,如果对此次采访有一个定位,他的意见是什么?“写作,要用自己的心和风格去写,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你有自己的感受,功利性就能少一点”,那是一份悠然的淡定。

最后结账时,老板深深的感慨了一句:“老赵,幸福的老赵”,他的幸福不言而喻,或许,朋友的感觉才最真。他幸福的人生,在继续……

第三篇:人物采访

风吹莲动芳香溢

身边总是有许多人许多事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她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辛酸,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微笑,他们的认真,无处不带给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人,也许她不漂亮;也许她并不可爱;也许她并不聪明,然而她的善良和坚强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希望通过采访刘国莲同学,让更多大学生体会

采访对象:刘国莲

采访时间:周四下午

采访地点:教室

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电话交流、走访

节目环节设置: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主持人发表节目开场白——对主人公的介绍,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面对面访谈——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采访同学(对主人公的评价)——再次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回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最后的提问——感谢主人公接受采访,主持人表希望

第一环节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大屏幕播放视频 第二环节主持人站在讲台中间说开场白(道具:2张椅子、1张桌子、2瓶矿泉水)主持人:

第三环节主持人对主人公的简单介绍、并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双方说话的时候着的,面对观众)

主持人:她,来自湛江的小姑娘,09年来到了我们的河职院,就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已是一位大二的师姐了,在她的生活成长里有着许多经历。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国莲出场,跟大家一同分享她的故事。(主人公进场后,主持人与国连握手,表示欢迎)刘国连:很开心今天能······(发表心情)

第四环节面对面访谈(主持人引导主人公就坐,并且并排坐下)时长;3分钟方式;一问一答式

主持人:国连在学校给身边同学的感觉好像一直都是挺忙碌的,那你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忙,还是忙其他的?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你加入里面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刘:······

主持人:那待遇方面如何?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的工作,会辛苦么?一星期工作多少个小时?

刘:······

主持人:你在里面收获了什么?

刘:······

第五环节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大屏幕播放,大家一同观看主持人:下面我们通过VCR来了解国连的生活状况和工作场景。

第六环节采访身边的同学(他们对国连的了解,主持人坐着原位,采访台下的同学——时长2分钟)

主持人:**同学你好,你喜欢国连吗?觉得国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同学:······

主持人她在班上的学习表现怎么样?成绩如何?

**同学:······

主持人:你认为她身上有没有特别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同学:······

第七环节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

主持人:单单靠班上同学采访,我觉得不足以让大家了解更真实的国连,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国连在工作及生活上,大家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VCR内容:外景记者采访

1、采访对象一:工作伙伴(图书馆)

记者:你们平时在图书馆的工作大都是做些什么的呢?

同事:······

记者:跟国连一起工作,感觉她在工作方面表现如何?

同事:······

2、采访对象二:舍友(在宿舍)

记者:大家都知道国连是个朴素大方的姑娘,然后她在生活上也挺节俭节约,作为舍友,你应该比较了解,能不能透露一下你知道的呢?

舍友:······

记者:大家在一起那么久了,国连她有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

舍友:······

记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缺点,那你知道国连通常会犯什么小毛病吗?能不能爆个料? 舍友······

最后舍友和工作伙伴:对国连的祝福

主持人:好,我们大家也一同为国连祝福,掌声。

第八环节回到访谈现场:(面对面访谈、一问一答式,时长;3分钟)

主持人:每次大家见到你,你脸上永远都是挂满微笑的,那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故事跟大家分享的,感动亦或是悲伤的?

刘:·····

主持人:当初是因为什么而感动或者悲伤呢?

刘:……….主持人:从大家的采访和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国连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学生,那一学期来,家里大概汇给你多少生活费?

刘:······

主持人:在校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你平时有做其他的兼职吗? 刘:······

主持人:假设你明天给中了五百万现金大奖,你会将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呢?

刘:······

主持人:那在成长历程中,你觉得谁对你的影响是最多的,有特别的崇拜对象吗? 刘:······

第九环节最后的提问(时长;3分钟)

主持人: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你觉得在大学这2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刘:······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之上,你觉得自己跟别人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哪里?

刘:······

主持人: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是如何去理解的?

刘······

主持人: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有怎样的打算?

刘:······

最后主持人:希望你的梦想会实现,并且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你所希望的工作。很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国连,感谢国连。希望她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平坦。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第四篇:人物采访稿

今生我无悔,此行我无怨

——对海宁中学化学老师周学工的专访

初次和周学工老师见面是在2012年10月18日我们班级开展的校外团日活动:“走进海宁中学——采访党员老师”。作为宣传委员的我代表班级来到周学工老师的办公室采访周老师。周老师很热情,一见面就请我入座,并且很客气地端来一杯茶给我喝。周老师面带微笑,非常亲切。他戴着一副典型的教师眼镜,衣着朴素简洁,给人一个忙碌、年轻有为,具有亲和力,富有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周老师的办公室很简单并且整齐,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化学教参资料以及关于时事政治的书籍和报刊。

周老师在大学时代,一直品学兼优,不仅仅是班级的团支书,也是系里的团干部,还是学生会主席。周老师说,为了起到一个带头表率作用,所以早早地加入了共产党,时刻做好敢为人先的带头作用,包括发生任何事情,作为党员的他要先站出来承担责任。从那次见面起,我就非常敬佩周学工老师。

不久,我又特地找机会和周老师交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周老师。周学工老师被评为“感动潮乡十佳老师”之一,其颁奖词是:舍小家更是为了大家,在妻子怀孕时,毅然赴西藏支教,选择了困难和挑战。雪域高原的磨练,提高了自己,也帮助了藏族学生和老师。你的爱心加勤奋,为西藏和江南架起一座爱的天桥。2006年6月,得知市里要选派一名化学老师参加浙江省第三批援藏教师队伍,前往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支教的消息后,周学工老师没多考虑,毅然报了名。周老师告诉我,支教只是他大学时的一个梦想,一开始有人对他说,用自己的身体去冒险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因为去西藏支教是非常艰苦的,最大的困难是身体适应不了高原气候。当时,周老师的妻子刘永梅一开始是不同意他去西藏支教的。一是自己怀孕了,需要照顾,不想和丈夫分开;二是担心西藏气候恶劣,他的身体会不适应。但刘永梅最终还是拗不过丈夫的援藏决心。

对于周老师来说,这短暂的一年支教路是一段宝贵的回忆,是这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后来,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回忆,周老师和妻子把女儿取名为之熙,就是支援西藏的谐音。

艰苦的支教工作和恶劣的气候环境并没有吓倒他,他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可爱、淳朴的藏族学生,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我将永远记在心里。今生我不悔,此行我无怨。”

第五篇:人物采访稿

微笑“医”路

心灵羁绊

---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面对一切。她不仅在爱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保持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面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终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建议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积极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非常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择!”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责任。”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

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希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择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择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择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情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保持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择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应该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1309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