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测中心档案管理程序
检测中心档案管理程序
1.目的
为安全保存中心内所有的记录、证书、报告和文件,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追溯的要求等而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中心所有与计量认证相关的档案。3.职责
办公室负责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内审记录等管理文件以及其他文件资料归档和管理。4.程序
4.1按标准建立符合要求的档案室。4.2建立《检验档案管理制度》
4.3配有专人进行档案管理。及时健全档案。
4.4凡直接记述和反映监测、检测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技术文件档案、综合资料档案和其它须归档的数据资料等均属归档范围。4.5 归档要求
4.5.1 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归档的材料进行验收,使监测、检测工作各个环节形成的监测、检测材料全部归档。归档材料字迹工整、术语、图表力求规范、格式统一。
4.5.2 档案每年分类装订便于检索,原始件与复印件分开。4.5.3办公室归档业务技术文件,主要负责下述资料: 4.5.3.1检验原始记录、检验通知单、检验流程卡; 4.5.3.2仪器设备档案; 4.5.3.3检验报告(副本); 4.5.3.4检测合同评审表或委托单; 4.5.3.5抽样单、送样单。
4.5.3.6检验环境控制记录(温湿度记录)、废气、废液、样品等废物处理的记录;
4.5.3.7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计划及实施记录。4.5.4办公室归档业务管理文件,主要负责下述资料:
4.5.4.1内审记录和报告、管审记录和报告、外部评审记录和报告; 4.5.4.2质量监督记录、不符合工作处置记录、纠正措施记录、预防措施记录;
4.5.4.3 人员档案、人员培训计划、记录和考核结果; 4.5.4.4客户申诉和投诉记录;
4.5.4.5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和评价记录,和供应商所签供需合同; 4.5.4.6计量认证申请书、证书及其副本、附件、查新报告; 4.5.4.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及其修订记录。4.5.5办公室归档其他重要文件资料,负责下述资料: 4.5.5.1技术图书、检测标准、方法; 4.5.5.2法律、法规、上级文件、会议记录; 4.5.4.3建制文件; 4.6 归档时间
4.6.1技术文件一般均于次年三月中旬归档。4.6.2管理文件以及其他文件资料一般即时归档。4.7归档份数
4.7.1检如无特殊要求,以上文件各1份。
4.7.2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计算机软盘、原程序、录音带、录像带等归档一份。
4.8 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接触档案。
4.9 存档时间:根据资料性质、用途,中心内规定了各类存档资料的保存期限(检验报告保存5年,其它资料按中心规定执行)。
4.10 需借阅时要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履行借阅手续,原则上借阅需在档案室内进行,不得带出档案室,如有外部评审必须带出档案室,则需中心主任批准。4.11 图书资料购入后经资料员登记、盖章,然后由个人分散保管。严格履行借阅手续。
4.12 职工因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岗时,要如数交回所借书籍、资料。否则按所借书籍、资料价格加倍赔偿。5.相关文件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篇:质量检测中心计量单位使用管理程序
质量检测中心计量单位使用管理程序目的确保检测中心对内外所提供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及文件中所涉及的计量单位的符合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范围
检测中心检测室提供的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为委托方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中心制定的各类文件以及质量活动记录。.职责
3.1 检测人员提供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中涉及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3.2 质量负责人在日常的例行检查中,检查检测中心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情况;
3.3 技术负责人在审签检测报告时,必须检查计量单位的使用情况;
3.4 检测中心机构负责人确保检测中制定的各种文件中所涉及的计量单位必须符合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工作程序
4.1 检测人员所提供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2 检测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检测记录、表格、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3 检测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检测仪器及设备上的计量的器具的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4 检测中心制定的对内、对外各种文件中凡涉及计量单位时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5 在人员培训中,将法定计量单位的培训作为一项内容。
第三篇:质量检测中心印章管理程序
质量检测中心印章管理程序目的检测中心印章实行保密和安全管理并进行控制,保障日常工作按规范进行。2 范围
检测中心各种业务及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职责
3.1 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合格标志章由检测中心指定专人保管。
3.2 检测中心公章由检测中心综合办公室检测中心机构负责人保管。4 工作程序
4.1 公章使用规定
4.1.1 印章一律在综合办公室使用,由检测中心机构负责人加盖,严禁将公章带出综合办公室。如需例行办公性的会印,按规定办理用印手续;
4.1.2 日常一般性工作运转或联系工作,需用检测中心印章(如:介绍信、便函)的,在综合办公室当场办理,一律不加盖空白介绍信;
4.1.3 如遇到涉及检测中心权益和重要事宜的合同、证明、函件、有关经济或矛盾纠纷等用印章,必须由检测中心领导集体研究决定;
4.1.4 用印章必须例行登记手续,常规性盖章应作好登记;
4.1.5 印章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印章做到随用随锁,并注意印章的清洗、保养、规范用印,确保用印清晰端庄。
4.2 检测专用章使用管理制度:
4.2.1 检测中心检测专用印章、计量认证合格标志章及检测合同章,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印章做到随用随锁,并注意印章的清洗、规范用印,确保用印清晰端庄;
4.2.2 凡检测中心对单位、个人及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报告,须加盖检测中心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合格标志章方可生效;
4.2.3 检测报告加盖印章前,应检查检测报告的书写、格式、识别签字需符合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的规定方可盖章;
4.3 应做好检测报告盖章后的发放记录,归档保存。
第四篇:记录(档案)管理程序
记录(档案)管理程序 目的
对各类质量活动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验工作质量记录的整理、保存和借阅,不适用于技术标准的管理。3 编写依据
本中心《质量手册》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 职责
4.1 办公室负责以下档案资料管理:
a.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审核和评审(含比对实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保证活动记录,申诉、投诉处理档案资料;
b.检验报告副本、检验原始记录、送检单及检验报告备份软盘(以上资料由检验科室负责整理,定期上交办公室);
c.开展新检验项目、检验分包的申请书及其调研、评审全部质量记录; d.标准文本和技术文件、被采用的技术文献以及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 e.检验检验人员专业技术业绩档案;f.计量认证资料; g.仪器设备档案。
4.2 办公室档案室负责以下档案资料的管理: a.全中心人员技术档案;
b.实验室建筑设计图纸资料;
c.建制文件(包括人员任命和聘任文件); d.法律、法规;
e.上级文件和会议、交流文件。
4.3 各检验科室负责以下档案资料的管理: a.各种申请、登记、记录表格; b.中心内外文件。
4.4 其他各科室负责以下资料的管理: a.各种申请、登记、记录表格; b.中心内外文件。5 工作程序
5.1 各科室档案管理工作应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员应仔细认真,责任心强,切实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5.2 档案管理员应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存放位置固定,做到档案清晰明了,查阅方便。
5.3 建立严格的档案资料借阅制度,一般情况下,档案资料应在资料室内查阅。如需要借阅时,应进行详细登记,并明确规定归还日期和档案资料外借期间的保管责任。
5.4 档案资料需保密的,应严格遵守执行我中心为用户保密的声明,保护委托单位的利益。
5.5.检验报告一般情况下不准外单位人员查阅,确实需要查阅时(不包括委托方要求保密的检验报告),应由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可在办公室资料室内查阅。
5.6 档案室、资料室应满足档案保存条件,档案室内严禁吸烟,并加强防蛀、防潮、防盗、防鼠工作,保证档案室资料的安全
5.7 档案资料管理员应定期对保存的档案资料按照不同档案的存档年限进行清查,并分类造册。已过存档期的档案资料由档案管理员提出申请办理销毁手续,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档案管理员负责销毁,销毁时应有两人以上在场,并详细记录。记录表格
*****-GSWJ-CXBG-018 档案资料登记表 *****-GSWJ-CXBG-019 *****-GSWJ-CXBG-020
档案资料借阅登记表 档案资料销毁申请表
第五篇:设备档案管理程序
目的:建立一个设备档案管理程序,保证本公司设备具有完整、规范的档案。2 范围:公司设备档案的管理。3 责任者:工程部。4 内容:
4.1 设备正式移交给使用部门运转使用前,工程部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并登记在设备总台帐,分类台帐及设备明细表上。
4.2 设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购置价值(包括出厂价、运杂费、修理费等)在1000元以上的设备为固定资产设备,不具备以上条件的设备为低值易耗设备。
4.3 工程部及设备使用部门应对每台固定资产设备建立设备卡片、设备台帐并编辑成册,对低值易耗设备单独作表登记。
4.4 部门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核对帐、卡、物,必须做到帐、卡、物项目内容相符。
4.5 主要生产设备转入固定资产的同时,即应按单台建立设备档案。设备档案由工程部保存。
4.6 设备档案是设备从出厂到报废整个过程中,设备管理、使用、维修等环节,有关凭证、记录和数据资料的总括,同时又是设备使用、保养、修理、改造以至更新报废的依据。设备管理人员要重视设备资料的建立、健全、检查和整理工作。
4.7 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内容: 4.7.1 调研、选型、可行性分析资料;
4.7.2 设备订货合同、出厂合格证、出厂精度、性能检测记录; 4.7.3 装箱单及附件、工具明细表;
4.7.4 开箱验收单;
4.7.5 安装、调试验收单及移交使用记录; 4.7.6设备备品、备件目录;
4.7.7 设备使用说明书、电器说明书; 4.7.8 随机图纸、图册; 4.7.9 备件图纸;
4.7.10 设备改造申请书、说明书、图纸、鉴定结果; 4.7.11 设备事故报告单; 4.7.12 设备封存单; 4.7.13 设备启封单; 4.7.14 设备报废单;
4.8 设备调拨时,技术档案应随机调入调出,报废设备的档案材料,有价值部分应由工程部封存。
4.9 设备技术档案要有专人管理,公司内技术人员查阅时要经部门领导同意,档案不应外借。
4.10 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上级文件、工作总结、工作报表、工作计划、规程制度、设备工作会议记要等,要分类管理。
4.4 本文件相关表格见附件。5 文件的培训:
5.1 内部培训讲师: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5.2 文件培训对象:工程部相关人员。5.3 文件培训课时:0.5~1小时。6 文件变更历史:
F-EN-1002-00
*****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设备台帐
F-EN-1003-00
设备档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