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影响电脑启动速度的因素

影响电脑启动速度的因素



第一篇:影响电脑启动速度的因素

一、捉拿影响笔记本电脑启动速度的七大元凶

1.外挂USB设备挡路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在启动时连接了USB移动存储,那么不妨试试先将它们断开,看看启动速度是不是有变化。一般来说,由于USB接口速度较慢,因此相应设备会对电脑启动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应该尽量在启动后再连接USB设备。如果没有USB设备,那么建议直接在BIOS设置中将USB功能关闭。另外,由于Windows 启动时会对各个驱动器(包括光驱)进行检测,因此如果光驱中放置了光盘,也会延长电脑的启动时间。

2.网络设置是隐形杀手

如果你经常需要把笔记本接入局域网内,安装好网卡驱动程序后,默认情况下系统会自动通过DHCP来获得IP地址,但大多数公司的局域网并没有DHCP服务器,因此如果用户设置成“自动获得IP地址”,系统在启动时就会不断在网络中搜索DHCP 服务器,直到获得IP 地址或超时,自然就增加了启动时间,因此局域网用户最好为自己的电脑指定固定IP地址。另外,为了消除或减少 Windows 必须重新建立的网络连接数目,建议将一些不需要使用的网络驱动器断开,具体操作:进入“我的电脑”,右击已经建立映射的网络驱动器,选择“断开”即可。

3.硬盘分区太多也有错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采用Windows 2000,又没有升级到SP3或SP4,并且定义了4个以上的分区,那么也会使启动变得缓慢。所以建议把Windows2000系统升级到最新的SP4或安装Windows XP系统,同时最好不要为硬盘分太多的区。因为Windows 在启动时必须装载每个分区,随着分区数量的增多,完成此操作的时间总量也会不断增长。

4.桌面图标太多会惹祸

桌面上有太多图标也会降低系统启动速度。Windows每次启动并显示桌面时,都需要逐个查找桌面快捷方式的图标并加载它们,图标越多,所花费的时间当然就越多。建议大家将不常用的桌面图标放到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中或者干脆删除。

5.杀毒软件的画蛇添足

有些杀毒软件提供了系统启动扫描功能,这将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其实如果你已经打开了杀毒软件的实时监视功能,那么启动时扫描系统就显得有些多余,还是将这项功能禁止吧。

6.字体过多也拖后腿

尽管微软声称Windows可以安装1000~1500种字体,但实际上我们却发现当安装的字体超过500 种时,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字体从应用程序的字体列表中消失以及Windows的启动速度大幅下降。在此建议最好将用不到或者不常用的字体删除,为避免删除后发生意外,可先进行必要的备份。

7.微软自己起“内讧”

还记得Windows XP的某个补丁造成系统启动变慢的新闻吧(比如:代号为 Q328310的补丁会造成Windows 2000/XP启动和关机速度奇慢,甚至有可能导致注册表锁死),可见微软自己内部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果你在升级了某个系统补丁后,突然发现系统启动变慢,那么最好留意一下是不是补丁惹的祸。

二、加速软件,到底有没有效?

关于开机加速软件和加速技巧的介绍在各大么媒体上可谓多如牛毛,谣言满天飞,它们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哪个最有效果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过后,答案还是不得而知。虽然也有人给出了使用某某加速工具后启动速度明显提升的“确凿数据”,但只能算是个别现象,不能反映整体。其实目前众多所谓的启动加速工具,真正有用的并不多,甚至有一些是在误导用户。

误区一:使用微软内部提速工具BootVis可以大幅度提升开机速度

不少媒体甚至老鸟都推介过BootVis这个工具,因此不少用户都对此深信不疑,使得这个谎言堪称经典。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它被套上了“微软内部加速工具”这个光环,以及大家被软件菜单中“Optimize System”这个选项给蒙了。BootVis是微软内部工具不假,但不是加速工具。

微软工程师其实早就针对这则“美丽的谎言”辟谣,澄清“Bootvis.exe” 实际上是微软提供给系统设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一个可视化的软件性能跟踪工具。开发人员可以利用“Bootvis.exe”跟踪软件在开机/关机时的系统性能。而“使用Bootvis.exe可以加快系统启动速度”的这个说法,在微软的文档中并没有提到。在微软关于“Bootvis.exe”的文档中提到这个工具并不能为终端用户提高系统的开/关机性能,也不能减少系统的开关机时间,笔者在很早以前也尝试过,确实如此!更不像某些人夸张地说的“能提升10几秒”。奇怪的是,笔者去了不少国外的包括港台的网站都没有提到用这个工具来加速系统启动,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再有这样的愚弄,或被别人愚弄。

误区二:打开CPU二级缓存可以加速启动/提速系统。

又是一则缪轮,这种说法流传相当广泛,现在使用率最高的Windows系统优化软件之一的“Windows 优化大师”也是持这种观点,在它的优化设置栏中就有优化CPU二级缓存的选项。从微软知识库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Windows XP系统需要用户手动打开二级缓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Windows XP系统是根据硬件抽象层读取CPU的二级缓存数值,只有在读取失败时才会读取SecondLevelDataCache的值,而且SecondLevelDataCache的默认数值0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二级缓存为256KB,而不是表示关闭。所以CPU的二级缓存在任何时候都是开启的,用户没有必要再自行修改。

误区三:修改注册表减少XP进度条显示时间,加速启动。和前两者一样,流传很广。不过其实熟悉微软风格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个进度条是微软设计出来给大家等待他的产品启动时候进行的美化而已,正常情况下进度条滚动次数的多少,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启动的快慢。比方说,有的友说“我的进度条跑一次就进去了”,的确可以做到这样!但在后面的“欢迎界面”,你的等待时间将比进度条跑三四次的时间还要长!不要再为了视觉上的欺骗而盲目崇拜这则“经典”技巧了。正确的测试启动有否加速,应该全程计时,从按下电源到完全进入桌面,显示图标为止。

误区四:修改BOOT.ini加速系统启动

在众多的Windows XP优化技巧中,相信大家看到过这样的一种说法,宣称把“Boot.ini”文件中每个启动项后面的“fastdetect”修改为“nodetect”之后就可以加快XP的启动速度。虽然从字面来看上述优化技巧把“快速检测”改为了“不检测”,好像可以加快Windows XP系统的启动速度。但其实在微软的词汇库中并没有“nodetect”这个词。不管是Windows NT,还是Windows2000/XP/2003所有这些操作系统的“Boot.ini”文件中都没有“nodetect”这个参数。所以把“fastdetect”改为“nodetect”并不会有什么作用。而对于“fastdetect”这个参数微软给出的解释是:关闭“Ntdetect.com”在开机时对串口鼠标的检测。可是现在谁还会使用串口鼠标呢?尤其是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

最后,笔者还见过有些“发烧友”通过修改BIOS的方式,将笔记本电脑开机时显示的品牌LOGO也去掉了。这样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对系统的启动加速并没有任何帮助,当然,如果你不喜欢那个LOGO就另当别论,呵呵!

三、笔记本电脑开机速度终极优化

找到了元凶,扫清了误区,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采取行动了!如果你的XP或者2003启动要很长时间,滚动条要转10多圈,经过下面笔者介绍的步骤进行优化之后,启动时间能明显加快,滚动条只需转两三圈就能进入桌面。好了,下面就详细告诉大家怎样切实有效地加速启动。

1.及时安装芯片组驱动

这往往是用户容易忽视的,其实,我们在安装好操作系统之后,就应该首先安装好主板的驱动程序,如Intel芯片组的“inf”文件以及Intel公司引以自豪的芯片组加速软件“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安装后对系统优化的效果非常明显,不但启动加快,而且的确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起明显的优化作用。

2.经常清理系统“垃圾”

a.删除“启动组”中的快捷方式

一些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会自动向启动组中添加一些启动程序(如Winzip、Winamp等),如果启动组中加载的程序过多会导致系统启动的速度变慢,要想加快电脑的启动速度,我们应去掉启动组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右键单击开始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打开”命令,随后弹出一个“C:\Documents and Settingsxxxx(你系统中的名称)\「开始」菜单”窗口,依次进入“程序→启动”文件夹,删除其中所有的快捷方式图标即可。

b.卸载系统常驻程序

有些程序每次都随着系统启动,但是这些程序的快捷方式并没有出现在“开始→程序→启动”中。删除这些程序的方法是: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中点选“启动”选项,去掉某一项前的 √ 即可。具体操作:在Windows XP中点击“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点击“启动”,然后就可以对启动组进行优化了;不过在Windows 2000中却抛弃了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如果要想优化启动组,我们只能通过注册表来完成,非常麻烦。解决的方法是将Windows XP系统中Msconfig程序复制到Windows 2000系统的System文件夹中,随后直接运行即可。

另外,还要经常清理“Internet”的“临时文件”、“Cookies”和“历史记录”,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3.学会借助外力——Startup Faster 2004

虽然在Windows中自带了“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可以修改Windows的启动项。但是不足之处是“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并没有对每个启动项进行说明,这样很容易就会将一些有用的启动项给屏蔽掉。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借助Startup Faster 2004这款软件给开机速度加油。

在Startup Faster 2004的主界面中点击“Startup Itens”按钮(图0),在这里可以看见系统中所有自动加载的文件列表,这些文件都采用了主程序的图标,所以就可以很容易看清楚每个图标所对应的程序,就算是一些陌生的程序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路径来进行判断。而且Startup Faster 2004还跟Goolge搜索引擎进行了整合,如果你不知道启动项的具体用途,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搜索。而且Startup Faster 2004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那就是它能够对需要加载的程序分别设定延迟时间。对于一些不是Windows系统启动时所必须的程序,我们可以将这些软件的加载时间延迟几秒钟,以便把系统资源全部用于启动Windows系统以及加载必需的程序,当Windows启动完成之后再利用后台资源来加载这些程序。譬如对于瑞星防火墙,可以用鼠标双击“Delay time”一栏,将数字“4”更改为“8”,这样瑞星防火墙的启动时间就会延迟4秒钟。

通过Startup Faster 2004,我们就可以将无用的启动项都去掉,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一些不是随着系统启动程序进行启动时间的调节。经过调整后的Windows的启动速度将会大大地加快。

4.一些“旁门歪道”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启动速度: 首先,打开“系统属性”(在“我的电脑”上点右键——属性,或者在控制面板里打开“系统”,快捷键win键+pause break)点“高级”选项卡。

在“启动和故障恢复”区里打开“设置”

去掉“系统启动”区里的两个√,如果是安装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用户,需要保留“显示操作系统列表的时间”的√,然后把等待的时间设置成3-5秒。

接下来,在“系统属性”里打开“硬件”选项卡,打开“设备管理器”,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

双击打开“主要IDE通道”属性

点“高级设置”选项卡,把设备1和2的传送模式改为“DMA若可用”,假如该通道没有连接设备,就选为“无”,点“确定”完成设置。

现在启动加速已经完成,不过既然加速了启动也顺便把关机也加速一下吧。

打开注册表(开始-运行-regedit),单击“我的电脑”打开“编辑”菜单的“查找”

输入AutoEndTasks,去掉“全字匹配”前面的√,然后点“查找下一个”。双击打开找到的结果修改“数值数据”为1

然后在AutoEndTasks的下面可以找到HungAppTimeout,WaitToKillAppTimeout,把“数值数据”设为2000或者更小;在这样设置后,以后关机前一定要保存需要的数据,避免数据还没来得及保存,进程就被系统杀死。在这里顺便也把菜单延迟的时间修改一下,在AutoEndTasks的下面找到MenuShowDelay,数值是以毫秒为单位,如果希望去掉菜单延迟就设为0。

修改后点“编辑”菜单,打开“查找下一个”(快捷键F3),把找到的结果都安装上一步的方法修改。用上面的方法找到WaitToKillServiceTimeout的数值设置和HungAppTimeout相同。

现在启动和关机的加速都已经完成,重启一下电脑感受一下极速启动的感觉吧,滚动条是不是只转两三圈就OK了呢?呵呵!好了,笔记本电脑的启动和加速这样就完成了,简简单单地几步相信初次使用XP的读者也应该都学会了

相关热帖 ·【歌与影】【单子】【新年第一教程贴】十分钟制作 ·IE9下载 微软IE9下载次数突破2300万 ·视频行业自制综艺节目PK ·人气旺关注高最后还是挂了!驴兄默哀 ·破天荒的头一次!视频收费可行不可行? 新酷睿智能选机宝典散片新品更超值 酷睿i7 2600报1920元 高端X58平台绝配 酷睿i7 950报1950元 超频利器 解锁版酷睿i7 870X报1900元 问题与处理器无关 酷睿i5 2300报1260元 攒机让爱情更甜蜜 情人节配件选购指南

让复制文件加速

当我们复制比较大的文件时,看着那一格一格的慢慢移动真是急死人。实际上,我们可以修改注册表来加快传输速度。打开注册表找到“HEKY-LOCAL-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lassFCD00”,然后新建一个DWORD值,命名为Fore-Fifo,并且将其键值设定为0,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复制文件的速度。

第二篇:影响电脑启动速度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电脑启动速度的原因及对策

电脑中CPU的处理速度在摩尔定律这根魔棒的指挥下突飞猛进,然而我们发现电脑的启动速度却未有进步,从按开机按钮到WinXP任务栏右边的图标全部显示出来,一般要40秒以上。这与电视机一按开关就能听到声音、看到图像相比,真是相形见绌。

一、影响启动速度的硬件因素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影响电脑启动速度的主要配件是主板和硬盘,而与CPU关系不大。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昂贵的奔腾4电脑与廉价的赛扬4的启动速度是一样的。

主板是各种电脑配件的“基地”,在开机时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自检、搜索各种端口、各种外接设备。因此减少自检时间、减少外接设备、提高效率才能提高启动速度。如果电脑连接了扫描仪、USB硬盘等外设,就可能降低系统的启动速度。建议大家在需要用到这些外设时才连接上,USB设备可以在启动后连接。

网卡若设置不当,会明显减缓系统启动速度。如果你的电脑用不着网卡,那就直接将PCI网卡拔掉,集成网卡可以通过BIOS屏蔽掉,以免影响启动速度。很多主板对集成网卡的检测远快于独立网卡,这也是一些电脑启动后“假死”,过了一分多钟才能正常上网的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开机自检时间,某些主板厂商会做一些特殊设计,最大能使BIOS自检时间缩短至5秒。我们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主板厂商,而不是一味地听从经销商的推荐。

除了开机自检外,电脑启动的时间主要用在从硬盘读取系统文件。硬盘的工作是通过移动磁头读写高速旋转的盘片上的数据。那么盘片转速越高,单位时间内磁头读到的数据就会越多,对系统启动非常有利。另外,寻道时间快、缓存大的硬盘也能明显提升启动时间。资金充裕的购机者或DIY们可以考虑西数的“猛禽”系列硬盘,资金紧张或普通用户可选择经常获性能奖的日立大缓存硬盘。

电脑是“软硬兼施”的高科技产品,配件设置与系统优化也是启动提速不可缺少的武器。

二、配件的设置与优化

1.主板的BIOS优化设置

关闭多余的IDE通道、USB设备等硬件,可用“None”屏蔽掉。用“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硬盘。不进行内存检测,把各项cache打开,进入“Advanced CMOS Setup”,将“Quick Boot”设为“Enable”,可不检测1MB以上的内存。

“IDE 0 Master/Slave PIO/DMA Mode,IDE 1 Master/Slave PIO/DMA Mode”硬盘顺序(模式)全部设为“Auto”。

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将光标移到“First Boot Device”选项,选“HDD-0”直接从硬盘启动,这样启动就快上好几秒。将光标移到“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开机自检)设为“Enabled”。对于“Boot UP Floppy Seek”(开机自检软驱)设为“Disabled”。对于内存品质好的内存条建议在“SDRAM CAS Latency”选项中设置为“2”。

小提示:对于一项效果相同的设置,在不同的主板BIOS中其英文名称可能不一样。

2.网卡设置

在进入操作系统时,系统会进行网卡IP地址的搜索。如果网卡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则系统会在网络中搜索DHCP服务器以获得IP地址,无形中就会延长启动时间。若不是必要的情况,最好将网卡的IP地址进行指定(尤其是局域网中的客户机)。

3.开启硬盘的DMA传输方式

在桌面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IDE ATA/ATAPI控制器→找到硬盘所在的IDE通道→属性→高级设置”,打开硬盘DMA的传送方式以加快数据读写速度。Win98与WinME的设置基本相同,只需在DMA选项前打钩。

4.给BIOS ROM瘦身

主板BIOS ROM中有一些文件是我们用不上的,可以用CBROM、AwardFlash等BIOS编辑工具去除。注意:这是有一定危险的操作,菜鸟还是不动为好。

三、Windows系统优化

1.去除多余的自启动程序

这是见效很明显的方法。点击“开始”→“运行”,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msconfig”,然后点击“确定”,就会调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只限于Win98和WinXP系统,Win2000用户需要拷贝MSCONFIG.EXE到系统文件夹下使用或使用后文讲述的注册表编辑方法)。

点击其中的“启动”标签,将不需要自动启动的程序前面的“√”去掉就可以了。一般只需留下ctfmon(输入法图标)、systemtray(音量图标)以及杀毒程序。笔者的电脑只留下“ctfmon”这一项,如此可将启动时间缩短10秒左右。

2.优化组件的系统属性(Win98/WinME)

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性能→文件系统”,选择“软盘”,去掉“每次启动电脑时搜索新的软盘驱动器”;选择“硬盘”,将“主要用途”改为“网络服务器”,“预读式优化”调至全速;选择“CD-ROM”,缓存调至最大,选“四倍或更高速”。

3.修改IDE通道控制(WinXP)

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展开“IDE ATA/ATAP控制器”,双击“次要IDE通道”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设置”选项卡,在“设备0”与“设备1”中的“设备类型”中,将原来的“自动检测”改为“无”,“确定”后退出。“主要IDE通道”的修改方法也相同。重启后,滚动条滚动的时间会明显减少。

4.使用BootVis软件提升启动速度

BootVis是微软公司专为WinXP开发的启动加速软件,使用比较安全,能明显提高启动速度。因篇幅关系,这里就不介绍具体使用方法了,有兴趣的朋友可查看其帮助文件。

5.去除华丽臃肿的外观

去掉“墙纸”、“屏幕保护”,删除多余的桌面图标。如果是WinXP,还可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高级”,在“性能”项目单击“设置”,选中“调整为最佳性能”。

主流配置的电脑在经过以上设置与优化后,一般情况下WinXP的开机启动时间就可以控制在20秒左右了

第三篇:怎样加快电脑启动速度

1、关闭系统属性中的特效,这可是简单有效的提速良方。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高级→性能→设置→在视觉效果中,设置为调整为最佳性能→确定即可。这样桌面就会和win2000很相似的,我还是挺喜欢XP的蓝色窗口,所以在“在窗口和按钮上使用视觉样式”打上勾,这样既能看到漂亮的蓝色界面,又可以加快速度。

2、修改注册表的run键,取消那几个不常用的东西,比如Windows Messenger。启用注册表管理器:开始→运行→Regedit→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RunMSMSGS”/BACKGROUND这个键值,右键→删除,世界清静多了,顺便把那几个什么 cfmon的都干掉吧。

3、修改注册表来减少预读取,减少进度条等待时间,效果是进度条跑一圈就进入登录画面了,开始→运行→regedit启动注册表编辑器,找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有一个键EnablePrefetcher把它的数值改为“1”就可以了。另外不常更换硬件的朋友可以在系统属性中把总线设备上面的设备类型设置为none(无)。

4、快速浏览局域网络的共享,通常情况下,Windows XP在连接其它计算机时,会全面检查对方机子上所有预定的任务,这个检查会让你等上30秒钟或更多时间。去掉的方法是开始→运行→Regedit→在注册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表中找到

VersionExplorerRemoteComputerNameSpace。在此键值下,会有个{D6277990-4C6A-11CF-8D87-00AA0060F5BF}键,把它删掉后,重新启动计算机,Windows XP就不再检查预定任务了,速度明显提高了!

5、关掉调试器Dr.Watson,可以这样取消:打开册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AeDebug子键分支,双击在它下面的Auto键值名称,将其“数值数据”改为0,最后按F5刷新使设置生效,这样就取消它的运行了。沿用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把所有具备调试功能的选项取消,比如蓝屏时出现的memory.dmp,在“我的电脑→属性→高级→设置→写入调试信息→选择无”等等。

1.加快启动速度

每次启动Windows XP的时候,蓝色的滚动条都会不知疲倦地走上好几圈,对于追求高效率的你,是不是很希望它能少走几圈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的滚动时间减少,以加快启动速度。方法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 _ LOCAL _ 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Control Session Manager Memory Management PrefetchParameters分支,在右侧窗口中区找到EnablePrefetcher子键,把它的默认值“3”修改为“1”。接下来用鼠标右键在桌面上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硬件”选项卡,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展开“IDE ATA/ATAP控制器”,双击“次要IDE通道”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在“设备0”中的“设备类型”中,将原来的“自动检测”改为“无”,“确定”后退出。“主要IDE通道”的修改方法一致。现在重新启动计算机,看看你的滚动条滚动的时间是不是减少了? 注意:使用VIA芯片主板的朋友千万可不能修改“VIA BUS MASTER IDE CONTROLLER”选项。

另外,如果你没有选择创建多个不同的硬件配置文件,或者希望启动期间自动加载默认的硬件配置文件而不显示列表项,那么可以将“硬件配置文件选择”小节中的“秒”中输入“0”即可。在需要选择的时候按住空格键就会显示出列表了。

2.优化网上邻居

Windows XP网上邻居在使用时,系统首先会搜索自己的共享目录和可作为网络共享的打印机以及计划任务中和网络相关的计划任务,然后才显示出来,这样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如果不必要的话,应将其删除。具体步骤如下: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e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emoteComputer\NameSpace,删除其下的(打印机)和{D6277990-4C6A-11CF8D87-00AA0060F5BF}(计划任务),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当你再次访问网上邻居时,发现运行速度已经提升。

3.加快开关机速度

在Windows XP中关机时,系统总会发送消息到运行程序和远程服务器,通知它们系统要关闭,并等待接到回应后系统才开始关机的。如果我们要加快开机速度的话,我们可以先设置自动结束任务的时间。方法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CURRENT _ USER Control Panel Desktop分支,找到AutoEndTasks子键,将其设置为1。再将该分支下的“HungAppTimeout”子键设置为“1000”,将“WaitTOKillService”改为“1000”(默认为5000)即可。通过这样重新设置,计算机的关机速度可获得明显加快的效果。

4.加快预读能力改善开机速度

在使用Windows XP较长时间后,我们会发现系统运行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用多优化软件、卸载已经安装的软件都解决不了问题。究竟为什么呢?原来罪魁祸首就是预读设置。在“Windows\Prefetch”文件夹面有很多个以PF为扩展名的文件,这就是预读文件,如果将里面的文件清空以后,你就会发现系统运行速度又恢复正常了!看来,预读设置可以提高系统速度,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预读文件夹里的文件又会变得很多了,导致系统搜索花费的时间变得很长。而且有些应用程序会产生死链接文件,进而加重了系统搜索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定期删除这些预读文件,用以提高开机速度。

当然,Windows XP重新设置预读对象是允许的。具体方法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分支,在右侧窗口中双击“EnablePrefetcher”,在打开的“DWORD”值编辑窗口中,可以对Windows XP进行预读设置:

将该值设置为“0”,即为取消预读功能;设置为“1”,系统将只预读应用程序;设置为“2”,系统将只预读Windows系统文件;设置为“3”,系统将预读Windows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一般我们将该值设置为“2”即可,当然,如果你的计算机配置很高,如使用PIII 800MHz CPU以上的建议将数值数据更改为4或5,也可以保留数值数据为默认值即3。这样可以加快系统运行速度。

5.快速切换不同的工作环境

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可以同时创建多个不同的硬件配置文件。在“硬件配置文件”对话框中按“复制”按钮,备份当前硬件配置文件,并重新命名,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均如此操作一遍。进入“硬件配置文件”对话框,用上下箭头移动配置文件,将最常用的置于最上方,在“硬件配置文件选择”小节上选“等待用户选定硬件配置文件”,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看到“硬件配置文件选择菜单”了。这种设置办法对使用笔记本电脑用户更加实用,可以创建多个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硬件配置文件,切换起来既方便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6.提高宽带速度

大家都知道,专业版的Windows XP默认保留了20%的带宽,其实这对于我们个人用户来说是没有多大的作用。与其闲着还不如充分地利用起来,方法如下:在“开始→运行”中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编辑器。找到“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网络→QoS数据包调度程序”,选择右边的“限制可保留带宽”,选择“属性”打开限制可保留带宽属性对话框,选择“禁用”即可。经过这样重新设置就可以释放保留的20%的带宽了。

7.清空系统中多余的硬件信息

日常工作中使用拔插硬件设备是经常的事情,这样重复安装驱动程序的过程将会在系统中遗留下很多硬件注册信息等,导致系统速度减缓,该如何清空这些多余的硬件信息呢?首先点击“复制”按钮备份(Profile 2),然后再重新命名,例如改为Profile,再重新启动计算机,此时会出现供你选择的提示:“1.Profile 2.Profile1 3.None of the above ”,这里的“1”和“2”是系统中已经存在的硬件配置文件,我们当然选择“3”,这样就可以让 Windows重新检测硬件,此时屏幕会出现“检测硬件”的对话框,并提示“大约需要几分钟时间”,稍后出现的“配置设置”的对话框,提示“成功设置了新计算机的配置,名称为Profile1”,点击“确定”按钮,重新安装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最后,要把除Profile1外的两个硬件配置文件删除掉,防止开机时仍然会询问你使用哪一个硬件配置文件。

第四篇:影响静脉滴注速度的因素

影响静脉滴注速度的因素

影响静脉滴注速度的因素比较多,包括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及输液装置等因素。

1.药物因素中药物成分,成分不同,输液的速度也不相同。葡萄糖类输注的速度如果快,机体对葡萄糖的不能充分利用,尤其是肝病患者则更需要缓慢滴注。静脉输注氯化钾若速度过快,则引起高血钾,抑制心肌,致使心脏停博于舒张状态,血清钾达到一定水平的话有可能发生死亡的危险,因此氯化钾一般要求稀释成0.3%浓度,以4-6毫升每分钟。

2、药物渗透压

药物的渗透压越大,每毫升液滴的数量就多。在等渗透压溶液中,针头大小是大致相同的。而在高渗透压溶液中7号针头,每毫升相当于22滴,而5.5号头皮针则是22.4滴。

3、药物的刺激性 有些药物有刺激性,特别是药物浓度增高后刺激明显,静脉注射容易引起静脉炎,外渗可导致组织发生溃疡和坏死。

4、患者的年龄

依据患者年龄不同选择不同滴速。新生儿要求很慢,合理掌握时间。防止i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代偿功能不全,肾脏对体液的调节能力低下,过快引起肺水肿,因此宜降低输液速度。

5、患者体位

输液的体位对滴速也有影响,据临床研究表明平躺卧位》侧卧位》半侧卧位》坐卧位。因此关注患者输液时的体位也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特殊药物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滴完,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咨询临床护理人员,体位对静脉回心的血量会有影响。

6、患者病理状态

患者发生不同疾病对输液的速度也是有影响的。患者不同的疾病 导致他、不同脏器的功能发生改变,输液的速度也应调整。当肾功能不全时,在输注生理盐水是不宜过快,因为生理盐水中氯离子的含量远高于血浆浓度输液过快可使体内的氯离子是、迅速增多,容易造成高氯性酸中毒。

7、输液装置

据文献报道,常用一次性输液器的滴系数由15滴/毫升,20滴/毫升等型号。其中输液距离手臂的高度也可以影响输注速度,高度越高,产生压力差大,液体滴速越快,一般输液容器距离穿刺点的垂直高度应在90cm左右。需要静脉滴速快的药物 举例:(1)脱水药 在15-30分钟内滴完,否则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2)青霉素类抗生素

本来药物为提高疗效,发挥杀菌作用,要求高浓度快速输注,起目的还能减少药物的降解。一般在半小时到1小时内滴完。也不宜过快,过快易导致不良神经性毒性反应,(3)补充血容量药物

当血容量降低引起休克时,需要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以维持有效回心血量。

(4)阿托品

需要达到阿托品化,提高抢救治疗效果。

(5)抗心律紊乱、抗癌等,太慢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药物有效浓度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导致输液管被血凝块堵塞。

需要静脉滴速慢的药物

(1)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引起中毒性反应的药物 此类药物有氨茶碱、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个体差异大。

(2)易刺激血管引起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如红霉素、磷霉素、诺氟沙星、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等。大多数抗菌药物静滴时浓度高或快,常引起静脉炎。

(3)对肾功能损害的药物

单位时间内通过肾肾脏排泄的药物浓度过高,可导致药物性肾损害。膦甲酸钠及头孢菌素类包括万古霉素主要经肾脏排泄,可抑制肾小管细胞酶活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4)有心血管系统反应的药物

林可霉素及两性霉素B,过快引起心室颤动或心博骤停。(5)神经系统毒性药物

喹诺酮类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包括氨基糖苷类等,过快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产生阻滞作用。

(6)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

氯化钾。钠盐。镁盐。

(7)氨基酸、脂肪乳等场外营养药物 该类药物过快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

除此之外,中药注射剂,包括多巴胺、间羟胺、肾上腺素等抢救类药物。

第五篇:影响非线性收敛稳定性及其速度的因素

影响非线性收敛稳定性及其速度的因素很多:

1、模型――主要是结构刚度的大小。对于某些结构,从概念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它是几何不变的稳定体系。但如果结构相近的几个主要构件刚度相差悬殊,在数值计算中就可能导致数值计算的较大误差,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几何可变性――忽略小刚度构件的刚度贡献。如出现上述的结构,要分析它,就得降低刚度很大的构件单元的刚度,可以加细网格划分,或着改用高阶单元(BEAM->SHELL,SHELL->SOLID)。构件的连接形式(刚接或铰接)等也可能影响到结构的刚度。

2、线性算法(求解器)。ANSYS中的非线性算法主要有:稀疏矩阵法(SPARSE DIRECT SOLVER)、预共轭梯度法(PCG SOLVER)和波前法(FRONT DIRECT SLOVER)。稀疏矩阵法是性能很强大的算法,一般默认即为稀疏矩阵法(除了子结构计算默认波前法外)。预共轭梯度法对于3-D实体结构而言是最优的算法,但当结构刚度呈现病态时,迭代不易收敛。为此推荐以下算法:

1)BEAM单元结构,SHELL单元结构,或以此为主的含3-D SOLID的结构,用稀疏矩阵法;

2)3-D SOLID的结构,用预共轭梯度法;

3)当你的结构可能出现病态时,用稀疏矩阵法;

4)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时,可用稀疏矩阵法。

3、非线性逼近技术。在ANSYS里还是牛顿-拉普森法和弧长法。牛顿-拉普森法是常用的方法,收敛速度较快,但也和结构特点和步长有关。弧长法常被某些人推崇备至,它能算出力加载和位移加载下的响应峰值和下降响应曲线。但也发现:在峰值点,弧长法仍可能失效,甚至在非线性计算的线性阶段,它也可能会无法收敛。为此,尽量不要从开始即激活弧长法,还是让程序自己激活为好(否则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子步(时间步)的步长还是应适当,自动时间步长也是很有必要的。

4、加快计算速度

在大规模结构计算中,计算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计算速度作一些建议:

1)充分利用ANSYS MAP分网和SWEEP分网技术,尽可能获得六面体网格,这一方面减小解题规模,另一方面提高计算精度。在生成四面体网格时,用四面体单元而不要用退化的四面体单元。比如95号单元有20节点,可以退化为10节点四面体单元,而92号单元为10节点单元,在此情况下用92号单元将优于95号单元。

2)选择正确的求解器。对大规模问题,建议采用PCG法。此法比波前法计算速度要快10倍以上(前提是您的计算机内存较大)。对于工程问题,可将ANSYS缺省的求解精度从1E-8改为1E-4或1E-5即可。

5、荷载步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收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足够大的荷载步(将MAXMIUM SUBSTEP=1000000),可以更容易收敛,避免发散的出现(nsub,nsbstp,nsbmx,nsbmn);

2)设置足够大的平衡迭代步数,默认为25,可以放大到很大(100)(eqit,eqit);

3)将收敛准则调整,以位移控制时调整为0.05,以力控制为0.01(CNVTOL,lab,value,toler,norm,minref)。

4)对于线性单元和无中间节点的单元(SOLID65和SOLID45),关闭EXTRA DISPLACEMENTS OPTIONS(在OPTIONS中)。

5)对于CONCRETE材料,可以关闭压碎功能,将CONCRETE中的单轴抗压强度设置为-1(tadata,mat,shrcf-op,shrcf-cl,UntensSt,UnCompSt(-1))。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1109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