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聋校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一年级语文期末卷面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能依纲据本,题型灵活多样,与平时做过的练习差不多,考核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求学生基本功十分扎实。
此语文试卷分为:“三大块”:一是声韵母看写;二是看图选写拼音;最后是看拼音写字词。其题型覆盖面广,照顾到了聋生手指语的掌握情况,并利用看图片选写拼音考查了学生平时的积累、运用和理解的情况,符合聋生学习特点。
二、考试情况分析
语文任课班级人数共有12人,实考人数为11人。平均分为81.1分,合格人数有10人,合格率为90.9%;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为45.45%.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学生总体答卷情况良好,对图片拼音基本理解掌握。
1、看指式写声母
试题给出手指语图片让学生看手势写声母,做到了聋校中,用形写字的特点。大部分学生掌握地很好,个别学生书写不规范,四线三格上、中、下三格位置写错。马海燕、孙佳龙能认得手指语,但书写时容易写反,分不清倒顺。
2、拼音练习
决大多数学生能过关。对于学习较慢,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没有完全掌握,不理解题意,不明白声母和韵母相拼的意义。其他学生出现j、q、x、y见到单韵母ü去两点没有掌握,个别学生粗心出现书写错误。
3、按照声、韵母顺序填空
ɑ、o、e等六个单韵母学生基本会背,正确率很高,且个别学习较好的学生能将最后一个单韵母ü自己外加补充上。声母顺序个别学生书写不上来,掌握的不够牢靠。
4、看图选音节填空
题中,“pá”这个音节拼音选项中没有,个别学生找不到相对应的音节,导致学生选写了其他音节,后面错误就比较多了。这道题失分最多,因为音节较多,图片较混杂,学生在选写音节过程中还出现了选音节正确,抄写时错误的情况,不应该丢分,粗心导致。
5、看图写拼音
这道题进一步考查了学生拼音掌握情况,比第四题题型难度稍大一点,但都考查的是较简单的两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其中“hóu”这个音节错误的学生比较多,例如写成“huó”和“hǒu”, 学生将拼音的拼读顺序写乱,记忆不够深刻,声调分不清。导致错误率较高。
四、学生答卷情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教学反思
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仅寄午生就占大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家长文化程度低,根本不懂如何督促孩子学习,更谈不上辅导。加上学前班教育比一般孩子少二年,早期智力没有得到开发,起点比较低,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感到困难,从考查中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
1、此份试卷学生得分60-69阶段两个,70-79、80-89均一个。学生及格率较高,但能拿到良好的学生较少。今后要多留意学习偏弱学生,多提问,加强练习。
2、学生粗心现象较多。日后当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做到完成作业后能养成回顾认真检查的习惯。
3、书写不够规范。教师在细节方面要多注意、提醒,平时书写时要求需严格些,并时时进行讲解。对字体优劣的学生适当进行奖惩。
4、学生不会审题。在以后的练习中,题型应当多样化、灵活化,让学生熟悉多累题型,多引导。
总体来说今后教学中,应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基础。对识字这一难点在最大程度上解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后进生以鼓励为主,让他们乐学、爱学、好学,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优等生的帮带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所区别,培养学生自己审题的能力,学会变通,举一反三。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方式,但不能做为评定学生唯一途径。我们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不仅学习语文,更要会用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从题型的设计上,依纲扣本,我感到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也准确地考察了学生们在期中阶段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更贴近了学生本身的具体实际。因此,总体上来看,本次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对我所带一年级语文学科卷面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检测对象和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测试,我校一年级共有41人参考。及格的人数是41人,及格率是100%。各分数段如下:100分12人,90----99分26人,85---89分3人。
二、命题的依据和特点
本次检测以《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考试命题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纲本性。这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统一命题对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查。
2、全面性。此次检测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口语能力的综合性考查。
3、灵活性。本次检测要求学生书写的内容比较少,试题类型做到全、新、活,突出了对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整体看,试卷命题基本体现了三个导向: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三、具体答题情况如下:
1、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拼音掌握的比较好,一、二类生字掌握都比较好,正确率达到98%
2、大多数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语文基本功,如第4题的连线第五题的填空,正确率达到了97%。
3、口语能力有了提高。大部分学生能按图的意思写清内容,并且语言丰富,标点运用也比较准确。当然,也还有一部分同学写得不够好。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格式,尤其是写一句完整话的能力有所提高。能按照写作提示进行写作练习。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书写少美观,不像平时写得认真、规范。
2、学生对已经积累的语言、词汇不能灵活地运用。
3、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改进措施: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课后抓紧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尽量减少学生的遗忘率。
3、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4、进一步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5、继续加强对后进学生的辅导。作业因人而宜,有针对
性地布置。给后进学生优先权,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业。
6、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
总之,我相信:只要扬长避短,注意随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下学期教学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2017-2018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卷面分析
一年级
一、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体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没有单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改评价理念的践行。
本次考试有四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读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谁没参加?为什么没参加?”,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我对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大题正确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阅读能力部分
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大部分的学生能看懂图意并且顺利写好一两句话,只有个别学生不知所云。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三、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从题型的设计上,依纲扣本,我感到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也准确地考察了学生们在期中阶段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更贴近了学生本身的具体实际。因此,总体上来看,本次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对我所带一年级语文学科卷面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检测对象和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测试,我校一年级共有41人参考。及格的人数是41人,及格率是100%。各分数段如下:100分12人,90----99分26人,85---89分3人。
二、命题的依据和特点
本次检测以《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考试命题主要具有以下三
个特点:
1、纲本性。这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统一命题对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查。
2、全面性。此次检测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口语能力的综合性考查。
3、灵活性。本次检测要求学生书写的内容比较少,试题类型做到全、新、活,突出了对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整体看,试卷命题基本体现了三个导向: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三、具体答题情况如下:
1、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拼音掌握的比较好,一、二类生字掌握都比较好,正
确率达到98%
2、大多数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语文基本功,如第4题的连线第五题的填空,正确率达
到了97%。
3、口语能力有了提高。大部分学生能按图的意思写清内容,并且语言丰富,标点运用也比较准确。当然,也还有一部分同学写得不够好。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格式,尤其是写一句完整话的能力有所提高。能按照写作提示进行写
作练习。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书写少美观,不像平时写
得认真、规范。
2、学生对已经积累的语言、词汇不能灵
活地运用。
3、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改进措施: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并能举一
反三,灵活运用。
2、课后抓紧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尽量减少学生的遗忘率。
3、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4、进一步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5、继续加强对后进学生的辅导。作业因人而宜,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后进学生优先权,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
业。
6、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
总之,我相信:只要扬长避短,注意随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下学期教学成绩一定会有所
提高。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卷面分析
一年级语文考试卷面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试卷试题难易适度,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完善。通过测评,了解了学生从开学至现在的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习惯,以及简单的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给今后的教学工作以导向作用。
一、试卷分析
从答题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书写干净、整洁。但第二题、第三题和第五题比较薄弱,失分较多。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题:听老师读,标序号。测查学生对二类字、声母和音节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掌握很好,只有少部分学生分不清b和q,还有同学不会拼读音节,结果丢分。
第二题:把音节和对应的汉字用线连起来。测查学生认字和拼读能力。大多数的学生都答对了,少数的学生缺少考试技巧,把拼音“bà、dà、lǐ、lì”和生字“爸、大、丽、李”连错。
第三题:照样子,先写笔画,再标出每个字共有几笔。测查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大多数的学生都答对了,只有少数的学生答错,说明学生汉字笔画掌握得不好。
第四题:连字成词。测查学生对二类字掌握情况,大多部分的学生都写对了,但少部分的学生答错是因为不认识字而丢分。
第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这道题是测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丢分情况相对较少,这些丢分的学生主要是粗心,把生字写错,或写得不规范。第六题:把在同一首诗中的两句用线连起来。重点测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的反复练习,所以答题情况良好。
第七题:听老师把儿歌读一遍,然后照样子连线。测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外阅读情况,大多数学生多答对了,个别学生不认识字理解力有些弱而丢分。
第八题: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这道题是测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丢分情况相对多些。主要是学生起的名字较难,有的还不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导致部分学生丢分。
二、发现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并且发现凡是平时学习习惯、书写习惯不好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习成绩。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就是上课不能认真地听讲,有发呆、分神、溜号,做小动作的现象。
三、改进措施
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就明显反映了出来,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从日常细节抓起,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2、继续二类生字记忆;
3、加强书写习惯的训练,多看课外拼音书.多让学生自读拼音报;
4、抓紧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强化听课的习惯,提高听课的效率.5、在平时教学中,我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认真等习惯,特别是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