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语文说课稿-阳光很活泼-西师版2014【小学学科网】
《阳光很活泼》 说课设计
xiaoxue.xuekeedu.com
一、设计理念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课文中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激情品读、自主合作等方式,培养学习的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二、教材分析: 《阳光很活泼》一课是西师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主要是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是主题。《阳光很活泼》这篇课文主要是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全文共有9段,第1—3段写父亲到海边看日出,感受到阳光真的很活泼。第4、第5段以插叙的形式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第6、第7段写父亲回到家里画了一幅“阳光很活泼”的画。第8、第9段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课文以热情的口吻、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日出的美,赞赏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感受。
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这三个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上都得以体现。其中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三、教法和学法:
课文本身激情飞扬和文采优美,那么演绎激情与心灵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为此,我采用的教法是:
重点切入法:紧扣重点,引领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全文。情景再现法:通过播放“日出课件”,再现情景,调动学习的视觉感官,引领学生真实体验阳光的活泼与美。
学法:
1、激情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情感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通过品读重点句子,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在学习课文第二、五小节时,我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感受阳光的活泼,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体验法:通过观看“日出”的课件,让学生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和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运用多种教法,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学生一起走进作者。
四、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引出重点
课堂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题()的阳光,让学生根据平时对阳光的不同感受填空,也许是炙热的、也许是柔和的、也许是活泼的,然后我抓住时机小结(同样的阳光,xiaoxue.xuekeedu.com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课文中爸爸给老师的信中所说的一句话“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并完善课题《阳光很活泼》,引出本文的重点句,同时也为后面理解重点句作下铺垫。接着就出示重点句。
2、紧扣重点,展开学习
紧扣重点句,这是引领课堂的线索,我紧紧抓住这条线索,带动学生去品读,去感悟,和作者一起走进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
(1)自主学习。①自由朗读重点句(指名读、齐读),②思考从哪几段可以感受到阳光很活泼?③请同学们第二、五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阳光很活泼的地方,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同时批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感受。
(2)合作交流。把你找到的描写阳光很活泼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阳光的活泼。
3、再现情景,体验感受
(1)播放课件欣赏日出,真实感受阳光。
①观看“日出”,再现情景。
②讨论交流:此时的阳光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描写阳光很活泼的重点句子,品读、体会。课文中描写阳光很活泼的重点句子有以下三句
A、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B、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C、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学习个句子“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读句子,想象情景(想象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第二步:再读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
第三步:品读句子,谈体会(同时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总结学法“读——思——悟”。接着安排学生用学习第一个句子的方法“读——思——悟”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两个句子。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体验阳光的活泼,体验日出时阳光的美,让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美的熏陶。
(2)品读句子,强化感受
①再次出示描写阳光很活泼的重点句子②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4、品读课文,突破重点。
父亲为什么要去看日出?观看日出后,父亲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新奇、震撼、活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再次出示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要求学生齐读,结合课文开头的填空,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5、揣摩方法,总结延伸。
(1)揣摩方法。①默读课文,思考:父亲去观看日出,又给老师写信的原因是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找出相关段落)②揭示文章的表达方法——插叙以及插叙的作用。
(2)总结延伸。总结:“阳光很活泼”儿子感受到了,父亲感受到了,我们今天同样感受到了。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境,同一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比如:冰融化以后有的说是水,有的却说冰融化以后是春天。再次读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我们应该学着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
6、作业设计:
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想象老师第二天收到画和信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
这个作业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体现了课堂的延伸,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
7、板书设计:
22、阳光很活泼
害羞、闪
阳光
起伏荡漾
活泼
像顽皮的小孩、五线谱、风吹杨柳 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
四、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让学生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读真正落到实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合作能力。但是在品读感悟时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可能不是很到位。
第二篇:《阳光很活泼》教案
《阳光很活泼》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绯红、镶嵌、按捺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3.抓住重点句子“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以疑促学,导入课文
1.板书“活泼”,用“活泼”来造句。
2.抽生回答。
3.教师谈话。(板书课题:阳光很活泼)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三、理解“阳光很活泼”
1.质疑。(板书“?”)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阳光的语句。
3.交流。
4.学习重点句,体会儿子充满童心的想象。
①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a齐读句子,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b 注意重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给赏析的方法(句子的修辞手法、表现的内容、抓重点词感受等)。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读出太阳的害羞。
②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a男生读句子,想象一下作者描绘的景象。
b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句子。
c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读出太阳的顽皮。
③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a
女生读。本句又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了阳光的什么特点?
b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4.你眼中的阳光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阳光图,生盯着看三十秒,指名说。
5.把刚才的想象用第三句的句式描述出来,初步感悟视角不同,答案也会丰富多彩的道理。
7.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阳光的句子,带着自己的体会与想象大声朗读。(赛读)
8.小结。(板书“!”)
四、过渡,体会插叙作用
1.师谈话,父亲是一开始就感觉阳光很活泼的吗?他为什么要特意来看日出?
2.这样的写作顺序与以前所见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3.介绍插叙,体会插叙的作用。
五、难点句学习
1.出示重点句,生读。
2.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生活中应怎么做?
六、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发散性思维训练:出示圆圈图,这是什么?
2.总结。
第三篇:阳光很活泼教案
《阳光很活泼》教学设计
海联小学
冯海燕
一、复习引入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概括一下?
二、精读课文,体会阳光的活泼
(一)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阳光很活泼?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阳光很活泼的句子,并做简单的批注。
2.指名反馈。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品读“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太阳微微露出一点时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害羞似的闪了回去”中体会到什么。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太阳出来时的“活泼”景象,“闪”字很有动感。)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2)“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同桌交流: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太阳跃出海平面时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中体会到什么,从“起伏荡漾”中感受到什么。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再读这两句话,体会阳光的活泼。说说这是谁看到的景象,他的感受是什么?有了这样的感受,爸爸回家做了什么?
(4)“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①读句子,说说你从“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中体会到什么。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二)体会儿子那充满童心的想象。
1.引导体会儿子的想象力。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阳光像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感悟日出时阳光的美。
三、再读课文,体会插叙的作用
1.想一想爸爸去看日出的原因是什么?课文哪几自然段讲了这些? 2.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四、理解,感悟,课堂小结 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齐读。
2.同桌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全班交流。3.教师引导感悟,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想一想,当老师看到画和信后,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续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2、阳光很活泼
看日出
原
因
世界千变万化
画日出
答案丰富多彩
结
论
第四篇:西师版五年级上册《阳光很活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体会课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3.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日出的欣赏片。
教材简析
本文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全文共有9段。第1~3段写父亲到海边看日出,感受到阳光真的很活泼。第4、第5段以插叙的形式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第6、第7段写父亲回到家里画了一幅阳光很活泼的画。第8、第9段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课文以热情的口吻、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日出的美,赞赏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感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1段:写父亲一大早就到海边看日出。满意、起了个大早可以看出父亲的态度非常认真。
* 第2段:写日出的美景和父亲看日出的感受。本段对日出的景象描绘得非常美,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阳光真的很活泼。特别是露出、闪、跳跃、跃出和荡漾等词语非常有动感。
* 第3段:写父亲看日出的感受:新奇、震撼、活泼。教学时应让学生思考:父亲多次观察过日出,为什么这次会有这样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日出的千变万化,以及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境下,同一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从而为学生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奠定基础。
* 第4、第5段:插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儿子自认为阳光很活泼这个句子造得非常漂亮,因为他自己去看过日出,并感受到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父亲答应给儿子一个答复是因为他珍视儿子的感受。
* 第6、第7段:写父亲回到家里画了一幅名为阳光很活泼的画。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是父亲画这幅画的动力,想着那美丽的日出,想着那活泼的阳光,带着新奇,带着震撼,带着对美的热爱,他才画出了他觉得最美丽、最得意的作品。
* 第8、第9段: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父亲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说的话也是这篇文章要对读者说的话,它是全文的文眼。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感受是不同的,不仅阳光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受。
* 识字写字教学:镶字和嵌字的书写可作重点指导。
* 课后第2题:三句话中的带点部分突出了阳光的活泼,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体会。
* 课后第3题:教师可以带头谈看法,以启迪学生思维。
* 课后第4题: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教学设计参考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你观察过日出吗?你读过哪些描写日出的文章? 2.观看关于日出的欣赏片,说说你对日出的感受。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一起来感受阳光的活泼(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阳光的活泼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
2.再读课文,认真进行圈点批画,边读边将自己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旁边,同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体会阳光的活泼
(一)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阳光很活泼?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阳光的句子,体会阳光的活泼。2.小组讨论交流。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品读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太阳微微露出一点时是一种怎样的景象。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害羞似的闪了回去中体会到什么。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太阳出来时的活泼景象,闪字很有动感。)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2)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太阳跃出海平面时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中体会到什么,从起伏荡漾中感受到什么。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看见日出时太阳光像什么。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中体会到什么。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感悟日出时阳光的美。
四、品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1.父亲为什么要去看日出?观看日出后,父亲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齐读父亲的信,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3.想象老师收到画和信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做?
五、再读课文,体会插叙的作用
1.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把插叙部分放在文章的最前面,再让学生读一读,和原来的课文比一比,哪种叙述方式好一些。
六、拓展迁移,加深认识
在你的想象中,阳光像什么?全班交流。
第五篇:《阳光很活泼》教学反思
《阳光很活泼》教学反思王小勇
课文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首先写父亲到海边看日出,感受到阳光真的很活泼;接着插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然后写父亲回家后画了一幅“阳光很活泼”的画;最后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并借此点明了文章中心: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学完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不要轻易去否定任何一位孩子。因为同一事物让不同的人看,感受是不相同的,阳光确实可以很活泼啊!在教学中,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作为父母,我被文中那位父亲的行为感动。他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阳光,肯定了孩子独特的认识,而且他还写信和老师沟通,保护了孩子难得的童心童趣。这位父亲提醒了我,应该注意倾听儿子的心声,重视和珍视他的独特感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儿子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我要和他一起去感受阳光的活泼,清风的温柔、细雨的缠绵、去享受属于他的那片绚丽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