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度亚洲品牌1000强出炉中国排名惊人
2015年度亚洲品牌1000强出炉中国排名惊人
据印度新闻网站DNAIndia 6月2日报道,尽管三星亚洲市场销量萎靡,但据媒体杂志《Campaign Asia-Pacific》调查显示,三星仍是亚洲第一品牌。《Campaign Asia-Pacific》和全球领先的信息公司尼尔森(Nielsen)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亚洲1000大品牌”报告显示,三星已经成为亚洲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品牌。该调查报告是亚洲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与价值的消费者品牌调查报告。同时上榜的包括很多亚洲本土品牌:越南航空排名上升87位,快乐蜂上升60位,软银上升74位,中国的蒙牛乳业[0.70%]上升了100多位。对此,《Campaign Asia-Pacific》执行主编Jason Wincuinas表示:“这看来是亚洲品牌称为区域巨头、进而跻身国际知名品牌的开始。”喜忧参半的是:世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苹果今年排名再一次下滑了。也许苹果圈钱势头正旺,但亚洲消费者已开始表现出一些倦怠。前50名的名单中,除三星、本田和索尼这些国际化品牌外,我们还能够发现一些本地黑马——如屈臣氏、乐天或是亚洲航空。对此,Jason Wincuinas表示:“这些都是来自亚洲的消费者告诉我们的他们心目中的优秀品牌,很多本土企业和可口可乐、耐克这样的国际大品牌比肩。联想近几年发展态势迅猛,今年排名上升20位。这个品牌曾经只是亚洲默默无闻的合约制造商,现在却拥有了全球范围内的品牌认可度。微信十几年前都不曾在中国以外出现过的即时通信软件品牌,而现在其排名也非常可观。小米也是如此。这次的排名不仅关乎市场调研,更是一次将亚洲品牌引向世界舞台的文化转型。”这已经是《Campaign Asia-Pacific》和全球市场资讯和市场洞察公司尼尔森第12年联合进行市场调查,并发布此报告。该报告对亚太区13个重要地区进行了市场调查,这些地区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和越南。调查涵盖了14个主要产品、服务类别以及73个子类别。受访者被要求列出他们心目中各类别中的最佳品牌,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品牌排名被最终确定。在人口样本抽选时,该调查充分考虑了年龄、性别和家庭月收入等重要指标,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世界十大高铁排名令人兴奋:中国竟有2款上榜高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高铁既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广泛流行,全球高铁总里程也不超过3万公里;但也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局限于一隅,目前世界上拥有高铁的国家共有16个。《高铁风云录》一书中有详细介绍。这里之所以选取“十大高铁系统”,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数字,既能覆盖主要国家,又不至于滥竽充数。第十,中国台湾“THSR”高铁。中国台湾高铁最初是引进西门子的技术,但是刚开始建设没有多久,1998年德国ICE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高铁事故。中国台湾人赶紧改道,转而引进了日本新干线。所以台湾高铁是日欧技术的复合体。台湾高铁是日本新干线唯一一个输出项目,车辆引进的是东海道家族700系,在台湾称为700T。线路联结台北和高雄,全长345公里,最高运营速度315公里/小时。2007年3月2日正式通车。中国台湾THSR高速铁路第九、土耳其高铁。土耳其2003年起开始建设高铁,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第一期(安卡拉至埃斯基谢希尔段)2009年3月13日通车。第二期工程有中国铁建公司参与建设,2014年7月25日正式通车,是中国建设的首条国外高速铁路。土耳其还规划了多条线路连接各大城市,包括安卡拉至伊兹密尔、安卡拉至锡瓦斯、伊斯坦布尔至布尔萨、伊斯坦布尔至保加利亚边界等。第八,英国HST高速列车。英国是世界铁路的诞生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很多铁路速度纪录都是英国人创立的。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美国淘汰铁路的影响,英国也冷落铁路发展,英国的铁路技术逐渐落后欧洲大陆。但是英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铁,仅有一段“欧洲之星”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法国北部高铁的延长线,里程不足100公里。欧洲之星是一条连接英国伦敦圣潘可拉斯车站与法国巴黎(北站)、里尔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站)的高速铁路服务。这种列车离开伦敦之后便跨越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在比、法境内欧洲之星列车与法国TGV和Thalys使用相同的轨道,在英国境内则行走一段符合TGV标准的新轨道,这个已于2007年完工的两阶段计划被称为英法海底隧道。西门子公司为土耳其制造的列车第七、韩国“KTX”高铁。韩国高铁名为KTX(Korea Train Express),引进的法国TGV车辆技术,与韩国现代Rotem技术合作,当中12组在法国阿尔斯通制造,其余34组则在韩国制造,由Rotem Alstom负责技术制造。韩国高铁线路始建于1994年,线路一头是人口1200多万的韩国首都,另一头是韩国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釜山。2004年4月1日正式开通,韩国高铁里程661公里。韩国高铁之所以排在这个位置,是因为韩国不但拥有高铁线路,而且通过引进TGV的技术,自身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开发,也拥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实力。现代ROTEM公司于2008年11月25日,发布时速达三百公里的高速列车“KTX-Ⅱ”。韩国最新一代高速列车则取名海雾(HEMU-430X),最高速度每小时430公里,2012年12月27日的试验中突破400公里时速,达到每小时401.4公里的行驶速度。第六,意大利高速铁路。意大利是紧随日本,是世界上第二个开工建设高铁的国家。早在1970年从罗马到佛罗伦萨的高速新线就已经动工,全长297公里,最小曲线半径3000米。但是意大利人的艺术气息过于浓厚,喜欢率性而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做事不够认真,所以这条不到300公里的铁路一直修到1992年才完工。整天来开,意大利高铁起步早,但是成就远在德国、法国以下。但是意大利高铁还是有自己独有的贡献。因为意大利主推旧线改造,旧铁路线的条件又不太好,所以意大利就推出了摆式列车,是全球摆式列车的鼻祖,后来输出大半个欧洲,也为日本等高铁大国采用。意大利有一家公司叫芬梅卡尼卡集团,旗下有一个叫安萨尔多的铁路车辆和信号业务。目前已经被日本的日立公司收购。截至目前,意大利高速铁路里程共计1525公里。意大利高速铁路采用最新型的ETR500高速列车,称之为“意大利欧洲之星”。西班牙AVE高速铁路
五、西班牙AVE子弹火车。西班牙也是高铁大国,开始西班牙的高铁技术采用了法国TGV的技术,西班牙是法国TGV技术输出的第一个国家。后来西班牙又采用了德国ICE的技术,后期西班牙又研制了Talgo250、Talgo350等高速列车。西班牙在高速铁路版图上有一个比较的贡献就是它的可变轨距列车。卡福是西班牙重要的高铁制造商,在全球领域与中国高铁制造企业存在竞争关系。1992年4月,西班牙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夕开通了从马德里至塞维利亚的高速铁路,赶上了世界高速运输的发展步伐。西班牙高速列车简称AVE,最高时速达300公里。AVE还创造了一天客运量达到12338人次的记录。
四、德国ICE。德国也是世界高铁大国,二战前毫无疑问德国才是世界铁路高速化的引领者,他们于1933年创造的时速230公里的世界纪录直到1955年才被法国人打破,尘封24年之久。但是二战后,高速铁路的研发,德国只能算一个姗姗来迟者。当1981年法国第一条高铁开通时,他们还在慢悠悠地搞高速铁路技术研究。他们搞出了ICE(城际特快列车,InterCityExpress,简称ICE),1988年4月28日ICE1(也是动力集中型的)试验速度突破了400公里时速,这是人类历史上轮轨技术首次突破400公里时速。德国ICE高速铁路1991年6月2日,德国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铁正式开通,德国才进入高铁时代。但是,德国毕竟是铁路技术大国,技术底蕴身后,所以德国也是高速铁路重要原创技术大国。西门子是世界上领先的高铁装备制造商。德国开始时与法国一样力推动力集中型高速列车,ICE1、ICE2均是动力集中型高速列车,由于巨大的轴重对高铁线路造成巨大冲击,所以从ICE3开始,德国改推动力分散型高速列车。ICE3出口中国与俄罗斯,是中国CRH3的原型车。1998年德国高铁因为盲目采用新技术,使用弹性车轮,即在车轮外面添加胶圈用来减震,增加乘坐的舒适性。由于长期行驶材料疲劳,导致外层钢圈爆裂,导致车祸,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目前高铁事故历史上排名第一;2013年7月24日,西班牙高铁Talgo250 Hybrid列车发生脱轨事故,79死、180伤排名第二;2011年7月23日,中国甬温线动车组事故造成41死、172伤排名第三。需要指出的是,相对普通铁路,高铁的安全系数更高,德国的高铁事故虽然悲惨,但就事故伤亡人数来看,在世界铁路事故史上排不进前20,日本新干线号称没有大的事故。但是2005年4月25日上午,日本兵库县尼崎市发生特大列车脱轨事故,导致107人丧生,400多人受伤,这是日本近四十年来最严重的一起事故,1963年11月,东京附近发生的3辆火车相撞事故造成161人死亡。法国TGV高速铁路
三、法国TGV。当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开通时,法国人非常不屑一顾,认为日本新干线并没有什么新技术。事实也是,日本国铁总工程师岛秀雄为日本新干线确定的重要原则就是不采用未经验证的技术,而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集成世界各国的铁路技术。而且日本新干线开通时的最高运新速度是210公里,而早在1955年法国人就创造了331公里时速的世界纪录,而到1967年法国也正式开通了时速200公里的铁路运营线路。而到1981年法国第一条高铁开通时,他们的开通速度就达到了260公里,1989年法国第二条高铁开通,运营时速竟然达到了300公里!法国成为高速铁路新的霸主。如果说日本开启了世界铁路高速时代,而法国则证明高速铁路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交通工具,让高铁逐渐走向普及。此外,法国还是一个极其有个性的国家,别国高铁玩动力分散,它偏偏就玩动力集中;别国高铁玩无砟轨道,它偏偏就玩有砟轨道;由于在修建高速铁路之初,就确定TGV高速列车可在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上运行的技术政策和组织模式。日本新干线所以目前法国高速铁路虽然只有1892.27公里,但TGV高速列车的通行范围已达5921公里,覆盖大半个法国国土。而且法国还是高速铁路速度的大玩家,无数铁路的速度记录都是有他们创立的,2007年4月3日,“v150”列车成功达到了574.8公里的高速轮轨世界最高时速。
二、日本新干线。日本是世界高铁的创始国,世界上第一条高铁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正式开通,日本开世界风气之先。目前日本新干线共拥有6条,另有2条迷你新干线,截至2015年3月底,日本新干线总里程达到了2834.7公里,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所以日本新干线排名第二,应该没有异议。日本新干线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安全性较高。除了迷你新干线的路段外,列车运行车速可达到每小时270或300公里,但在进行高速测试时,则曾创下每小时443公里的最高纪录。在高铁装备制造方面,日立、川崎重工、三菱电机都是重要的玩家。日本高铁装备制造企业凝聚力比较强,他们在国内成立了JORSA(日本铁路与车辆出口协会),抱团出海。目前在全球高铁市场,日本与中国展开了贴身竞争,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对手。中国高速铁路
一、中国和谐号CRH。对于日欧而言,中国高铁既是后来者,也是学生,但我还是把中国高铁排在了第一位,不仅仅是为中国1.6万公里的总里程,虽然这已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占全球总里程的60%),更是因为中国改变了高铁这种交通工具的命运,让高速铁路由一个小众的交通工具走向大众普及。中国高铁肇始于1999年秦沈客专,到2014年年底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里。2010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沪先导试验段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是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中国和谐号高铁中国高铁走出去也在布局全球,美国高铁、俄罗斯高铁、泰国高铁、新加坡马来西亚高铁,中国高铁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必将领导全球。不是因为中国是后发者有技术集成的优势,不是因为中国人天生就比其他国家人民聪明,而是因为中国拥有最庞大的高铁网络(超过世界总里程60%)、最复杂的高铁运行环境、最庞大的高铁乘客数量,这样的客观实践必将诞生最伟大的高铁标准,催生最好的中国高铁技术。
第二篇:中国姓氏最新排名出炉
中国姓氏最新排名出炉,排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权威数据来源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而近几年其他任何版本的百家姓排名都是所谓学者研究成果,没有数据做支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第三篇:权威机构最新出炉:2013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
权威机构最新出炉:2013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
净水器市场在2013年继续升温,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行业,选择净水器做投资,很多人会参照净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现在小编就奉上2013年净水器十大品牌最新排名,希望能给更多想要加入净水器掘金行列的小伙伴们一个提示。
第十名:碧水源净水器
也是新入榜的净水器品牌,是中国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应用的品牌之
一。为石油、化工、钢铁、制药、电力等工业领域提供了一些经济、可靠的水处理综合解决方案。
第九名:东磁加爱净水器
十大品牌新上榜的净水器品牌,是科研型的净水器厂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府有合作关系,技术决定生存,东磁加爱将会是未来净水器行业的有利竞争者。
第八名:爱惠浦净水器
爱惠浦净水器是源自美国的进口净水器,在美国拥有净水基地,创造了住宅反渗透饮用水过滤设备,但是价格较高,性价比稍低。
第七名:呵尔浦净水器
成立于2010年,算是很新的净水器品牌,但是借力于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净水器品牌。
第六名:泉来净水器
也是净水器品牌中的“长者”了,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领先的超滤膜技术及产品研发能力,与浙江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机构有开展合作。
第五名:立升净水器
立升企业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较早从事水处理科学技术研究的老品牌,它们研制的“PVC合金毛细管式超滤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使用寿命。
第四名:净之源净水器
十年前进入净水器市场,在净水器市场磨练十年之后,技术方面日渐成熟,公司的技术核心超滤膜技术,通过多年的科研,现在已经成为行业的技术最高端,也是行业仅有的几家生产膜的厂家,在产品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以及在膜技术上的不断研发创新,公司得到了行业高度认同。
第三名:沁园净水器
沁园作为较早的净水器品牌,一直在净水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世界上第一台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和世界上第一台无热胆节能速热型饮水机的发明和制造厂家。
第二名:金沃特净水器
提起金沃特大家并不陌生,它曾多次获得净水器十大品牌的称号,深圳金沃特净水器品牌,成立于2003年,德国金沃特水务集团旗下高端净水品牌,专业从事生活饮用水领域的深度净化,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水处理高科技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与德国金沃特水务集团(K-VOTE)、韩国世韩集团(SAEHAN)、美国陶氏化学(DOW)等国际著名水处理企业密切合作,以新型水处理技术和五星级优质服务,赢得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的信赖与认可。凭借先进的德国净水技术,公司的纵向一体化发展,独创的节能减排、双水双模等技术,成为净水器行业中的后起之秀。并且利用自己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在代理销售商中形成了好口碑。
第一名:美的净水器
美的作为家电行业的老大,涉入净水器行业以后,借助品牌优势一路高歌,凭借第三代ONE-TOUCH一体式滤芯,智能双感应,水电分离设计等技术,成为净水器中销量领先的品牌。
众所周知,净水器行业是个朝阳行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够一直拥有立足之地,要想在净水器行业中长存,必须拥有独家技术。从这次的排名中可以看出,只有拥有独创技术的品牌才能受到大家的亲睐。
第四篇:20世纪中国小说排名100强
20世纪中国小说排名100强
1.《呐喊》(作者:鲁 迅)2.《边城》(作者:沈从文)3.《骆驼祥子》(作者:老 舍)4.《传奇》(作者:张爱玲)5.《围城》(作者:钱钟书)6.《子夜》(作者:茅 盾)7.《台北人》(作者:白先勇)8.《家》(作者:巴 金)9.《呼兰河传》(作者:萧 红)10.《老残游记》(作者:刘 鹗)11.《寒夜》(作者:巴 金)12.《彷徨》(作者:鲁 迅)13.《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14.《财主的儿女们》(作者:路 翎)15.《将军族》(作者:陈映真)16.《沉沦》(作者:郁达夫)17.《死水微澜》(作者:李人颉)18.《红高粱》(作者:莫 言)19.《小二黑结婚》(作者:赵树理)20.《棋王》(作者:阿 城)21.《家变》(作者:王文兴)22.《马桥词典》(作者:韩少功)23.《亚细亚的孤儿》(作者:吴浊流)24.《半生缘》(作者:张爱玲)25.《四世同堂》(作者:老 舍)26.《胡雪岩》(作者:高 阳)27.《啼笑姻缘》(作者:张恨水)28.《儿子的大玩偶》(作者:黄春明)29.《射雕英雄传》(作者:金 庸)30.《莎菲女士的日记》(作者:丁 玲)31.《鹿鼎记》(作者:金 庸)32.《孽海花》(作者:曾 朴)33.《惹事》(作者:赖 和)34.《嫁妆一牛车》(作者:王祯和)35.《异域》(作者:柏 杨)36.《曾国藩》(作者:唐浩明)37.《原乡人》(作者:钟理和)38.《白鹿原》(作者:陈忠实)39.《长恨歌》(作者:王安忆)40.《吉陵春秋》(作者:李永平)41.《黄祸》(作者:王力雄)42.《狂风沙》(作者:司马中原)43.《艳阳天》(作者:浩 然)44.《公墓》(作者:穆时英)45.《旧址》(作者:李 锐)46.《星星·月亮·太阳》(作者:徐 速)47.《台湾人三部曲》(作者:钟肇政)48.《洗澡》(作者:杨 绛)49.《旋风》(作者:姜 贵)50.《荷花淀》(作者:孙 犁)51.《我城》(作者:西 西)52.《受戒》(作者:汪曾祺)53.《铁浆》(作者:朱西甯)54.《世纪末的华丽》(作者:朱天文)55.《蜀山剑侠传》(作者:还珠楼主)56.《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作者:于梨华)57.《浮躁》(作者:贾平凹)58.《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作者:王 蒙)59.《玉梨魂》(作者:徐枕亚)60.《香港三部曲》(作者:施叔青)61.《京华烟云》(作者:林语堂)62.《倪焕之》(作者:叶圣陶)63.《春桃》(作者:许地山)64.《桑青与桃红》(作者:聂华苓)65.《蓝与黑》(作者:王 蓝)66.《二月》(作者:柔 石)67.《风萧萧》(作者:徐 讦)68.《芙蓉镇》(作者:古 华)69.《地之子》(作者:台静农)70.《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71.《古船》(作者:张 炜)72.《酒徒》(作者:刘以鬯)73.《未央歌》(作者:鹿 桥)74.《沉重的翅膀》(作者:张 洁)75.《果园城记》(作者:师 陀)76.《人啊,人!》(作者:戴厚英)77.《黄金时代》(作者:王小波)78.《狗日的粮食》(作者:刘 恒)79.《棋王》(作者:张系国)80.《赖索》(作者:黄 凡)81.《妻妾成群》(作者:苏 童)82.《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83.《杀夫》(作者:李 昂)84.《楚留香》(作者:古 龙)85.《窗外》(作者:琼 瑶)86.《沉默之岛》(作者:苏伟贞)87.《白发魔女传》(作者:梁羽生)88.《古都》(作者:朱天心)89.《尹县长》(作者:陈若曦)90.《四喜忧国》(作者:张大春)91.《喜宝》(作者:亦 舒)92.《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者:张贤亮)93.《将军的头》(作者:施蛰存)94.《蓝血人》(作者:倪 匡)9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趼人)96.《活着》(作者:余 华)97.《冈底斯的诱惑》(作者:马 原)98.《十年十癔》(作者:林斤澜)99.《北极风情画》(作者:无名氏)100.《雍正皇帝》(作者:二月河)
评委名单: 中国大陆
余秋雨: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 王 蒙:小说家、中国文化部前部长;
王晓明:文学评论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再复:文学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 谢 冕: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
王杏庆:又名南方朔,文化及时事评论家;
施 淑:文学评论家、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北美地区
郑树森:文学评论家、美国圣地牙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王德威:文学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学系教授。香港
刘以鬯:小说家、香港文学杂志总编辑;
黄继持:文学评论家、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子平: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马来西亚
潘雨桐:小说家。新加坡
黄孟文:小说家。
第五篇:中国110所大学进入亚洲大学300强
中国110所大学进入亚洲大学300强
在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于6月9日最新发布的2015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再创历史新高,共有110所大学进入亚洲300强。
从入选高校的数量来看,中国独占鳌头,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和韩国,但上榜高校的数量都远远少于中国,分别是68所和45所。
在中国入选的110所大学中,中国大陆74所、中国台湾28所、中国香港7所、中国澳门1所。74所中国大陆院校分布在19个省和直辖市,其中北京20所、上海10所、江苏8所。
这一排名基于9个评价标准,包括学术声望、教职工口碑、师生比例、教师论文平均数量以及论文引用等。
共有25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亚洲百强,其中16所提高了名次。北京大学上升1位,排名第七;清华大学上升3位,排名第11;复旦大学上升6位,排名第16。
QS集团研究总监本?索特说,大部分入选的中国高校正逐步增加其研究产出,这得益于持续的公共和私人投资。但“与世界顶级大学相比,中国顶尖学府在研究引用数量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锁定其在亚洲高校中的领先地位,排名第一。香港有4所大学进入前十名,其中香港大学排名第二。韩国科学技术院位列榜单第三。
QS世界大学排名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该机构自2009年起推出独立的地区排名。
(据新华社 张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