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叶燃烧1
红叶飘零,化作芬芳满人间
---读王瑛事迹有感
“这是一个一生都痴爱枫叶的女子。
有人说她柔媚似水;有人说她大气如山。她多情善感,眼里常含热泪,每一个父老乡亲的疾苦都让她心痛;她亦有拍案而起的侠气,哪怕面对位高权重着,只要损害人民的利益,绝不退让。
她对自己共产党人的信仰无限忠诚,就像当年用鲜血和生命浇灌了她脚下这片巴山热土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男女将士们,她是她们无愧的后来者。”
…………
这是《新华日报》2月9日刊登的人民日报记者李章军和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杨迪联合撰写的《永远的巴山红叶—记四川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一文中所描述王瑛的文字,读罢蓦然回首,不禁泪如雨下,无尽的感慨在心中在涌动。
王瑛身高只有1米54,身材娇小,但在纪委书记这个风口浪尖的岗位上,我们很难从她纤弱的身体中捕捉到胆怯与退缩;从她与病魔抗争的坚定身影里,我们看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对亲人的爱念;从她“太把工作当回事,没把身体当回事”的从容淡定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领导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看到了一个纪委书记对事业的坚定信仰,看到了一位人民公仆对人民群众的无尽牵挂。
在生和死这个人类也许永远无法破解的命门横亘在每个人的面前时,人们总是喜生忘死。王瑛也是人,面对死神的降临,她也对生命有着无尽的留恋,对亲人朋友也有着无限的牵挂,但是在生命的尽头流露出更多的是对人民的无限依恋。面对死神的步步紧逼,她选择了用工作的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抱着一颗为党尽忠、为民尽责、为父母尽孝、为家人尽情的态度来延续最后的 生命,实现了她“就是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诺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了她光辉一生的写照。
凭心而论,与其他工作部门相比,纪检监察工作没有台前的辉煌,只有幕后的艰辛;没有显赫的地位,只有默默的坚守。从事纪检监察职业,必须有一种东西来支撑,这种支撑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读着网上王瑛纪念馆上网友们有关王瑛生前的点点滴滴回忆,铁骨柔情的纪委书记形象愈加清晰。“背二歌”的歌声、贫困孩子的追思、几十万南江人的哀悼……秉公执发的王瑛告诉我们,纪委监察工作者就要信仰坚定,做好党和人民利益的守卫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是什么让王瑛拍案而起,振聋发聩喊出“有背景有后台更要查”的呼声?是什么让王瑛这个柔弱女子也要“荡气回肠”一把?是什么让王瑛欣慰“我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是,我从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 是对纪检事业的坚定信仰,是对人民群众的眷眷爱念。面对漫骂、恐吓,王瑛没有屈服,坚定地一查到底,她是无畏的;在不正之风面前,她没有妥协苟同,始终廉洁自律,她是清正的;遭受绝症侵蚀时,她没有被吓倒,依然谈笑风生,她是坚强的;对百姓的冷暖疾苦,没有一丝懈怠,她是博爱的。
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正是她的尽责,让人们感到肃然起敬,潸然泪下。让人们在平凡的小事中看到她的铁骨柔情,让人们体会到了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纪检工作的无比热爱。正是她的这种爱,才使得人民觉得她是一个好领导,是群众的贴心人,才有了一 流的工作业绩,也才有了她这么美丽的人生。
在新时期,不少党员干部都在思索,到底怎样做才能让人民满意?到底什么样的干部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干部?有极少数领导干部甚至觉得人民群众越来越难“伺候”,从王瑛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不是人民群众难伺候,是我们个别领导干部思想上有偏差,根本没有把官为谁当,权为谁握,利为谁谋搞清楚,弄明白。有的当一辈子领导,为名累一辈子;有的当一辈子官,天天为利而忧;有的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为已享乐的工具;还有的打着为民服务的幌子天天稀里糊涂,正因为这样,所以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悲惨下场。
生命有限,事业无涯。王瑛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深度。只要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地去扩展生命的深度,都将会演绎出绚丽多彩的人生,这样的生命即使再短也会很有意义。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就应该像王瑛那样怀揣一颗立党为公的忠心,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一颗为家庭、为群众负责的爱心,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用好自己的权、尽好自己的责,处理好与人民群众最相关、最直接、最实在的事情,踏踏实实干事、扎扎实实的抓工作、老老实实的为官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它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 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柯察金的生命历程,也是王瑛的生命历程。
王瑛悄悄地走了,彷佛似在今天,但她又未曾离我们远去。她那定格于片片红叶般永恒的笑容,宛如不熄的火将在人们的脑海里永远铭刻。在她47年如红叶般绚烂的短暂人生中,带走的是对生命的眷恋与不舍,留下的是人们对她无尽的思念。在她短暂而匆忙的47岁人生,生动诠释了一个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真善美。她的铮铮铁骨,体现了新时期我党的惩腐决心;她的似水柔情展现了一个东方女人的壮美。
这是红叶的选择。
这是一生痴爱枫叶红的女纪委书记的选择。这也是党和人民对每一位人民公仆的选择。
第二篇:红叶燃烧为巾帼
红叶燃烧为巾帼
陶邵村村主任助理 李翠翠
你带着满身的泥土和被泥土模糊的看不见轮廓的面孔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底,你用一个女人孱弱的躯体扛起了老百姓沉重的天,你用你短暂却厚重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信仰,你用你的铮铮铁骨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那巴山上朝霞般绚丽的红叶是想把你最美的颜色、最美的身影留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那不断蔓延的红叶是你红色灵魂在世间的延续。
“我什么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刚刚上任的纪委书记的你用这句朴实的话语把人民赋予权力摆在了心中最高尚的位置,你是这样坚定的说的,更是这样坚定的做的。你虽为一介女流,却不畏强权,克服层层阻碍,将老谋深算、人脉深广、人人畏惧的水利局贪污犯岳映久绳之以法;你身为一个大姐,但你没徇私情,在事实和法纪面前,把曾经的战友和救命恩人郎小泉严肃处理;你虽为一名干部,但你却从不唱高调,而是深入基层,修“连心桥”、建供水站。因为有你,贫苦的农家娃不会因无钱而与心中的大学失之交臂,因为有你,街头的“背二哥”才有了温暖的归属地。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你用自己的不懈的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百姓心中。你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广大人民群众朴实而神圣的承诺,你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一个普通纪委书记“人民至上”的为官准则。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纪为镜正言行”这是王瑛的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 “纪容镜”上的一句话。她每天都会用这面镜子来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其实你自己不就是一面闪亮的镜子吗?你的光辉会让多少无所作为甚至胡作非为的“岳映久”们心惊胆寒!你的所作所为会让多少庸庸碌碌却坐拥权力的官员们羞愧难当!以你为镜,我们这些活着人的应该知荣辱、知是非、知清正廉洁、知脚踏实地、知“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你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可是当想起家中老母,你也在难眠的深夜辗转反侧;想起自己的丈夫,你的内心也充满歉疚,没有尽好一个妻子的义务;些被泪水浸透没有下文的几句话,是你对儿子的眷恋和不舍,是对儿子揪心的牵挂。
红叶总在最美的时候飘落,落进大地的怀抱,与大地融为一体。风吹了,雨落了,你走了,我哭了。多少次透过朦胧的泪眼追随你的身影,可是你的身影,你的笑容已定格在了火红的巴山红叶中,定格在如不熄的火的红叶中。你不曾寂寞,因为有满山的红叶与你相伴,你不曾寂寞,因为巴山那无数的老百姓每天念你千百遍。你不会寂寞,因为漫山遍野的红叶为你熊熊燃烧。你不会寂寞,因为有我们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正踏着你的脚印走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
我只是一名村官,或许只能仰望你伟岸的人格,但是我会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百姓解决点滴的困难,亲身体会村民的疾苦,了解并帮他们解决他们最直接、最现实、最期盼改善的问题。在最基层的农村让那远山的红叶红遍每一寸土地,永不凋零。
第三篇:红叶
坚定信念 一心为公
──看《远山的红叶》有感
近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远山的红叶》,该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她在纪委书记工作岗位上坚持原则、反腐惩贪,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关爱群众、扶弱助贫,帮助和挽救犯错误同志的感人故事。通过王瑛与腐败分子岳迎久的坚决斗争,以及她对犯错误同志的关心与爱护,对老百姓的真挚热爱,对自己亲人的严格要求和挂念与无奈。讲述了一个党的优秀女儿,人民深深爱戴的好干部的感人故事。
她凭着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凌霜傲雪,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把短暂的人生装扮得生机盎然,活出了共产党人的风采,成为老区人民心中永远的巴山红叶!情节生动曲折,感人至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震撼人心,涤荡灵魂,在精彩的故事中使人领略到完美结合的坚强党性和光辉人性。这是一部电视剧佳作,也是一首感天恸地的生命绝唱,更是一位基层女纪委书记和像她一样的千千万万个纪检监察干部的生动写照。她是“人民嘴里的好大姐,百姓心中的活菩萨”;她“生若桃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可以说,红色是她生命中贯穿的颜色,红叶是她精神的外化。“伊人已去巴山冷,秋池涨水百里寒。”王瑛离开我们已经2年多了,但是她的精神永存人间,那是永恒的远山的红叶!
一直以来,我在想:人生、理想信念、共产党员这三个词是该如何串联起来的?观看电视剧后,有着巴山红叶品格的王瑛同志,用红叶般的风骨、眼界、深情、斗志和操守,深刻诠释了“人生、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内涵。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跋涉,人生就是奋斗,人生就是旅行。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收获了褒扬的目光,绽放了一路光芒,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她;而有的人却只能够留下一个个黑暗的脚印,为身后写下无数的耻辱,被人民唾骂一生。巴山红叶王瑛同志无疑是前者的典型代表。
理想信念是什么?它是人生的太阳,前进的动力,是推动每一个人前进的强大的内在精神寄托。信念,使人变得心胸宽广,气度非凡;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是他人生观的映照,是他世界观的反射,是他价值观的凝结。生活中有了信念,就像有了冉冉升起的太阳;事业中有了信念,就像有了攀登险峰的拐杖。
那么,共产党员的人生是什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又是什么?王瑛同志的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共产党员的人生就是为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一生;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就是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为之努力奋斗。战争年代,无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为了为人民谋自由、谋利益,抛头颅、撒热血,前仆后继。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像王瑛同志那样,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像红叶一样昂扬向上,追求阳光;要像王瑛同志一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信仰不动,党性不移,本色不改,忠诚不变。
片中落马的县水利局副局长岳映久带来的教训,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腐败分子之所以腐化堕落,沦为阶下囚,关键是他们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失去了做人和做事的底线。目前像岳映久这样的一批腐败分子渎职弄权、聚敛钱财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更败坏了党风政风,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里,如果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失去理想信念,经不起金钱美色各种诱惑,就会走上违反党纪国法之路,最终自我毁灭。《远山的红叶》警示大家要从岳映久身上吸取教训,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要警惕金钱的腐蚀,做到警钟长鸣。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一要加强学习重品行。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联系实际、指导言行,不断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二要严格要求讲纪律。要坚决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要求,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行为规范,自觉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各项制度规定,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要廉洁自律树形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上同党保持一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从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和行为上遵守道德规范及廉洁要求,守住自己的防线,做到不贪占钱物,不以权谋私,不任人唯亲,不违纪违法。手莫伸,伸手必被抓!我们一定要从岳映久落马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第四篇:血凝红叶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血凝红叶峡谷中,座落着一座低矮(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她才三十一岁„„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2分)
2.确定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2分)
血泊(xi7 p^ xu8 p# xu5 p$)
屹立(ch9 l@ ch@ l@ y@ l@)
3.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4分)
目光炯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四自然段的段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线,划出一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话。(2分)
6.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叶珍藏起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简陋(√)悲壮(√)
2.xu8 p#(√)y@ l@(√)
3.赵一曼眼光明亮,有神采。“我”被英雄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感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赵一曼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5.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6.红叶生长在赵一曼就义的地方,它是英雄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历史见证,英雄的血浇灌了它,它的红色象征着英雄为民众抛洒的热血。所以“我”采撷了这珍贵的红叶,把自己对英雄崇敬、思念的无限深情寄托于红叶之中,把它永久地珍藏。
第五篇:《红叶》观后感
忠心为党服务为民做好人民的坚实臂膀
-----观《红叶》有感
得知这只是一场评剧而已,拿到影票的我未免有些失望,可能大家都是我这么想的吧,会场前一个个都打不起精神来,但随着开场音乐“背篓、背篓”的响起,现场氛围立刻凝聚起来,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涌上心头,注定这不是一场平淡的演出,无论是从演技方面还是剧本元素,最后长达1分钟的掌声则是最好的认同。
很感谢这次市纪委组织的评剧观赏,这是一场歌颂人物先进事迹的演出,是一场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德的诠释,我市一直注重为官者党性修养的培育,这次组织的活动更加体现了我市对党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也彰显了反腐倡廉工作对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这次的观赏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鞭策,使我感触极深。
这个评剧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我上网查询后才知道的,主人翁是一名纪检书记,她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却书写下了她不普通的人生传奇。她对待工作言思谨慎、一丝不苟,对待百姓体察入微、贴心服务,对待家人充满原则,对待自己严格要。作为一名革命老区的干部,她的目的就要为老区人民造福;作为纪检干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在纪律和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她不管是谁坚决一查到底。她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先,始终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无所畏惧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不知是演员的高质演技,还是素材本身丰富感人,她的精神就像一道光环把我笼罩,尤其是戏的最后一场,百姓的依依不舍与王瑛的依依不舍的缠绵与萦绕,牵动了我的心弦。王瑛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才不舍入天堂,她是依恋着百姓,依恋着一家老小,依恋着对纪检工作的执着,依恋着对灾后物资的合理分配。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打转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病重的患者在手术前,由于口上戴着呼吸面罩,所以只能默默地用眼神向家人传达信息,就快动手术之前,他挥挥手要写字,最后他用他颤抖的双手写下三个字——舍不得。同样的“舍不得”连着打败了我的眼泪两次。他同样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当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他没有面露过惊恐,只不过他有着白发的老娘,亲爱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舍不得离开他们,舍不得让他们为自己的离开而伤心。王瑛与这名患者都有着大爱的精神,他们常常是只顾他人受凉,自己却是薄衣。王瑛的爱甚至比这名患者要广的多,她牵挂的不仅仅是家人,还有百姓、工作,正是这种博爱,展现出了一个东方女人的壮美。
闭幕时候,演员王瑛的再次出现,让我顿时欣喜,她的再次出现让我错以为她死而复生了,虽然我知道这只是闭幕而已,但我任然充满着对此的幻想。是啊,这么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死该多好啊,这么受人爱戴的人,为什么老天要这么早得剥夺了她的生命呢?
从她身上,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人避免不了生与死,生命的长短更不是我们能够抉择的,但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地去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将会演绎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美好人生,这
样的生命即使再短也会很有意义。生命有限,事业无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就应该像王瑛那样怀揣一颗立党为公的忠心,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一颗为家庭、为群众负责的爱心,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用好自己的权、尽好自己的责,处理好与人民群众最相关、最直接、最实在的事情,踏踏实实干事、扎扎实实的抓工作、老老实实的为官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作为一名机关职员,我更应该以此作为标榜,用她留给人间的余光充当我人生的指明灯,在行事的时候指引我前行。无论是纪检人员,还是普通公职人员,无论入党与否,我们只要接受了党的嘱托,就一定要履行这一承诺:忠心为党,服务为民!
海港镇:孟祥平
201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