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核电安全之我见(精选5篇)

核电安全之我见(精选5篇)



第一篇:核电安全之我见

动力与机械学院 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 2008302650078 周楠

核电安全之我见

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整个消费群体对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已经很高,然而在化石燃料短缺,资源环境破坏及其严重的今天,全世界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又将何去何从。

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 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能源。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队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我国目前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是由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核电站的出现和成功使用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可是另一个问题也被随之摆上了桌面,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能源,其安全性必须是重中之重。

核电站等核设施,由于技术和责任等原因,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致使人员受到超过规定限值照射的事件,称为核泄漏事故,简称核事故。各种核设施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后果有较大的差别,最典型的是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露事故就是其中很好的范例。

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自那时起,核电站运营使用时的安全问题,就被一再提及和重视。人们都会对新兴的核电站提出质疑,是否还会再出现像切尔诺贝利一样的重大事故。

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已得到越来越大的保障。因为核电站的安全性已经从很多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首先,核反应堆的类型不同。现在的核电站和核潜艇采用的几乎都是固有安全性能很好的压水型反应堆;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安全性较差的石墨水冷堆,这种堆用石墨作慢化剂,用普通纯水作冷却水。其最大的缺点是当堆内断水或温度升高时,容易失控引起事故的发生,而不像压水堆那样可以自动调节过高的温度或功率,直至紧急停堆,使反应堆稳定在安全状态。

第二,核反应堆的屏蔽程度不同。核电站和核潜艇都有几道屏障阻隔放射性的泄漏,当这几道屏障都破损才可能危及人员,其中最后一道屏障是有较高承压能力的耐压安全壳(核电站)或反应堆舱(核潜艇),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设计上就没有考虑耐压安全壳,不具备最后一道屏障,使事故后放射性物质直接进入大气环境。

第三,核反应堆停堆的及时性不同。核电站和核潜艇的反应堆出现紧急情况时,所有的控制棒靠加速弹簧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快速下插到堆芯里,实施自动紧急停堆,终止核反应,从根本上切断反应堆失控的源头;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出现事故之前,正在做一项试验,为了不愿让试验中断,他们冒险切断了与试验有关的一组事故停堆保护信号。当出现事故前兆时,值班主任只是命令操纵员人为插入所有的控制棒停堆,但有的控制棒恰恰在关键时刻受阻,不能完全插到底部,只好人为切断电源靠控制棒重力下落,由于操作上的一再耽搁,加上控制棒的设计质量问题,控制棒的下落速度远远跟不上核反应堆的失控速度。

第四,造成二次事故的条件不同。现在的核电站和核潜艇反应堆结构中的易燃物少;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当反应堆遭破坏后,引入的大量空气为石墨助燃,造成严重火灾这样的二次事故。

第五,安全管理和人员素质不同。现在的核电站和核潜艇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越来越高,这是避免重大事故的主观条件;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时,苏联正处于动荡瓦解时期,各种管理松懈,核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操作人员竟然没有进行过事故处理的培训,没有确切的事故处理规程;事故之前的试验是在汽轮机上进行的,目的是要确定在断电期间汽轮发电机在切断蒸汽供应的情况下,利用转子动能维持机组本身用电的可能性。但该项试验大纲质量粗糙低劣,没有重视到试验中的安全问题,并在试验中屡屡违反操作规程,为事故的产生和发展留下了祸根。

核电站是未来世界告诉发展的能源趋势所在,其安全性的提高,对每个国家乃至每个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核电的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息。

保障核电安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核电安全及三代核电

核电安全与三代核电

郑 岩

核电是人类利用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在石化能源探明储量有限、环保要求严格的今天,显得核电发展尤为需要。

核电是五大能源的载体,在可控状态的核电工艺,是原子能、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同时转换,输出洁净能源广泛利用,为人类造福。

核电是潜在的危险源,一旦出现较大事故,其危害严重和惨烈、沉痛而深远、广泛又无法逆转。核电的安全要万倍警觉、千倍防范、百倍布控,力求核事故伤害和财产损失在有限范围内。

核电是科技进步的标志,从1938年德国发现核裂变,到1939年法国居里和意大利费米证实裂变链式反应,至1942年费米实现裂变反应可控。核能首先被战事军用,延至1950年方转为和平利用,出现核能发电技术。历经一代、二代核电的实践和改进,安全风险在逐步缩小,设施完备在不断增多;人类在核电灾难后,认识更清醒,设计更合理,审批更慎重。现在,启动第三代核电,研发第四代核电,是全球利用核能向安全王国大步跨越。

一、核电安全是全球顶级事项

核电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危害性众人皆知;各国重视核安全,政府关注核安全,人们恐惧核事故,担心核辐射后患,这是客观事实。因为核泄漏事故较其他事故的危害和影响广、深、大、长、远。由于核电事故的影响,英国核电停建十多年,美国冻结新建核电30年,因福岛核电事故,我国于2011年3月16日理智的缓建十多座核电站,停止审批核电新项目,待《核电安全规划》出台方可复原,这是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明智之举。

对核电的BOP的安全,要认识安全原理,分析事故规律,掌握安全辩证法,剖析事故因果关系,知晓多重原因论,抑制危险源扩延,预测事故链生成,防范能量逸散,避免误入禁区等,是各国共同研究安全的永恒课题。对核岛及其相关系统,更要加倍、深化、细致研究核安全理念,设计更完善、更有效、更信赖的核安全设施。这是全球人类的共同期待。

4、核电核乏料处置:有较大辐射能量的核乏料目前是深埋在千余米的地下处置库或再利用。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的核乏料的核辐射已有过公害,运行了半个世纪的强国核乏料却没进入地宫正寝,快速禁锢。中国不能走他们的老路,建设费用虽昂贵,地下核废料处理库的选址、审批、建设刻不容缓。打破西洋和东洋的框框,走中国之路,早期建设,迎接核电运营高潮的到来。同时加速快中子堆核电站的规划与建设,提高核燃料利用率,减小核乏料数量。

三、核电核泄漏事故等级

按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国际核和放射事件分级表》标准,核泄漏事故共分7级。

1级2级:轻微、局部泄露;3级:较重泄露。(1-3级为事件级别)4级:对场外不会造成明显危险的事故。核设施有部分损坏,堆芯部分熔化,和(或)一名或多名工作人员遭受很可能致死的过量辐射。有辐射物外逸,辐射剂量超标,对人构成伤害。

5级:具有场外风险的核事故。导致核装置严重损坏,和(或)外泄的放射性物质活度达到一定水平放射性物质“释放量有限”,可能需要部分执行应急计划对策。核设施损坏面较大,对周围环境造成核辐射污染。(如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事故)

6级:重大核泄漏事故;有“相当数量”的放射物外泄。可能需要全面执行应急计划对策,严重的健康影响。(如1957年苏联车里雅宾斯克核废料事故)

7级:特大核泄漏事故。涉及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泄”。按放射性核素碘131换算,放射物质活度达到每小时数万万亿贝克勒尔;可能有急性健康影响;大范围地区有慢性健康影响;有长期的环境后果,对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广泛影响。(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四、核电安全常规评价

遵照墨菲法则、遵循逆向思维、考量战事要素、防控恐怖袭击等,要从事故理念、设计标准、选厂方略、设备功能、自控逻辑、软件管理、防

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事故:没有抵挡巨浪围堤、没有可靠备用电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决策失误等原因,海啸降临之际,直毁福岛核电站,成为核害之源。

暴力行为引发的核电事故:

1987年11月17日,伊拉克飞机轰炸伊朗南部在建的布歇赫尔核电站,三天两炸,包括核专家及德国工程师等11人身亡,数人受伤。若运行的核电被狂轰,其后果不想得知。

人为事件导致的核电事故:

1957年英国的温德斯凯尔核电站事件,英国十几年核电发展停滞不前。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燃料棒发生熔毁及核泄漏事故,惊动白宫,总统前往,人员疏散。由此美国30年核电建设叫停;此间,美国核能界只好走增容延寿的危险之路。

1986年4月26日,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世界最严重的核岛爆炸事故。先后6万多人受核辐射死于非命,百年噩梦挥之不醒。

历史长河里:十字军东征能否再现,希特勒式狂人能否再生,萨达姆式肆疟核电站能否重演,美国百层国贸双塔会否再袭陨落,美国五角大楼能否再次撞毁,这些智者难以预料;地壳板块微动,两极冰山溶化,浅层地震,近域海啸,谁能阻挡。

上述极端事件有铁的事实,事故灾难令人战栗,我们要温故知新。为此,我国不能否定核电建设和运营的规划前景。但是,前车之鉴却提示核电审批决策层,除常规核电安全风险评定外,核电站应建在何处,必须认真思索。无论在沿海还是在内陆,不应在人口稠密处、民众饮水之源旁,建起新的核电站,也包括安全裕度较大的第三代核电站。

六、核电回顾与展望

2010年底世界运营核电机组442台,总装机容量3.7亿千瓦,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我国运行核电机组13台,装机1080万千瓦。美国有核堆64座,75.7%建在内陆,封杀新建核电30年后又重新启动;前苏联核电站建在内陆100%;我国内陆5座核电正在安全论证;世界各国建设先

经验。我国已掌握了现在普遍采用的压水堆二代改进技术。

第三代:先进轻水堆(ALWR):ABWR、APWR、System80+、AP600、AP1000、EPR及沸水堆:SWR-1000、ABWR-Ⅱ及ESBWR。

在第三代核电发展中,世界出现两种走向:

欧洲型:法、德合作开发的欧洲动力堆EPR。它立足于成熟技术、逐渐演进,加大堆芯安全裕度,增加能动安全系统,增强严重事故预防,强化缓解能力,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模块化,加大机组容量规模效应。称欧洲第三代核电为改良型,芬兰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座EPR核电厂。

美洲型:美国西屋公司研发的以非能动安全系统、简化设计、简约布置、模块化建造为主要特色的APl000。采用加压气体、重力流、自然循环流以及对流等自然驱动力;无需运行人员操作,安全支持系统就能保证安全运行,赢得3昼夜特别处置时间。因其融入新概念而称为革新型。我国三门核电厂1号机组的建设将成为APl000的世界首堆工程。

第四代:规划包括超临界水堆在内的6种堆型。技术更先进、安全更可靠、裂变转聚变;燃料利用率高,由1%到90%的飞跃,大大减少核乏料数量及处置。我国已加入了研发行列,已安排了超临界水堆关键科研课题的基础研究项目。

八、第三代核电非能动技术

我国田湾核电站和法、德设计的EPR采用双层安全壳。美国西屋公司的APl000则采用全新设计的非能动冷却安全壳及其辅助系统。

1、PA1000的电厂主要参数

设计寿命60年,电厂利用率93%,输出电功率1117MW,核蒸汽供应系统功率3415MW,电厂效率32.7%,设计地震烈度(地面加速度)0.3g,换料周期18个月。

核蒸汽供应系统:额定蒸汽流量1888.7kg/s,蒸汽压力5.61MPa,蒸汽温度271℃,给水温度226.7℃;蒸汽发生器△125型:设计压力一次侧17.13MPa、二次侧8.17MPa;在RCS(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稳定运行工况,冷却剂压力15.5MPa;设计温度一次侧343.3℃、二次侧315.6℃。

第三篇:安全之我见

安全之我见

安全,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是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一件事。“过马路时,千万要注意安全,要先向左右看一看。”安全,无疑是一个人生命最基本的。

永远都还记得那一幕:在将近大年三十的某一天,大街上车来车往,人山人海,大家都忙着购置年货,短短几分钟之内,某个十字路口就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路人,我知道,一定是发生车祸了,挤进人群一看,一辆高大的客车面前,一辆自行车翻倒在地,旁边是自行车的主人,就像一滩烂泥,毫无生命的迹象。在巨大的机器面前,人是多么的脆弱与渺小,多模的不堪一击啊!在和大客车相撞后,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当场死亡。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失去了,还有,他的亲人看到这一幕又会怎么样?

生命诚可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要注意安全,最近发生的校园安全问题,十三栋宿舍楼着火造成两台电脑被毁,这不得不引起大家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同时我们更要注意:禁止在寝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前我总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这一切有些过于危言耸听,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吧!但是,正如这次起火事件告诉我们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从点滴的小事预防起,从单个的寝室做起,注意用电安全,保证校园安全!

除了人生安全之外,财产安全也是安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读大学以来,常常听说同学的手机丢了,被偷了或者被扒了,其中,有自己身边的同学,也有通过聊天得知的以前的同学,读大学丢手机几乎成了大学的一堂必修课了。不久以前,听说一同学的手机在食堂丢了,听了之后却只有些许的无奈。正如哲学中所说到,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条件。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无论何时何地,保护好自己随声携带的物品,不要让那些喜欢“顺手牵羊”的人有可乘之机!

谁都不忍心去看车祸现场那悲惨的局面,伴着鲜血,肢体的残缺,甚至是生命的丧失,谁也无法忍受亲人的离去,谁都不想遭受火灾,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粗心造成不必要的巨大的损失,谁都不想看到自己的东西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难道不是吗?校园安全永远是学生和老师最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只有多一些小心,才会少一些粗心;多一些细心,才会少一些担心;多一些爱心,才会少一些违心。希望那我们的校园永远是和谐、文明、安全的校园!

第四篇:安全之我见

安全之我见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本能需求,即人身不要受到伤害或财产不蒙受损失。亲朋好友聚合离散时,都忘不了说上一句话“注意安全吆”,都是希望至亲平安一生。举个例子,假如企业是桥,安全就是栏杆,没栏杆的桥是危桥,不重视安全的企业,也走不长远。企业离开了安全不出事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

安全的反向就是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呢?那是因为事故的根源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作业环境不良,四是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漏洞。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因为其他三个方面也是人为造成的。

人们都希望安全,恰恰又是人为导致事故频发,为什么呢?是因为人天生有劣根性:侥幸、趋利、盲从、偷懒、投机、自负、好胜、好奇、散漫等等,这些本性就是安全的天敌,也为事故发生埋下种子。

要想避免事故的一再上演,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章立制,二是教育培训,三是责任明确,四是考核严格,五是奖罚分明。从五个方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难,为什么呢?因为缺乏执行力,都想当老好人,安全工作做不好,酿成事故频发。缺的就是执行力。

安全工作就是人的工作,安全是人们的希望,更应该成为自觉行为,千万别把自家性命寄托于别人的严格管理上,安全记心中,命运自己把握。

第五篇:安全之我见

安全之我见

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就是效益。血的教训,时时刻刻印在我心中。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要时刻把人民和职工的安危放在心上。“安全在我心中”就是要做到“人人事事保安全”。

人人事事保安全,关键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一名专职驾驶员,就更应该用百倍的精神,去保证行驶的安全;用安全的规章制度和周到的服务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以辛勤的工作,为企业的大船护航。为此而应该做到:一,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有“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从严要求;二,熟练掌握安全专业知识,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才能预知危险、分析和控制危险,同时,还必须掌握和熟悉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三,要有系统的驾驶理论,提高行车安全业务水平,促进安全观念的树立。四,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做到“三心两意”,即工作上的“专心、细心、耐心”,思想上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人人事事保安全,加强安全行车的教育和培训。只有把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技术能力提高了,才能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觉

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我应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这是安全意识的飞跃,这种飞跃只有通过经常的反复的安全再教育。

人人事事保安全,采用科学的车辆管理手段,通过危险源的辨识,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再进行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为了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和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只要安全在我们心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让我们共同努力,心存安全,在建起一幢幢高楼的同时,也建起一座座平安的丰碑。

安全,连着我和你,它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大家的心中。

2006-6-9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