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节目策划书
电视节目策划书
一、背景分析:
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大学生就业形势。
有关专家统计,09年大学生会有700万人左右。09年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剩下的就是失业人数了。当然,这个数字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从08年经济衰退的趋势来看,前景确实很悲观。但是08年底中国经济又有了复苏的迹象,所以09年6,7月份的时候会怎样还不好说。有可能更糟糕,也有可能会好转。此外,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要考虑到08年的失业人数。毕竟08年的金融海啸,已经让很多人失业了,加上08年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这些人都要同09年应届毕业生去抢夺那数量不多的工作岗位。所以简单来说,09年失业的人倒不一定很多,待业的肯定相当多。
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而在期望薪酬上还算比较合理。在校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却将“道德”抛于脑后,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并没有情形地意识到。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既然不能改变既定就业困难的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除此,大学生自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还好,可却不将其视为企业的招聘要求,其实是一种曲解。并且,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极为重要。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特别策划了这档电视节目。
二、栏目名称:
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我们将策划创办一档由多板块、互动式的电视校园栏目——《明天我就业?!》
三、栏目宗旨:
专业人士指导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多些机遇,少些坎坷,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四、栏目风格 :
轻松活泼不失严肃,专业互动不失通俗。
五、栏目定位:
1、突出专业性。有效利用电视大众传媒的功能,发掘咨询行业的专业性特点,并努力使之符合在校大学生的观赏需求,满足他们的审美口味。
2、强调知识性、通俗性。在节目进行当中贯穿着对咨询行业的技巧、方法的介绍,同时也通过对咨询知识的传播将观众引入色彩缤纷的生活当中。
3、重视互动性。在节目进行当中要特别注重与在校大学生的互动,让大学生切身了解就业形势的严峻,了解如何能够成功的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六、栏目目标:
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访谈节目的形式,使在校大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从而可以轻松自如的面临即将到来的严峻的就业大潮。
七、栏目形式:
通过就业短片放映、现场互动访谈、场外随机采访、场外嘉宾访谈的多种形式结合的一款轻松活泼又不失严肃,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的访谈节目。
八、栏目类别:
专业学生就业规划、就业咨询、就业培训电视咨询类栏目
九、栏目的内容:
1、创业咨询。辅导创业者在新办企业时所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请专家指导、点评。
2、专题节目。对某个企业进行专项指导和咨询;对某一时期社会重大的事件、人物等
等从咨询的角度点评。
3、咨询业的知识传播。
4.娱乐音乐电影以及图书刊物等最新资讯的介绍。
5.利用课业时间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厉志题材的电影电视。
十、资金来源:
广告赞助
十一、栏目的时间:
首播:周六 22:00 重播:周日12:30
电视节目策划书
学院:文学院
专业:编辑出版 班级:0605班 姓名:徐静
学号:0611020218
第二篇:电视节目策划书
《现场演绎》
电视栏目策划书
冯林楠
2008012718 08广播电视编导
电视节目策划书
一、节目基本情况
主题立意:
整个节目以最近发生的新鲜、怪事儿和网络上超火超雷的博
文、热帖、视频为蓝本(强烈的时效性和生活气息),用夸张搞笑的表演方式把各个事件串联在一起。把这些事儿编排成演播室情景表演。
节目采取客座主持人制度,除了主持人以外其他的演员全部
是固定演员。节目中各个环节采用情景剧的方式,特邀主持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跟别人配合。
节目素材不仅包括娱乐新闻,生活轶事,还包括网络上的热
帖、博文视频;以娱乐化,大众视角来演绎最火热的演播室情景剧。
市场和受众分析:
这是一档杂志型的综合娱乐节目,把表演、新闻、娱乐集于
一体。完全满足观众猎奇,符合国人喜欢看热闹的心理。所以他的受众很广泛。各个年龄段的男女都可以,但主要受众是做给年轻人看。
目前国内尚没有这类节目。处于空白期。1977年美国曾有类
似的节目《周六晚间的娱乐现场》。
我国,现今的电视栏目繁多,我们的受众拥有众多的选择。而就资讯类新闻来说,做的呆板僵化,领域单一,视点枯燥,关键点模糊。而近期盛行的娱乐节目,虽然备受吹捧,但大多模式雷同,缺乏创新。观察分析了湖南,凤凰的成功金牌栏目,发现我们的广大观众众在备受压力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更多是一种轻松地娱乐精神。
基于对国人都喜欢看热闹,凑热闹的这个特点,我们用最娱乐最新奇最轻松的情景表演方式来跟进近来各界热点新鲜事儿。让我们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最轻松地跟上信息潮流,不至落伍。
二、节目设计
1.2. 节目名称:《现场演绎》 节目播出时间:每天晚7:30—8:20,总时长为50分钟。(这段时间为新闻联播刚结束,而电视剧还没有开始的空档时间,有利于吸引观众。)
3. 栏目定位:这是一档杂志型的综合娱乐节目,把表演、新闻、娱乐集于一体。旨在将最近最火最引人关注的事件、热文,用现场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夸张搞笑表演出来。充分满足观众想要轻松娱乐,宣泄解压的心情和猎奇的心理。希望可以吸引广泛受众。
4.栏目风格:轻松搞笑,诙谐幽默。可以引起观众的情绪波
3动。
5. 栏目特色优势:
①不固定主持人,可邀请最红最经典的人物做客主持,来当主演。特邀主持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跟别人配合。
②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来演绎全新的娱乐节目。
③节目内容包含最引人关注的娱乐花边新闻和网络最火的热帖、博文、视频。
6. 板块、环节设计:
片头导视1.5’ 《圈里圈外》娱乐圈里花边故事选择出1个,15’ 《如雷贯耳》从网络最火的热帖、博文选择出1个15’ 《视觉刺激》从最受关注的视频中选择出1个15’结尾1.5’ 广告2’
7. 现场人员:
嘉宾主持人:不设置固定的主持人,每一期有一个客座主持人,或者是影视界的明星,或者是很能搞笑的艺术家,或者是网络红人、达人。观众不知道这一期是谁来主持,从而留有悬念。
固定主持人:由于节目采取客座主持人制度,除了主持人以外其他的演员全部是固定演员。
(各种类型的搞笑幽默:有性格特别外向爱表现的,有比较冷幽默的,有外形帅气靓丽的,有反应快速较为睿智的)。
4有两位拥有深厚幽默搞笑功底并且会表演的艺人;
可以举办一个主持海选比赛。海选出来的其他3/4位有这方面才华的潜力新人。
(节目中各个环节采用情景戏剧的拍摄方式,特邀主持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跟别人配合)
工作人员:
三、创收构想
节目可由各种品牌来冠名,协办,贴牌,提供奖品。
1.可以由电子产品的商家:联想,步步高或移动的3G、联通的G3(3G/G上网,让你随时都紧跟热点潮流。)得到大笔冠名费的资金赞助。
2.建立立一个网站,网站和网友提供最热点最劲爆最新鲜最搞笑的新闻时事,并设立讨论区。形成一种信息互动。网络广告又可以应运而生。
3.抽取手机短信和网络幸运观众。得到广泛受众的注意。(通过编写手机短信或发布网络热帖的最具娱乐新闻奖)。奖品赞助。
4.节目开头,中间,末尾都可以穿插广告。
四、宣传推广
户外宣传:选秀,海选节目固定主持人(会表演,会搞笑的)电视选出:播放本栏目的频道中给予宣传帮助,提前在频道中播放VCR宣传片。
网络宣传:建立的网站,在其他各大网站如新浪,搜狐,优酷,上大力宣传,炒起网络高潮。
五、人力资源
1.制片人:强有力的领导者
2.嘉宾主持人:串联,表演的中心(要求:搞笑功夫了得的,广受瞩目的)
邀请目前的当红主持人;影视界明星;歌手;相声小品演员,等
3.固定主持人:情景剧中的配和主演,有两位拥有深厚幽默搞笑功底并且会表演的艺人;
海选出来的其他3/4位有这方面才华的潜力新人。
4.编导2-3人:可以找到新鲜,劲爆新闻,并把它们编写成浓缩特色的情景故事。很会编排搞笑剧本的创造型编导。执行力强。
5.摄像人员:3-5人
6.剧务人员:可招用年轻的实习人员,注入新鲜血液。
7.广告营销人才:若干
8.电脑网络人才:网站建立,和管理。
第三篇:电视节目策划书
第三部分:摄制策略
一、嘉宾、顾问
这档《盘锦美食里》节目,重点着眼于推介本地优质的美食资源,同时也强调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节目就不会仅仅止于主持人的解说与配合,影片的展示与播放。节目播出现场除了主持人,还会涉及到以下三类角色:
1.受邀厨师
节目现场会邀请当期的食肆厨师师傅来进行现场的烹饪演绎,这个过程会更帮助观众加深对于推荐的食肆、美食的了解,也有助于食府更直观、深入的向场内场外的观众推销自己的美食。观众还可以参与其中,乐趣无穷(譬如为师傅打下手,或是接受师傅的指导,现场DIY等等)。因而,美食师傅的表现非常重要,选择一位合适的厨师,不止要厨艺精良,还要能够表现出相关食肆的特色。在烹饪的同时要能够对美食进行一定的介绍讲解,因此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措辞技巧。节目组也应在节目前予以相关的沟通和帮助。
2.美食嘉宾
所谓“美食嘉宾”,是指一些对于美食非常有心得、体会,尤其相关资历比较突出的嘉宾。譬如国家一级厨师、美食协会会长。因此,《盘锦美食》每期会邀请三至四名美食嘉宾。他们的评论相对于普通人会更加的客观、专业、深刻、全面,甚至会有独辟蹊径的新锐见解。并且,嘉宾们不会单纯着眼于美食的味蕾感受,也会看重食物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营养价值、烹饪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来源,栽种的过程等等。相应的,其意见会更有说服力,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和追随。作为这一领域的意见领袖,美食嘉宾的态度、表现很有影响力,可以为节目增色不少。
3.特邀观众
特邀观众会采用场外征集的形式确定,譬如说:在微博上针对节目内容留言,在节目
中参与互动,甚至是针对相关美食机构消费反馈的节目观众等等。可以自愿报名,也可以由节目组在以上人士中抽取。
对于特邀观众,并非完全的随机抽取,节目组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筛选。如同厨师与美食嘉宾一样,现场特邀观众的存在也是在为节目的主旨服务的。尤其《盘锦美食》节目强调节目现场的互动性,特邀观众就非常的关键。
特邀观众应该符合节目目标受众的一系列特征要求,才能有效地推动节目进程。《盘锦美食》的诉求对象即如前文所示,因而现场观众最好就邀请诸如:热爱美食减压的年轻职业女性、喜欢周末街头约会的新婚夫妇、多年对美食孜孜不倦的美食老饕等等。
观众的现场参与,可以大力烘托节目氛围,达成既定效果。他们在节目中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他们来自观众,本身就是观众,有观众的思路,感受观众的感受。对于食
肆来说,她们的意见和看法更加直接,也更具有指导性。
(2)他们是观众的代表,他们的切身感受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加直观、亲切,也更具有说服的效果,更易为电视观众所接受。他们的一句判断,有时甚至胜过主持人和食肆的千言万语。
(3)现场特邀观众合乎节目诉求对象的要求,自然也就成为节目整体重要的一
部分。他们能够更好的帮助《盘锦美食》与观众交流、产生共鸣。可以更好的营造节目氛围。帮助《盘锦美食》打造品牌价值,完善节目定位。
三、创作思路
《盘锦美食》的创作思路比较简单,一切围绕对具体美食、食肆的推介展开。每一集事前,节目组都会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合适的商家,在进行协商洽谈。随后就开始相应美食介绍短片的拍摄制作。完成以后,就展开节目现场的录制工作。
四、制播周期
《盘锦美食》的制作播放周期应该保持在5天左右,相对满足播放需求。
五、工作人员设置
节目制片人一名,对栏目的生产进度、拍摄质量、制作环节和经费收支负总责。敦促栏
目确保创收和质量的双提高。
其他工作人员暂定
长期嘉宾6-8名,长期聘用,参与节目制作,提供美食体验。
第四部分:节目行销
一、节目优势分析
虽然现在美食类电视节目比较泛滥,但是《盘锦美食》针对的是本地中高端美食资源,市场细分到位,垂直性强,这保证了《盘锦美食》的特色和优势。另外,《盘锦美食》不是单纯的美食资讯节目,强调互动,兼顾娱乐。节目复合性强,也是《盘锦美食》的独特资源优势。
二、节目市场分析
首先,在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止吃饱,还要吃好。除了味道正宗,美食的营养、环境、服务、烹饪方式、健康理念等等都日益受到重视。有需要就意味着有市场,美食行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造成了不小的烦恼。自然,美食资讯类节目就应运而生了。
其次,《盘锦美食》的市场细分相对比较到位,瞄准的是当今饮食行业发展的主流,以中高端食肆为卖点。诉求对象也比较具体,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
最后,《盘锦美食》的节目设置比较合理,较之普通美食资讯类节目,信息更为全面细致,节目复合型强,综合运用了各种手段。节目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三、广告市场分析
1.栏目冠名/特约播映、整体栏目冠名
(1)每一集《盘锦美食》的片头:《盘锦美食》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或是直接采用《XX赞助商 盘锦美食》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盘锦美食》片尾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手法。
(2)每一集《盘锦美食》节目开始,主持人都会以“欢迎收看《盘锦美食》,本节目由
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来提醒观众注意;节目尾声亦然。
(3)在《盘锦美食》的节目标识上活动展示,突出广告商的标志(通常持续显示在电视屏幕右下角)。
(4)节目中播出的美食相关短片,首尾都展示广告商标识。
(5)每一个节目段落间,中途插播展示广告商的短广告。
(6)现场设备,如话筒,大屏幕,布告板,烹饪设施,嘉宾观众的桌椅等等,都可以加以广告商标志。
2.节目间插播广告
《盘锦美食》分为上下两集播放,中间插播广告。尽量以节目赞助商的广告为主。
四、节目宣传
1.《盘锦美食》节目主要的宣传手段是电视广告,尤其是本频道的电视广告。两者的受众会比较接近,甚至有大部分可以重合。观众养成了一定的观看习惯,对本频道节目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
2.其次,依托于网络交流平台。《盘锦美食》节目本身就设置有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平台,因而可以在网站上定时发布节目信息、节目预告、播放节目内容,引导观众积极参与。
3.市区LED屏幕广告,这是由《盘锦美食》本地美食资讯节目的特性决定的。
4.本地电台广播,因为,本地广播的收听对象基本可以确定是本地人,这是比较有利的。并且,现今广播系统细分比较明确,譬如交通广播电台或是音乐广播电台的受众群就相对符合节目设定,都是比较适合投放广告的目标。
第四篇:电视节目策划书
电视节目策划书————《“秀”星途猜想》节目策划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3班刘珊20081001031
3“秀”星途猜想节目策划
一、背景分析
自2005年夏天起,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一系列选秀娱乐型节目相继推出,掀起了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的超级旋风,创下了中国电视新的收视记录。无数观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文化、不分地域,均被牢牢锁定在电视机前,且随着节目进程而喜怒哀乐。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本身无对错,作为媒介营造的虚拟环境的一部分,其初衷是为人服务。希望大众媒体在此类节目的制作播出过程中更多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受众“虚拟环境”构建者和培养教化者的责任,设置道德底线,做到有度有节,并不断提高节目质量,真正发挥娱乐真人秀节目的积极影响,尽力避免其消极作用,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既获得利益、又赢得尊重,选秀类真人秀节目这种娱乐形态也才能走得更远,而不是像泡沫一般无声消散。
电视选秀节目设立的比赛方式仿佛是人类社会竞技比赛的一个小小缩影,节目的策划者们制定了许多游戏规则,鼓励和促使每个选手运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能量,以最积极的方式投入到这场虚拟的但又真实的生存竞争中。“人生何处不PK”,参加者和观看者从中都更深刻地体验了“适者生存”的残酷。节目所鼓励和赞扬的积极向上、蓬勃进取的精神和健康的心态,既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现实生活中的人。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其活动范围和生活经历都有限,除了在家庭和学校学习间接经验以外,他们更容易从大众传媒中获得对某概念的认知或者模板的认识。正如彩票推广者永远只会浓墨重彩地渲染中奖者的一夜暴富,平民造星类的娱乐节目展示的也不会是竞争何等的残酷,机会何等的渺茫,而是将有强烈对比的普通平民和耀眼的明星联系起来,聚焦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彻底改变、一个耀眼明星诞生的全过程。青少年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环境中获得了对“成功”这一概念的认知,那就是:“成功”其实很容易得到——
只要参加这样的节目并且成为优胜者,梦想的生活就触手可及,难免会产生通过参与节目不劳而获的幻想。
选秀节目的初衷是好的,为了选拔精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迅速崛起对全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受到各方面不同因素的作用影像,选秀文化正在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趋势——文化霸权。选秀节目形成了一种文化“铁桶”,将大众的需求牢牢禁锢在了娱乐文化的“圈地运动”中。由于收视率的挑战和商业利益诱惑,本来应该是舆论导向的大众传媒失去作为交流宣传平台本应有的职责,各大电台竞相争斗,无所不用其极,把这场“娱乐盛世”推向极致,推向流行的巅峰,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赋于选秀文化极大关热度,并且没有十分坚定的立场,传媒与娱乐的结合一旦失去了制度的驾驭,就会形成泛滥的趋势。
二、节目名称:
“秀”星途猜想
三、节目类别:
访谈评论类节目
四、节目宗旨:
年轻人,不要把“选秀”当做成功的捷径。
五、节目定位:
选秀类节目造就的平民明星榜样的力量更具示范性。电视选秀节目成就的明星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相似的年龄、相近的背景,使得同龄观众更容易
选择他(她)们成为榜样。实际上,他们在选秀过程中表现出的实力、勇气、坚强、豁达等美好品质具有积极的理想人格导向作用。选秀类节目过分鼓吹“秀出自我”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电视选秀节目标榜追求个性、张扬自我,本意是传递勇于表达自我的精神,但由于许多节目在宣传、运作时把握不当,过分渲染,导致部分青少年产生极端个人主义的苗头,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想唱就唱”、“有型就要秀”等情绪化、带有煽动性的口号,使得一些人自我意识过度膨胀,过分强调个性,背离社会道德和规范,不顾影响地“乱秀”。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只关注个人发展,忽视集体利益;只讲权利、荣誉和金钱,很少考虑义务和责任,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电视选秀节目大都是通过全民投票的方式决出胜负,往往谁人气高谁就越能取胜,节目本身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评选标准,甚至各种表面、虚幻的东西也能成为评判的尺度。比如“加油!好男儿”,整个节目对什么是好男儿的标准极其模糊,仿佛只要在舞台上唱唱歌、摆摆秀就是好男儿。这很容易让青少年在评价自己和他人时产生困惑、迷茫、焦虑等情绪,致使价值判断标准失范。本档节目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节目特色
我们对平民选秀类节目的文化背景、节目特征、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简单的疏理与分析。和所有电视节目一样,电视娱乐选秀类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既呈商业属性,但更具政治属性,还含有文化艺术特质,如何既做到政治、价值、文化导向正确,又遵循其艺术规律,具有一定的艺术品味与欣赏价值,同时遵循其商业和市场运作规律,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制播电视节目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全面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电视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在传承文明、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上责无旁贷,而这类综艺选秀类节目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主题、提升品质、提高品味、规范操作,建立一套科学地契入市场的营销体系和机制,才能使其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七、节目风格
节目的目的是让青少年走出对成功捷径的误区,不要沉迷于“选秀”的成功,也能正确看待选秀类节目,故节目要以一种理性,客观又不失幽默的风格来跟观众讲述一个问题,不能让观众产生反感,举出大量的实例得到观众的认可。
八、主持人风格
要以一种亲切的谈话方式面对观众,因为节目的受众多为青少年,不能说教,还要举出大量的实例让观众认可,从而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和盲目模仿。尽量以一种轻松的态度来跟观众们“聊”这些问题。对于主持人的选择非常重要,主持人是整个节目风格的核心。
九、诉求对象
青少年为主,受众面较广。
十、节目长度
控制在45——50分钟以内
十一、播出时段及原因
首播:周六22:00——22:50
重播:周末17:00——17:50
首播时段的选择考虑到青少年及大部分的观众会选择周六为放松娱乐的时间,而此时间段各频道的娱乐休闲类节目刚好结束,此时会选择看一些关于娱乐评论类节目。节目播出两次也是为了吸引青年观众在闲暇时间观看。
十二、节目的具体操作
节目由主持人串联,邀请嘉宾来共同完成一个相关话题的讨论,节目中有相对应的视频或资料,节目结束时应征集观众的想法,在后续节目中针对观众的想法提出新的话题进行讨论。
十三、节目的可行性预测
观众对选秀节目看法的逐步成熟使之对于这种速成的造星运动要求水涨船高。在失去对话题人物的追捧后,节目也体现出收视增长的疲态,并且在增长拐点出现后,迅速衰退。但真正参与其中的人数却呈递增趋势,这说明热衷于这种成功方式的青年人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
十四、人员安排
制片人一名
执行制片一名
主持人一名
摄像三名
编导三名
后期制作两名
第五篇:电视节目策划书格式
电视节目策划书格式
电视节目策划书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现实环境
一、背景浅析
二、企划动机
第二部分: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
二、节目类别
三、节目主旨
四、节目目标
五、节目定位
六、节目形态
七、节目内容
八、节目特色
九、节目特点
十、节目风格
十一、剪辑风格
十二、敍事方式
十三、主持人串联风格
十四、诉求对象
十五、节目长度
十六、单集节目构成十七、播出时段
十八、播出次数
十九、节目集数
二十、制作方式
二十一、版权所有
二十二、合作方式
第三部分:摄制策略
一、主持人
二、节目顾问
三、创作思路
四、节目要求
五、整体目标
六、节目包装
七、制作设备
八、节目标准
九、制播周期
十、工作人员设置
第四部分:行销宣传
一、节目优势分析
二、节目市场分析
三、广告市场分析
四、节目宣传片规划
五、节目预告带规划
六、宣传推广规划附篇
一、企划人简介
二、公司简介
三、合作程序
四、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