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伦敦陷落》观后感

《伦敦陷落》观后感



第一篇:《伦敦陷落》观后感

《伦敦陷落》观后感

期中考试考完是要high过的,不然就没机会了。在众多电影里挑了挑,还是去看LndnHasFallen吧。

就我个人而言,不考虑任何政治因素——我觉得它拍得不错,嗯,我很喜欢。

在观影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八个字“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不否认影片“反恐”的主题,但是恐怖主义背后的原因不就是这八个字吗?G8杀死了反派Barai的女儿,夺去了他儿子的双腿,然而一次的空袭又使多少无辜平民失去生命?G8所做的事,不就是这八个字的表现吗? 不过由此我们也能感受到Barai家族的恨意。

电影很是夸张,40个国家领导人有40种不同的防御方法:美国总统坐飞机一切算顺利,日本首相开汽车时伦敦桥上还堵了车,法国总统坐在敞天游艇里甚是悠哉,德国总理在白金汉宫门前淡然地观赏风景,加拿大总统甚至还带上了情妇——不过出了美国总统BenainAsher有头戴主角光环的ieBanning护体,剩下的都挂掉了。

导演也真实可以,硬是把伦敦几乎所有的标志性建筑:伦敦桥、白金汉宫、圣保罗大教堂、伦敦眼„„统统炸了个便,还在泰晤士河上放了个烟花——我去,不怕引起腐国的公愤啊?算了,反正他们已经炸过一次白宫了,伦敦算什么。

接着,就是男主角ie带着他“心爱”的总统开始了逃亡之旅——一瞬间FBI、苏格兰场、军情六处统统都是二货,你只需要关注男主一人在各种个人秀(武器、肉搏等)的同时还不忘和总统“秀恩爱”,什么“我还以为你什么时候出柜呢?”“你救过我们家总统几次?”„„反正我这个腐女看得还挺带劲的,当然导演并不这么认为。

我后来又看了第一部《奥林匹斯的陷落》,与第一部什么都不会的总统相比,这一次Asher总统总算是会干了些别的事:会开车,会在关键时刻打枪,还会教ie怎么和孩子玩(ie的老婆要生娃哩),甚至在快死的时候大义凛然不忘自己的就职宣言——总体一个好男人的形象。

影片的最后,总统获救,G8也找到了恐怖分子的老窝,在确定没有任何平民的条下再次派飞机进行了轰炸。

结果不用多讲了,不免有些无奈——无奈于反派家族之间亲情的联系。也有点痛恨——造成伦敦几千平民的伤亡。更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最大的不幸。

我看电影先看故事,一个好故事是引起观众兴趣的关键。《伦敦陷落》总体的故事也是相当精彩,加上一些略有暴力色彩的必要情节——男主是特工加总统的贴身保镖嘛,动作戏也是必须的啊——在必要时刻进行煽情,别的不说,至少效果不错。

在我把《奥林匹斯的陷落》看完的时候,我看到的影评更多是对于美国“个人主义”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侵略。我后来回想,的确,整部电影有很强烈的个人主义的感觉:所有人都死了,所有政府机关都无能为力,男主一人力挽狂澜,拯救世界,救出总统。我承认,看了那么多的美剧,我可能早就收到了欧美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对此并不是很在乎,更多在意它“反恐”的主题。也有人认为Asher总统在被恐怖分子拿刀架在脖子上却一脸毅然地重复自己的就职宣言,不顾恐怖分子一拳拳的攻击——太做作,太矫情。这是很多美国电影中常用的手段,我看到不止一次了。但是,对于我而言,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并没有觉得导演有太多的刻意强调这一点。观看是一回事,综合一切后评价又是另一回事。有些情节弄得像打真人F,我旁边的观众感叹装备的精良,我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fu”,在疯狂中参杂冷幽默,这是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常有的风格,卖座的话一点也不奇怪,毕竟,每个人都梦想过成为那个英雄。

有句话说,越喜欢,越会黑。

第二篇:《伦敦陷落》观后感:伦敦,不设防的城市

《伦敦陷落》观后感:伦敦,不设防的城市

今天,爸爸妈妈我去看电影《伦敦陷落》,激烈的枪战情节,我很喜欢。

《伦敦陷落》是部典型的美国电影,美国中心价值观的坚持,个人英雄的充分表现,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宏大壮观的场面,超绝的视觉效果,让这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没有一点的沉闷感,从头到尾都是那样的吸引着人,但最后也是一样,戏结束之后,很快的也就将它忘了,因为类同的太多。

如果说,中国有抗日神剧,那这部大片,也可以称之为美国的反恐神片,而且是当之无愧的神片,所谓神片,就是戏里面的所有思维,都是导演一个人的思维,那么多角色的思维都产出同一个人的脑,就形成了神的结果,当然,这也没有大碍的。因为所有的热闹,代替了破绽,我们不需要去挑破绽,我们只要看好热闹,这就是美国片的过人之处。正如所有正能量的电影一样,结果都是完美的,好人继续着,坏人必死,美国依然是强大的,可能年纪大了,有了这样的检验判断,看戏的过程也就不会那么的担心了,都知道美国总统一定是平安无事的,恐怖分子一定是要失败的。

更妙之处是在涉及到的多国政要人物形象,中国,俄罗斯都没有出现,这点看出中西文化的相同之处,不要随便去得罪一个不是那么铁的哥们,另外,最可会心一笑的是看到意大利总理抓紧时间在泡妞,这短短的镜头,也是此片难得的点点温馨之处。

最后总结一句:老美可以将杜撰的故事拍的这样的有看头,而我们,却往往是将真实的事情拍到让人不相信而看不下去。这就是区别。目前的区别。

第三篇:《伦敦陷落》经典台词,经典语录

《伦敦陷落》经典台词,经典语录

《伦敦陷落》经典台词,经典语录

《伦敦陷落》剧情介绍

电影《伦敦陷落》是2013年上映电影《奥林匹斯的陷落》的续集。影片由巴巴克·纳加非执导,杰拉德·巴特勒、艾伦·艾克哈特、摩根·弗里曼和安吉拉·贝塞特等联袂出演。

故事开始于伦敦。英国首相神秘逝世。他的葬礼是西方领导人必须出席的活动。然而,原本安保最严密的葬礼却变成了一场谋杀世界最重要领导人、毁坏伦敦每处知名地标、制造未来恐怖景象的致命阴谋。

在伦敦首相的葬礼上,迈克·班宁发现了一个阴谋暗杀所有与会各国领导人。

In London for the Prime Minister's funeral, Mike Banning discovers a plot to assassinate all the attending world leaders.《伦敦陷落》经典台词,经典语录

1、我不想被公开处决作为政治宣传。——《伦敦陷落》

2、伦敦只是第一站,想象一下每个重要的城市陷入混乱的画面。——《伦敦陷落》

3、他们究竟用什么把你弄成了这样。——《伦敦陷落》

4、波本威士忌和少得可怜的选择。——《伦敦陷落》

5、前所未有的安保级别,这不仅仅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领导人的一次聚会。这是全班最高规格安保的事件。——《伦敦陷落》

6、欢迎来到伦敦,总统先生。——《伦敦陷落》

7、怎么了?没事。——《伦敦陷落》

8、那么从这一刻起所有的死亡都将算在你的头上。——《伦敦陷落》

9、一场袭击已经摧毁了英国首都。——《伦敦陷落》

10、现在已经有五位世界领导人死了。——《伦敦陷落》

11、跟着我,我们会带你离开这里。——《伦敦陷落》

12、美国总统现在行踪不明。——《伦敦陷落》

13、这不仅仅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领导人的一次聚会,这是全球最高规格安保的事件。——《伦敦陷落》

14、你想要什么,十人名单上的第六号。——《伦敦陷落》

15、你想要什么,你们的总统。——《伦敦陷落》

16、这是不会发生的。——《伦敦陷落》

17、那么从这一刻起的所有的死亡,都将算到你的头上。

18、我们必须在BRKAWI找到总统前找到他。——《伦敦陷落》

19、我们会慢慢地杀死他并现场直播。——《伦敦陷落》

20、去他的总统竞选,先生!——《伦敦陷落》

21、我不想被公开处决作为政治宣传。——《伦敦陷落》

22、致我们的西方朋友。——《伦敦陷落》

23、如果到了这一步,我要你杀了我。这是命令。——《伦敦陷落》

24、伦敦只是第一站,想象一下每个重要的城市陷入混乱的画面。——《伦敦陷落》

25、你们的总统将死于今夜。——《伦敦陷落》

26、对那些威胁我们自由的人。美国将奋起反抗。——《伦敦陷落》

27、真让我不舒服。——《伦敦陷落》

28、不会有任何失误,我们会找到你。——《伦敦陷落》

29、我们会消灭你们。——《伦敦陷落》

30、我们会救你出去,走走走。——《伦敦陷落》

31、屋顶,三点钟方向。——《伦敦陷落》

32、准备应对冲击,噢,天啊!——《伦敦陷落》

33、其次是总统和保镖高能开挂!直升飞机坠毁,就他俩人没死。结尾恐怖分子巢穴大爆炸,楼都炸成废墟了,躲进电梯井里逃生的这俩人还没死。“不死光环”护体你怕不怕?

34、是吗,那你应该带来更多的人手。——《伦敦陷落》

35、好了,我们走。——《伦敦陷落》

36、你不能让他们抓住我。——《伦敦陷落》

第四篇:2012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四年前,来自英国的莎拉•布莱曼与中国的刘欢一起演唱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四年后,又一届奥运会在伦敦开幕。从北京到伦敦,这两场开幕式很早就被人们相提并论。如今曲终人散,回味这两场以现代声光电和电影道具手法营造的视觉盛宴,颇有一番

深意值得记忆。

那么英国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与英国不仅意味着文明,也意味这历史。这种深厚注定这两场相隔4年的开幕式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以壮观的场面营造出一种技术崇拜和艺术情结。北京开幕式展示了笔墨与文人,伦敦开幕式展示了机器与工人。这种“史诗”野心所造成的表达困难使电影导演主导了开幕式,从而使开幕式变成了一场3D 真人版的电影大片。

本次开幕式将以自然和人文精神作为主要线索,展现英伦三岛千年的历史文化。开幕式还没有正式开始,现场首先变成了动物们的世界。草坪被布置成一大片绿地,马、奶牛、山羊、鸡、鸭、鹅甚至鳄鱼们占据了伦敦碗,英国的田园自然风光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现场演员通过特点鲜明的服饰和动作展现了英国这段历

史时期特有的风貌,而由钢水浇灌而成的五环图样更是夺人眼球,现场这一刻响起了非常热烈的欢呼。

女王的亮相更是别出心裁,总导演动用了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特工——007,他来到白金汉宫将女王迎接上直升飞机,两人一起“飞”到了伦敦碗现场,随着女王的“纵身一跃”,这位英国最优雅的女性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让每个人都感到

惊喜不已。

现代的英国文化当然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开幕式表演中,我们还看到了哈利波特、憨豆先生和运动员的代表人物贝克汉姆等。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她最擅长的故事,伏地魔在最后时刻被击败,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安然(微博)进入梦乡。而憨豆先生的亮相则让现场一片笑声,不管是作为现场钢琴的弹奏者还是宣传片中那位跑步的选手,憨豆独特的表演方式让人过目难忘,英国式的幽默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拨动你会心一笑的神经„„

贝克汉姆则在游艇中亮相,他护送圣火来到现场。作为英国最具世界知名度的运动员,贝克汉姆是无数青年男女心中的偶像,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场合下,他的亮相自然是必不可少。总而言之,英国几千年的文化,不管是历史还是现代,在本次开幕式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就宣传国家文化、展现国家形象这一点而言,本次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绝对是不辱使命。

作为开幕式最大的悬念,点燃圣火的人无疑是这场演出的主角。此前人们猜测是007,是哈利波特,是贝克汉姆,是莎士比亚,大家为什么那么关心点火呢?我想这跟人类从动物变成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可以使用火,从钻木取火,从我们可以掌握利用火来吃熟食,人才区别于动物,这是远古人和动物区别的开始。我们特别在意点火这个过程,点火是一个盛大的仪式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甚至把这个火称作圣火,我们吃熟食可以加工,有了火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动力,可以锻造、冶炼等等,动物是做不到的。所以,人类的盛大仪式一定得点火结果却是几个不起眼的年轻人,点燃了伦敦奥运会的主火炬。圣火照亮了每一个人,这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尊重,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根本。文明的传承不分贵贱,不是精英之间的阴谋与分赃,更不是权贵家族的傲慢与偏见,历史是一种平等的尊重与对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关于这次奥运会有消息说有两个中国姑娘分别以唱歌和舞蹈的形式可以参与奥运会的开幕式,当然是在这一万多参与的志愿者当中。看了这两个姑娘他们获得参与开幕式的机会的过程,你会觉得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不同,这两个姑娘都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都是业余爱好,她们获得机会就是奥组委在网上发的应征消息,你可以来面试本次开幕式将以自然和人文精神作为主要线索,展现英伦三岛千年的历史文化。开幕式还没有正式开始,现场首先变成了动物们的世界。草坪被布置成一大片绿地,马、奶牛、山羊、鸡、鸭、鹅甚至鳄鱼们占据了伦敦碗,英国的田园自然风光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比如你会唱歌或者是会跳舞,这两位姑娘都是业余爱好者,可能小时候学过一些专业,但现在都不是专业团体的。去了面试的时候,有一个姑娘还特别强调面试的官员说“您来,是我们的荣幸”,而不是“我们给你机会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这是你的机会,你的荣幸”,不是这样。面试三关她就可以去了,而且她发现跟她一起表演的来路都一样,都是这样从民间会一点儿音乐,会一点儿舞蹈的人当中选的,真的是业余层面的。要是咱们国家,全国各地的专业团体,优中选优,精中选精。所以,它的开幕式表演舞蹈也好,唱歌也好,都带有一点点草根性质,不要求那样的整齐划一或者那样专业到位,但是那个气氛反而让观众看了之后有另外一种感受,觉得离我们比较近。给人一种全民皆可参与的感觉。

美联社的评价是这样的,英国向世界上演壮观的欢迎仪式,英国上演了独一无二的有皇室参与的奥运会开幕式,伦敦展现了英国的历史演变,令人称奇,印象深刻,并且极富戏剧性,但是也带有欺骗,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的替身,而不是女王本人空降到了体育场,不过片刻之后,86岁的女王就出现了皇家包厢里,注视着国旗缓缓升起。我觉得要求86岁的女王亲自跳伞空降这事儿有点儿太不人道了,它运用现代的影像手段、科技手段让大家在电视上看着好玩就行了。

但是不好的地方是弄的有点儿太全了,恨不得把英国这几百年的东西都搁一块儿高大全,有点像我们的思维,以为他会另辟蹊径,一招鲜吃遍天,没想到他弄了个高大全,觉得有点儿让人失望。还有就是有点乱。

伦敦如果说北京开幕式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整齐划一的表演,那么伦敦开幕式最令人难忘的或许不是那些电影明星、摇滚歌手,甚至不是女王陛下,而是一群真实的“白衣天使”。英国的医疗系统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这竟然是丹尼尔和英国人最引以为荣的——这是“我们自己的幽默”。憨豆是典型的英国人自嘲拿自己开文化的典型,我们的文化很难拿一个丑角,我们是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高大全,忽然拿一个丑角丑化自己?但是英国人是你们喜欢就行,全世界认可就是宝。和北京奥运会比起来各有各的好,只能说文化底蕴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历史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都非常令人震惊。

第五篇: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2012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2012伦敦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12年13日4时落下帷幕,同时中国代表团也此次的伦敦中取得了历史的突破,中国队共获得38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奖牌总数87枚,排名金牌榜第二、奖牌榜第二。其中,中国选手打破6项世界纪录和6项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身为一名运动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但同时我也为因被奥组员取消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于洋和王晓理资格感到可惜。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赛场上,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于洋和王晓理在A组最后一场比赛中,对阵韩国选手郑景银和金荷娜。赛场上居然发生了谁都不想赢球的怪事!这个反常现象令全场6000余名观众发出阵阵嘘声。因女双消极比赛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和印尼组合波利/乔哈里,都被取消奥运会参赛资格。这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消极比赛也许合规,但显然不合职业操守与奥运精神的底线。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表示:“我们决定取消四对女选手的参赛资格。她们不认真积极比赛,违背奥林匹克的精神,所有羽毛球运动队和运动员要以此为鉴。”这令人想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本届开幕式上讲过一句话,“赢得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比赛。”千百年来,奥林匹亚精神和奥运的价值,不在于那些形状各异的奖牌,而恰恰是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搏击中焕发出的人类向上的精神和进取的情怀。尊重对手,尊重赛制,尊重职业操守,尊重竞技精神,中国传统优势项目在玩球的技能之外,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

也许她们太想拿金牌了,没有人会否认金牌带给人的感动和快乐,那种奔驰如博尔特,振奋如孙杨,激情如林丹,冲劲如中国体操男团和沉稳如易思玲般的美妙瞬间,无不让人感同身受,热血沸腾。但即便无法将奥运会比赛简单视作竞技角逐的人,也应该承认金牌的正能量不是来自金牌本身,而是那个为夺取金牌奋斗的过程和艰难的付出。

本届奥运会中有太多的感动,比如伦敦奥运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25岁的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膝盖以下被截去。自11岁起接触各种体育运动的他,在2003年意外踏上了红色跑道,从此开始了追逐奥运梦想的道路。凭借其坚强的意志和对奔跑的无限热爱,这位被称为“跑得最快的无腿人”已在跑道上取得成功,并创造了历史!“失败者不是去做了但没得到第一的人,而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不敢去做的人。” 这不是一段颁奖词,而是“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体育箴言。这也是他在六年多的追逐和等待,这一刻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

伦敦奥运会游泳赛场上叶诗文崛起以及孙杨霸气使中国游泳队达一个事业达巅峰!伦敦奥运会游泳项目中国队共夺得5金2银3铜的成绩、紧随美国之后排名游泳项目的第二位,而且5枚金牌的夺冠成绩全部打破奥运会纪录,两项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历史性的突破。在本届奥运会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同样身为帆船运动员的徐莉佳,徐莉佳一只眼睛接近失明,一只耳朵几乎失聪。她是一位比赛型的运动员,一进入场地就特别富有斗志,技术相当娴熟,胆大而心细,平时训练很文静,投入比赛却泼辣果断。在每次比赛中,她始终战术清楚、技术稳定、表现出色。在此次伦敦奥运会的比赛中,前3轮比赛过后,她的成绩一度非常靠后,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一轮一轮努力地追赶,到第4轮她才追到总成绩的第6名,第6轮后名次才又上升1位,直到第10轮结束后,她才成为所有选手中的领跑者,但却与第2名选手平分,与第3名和第4名的选手只相差1分。决赛她的起航不好,她自己大胆选择右边的航程,率先绕过1号标,但马上在顺尾风的时候被裁判判罚了一

个原地旋转360度,这在决赛中对于一位选手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徐莉佳仍旧没有放弃,在迅速解脱后继续领跑,最终利用规则优势一直保持领先,最终拿下金牌。她通过比赛更证明了自己的毅力和坚强。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奥运东道主英国的强项中,一张亚洲面孔拿下金牌,这种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对中国甚至对亚洲都是一种鼓励。

帆船是一个智慧型的项目,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是选手提升水平获得冠军的基础。除了对帆船项目的热爱和刻苦训练的因素外,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对项目的深入理解,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奥林匹克精神有两层精髓,一是“更高、更快、更强”,二是“激励世人奋斗、超越自我。”也许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也要学习徐莉佳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不断的提高自身水平,让自己达到更高领域。

运动员:翁良岛

2012年8月13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0151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