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第一篇: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浅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摘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依据,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建议居民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卫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的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膳食指南 饮食指导 营养与健康

前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

正文: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人为数不多,这些问题会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大学生的膳食 构成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肉类、蛋类摄入量较少,但现在大学生不肯多吃,蔬果吃得少,饮食不规律,很少有喝牛奶的习惯,不吃早餐,校外就餐,爱吃零食,经常熬夜,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不好的习惯。

大学生的膳食应该是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及参加体力活动。大学生应该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盲目节食和减肥,不吃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每日变换食物花色品种,每餐做到平衡膳食,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以解决补钙 和增添优质蛋白质;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少吃糖和精细糕点,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限制嗜好品的消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定时进餐,注意一日三餐的营养比例,改变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零食要适量;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 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注意饮食卫生和文明进餐,进餐时思想要集中。此外,大学生应多食用含钙高的食物,如奶类、骨头汤等,必要时也可服用钙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论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了实践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对广大居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主体框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这十条是: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每个条目下均设有对条目中心内容进行阐述的提要和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说明。部分条目还附有参考资料。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为了帮助一般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主要内容,专家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简称“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直观展示了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还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由于我国居民现在平均糖摄入量不多,对健康的影响不大,故膳食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入量,但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太 2 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饮料。饮酒的问题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也有说明。

新膳食宝塔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其需要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口渴时再喝水。目前我国大多数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特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最近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数据及资料而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理顺了条目顺序,在坚持以科学为依据的基础上,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更加丰富通俗,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科学诠释当前居民在合理膳食上的误区和难题,主要特色有以下6点:

1.新增加了“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和“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两个条目,将饮水、零食及饮料这些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膳食内容引入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使内涵更加丰富全面。

2.在“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条目下和膳食宝塔中明确提出“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为指导居民天天运动提供了参照标准。

3.提出更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在“粗细搭配”的内容中“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在“如饮酒应限量”的内容中明确“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4.在坚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理念下,注重慢性病的预防。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中有2条是针对慢性病的预防的,即“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和“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其他8条的内容中也都有相关慢性病预防的内容。

5.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科学诠释居民对膳食认识的误区和难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在形式上增加了说明和参考资料,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有助于对条目的深入理解和实践;采用问答形式,解答膳食中常见问题和居民对营养认识的误区;有更多提供丰富科学信息的图表;对专业术语予以通俗解释,对于营养学界前沿新观念和新发现,给出了参考资料作为佐证,既满足了专业人士对指南理解,又能满足广大居民在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6.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在1997年的膳食指南中,针对婴儿的条目只有“鼓励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及不足900字的描述。在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婴儿又细分为0~6月龄婴儿和6月龄~12月龄婴儿。0~6月龄婴儿膳食指南条目增加到6条,有近7千字的描述,并提供了身长和体重增长参考曲线。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

结语: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饮食消费行为,最终达到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4ff9541727238a78 [3]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4]http://wenku.baidu.com/view/abd161f5f90f76c661371a0f.html [5]http://wenku.baidu.com/view/17974a39376baf1ffc4fad58.html

第二篇: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营养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摘要:科学饮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们对此十分忽略。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有序的生活及体育锻炼,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加大,营养需求增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作保证,将造成体力下降、精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学习。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健康问题、对策

前言:大学是学习科学知识,强身健体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们的饮食结构可谓非常的不合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功利思想使得大学生们养成了极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使得大多数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了大多数学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进而影响到整个民族体质。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1、偏爱零食。

大学生中喜欢吃零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而且多数零食味道浓厚,过于香甜或咸鲜,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

2、食用肉类过多

肉类是大多数人都喜食的一种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去肯德基、麦当劳等肉食为主的餐厅,同时也有很多人会摄入很多的肉食。但是,作为蛋白质的肉食摄入应该是有限度的。作为食品金字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位于金字塔的上层位子,因此一个人摄入蛋白质量不应过多。

3、校外就餐。

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在校外就餐的次数明显高于女生。他们选择校外就餐的原因:有的是认为校外饭菜价格适中,口味要比学校食堂好;有的认为校外就餐自由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经常是因为同学、朋友聚会而外出就餐。大多数学生校外就餐的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餐馆、街边小店、小摊上,但这些地方大多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4、白开水饮用量偏少。

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常以此替代喝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饮料和果汁。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5、果蔬摄入不足

果蔬层位于食品金子塔的底部,从这就不能不说明果蔬食品的重要。果蔬中拥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还有丰富的纤维素资源,对于人体有着非常大的好处,有排毒养颜的作用。

同时还有以下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

1、不吃早餐 大学生不吃早餐起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就没时间吃。其实,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天之计在于晨,吃好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清晨起床之后,及时弥补营养是一天中脑力、智力恢复的主要保证。不吃早餐会直接影响身体机能,长此以往,会导致低血糖,诱发肥胖,胆结石等疾病。

2、食用过多油炸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因其香味诱人,成为很多大学生常常抉择的食品,但油炸食品却不断受到健康组织和营养专家的质疑,主要是由于:1.油炸食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加入含铝的膨化剂,长期大批食用,铝在脑细胞中沉积对大脑有不利影响。2.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经高温煎炸后会分解出丙烯酰胺,它可以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第三食品的烹制用油,往往重复应用,导致脂类过氧化物积聚,这些物质可促使脑细胞早衰。同时,人体摄入的油过多,轻易发胖,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汗管等疾病.3、饥一顿饱一顿

大学生饮食无规律,有时间多吃点,没时间少吃点或罗唆不吃。这种饥一餐饱一餐的饮食模式最易导致体内脂肪贮备才能回升。对脾胃而言,忽而饥,忽而饱,必定会受到损害。

二、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1.帮助大学生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营养知识告诉人们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各种食物,从中获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能够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在食物选择消费、膳食行为等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会对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面向大学生全面开展营养教育和宣传,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形成的正确营养观念,是促使大学生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营养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人体只有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才能有效地维护身体的健康。大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和对营养素的需求往往因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膳食结构,使每个人都做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3、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膳食中充足的蛋白质可以保证生长 发育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建议在保证粮食摄入量的基础上,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供给蛋白质质量较好的食物,如畜肉类、蛋类、豆类等。

4、提倡吃早餐,积极推广课间餐 学生要改变忽视早餐的观点,食堂要增加早餐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如卤蛋、豆浆、肉包等,使学生定时定量地食用到较高质量的早餐。早餐热量要占全天的30%,质量上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1/3。根据目前的客观条件和饮食习惯,即使早餐吃饱,其质量上也难达到要求,所以,应推广课间餐,对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营养状况和减轻课间疲劳都有较好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能够主动地将营养科学知识我营养观念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结语: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科学摄取营养的途径。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营养的平衡,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一日三餐”的饮食制度,以科学的饮食获取必需的营养成分就能增进健康、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孙远明

《食品营养学》

帕特里克·霍尔福德

《 营养圣经》

帕特里克·霍尔福德

《人体营养手册》 阿德勒•戴维斯

《吃的营养与健康》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07版

第三篇:《动物营养与健康》选修论文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论文题目: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

号:201111621304 姓

名:陈永杰

学院专业:信息学院计科1113班 上课课室:钟海楼04024

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营养的来源。科学饮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们对此十分忽略。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有序的生活及体育锻炼,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加大,营养需求增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作保证,将造成体力下降、精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学习。然而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受约束,偏爱零食、偏爱洋快餐、偏爱油炸食品、白开水饮用量少、蔬菜摄入量偏少等等,饮食随意性大,易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因此,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合理营养的意识,培养他们营养健康的行为有其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关键字:大学生 饮食健康 对策

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从一些调查中看出,大学生饮食习惯较随意,存在不少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主食摄入量过少,不重视早餐,挑食,膳食不均衡。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营养问题及营养状 1 存在的营养问题(1)进餐习惯不良

电视佐餐,食不知味;润喉片当糖,口腔遭殃;偏食肉或蔬菜,身体很受伤;零食当正餐,上课昏沉沉;电脑很好玩,肠胃吃不消;食品色素超标,慢慢损害健康。并且由于零食当正餐,摄入太多的热量,导致了肥胖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2)摄入营养不足

光顾街边小摊,不知不觉染病;不喝牛奶,身体营养不良;烧烤好吃,代价太大。从我观察的现象来看,特别突出的是大学生不吃早餐这一现象。他们常把早餐时间用来睡觉,起床后即匆忙赶去教室上课,致使上课时血糖浓度降低,很快感觉疲劳,不但学习效率降低,身体也受到损害。不吃早餐的同学自以为可以利用第二节课后去补充能量,殊不知这样正好打乱了自己的生物钟,其结果是午餐没了食欲,不能好好地进食,导致下午不是饥饿就是腹胀,肠胃功能出现紊乱。有的同学在夜间临睡前还饱餐一顿,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科学告诉我们,无规则的进食很容易引起胃病,其中以胃溃疡最为普遍,这就是许多大学生肠胃功能不好、胃病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营养不足引起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基本的解决,如学生缺铁性贫血的产生率还维持在必定的水平,钙摄入不足的问题也比较凸起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对各种营养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为此以下需进行必要的科普,从意识上纠正大学生不良饮食习惯。

水果和蔬菜不仅是某些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来源,也是纤维素、果胶和有机酸的主要起源,它有保持血汗管健康、维持血脂水平、促进食欲、增进消化等作用。水产品营养丰硕,含有大批易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碘、铁、钙、磷、钾等。此外水产品富含DHA、EPA、心脏维护因子等功效性成分,存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和益智健脑作用。粗粮由于加工简略保留了许多粗粮中没有的膳食纤维,而且富含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能够促进肠蠕动,加强代谢功能。

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人类保持健康必须的营养成分。单靠一种营养素是无法维持健康的,虽然我们知道某些营养素对身体的某些器官比较重要,但这些营养素并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配合其他营养素,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肉、蛋、鱼、豆类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主要由大米、面粉及各种杂粮转化而来,脂类有动物脂和植物脂,动物脂包括黄油、鲜乳油和猪油等,植物脂有橄榄、核桃、花生以及一些野果,新鲜蔬菜和瓜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豆腐、鸡蛋、虾皮、绿叶蔬菜、海带、紫菜等食物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在每日的饮食中适量补充这些食物是必须的(动物脂不要过量摄入)。上述营养成分可以概括为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类,主要通过饮食来满足。科学认定,人的三类食物的大约比例是:糖类占55%~60%,脂类占25%~30%,蛋白质占15%。在食物的配备上,大体应参照这个比例进行。如果这些营养物质的摄取量与需要量相吻合,就做到了“饮食平衡”。

三、大学生健康饮食原则

除了从注意饮食卫生的角度来讲,在饮食前不仅要判定食品的洁

净程度和养成饭前要洗手的好习惯,还要做到:

第一,禁吃已经变质的花生、黄豆、玉米、核桃以及各种干果等食物,它们含有大量有毒的黄曲霉素,这类霉素可以在肾脏、胃、直肠、乳腺和卵巢中引起肿瘤;

第二,禁吃所有过期或变质食品; 第三,少吃腌腊制品食物;

第四,少吃油炸、含糖过多和可能使身体肥胖的食物;

第五,少吃茴香、花椒等辛辣调味品,这些调味品的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黏膜。

第六,晚上加餐半小时后再睡觉。节制晚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措施。

五、结语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因此,全面系统地学习营养的基础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营养教育可以通过由卫生人员面对面进行的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营养教育;在学校进行的营养教育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通过开设“营养与健康”公选课开营养教育是学生科学系统获得营养知识的最佳途径。总之,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营养的平衡,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一日三餐”的饮食制度,以科学的饮食获取必需的营养成分、增进健康、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 何志谦.人类营养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69~281.[2] 孙远明,余群力.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53~156.[3]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5~1356.[4] 李放,《关于在校大学生饮食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1009-6891<2009>01-0093-04 [5] 袁海峰,《当前在校大学生存在的膳食营养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06(9): 1701-1702

第四篇:营养与健康 论文

浅论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一、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一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诸多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皮肤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皮肤将失去弹性,粗糙干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粗糙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动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适当饮水。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活力。

8、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既可清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4.1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营养学家和临床医师认为,有目的的偏食对人体会起到保健作用。你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补充有缺陷的一面的营养食物。身体瘦弱者,适当多吃瘦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同时也应注意脂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量,以保持营养的平衡。脑力劳动者。每天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大脑对养分的需求,并适当增加含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禽肉、核桃、芝麻等。贫血患者。多吃动物肝脏和含氨基酸,蛋白质的水果和绿色蔬菜。皮肤干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萝卜,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摄入鱼、虾、蟹、酒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

第五篇:营养与健康论文

营养与健康论文

一、个人信息

xxxx

二、摘要

“血气”是中医用来表示人体能量的名词。根据经验,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而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的。所以本文就从传统中医的“血气”出发,探究作息与饮食对“血气”的影响,从而寻找养生与保健的新思路。

三、正文

“血气”及血液与气息,是中医用来说明人体能量的名词。但是人体内并没有任何物质称之为“血气”。根据中医的解释,血气包含人体的许多物质,其中血液是人体能量最重要的代表。在传统理论中,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而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的,所以“血气”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人体的状态并不只是机械地按照是否生病来判断。还有一种状态叫做“未病”,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而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

所以我们就应该在平日注重保健和养生,使血气达到充盈的平衡状态。

子午流注自然清理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

从上文可以看出人体12个静脉与12时辰的联系。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点到凌晨2点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我们只有养成合理作息,顺应自然规律,使身体自然地清理并排除毒素,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合理膳食

现在医学发达了,很多在古代被视为绝症的病,现在都可以由抗生素轻易解决。但是我们并不能等到疾病已经严重到需要治疗才去吃药解决,需要防患于未然。所谓“病从口入”,我们身上很多的疾病都和自己不合理的饮食有关。暴饮暴食,或者恶性节食,亦或是吃太过精细太过油腻,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多多少少的危害。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富足,商品多样,食物更是丰富多彩。但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的流行导致了“肥胖症”的普及。同时“以瘦为美”的观念,促使许多原本就不胖的女生追求骨感美而节食,甚至是绝食。

而我认为减肥瘦身应从均衡营养做起。要达到营养均衡,平常饮食各方面需多加注意,天天各类食物进餐要多样化、均衡、数量适宜,并不是一味的多吃或是少吃,而是要做到在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脂肪、淀粉之后少吃一些,保持八分饱。健康的减肥是应当限制膳食的总能量,而不仅是限制脂肪的摄入。

同时健康从细节开始,把健康依靠于药物的作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影响一个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基因外,另有后天的生活体式格局、举动和健康观念等。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气及一些长寿者的经验,主要是运动、饮食及均衡而宽大旷达的心理素质来保持健康。

在我们的食物中(除酒精外)能够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有三种,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大生热营养素,有时也称之为三大宏量元素或能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这三大营养素供给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30%。膳食纤维的量虽然还没有合适的比例,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膳食纤维不应少于25克,最好是30克,最好吃粗粮50克~100克。

从产能看,每克脂肪产能约9千卡,是蛋白质(4千卡/克)或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的2倍多。因此富含脂肪的食物称之为高能量食物,如动植物油脂、肉类(畜禽肉)、坚果类食物如大豆、花生、核桃、松子、葵花籽、杏仁等;碳水化合物来源于谷类和薯类或经过加工获得的糊精、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蛋白,动物性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植物蛋白主要是大豆蛋白质。

如果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人体需要量,就会造成体脂的堆积,使人肥胖,由于肥胖带来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反之,如果长期摄入能量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结核、癌症等。

按照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为保持健康体重,能量在一日三餐中合理分配原则是: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进餐时间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进行为宜。同时饮食布局要合理多样。现在的健康观念认为,在制作膳食的历程中应做到荤素、粗细配搭。多食用含维他命多的蔬菜、瓜果。多食用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铁等元素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牛羊肉、牛奶、豆成品,此乃蛋白质的来源。少吃盐腌、油炸及熏制的食物。健康的人体需要多种营养食品营养与健康素,纯一种食物难于全数餍足,只有多样化,才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他命、纤维素,以维持人体酶的系统性,增加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个细节了解身体状况

1、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血气充足,头发枯燥发黄开叉是血气不足的表现

2、看眼睛

看眼睛要看眼白的颜色,熟话说人老珠黄,其实就是指眼白的颜色变的浑浊、发黄、有血丝就是血气不足的表现,相反眼睛大而有神是血气充足的表现

3、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有弹性没有斑点代表血气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青发红,暗黄都代表血气不足

4、看睡眠

入睡较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血气足说明,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表示血气不足的及时补血养气

5、看指甲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除了小指其余的指甲都应该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该是占据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应该是不超过全指甲的1/5,如果指甲上没有半月形或者是只有大拇指上有就表示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血气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指甲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大过多则易患上甲亢、高血压。

四、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血气”、“亚健康”

2、《子午流注图解》http://

3、《均衡饮食》http://wenku.baidu.com/view/d23fffc22cc58bd63186bd5b.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