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Linux系统下一些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

Linux系统下一些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



第一篇:Linux系统下一些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

Linux作为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专门的网络

服务器,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本文将介绍

在Linux系统下一些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

1、本机上数据的手工备份

Linux系统上配有功能强大的tar命令,可以灵活地备份数据。tar最初是为了制

作磁带备份而设计的把文件和目录备份到磁带中,然后从磁带中提取或恢复文件。当

然,现在我们可以使用tar来备份数据到任何存储介质上。tar非常易于使用稳定可靠,而且在任何 Linux系统上都有这个命令。因此是最经常使用的备份工具。

(1)使用tar命令备份数据的格式如下:

$ tar cvf backup.tar /home/html

上述命令是将/home/html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打包成tar文件backup.tar。

cvf是tar的命令参数。

c代表创建一个档案文件,v代表显示每个备份的文件名字,f表示tar创建的档案文件名是后面的backup.tar,/home/html 代表tar要备份的文件或和目录名。

(2)使用tar命令恢复数据的格式如下:

$ tar xvf backup.tar

上述命令将备份文件backup.tar恢复到当前目录下。

通常情况下,tar对文件进行备份的时候并不对文件进行压缩,因此备份文件的

尺寸非常大。使用如下的命令,将使tar在备份结束以后,自动使用gzip命令对备份

文件进行压缩,得到一个相应的gz文件。

$ tar zcvf backup.tar.gz /home/html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压缩文件backup.tar.gz。

backup.tar.gz是压缩的备份文件。

2、本机数据的自动备份

使用上述命令,我们可以手工备份数据,但是每天定时做这些操作可能比较繁琐

。当然,Linux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进行自动备份。这就是cron。

cron是一个后台进程,一旦启动,将根据自己的配置文件定时地执行任务。我们

可以编写一个shell脚本文件来进行文件备份,然后让cron定时地启动这个脚本文件

来对数据进行备份。

例如,我们每天备份/home/html目录下的所有的文件

到/home/admin/backup/backup_xxxx目录下,xxxx代表备份的日期。这个工作,可

以编写一个如下的shell脚本backup.sh来进行:

#!/bin/sh

cd /home/admin/backup

year=`date +%Y`

month=`da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mkdir backup_$now

tar zcvf backup_$now/backup.tar.gz /home/html

这个脚本在备份数据的时候,自动读取系统日期,然后以系统当前的日期建立一

个新的目录,将备份的数据打包压缩放在这个目录中。我们可以在系统中通过执行: $sh backup.sh,完成备份工作。如果键入:$chmod +x backup.sh,可以将

backup.sh设置为可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键入$./backup.sh来运行备份

脚本文件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在系统负载不是最大的时候来进行数据备份。通

常,我们可以选择每天的凌晨3:00来进行数据备份(这段时间,你的服务器访问的人

数应该最少吧?)。把一切工作交给 cron吧。cron启动以后,它检

查/var/spool/cron/目录中的配置文件来找到所要执行的任务和执行任务的时间,依

据这些设定在规定的时间执行规定的任务。

这个任务配置文件可以由crontab-e 命令来编辑。

其格式为每行代表一个任务和规定的执行时间。

每行由6个域组成:

分钟小时每月的天月星期命令

上述6个域之间用空格或Tab分开,其中:

分钟:分钟域,值的范围是0到59

小时:小时域,值的范围是0到23

每月的天:日期,值的范围是1到31

月份:月份,值的范围是1到12

星期:星期,值的范围是0到6,星期日值为0 命令。

所要运行的命令特别的,如果一个域是‘*’,表明命令可以在该域所有可能的

取值范围内执行。如果一个域是由连字符隔开的两个数字,表明命令可以在两个数字

之间的范围内执行(包括起止两个数字本身)。如果一个域是由逗号隔开的一系列值组

成的,表明命令可以在这些值组成的范围内执行。现在,我们编写一个文件,用以在

每天的凌晨3:00启动备份shell程序。

键入:crontab-e 命令,然后输入: 0 3 * * * backup.sh 输入完成后,存盘退出。

键入crontab-l 来检查刚才的输入是否正确。好了,这样只要Linux服务器不关

机,每天凌晨3:00cron都会自动启动backup.sh脚本来对数据进行备份的。你就可以

高枕无忧了。

FMS的备份方法

一、备份数据说明:

Foxmail Server系统的数据分为以下几种:

邮件数据:存在于系统相应目录中。这是比较重要的数据,主要是存放所有用户 的邮件内容,邮件信息,邮箱信息,过滤器信息。

目录结构为:[邮件数据存放根目录]/[服务域名]/[用户帐号第一个字母小写]/[

用户帐号]/[邮箱结构]。例如,在默认安装的情况下一个在 bodachina.com域中的

admin用户他的邮箱目录为:/home/webmail/bodachina.com/a/admin用户信息数据:

存在于数据库中。存放的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用户地址本数据:存在与OPENLDAP中。主要是用来存放用户的地址本信息。在默

认安装的情况下,数据存放在/usr/local/var /openldap-ldbm日志文件:包括邮件

服务器日志文件,WEB服务器日志文件等,存在于各个服务器相关目录中。在默认安

装的情况下,WEB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会存放在/usr/local/resin/log;邮件服务器的

日志文件回存放在/var/log/qmail的目录中。

临时数据:存放在系统临时目录中,通常是/tmp/webuser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的

临时数据。

二、数据备份方法说明

数据备份分为以下步骤:

建立备份数据存放目录、日志存放目录。用户可以把备份数据存放

在/home/foxmail/backup;对邮件数据进行打包。根据不同的系统安装情况,邮件数

据目录可能不同。默认情况下,邮件数据目录被定在/home/webmail/下。具体情况请

查阅系统安装手册。打包命令:

cd /home/

tar vcvf maildata.tar.gz webmail mv maildata.tar.gz

/home/foxmail/backup/xxx_maildata.tar.gz其中xxx是一个事件注释。

对用户信息从数据库中倒出,备份。具体命令是:mysqldump –u[数据库用户名

] –p[数据库密码] [数据库名] > userdata.sql

默认情况下,系统安装的数据库用户名,密码和数据库名都是:qmail

导出后,请把userdata.sql移动到备份数据存放目录中。具体命令:

cd /home/foxmail/backup

mysqldump –uqmail –pqmail qmail >xxx_userdata.sql 或者直接把数据库目录打包备份,在mysql数据库存放数据的目录下可以看到一个名

叫qmail的数据库,用户可以用上面的打包方式对qmail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

对地址本数据进行备份。对OPENLDAP的数据目录进行打包。默认情况下是

/usr/local/var/目录,具体命令:tar zcvf addrdata.tar.gz [LDAP数据目录名],并把数据包移动到备份数据存放目录下,方法与上面类似。或者用户可以使用

OPENLDAP的命令进行备份:ldapsearch –b ‘o=FOXMAIL’ objectclass=*-x –H

ldap://192.168.1.227:1212 >ldapdata.ldif如果用户地址本数据太多能会出现搜索

上限问题,可以修改OPENLDAP的配置文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修改方法是:

在/usr/local/etc/openldap/slapd.conf文件中插入:

sizelimit 50000

对日志文件进行备份。通常是备份邮件服务器日志和WEB服务器日志。默认情况

下,邮件服务器日志目录为/var/log/qmail/,而WEB服务器日志存放

于/usr/local/resin/log/目录下。请把相关文件打包,移动到日志存放目录中。

对临时数据进行删除。在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系统数据目录中,会积累了一

定容量的临时数据。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空余系统磁盘空间,请把临时数据删除。

具体方法是:把FoxmailServer停掉,命令FoxmailServer stop;把临时目录中的所

有目录删除(默认在/tmp/webuser/下),进入/tmp/webuser/,把这个目录中的所有

目录和文件,一并删除。

三、用cron对FMS进行数据备份

1、增加cron纪录:

crontab–e

增加纪录行:0 3 * * * /home/foxmail/bin/backup.sh

2、创建脚本:/home/foxmail/bin/backup.sh #!/bin/sh year=`date +%Y` month=`da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mkdir /home/foxmail/backup/$now cd /home/mysql/data/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mysql_qmail.tar.gz qmail

cd /usr/local/var/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openldap-ldbm.tar.gz openldap-ldbm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openldap-slurp.tar.gz openldap-

slurp

cd /home/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webmail.tar.gz webmail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就可以在每天三时对系统数据做一个备份,不过在大用户量的

情况下,就不必对webmail做每天的备份,因为这样很快就会占满所有硬盘空间。可

以backup.sh中把相应的行注释掉。

数据备份方法说明:

当系统出现灾难性故障,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数据来恢复系统,步骤如下:

把邮件数据备份包maildata.tar恢复到系统的邮件数据存放目录中;把用户信息

备份文件userdata.sql恢复到数据库中,具体方法是:用数据库帐号进入数据库(默

认为qmail);通过命令show tables获取所有表信息;通过命令drop table [表名],把所有表删除;退出数据库;通过命令mysql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数据

库名] < userdata.sql,重新把备份数据导入数据库。

把地址本备份信息覆盖原来的数据文件,默认情况是/usr/local/var下的

openldap的相关文件。

小结

实际备份脚本backup.sh:

#!/bin/sh

year=`date +%y`

month=`da

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exp tbpf/tbpf@ora9i file=/home2/tbpf_backup/TbpfDB$now.dmp owner=tbpf

cd /home2/tbpf_backup/

tar zcvf /home2/tbpf_backup/tbpf_backup_tar/TbpfDB$now.tar.gz TbpfDB

$now.dmp

rm-rf TbpfDB$now.dmp

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exp tbpf/tbpf@ora9i file=/home2/tbpf_backup/TbpfDB$now.dmp owner=tbpf

cd /home2/tbpf_backup/

tar zcvf /home2/tbpf_backup/tbpf_backup_tar/TbpfDB$now.tar.gz TbpfDB

$now.dmp

rm-rf TbpfDB$now.dmp

第二篇:系统数据备份方案

系统数据备份方案

采供血信息系统从开始正常运行,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积累数据。在采供血机构中一切基于业务流程的活动都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在系统运行中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如人为误操作、硬件损毁、电脑病毒、断电或是天灾人祸等造成网络系统瘫痪、数据丢失,这会给采供血机构、献血者和用血者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避免这种损失的最佳途径就是为系统进行可靠的数据备份。备份方案

1.1 备份策略 建立一套完整的备份策略,是做好备份的先决条件。(1)备份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需要,可以选择每周、每日、每时进行备份;(2)备份介质:使用的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等进行备份;(3)备份方案:目前常用的方案有双机备份、磁带备份、异机备份等方案,备份方案的选择是备份策略中最关键的一步;(4)自动备份和手工备份:自动备份是指计算机按预先设定好的时间自动启动备份作业,手工备份是指程序员不定时的人工启动备份作业;(5)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索引损坏或数据丢失。由于不能对实时库进行检查,所以在数据备份后通常要对备份数据库进行完整性检验。

1.2 常用备份方案

1.2.1 双机备份 双机备份分为双机冷备份和双机热备份两种。双机冷备份为一台主机实时工作,一台备用机等待备用。这种方案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实现实时数据备份。对于采供血机构的工艺流程对于数据连续性要求很强,基本无法使用备用机工作。双机实时热备份为双机镜像和共享磁盘阵列两种方案。双机镜像方案是准备两台在软件和硬件配置都要完全一样的服务器,分为一主一备,并互为镜像。将主数据库服务器上的表、文件、数据库或全部内容通过专用连接通道镜像到备用服务器上。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由主服务器迅速装载事务处理日志到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将接管事务处理日志继续完成主服务器的操作。优点是简单、便宜;缺点是降低系统效率,对数据维护的能力与共享磁盘阵列方案相同,都无法防止逻辑上的错误,如人为误操作、病毒和数据错误等。共享磁盘阵列方案为两台主机共用一个磁盘阵列。优点是不降低系统性能,为目前较为流行的主流技术,但要求磁盘阵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较为先进的备份方案为多主机集群方案,多台主机都在同时分别工作,当其中一台主机故障,其它主机可以接管故障机的任务。这种方案在“理论上”十分完美,可以避免冗余服务器的闲置浪费,但在系统方案设计中,仍要考虑一台主机故障后,全部任务交给备份机,备份机是否有能力承担全部任务,因而硬件冗余能力必须大于系统负载,故冗余硬件能力的闲置在理论上是不可避免的。双机备份方案主要有三种模式:Mutual backup(双机同时工作相互热备份)模式虽然可各自执行各自的作业,但在出现故障时,前端客户机的工作需重新开始;Hot standby(双主机固定热备份)与Muster-Slaver(双机主从热备份)的区别在于原MASTER主机修复后是否从SLAVE恢复到MAS-TER。由于目前所有的热备软件均不能解决数据库的故障,数据库的安全和可靠性仍需单独维护。另外,数据库的切换时间与数据库的数据量及进程的复杂性有关,所以应尽量减少数据的切换、数据库的回滚及系统重新启动等。

1.2.2 异地备份 选择1台与主服务器配置相近的备用服务器,建立1个与主服务器数据库同名的数据库。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异地传送工具,通过设置定时由计算机自动地把主服务器数据库中的数据传送到备份数据库上。如果主服务器系统出现故障时,启用该服务器通过网络做临时性单机运行。一旦主服务器系统瘫痪,只要重新在主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或重装数据库,就可以利用异地传送工具把备用服务器上的数据传回至主服务器,确保数据安全恢复。这种方案近似于手工完成备份和恢复工作。优点是简单,可根据服务器的瘫痪情况控制数据的恢复程度。缺点是不能实时备份主服务器数据。

1.2.3 磁带备份 磁带备份就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磁带备份长期以来一直是首选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磁带介质不仅能提供高容量、高可靠性、可管理性、容易携带和保存,并且价格便宜。常用的硬件设备包括磁带机和磁带库。磁带库是一种框式封闭机构,由数台磁带机、机械手、数十盘磁带构成。它能够提供基本自动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可以实现连续备份、自动搜索磁带。在备份软件方面,通常使用操作系统本身所提供的备份功能。缺点是磁带质量常常影响存储效果。我站数据备份方案

2.1 血站信息系统的特点(1)工艺流程性强。整个流程包括献血者档案管理、血液采集、检测、搬运、制备、包装、发出、报废、销毁、血费收取、血液返还等,环节众多,纷繁复杂,对于信息的一致性要求极高。(2)判定机制健全、严格。为保证提供血液安全、有效,保证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信息判定机制对于各种情况的判断要非常细致,对信息的完整性要求很高。(3)业务信息时效性强。

2.2 数据备份方案 根据我站信息系统的特点,笔者采用了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选用双机热备、磁盘阵列技术的硬件设备配置方案为主,异机备份为辅的数据备份方案。

2.2.1 硬件环境 两台服务器采用IBM xSeries225,单PII-II2.8CPU,512M,本地硬盘36.4G,分别装有10/100M网卡。服务器通过光纤集线器与一个IBM磁盘阵列柜相连,以共享其36.4G的磁盘空间作为双机热备服务器组。一台联想T200服务器作为异机备份服务器。

2.2.2 软件环境 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2000企业版,O-RACLE805,VERITAS BackUP EXEC。2.2.3 备份 系统采用VERITAS BackUP EXEC软件,实现对Oracle数据库的在线备份。备份Oracle数据库之前,每个数据库的Oracle数据库日志模式设置为ARCHIVELOG模式,并且启动每个数据库的自动归档设置,以便Oracle代理 程序能在运行备份操作之前,将每个表空间置于备份模式。由于我站信息系统数据发生经常性的变化,该系统采用完全备份策略,每天备份整个联机数据库。系统每天定时将主备份服务器上的数据备份到异机备份服务器。

第三篇:关于购买数据备份系统请示

关于购买数据备份系统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医院领导:

目前我院的收费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只有本机单硬盘和单一手工备份,为使将来数据的安全此系统还应配置一套专业的备份系统,此系统部署后可以对主站各服务器操作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提供独立完整的备份和恢复方案。对此备份软件所要达到的安全性及实现的功能要求如下:

一、实时备份:对主服务器中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及非结构化得文档数据)进行实时热备份,当主机存储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做到零数据丢失。

二、任意时间点回退:在保证实时热备份的同时可以对数据库的数据变化进行监控,因某种因素导致主服务器数据库出现数据丢失或逻辑错误,可以通过回退功能回退到数据丢失或逻辑错误之前状态。

三、接管功能:当主机宕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分钟左右)备机接管主机对外提供服务,保证可容许终断服务时间的长度小于一分钟。

四、集中备份:可以把多个主机中的数据集中备份到一台备份机中,集中化管理,节约硬件成本。

五、异地容灾:可以在异地远程做一备份,当本地遭受大的数据灾难,可以通过异地远程的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在参考调研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与价格后,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部门申请购买一套“备特佳”容灾备份系统和HP网络服务器(型号:686146-AA5)。

以上软硬件设备的报价:92300.00元,其中:备份软件79600.00元,备份服务器:12700.00元,妥否,请批示。

医院微机室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九日

第四篇:数据备份

RA数据备份

使用ssh登陆RA数据库10.1.158.11

运行命令:

scp /home/oracle/backup/ra*.dmp oracle@10.209.28.1:/home/oracle/ra.dmp

然后回车;

会提示输入密码,输入oracle回车即可;密码是不显示的,正确后就会上传,显示上传文件大小和速度

CA数据备份:

使用ssh登陆CA数据库10.1.157.11

运行命令:

运行命令:

scp /home/oracle/backup/ca*.dmp oracle@10.209.29.2:/home/oracle/ca.dmp

然后回车;

会提示输入密码,输入oracle回车即可;密码是不显示的,正确后就会上传

KM数据备份

进入一楼机房,进入到玻璃门,桌子上有一台开着的台式机,打开显示器;

使用ssh登陆到KM数据库服务器10.1.156.11

wget下载/home/oracle/backup/km*.dmp;

回到制证室,ssh登陆到灾备KM服务器10.209.30.1;

将文件改名为km.dmp上传到/home/oracle目录下。

Mkdir

mv

第五篇: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最全面的宝贵数据备份解决方案(1)http://stor.51cto.com 2005-11-15 15:01

中关村在线

我要评论(0)摘要:备份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也不是简单的方便拷贝。很多电脑用户只想享受电脑带来的种种便利,因为怕麻烦、心存侥幸怕而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来进行系统的备份。随着我们处理数据的增多,宽带使用越来越频繁,感染病毒和被攻击的机会越来越多,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更有必要。标签:数据备份

数据保护

增量备份

备份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也不是简单的方便拷贝。很多电脑用户只想享受电脑带来的种种便利,因为怕麻烦、心存侥幸怕而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来进行系统的备份。随着我们处理数据的增多,宽带使用越来越频繁,感染病毒和被攻击的机会越来越多,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更有必要。

方案一:增量备份

第一步:下载工具

现在人处理数据非常多,如果完全通过拷贝法来备份数据,显然不太合适,这时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时,我们可以使用xxcopy(http://download.zol.com.cn/detail/10/91481.shtml)来帮助我们实现此操作。

下载后,把xxcopy.zip压缩包解压到一文件夹下,再双击install.bat文件,程序询问时,一律按下Y键可把它安装到系统文件夹下。

第二步:编写批处理命令

假设我们要把D:data下的所有新建或更新过的文件(夹)拷贝到E:back文件夹下,那可以按下Win+R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notepad,启动“记事本”工具,然后输入如下命令:

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yy

然后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把该文件保存为d:back.bat文件。

以后只要双击d:back.bat文件,xxcopy就会把D:data下新建的E:back文件夹下,适用于文件的备份工作。

第三步:深入理解参数

xxcopy参数非常多,上述用到参数意义如下:

/s 表示连同子文件夹处理

/k 源文件仍保留其原有属性 /h 连同系统、隐藏文件一起拷贝

/bi 只拷贝新建或更新过的(根据文件时间和长度判断)文件

/yy 覆盖文件时自动回答“是”,并不出现提问信息

方案二:只备份相关文件

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备份某一类型文件,如*.doc、*.xls、*.ppt、*.txt等,而无需备份其他文件,这时仍可以使用xxcopy完成。

大家只要启动“记事本”,输入如下命令:

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yy /in*.doc /in*.xls /in*.ppt /in*.txt

把它保存为include.bat,双击它,只会备份d:data下的*.doc、*.xls、*.ppt、*.txt文件到e:back文件夹下。

小提示

多种类型文件分别用/in参数隔开,并把/in参数放在命令行的最后。如输入

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yy /in*.doc /in*.xls /in*.ppt /in*.txt /in*.bmp /*.tif,则还会备份*.bmp和*.tif文件。

方案三:垃圾文件不备份

有时,我们并不想备份*.tmp和*.bak文件,这时可以启动“记事本”,并输入如下命令:

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yy /x*.tmp /x*.bak

把它保存为exclude.bat,双击此文件,则只会备份d:data下除了*.bak和*.tmp的文件到e:back文件夹下。

小提示

★多种类型文件分别用/x参数隔开,并把/x参数放在命令行的最后。如输入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x*.tmp /x*.bak /*.abc,则xxcopy也不会处理*.abc文件。

★打开“命令提示符”,并切换到相应文件夹下,输入

xxcopy *.tmp /s /h /yy /rs可把当前文件夹(包括了文件夹)下所有*.tmp文件删除掉,再输入xxcopy *.bak /s /h /yy /rs则把当前文件夹(包括了文件夹)下所有*.bak文件全部删除掉。

方案四:备份指定日期文件

输入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da:2003-12-22,只备份2003年12月22日之后的文件。

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db:2003-12-25,只备份2003年12月25日之前文件。

xxcopy “d:data” “e:back” /s /k /h /bi /da:2003-12-22 /db:2003-12-25,只备份2003年12月22日和2003年12月25日之间的文件。

方案五:只复制当天文件

很多公司的数据是每天备份一次,这时可以使用robocopy来帮助我们仅备份当天的文件,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

robocopy小档案

软件版本:1.70 软件大小:31.7KB

软件性质:免费软件 适用平台:Windows 9x/Me/NT/2000/XP

大家只要从http://www.feisuxs/tools/tool_details.aspx?tool_id=321下载此工具,下载后得到robocopy.zip文件,然后把其中的robocopy.exe和robocopy.doc都解压到Windows安装文件夹下,以方便随时调用它。

接着,启动“记事本”,输入如下命令:

robocopy d:data e:back *.* /s /maxage:1

保存此批处理文件为today.bat,以后只要双击此文件,即可把d:data文件夹下的所有当天文件备份到e:back文件夹下。

方案六:备份到服务器上

公司都有公共文件服务器,很多时候,可以把文件备份到服务器上。这个任务同样可以通过robocopy来完成:

启动“记事本”,输入如下命令:

robocopy d:data fileserverbackup *.* /s

保存此批处理文件为backser.bat,双击此文件,即可把d:data文件夹下的所有当天文件备份到fileserverbackup文件夹下。

方案七:压缩备份

随着数据处理量越来越大,把数据压缩备份也越有必要。我们可以先新建一个RAR,如datadatabakdatabak.rar。然后选中它,按下Ctrl+C键复制它。再启动“资源管理器”,再打开Sendto文件夹(如果你使用Windows 9x/Me,请打开C:WindowsSendto文件夹。如果你使用Windows 2000/XP,那可以打开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PROFILE%SendTo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快捷方式”命令为它生成一个快捷方式,如“备份到服务器”。

以后,要备份数据,只要选中欲备份的数据,右击,选择“发送到”→“备份到服务器”即可快速把选中的文件备份到datadatabakdatabak.rar文件中(如图1)。

方案八:定时压缩备份

请确认你的工作文件夹,如D:Work文件夹下的所有新文件。接着,右击Work文件夹,选择WinRAR→“添加到压缩包”命令,打开“压缩包名称和参数”窗口,再单击“常规”标签,在“压缩文件名”中输入datadatabakwork.rar文件(如图2)。

再单击“备份”标签,勾选“打开共享文件”、“按掩码产生压缩文件名”和“保留以前版本的文件”复选框(如图3)。

再单击“时间”标签,再单击“文件处理”下“包含文件”下拉列表框,选择“ 之后修改”,然后再设置一个时间,如200316 19 :29 : 26(如图4)。

接下来,单击“配置”按钮,选择“保存当前设置为新配置”命令,在“配置名称”中输入备份方案名,如“备份Work”,同时选中“保存压缩文件名”和“保存选定文件名”及“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前的复选框(如图5)。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压缩文件名和配置”窗口,按下“确定”按钮备份文件。

接下来,单击“程序”→“设置”→“控制面板”,双击“计划任务”打开“计划任务”窗口。然后把桌面上生成的“备份Work”快捷方式拖放到“任务计划”窗口。

双击“备份Work”图标,单击“日程安排”标签,单击“任务计划”下拉列表框,从中选择“每天”,而“开始时间”设置为自己的时间。如图6,我们设置为中午12:00吃饭时,再单击“设置”标签,取消选中“电源管理”下的“如果计算机使用电池来运行(如图6)。

通过上述设置后,到了你设置的时间,机器就会自动备份D:Work下的所有所有文件到datadatabak文件夹下,而且更酷的是,备份文件会以日期和时间作为文件名,并不会重复,以方便你调用相应版本。

方案九:下班后备份、完成后关机

通过“计划任务”和WinRAR,我们也可以实现下班后备份数据,备份后关机的目的:在制作配置文件时,单击“高级”标签,然后选中“后台压缩”和“完成操作后关闭计算机电源”复选框(如图7)。再在图6窗口中设置开始备份操作时间为下班时间,如18:00,这样备份完数据后,机器会自动关闭。

小提示

★如果我们想备份多个文件夹下的数据,可以多建立配置文件,并把它们添加到“任务计划”窗口中。

★备份完成时,最好自动锁定机器:先在桌面上新建一个名为“自动锁定”的快捷方式,其中的命令为rundll32.exe user32.dll,LockWorkStation。接着把这个快捷方式拖到“任务计划”窗口。然后双击该图标,单击“日程安排”标签,单击“任务计划”下拉列表框,从中选择“空闲时”,在“当计算机空闲时间超过xx分钟”处将时间改为1分钟。再单击“设置”选项卡,取消所有选项的勾选。完成以上设置后,按“确定”按钮,再在打开的窗口中输入系统管理员密码,退出设置窗口。这样,当我们离开机器,一分钟后没有操作,则机器会自动被锁定。这样,在备份数据时,会安全很多。可以防止同事在你机器上随意操作。

方案十:备份多个文件、文件夹

如果你的文件放在多个文件夹下,并且想备份这多个文件夹中的内容,可以这样来操作:

先在D:上建立一个备份列表文件,如back.lst,在其中你欲备份的文件或文件夹,如:

D:Work1*.* D:Work2*.* datawork*.* serverdocs*.* ……

接下来,可以右击桌面,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命令,在其中输入C:Program FilesWinRARWinRAR.exe a-ep2-ibck datadatabakdata.rar @d:backup.lst,即最后的命令行应为:

“C:Program FilesWinRARWinRAR.exe” a-ep2-ibck datadatabakdata.rar @d:back.lst(如图8)

再为这个快捷方式命名为“建立备份文件”。双击该快捷方式,WinRAR即可在后台自动读取back.lst文件中要备份的文件或文件夹,并把它们备份到datadatabakdata.rar 文件中了。

接下来,同样把该快捷方式放到“计划任务”中,然后为其指定运行时间。就可以定时备份多个文件或文件夹中的内容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