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曾氏116种派语大

曾氏116种派语大



第一篇:曾氏116种派语大

楼主

曾氏116种派语大汇编

曾毓盛

以下收集的共有116种不同的派语,乃根据《曾氏宗亲网》内的有关资料和大家QQ聊天交流所得而编,供各位宗亲参考、研究、探讨与交流。辈字后面括号里的数字表示派数,其后面没有的辈字则依次类推。整句都没有数字的,是因为不清楚,故没写,如有不对,还请海涵,且给予指教!如有不全,还望补上!欢迎大家将需要改错补漏的信息发至我的QQ邮箱:40182933@qq.com,或者单独聊天,以便于我完善此资料,谢谢各位宗亲!

1、武城派(全国大多数宗亲均属于武城派):

我们曾氏从开派始祖曾子参公开始,直至第六十二派,均无全国统一派行。直至康熙61年,即1722年,清圣祖仁皇帝(康熙皇帝)御赐孔、孟、颜、曾统一派语,我们曾氏才有全国统一的派语。但是该派语由于某些原因,全国曾氏并没有全部采用,而只是武城派普遍采用。

清康熙年间圣祖仁皇帝御赐“弘(63)、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为圣裔排行命名,故谓之名派。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继”字因曾族避大宗讳名改作“纪”。因此,后来全国各派行统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道光年间宣宗皇帝续赐名派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清同治年间穆宗皇帝再续赐十字: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注:此十字为南宗曾氏族谱总局民国版《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东宗没使用。各地分支族“扬”字后有不同续派语。)1912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代表民国政府颁发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一说是孙中山,又说是一九二○年孔子七十六代孙令贻所续,时值北洋政府批准咨行各省四姓圣裔遵用。)武城派又分为四支:

1、武城圣裔(东宗):宏(63)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未用“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等10字。)

2、武城南宗:宏(63)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未用“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等20字)。

3、武城香港:宏(63)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未用“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等10字)。

4、武城慈禧:宏(63)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未用“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等30字,但用了“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10字。)

另:四川内江响石镇武城曾氏:希言公彦承宏,宏(63)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历代朝廷用,治国贤能邦(未用“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等10字,最后10字也不一样。)

2、圭公房糸部分后裔:盛(65)会家安定,应宣象愈贤,永绳高显达,还见向临传,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类由居敬锡,栾运至连绵

3、旧公房糸部分后裔:光明应正大,敦德承光训,崇仁启厚昆,惟期诸俊彦,齐楚振家声

4、旧公房糸五十六世主宗广公瑞金房糸族谱字辈:宗伯太诫东、孔世绍以昌、中元继承宣、同从光祖德、敦睦振伦常、应沾前泽远、惟裕后贤章、起发兴朝日、文明显万方、家庭徵鼎盛、国运庆天长、立业希尧舜、建功仰禹汤。

5、略公房糸部分后裔:祖德培麟趾,宗功兆凤鸣,英华逢盛世,友彩肇林明

6、裕振公派:仁(57派)玉天章海,山水盛景长,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宜正义,俊杰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

7、南丰(略公)房系二源曾氏族谱(吉水派语):文(65)章节义,性道勲名,志学而立,知命从心,齐家治国,兴让敦仁,求其在我,行之以诚,修身为本,明德新民

8、江西宁都:孙谋期克绍 诚正达家方...

9、江西丰城荣塘镇白沙24支派(曾氏家庙地址在荣塘镇店里村许山福地)公亮的后代,自修家谱记载:洪(69)世文章遠,淵源德澤深,世应亨嘉日,明庭佐圣君,文章华仕国,学业秉彝伦,师范一时立,纲常万载存,诗书相继美,金紫建垂勋―――在重庆市万州区有与部分相同的字辈:文章华仕国

10、江西省全南县某支派派语:千(51)德必成曾

世尚本正先

永宝其兴大 吉昌克复延

11、江西祖籍的某一支派派语:正-永-志-启-定„

发表 2010-08-13 21:13:05

第2楼

12、龙山派:圭(66)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贻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福建的宗亲大都属于龙山派

13、龙山派某一支派:宏(51)道经纶远,渊源德泽深;世应亨佳日,明廷佐圣君;文章华大国,学业秉彝伦;师范随时立,纲常恒古存;诗书相继武,作述先迎门,家运三星次,躬调七政尊。

14、福建平和支派:子(56)宗垂令绪,宏(61)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绵礽,令德维绥祐,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光复振家声

15、福建晋江县内坑派:得(55)职克钦洪,孚光至锐淑;懋耀维锺泽,森昭德愈鸿;作善家余庆,修身世永昌;仁慈存尔志,忠孝立其心;道 学宗先哲,诗书则古 贤; 君恩週萬国,臣品励千年。。。(另一说法是:克(55)钦洪孚光玉 锐淑懋耀惟种 泽森昭德愈鸿)

16、福建珍和县派:芳(19派?)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进化祥,勋宏道大福盈堂,家传忠恕宜珍重,宝树芝兰永炽昌。

17、福建惠安县獭江派:洪(66)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贻谋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18、湖南邵阳太平曾氏:福(52?56?)财友志景兴大,永惟朝廷万载荣,世子开宗延夏统,贤侯绍武示周行,文章代焕贻风远,忠恕家传德教成,勉迪后嗣善继述,聿怀绍义先扬名。

19、湖南宜章平和曾氏:汝(53)玉子壬必 福永当大万 承继世修德

20、原湖南宝庆府武冈州上堰下堰老派(现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红鹅村曾八支祠,开基祖曾文昭公,元朝中叶由新化窝山迁徙来的,是新化月塘黄杨派太谕之后,太谕公是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从江西迁新化的,太谕公生子三:延襁、延福、延寿):太(46)延文才宗 景思敬汝廷 朝国正天心 顺家和如意 孔光昌荣耀 孝道启高贤 万代兴良善 学修永日新 有能承先继 大鑑必应开

《石堰曾氏族谱》民国三十六年编修石堰曾氏第八次续修记载:嘉庆谱班次字——泰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心,顺家和如一,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世兴良善,学修永日新。从如字辈启用全国统一班次字: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如=兴(但是存有矛盾,根据以上推算,如为64派,而兴则是68派,怎么会相等呢?)

21、原湖南宝庆府邵阳县管下窝山老派:太延文仲德 承仕夫伯继 天志有成伏 孔光昌嗣祖 宗繁万代兴

22、原湖南宝庆府武岗州石堰曾氏旧派: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心顺,家和世德饶.传道圣学绪,代有士名标.孝友能为宝,诗书可作调.又有:太延文仲德,承仕夫伯继.天自有成福,朝廷显如一.孔光显嗣祖,宗云万代兴.23、湖南湘乡沙石:该族以得姓始祖子巫为一世,五世曾参,五十世泰诚公,宋时自江西庐陵吉阳乡请社来楚,卜居龙城黄荆塘,今湘乡沙石。子孙析居湘乡皇管、沙石、石屋冲、坟山上、毛田、金家湾、荷叶塘、长背冲等处。旧派:梦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续派:忠义立朝纲,孝行定炽昌,尊宗崇典训,贤哲绍书香。

24、湖南宁乡总局: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正心诚意,知定静安

25、湖北省红安县八里镇(古名中和乡罗曲村袁家港合兴社)曾贵公(58派)后裔琯公房系66派始自定字辈为:国大纲常永,家和世泽长。其后裔主要分布于红安、麻城、河南新县、光山等地。

26、湖广启祖: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全)志。裕(玉)后丙国君。上启良臣相。奉得选其因。朝廷龙(隆)学业。永层(存)万事兴。

27、湖北麻县孝感乡(历史地名):子光 起 有 国 兴 顺 明 德 永 正 志 祥 诚,28、湖北十堰市某支派派语:金、承、大、昌、有、传、文、开、恒、立、兴、家、远„

第3楼

29、广东梅县扶大镇珊全村:贤(70传)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30、广东顺德锦里:广(59)立绍尚,伯良生宗,公和顺积,中英华发达

31、广东江门市鹤山县双合镇双石区金盘村的派语:胜(新)子达永德,文秀显朝庭(21世、75派)。

32、广东梅县-广西玉林蒲塘:贵廷巨粤其 孔德榜春万.33、广东東莞清溪廈屋村的字輩: 錫(68)寅振奕宇,成文時世可,學業晉寬科

34、广东清远某支派派语:„朝,纲,伦,尚,达„

35、广西玉林,祖籍广东嘉应州大乍堡八板桥(今梅县扶大镇珊全村):贤(70派)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36、广西三江:约于康熙年间由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迁至广西怀远县(今三江县):启(67)学昌传有 文明显继先 庭恢为日省 守训定宗贤

37、广西灵山县江口坪:瑞忠诸有超,世珍承桌松,建业能树达,永远庆奇昌

38、广西河池東蘭縣:宗、胤、啟、高、銘........39、四川岳池新塘 福(80)志厚家道永隆昌

40、四川三台有一支是从湖南省湘乡市沙石迁入的,入川始祖为第78世兴秀公,是永龙公(刘戴氏)之子,在雍正元年入四川。旧派:梦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续派:忠义立朝纲,孝行定炽昌,尊宗崇典训,贤哲绍书香。

41、四川宜宾县永兴高坎和白花失主村烂泥沟等地的字辈:成(61派)仕永远景。思彦祖宗志朝廷。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定逢贤良继高明。还有四十辈这里没写。

42、四川宜宾县1727年从广东惠洲府和平县上塘黄沙方入四川宜宾县的:元(66)维荣集学绍登鹏举

43、四川宜宾:德元明清久 燕富正开科

44、四川内江市(属珪公次子绰公房泰谕公房系):谨箓前班次歌:泰延文仲德 永仕思友子 汝九世从虞 添景朝廷显 凤省有曰启 元舜肃恭唐 尚慈和惠礼 孔达立嗣昌。新增后班次歌:渊源宗东鲁 开基发长祥 祖泽弥新远 兰奕总公方 荣华富贵美 余庆更称良 先前裕后盛 名魁四海扬。始祖(泰谕君佐公之次子字圣)

45、四川内江市响石镇白岩曾氏字辈:其(65)宗熙在万,润树照廷崇;肇蒙洪庆玉,嘉群尤维龙。系广东长乐儣渊公后裔。曾一书老先生有隆昌响石镇的曾氏族谱。电话:0832-3941105。

46、四川资中县鱼溪镇芋河村:文成万仕兴,国正天心顺。世代存忠孝。钦绍一唯明。崇儒怀先训。光宗守大伦、乾坤正应永、?荣乐昇平。

47、四川资中某一支派:据传我所在位置的曾氏与四川宜宾蓝溪某处曾姓同是湖北进川一脉,当时说是三兄弟出发后一人走散而这两兄弟所持排辈谱一样。。现我处所持辈谱是:成世永远景,思念袓宗治朝庭,仁存义?万常能,崇本正至必显达,智宏贤良继高明

48、四川资中另一支派(我祖发派江西,后迁湖南永州府祁阳县永隆乡):可、文、三、世、德;维、新、景、运、开;宗、祖、传、家、远;帮、国、定、有、财。

49、四川资中又一支派:志仕文洪开,贞德育贤材,世广传忠恕,繁祥庆继来 50、四川长宁:莲之文登良 有德朝廷重 英财盛世兴 诚身传一贯 万代永明微

51、四川广汉:文才宗景,思敬再通,世承一任,存忠志万,维由义行,慎修正位,理启迪广,居仁有善,昌邦彦此,显永利成。

52、四川乐至:泰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心,顺家和世一;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世兴良善,学修永日新;吉庆迁汝庭 „

53、四川三台县:子 光 起 有 国 兴 顺 明 德 永 正 志 祥 诚(明孝顺光全智)

54、四川省三台县另一支派:延为贵昌成, 文天玉上仁;明伦忠孝庆, 积德世家兴;丕显昭前哲, 诗书启后昆;贻谋光圣泽, 繁衍继儒林;大道宣思孟, 雄才冠古今;三省流芳远, 声传历代君

55、四川有一支的派语是: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心顺,家和世德饶.传道圣学绪,代有士名标.孝友能为宝,诗书可作调.56、四川某一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入川的:太延文才忠 景思敬儒庭 朝国正天新 顺家何如一 孔光昌云耀 孝道奇高贤 万事兴良善 日休永时兴

57、四川另一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入川的:宗祖承德义,绍泽裕厚裔.58、四川仁寿(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李子坝中板桥举家迁移至四川省仁寿县北土镇(现北斗镇)闵家湾):仲长启曾子,时正大明宗,克成光先德,永远世泽隆

59、从楚迁到四川:梦(65)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 60、四川某一入川字派是;弟文之金,国正天星,祖宗德泽,61、四川某一从湖南衡阳县永伏乡入川的;启应正宗祖,福荣世代兴

62、四川自贡另一支派派语:千宪应士先,正朝忠恕贤,仁义光宗绪,富贵永万年

63、四川广安的辈分排列。从湖北麻城县高坎堰这个地方搬到四川的:灿直明永乐;希坤锦沛芸(云);光尧世代祖;万开见发生。

64、四川另一支派。有九文启福 家传本孝经 开宗先至德 万世允仪型

65、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寺镇:太言文才中,景师进儒廷,朝国镇天星,顺家和如一,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世心良善,学修永时新(有些字可能是同音)

66、四川乐山犍为龙孔镇:康熙十五年由湖南省零陵县兴仁乡常泰里八甲杨塘角迁入四川犍为龙孔镇(当时叫四川上南道嘉定府犍为县杜吴乡),入川后的字辈为“时学继仕,正国安邦,世代荣昌,仁义礼智,天道吉祥”

67、四川乐山犍为:天秋尚宪毕,云世达志昌,明太洪宗秀,朝廷正永光 68、四川省中江县祖籍湖广宝庆府武冈州(现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南路安乐乡恒乐里,小地名氽(tǔn)水。于康熙年间迁入四川省中江县。字辈排列: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志、义重秉国君、朝廷隆学业、凤德选奇英、上启良臣相、永存万世兴。69、四川成都新津:有九文启福 家传本孝经 开宗先至德 万世允仪型

70、四川成都:国正天星顺家和万代兴,修身锦世泽养志庆常丞,忠恕心源守明新学术承,诗书门第显勤俭古今纯,宗圣流徽远武城衍派升,悦亲资继述道脉识薰蒸,篤族昭雍睦敦伦启瑞征,人文长蔚起富贵用飞腾

71、四川成都成华区龙潭寺:元友魏闻忠德光,家传大学碧芬芳,治国贤良知聚起,荣昌万代左朝纲

72、四川成都都江堰天马镇四种派语:

1、大克思朝,中起佳学,继术永昌,邦国之姜!

2、招(70)贤庆繁祥

3、学(73)继术永昌

4、天(73)德福正永

73、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家起世懋先,學汝希洪開;富有永安泰,輔象憲良才;終少宗後揮,祥昌世代奎;大庭多仁惠,心正福自培。

74、四川省大邑县:鸿恒克广应文辉 永万绍宗承启微 世德光昌成本守 家兴名显庆荣之 75、四川古蔺县:宏世文章远,渊源德泽深,首应亨家日,明庭作圣君。字辈:天遐齐启惠,玉德占朝方,昭宪庆繁祥,蔺果维垂佑,身居国栋梁,一品付龙长

76、四川蓬溪县:福财友志景兴大,永惟朝廷万载荣,世子开宗延夏统,贤侯绍武示周行,文章代焕贻风远,忠恕家源德教成,勉迪后嗣善继述,书怀经羲先扬名。湖山凤翅秋声举,蒸水鲲鳞春雨惊,奕叶箕裘相递及,业隆族盛慎持盈。(前面49个字辈与湖南太平曾氏一致的。)

77、四川乐至(入川始祖曾天通;子曾心先): “泰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心,顺家和世一。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世兴良善,学修永日新。吉庆迁汝庭” 78、四川遂宁某一支派派语:清、文、大、义、利„

79、四川德昌县一个乡某支派派语:.....荣、华、富、贵.....80、四川宜宾有支宗亲为仁敷后代(天锡-渠-良儒-闻诗-申伯-宗省-仲瞻-学恕-礼元-恕为。。后无资料了。入川字派:弟文之金,国正天星,祖宗德泽„

81、四川攀枝花某一支派从广东迁来的,现在的派语:世、元、茂(孟)、玉„

82、四川某一支派:第一次四十五字派语是唐朝吏部侍郎曾泰华之孙曾贤拟定,即:贤至文永君,泰汉彦秀常;清远达魁帮,国顺民志乐;年长应世必,梦仕子有祖;福寿咏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第一次追加二十字派行于明朝曾氏族人公议拟定,即:忠义立朝纲,孝行定炽昌,敬宗崇典训,贤哲绍前芳。第二次追加二十字派行于乾隆年间曾乾易敬拟,但是为了避免与前六十五字同文,2000年续谱时修正为:作德开基远,以忠世笃长,庶常多吉士,家用绍平康(其实与前面的六十五字同样存在同文现象)。同时,2000年第三次追加四十字派语(略)。

83、四川德阳大全分支:曾大全及曾大金昆仲于康熙年间从湖广宝庆府武岗州新宁县上堰高山寺(小地名马鞍石)来到蜀德阳县落业。其派语为:文才宗景大,洪書万维由;義行圣修定,谓礼豈弟居;孝【正】心功欲廣,福澤安居仁;有善昌邦業,時賢永立承„„

84、四川宜宾某支派派语:朝大守克尚:仁义礼智名:安帮定国显:诗书记世存:坤远能在久:忠孝永茂成:读思千古念:登宗万代荣:

85、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某一支派,系湖南省新化上下堰曾氏泰諭公的后裔,康熙四十二年从湖南新化迁四川、康熙五十四年落籍南溪县、江安县: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星顺、家和世德饶、道传圣学绪、代有仕名标、孝友能为宝、诗书可用调。86、四川南溪县某支派派语:万代传康禹

87、四川宜宾高县沙河镇麻柳乡:章成元万有 世德永兴隆 立志先基启 其家正大中

88、四川富顺曾光勇宗亲家族使用派语:绍(华)、真、光、远

89、四川巴中市平昌县鼎山乡:子思志玉,杨宗斗登,文学芝仕,齐圣广渊,明永笃承,中肃恭懿,宣慈惠和。(家谱记载: 派别江西,后移三楚,而先公之府,常德县武陵岸板村石拱桥破树祠堂(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系从龙之一脉。后育志公、玉公。二公之后杨平公继续宗公而公嗣斗焕接继登朝于齐地历有多年。当其先君是耕是读,生文经公。桢公、文政公系经公堂弟也。至康熙二十年,经公托迹于蜀新陵(今四川达州开江县),克勤克俭号小康,遂生学儒于雍正十三年始创基业于巴中顶山乡,今四川巴中市平昌县鼎山乡。)

90、重庆市大足县双路乡子母店神灯坎下大磨子曾氏原籍广东省曹州府(汕头市)掲阳县,乾隆时由曾廷方之妻曹氏,率二子曾宗添、曾宗浩入川定居。其派语为:祖治廷宗孔,世修德纪才;学洪文徒正,友广思聪明;尚胜道先儒,作官时常新;益叶联富贵,天仲翰林院;东渝庆安详,代伟永吉昌;高科维光耀,义融均栋梁。

91、重庆彭水迁到广西:南尚国广臣应汉,天道大智胜,公平得长久,笔毛才是先。

92、云南省永善县:元(53)崇师德应,朝廷知帮国,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后55个派语与武城派是一致的)

93、贵州关岭县花江镇:礼士尊(锦)师重道,大学遗书传家;修齐已知有本,克起万代荣华。清康乾时期从湖南到贵州。

94、贵州省铜仁市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县孙渡乡巷口村(现划归石滩镇管辖),解放后迁居贵州省铜仁市,其派语是“世(61)应亨嘉日,明廷佐圣君,文章华仕国,学业秉彝伦,师范一时立,纲常万古存,诗书相接武,朱紫羡盈门。(明~相与第九种是一致的)95、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南丰房,其字辈:日启国愈友,存世孕贤仕,威德肇南方,法兴多善良,吾宗重名望,光大永惟长。

96、浙江台州肇公后裔:尧舜普德;百世庞洪;宣哲兴启;道义渊通;泽沛邦国,今绪番祟;(浙江省象山、镇海宗亲请注意;你们那边可能是台州这边迁出的,上次台州宗亲去你们那边去联谱遭到拒绝)

97、台湾苏澳:子宗垂令序,洪闻真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锦仍 98、台湾成淡:心维士君子汝乃尊经文,成国家学院风声道德存 99、台湾南投:福彰平连德裕庆锦,隆昌贵显禄厚发祥 100、陕西丹凤曾家:东邦道学、南国文明。

101、金兰:德(79)继仁行,文友仲大,孝万世绍,应兴梦汝,如添福唯,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国祚长 102、金盘:66胜子达永德,文秀显朝庭

103、继省堂:文继(伟)炳祥,鸿荣续康,天启百岁(顺),福寿永昌

104、如系广新_良甫公支,文聪派的后人,其派语为:广甫文法诚,有师道景开,芳凤简应声,联世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职国栋梁,英贤清太邦 105、某一支派派语:家在立本长,大中存祖叙

106、某一支派派语:永日文仕粤,成学能大光;吉星通明道,子思应呈经;廷先荣耀德,远承奕世兴

107、某一支派派语:国、永、广、文、绍、开、庆、延、祥、德、胜、礼、江、河。108、某一支派派语:康稜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 109、某一支派派语:大吉昌应君臣辅

110、某一支派:得教宗诚笃延。

111、某一支派派语:燕-玉-德-学-志-国-定-永-光-明 112、某一支派派语:秀敏从天国,富贵永长延 113、如系广新_良甫公支,文聪派的后人,字辈序为:广甫文法诚,有师道景开,芳凤简应声,联世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职国栋梁,英贤清太邦

114、某一支派派语:自嘉庆甲子修谱以:忠肃恭懿宣慈惠和,齐圣广渊明允笃诚,洪焕图章万代隆昌,家修可献庆锡朝堂。

115、某一支派: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纪广 昭宪庆繁祥 一品佐朝裔 居志国栋樑 英贤清太邦 116、某一支派:明日修士成,永世镇乾坤。朝廷钦俊德,邦国举贤英。

第二篇:曾氏上墙章程

宁乡县曾氏养猪专业合作社章程

(2008年12月4 日召开设立大会,由全体设立人一致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促进本社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社由 曾德明、曾福明、曾上游、邓桂芝、袁碧霞等 5 人发起,于 2008年12 月4 日召开设立大会。

本社名称:宁乡县曾氏养猪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

本社法定代表人:曾德明

本社住所:长沙市宁乡县坝塘镇保安村,邮政编码:410618

第三条 本社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

第四条 本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法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主要业务范围如下:

(一)组织采购、供应成员养猪所需的生产资料;

(二)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养殖的生猪;

(三)开展成员养猪所需的运输服务;

(四)引进养猪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养猪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第五条 本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六条 本社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成员与本社业务交易量依比例量化为每个成员所有的份额。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可分配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

本社为每个成员设立个人账户,主要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以及该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

本社成员以其个人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本社承担责任。

第七条 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本社投资兴办与本社业务内容相关的经济实体;接受与本社业务有关的单位委托,办理代购代销等中介服务;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或者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组织实施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按决定的数额和方式参加社会公益捐赠。

第八条 本社及全体成员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成 员

第九条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从事生猪生产经营,能够利用并接受本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本章程,履行本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申请成为本社成员。本社吸收从事与本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为团体成员。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本社。本社成员中,农民成员至少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第十条 凡符合前条规定,向本社理事会提交书面入社申请,经成员大会审核并讨论通过者,即成为本社成员。

第十一条 本社成员的权利:

(一)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

(三)按照本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分享本社盈余;

(四)查阅本社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

(五)对本社的工作提出质询、批评和建议;

(六)提议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七)自由提出退社声明,依照本章程规定退出本社;

(八)成员共同议决的其他权利。

第十二条 本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基本表决权。出资额占本社成员出资总额百分之五以上或者与本社业务交易量占本社总交易量百分之五以上的成员,在本社决策方面,最多享有5票的附加表决权。享有附加表决权的成员及其享有的附加表决权数,在每次成员大会召开时告知出席会议的成员。

第十三条 本社成员的义务:

(一)遵守本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成员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

(二)按照章程规定向本社出资;

(三)积极参加本社各项业务活动,接受本社提供的技术指导,按照本社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从事生产,履行与本社签订的业务合同,发扬互助协作精神,谋求共同发展;

(四)维护本社利益,爱护生产经营设施,保护本社成员共有财产;

(五)不从事损害本社成员共同利益的活动;

(六)不得以其对本社或者本社其他成员所拥有的债权,抵销已认购或已认购但尚未缴清的出资额;不得以已缴纳的出资额,抵销其对本社或者本社其他成员的债务;

(七)承担本社的亏损。

第十四条 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其成员资格:

(一)主动要求退社的;

(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三)死亡的;

(四)团体成员所属企业或组织破产、解散的;

(五)被本社除名的。

第十五条 成员要求退社的,须在会计终了的三个月前向理事会提出书面声明,方可办理退社手续;其中,团体成员退社的,须在会计终了的六个月前提出。退社成员的成员资格于该会计结束时终止。资格终止的成员须分摊资格终止前本社的亏损及债务。成员资格终止的,在该会计决算后 3个月内,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如本社经营盈余,按照本章程规定返还其相应的盈余所得;如经营亏损,扣除其应分摊的亏损金额。

成员在其资格终止前与本社已订立的业务合同应当继续履行。

第十六条 成员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符合法律及本章程规定的条件的,在一个月内提出入社申请,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办理入社手续,并承继被继承人与本社的债权债务。否则,按照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退社手续。

第十七条 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理事会讨论通过予以除名:

(一)不履行成员义务,经教育无效的;

(二)给本社名誉或者利益带来严重损害的;

本社对被除名成员,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结清其应承担的债务,返还其相应的盈余所得。因前款第二项被除名的,须对本社作出相应赔偿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八条 成员大会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组成。

成员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修改本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三)决定成员出资标准及增加或者减少出资;

(四)审议本社的发展规划和业务经营计划;

(五)审议批准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盈余分配方案和亏损处理方案;

(七)审议批准理事会、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提交的业务报告;

(八)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九)对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对外联合等作出决议;

(十)决定聘用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资格、报酬和任期;

(十一)听取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关于成员变动情况的报告。

第十九条 本社成员超过一百五十人时,每十名成员选举产生一名成员代表,组成成员代表大会。成员代表大会履行成员大会的全部职权。成员代表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二十条 本社每年召开两次成员大会。成员大会由理事会负责召集,并提前十五日向全体成员通报会议内容。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社在二十日内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成员提议;

(二)理事会提议。

第二十二条 成员大会须有本社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可召开。成员因故不能参加成员大会,可以书面委托其他成员代理。一名成员最多只能代理一名成员表决。成员大会选举或者做出决议,须经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对修改本社章程,改变成员出资标准,增加或者减少成员出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对外联合等重大事项做出决议的,须经成员表决权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通过。成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以其受成员书面委托的意见及表决权数,在成员代表大会上行使表决权。

第二十三条 本社设理事长一名,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理事长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成员大会,召集并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签署本社成员出资证明;

(三)签署聘任或者解聘本社经理、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四)组织实施成员大会和理事会决议,检查决议实施情况;

(五)代表本社签订合同等。

第二十四条 本社设理事会,对成员大会负责,由5名成员组成,设副理事长1人。理事会成员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召开成员大会并报告工作,执行成员大会决议;

(二)制订本社发展规划、业务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提交成员大会审议;

(三)制定财务预决算、盈余分配和亏损弥补等方案,提交成员大会审议;

(四)组织开展成员培训和各种协作活动;

(五)管理本社的资产和财务,保障本社的财产安全;

(六)接受、答复、处理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提出的有关质询和建议;

(七)决定成员入社、退社、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

(八)决定聘任或者解聘本社经理、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并经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同意方可形成决定。理事个人对某项决议有不同意见时,其意见记入会议记录并签名。

第二十六条 本社设执行监事一名,代表全体成员监督检查理事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执行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二十七条 本社设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设监事长一人,监事长和监事会成员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监事长列席理事会会议。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督理事会对成员大会决议和本社章程的执行情况;

(二)监督检查本社的生产经营业务情况,负责本社财务审核监察工作;

(三)监督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成员和经理履行职责情况;

(四)向成员大会提出监察报告;

(五)向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提出工作质询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提议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七)代表本社负责记录理事与本社发生业务交易时的业务交易量情况。

卸任理事须待卸任三年后方能当选监事。

第二十八条 监事会会议由监事长召集,会议决议以书面形式通知理事会。理事会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就有关质询作出答复。

第二十九条 监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监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监事出席方能召开。重大事项的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监事同意方能生效。监事个人对某项决议有不同意见时,其意见记入会议记录并签名。

第三十条 本社经理由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对理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本社的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三)拟订经营管理制度;

(四)提请聘任或者解聘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

(五)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之外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本社理事长或者理事可以兼任经理。

第三十一条 本社现任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三十二条 本社理事长、理事和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侵占、挪用或者私分本社资产;

(二)违反章程规定或者未经成员大会同意,将本社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本社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三)接受他人与本社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四)从事损害本社经济利益的其他活动;

(五)兼任业务性质相同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监事、经理。

理事长、理事和管理人员违反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所得的收入,归本社所有;给本社造成损失的,须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三十三条 本社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核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与费用。

第三十四条 本社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和会计制度,实行每季度末30日财务定期公开制度。

本社财会人员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和出纳互不兼任。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社的财会人员。

第三十五条 成员与本社的所有业务交易,实名记载于各该成员的个人账户中,作为按交易量进行可分配盈余返还分配的依据。利用本社提供服务的非成员与本社的所有业务交易,实行单独记账,分别核算。

第三十六条 会计终了时,由理事会按照本章程规定,组织编制本社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经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审核后,于成员大会召开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并接受成员的质询。

第三十七条 本社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项:

(一)成员出资;

(二)每个会计从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

(三)未分配收益;

(四)国家扶持补助资金;

(五)他人捐赠款;

(六)其他资金。

第三十八条 本社成员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库房、加工设备、运输设备、农机具、农产品等实物、技术、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但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成员以非货币方式出资的,由全体成员评估作价。

第三十九条 本社成员认缴的出资额,须在一个月内缴清。

第四十条 以非货币方式作价出资的成员与以货币方式出资的成员享受同等权利,承担相同义务。

经理事会审核,成员大会讨论通过,成员出资可以转让给本社其他成员。

第四十一条 为实现本社及全体成员的发展目标需要调整成员出资时,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形成决议,每个成员须按照成员大会决议的方式和金额调整成员出资。

第四十二条 本社向成员颁发成员证书,并载明成员的出资额。成员证书同时加盖本社财务印章和理事长印鉴。

第四十三条 本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百分之三的公积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第四十四条 本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百分之二的公益金,用于成员的技术培训、合作社知识教育以及文化、福利事业和生活上的互助互济。其中,用于成员技术培训与合作社知识教育的比例不少于公益金数额的百分之三十。

第四十五条 本社接受的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均按本章程规定的方法确定的金额入账,作为本社的资金,按照规定用途和捐赠者意愿用于本社的发展。在解散、破产清算时,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成员,处置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接受他人的捐赠,与捐赠者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法处置。

第四十六条 当年扣除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的可分配盈余,经成员大会决议,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五;

(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给本社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

第四十七条 本社如有亏损,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用公积金弥补,不足部分也可以用以后盈余弥补。

本社的债务用本社公积金或者盈余清偿,不足部分依照成员个人账户中记载的财产份额,按比例分担,但不超过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

第四十八条 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本社的日常财务审核监督。根据理事会的决定,本社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财务进行审计、专项审计和换届、离任审计。

第五章 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四十九条 本社与他社合并,须经成员大会决议,自合并决议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合并后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的组织承继。

第五十条 经成员大会决议分立时,本社的财产作相应分割,并自分立决议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组织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 本社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成员大会决议,报登记机关核准后解散:

(一)本社成员人数少于五人;

(二)成员大会决议解散;

(三)本社分立或者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后需要解散;

(四)因不可抗力因素致使本社无法继续经营;

(五)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撤销。

第五十二条 本社因前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解散的,在解散情形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由成员大会推举 名成员组成清算组接管本社,开始解散清算。逾期未能组成清算组时,成员、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成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五十三条 清算组负责处理与清算有关未了结业务,清理本社的财产和债权、债务,制定清偿方案,分配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本社参与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并在清算结束后,于7 日内向成员公布清算情况,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五十四条 清算组自成立起十日内通知成员和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第五十五条 本社财产优先支付清算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下列顺序清偿:

(一)与农民成员已发生交易所欠款项;

(二)所欠员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

(三)所欠税款;

(四)所欠其它债务;

(五)归还成员出资、公积金;

(六)按清算方案分配剩余财产。

清算方案须经成员大会通过或者申请人民法院确认后实施。本社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

第五十六条

登报方式发布。

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八条

论通过后实施。

第五十九条

第六章 附 则 本社需要向成员公告的事项,采取短信方式发布,需要向社会公告的事项,采取 本章程由设立大会表决通过,全体设立人签字后生效。修改本章程,须经半数以上成员或者理事会提出,理事会负责修订,成员大会讨本章程由本社理事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各 种 标 语

宣传标语精选

1、搞好质量控制,确保过程精品。

2、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3、执行新规范、新标准,力创优质过程精品。

4、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5、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市场。

6、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第一。

7、科学管理,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8、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9、安全生产,保障健康,群策群力,争创双优。

10、科学管理,严格控制,一流服务,争创精品。

11、强化施工管理,力创精品工程。

12、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13、生产再忙,安全不忙,人命关天,安全为先。

14、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15、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16、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17、眼到,手到,心到,不良自然跑不掉。

18、留意多一点,问题少一点。

19、生产没有质量的产品,等于制造无用的垃圾。

20、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21、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最大的效益。

22、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23、进料出料要记清,数帐管理更分明。

24、加强现场工序管理,严谨过程因素控制。

25、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点。

26、事故不能防,重在守规章。

27、致富千日功,出事当日空。

28、安全与遵章同在,事故与违规相随。

29、宁绕百米远,不冒一步险。

30、不讲安全搭上命,挣座金山有啥用。

31、不放过隐患,不留下遗憾。

32、同创安全工地,共享美好生活。

33、安全施工,幸福一生。

34、作业时戴安全帽,流汗总比流血好。

35、宁为安全操心,不让亲人伤心。

36、质量是大厦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

37、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38、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39、安全措施做足,家庭美满幸福。

40、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41、聪明人把安全放首位,糊涂者把安全置脑后。

42、事故猛于虎,安全贵如金。

43、班前常自检,事故可避免。

44、最盼的是你的平安,最怕的是你的意外。

45、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

46、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

47、筑质量长城,兴中华经济。

48、ISO9000—效率、效益之源。

49、科学管理,严格控制,诚信服务,精品奉献。

“八荣”

⑴以热爱祖国为荣

⑵以服务人民为荣

⑶以崇尚科学为荣

⑷以辛勤劳动为荣

⑸以团结互助为荣

⑹以诚实守信为荣

⑺以遵纪守法为荣

⑻以艰苦奋斗为荣

八耻”以违法乱纪为耻3“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损人利已为耻 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四篇:白桦派与周氏兄弟

浅说日本白桦派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以周氏兄弟为代表

摘要:中国的现代文学是在各种外国思潮的推动下而产生发展的。而日本作为中国的邻邦,文学上又一直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文学有着单方面的而广泛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作家身上时又以当时在文坛占据重要地位的周氏兄弟最为明显。关键词:“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

白桦派

引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总是要和别国的文化进行交流,互相影响、补充、渗透,不断借鉴、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很大相似性,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渊源颇深。如果说在近代以前,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日问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输出”,因而在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广泛的文化层面对日本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近代以来,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日本自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变革成功以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思潮,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改革,从小国一跃而为东方强国。中日之间的文化对比也发生了倾斜,以往的“输出/输入”格局必有所变化。近代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从一衣带水邻邦的迅速崛起,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于是回过头来向从前的“学生”学习,从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中获取有益的经验,便成为一种自觉之。

19、20世纪之交,走向东瀛的文化学者难以数计,更有大量留学生走向日本,一个从日本汲取先进文化思潮的热潮就此形成。可以说,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生,经由多个渠道“输入”,而日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接受源。

论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也不能不提到日本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在20世纪初发生巨大的历史变革,首先得益于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和推动,而在各种外力的推动中,日本文学思潮的推动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最见效应的。这首先在于近在咫尺的东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最便捷的接受场所,产生了最具实际性的接受效应。从19世纪末,中国便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就在交通便捷、文化同源、国情相近的日本。这批留日学生后来有相当部分从事文学,有的还成为中国现代文坛的主将,这就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这批留日学生中具代表性的则是周氏兄弟、郭沫若和郁达夫等日后在文坛名声大噪的人。

一.日本白桦派与周作人

在中国的文学家之中,还找不到像周作人那样与日本及日本文化关系如此紧密的人。如郭沫若,虽然留学日本,娶日人为妻,后来在日本度过了亡命生涯,但最终抛弃一切,逃离日本,站在抗日战争的前沿。还有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几乎“沉没”于同时代日本文学的某一思潮中,对于佐藤春夫这一作家竞至于达到“崇拜”的地步。抗日期间在南洋过着流浪生活,虽然憎恨日本军国,但是对于日本人仍然难以割舍地带有好意的理解,最终被战败的日本宪兵所谋杀。上述二人与日本及日本文化之关系皆可谓刻骨铭心。但是,或许是汉民族文化自身的优越感和政治的屈辱处境的缘故,他们未能体会像周作人一样体会到日本文化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在由“五四”开始的中国新文学,从一诞生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代表时代潮流的新文学究竟新在哪里?他与封建旧文学有什么区别?胡适曾提出“文学改良八事”1,想以语言形式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尽管他这个文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实践,但理论上却是无力的。一九一八年底发表了《人的文学》这篇著名的文章,在一九一九年初又提出了“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或“平民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合,所以有相当的代表性,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向来以博古通今著称,他自己也颇以“杂学”自许.其文艺观念的来源相当复杂。而作为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周作人五四时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理论——“人的文学”,其构成因素当然也是多元的。其中,日本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人的文学”这一理论影响最大的应是日本白桦派文学。20世纪初期,在个性主义思潮的强力推动下,日本正是“人的文学”高潮期。1910年4月,《白桦》杂志创刊,标志着这一文学思潮获得更大规模的发展。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长与善郎等白桦同人,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用文学创作解剖人性之善与恶,呼吁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日本文学界引起重大反响。1914一1918年是白桦运动的全盛期,《白桦》杂志周边拥有几十家卫星杂志,响应者遍布全日本,并且波及海外。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时期,白桦派作家恢复人的尊严、探寻个性发展之路的艰辛努力与创作业绩,必然受到同日本文学渊源颇深且正在探索着中国文学改革之路的周作人的密切关注。而周作人也承认过自己深受《白桦》的影响。他在《人的文学》中写到: 第一,人在人类中,正如森林中的一株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但要森林盛,却仍非靠各树各自茂盛不可。

第二,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人类中有了我,与我相关的缘故。⋯.所以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耶稣说,‘爱邻如己’。如不先自爱,怎能‘如己’地爱别人呢?至于无我的爱,纯粹的利他,1胡适文稿:《文学改良刍议》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我以为是不可能的。3

而《白桦》的创始人之一武者小路实笃在《<为自己>及其他》中阐述道:“我并不觉得‘为自己’是新奇的主义,我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仔细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周作人的观点和白桦派的观点是有很大的想通之处的。他正是把白桦派这种个人主义的人道主义加以消化吸收,演变为自己的理论基点。

而提出了“平民文学”的主张的周作人在日后却搞起了贵族文学,闲适文学。其思想的演变恐怕也是进一步受到了白桦派的影响。白桦派作家都是贵族出身,但又试图将贵族阶级与平民阶级协调起来。无论是武者小路实笃主张人人平等自由的“新村”及“新村主义”,还是有岛武郎的无偿将土地让给农民的“第四阶级”化的尝试,都是在以贵族的方式改善和提高平民。周作人在一段时间内,花了很大力气介绍日本的新村运动,并在中国倡导新村运动。他在一九一九和一九二〇两年内,曾先后在《新青年》、《新潮》、《晨报》上发表了《日本的新村》、《访日本新村记》、《游同本杂感》、《新村的精神》、《新村运动的解说》、《新村的理想与实际》、《新村的讨论》等文章;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新村生活;还积极在各地进行新村主义的演讲,推进新村主义的宣传。而当时还尚在北京大学做临时员的毛泽东就曾拜访过周作人,求教“新村主义”。但是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传入和无产阶级文学兴起的时候,新村式的改良就显得苍白无力乃至于崩溃了。所以,有岛武郎在矛盾痛苦中自杀身亡,武者小路实笃则背叛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新村主义”,走向了法西斯主义。

二.日本白桦派与鲁迅

如果说,周作人在五四时期的思想理论,体现于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之中的话,那么鲁迅这一时期的人道主义观和个人主义思想,则不仅表现在他的各种杂文、论文中,还一直贯穿于他的小说创作过程以及他所塑造的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中。不论是他留学时发表的几篇体现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论文,还是《呐喊》、《彷徨》这两部白话小说集的思想意识。不论是他的、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还是《故事新编之理水》中的大禹,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其中。比起周作人,鲁迅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因素更为复杂,但主要还是来源于白桦派的人道主义思想。

青年时期的鲁迅,为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毅然放弃学医,投身文学运动。白桦派强化了文学肯定人性尊严,伸张社会正义的功利色彩与实用目的,与鲁迅弃医从文的初衷不谋而合。在这条殊途同归的道路上,白桦派这一充满人道主义情怀与理想主义色彩的文学流派,必然会逐渐进入鲁迅的视野,并成为其精神食粮。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是鲁迅最早翻译的一篇白桦派作家的作品。他对《梦》给予由衷的赞赏,认为“思想很透彻,信心很强固,声音也很真”4,可以医治中国旧思想的痼疾,34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11

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19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唤醒仍在重轭下残喘着却依然沉迷的人们。鲁迅与白桦派作家的接触始于武者小路实笃。但他并没有对鲁迅五四时期人道主义观或个人主义思想产生太大影响。另外,从作家气质和文学思想方面来看,与武者小路实笃相比,鲁迅倒是对有岛武郎有着更为强烈的共鸣。

鲁迅与周作人译编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中收录了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和《阿末的死》,此外鲁迅还翻译了有岛武郎的《四件事》。贯穿有岛武郎文学的一条纵线,就是其炙热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鲁迅翻译有岛的作品的动机,也主要倾斜于这个层面。除小说、戏剧外,有岛发表的大量的文艺评论和演讲,都是他发自真挚正直心灵的呼唤。他对劳动问题,有着尖锐的见解:对妇女儿童.有着拔俗的理论,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须把人当人看待。鲁迅从来不否认自己对其人道主义的理解与共鸣。鲁迅的《狂人日记》,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片庄严无比的“人权宣言”。在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与人在文学中的地位的确立上,这篇“宣言”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从具体的文学作品来看,我认为鲁迅受有岛武郎《阿末之死》的影响最为深刻。这篇小说讲的是,在大政初期不景气的时代,贫民窟中的一个家庭中,一个14岁的少女阿末,在不到半年里,不幸地接连失去四位亲人。父亲、二哥死于疾病。弟弟和姐姐的孩子,由于阿末的照顾不周而暴亡。但阿末将他们的死因秘而未宣。后来,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空气愈加阴郁。母亲性格更为暴躁,整日恶语诅咒女儿阿末。最后,阿末在外在的巨大精神压力和内心的白责与极大悲痛中走投无路,服剧毒自杀,结束了年仅14岁的生命。《阿末之死》让我读起来感到十分压抑,喘不过气来,与读巴金小说《寒夜》感觉很相似。而在鲁迅的小说中有几篇就与《阿末之死》主题和氛围相近似。

《明天》中的贫穷单四嫂丈夫早亡,而相依为命的三岁爱子,又残忍的被死神夺走了生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不幸女人,竟然被周围熟悉的冷漠自私的人的敷衍应对,得不到真心的同情,是多么的可悲;《药》里面的老栓虽然是一个善良的贫民,但在封建愚昧思想的毒害下,又十分的麻木愚昧,充满了悲剧色彩;而大家都很熟悉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则更是一位在封建社会中,深受毒害的、不幸的、贫苦而勤劳的下层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丈夫的早亡,被迫再嫁,儿子的惨死,周围人冷漠的态度,最终一步步地把祥林嫂逼入了绝境。这几篇小说里所蕴含的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苦闷与《阿末之死》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这些小说也都体现着有岛武郎和鲁迅的一大共同点——对于社会弱者的同情。

而在鲁迅的另外一些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里,批驳封建礼教、家族制度把源于天性的人性扭曲为披着神圣外衣、铸就残忍人格的精神枷锁,无情地批判了以“吃人”为天职的封建制度。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鲁迅的思想与创作同白桦派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性,尽管鲁迅的作品在表现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时更为激烈,艺术上也超过了白桦派。

周作人和鲁迅两兄弟虽然同在日本留学,同受了日本白桦派文学的很大的影响。但在后期他俩的关注点开始有了明显的分歧。鲁迅关注的是人生的疾苦,民众的思想改造,而周作人则更超然的关注人性的改善和人之为人的精神。这使得后来他俩的文学创作也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使得这两个受白桦派影响颇深的作家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柏青著.《鲁迅与日本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5.12 【2】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3】赵乐牲.《中日文学比较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7 【4】郁龙余,孟昭毅主编.《东方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 【5】刘立善著《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3

第五篇:重修曾氏祖堂碑文

重修后楼曾氏祖祠捐款碑文

后楼曾氏,元末明初,泉洲开基,五百光阴,薪火相传,人文蔚起。清戍午年,建高山祠,顺治壬辰,土匪作乱,祖祠被烧。丁酉三月,用银千两,重建祖祠,“文革”时期,再次被毁,丁卯吉旦,建简祖祠,得续灵气,生贤出贵,改革开放,三十有五,裔孙富裕,然吾祠堂,室漏窗残。癸巳年间,族贤宪聪,主持重建,用币百万,吾族宗亲,解囊集资,共襄其成,为彰功德,启迪后昆,特立碑记,右载芳名: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