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邓小平爷爷植树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绿化祖国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在课文开始,我先复习了昨日所学的生字词(黑板上书写一个,学生跟读一个),再书写词语“邓小平”,当学生一起喊出这个名词,我便乘势问:有谁知道邓小平爷爷?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这个时候很多平时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就显得相当激动,他们众说纷纭,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之后我作了一番总结,并引出要学的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并从课文的题目引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划出课后的生字新词,在教生字时我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课文中巩固生字词语。
之后是讲解课文阶段,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这颗柏树为什么叫做“小平树”?“亲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亲手”造一个句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在大段大段的文章中去选择有意义的语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另外我还安排了一个拟人化的环节:看着这棵柏树,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已过了一半的课时忽然变得轻松和活跃起来,可惜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由于引导失误等原因,以致于学生所提的问题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要求,最后我改变了方式,说我也向小树提了几个问题,出示问题题板,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根据他们的回答画出示意图讲解,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说一说,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2
在教学伟人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我觉得课文记叙的年代较早,学生对人物也陌生。由于场地、安全等问题,连植树活动也离学生越来越远了。真担心他们会学得没有激情,自己教得也疲劳。
果然不出所料。那天是在下午,上课不到二十分钟,同学们的精神就显得萎靡不振,有的挖起了指甲,有的拿出了水彩笔,还有的昏昏欲睡。看得我心头一阵压抑,看样子得来点“空气清新剂”刺激一下了。于是我干脆停下讲课,对学生拍了拍手,说:“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腰板一下直起了许多。
我一边观察着学生的反应,一边在脑子里快速地搜索,讲什么呢?《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他们都在课外看着呢,不能让他们产生“我早知道了”的念头。对,讲个新鲜有趣点的动脑筋故事。前两天刚在《幽默与笑话》中看到一则有关保护森林的漫画故事,与课文的主题——绿化环境还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于是我添油加醋地讲了:
第 1 页
“有一位画家拿着画夹来到野外写生,他的前面是一大片树木被砍倒后留下的树桩。画家画啊画,一只鸟儿看见了,飞过来落在他肩上,久久凝视着画面;一只小松鼠跳过来,也停下不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围在画家身边,看着那幅画,一动不动。”我停了停。
教室里越来越安静,所有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投向我,连最顽皮的学生也停下手中的水彩笔看着我,一脸的专注。
“看啊,看啊,动物们开始泪花闪闪,最终嚎啕大哭。眼泪像决堤的河水一样哗哗流下,连往日猛不可敌的老虎、狮子也痛哭不已。”
说到这里,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卖起了关子:“同学们,你们知道那画家到底画了什么,让动物们如此伤心呢?”一些小脑袋迟疑地摇了摇头,有一些则侧目沉思。我得意地暗笑,总算激活了他们的大脑。
忽然,父亲是高中教师的庄睿淇举起了手:“老师,我想画家画的是森林。”嗯?!她怎么会一语中的?我看到的漫画最后一幅显示画的答案确实是茂密的森林。
我带着点天机被泄的遗憾问:“你在书上看过这个故事?”
“没有。”
“你爸爸给你讲过这个故事?”我追问。
“也没有。”
“那你怎么猜出画家画的是森林?”我的兴趣也被激活了。
“因为你说画家前面是一大片树桩,大树被砍掉了,动物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现在它们看到画家画了森林,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家。可它们的家已没有了,所以会大哭。”
天哪,这是一年级学生说的话吗?我真的佩服这些聪明的孩子。以前听一位老师借班上课,学生精彩地回答出一个问题后,这样评价“老师八岁时可没你这么聪明哦!”总觉得有点做作。可这一次,我真心诚意地对庄睿淇说:“老师当年读一年级时可没你这么聪明哦!”
孩子们如此专心地听,我也不由得有点激动了。
“同学们,由于我们国家的树木被大量地砍伐,地面的泥沙被雨水冲到河里,黄河水变得越来越黄,泥沙甚至盖住了河床,使黄河出现断流;大量的尘土被风吹到天空,落到地上,形成沙尘暴。北京城的上空就经常尘土飞扬,行人连眼睛都很难睁开。如果我们的环境没有了大树的保护,最终我们也会像故事中的动物们一样失去家园。”
孩子们一脸肃穆地地瞧着我,那些稚嫩的小脑瓜会明白吗?不知他们是否懂得我的心,我已经不吐不快了。
“所以,我们国家定下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这一天,举国上下的中国人都会去植树种花,为祖国增添一花一树,改变环境,改善生活。连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也来到北京天坛公园,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地种下小树苗。他老人家年纪那么大,还在为祖国的环
第 2 页 境问题操心。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二小节吧。”
学生整齐而清脆地朗读声回荡在教室,我欣慰地扫视着全班学生,突然发现平常上课老冒冒失失、抢着答题的施鉴峻在使劲地擦着双眼,难道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吗?我仿佛看到一棵环保的幼苗已冒出了嫩芽。
“同学们,虽然你们的年纪小,可是教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过一个个有意义的植树节。说说吧,植树节这天你想做些什么事?”
“我要跟爸爸去种树!”性急的仇培丞一边把手高高举起,一边迫不急待地喊起来。
“其实,植树节这天不一定非要种树,想想看,还能干什么?”我高兴地启发着。
“种花可以吗?”班长葛艺迟疑地问。
“怎么不可以呢?花儿一样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我鼓励着,“哪怕我们只给小树和花儿浇浇水,也是一样为保护环境出力呢!”
同学们笑了,原来保护环境问题可以这么简单。我也开心地笑了。孩子们在快乐地计划着植树节的活动,沉闷的空气终于被扫出门外。
一个被我看后一笑而过的故事却在课堂上不仅像空气清新剂一样扫去沉闷的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真让我觉得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看来博览群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永远是源头的活水。
第 3 页
第二篇:一年级下语文教案-邓小平爷爷植树-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附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xiaoxue.xuekeedu.com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四、再次巩固生字。
五、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许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还初读了课文,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了一棵柏树。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二、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全班交流。
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绿化祖国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课文开始,我先复习了昨日所学的生字词(黑板上书写一个学生跟读一个),再书写词语“邓小平”,当学生一起喊出这个名词,我便乘势问:有谁知道邓小平爷爷?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这个时候很多
xiaoxue.xuekeedu.com
平时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就显得相当激动,他们众说纷纭,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之后我作了一番总结,并引出要学的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并从课文的题目引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划出课后的生字新词,在教生字时我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课文中巩固生字词语;之后是讲解课文阶段,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这颗柏树为什么叫做“小平树”?亲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亲手造一个句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在大段大段的文章中去选择有意义的语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另外我还安排了一个拟人化的环节:看着这棵柏树,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已过了一半的课时忽然变得轻松跟活跃起来,可惜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由于引导失误等原因,以致于学生所提的问题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要求,最后我改变了方式,说我也向小树提了几个问题,出示问题题板,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根据他们的回答画出示意图讲解,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让学生背一背,说一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第三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Xx学校xxx
教完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创设情境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让学生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让学生读着课文,清晰地感觉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说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不仅仅是在栽树,而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二、让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我们一起来读‚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让学生抓住‚兴致勃勃‛‚ 布满汗 珠,仍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2、‚他站在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让学生抓住‚仔细‛‚ 连声‛等词进行品读,这样学生不但了解文中的内容,还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三、不足之处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探索不够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我将它做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
2013年5月18日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课文描述的是1985年3月12日,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认识“龄、栽”;文中长句的朗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第 1 页 / 共 4 页
2、简单介绍植树节的来历。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B、哪些句子是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找出有关句子,并多读几次)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C、组内交流展示:
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A、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B、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第 2 页 / 共 4 页(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
2、读生字与其它字组成的词语:
姓邓节日岁数年龄经过消息站着扶着亲人行动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 3 页 / 共 4 页
4、齐读课文。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4、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拓展延伸
第 4 页 / 共 4 页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2. 面向学生: 小学学科:语文
3.课时:两课时
4.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阅有关邓小平和植树节的相关资料。
教师:
利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后,进行备课以及制作课件、生字卡片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三、教材分析
本课课文浅显易懂,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能初步的讲述这件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式教学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网络资源、自制生字卡片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植树
节”,链接植树节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813.htm)
(课件展示:“我还知道哪些节日”,让学生思考,拓展知识面)
师:了解了植树节的知识,那我们今天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板
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让学生善于思考,产生这样的疑问,如邓小平是谁、为什么要植树
等)
向学生解释邓小平,百度链接邓小平_百度百科: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停顿;
2.课件展示本课生字,检查识字情况。
你认识其中的哪些生字,是怎样认识的?
进一步强化识字方法,如:
熟字换偏旁邓—欢爷—节岁—多
熟字减偏旁植—直
熟字相加自+心=息
3.强化巩固
生字卡片检查
三、指导写字
爷、节、岁、亲、的、行。
本课写字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
四、再读课文,熟悉字词,理解文意
五、板书
邓小平爷爷植树
爷节
岁亲的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这一天为什么是“令人难忘的日子”?说一说你有这样的一天吗?
二、再读课文,深度感悟
(一)理解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讨论:在你心中,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可以看出来?
(教师引导“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注意“兴致勃勃”“仍”)
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主要在第三自然段,“茁壮”“小心”“仔细”
“连说”“不行,不行”体现了邓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
3. 教师:邓爷爷发现小柏树不很直,连忙说:“不行,不行!”
此处,让学生理解“!”的运用,以及“不行,不行”的语气,体会
邓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
4.指名读二三自然段,检查朗读语气,学生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会说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句子练习--------像----------一样
2.我会找
“满意的笑容”,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短语吗?
例如:绿油油的小柏树,茁壮的柏树苗等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生齐读,思考:“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四)学生齐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课后“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四、板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
严肃、认真
--------像----------一样
十、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紧扣本单元“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讲述了春天里的人,在识字与写字的同时,让学生理解邓小平爷爷严肃认
真的做事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共分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第一课时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并通过强化巩固进一步加深印象。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快速的认识生字,但是一些较难的生字,认识效果不是很理想,如“龄、栽”等。
第二课时主要是对课文的分析,我班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所以在这一课时中,为了避免单纯的讲解而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以读代讲”的多个环节,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以及读课文应该掌握的语气,学生能很好的领会到邓小平爷爷的做事态度。
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应该具有独特性,不仅是针对学生而言,更是针对学生,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提倡的备课要“备学生”。
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
王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