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6岁儿童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总结
万兴幼儿园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帮助我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我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活动。下面就《指南》在我园的开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指南》的开展和获得的成绩
首先,幼儿园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放下去教师人手一册。引导教师自学通读,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法规常识,特别是引导教师树立一个理念和意识:要用《指南》的精神和内涵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日常保教工作;期间组织教师对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领域中32个目标和87条相应的教育建议进行研讨和反思,寻找教师日常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对照《指南》中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逐条反思衡量日常保教工作是否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是否与《指南》的实施原则和内涵相吻合。通过学习探讨,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指南》颁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更加主动自觉地体现着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更加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更多地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关注幼儿活
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
其次,《指南》中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在后面的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在从前学习《纲要》时,让我们对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有了深刻清楚的认识,现在通过《指南》的阅读,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在不同时期所教授的不同年龄段孩子一般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较好地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违背幼儿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教学中要求各个环节都应该是有教无痕的,从晨间活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户内外游戏活动、离园活动等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与组织都应该以幼儿学习和发展目标为依据,在合理的期望下进行适宜引导,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还让我们更加清楚了一点: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们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积极价值: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有利于早期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内容体系,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相联系,为有效衔接和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有利于规范机构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二、我们学习《指南》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一)、我们对《指南》有关各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中,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可以在生活中和不同的身体运动中表现出来,例如,上下楼梯反映了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的发展状况,一定距离的行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耐力发展情况;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可以在幼儿跑、跳、攀登、钻、爬、拍球等活动中表现还未作明确的记录。
(二)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多种身体运动体现出来。例如,4到5岁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可以通过成功地走平衡板、匍匐爬行、助跑跨栏、自抛自接球或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游戏等活动体现出来。5到6岁幼儿的力量、耐力的发展目
标可以通过双手悬垂的时间、投掷沙包的距离、单脚连续跳跃的距离、快跑等项目都应长期坚持开展。
(三)面向家长,解决育儿困惑不到位。农村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拔苗助长提前识字写字等多种做法的危害,老师总是为了迎合家长违背孩子身心发展教育规律,我们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服务,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学习理解《指南》,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三、下个月(十二月)工作计划。
(一)、在下个月工作中,我们万兴幼儿园将继续坚持《指南》的学习,每周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指南》学习研讨,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指南》精神,解读《指南》教育观、学习观、评价观、师幼互动的要求等,并针对《指南》中提出的各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幼儿发展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交流自己的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二)、加强对《指南》的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发放宣传单、亲子活动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为工作指南,细致、扎实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篇:3-4岁儿童发展指南
3-4岁儿童发展指南
1.身体,动作方面
身体方面:3-4岁幼儿身高89.3-108.2cm,体重13.13-21.01kg,每年平均身高增长5-8厘米,体重约增加2公斤。到了3岁左右,男女孩在外观上,渐渐变瘦,呈现较修长外观。身躯、手、脚都变长,趋向于成人的外表形状,所有乳牙都已长出,脑重量发展到900-1011克,是成人脑重的75%,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淋巴系统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速度,而生殖系统没什么进展。
动作方面: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非常自如的上下楼梯,精细动作比如穿脱衣服,“脱衣服”比“穿衣服”更加容易些。三岁的孩子喜欢滑滑梯
2.认知发展方面(含语言发展)
认知发展方面:
思维以动作思维为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
感知觉:可以辨认出黑、白、红、黄、绿、蓝等颜色,并把相同的颜色配对出来,但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在辨别混合色往往会感到困难。此外,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出同一种颜色的不同深浅度
3岁时的视觉敏锐度比4岁时低,听觉和肤觉敏锐。
形状知觉:可以辨别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方位知觉:通常能辨别上下方位
有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但往往要和具体的活动相联系。
能说出基本的个人资料如姓名,年龄等
语言方面:
基本的语法结构已掌握,会用3-4个字组成的完整句子来表达感觉和需求,能与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能准确模仿周围人的语音,形成自己的口音。词汇量大约900个(个别差异,范围300-1000)。
对于一切不熟悉的事物,都喜欢问为什么,称为“好问期”。句子结构更加复杂、完善。不过会有句子结构不完整、秩序颠倒等语病。
3.情绪、个性和社会性方面
情绪方面
容易冲动,行为受情绪支配。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被周围人感染,情绪外露、控制能力差。
积极情绪:高兴时就听话,喜欢哪位老师就积极参加活动,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好问,好动。但是,兴趣广泛不稳定,肤浅且荣易变化。而且兴趣也表现出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
消极情绪:常有暂时性的恐惧,怕动物,比如野兽。怕黑暗,不敢进黑屋子取东西,睡觉。
愤怒情绪:较少固执、任性,能控制情绪、服从成人,但并不是说没有发脾气,只是情绪控制能力在提高,不象以前无法控制、乱发脾气了。3-4岁还是嫉妒表现的最高峰。
个性方面
3岁儿童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人,自我概念非常具体,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外貌、日常行为等为依据。并且非常依赖于别人提供的评价,对性别的概念没有建立恒常性,自我控制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社会性方面
此时期父母,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健康对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影响超过其他一切的因素,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价值观、爱好兴趣等等,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能够和两个以上的幼儿共玩,如果在这个年龄没有同伴,就会形成想象友伴。但常以自我为中心,常发生争执、抢玩具、打架之类的事。
保教注意点:
1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遵守时间的习惯,生活自理的习惯,睡眠习惯,以及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2.设计游戏课程活动,提供环境,锻炼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培养小朋友大小肌肉的发展,结合日常生活,帮助幼儿实现身体动作方面的发展。3.语言方面要主动与幼儿交谈;提供机会让幼儿互相交谈;鼓励幼儿多说话。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来丰富幼儿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