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第一篇: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1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

2 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行为的权力。()

3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法规,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法规体系。()

4 公安工作的集中性与分散性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越有分散性,越要求步调一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5 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6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且情节轻微,并能及时改正或者主动承认错误的,可以减轻或免予处罚;对情节较恶劣的,要给以必要的惩戒。()

7 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全国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

8 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只能靠治安行政管理工作。()

9 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组织者。()

10 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多层次、多侧面、多门类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工作,而且每项专业工作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11 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各警种联合作战,不允许各警种和人民警察借口不属于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任务、履行职责。()

12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的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案件,应当及时告知其主管机关处理。()

13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责任性,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14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只需要保护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

15 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16 内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有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17 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18 外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19 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20 对造成死亡的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费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抚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18周岁止。()

21 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警力的编制、装备水平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职业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刑事犯罪的需要。()

22 公安机关是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机关,人民警察是代表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执法人员。()

23 《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集会、游行、示威等行为。()24 由于实行一职多衔、职衔交叉,将会出现少数职务高者在警衔上低于职务低者的现象。()

25 人民警察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记过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26 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禁令规定,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27 对于高度分散的、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案件,应该采用“大兵团作战。() 28 对被辞退人员,5年内不得录用为警察。()

29 所谓依法从严,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30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来源:

二、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公安机关的任务从层次上分包括()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目前任务和具体任务

2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表示刑事诉讼的开始,表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了合法依据的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是()

A提起公诉

B侦查

C立案

D审判

3 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依靠人民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的人民警察属于()

A治安警察

B户籍警察

C刑事警察

D交通警察

4 ()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

A工作方法

B工作手段

C工作内容

D工作对象

5 (),是人民警察首要的政治品质。

A忠于法律

B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

C勇于献身

D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6 对于侦查破案、拘留逮捕、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制裁违法犯罪等项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主要是()

A耐心说服教育

B严密监视行动

C以感化和挽救为主

D以强制力进行打击

7 我国公安队伍能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部署、统一的行动,是与有统一的()分不开的。

A公安理论

B公安方针

C公安政策

D公安对策

8 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

A《刑事诉讼法》

B《刑法》

C《行政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9 公安机关要及时向党委汇报重要的敌情、社情和治安情况。党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的决策意见,责成并督促政府和公安机关贯彻执行。

A具体性

B政策性

C技术性

D宏观性

10 警察使用暴力,对威胁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实行镇压是()

A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

B社会管理职能

C社会文化职能

D经济管理职能

11近代警察发端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A西欧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12 我国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对敌专政,对人民民主

D“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13 对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专政职能的社会基础

B二者相互矛盾

C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D民主职能是专政职能的基本保障,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社会基础

14(),是指对可能酿成违法犯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A全社会普遍进行的正面教育

B为防范治安危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C对造成治安危害的有关人,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D 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或少年教养及执行治安处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使他们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15 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A重要手段

B关键

C首要环节

D特殊预防工作

16 通过()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A管理

B建设

C改造

D打击

17 ()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对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督察的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1997年6月20日

B1998年6月20日

C1999年6月20日

D1997年5月20日

18 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等。事中监督具有()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A协调

B控制

C管理

D预防

19 间接监督,是指不直接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但可以按照()向有权机关提出,通过有权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纠正。

A个人意愿

B众人意愿

C法定条件

D民主程序

20 警衔制度规定从()晋升为(),从()晋升为(),都要经过相应的警察院校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晋升。

A警司,警督,警督,警监

B警员,警司,警司,警督

C警司,警督,警监,副总警监

D警督,警监,警监,副总警监

21 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担任中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A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B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C一级警司至三级警司

D二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22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具体说就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联系的活动。

A内部关系

B内务

C内勤

D内部纪律

23 强制戒毒的主管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C民政部门

D公安机关

24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在任免前,必须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A督察长

B督察长和副督察长

C主要领导

D副督察长

25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计算标准,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计算。国家上年度职工()的数额,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为准。

A平均工资

B最高工资

C最低工资

D日平均工资

26 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因此,始终把()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

A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B科教强警

C从优待警

D政治建警

27 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民警察()的高低。“向()要警力”,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警察的共识。

A数量,数量

B数量,素质

C素质,数量

D素质,素质

28 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和()三个方面。

A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B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

C一切行动听指挥,秉公执法,热情服务

D积极履行公务,严格执法,文明执勤

29 适用劳动教养的人必须年满()周岁。

A18

B14

C15

D16

30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A侦查

B监督

C诉讼

D审查

三、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4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信息点。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以下行业中属于特种行业的是()

A旅店业

B刻字业

C印刷业

D旧物收购寄卖业

2 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这“五条禁令”是()

A 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B 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C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D 严禁在工作时间酗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3 关于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公安工作基本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B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公安机关

C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

D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方面

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有()

A政治的B经济的C行政的

D教育的、文化的和法律的

5 2000年3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十二项措施》,明确提出了公安队伍建设的三年目标,即()

A经过三年左右的不懈努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B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纪律作风有较大改进

C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D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比较满意

6 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向素质要警力”,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警察的共识。人民警察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B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C对党忠诚的民主专政意识

D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意识

7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

A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B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C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D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报告。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或主任

B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上级公安机关

D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

A有关部门要求不予逮捕的B正在怀孕的妇女

C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D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10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卖淫、嫖娼人员,可以不予收容教育的是()

A患有性病以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B年龄不满18周岁的

C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本人所生1周岁以内婴儿的D被拐骗、强迫卖淫的

来源: 11 因为吸毒成瘾人员(),所以必须使用强制措施进行治疗,强行戒除。

A吸食、注射毒品已形成毒瘾

B对毒品已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C依靠批评教育和监督已无法使其戒除毒瘾

D依靠批评教育和监督没有实际意义

12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主要有哪些类型?()

A 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地方自治制

B以法国为代表的,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集权制

C混合制警察管理体制

D复合制警察管理体制

13 对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A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专政职能的社会基础

B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专政的对象是敌人,民主的对象是人民

D两种职能的方法不同。对敌人使用专政手段,对人民实行民主的方法

14 从大的方面来讲,公安机关权力可以分为()

A治安行政管理权

B刑事执法权

C警械、武器使用权

D紧急状态处置权

15 按照《人民警察法》第21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在公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有()A 当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时,应当立即救助

B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C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D依法进行社会治安管理

16 公安执法监督的特征包括()

A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B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C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D监督程序的特殊性

17 公安执法监督的重要意义包括()

A公安执法监督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

B 公安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C公安执法监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D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

18 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下列哪些活动可以进行现场督察?()

A 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B 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C 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

D 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19 社会监督的主要方式是()

A对公安机关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决定提出批评建议

B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控告检举

C通过法律诉讼的渠道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D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20 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三个方面。积极履行公务主要指()

A严格履行《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各项职责,尽职尽责,恪守职责

B正确行使《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各项权力,绝不以权谋私

C为了尽快破案,可以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D执法不阿,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

《公安基础知识》标准化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2√

3×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4√

5×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6√

7×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

8×除了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之外,抓好其他方面的行政管理,如市场、工商、财贸、税务、卫生、海关、教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也可以大量地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

9×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10√11√

12×公安机关对于公民的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13√

14×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既要保护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也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15×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16√17√18√19√20√

21×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教育、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职业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刑事犯罪的需要。

22√

23×《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24√

25×人民警察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26√

27×对于高度分散的、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分子,不宜采用“大兵团作战”,而宜分散地对案件各个侦破,将犯罪分子逐个制裁。

28√29×30√

二、单项选择题

1C2C3C4D5B6D7C8B9D10A11A12A13A14B15A16A17A18B19C20A21A22B23D24B25D26D27D28B29D3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AC3ABCD4ABCD5ABCD6ABD7ABCD8BD9BCD10ACD11ABC12AB13ABCD14ABCD15ABC16ABC17 ABCD18ABCD19ABD20ABD

第二篇: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映的是国家意志。()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施。()

3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4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5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6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7地方自治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

8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9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督察监督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10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1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通过受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举报,追究违法、违纪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12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13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14有没有专门的统一的制式服装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15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16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的形成主要是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

17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

18公安机关是我国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

19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20行使管制权的主体是乡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

21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要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22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23间接监督,是指不直接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都属于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的监督。()

2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督察长、副督察长在任免前,必须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25公安赔偿中的损害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还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和仅仅造成危险的情况。()

26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禁令规定,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27罚款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后果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8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9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但不必坚持互相制约。()

30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不可以聘请律师。()

二、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公安机关的任务从层次上分,包括()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目前任务和具体任务

2公安机关在紧急处置重大灾害事故或者平息叛乱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是()

A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

B紧急排险权

C管制权

D戒严执行权

3履行执行户口管理制度,做好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属于()

A治安警察

B户籍警察

C刑事警察

D交通警察

4为各项工作提供通讯联络、档案资料以及应用电子计算机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属于()

A财务保障

B装备保障

C生活保障

D信息保障

5《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一人实施数行为的责任遵循的是()

A吸收原则

B择一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6国家要求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与政体一致,与国家意志一致,成为国家忠诚的统治与管理工具,这是公安工作()的体现。

A社会性

B阶级性

C群众性

D专政性

7()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务的一个必然趋势。

A结合形式多样化

B保安科技群众化

C治安工作社会化

D群众工作信息化

8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A公安对策

B公安法规

C规章制度

D公安方针

9公安机关要及时向党委汇报重要的敌情、社情和治安情况。党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的决策意见,责成并督促政府和公安机关贯彻执行。

A具体性

B政策性

C技术性

D宏观性

10下列有关警察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有()

A世界各国警察在本质上是共同的

B世界各国因为社会制度不同,警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属性不同,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各异,因此,他们在本质上也是不同的

C警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警察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同其他行政机关一样,警察实现职能的手段不具有特殊性

11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是()

A国家政治保卫局

B中央特科

C巡警部

D社会部

12我国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B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

C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D公安机关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3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A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B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C民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和专政职能

14(),是指为了完成某项任务,需要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共同部署、共同领导;解决某些重大事件时,需要两者共同组成领导指挥班子,把领导作用结合起来。

A党政分开原则

B彼此保证原则

C互相结合原则

D全面强化原则

15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A党的领导

B依法办事

C严格自律

D有效监督

16做好(),永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永远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

A政治工作

B组织工作

C宣传工作

D群众工作

17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

A是否严格执法

B是否热情服务

C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D是否合理行使职权

18()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对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督察的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1997年6月20日

B1998年6月20日

C1997年9月20日

D1997年5月20日

19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等。事中监督具有()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A协调

B控制

C管理

D预防

20警衔等级的设置是警衔制度的核心,警衔设()

A四,十三

B四,十四

C五,十三

D五,十四

21奖励,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实施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嘉勉和表彰。个人奖励有:()、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奖。

A一级英模、二级英模、三级英模

B英模

C通报表扬

D授予荣誉称号

22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依法行政、从严要求

B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C依法行政、从严治警

D从严治警、依法行政

23()可以发布通缉令。

A县级以上检察机关

B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4()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安部部长负责。

A公安部

B公安部督察委员会

C公安部党委

D公安部政治部

252000年3月1日,公安部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十二项措施》,其中规定,从()开始,110报警台履行接受群众监督的新职能。

A2000年6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3月1日

D2001年3月1日

26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因此,始终把()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

A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B科教强警

C从优待警

D政治建警

27清正廉明,其要点是:艰苦奋斗,(),防腐拒贿,()

A克己奉公,不沾不染

B克己奉公,不枉不纵

C不枉不纵,不沾不染

D不枉不纵,忠于职守

28《人民警察法》第20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这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要求,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方面的()

A义务

B纪律

C权利

D权力

29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B6

C9

D12

30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A不予

B从轻

C减轻

D减轻或免除

三、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4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信息点。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公安指挥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

A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

B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具体指挥

C接收110报警

D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2下列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特征的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违法性

C情节轻微性

D必受处罚性

3下列选项中,属于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的具体内容的有()

A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B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专门工作之中

C治安工作社会化

D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

4公安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是因为()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B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C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处理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D公安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人力资源

5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A在任何情形下

B除有碍侦查的情形外

C除无法通知的情形外

D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要求时

6(),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

A在侦查机关立案后

B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

C在侦查机关受理后

D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7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主要是(A要注意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B要注意途径的多样化

C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D要注意范围的广泛性

8按照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将公安执法监督分为()

A直接监督

B法律监督

C间接监督

D非法律监督

9公安执法监督的重要意义包括()

A公安执法监督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

B公安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C公安执法监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D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

10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下列哪些活动可以进行现场督察?()

A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B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C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

D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来源11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精神,公安赔偿必须具备哪些要件?()

A主体要件

B行为要件

C后果要件

D因果关系要件

12古代警察有如下特点()

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B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D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的 13公安机关与军队的区别主要有()

A分工不同。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对内,军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

B完成任务的手段不同。警察是通过打击、防范、管理、教、改造等多种手段来完成任务,军队主要是通过军事手段来完成任务

C警察不具有武装性质

D警察不配备武器装备

14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有()

A依法对道路、行人、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管理

B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

C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

D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

15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处置权包括()

A命令

B禁止

C取缔

D许可

16公安队伍建设的任务就是:公安队伍建设要()

A在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工作能力上加强教育和训练

B按照“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

C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队伍

D建设成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秉公执法,能够应付政治事件和治安事件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17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是()

A鲜明的阶级性

B广泛的人民性

C行为的表率性

D跨国的共有性

18组织纪律是对人民警察行动上的要求。服从领导,执行命令是每个人民警察必须具备的素质,是调整公安队伍内部下级与上级、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其基本内容是()

A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的口头或书面言论

B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C不参与派性活动,听从组织调度,自觉接受监督,无条件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9人民警察的录用与国家公务员的录用一样,录用原则是()

A公开

B平等

C竞争

D择优

20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以下人员一般不裁决或不执行拘留的是()

A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

B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

C精神病人和其他残疾人

D正在患严重疾病或性病以外的传染病的,以及家庭有年迈老人、小孩或者严重病人、残疾人等确需被处罚人抚养、护理的人

一、判断题

1×这是公安机关权力的法定性。

2√

3×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4√5√6√7√

8×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必须是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监督,对《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司法、安全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监督不属此列。

9×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因为督察监督属于事中监督,所以此题判断错。

: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行使管制权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

21√

22×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必须是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监督,对《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司法、安全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监督不属此列。

23√24√

25×损害包括对人身权的损害和对财产权的损害。损害必须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而不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和仅形成危险的情况。

26√

27×警告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后果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8×过失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9×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0×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二、单项选择题

1C2B3B4D5D6B7C8A9D10A11A12A13A14C15A16D17C18A19B20C21D22B23D24B25C26D27A28A29D3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ABCD4ABCD5BC6BD7ABC8AC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14ACD15ABCD16ABCD17ABC18BCD19ABCD20ABCD

第三篇: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六)1.下列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

A.大气

B.矿藏

C.野生动物

D.自然保护区

2.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的形成3.下列关于环境质量对人类的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

B.它是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

C.它是维持自然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

D.环境质量的价值是绝对的4.下列关于环境容量和容许排放量,说法错误的是()。

A.容许排放量满足环境目标值的某地区容许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

B.容许排放量与环境目标值相对应

C.环境容量就是容许排放量

D.环境容量分为总容量(即绝对容量)与年容量

5.下列关于环境系统与环境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系统是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B.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

C.环境系统是否处于稳态和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无关

D.环境的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6.环境质量由()组成。

A.环境结构和环境状态

B.环境结构和环境背景

C.环境状态和环境背景

D.环境状态和环境目标

7.在环境保护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是()。

A.大气目标

B.敏感目标

C.水目标

D.噪声目标

8.将环境污染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其依据是

()。

A.污染物的形态和性质

B.环境系统所属类型

C.环境要素

D.污染源所处的社会区域

9.关于环境质量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质量指数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数值

B.环境质量指数表征着环境质量整体的优劣

C.环境质量指数既可以用单个环境因子的观测指标计算得到,也可以由多个环境因子观测指标综合算出

D.环境质量指数只能由多个环境因子观测指标综合算出

10.关于环境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

B.环境质量是只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状态

C.环境质量包括环境结构和环境状态两部分

D.环境质量分为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

答案及解析

1.C。

2.C。解析:按照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3.D。解析:环境价值即环境质量对人类的价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②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③人类生产发展的需要;④维持自然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

环境质量的价值是相对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来说,对环境价值的理解或许会相去甚远。

4.C。解析:容许排放量是满足环境目标值的某地区容许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它和环境容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容许排放量与环境目标值相对应,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

5.C。解析:环境系统是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环境系统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的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各个环境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适配关系时,环境系统处于稳态,反之则处于不稳态。

6.A。解析:环境质量包括环境结构和环境状态两部分。

7.B。解析:环境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水平或标准。环境保护目标的范围较广,大气、水、噪声环境都属于保护目标,而敏感目标则是环境保护目标中关注的重中之重。

8.D。解析: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不同,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不同,环境污染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不同,环境污染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9.C。解析:环境质量指数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数值,它表征着环境质量整体的优劣。该指数既可以用单个环境因子的观测指标计算得到,也可以由多个环境因子观测指标综合算出。

10.B。解析: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第四篇:2011宜宾市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题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利益 答案: B 试题2:不属于家长制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A: 终身制

B: 组织内部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

C: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D: 有明确的分工和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答案: D 试题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答案: CD 试题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A: 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答案: D 试题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答案: B

试题6: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求得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 B 试题7: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A: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ABC

试题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 BCD 试题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木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BCD

试题1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 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

B: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C: 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

D: 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 答案: BCD 试题11: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

A: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 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C: 在原始社会就存在的D: 人类社会俱来的 答案: A 试题12: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答案: A 试题1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 D 试题1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答案: AC 试题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 A

试题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A: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B: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C: 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D: 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答案: ACD 试题17: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A: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B: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C: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D: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答案: B

试题18: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有:()

A: 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

B: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C: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答案: BCD

试题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 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答案: D

试题20:度是指:()A: 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B: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 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D: 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

答案: C 试题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 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答案: B 试题22:因果联系指:()A: 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

B: 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

C: 一切必然联系

D: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23:阶级是:()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答案: AB 试题24: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答案: ABCD 试题2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

D: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答案: C 试题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2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答案: C

试题2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答案: ABCD 试题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3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ABCD 试题3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答案: D 试题3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ABC 试题36:哲学的党性是指:()A: 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 A 试题37: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 C 试题38:“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答案: ABD 试题39:()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 体察民情

C: 了解民意

D: 倾听群众呼声 答案: A

试题4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4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C

试题4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D

试题4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A

试题4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

政府状态

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ACD 试题4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B 试题4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BD 试题4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答案: B 试题4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C 试题4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C 试题5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A: 是不可靠的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C

试题5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试题5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答案: BCD

试题5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答案: D

试题54:发展的实质是:()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 D

试题55:唯物辩证法认为()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5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答案: A 试题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答案: C 试题5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答案: AB 试题5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答案: D 试题6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A: 世界统一于存在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答案: CD 试题6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A: 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D: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答案: ABCD

试题62: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 ABCD

试题6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A: 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 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答案: ABCD

试题64: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

A: 经济平等

B: 社会平等 C: 机会均等

D: 利益均等 答案: C 试题65: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理论流派的观点。A: 文明冲突论

B: 社会解体论 C: 文化失调论

D: 价值冲突论 答案: D

试题66:社会变迁是指:()A: 社会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B: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C: 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D: 社会渐进性的平缓变化过程 答案: C 试题67:()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和获取机会

上存在着差异性。

A: 阶级趋同

B: 社会化 C: 社会分化

D: 社会不平等 答案: D 试题68: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作(),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地位 C: 社会分层

D: 社会类别 答案: B 试题69: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答案: C 试题70: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71: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A: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

B: 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 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 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答案: ABC

试题72:商品和产品的区别是:()

A: 体现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而物化在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形成价值

B:

商品不仅具有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产品不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属性即价值

C: 产品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D:

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不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答案: ABC

试题73: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答案: B

试题74:必然王国是指:()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B: 人们已经获得了自由的社会主义社会

C: 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D: 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始社会状态 答案: C

试题7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虽然社会分化发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对社会分化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分化

B: 人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分化

C: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流动的加速进行

D: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结构的变动 答案: B

试题76: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是:()

A: 政治条件

B: 人口条件 C: 生态环境条件

D: 经济条件 答案: D 试题7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A: 思维和存在B: 人和自然界 C: 主体和客体

D: 实践和认识 答案: A 试题7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D 试题7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 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 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8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实践观点 答案: D 试题8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82:“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A: 认为“理在事先”

B: 片面夸大意识能动性

C: 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D: 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83: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在组织中,社会个体往往被安排到固定职位上发挥其职能,他们只能按所属组织的要求来行动。这样,每一组织都以()为基础,而否定实质性的合理性,即以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为基础,发挥其才智,并能知晓他们的行为后果。

A: 职能分化

B: 目标化

C: 功能上的合理性

D: 非理性 答案: C

试题8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A: 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B: 民主集中制

C: 决策科学化

D: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 答案: D

试题8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案: ABD

试题86: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 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抗的矛盾和非对抗的矛盾 答案: B

试题87: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 C

试题8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应至少抽出()时间,市(地)县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要有

()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A: 一个月,两个月以上

B: 两个月,三个月

C: 一个月,两个月

D: 三个月,六个月9 答案: A 试题89:辩证思维方法“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体现了:()

A: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B: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C: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只是反映历史的主流和方向

D: 逻辑进程应当与历史进程基本一致

答案: ABCD 试题90:毛泽东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社会学中属于()的考察方法。A: 微观

B: 历史 C: 个性

D: 宏观 答案: D 试题91: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D: 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只是人本能的反映 答案: B 试题9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A: 不懂得实践的伟大作用

B: 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C: 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 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 答案: ABC 试题9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 A 试题9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按劳分配制度

B: 劳动者的互助合作关系

C: 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D: 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 D 试题9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的观点。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D

试题96:真理是:()

A: 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 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 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答案: C

试题97:哲学是:()

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答案: C

试题9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答案: D

试题99: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是:()

A: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B: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的木同发展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则是少数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D: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 答案: ABD 试题10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A: 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静止中包含运动

D: 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答案: BCD 行政能力A、B卷(人文科技)强化训练测试题(1-100)试题1:发明地动仪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是:()A: 张衡

B: 沈括 C: 郭守敬

D: 庄子 答案: A 试题2: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是:()

A: 郭守敬

B: 孙思邈 C: 沈括

D: 朱世杰 答案: B 试题3:第一次从理论上初步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中央杭州西湖会议

C: 中共中央北京特别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D 试题4: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杭州西湖会议 C: 中共北京特别会议

D: 中共二大 答案: D 试题5: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指:()

A: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B: 细胞学说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元素周期表的确立 答案: ABC

试题6:最早创造数字的是:()A: 阿拉伯人

B: 欧洲人 C: 中国人

D: 印度人 答案: D

试题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A: 光是直线传播的B: 光的折射原理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 A

试题8:能够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碳

B: 氟里昂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9: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 甲烷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10:如前所述,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是基因的物质实体。作为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是核着酸,每个核着酸由()三部分组成。

A: 一个糖分子

B: 一个碱基

C: 一个核酸分子

D: 一个磷酸分子 答案: ABD

试题11: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人是:()A: 哥白尼

B: 布鲁诺 C: 伽利略

D: 亚里土多德 答案: A

试题12:旧诗包括:()A: 古体诗

B: 新诗 C:近体诗

D: 叙事诗 答案: AC

试题13: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A: 哈维

B: 胡克 C: 施莱登

D: 许旺 答案: CD 试题1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

A: 智能性要素

B: 实体性要素 C: 现实性要素

D: 虚拟性要素 答案: A 试题1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仍然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C: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D: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答案: C 试题16:确定中国工农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之下的根本原则的最早会议是:()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中共六大

D: 湘赣边界会议 答案: B 试题17: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局部水平

B: 器官水平C: 整体水平

D: 细胞水平答案: BCD 试题18:生物技术主要包括:()A: 基因工程

B: 酶工程 C: 发酵工程

D: 细胞工程 答案: ABCD 试题19:文明世界的赵州桥是()时修建的。A: 两晋时期

B: 隋朝中期 C: 唐朝前期

D: 五代时期 答案: B 试题20:下列选项,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一项是:()

A: 家用电器

B: 高压、超高压系统 C: 雷雨天气

D: 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答案: B

试题21:手持移动电话又称为:()

A: “大哥大”

B: “二哥大” C: “三哥大”

D: 无绳电话 答案: A 试题22:()是飞机隐身技术的主攻问题。

A: 雷达隐身

B: 红外隐身 C: 透明技术

D: 伪装技术 答案: A

试题23:第一台可供实际运行的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A: 富尔顿

B: 特里维西克 C: 斯蒂芬逊

D: 维维安 答案: C

试题24:世界上首先得出生命起源的科学的哲学判断的人是:()A: 恩格斯

B: 达尔文 C: 巴斯德

D: 微耳和 答案: A

试题25:发现行星运动之定律的天文学家是:()A: 伽利略

B: 开普勒 C: 哥白尼

D: 托勒密 答案: B

试题26: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有:()

A: 创立了历法

B: 记录了丰富的天相资料

C: 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

D: 提出“盖天说”的宇宙结构理论 答案: ABCD

试题27: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A: 主要功能是治理风沙危害和防止水土流失

B: 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二左右

C: 东起内蒙古自治区,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所跨地形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答案: AB

试题28:我国古代被称为“药王”的著名医学家是:()A: 李时珍

B: 华佗 C: 扁鹊

D: 孙思邈 答案: D 试题29: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A: 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B: 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 政治诱降和军事打击并重

D: 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答案: A 试题30:生命的本质是:()A: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物质的有机结合B: 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C: 细胞

D: 神经力量的表现形式 答案: B 试题31: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什么现象:()A: 氧化

B: 自燃 C: 潮解

D: 熔化 答案: B 试题32:食盐放在空气中会:()A: 风化

B: 潮解 C: 结晶

D: 溶解 答案: B 试题33:在大洋东北部能延伸到北极圈内的洋流是:()

A: 阿拉斯加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拉布拉多寒流

D: 千岛寒流 答案: B 试题34:黄河干流下游很少有支流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少,属半干旱地区

B: 干流为地上河,两岸有堤防

C: 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答案: B 试题35:提出科学的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A: 德漠克利特

B: 布鲁诺 C: 道尔顿

D: 牛顿 答案: C 试题36:既不临海又不与邻国接壤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 广西壮族自治区

B: 西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 D

试题37: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A: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B: 电磁波的发现

C: 飞机的诞生

D: 能源的广泛应用 答案: A

试题38:十七世纪后半期天文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

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 康德提出“星云假说”

C: 哈雷发现“哈雷多星”

D: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 答案: C

试题39:元朝科学家郭守敬曾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工作,最南的观测地点:()

A: 海南岛

B: 西沙群岛 C: 中沙群岛

D: 南沙群岛 答案: B

试题40: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

A: 民族主义

B: 民生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权主义 答案: ABD

试题41:一部电话是不是程控电话,是由为该电话进行交换的电话交换机所决定的。程控电话进行交换的电话交换机是:()

A: 自动交换机

B: 人工交换机 C: 手动交换机

D: 秒钟机 答案: A 试题42:“黑洞”是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预言的:()A: 引力场

B: 视界 C: 特殊天体

D: 脉冲星 答案: C 试题43:相对论的提出者是:()A: 阿尔波特•爱因斯坦

B: 卡尔•马克思 C: 牛顿

D: 马赫 答案: A 试题44:下列金属中,属于液体的是:()A: 汞

B: 银 C: 镁

D: 铝 答案: A 试题45: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能浮起来?()

A: 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

B: 利用磁铁异权相吸的原理

C: 利用升降装置

D: 利用电磁排斥力与电流的直接关系 答案: AD 试题46:()是激光唱机的简称,是当代激光应用技术最为成功的杰作之一。

A: 盒式唱机

B: CD唱机 C: VCD D: 镭射唱机 答案: B 试题4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氨气

B: 漂白粉 C: 冰醋酸

D: 空气 答案: C 试题48:自然资源的特点有:()A: 可用性

B: 整体性

C: 光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

D: 可再生性 答案: ABC 试题49: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的革命团体有:()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科学补习所 答案: ABCD 试题50: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有:()

A: 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B: 新科技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C: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不断

改变着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D: 科技革命破坏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与共处 答案: ABC 试题51:()于1869年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经过科学实践的验证和补充,逐渐成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A: 罗蒙诺索夫

B: 法拉第 C: 门捷列夫

D: 柯塞尔 答案: C

试题52:计算机的只读存储器:()

A: 简称RAM B: 可直接由CPU读数或写数

C: 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D: 简称ROM 答案: D 试题53:()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花钱最多的实验装置。A: 核聚变实验室

B: 粒子加速器 C: 动力系统工程

D: 计算机 答案: B

试题54: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的是:()

A: 打字机

B: 计算机

C: 激光照排机

D: 激光印刷机 答案: C

试题5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答案: ABCD

试题5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各种飞机几乎全部采用(),依靠螺旋桨产生推进力。

A: 喷气发动机

B: 螺旋发动机 C: 活塞式发动机

D: 火箭动力机 答案: C

第五篇:2011成人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2011成人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Ⅰ.Phonetics(10 points)

Directions: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of words, there are four underlined letter combinations marked A, B, C and D.Compare the underlined parts and identify the on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pronunciation.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1.A.caused B.wished C.guessed D.dressed

2.A.tea B.read(原形)C.real D.steal

3.A.through B.famous C.route D.wounded

4.A.native B.active C.national D.narrow

5.A.like B.limit C.knife D.inside

6.A.ear B.early C.earth D.earn

7.A.thank B.another C.smooth D.clothes

8.A.afternoon B.classroom C.roommate D.boot

9.A.houses B.horses C.rises D.exercises

10.A.expression B.discussion C.vision D.permission

Ⅱ.Vocabulary and Structure(4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section.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11.______ riding to school, Mary usually goes to school on foot.A.Without B.Rather than C.Instead of D.Inspite of

12.The teacher will tell us _______ to have the exam next Monday.A.if B.that C.if not D.whether

13.In order to grow well, the Blue Sprace, like other pine trees, ______ a temperate climate.A.require B.requires C.is required D.that requires

14.It took them more than ten years to ______ the defensive works.A.build in B.build into C.build on D.build up

15.I haven’t decided which seat ________.A.to sit B.is to sit C.to sit on D.is for sitting

16.Susan wants to know whether the measures have been agreed _______.A.to B.with C.over D.on

17.All _______ is a continuous supply of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A.what is needed B.for our needs C.the thing needed D.that is needed

18.His hard work _______ when he won the prize.A.paid off B.showed off C.rang off D.kept off

19.The fire _______ two persons’ death as well as the damage of all the store’s property.A.is resulted in B.is resulted from C.resulted in D.resulted from

20.On Sundays I prefer _______ at home to _______ out.A.to stay„go B.stay„going C.staying„going D.staying„go

21.Generally, the thicker a mammal’s(哺乳动物)skin is, the less hair ______.A.that has it B.that it has C.has it D.it has

22.My father ______ an invitation to a dinner party, but he _______ it.A.accepted„received B.received„accepted

C.accepted„didn’t receive D.received„didn’t accept

23._______ their homework, the children went for a walk.A.When they were doing B.After they have done

C.Having done D.They had done

24.My parents never let me _______ alone.A.to travel B.to travelling C.travelling D.travel

25.Hardly _______ the classroom when the class began.A.had he entered B.he had entered C.he entered D.he was entered

26.We all enjoy working _______ him because he is a kind leader.A.along B.in C.under D.on

27.She is _______to refuse, so I have to give in.A.a too kind girl B.too a kind girl

C.too kind a girl D.a gird kind too

28.He couldn’t use his own car because it ________ then.A.was being repaired B.was repairing

C.is repairing D.has been repaired

29._______ go to the Great Wall for a visit?

A.Why don’t B.How about C.Will we D.Why not

30.With the guide ______ the way, we set out on foot into the night dark.A.lead B.leading C.led D.to lead

31.He seems _______ from this university.A.graduating B.being graduated C.to graduate D.to have graduated

32.The refugees need many things, but _______, they need food and medicine.A.at most B.above all C.after all D.at the first

33.______ France Viuard an excellent political speaker but she was also among the first members of the populist party.A.Not only B.If only C.Only D.Not only was

34.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three times but _______ he passed.A.at end B.at finish C.at last D.at least

35.On his return from his college, he found the house ________.A.deserting B.deserted C.desert D.to be deserted

36.When Jane fell off the bike, the other children ________.A.were not able to help laughter B.could not help but laughing

C.could not help laughing D.could not help to laugh

37.English is _______ interesting to us.A.much B.very C.very much D.more

38.Grammar books here _______ well.A.are sold B.sell C.sells D.have been sold

39.If everybody is _______, let’s begin our class.A.sat B.seated C.seat D.sitted

40.He must have been there before, ________?

A.hasn’t he B.haven’t he C.doesn’t he D.isn’t he

41.He had to give up ___ the football match because he had his leg injured in the accident.A.taking part in B.took part in C.to take part in D.take part in

42.The young people felt that they needed no help from anyone.They were very _____.A.unexpected B.independent C.resistant D.separate

43.I hope my teacher will take my recent illness into _____ when judging my examination.A.regard B.counting C.account D.observation

44.The letters PTO _______ parent-teacher organization.A.stand for B.call for C.heard for D.care for

45.Something always _______ wrong when we try this recipe.A.has gone B.have gone C.go D.goes

46.My watch ______ three o’clock.A.tells B.speaks C.talks D.says

47.When I took his temperature, it was two degrees above _______.A.average B.ordinary C.regular D.normal

48.I’d rather you _______ anything about it for the time being.A.do B.don’t have C.didn’t have D.didn’t do

49.I don’t think we can take it ______, some problems still remains.A.on hand B.by chance C.for granted D.at will

50.She walked across immense room _______ every one looking at her.A.with B.as C.while D.when

Ⅲ.Cloze(20 point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given below and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is most suitable and 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The death of a child, _51_ one’s own child, is something the mind can hardly comprehend.It seems to go _52_ nature.The end of a life that is still forming _53_ has just begun is an almost unthinkable cruelty.But it happens.Parents sometimes must witness the illness and death of the children _54_ whom they gave birth.And _55_ will ever fill the empty place that the dead child leaves behind.Parents _56_ to die before their children, which is the natural order of life events.When the situation is reversed and a child dies _57_ the parents it seems wrong.Yet we never know why one person dies and another lives.But we do know _58_ a child is gone, the parents still have a future, as grey and worthless as it may at first seem.Death may take the child, but the love never _59_.The sorrow after a child’s death is one of the longest and hardest type of _60_ to live with.And it takes long to deal with the parents’ own emotions.51.A.especially B.special C.especial D.most

52.A.with B.against C.beyond D.above

53.A.and B.or C.but D.so

54.A.at B.with C.to D.for

55.A.everything B.other thing C.something D.nothing

56.A.think B.expect C.like D.surely

57.A.before B.after C.in front of D.as

58.A.as if B.as though C.even if D.that

59.A.gives up B.goes away C.goes back D.goes through

60.A.loss B.losses C.losing D.lost Ⅳ.Reading Comprehension(6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four reading passages in this part.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five questions.For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suggested answer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one best answer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Passage One

In the old days, pers used to go down into the sea looking for ships that had sunk, because they hoped to find gold and jewels.Now pers still search for valuable things in sunken ships, but they also try to bring to the surface the ships themselves, or parts of them.The value of different kinds of metals has increased greatly over the last twenty or thirty years and even though a ship has been under the sea for many years, it may be worth a great deal.One famous sunken ship is the “Lusitania”, which sank off the southern coast of Ireland in 1915 with a loss of nearly, 1,500 lives.It has four huge propellers made of an expensive metal.Today each of those propellers is worth $ 300,000 or more.The ship lying on the sea-bed has been brought by a man called John Light.He paid about $ 1,200,000 for the whole ship.He hopes to bring up those propellers and sell them.He also hopes to sell other parts of the ship, when he has brought them to the surface, for about $ 600,000.61.Divers today try to bring to the surface _______.A.gold and jewels B.parts of ships

C.whole ships D.all of the above

62.Diver try to bring up metals because ________.they have been in the sea for a long time

gold and jewels are not valuable things

some kinds of metals are worth a lot of money

it is easy to bring up metals

63.The word “surface” in the passage means the ______.A.market B.air C.top of a liquid D.sea

64.John Light hopes that he may be able to sell all the parts of the “Lusitania” for about _____.A.$12,000 B.$300,000 C.$1,200,000 D.$1,800,000

65.John Light bought the “Lusitania” _______.A.before 1915 B.before it sank

C.after it sank D.after they had brought up the propellers

Passage Two

Man’s first real invention,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history, was the wheel.All transportation and every machine in the world depend on it.The wheel is the simplest yet perhaps the most remarkable of all inventions, because there are no wheels in nature—no living thing was ever created with wheels.How, then, did man come to invent the wheel? Perhaps some early hunters found that they could roll the carcass of a heavy animal through the forest on logs more easily than they could carry it.However, the logs themselves weighed a lot.It must have taken a great prehistoric thinker to imagine two thin slices of log connected, at their centers by a string stick.This would roll along just as the logs did, yet be much lighter and easier to handle.Thus the wheel and axle came into being and with them the first carts.66.The wheel is important because _______.A.it was man’s first real invention B.all transportation depends on it

C.every machine depends on it D.both B and C

67.The wheel is called _______.A.simple B.complicated C.strange D.unusual

68.It was remarkable of man to invent the wheel because _______.A.it led to many other inventions B.man had no use for it then

C.there were no wheels in nature D.all of the above

69.The wheel was probably invented by ______.A.a group of early hunters B.the first men on earth

C.a great prehistoric thinker D.the man who made the first cart

70.This selection says that the first wheel may have been a ______.A.round piece of stone B.heavy log C.piece of metal D.slice of log

Passage Three

Eating in space is different from eating on earth.The food that astronauts carry with them does not look like the food you eat.Some food is carried in closed bags.It is cooked and frozen before the astronauts get it.All the water is removed from the food.In the spaceship the astronaut puts the water back.He “shoots” hot or cold water into the food bag with a special gun.He eats the food through a small hole in the bag.Other foods come in bite sizes.The astronaut puts a whole piece in his mouth at once.There an be no crambs.Crambs would float around the spaceship and get in the way.Meat and cake often come in bite-sized pieces.Astronauts can’t drink water from open cups.The water would float in drops in the air.The water is put in the special gun.The astronaut shoots the water into his mouth.Eating in space is not easy.Astronauts must learn to eat this way.71.Some space foods are carried in _______.A.water guns B.lunch boxes C.closed bags D.crumbs

72.The story does not say this, but from what we have read, we can tell that ______.you get much hungrier in space than you do

you can’t have water to drink in a spaceship

astronauts must learn many new and different things

you can’t eat anything in a spaceship

73.Why can’t astronauts drink water from cups?

The water would come from the open cups.The water would spill all over their food.Crambs would float in the cups.The cups would float in the air.74.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story is that _______.there is more food and water in space than on earth

eating and drinking in space is a special problem

astronauts can never eat or drink in a spaceship

there is no food or water in a spaceship

7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story lead you to believe?

Food for astronauts must be made in a special way.All meat on earth comes in bite-sized pieces.Astronauts will only eat cakes made from crambs.Astronauts have to go hungry in a spaceship.Passage Four

The energy which the sun radiates goes in every direction, and only a minute part of it falls on the earth.Even so, it represents power of about 5,000,000 horsepower(马力)per square mile per day;the sun gives us as much energy every miunte as mankind utilizes in a year.At present, we use this energy indirectly, and it is our final source of power.Coal represents the chemical action of the sun on green plants thousands of years ago.Water power results from the rain formed by vapor which comes from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under the sunshine.Even windmills operate because of air currents set in motion by the different heating affects of the sun in different places.Some day, through chemistry or some type of solar engine, we shall harness this great source of energy more directly.Already a scientist has worked out an engine, surprisingly efficient, in which the sun’s rays are concentrated through mirrors on a tube of water to create steam.76.How much energy given off by the sun reaches the earth?

A.100% but indirectly.B.5%.C.50%.D.only a very tiny amount.77.The reason why all the solar energy falling on the earth can’t be utilized is that ______.only a very small part is available the sun is too distant from the earth

it takes thousands of years for this energy to be stored up in coal and oil

our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not sufficient

7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Even windmill’s action depends on the sun.The sun produces enormous energy for man to make use of.Some day man will be able to utilize 100% of the solar energy that gets to the earth.The sun produces different heating effects in different places.79.In order to support this argument, the writer gives the example that _______.a machine using solar energy efficiently has already been developed

the sun is our final source of power

man uses only a tiny part of the sun’s energy

the part of the sun’s energy we use is used indirectly

80.This passage centers mainly on ________.harnessing energy through chemistry

our last source of power

how water power is produced

the amount of solar energy that can be utilized

Ⅴ.Writing(20 point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20 minutes to write a letter of about 8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opic.男女应该平等吗?(Should Men and Women Be Equal?)参考答案

Ⅰ.Phonetics

1.A 2.C 3.B 4.A 5.B

6.A 7.A 8.B 9.B 10.C

Ⅱ.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1.C 12.D 13.B 14.D 15.C

16.D 17.D 18.A 19.C 20.C

21.D 22.D 23.C 24.D 25.A

26.C 27.C 28.A 29.D 30.B

31.D 32.B 33.D 34.C 35.B

36.C 37.B 38.B 39.B 40.A

41.A 42.B 43.C 44.A 45.D

46.D 47.D 48.D 49.C 50.A

Ⅲ.Cloze

51.A 52.B 53.B 54.C 55.D

56.B 57.A 58.C 59.B 60.A

Ⅳ.Reading Comprehension

61.D 62.C 63.C 64.D 65.C

66.D 67.A 68.C 69.C 70.D

71.C 72.C 73.A 74.B 75.A

76.D 77.D 78.C 79.A 80.D

Ⅴ.Writing

Should Men and Women Be Equal?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is issue, Some people say that men are superior to women in ability because men are physically stronger, do most of the hard labor in the world and hold most important positions.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women have the ability to compete with men.There have been many famous women state leaders and great scientists in the world.We should fully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work” so that the enthusiasm of both men and women for work can be fully aroused.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