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营养与健康期末考核论文
公选课《生命、营养与健康》考核论文
膳食纤维与都市文明病
学生姓名:江祖松 学 号:20110704310059 学 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2011级行政管理系
2012年10 月 30 日
膳食纤维与都市文明病
摘 要: 现代化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了舒适、方便,但亦带来了新的病症,并时刻在危害着人体健康,已构成了严重的医学问题。这些新的疾病多以现代都市为最。
[关键词] 营养;健康;膳食纤维;都市
一、都市文明在进步 人类健康在退步
时代不断在发展,科技不断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日益丰富,人们越来越有能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仍是人们的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吃什么好,怎么吃才最营养、最健康、最合理呢?人们似乎并未过多的思考这个问题,而是延习着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尤其经历了三年灾荒和凭票购物的历史后,大多数人们仍认为“吃香的,喝辣的”才是享福,因此人们的餐桌上大多是鸡鸭鱼肉,各种美酒,食物也越做越精细。同时由于科技的发达,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加上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不规律。那么这种极大满足人们食欲和口感的饮食方式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据一些富裕国家对常见病的研究数字表明,这些富裕国家常见的疾病是冠心病、大肠憩室症、胆结石、痔疮、肠癌、糖尿病和肥胖症。前三种病在北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比非洲乡村多100倍,而后四种病多10倍。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病在日本还非常少见,就是今天也比美国发病率低,但在美国的日本移民后代却和美国人发病率一样多。中国过去也很少有这些疾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现代发达国家的疾病在中国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发病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可以说都市文明进步了,而人们的健康水平却退步了。
二、都市文明病
我们给那些随着都市文明发展而患病率逐步上升的疾病起了个名字叫做都市文明病,它们是一类并非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种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以及营养的失调,再加以缺乏运动,长期积累而来的代谢病。
都市文明病分为:“结构病”、“能量过剩病”和“神经和精神疾病”。
结构病是指人的身体结构(如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由于长期缺乏力的刺激或者受到的力的刺激不合理所引发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又可分为三个种类:a)脊柱疾病,主要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b)关节疾病,主要有膑骨软化、股骨头疾病、肩周炎;c)骨骼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
能量过剩病是人体长期能量摄入相对过剩所引发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又可分为: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及脂肪肝和糖尿病等。
神经和精神疾病是由于精神压力过重、缺乏必要的身体运动来调节而引发的精神或神经疾病。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由于人们饮食营养失调而引发的都市文明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等
三、通过膳食纤维合理饮食治疗都市文明病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也就是除淀粉以外的多糖,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多数是植物的支撑物和细胞壁。以前大家都知道人体必须营养素有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和矿物质。人们对膳食纤维在60年代以前还没有认识,它们一直作为食品的杂质被去除。直到70年代以后,一些科学家发现,不同的饮食习惯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这些常被发达地区人们去除的物质可以减少一些疾病如便秘、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由此人们才意识到膳食纤维是一种有用的营养性食物成分,被列为第七大人类营养素。
膳食纤维的主要营养功能是通便防癌、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餐后血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以及吸附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功能恰好能预防和抑制都市文明病中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以肥胖等病症,因此我们把膳食纤维称为都市文明病的克星。
四、膳食纤维与都市文明病的预防
我们从几种都市文明病的发病原因来详细了解一下膳食纤维的作用:
1、便秘:由于食物加工的越来越精细,人们又缺乏运动,加上精神紧张造成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患便秘的人越来越多,宿便会积累大量毒素,带来很多健康隐患。而膳食纤维体对肠壁有刺激作用,可促进肠蠕动,膳食纤维还能吸水膨胀,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使大便变软变松,能起到润便、治便秘和痔疮的作用。
2、肥胖:肥胖大都与食物中热能摄入过多或体力活动减少有关。尤其在快餐流行和西方“垃圾食品”被广泛接受的年代,出现了较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三高”病患者。而膳食纤维从两个方面可以帮助肥胖者减肥:一方面膳食纤维可减少热能摄入,它在胃肠内直接限制了脂肪和部分糖的吸收,使体内脂肪消耗增多。另一方面膳食纤维可以抗饥饿,当膳食纤维在胃和肠道内吸水后,使胃和肠道扩张,产生饱腹感,有助于肥胖病人控制饮食。
3、癌症: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生主要与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和肠壁长期接触有关。增加膳食中纤维含量,使致癌物质浓度相对降低,加上膳食纤维有刺激肠蠕动作用,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可以减少这两种癌症的发生。
4、心血管疾病:胆固醇是一种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能增加患冠心病和结石症的危险。而膳食纤维的可溶性纤维能在大肠中吸收水分并形成一种胶状物质,这种胶状物质能包裹住胆固醇及类胆固醇物质,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胆固醇随粪便丢失后,肝脏就会调集利用血液中的胆固醇合成新的胆酸,这样就降低了血液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5、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率乱、而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延长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进餐后血糖不会急剧上升。近年来,经学者研究表明,食物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糖尿病膳食中长期增加食物纤维,可降低胰岛素需要量,控制进餐后的代谢,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改善。
6、口腔及牙齿功能:现代人由于食物越来越精,越柔软,使用口腔肌肉和牙齿的力度越来越小,因此,牙齿脱落,龋齿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自然增加了使用口腔肌肉牙齿咀嚼的机会,长期下去,则会使口腔得到保健,功能得以改善。
7、胆结石: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由于膳食纤维可结合胆固醇,促进胆汁的分泌、循环。因而可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有人每天给病人增加20-30克的谷皮纤维,一月后即可发现胆结石缩小,这与胆汁流动通畅有关。
五、膳食纤维的来源及用量
既然膳食纤维有这么多好处,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哪些食物中含量较多,以及如何搭配才合理。
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藻胶和抗性淀粉。按膳食纤维总量计算,各类食物含量如下 麦麸:41%;
谷物:4-10%,从多到少排列为小麦粒、大麦、玉米、荞麦面、薏米面、高粱米、黑米。麦片:8-9%;燕麦片:5-6%;
马铃薯、白薯等薯类的纤维素含量大约为3%;
豆类: 6-15%,从多到少排列为黄豆、青豆、蚕豆、芸豆、豌豆、黑豆、红小豆、绿豆;
无论谷类、薯类还是豆类,一般来说,加工得越精细,纤维素含量越少。蔬菜类:笋类的含量最高,笋干的纤维素含量达到30-4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
菌类(干):纤维素含量最高,其中松蘑的纤维素含量接近50%,从多到少的排列为:发菜、香菇、银耳、木耳。此外,紫菜的纤维素含量也较高,达到20%;
坚果:3-14%。10%以上的有:黑芝麻、松子、杏仁;10%以下的有白芝麻、核桃、榛子、胡桃、葵瓜子、西瓜子、花生仁;
水果:含量最多的是红果干,纤维素含量接近50%,其次有桑椹干、樱桃、酸枣、黑枣、大枣、小枣、石榴、苹果、鸭梨。
各种肉类、蛋类、奶制品、各种油、海鲜、酒精饮料、软饮料都不含纤维素;各种婴幼儿食品的纤维素含量都极低。(注1)
膳食纤维素虽好,但过多进食纤维素对人体也不利。膳食纤维不但会阻碍有害物质的吸收,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大量进食高纤维食物,会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免疫抗病的能力,也会增加肠道产气量导致不适。
因此适量的进食膳食纤维才是科学的,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国居民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10-30g/d,老年人可30g/d。
六、总结
随着现代都市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五彩斑斓。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常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正面临着 “都市文明病”的困扰。因此我们在享受精彩的都市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合理饮食,通过合理的意识吸光达到营养健康的目的从而远离都市文明病。
参考文献
[1] 许槐,李玉华.警惕现代都市文明病.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9-12
参考网站: [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6360541.html [2] http://hi.baidu.com/%BD%A3%D3%B0%C7%EF%B8%E8/blog/item/089b92092c2715266b60fba8.html
第二篇:营养与健康期末论文
营 养 与 健 康
(期末论文)
题 目: 浅谈营养与健康
姓 名: 孔焱琛 学 号: 31201029 上课时间: 周四晚上 联系电话:
***
指导老师: 叶志洪
联 系 方 式:
***(549376)
2013年12月
浅谈营养与健康
孔焱琛 31201029 统计1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以前认为是绝症的疾病都已经找到良好的方法和途径去应对,如天花、麻风等病基本销声匿迹。但是,这并没能杜绝新疾病的产生。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病毒、细菌、战争伤害等旧疾病,而是很少留意到的新疾病——慢性病。慢性病大多是由人们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以及不规律的饮食所造成,也不是单一药物可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这个学期选修了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在课堂上也了解到了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去如何改正与如何预防各种慢性疾病以及在发生时如何对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现在,我就浅谈一下一个学期的收获。
健康的获得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合理的饮食,从而获得足够的营养,要获得足够的营养就必须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饮食的适当与否,对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寿命有着关键的影响。从高中步入大学后,自认为身体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虽然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比例尚在标准范围内,但我自感还需减轻体重,以避免超过范围;若长时间坐电脑前,以前坐姿不正确日积月累的影响,导致肩膀会出现酸痛的现象,眼睛也会感觉不适;有时候还是会情绪失控,或者沉默不语,或者感觉烦躁,却不清楚原因。在学习了这门课程后,不仅给自己搭配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补充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而且会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参加一定的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
记得在做小组的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组的就是如何避免运动的损伤,由于自己经常会去锻炼,所以也特别的关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对运动中容易受伤的部位,要相应再做一些辅助性的活动。运动前要预防“心理损伤”,先在心里上做好运动准备,控制住过于低落或是兴奋的情绪。运动前一定要先通过慢跑、慢走、做体操、做游戏等力量负荷较小的运动方式热身,直到觉得稍稍有点出汗才开始正式的运动。热身后还要做做压腿、抻拉韧带等伸展运动,既可增加身体柔韧性,也可避免韧带受伤,要记得加强自我保护,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防摔倒;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刻低头、曲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而不可直臂撑地,运动时 要选择适当的场地和器材,例如游泳要去正规游泳馆而不是江河湖海等非游泳区;跑步最好能在专门的体育场里而并非人多车多的马路上,如果只能在马路上跑步,那么就必须穿一双好跑鞋来保护自己;使用健身器材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不要在高低不平的场地上进行活动。如没有合适的场地,活动的节奏要放慢因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跑、容易引起过早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运动中呼吸时要尽量地用鼻子吸气。假如鼻口并用的话,吸气时要把舌尖卷起来,轻轻顶住上腭让空气从舌的两侧进入,这样冷空气进入呼吸道前,能有一个预热的过程,不至于使冷空气直接刺激器官,保持良好心态;由于现在是冬天,特别注意防止冻伤;运动后可以通过做操、深呼吸、抻拉等形式让身体充分地放松,平时要多补钙。
老师在课堂上提到最多的是我们的习惯问题,我也多多关注了身边的人与自己的一些习惯。我发现的一些坏习惯有:1.一起床就叠被,这容易滋生螨虫,也会让被子散发不出去一夜排除的水分气体而受潮;2.经常吃夜宵,这会让胃得不到休息,导致年龄大后的胃病;3.翘二郎腿,会使腿部血液不流畅;4.体育课后的饱食,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应激能力减弱。5.抽烟,这既害自己又伤害别人„„。当然,也是有很多好习惯的:1.看书一段时候后休息10分钟再继续,这样能很好的保养眼睛。2.每天都刷牙,这很简单又对牙齿很有帮助。3.每天能抽出时间跑步,记得南校区操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跑步,感觉大家还是很注重健康的。4.早饭营养均衡。5.每天喝2杯水,我们寝室一向能保证喝水,补充人体所需。6.每天都能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睡觉,有个稳定的生物钟能很好的调节人体机能„„好习惯坏习惯我们每人肯定都有,但关键的是能否去改正坏习惯而去多养成好习惯,有几个好习惯对健康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通过课程,对营养与健康又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必须要有恒心去 坚持一些好习惯,这样才能向健康迈进。还有就是要关注起健康,现在可能年轻而没有什么大病痛,但要是不关注,等到年龄上涨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该树立起正确的对待营养与健康的态度,让自身更健康,保持健康。
健康分析报告
我想先说说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是个比较信佛的人,她五十几岁就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长年较少吃肉类食品,偶尔会吃奶油鸡蛋类食物。
就我目测,奶奶脸色不是很好,脸色有些黄。人比较瘦,肠胃也不是太好,经常会吃胃药。体抗力也比较差,经常会得一些小感冒。
就我所知,素食者也分为严格素食和不严格素食,有的素食者也吃蛋类或乳类,有的连植物油都吃的很少。从理论上讲,长期严格素食者易出现贫血、骨骼疾病、眼疾等,如果从幼儿期就素食,还应该有智力障碍。但这些人对钙、铁、锌等营养素的消化率、吸收率、利用率都高于混食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营养素缺乏的症状。
我们人类从肉类食物中可以获取各种营养物质,如果长时间不吃的话,很可能营养不良!这时虽然可以吃其他的食物补充,如蔬菜,水果,但是肉类里面 那些优质的蛋白质是其它的食物里没有的,或者含量很少.人体没法吸收优质蛋白或者吸收很少,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如免疫功能下降,精神不济,嗜睡,贫血等等。也庆幸奶奶不是严格素食主义者,不然身体可能还要差,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会尽快的向奶奶提出合理的建议。
奶奶也有轻微的失眠状况,我上网查询并建议她通过饮食来治疗,用黑芝麻、桑叶、核桃肉各25克,金橘8克,捣碎成泥状,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4—5天,或者黄花菜20根,酸枣仁15粒,炒熟捣烂研磨成细末,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1周,亦可用瘦猪肉250克,莲子30克,放入沙锅中加入炖汤,每日食用1次,连吃1周。不过她经常用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我经过询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再来说说我的父亲,再来说说我的父亲,应该算比较健康的了,每天饭后都会去跑步。不过也还是会有一些亚健康症状,比如肥胖以及高血压。前段时间得了肾结石,过经过他一个月的努力,加上体外碎石,肌注黄体酮,配合中药治疗,肾结石已经完全康复了。
我建议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保持大小便通畅。
最后说说自己,我发现的一些坏习惯有:1.一起床就叠被,这容易滋生螨虫,也会让被子散发不出去一夜排除的水分气体而受潮;2.经常吃夜宵,这会让胃得不到休息,导致年龄大后的胃病;3.翘二郎腿,会使腿部血液不流畅;4.体育课后的饱食,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应激能力减弱。5.抽烟,这既害自己又伤害别人„„。当然,也是有很多好习惯的我给自己的建议是:1多把被子拿到外面去晒,保证杀死一些细菌等。2.减少吃夜宵,每天有规定的饮食习惯并且规定饮食的量,不吃过多或者过少。3.每天能抽出时间跑步,记得南校区操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跑步,感觉大家还是很注重健康的。4.早饭营养均衡。5.每天喝2杯水,我们寝室一向能保证喝水,补充人体所需。6.每天都能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睡觉,有个稳定的生物钟能很好的调节人体机能„„好习惯坏习惯我们每人肯定都有,但关键的是能否去改正坏习惯而去多养成好习惯,有几个好习惯对健康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学期上的营养与健康还是很实用的课程,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健康生活的知识,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切身用到的知识。通过对家人的健康调查,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因此也能更准确地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能更加健康地生活。
第三篇:营养与健康 论文
浅论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一、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一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诸多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皮肤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皮肤将失去弹性,粗糙干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粗糙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动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适当饮水。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活力。
8、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既可清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4.1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营养学家和临床医师认为,有目的的偏食对人体会起到保健作用。你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补充有缺陷的一面的营养食物。身体瘦弱者,适当多吃瘦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同时也应注意脂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量,以保持营养的平衡。脑力劳动者。每天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大脑对养分的需求,并适当增加含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禽肉、核桃、芝麻等。贫血患者。多吃动物肝脏和含氨基酸,蛋白质的水果和绿色蔬菜。皮肤干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萝卜,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摄入鱼、虾、蟹、酒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
第四篇:营养与健康论文
营养与健康论文
一、个人信息
xxxx
二、摘要
“血气”是中医用来表示人体能量的名词。根据经验,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而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的。所以本文就从传统中医的“血气”出发,探究作息与饮食对“血气”的影响,从而寻找养生与保健的新思路。
三、正文
“血气”及血液与气息,是中医用来说明人体能量的名词。但是人体内并没有任何物质称之为“血气”。根据中医的解释,血气包含人体的许多物质,其中血液是人体能量最重要的代表。在传统理论中,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而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的,所以“血气”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人体的状态并不只是机械地按照是否生病来判断。还有一种状态叫做“未病”,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而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
所以我们就应该在平日注重保健和养生,使血气达到充盈的平衡状态。
子午流注自然清理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
从上文可以看出人体12个静脉与12时辰的联系。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点到凌晨2点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我们只有养成合理作息,顺应自然规律,使身体自然地清理并排除毒素,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合理膳食
现在医学发达了,很多在古代被视为绝症的病,现在都可以由抗生素轻易解决。但是我们并不能等到疾病已经严重到需要治疗才去吃药解决,需要防患于未然。所谓“病从口入”,我们身上很多的疾病都和自己不合理的饮食有关。暴饮暴食,或者恶性节食,亦或是吃太过精细太过油腻,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多多少少的危害。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富足,商品多样,食物更是丰富多彩。但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的流行导致了“肥胖症”的普及。同时“以瘦为美”的观念,促使许多原本就不胖的女生追求骨感美而节食,甚至是绝食。
而我认为减肥瘦身应从均衡营养做起。要达到营养均衡,平常饮食各方面需多加注意,天天各类食物进餐要多样化、均衡、数量适宜,并不是一味的多吃或是少吃,而是要做到在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脂肪、淀粉之后少吃一些,保持八分饱。健康的减肥是应当限制膳食的总能量,而不仅是限制脂肪的摄入。
同时健康从细节开始,把健康依靠于药物的作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影响一个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基因外,另有后天的生活体式格局、举动和健康观念等。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气及一些长寿者的经验,主要是运动、饮食及均衡而宽大旷达的心理素质来保持健康。
在我们的食物中(除酒精外)能够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有三种,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大生热营养素,有时也称之为三大宏量元素或能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这三大营养素供给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30%。膳食纤维的量虽然还没有合适的比例,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膳食纤维不应少于25克,最好是30克,最好吃粗粮50克~100克。
从产能看,每克脂肪产能约9千卡,是蛋白质(4千卡/克)或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的2倍多。因此富含脂肪的食物称之为高能量食物,如动植物油脂、肉类(畜禽肉)、坚果类食物如大豆、花生、核桃、松子、葵花籽、杏仁等;碳水化合物来源于谷类和薯类或经过加工获得的糊精、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蛋白,动物性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植物蛋白主要是大豆蛋白质。
如果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人体需要量,就会造成体脂的堆积,使人肥胖,由于肥胖带来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反之,如果长期摄入能量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结核、癌症等。
按照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为保持健康体重,能量在一日三餐中合理分配原则是: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进餐时间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进行为宜。同时饮食布局要合理多样。现在的健康观念认为,在制作膳食的历程中应做到荤素、粗细配搭。多食用含维他命多的蔬菜、瓜果。多食用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铁等元素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牛羊肉、牛奶、豆成品,此乃蛋白质的来源。少吃盐腌、油炸及熏制的食物。健康的人体需要多种营养食品营养与健康素,纯一种食物难于全数餍足,只有多样化,才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他命、纤维素,以维持人体酶的系统性,增加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个细节了解身体状况
1、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血气充足,头发枯燥发黄开叉是血气不足的表现
2、看眼睛
看眼睛要看眼白的颜色,熟话说人老珠黄,其实就是指眼白的颜色变的浑浊、发黄、有血丝就是血气不足的表现,相反眼睛大而有神是血气充足的表现
3、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有弹性没有斑点代表血气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青发红,暗黄都代表血气不足
4、看睡眠
入睡较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血气足说明,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表示血气不足的及时补血养气
5、看指甲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除了小指其余的指甲都应该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该是占据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应该是不超过全指甲的1/5,如果指甲上没有半月形或者是只有大拇指上有就表示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血气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指甲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大过多则易患上甲亢、高血压。
四、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血气”、“亚健康”
2、《子午流注图解》http://
3、《均衡饮食》http://wenku.baidu.com/view/d23fffc22cc58bd63186bd5b.html
第五篇:论文:营养与健康
营养与健康论文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温饱或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个别人群已经进入富裕行列。从整体来看各类人群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食物结构处于一个历史转变时期,我国面临着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或不平衡)的两种挑战。一方面,严重的蛋白质和能量缺乏问题已基本解决,而一些微量营养素(如钙、锌、碘、维生素A、核黄素等)激增。与肥胖有关的一些非传染性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发病年龄也提前。致病原因复杂多样,但都涉及生活不合理、营养欠均衡、代谢失调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说明在物质条件改善后,如果没有营养指导,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反而会随之上升,这在欧美某些发达国家中已得到证明。因此普及营养知识、指导食物消费、执行合理营养健康与平衡膳食是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合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促进生长发育
人体的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新的细胞组织的构成、繁殖、增大都离不开蛋白质,故蛋白质是儿童青少年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等营养素也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人体的身高与饮食营养有关,如日本青少年的身高普遍比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增加了12cm左右,我国儿童的身高、体重也较新中国成立之前有明显的增长,这都与食物营养质量的提高有关。2.提高智力
营养状况对人类的智力影响很大,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告,有1.5亿非洲人面临饥荒,这些地方的孕妇由于营养不良,其子女的学习能力明显地受到不利的影响。
儿童时期和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如二十二碳六烯酸、卵磷脂、蛋白质等。特别是二十六碳六烯酸的供给,如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大脑的发育,阻碍大脑智力开发。3.促进优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优生优育是重中之重,影响优生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营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孕妇应特别注意到先天营养对婴儿体质及智力的影响,如果孕妇的饮食缺乏营养,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4.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免疫是机体的一个保护反应,若免疫能力低下,则易受各种病菌的侵害,营养不良患者的吞噬细胞对细胞攻击的应答能力降低。而食物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Zn)和硒(Se),类黄酮等物质都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5.促进健康长寿
人体的衰老是自然界的必然过程,长生不老的秘方虽然没有,但如果注意均衡营养,则完全可以延缓衰老,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人到了五六十岁,机体逐渐衰老,生理机能发生衰退,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避免热量和动物脂肪的过多摄入,防止高血压、心脏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产生或复发,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6.防止疾病 合理营养可以增进健康,而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都可引起疾病。由于营养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为营养缺乏病,如却铁性贫血、软骨症、夜盲症、甲状腺肿大等;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称为“富贵病”或“文明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二.营养失调会危害健康 营养失调,即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会给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食无度、营养过剩,可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等,还可能成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诱因。营养不足会造成体质虚弱,精神不振,易于疲劳,工作效率低,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甚至会出现各种营养缺乏症,如:消廋、大头、早衰、痴呆、贫血、坏血症、夜盲症、干眼病、皮肤病等。
人体不同时期、不同工作性质有不同的营养需要。调整好各个时期的膳食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关键。合理的膳食营养可以使儿童正常发育、聪明伶俐,可以使成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可以是老年人精神焕发、益寿延年,可以使疾病患者消除病痛,早日康复。
平衡膳食又称为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营养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各类食物的成分有各自生物学特性,并不是按照人类营养学需要而构成的。由于它所含各种营养素的比例与人体所需比例不同,人体在摄入后消化吸收和利用过程中,不同营养素之间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因此,要获得较高和较完全的营养价值,只有同时进食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和比例适当的混合食物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1、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
(1)食物调配得当(2)食物品种多样
(3)产热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宜
(4)非产热营养素与产热营养素之间协调合理
2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1)能供给足够热能来满足生活和工作的要求
(2)能供给足量的优质蛋白,以满足修补机体组织和生长发育的需要(3)能供给适量的脂肪来保证必需脂肪酸和各种相关功能的需要(4)能供给各种维生素,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5)能供给足够矿物质,维持机体着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6)能供给适量膳食纤维来调节肠道系统的状态,降低有毒物质的侵害
平衡膳食中的主要营养素的平衡包括:三大热能营养素的平衡、蛋白质中氨基酸平衡、脂类物质中脂肪酸的平衡和其他营养素的平衡。
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人体三大热能营养物质,在膳食中含量最大,在机体中都可以产热。膳食中只有三大营养物质之间比例合理才能既可保证机体组织的修复更新,又可保证热能的需要,还可以保证组织细胞所需脂肪酸,宏观上生命体征才能表现正常。通常成人膳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者的供给量比例约为6:2:1,少年儿童可适当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平衡膳食中,蛋白质所含人体必需的8中氨基酸应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而且还要一定比例的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应为4:6。
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油中含量较高,所以,平衡膳食除了维持脂肪供能的比例,还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量。通常认为,必需脂肪酸应占总热能的2%,每日脂肪摄入量中植物性脂肪应占2/3,而且,植物油的摄入量严大于10g才能维持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平衡。
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也要满足机体的需要。这些营养素在体内主要是调节生理功能。如果缺乏或不足,就会造成某些生理机能的失调,导致一些缺乏症的发生。
人们的日常膳食由多种食物构成,把食物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类:粮食类、动物类和豆类、油脂类和蔬菜水果类。平衡饮食要求各类食物在膳食中应占适当比重。古往今来,营养学观点认为平衡膳食应该“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无果为助”,不仅指出了平衡膳食的食物种类,还阐明了各类食物在平衡膳食中的地位。
除了各类食物的比例要协调外,不同类型的食物搭配也很重要,如主副食的搭配、粗细粮的搭配、荤素搭配等。总之,全面、均衡的事物才能保证机体营养的需要,才能有利健康。
我国居民的膳食指南要点如下: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科学的饮食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饮食习惯应该使饮食与日常作息时间与生理状况相适应,与消化规律相协调,从而提高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使人体感觉舒服、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建立科学饮食习惯的原则是:
(1)进餐时间掌握在饭前不是过分饥饿但是有正常食欲;(2)所摄取的营养物质被机体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利用;(3)能满足机体生理和工作的需要,保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科学的饮食还应注意克服不良饮食,如:挑食和偏食,进食不规律,过冷过热的食物,盲目节食减肥,乱用滋补药和不注意卫生。
参考文献:
《营养学专家答疑—关教授谈饮食营养与健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饮食营养与健康》田呈瑞、姚晓玲编著 中国计量出版社 《营养与健康》刘翠格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