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配合件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配合件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第一篇:配合件毕业论文

工具钳工技师资格考评论文

论文题目:样板设计

单位名称:

作 者:

年月日

工具钳工技师资格考评论文

论文题目:样板设计

作 者: 职业技能鉴定等级:工具钳工技师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 录

绪论.....................................................1 摘要.....................................................2 第一章 对图纸的工艺分析..................................3 1.1相配件的技术要求...................................3 1.2工艺分析..........................................4 第二章 凸件的加工.......................................5 2.1凸件中心孔的加工...................................5 2.2凸件轮廓的加工.....................................6 2.3计算与测量......................................................8 第三章 凹件的加工.......................................13 3.1凹件加工的路线....................................13 3.2凹件的划线.......................................13 3.3凹件的加工.......................................13 第四章 配合............................................16 4.1公差配合.........................................16 4.2透光和研点的配合..................................17 4.3加工表面3×ø8H7的孔..............................18 4.4引钻凹件中心孔....................................18 总结....................................................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绪 论

钳工大多数时使用手工工具,并经常在台虎钳上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钳工的主要工作是加工零件及装配,安装,调试和检修机器和设备。机器零件经过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机械加工后,还有一些采用机器加工方法不太适合或不能解决的工作,需要钳工来完成。如零件加工中的划线,锉配样板,配作,以及机器和设备的组件,部件的装配和总装配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机械设备不断出现,钳工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越来越复杂,钳工的分工也越来越细。钳工一般分为普通钳工,划线钳工,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等。

钳工操作技术内容很广泛,主要有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等基本操作。此外,还有机器和设备的装配,安装和修理等工作。

无论何种钳工,进行何种钳工操作,都离不开钳工基本操作。钳工基本操作是各种钳工的基础。

摘 要

本次技师设计的是样板相配,经过几天的设计和操作,已经完成此次任务。此次相配件分为2个部分,凸件和凹件,凸件是此相配件的关键,尺寸的要求全部在凸件上面,因为凹件没尺寸要求,所以主要是做凸件保证两者的配合间隙。还要注意凹凸件打的中心孔,要保证垂直度,在插入芯棒不影响换位换向,保证配合间隙。关键词:钻孔 研点 配作

第一章 对图纸工艺分析

1.1对相配件的技术要求

1相配图

图1-1

2.技术要求

1)件Ⅰ是基准件,件Ⅱ是配作件;

2)配合时凹凸件注意换向,凹凸件配合间隙≤0.04; 3)︱ a-a′︱≤0.10mm 4)锐边去毛刺、倒角。

1.2工艺分析

1.对孔进行分析

件1,件2,件3共有三个孔,打孔时要注意各孔的加工顺序,以免给工件的测量、精度的保证以及换向换位带来影响。其中主要的是件1和件3上的定位孔,打孔时一定要保证三件配合的对称度。在配合时插入芯棒不影响换向。2.对件1进行分析

件1备的是一块60.26×44×10的料,件1的加工面多且复杂,精度要求高,要用到量块、正弦台、杠杆表来测量加工,保证其角度尺寸精度,锉削时按件1的加工工艺路线去做,以方便测量和尺寸要求的保证。3.对件2进行分析

件2是一块31.11×31.11×10的料,件2是配作件,没有过多精确的尺寸要求,只有一个插销的尺寸要求。,最主要的还是与件1和件3的配合和Ф8H7孔的位置精度,保证三者配合间隙和于件3孔的位置精度。件2尺寸尽量做大一点,做件1的下线尺寸。4.对件3进行分析

件3是一块80×80×10的料,件3也是配做件,要保证与另外两个件的配合精度,另外最重要的是与件2的直线度要符合要求。5.配合分析

相配件的主要工艺尺寸在件1上,件1为基准,件2件3配做。

想要做好这个工件主要在于基准件各个尺寸要求的把握和两个Ф8H7的孔位精度的保证。在配合一起钻芯棒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装夹!确定孔的垂直与对称。保证在件1和件2插入芯棒的翻转时的配合间隙都在规定范围内从而达到技术要求。

第二章 件1的加工

2.1件1中心孔的加工

图2-1

1.加工中心孔

拿到凸件毛坯料之后,首先精修85×10的两个对面,保证表面的平面度,以其中一个表面为基准面用高度尺在这个面的中心画出ø6的孔位线以及方框线,画孔位加工线时必须画方框线,这样可以消除划

规样冲等积累误差。然后打上样冲眼,进行钻铰孔(用ø5.8的钻头钻孔,ø6的铰刀铰孔)。

2.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打孔的对称度、垂直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钻孔前先把孔中心的样冲眼打大一些,这样可以使横刀刃预先落入样冲眼的锥坑中,钻孔时钻头不易偏离中心。

② 装夹时,工件一定要摆正,工件表面一定要与台虎钳装夹面垂直,为了保证工件表面的水平,可以连同台虎钳一起搬到平板上用杠杆表去打平行度,来保证工件表面水平!还要注意台虎钳上是否有毛刺,及时清理台虎钳并夹紧。

③ 钻孔时使钻尖对准钻孔中心,先试钻一浅坑,如钻出的锥坑与所划的钻孔圆周线不同心可及时予以纠正,如偏离较少,可靠移动工件或移动钻床主轴(摇臂钻床钻孔)来解决。如果偏离较多,可用尖錾或样冲在偏移的相反方向錾出几条槽来,以减少此处的切割阻力而让钻头纠正偏心。

3.确定凸件的对称度

以孔为基准去做两边。铰好孔之后插上一根长10×ø6的芯棒,在选用芯棒的时候,芯棒的尺寸不能大于ø6,不然在插入孔时因为挤压容易使孔变形,最好比ø6小4~5um。然后利用杠杆表和粘合好的量

块组(量块组尺寸为48.5)去测量。选用量块时,数量不可以多,一般在3~5块,避免造成误差。测量时芯棒的两头一起测量去做来保证孔与面的平行度;上下面测量来保证孔两个面的对称度。

图2-2

2.2凸件轮廓的加工

1.画线

图2-3

画线过程中我们在将用到画线平板,高度尺等,如上图所示,根据图面画出所标注的轮廓线。

凸件可用高度尺配合划针和钢尺找点画出凸件的形状。也可以通过计算并利用正弦台(用量块垫出60°的正弦台),根据各点的尺寸测量出各斜面到平板的距离,从而划出各斜线。但需要注意的是凸件为基准件与凹件配做。画线时格外注意,避免之后的制作中产生偏差。最后画出ø8H7的孔位线及方框线。

2.凸件的工艺路线

1→2→3→4→5→6

图2-4

加工凸件应先从工件的一边做起,将工件夹持于台虎钳端面,锯除需剔除部分,余量根据自己的锯削经验而定,一般为20~50丝。锉削时注意手法,单面锉削不可触碰其他表面。首先加工1面,利用杠杆表和量块去做,这样即省掉了其他量具的使用又提高了精度高!在使用比较法测量尺寸时,注意应经常在量块上校验,以防百分表尺寸变换,造成尺寸超差。加工好1面之后接着做2、3两面,这样方便得到1面需要部分的尺寸和便于锉削。做2、3两个斜面就必须要用到杠杆表,正弦台(100)、量块这样精密的量具搭配,来保证其角度尺寸以及对称度,这样来控制凹凸件配合间隙。使用正规测量角度面时,特别注意角度偏差方向,因为在使用杠杆表时,容易看错方向和尺寸,造成尺寸超差。做好一边1、2、3面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去做4、5、6三个面。这样做保证精度便于测量减少误差。注意3和6面不易用锉削的方法得到,可以在划好线后在3面和6面上面打排孔,注意最后

錾削时不要让工件变形影响工件加工。

2.3计算与测量

此工件为相配件,必须保证较高的角度、尺寸精度以及对称度,我们在测量过程中 必须要用到精密量具:杠杆表、正弦台、量块。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加以计算。1)正弦规垫块的高度计算

正规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正弦规放置在精密平板上,工件放在正弦规工作台的台面上。在正弦规一个圆柱的下面垫上一组量块。量块组的高度根据被测工件的锤度,通过计算获得。然后用百分表检查锤面上母线两端的高度,若两端高度相等,说明锤度正确,若高度不等,说明工件的锤度有误差。所需量块组的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h=Lsina 式中h-量块组高度,mm;

L-正弦规中心距,mm; a-被测工件锥角

根据公式h=Lsina得h=100×sin60°=86.6 所以量块垫的高度为86.6mm。

注意:为了减少累计误差应选取较少的量块组,并且要是使量块之间沿合在一起。

图2-5

2)正弦规“尖点”到平板的尺寸计算

要利用正弦规结合杠杆表对工件的尺寸进行控制,必须测量并计算出正弦规的“尖点”(正弦工作面和正面挡板相交的直线在正投影面上的交点)到平板的尺寸h,根据a=45°的角度如图在正弦规的动作面和正面挡板之间放一个直径适当的验棒(ø10)用杠杆表和量块测量出验棒最高点到平板的尺寸H=32.81(本人所使用的正弦台),通过直角三角间的关系可求出“尖点”到验棒中心的距离,即可得出公式:

h=H-R(1+sina+cona)h—“尖点”到平板的尺寸

R—验棒的半径 a—正弦规和平板的角度

根据公式:h=H-R(1+sina+cosa)得h=32.81-11.83=20.98 从而得出“尖点”到平板的尺寸为20.98mm

图2-6

3)角度面到平板尺寸的计算与测量

根据凸件图中所给的各个尺寸计算出正弦规“尖点”到被测角度面的垂直距离。用求得的垂直距离加上尺寸h(“尖点”到平板的尺寸)即是要测量的角度面到平板的尺寸

① 求得2面到“尖点”的垂直距离为37.99加上“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得到2面到平板的尺寸为58.97,由于2面朝下应用杠杆表反打表来做。

② 求得3面到“尖点”的垂直距离为68.12加上“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得到2面到平板的尺寸为89.1。

图2-7

用同样的方法去做4、5、6面!达到技术要求。注意:杠杆表使用中,一般吃表0.2mm,在使用时注意不要将测量头突然碰到工件表面,以免造成测量头的损坏。

第三章 凹件的加工

3.1凹件的加工路线 1→2→3→4→5

图3-1 凹件为配作件,不仅仅要达到自己需要的精度范围还要去配合凸件的各个尺寸来完成,从而达到配合技术要求。做凹件时注意尽量把1面和3面做大一些,这样做是为了凹凸件最后配合时会比较容易完成。

根据工艺路线去做,避免尺寸误差。

3.2凹件划线

凹凸件需要划线的图形一致,只是基准面的选择和划线的尺寸有所改变。凹件和凸件一样用高度尺和方箱或者是利用正弦台划各尺寸点,用划针和钢尺连接起来。打倾角孔2×ø 3。

3.3凹件的加工 1.打排孔

由于此凹件加工的是半封闭的内表面,不能够直接采用锯削,所以采用打排孔的方法先去除中间多余的材料。

打排孔也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沿线打完排孔,直接錾下。

打排孔的时候要注意,排孔与线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打到线上,并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要短,最好有连孔。离线太远,会造成加工余量大,浪费加工时间;当孔打到线上就会使工件产生缺陷;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短,在排孔打好后容易錾下,否则不容易錾下,在錾削时用力过大,容易使工件变形,所以不容易錾下的时,最好换个大点的钻头再打几个排孔。(这个方法如果排孔钻的孔与孔的之间的距离相距较远的话,在錾削的时候容易是工件变形)第二种是用大点的钻头沿边钻几个孔,然后锯下。

在凹件去除部分用大钻头钻孔,接着把锯条的宽度弄削点,是锯条比

较容易的放入孔中,安装好锯弓去锯下剔除部分。(这个方法会使得凹件的锉削余量变的很少,有利于加工,但是锯削不过关的人也很容易锯到线上,使工件作废)

注意:以上的两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做。錾削时对准自己用力的地方,不可用力过猛导致工件变形,也不可錾到凹件上,使凹件产生缺陷,影响工艺!锯削时同样注意自己不要锯到线上,使工件作废!2.去除余量

打完排孔去除余料后,会产生大量的余量在工件上,这时首先要逐边去除余量,但各边锉削的过程中要留少许的余量,为后面的加工做好准备,以免加工好一个面,再加工它的一个邻边时锉刀碰擦到已经加工好的面,或者在邻边的角处清根时清不干净。

3.计算与测量

如图用去做凸件一样的做法,利用量块、正弦台、杠杆表并计算出斜面到平板的距离来做好凹件。注意做的时候凹件尺寸根据凸件尺寸来做,做凸件的下线尺寸,尤其是1面和3面稍微做大一下。这样凹凸件做配合时会比较容易!① 1面到平板的距离 = 斜面到“尖点”的距离37.99+“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58.97mm ② 2面到平板的距离= 斜面到“尖点”的距离68.12 +“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89.1mm(由于2面朝下应用杠杆表反打表)

图3-2 用同样的方法去做好3、4面。最后去做5面的时候,做5面的时候把工件凹面朝下摆放在平板上,用杠杆表反打表和粘合好的量块去做35mm的高度,做出5面。

第四章 配合

4.1公差配合

做凹凸件的时候,都有尺寸的计算,计算的基本尺寸都有上公差和下公差。公差的配合,就是凸件和凹件在做的时候,两者都有尺寸公差,凸件做下偏差,做小;凹件做下偏差或者上偏差,将槽做大;但是两者的尺寸公差都要在要求范围以内。

图4-1

4.2透光和研点的配合

透光就是凸件和凹件配合后,插入ø6×10芯棒,去做配合。通过相配合时,每个配合面的透光程度,来判断修配高的尺寸面。

研点就是在配合时,凸件和凹件配合时相互摩擦出的黑点,而黑点就是需要修配的高点。

在前面已经分析过,凸件为主要工件,尺寸要求分布在凸件上面,凹件为配作件没有尺寸要求。凹件主要是在配合后,插入芯棒能与凸件换位换向,能够和凸件的间隙保持在0.04mm以内就行。

所以在凸件完成后,配合时发现高点都只是修配凹件,使凹件和凸件能够很好的配合。

在凹件做的过程中计算过的尺寸,每个尺寸都留有0.01mm的修配余量,用凹件来配作凸件,首先用透光法来判断凹件和凸件是否能够配合。以凸件比对凹件的外形,估出大概余量,等凸件稍微能够进入凹件时,是用研点法和透光法结合。

先将两者能配合的部位配合,然后用透光法看光线从个配合的间隙处穿透的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则通过研点法直接去除研出的高点。如果透出的光线不均匀,则需要分析是不是相配面是否有高处或者修配面是否不平整。这时候研点法就能够研出高点,然后锉去高点就可以了。但是有些时候研出的高点,并不准确,只是因为由于其他的高点的干扰,才出现的。

每个点都分析过,将高点去除,先固定一个方位配合,等配合间隙达到后,再换位。由于之前凸件尺寸的计算控制,在有一个方位进

去后,其他方位也能够互换,只是个配合面配合时的配合间隙大小有些许的差别。

4.3加工表面3×ø8H7的孔

加工凹凸工件表面上的3×ø8H7的孔,在打好孔位线以及方框线的地方打上样冲眼,然后分别装夹在台虎钳上。装夹时,工件表面一定要与台虎钳装夹面垂直,为了保证工件表面的水平可以连同台虎钳一起搬到平板上用杠杆表去打平行度,来保证工件表面的平行。打好孔之后保证凹凸件间孔的距离

注意:由于中心孔ø6与凸件 ø8孔与孔之间重合,应多铰几次孔去掉重合处毛刺,直到ø6的芯棒能插入孔中。

4.4引钻凹件中心孔

图4-2

把做好的凹凸件配合在一起装夹在台虎钳上,利用凸件的ø6H7的孔去引凹件上的孔。这样做省去画线时间并且能很好的保证配合精度,装夹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凹凸件配合后平行,且夹紧。凹件引好孔之后把凸件拿下来重新装夹好凹件,保证表面水平之后,利用引好的孔眼去钻孔铰孔。之后凹凸件配合插入芯棒换位,如果换向之后出现一点间隙,在公差范围内可以再次利用铰刀把换向后的凹凸件装夹好再铰一次。最后去毛刺倒角。

总 结

样板的配合。工件在插入芯板后换位很简单,只要孔钻的正和凸件的公差控制好就很容易互换。在控制公差时,工件用精密量具(杠杆表、正弦台、量块)朝着基本尺寸去做是最好的,每个边的边长尽量靠近基本尺寸,并且各边的尺寸保持在比要求的公差范围小,配合就能够互换,并且互换后对应的间隙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在做配合件时,方法很多,但是计算工艺尺寸是必不可少的。当有些边的划线尺寸和测量尺寸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时,那么我们就要自己计算。一般在计算斜边的时候,为了更容易算出尺寸,我们就要借助三角形来计算,将所要计算的边放到构筑的三角形中。有时只是知道一个角度,没有其他尺寸,这时我们可以借助芯棒来测量一个尺寸,芯棒的直径和半径构建到三角形中可以当做已知的尺寸来计算。

有了计算好的尺寸,如果不是盲配的话,那么就要用配合时的研点和透光来修配。在研点时,往往会出现假点,这时分清假点很重要。去除真正的高点,保留假点,间隙才能够得到修配。

致 谢

对几年来辛勤教导我的老师和学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对本次毕业设计指导我的老师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毕业设计开始以来,有幸多次聆听老师的教诲。老师以她宽广的知识、高瞻远瞩的学识、在实际生产中所积累的经验。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以她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待人接物谦逊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这将使我终生受益。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获得实践动手能力而一个重要的实践性一次综合性实践。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公差配合与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2 《CAD/CAM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钳工工艺学》 中国劳动出版社 4《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5《机械制图》 6《机修钳工》 7《钳工速算手册》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配合件的数控加工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1

毕业论文

应用和大力发展。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1~4台加工中心或车削中心为主体,再配上工件自 动装卸和监控检验装置的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这种单元投 资少,见效快,既可单独长时间少人看管运行,也可集成到FMS或更高级的集成制造系统中 使用。

在20余年间,我国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 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 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 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于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 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

毕业论文

工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周期短、设备使费用高的特点。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3)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

(5)精基准的选择应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操作方便。

根据上诉原则得出定位基准应首先以毛坯的一个平面为粗基准,铣削 2mm的夹持面,再 以夹持面为精基准来加工零件,零件加工完毕,再以加工后的上平面为精基准来铣掉夹持面。

图 5-1装夹及定位基准示意

毕业论文

选取的原则是:在满足各个部分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刀具长度,以提高工艺系统的 刚性,制造工艺和编程时,一般不必准确的确定刀具的长度,只需初步估算出刀具长度范围。

Z 0

Tt 根据经验公式:T 1 =A-B-N+L+ + 公式中 :T1 —刀具长度

A—主轴端面至工作台中心最大距离 B—主轴在 Z向的最大行程 N—加工表面距工作台中心距离 L—工件的加工深度尺寸

Z 0 —刀具切出工件长度(以加工表面取 2-5 mm毛坯表面取 5-8 mm)

刀具长度示意图如图 6-1:

图 6-1刀具长度示意图

6.2 程序起始点、返回点和切入点、切出点的确定

(1)程序起始点

程序起始点是指程序开始时,刀尖(刀位点)的初始停留点,采用 G54对刀时为对刀点。在 同一个程序中,起始点和返回点最好应相同,在加工时,多个程序的设置最好也完全相同。

(2)程序返回点

程序返回点是指一把刀程序执行完毕后,刀尖返回后的停留点为换刀点。(3)切入点(进刀点)

在进刀或切削过程中,要使刀具不受损坏,一般来说,对粗加工而言,选择曲面内的最 高角点作为曲面的切入点(初始切削点)。因为该点的余量较小,进刀时不易损坏刀具。对精 加工而言,选择曲面内某个曲率比较平缓的角点作为曲面的切入点,因为在该点处,刀具所

毕业论文

受的弯矩小,不易折断刀具。总之,要避免将铣刀当钻头用,立铣刀不能轴向进刀,最否则 因受力大,排屑不便而使刀具受损。(4)切出点(退刀点)

切出点(退刀点)是指曲面切削完毕后,刀具与曲面的接触点。这个主要考虑在切完工 件后退出工件是否要损伤工件的其它表面及是否与机床的其它部分和夹具相互撞击的情况。

6.3 起始平面、返回平面、进刀平面和安全平面的确定

(1)起始平面

是程序开始时刀具的初始位置所在的 Z平面,如前所述,一般定义在被加工零件的最高点之 上 50-100mm左右的某一位置上,在加工时取高出工件 100mm。(2)返回平面

是指程序结束时,刀尖点(不是刀具中心)所在的 Z平面,它也定义在被加工表面的最高处 50-100mm的某一个位置上,在加工时取高出工件 100mm。(3)进刀平面

以快速下刀的位置到达安全平面,一般为(10-20mm)以 G01速度在 Z向下刀的平面,取高 出工件 20mm。(4)退刀平面

加工完零件之后,退出加工表面,一般是退出加工表面(10-20mm)快速至退刀平面,取高出 工件 20mm。(5)安全平面

就是加工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设置的一个平面,一般是高出工件(10-30mm),取高 出工件 30mm。

毕业论文

表 7-1花型键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工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工序名称 备料 1 钳工 铣削 铣削 钳工 钳工精修 检验 备料 2 加工成品

工序内容

将毛坯铸成 70×60×40mm 画线找正找出中心点的位置 铣夹持面

上平面、外轮廓、型腔、键槽、4个孔 去加工印痕,矫正内腔死角 全面按图纸要求

测量各部分尺寸、形状精度检测 将毛坯铸成 20×38×20mm

根据花型键主体加工成顶盖并装配成品

钳台 KVC650 KVC650 钳工用具 设备

毕业论文

切削油

矿物油、动植物油、极压添加剂或油性

润滑

从工件材料考虑,切削铝时不得使用水溶液,考虑到冷却液作用和价格,选择乳化液可 以满足要求。

从刀具材料考虑,硬质合金刀具一般采用乳化液作为冷却液,其冷却效果很好。综合以 上的种种分析,采用乳化液作为冷却液效果很好。它的主要作用:冷却、润滑、清洗而且还 有一定的防锈作用。

毕业论文

外包装尺寸:长×宽×高 1790×1130×1780mm

毕业论文

<190 铸铁

190~260 160~320 铝 黄铜

70~120 53~56

21~36 9~18 4.5~10 100~200 20~50

66~150 45~90 21~30 200~400 100~180 从理论上讲,v的值越大越好,因为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而且可以避免生成积屑瘤

c 的临界速度,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但实际上由于机床、刀具等的限制,综合考虑:

取粗铣时 v

=150m/min

c 精铣时 v

=200m/min

c 代入 2-1式中:

1000

150

n

= 粗 3.1

4=2388.5r/min 计算的主轴转速 n要根据机床有的或接近的转速选取

取n

=2389 r/min

n

=

3.14

=3184.7r/min

1000

200

n

=3185 r/min

同理计算 φ10键槽铣刀:

取 n粗 =2000r/min

n

= 3000r/min

切削进给速度 F时切削时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 mm/min。它与铣刀的转速 n、铣刀齿数 z及每齿进给量 f Z(mm/z)的关系为:

F= f

zn

Z f

Z

每齿进给量 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材料、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等

f

Z 越小,反之则越大;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f

Z就越 因素。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小;硬质合金铣刀的每齿进给量高于同类高速钢铣刀,可参考表 10-2选取。

表10-2铣刀每齿进给量 f

Z

毕业论文

每齿进给量 f

/(mm/z)

工件材料

高速钢铣刀

0.10~0.15 0.12~0.20 0.06~0.20

Z

粗铣

硬质合金铣刀 0.10~0.25 0.15~0.30 0.10~0.25

高速钢铣刀 0.02~0.05 0.05~0.10

精铣

硬质合金铣刀 0.10~0.15 0.02~0.05 钢 铸铁 铝

综合选取:粗铣 f

=0.06 mm/z

Z 精铣 f

=0.03mm/z

Z 铣刀齿数 z=3 上面计算出:

n

=2389 r/min

n

=3185 r/min

将它们代入式子计算:

粗铣时:F=0.06×3×2389

=430mm/min

精铣时:F=0.03×3×3185

=287mm/min 切削进给速度也可由机床操作者根据被加工工件表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手动调整,以获得 最佳切削状态。

对转接盘图加工工艺设计,如下表 10-3所示。

毕业论文

表10-3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名称或代

01

零件 名称

材料

零件图号 X-01 工厂 数控加工工艺

卡片

花型 主体 件

HT200 工序 程序 号 工步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夹具 名称 虎钳 工步内容

夹具编号 使用设备 车间

刀具 号 T01 T01 T02 T02 T02 T03 T04 T04 T04 T04

铣削中心 KVC650

背吃 主轴

刀具直 进给速度

转速 刀量 备注

径 mm/min

r/min mm 面

φ80 面

φ80 球

φ20 球

φ20 立

φ20 立

φ20 立

φ8 立

φ8 立

φ8 立

φ8

φ9

1500 2500 2389 3185 2389 3185 2000 3000 2000 3000

500 3000 1500 1500

300 200 430 287 430 287 200 300 300 300 100 200 300 200 0.2 4 0.2 2.8 0.2 2.6 0.2 0.2 0.2 0.2 1.2 1 0.2 粗铣上平面留余量

0.2mm 精铣上平面留余量

0.2mm 粗铣外轮廓留余量

0.2mm 精铣外轮廓至尺寸 粗铣圆型腔留余量 0.2 mm 精铣圆型腔至图 粗铣方型腔留余量 0.2 mm

精铣方型腔至图 粗铣弧型键槽留余量

0.2 mm 精铣弧型键槽至图

钻孔

绞孔 粗铣下平面留余量

0.2mm 精铣下平面至图

T05 T06

绞 φ10 T01 T01

φ80 面

φ80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总之,在此次毕业设计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参考文献

[1] 山颖.现代工程制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1.[2] 邱永成.机械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5.[3] 陈于萍.高晓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9.[4] 赵长明.刘万菊.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5] 鞠加彬.数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7.[6] 扬伟群.数控工艺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7] 南景富.AutoCAD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0.

毕业论文

附 录

图 一

毕业论文

图 二

毕业论文

加工程序指令表: O0100 N10 T20 N11 G90 G80 G00 G17 G40 M23 N12 G43 H50 Z50.S1500 M03 N13 G00 X1.451 Y-2.504 Z50.M08 N14 Z1 N15 G01 Z-10.F60 N16 X-2.441 Y-1.555 F200 N17 G02 X-1.784 Y2.281 I2.45 J1.555 N18 G03 X-0.003 Y4.114 I-5.932 J7.548 N19 X1.794 Y2.269

I7.714 J5.715 N20 G02 X2.887 Y-0.146 I-1.759 J-2.251 N21 X1.794 Y-2.269 I-2.854 J0.127 N22 G03 X-0.003 Y-4.114 I5.916 J-7.56 N23 X-1.784 Y-2.281

I-7.714 J-5.715 N24 G02 X-2.441 Y-1.555 I1.793 J2.281 N25 G01 X-6.494 Y-4.126 F60 N26 G02 X-4.751 Y6.055 I6.503 J4.126 F200 N27 G03 X-2.946 Y9.299 I-2.966 J3.774 N28 G01 X-2.874 Y9.601 N29 G03 X-2.762 Y10.274 I-4.667 J1.122 N30 G01 X-.2699 Y10.945 N31 Y12.699 N32 X2.699 N33 Y10.945 N34 X2.762 Y10.274 N35 G03 X2.874 Y9.601 I4.779 J0.448 N36 G01 X2.934 Y9.349 N37 G03 X4.752 Y6.049 I4.776 J-6.031 N38 G02 X7.691 Y0.0 I-4.718 J-6.031 N39 G01 X7.685 Y-0.31 N40 G02 X4.752 Y-6.049 I-7.651 J0.291 N41 G03 X2.934 Y-9.35 I2.958 J-3.78 N42 G01 X2.874 Y-9.601 N43 G03 X2.762 Y-10.274 I4.667 J-1.122 N44 G01 X2.699 Y-10.945 N45 Y-12.699 N46 X-2.699

主程序 0100 选择 2号刀 选择 XY平面

刀具长度补偿,主轴正转

快速定位 „„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圆弧插补(逆圆)

„„

圆弧插补(顺圆)

„„ 圆弧插补(逆圆)

...„ 圆弧插补(顺圆)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圆弧插补(逆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逆圆)

直线插补

„„ „„ „„

„„

圆弧插补(逆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逆圆)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圆弧插补(逆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逆圆)

直线插补

„„ „„

毕业论文

N47 Y-10.945 N48 X-2.762 Y-10.274 N49 G03 X-2.874 Y-9.601 I-4.779 J0.448 N50 G01 X-2.946 Y-9.299 N51 G03 X-4.751 Y-6.055 I-4.771 J-0.53 N52 G02 X-6.494 Y-4.126 I4.759 J6.055 N53 G01 X-8.859 Y-5.626 F60 N54 X-10.547 Y-6.698 N55 G02 X-7.717 Y9.829 I10.556 J6.698 F200 N56 G01 X-7.67 Y10.276 N57 X-7.595 Y10.497 N58 X-7.541 Y10.722 N59 X-7.499 Y11.169 N60 Y14.743 N61 X-7.485 Y15.19 N62 X-7.448 Y15.46 N63 X-7.412 Y15.637 N64 G02 X-4.914 Y17.499 I2.433 J-0.657 N65 G01 X4.914 N66 X5.361 Y17.468 N67 G02 X7.485 Y15.19 I-0.361 J-2.466 N68 G01 X7.499 Y14.743 N69 Y11.169 N70 X7.541 Y10.722 N71 X7.595 Y10.497 N72 X7.67 Y10.276 N73 X7.71 Y9.829 N74 G02 X12.483 Y0.447 I-7.677 J-9.81 N75 G01 X12.492 Y0.0.N76 X12.483 Y-0.447 N77 G02 X7.71 Y-9.829 I-12.449 J0.428 N78 G01 X7.67 Y-10.276 N79 X7.595 Y-10.497 N80 X7.541 Y-10.722 N81 X7.499 Y-11.169 N82 Y-14.743 N83 X7.485 Y-15.19 N84 X7.448 Y-15.46 N85 X7.412 Y-15.637 N86 G02 X4.914 Y-17.499I-2.433 J0.657 N87 G01 X-4.914 N88 G02 X-6.515 Y-16.977 I-0.058 J2.538

„„

„„

圆弧插补(逆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逆圆)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走刀至 X-10.574 Y-6.698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 „„ „„ „„ „„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 „„ „„ „„ „„ „„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 „„ „„ „„ „„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毕业论文

N89 X-7.499 Y-14.743 I1.587 J2.033 N90 G01 Y-11.169 N91 X-7.541 Y-10.722 N92 X-7.595 Y-10497 N93 X-7.67 Y-10.276 N94 X-7.717 Y-9.829 N95 G02 X-10.547 Y-6.698 I7.726 J9.829 N96 G01 X-8.859 Y-5.626 N97 Z-9 N98 X1.451 Y-2.504 N99 Z-20.F60 N100 G02 X-1.807 Y-2.263 I-1.453 J2.501 F200 N101 G01 X-1.855 Y-2.224 N102 X-1.916 Y-2.171 N103 G02 X-2.51 Y-1.432 I1.882 J2.124 N104 X-2.89 Y0.089 I2.438 J1.416 N105 G01 X-2.886 Y0.183 N106 X-2.872 Y0.313 N107 G02 X-10139 Y20666 I2.884 J-0.31 N108 X2.48 Y1.489I1.132 J-2.672 N109 X2.894 Y-0.008 I-2.549 J-1.511 N110 X2.36 Y-1.67 I-2.878 J0.008 N111 G01 X2.291 Y-1.767 N112 G02 X1.451 Y-2.504 I-3.863 J6.652 F200 N113 G01 X3.862 Y-6.655 F60 N114 G02 X-4.804 Y-6.012 I-3.863 J5.715 N115 G01 X-5.1 Y-5.763 N116 G02 X-6.661 Y-3.844 I5.066 J5.715 N117 X-7.687 Y0.268 I6.588 J3.827 N118 G01 X-7.676 Y0.538 N119 X-7.645 Y0.827 N120 G02 X-3.027 Y7.079 I7.656 J-0.824 N121 X6.601 Y3.95 I3.019 J-7.085 N122 X7.694 Y-0.004 I-6.67 J-3.971 N123 X6.269 Y-4.3455 I-7.678 J0.004 N124 G01 X6.251 Y-4.484 N125 G02 X3.862 Y-6.655 I-6.253 J4.48 N126 G01 X5.268 Y-9.076 F60 N127 X6.273 Y-10.806 N128 G02 X-7.715 Y-9.829 I-6.274 J10.802 F200 N129 G01 X-8.253 Y-9.382 N130 G02 X-10.811 Y-6.255 I8.22 J9.334

„„ 直线插补

„„ „„ „„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

„„

„„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

„„

„„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毕业论文

N131 X-12.483 Y0.447 I10.738 J6.238 N132 G01 X-12.466 Y0.894 N133 X-12.417 Y1.34 N134 G02 X-4.914 Y11.482 I12.429 J-1.337 N135 X10.722 Y6.41 I4.907 J-11.498 N136 X12.494 Y0.0 I-10.792 J-6.432 N137 X10.276 Y-7.101 I-12.478 N138 G01 X10.246 Y-7.148 N139 G02 X6.273 Y-10.806 I-10.247 J7.145 N140 G01 X5.268 Y-9.076 N141 G00 Z50.N142 X-21.213 Y-7.5 M08 N143 Z2 N144 G01 Z-14.F60 N145 Z-15 N146 G02 Y7.5 I21.213 J7.5 F200 N147 G00 Z50 N148 X21.213 N149 Z4 N150 G01 Z2.F60 N151 Z-14 N152 Z-15 N153 G02 Y-7.5 I.21.213 J-7.5 F200 N154 G00 Z50 N155 M30

„„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

„„

„„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顺圆)

直线插补 快速定位

„„ „„ 直线插补

„„

圆弧插补(顺圆)

快速定位

„„ „„ 直线插补

„„

„„

圆弧插补(顺圆)

快速定位

程序结束

第三篇:本科生毕业论文缩写件

本科毕业论文缩写规范

具体要求:

1. 校级优秀论文须经各专业教研室评审,且成绩为优秀者;

2. 题目用3号黑体,专业班级及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5号宋体); 3. 中、外文摘要(约300字,关键词不超过5个,5号宋体);

4. 缩写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与原论文相同(3~5页,单倍行距,5号宋体); 5. 主要参考文献不超过10篇 ; 6.论文缩写用word软件输入计算机; 7.校级优秀论文按每专业1~2篇推荐。参考样张:

复杂数字系统设计与验证平台的设计(小3号黑体)

(空一行)电子97—2 *** 指导教师 ***(5号宋体)

(空一行)摘 要 当前集成电路设计,特别是在大规模复杂数字系统的SOC设计,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方向。本文围绕目前比较流行的IC设计方法之一----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仿真,设计一个复杂数字系统设计与验证平台,以期在平台上能利用新的设计方法进行进行各种识字系统的开发和现场验证;…

关键词 大规模复杂数字系统;协同设计;验证;仿真;SOC Abstract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especially SOC design of large-scaled compiex digital system has currently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 our country.In this paper ,how to design the designing and verifying platform of a complex digital system on which the popular IC design can be spplied, is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 large-scaled complex digital system;co-design;verification;simulation;SOC 前言

协同设计、验证、仿真是复杂数字系统设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成为新的研究方法。它可以使软件开发人员尽早接触到硬件设计部分。… 1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以软硬件协同设计(Software/Hardware Co-Design)具有知识产权的内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简称IP核)复用和超深亚微米技术为支撑的系统集成芯片是国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和新世纪集成电路的主流〔3〕。… 2平台设计思想

2.1 以高性能FPGA为核心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当今集成电路(IC)领域中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数字集成电路。… 2.2 软硬件协同设计、仿真、验证

通过使用公用接口技术,使用多个公司的FPGA做为核心芯片。… 3平台的设计实现 3.1平台的设计规划

平台设计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I/O资源的分配。显然,在我们的这个实验平台上面,…

3.2平台设计的实现

按以上的思想和规划设计的电路原理和PCB图如下:图略 … 4 复杂数字系统设计与验证平台的应用

在平台上,可以进行CPU的设计、研究、开发,进行计算器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进行各种数字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开发,进行… … 5 结论 参考文献(不超过10篇)

第四篇:说课稿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一)章节地位本章节以爱国主义为起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理解和学习爱国主义的定义、特征,教会学生理性爱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他们不断学习中国精神、时代精神和地区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章节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内容方面来看,它是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会理智爱国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它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可以教会学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时刻牢记用道德和法律等各种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扬科学精神,做德才兼备的人。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章节课程定位分析,我们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情感目标四个部分。1)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使学生懂得和了解爱国的基本要求,做到真正的爱国和理智爱国,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中国精神的内涵,学习和掌握爱国主义的作用和意义,掌握相关的政治和理论知识。2)能力目标

通过该章节的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各种执政问题、地区发展和社会问题,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3)素质目标

本章节主要学会关爱包容、博爱报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道德观,学会关爱社会、报效祖国。在中华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所一致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民族品格和优良传统,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中。今天,爱国主义仍然是我们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与其它章节相比,本章节更注重融合思想、政治、知识和实践性于一体,现实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因此,对老师来讲,要格外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认真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学生来说,则要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4)情感目标

通过美丽的山河景色、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了解和学习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等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学习中国精神、了解中国梦的含义,充分学习时代精神以及地区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激发正能量。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按照培养目标,采取“重点讲授,自学相辅,实践强化”的教学原则,将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及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模块的分配

根据课程任务,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模块教学体系。具体分为理论教学模块、自学模块和课外实践模块。

1、理论教学模块

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案例式、启发式和课堂讨论式为主,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学习。

2、自学模块

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充分学习中国精神和地区精神。自学模块把课堂教学 2 和课下自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3、课外实践模块

本课程的实践模块为“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结合理论教学模块,设计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实施课程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

以爱国、立志、树德、做人为教育主线,引导和教育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探讨人生意义,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学习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激发个人爱国情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协调,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

(五)解决办法

除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进行课外延伸,占领学生管理阵地,用“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爱国宣传活动、展板、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专题和针对性教育;发挥学生活动“成长成才”的作用,把教育内容引伸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理论教育:课堂教学,着重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及思想道德修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知理论,净化学生思想,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

学习阵地的延伸:课外教育,着重于将课堂所教的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每学期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设计若干主题,结合日常学习管理,帮助学生消除困扰,释疑解惑。

成长成才:自我教育,通过各种第二课堂活动,着重于让学生感悟人生,强化实践,强化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实施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互动教学,合理利用多 3 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和视频进行教学。以实践教学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余时间的讨论时资料收集,加强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

四、教学资源

1.可供利用的教材和数字化教辅资源

教材:教材选用的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编写(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此外,校内的图书馆以及网络化课程的课件和知识分享等平台都可以为本章节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音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通过感官激发和各种真情、真景、真事、真人的介绍和描述,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感悟。2.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实现知行合一。本章节的实践教学计划为2个课时的“爱国主义”主题演讲。

第五篇:参阅件

攻坚克难 奋力拼搏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

2009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努力克服国际金融风暴给招商引资带来的诸多困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主要成效

(一)引资总量持续增长。全市累计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020个,引进到位境内资金19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26.6%,同比增长45.6%。

(二)项目质量显著提高。在招商引资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到位资金结构更趋合理,引资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工业项目比重突出。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工业项目 个,占 %,工业项目到位资金 亿元,占 %。二是项目平均投资规模明显提高。目前统计的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 个,总投资 亿元,平均投资达 万元,比去年同期的5155万元提高了 万元。三是大项目有所突破,比重较大。全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 个,比去年增加 个,亿元以上项目 个,比去年增加 个。总投资26亿元的60万千瓦机组六安电厂、总投资9.01亿元的安徽宝丰复合肥、总投资8.3亿元的宝利嘉(安徽)现代纺织工业园、总投资7.87亿元的安徽蓝翔浮法玻璃生产线、总投资6.5亿元的安徽新成铁薄板等一批具有牵动性的招商引资大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并开工建

设。四是产业招商取得初步成效。围绕现有产业,着力在引进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取得了初步成效。开发矿业500万吨矿山采选、大昌矿业100万吨球墨铸造等项目引进,形成霍邱铁矿开采加工产业链条;索伊家电制造项目跟进了10多家机械及塑料加工项目为其配套;蓝翔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的落户,成功吸引了巨蓝工业气体、三宝真空玻璃等 8个项目相继落户。

(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省外投资 万元以上项目中,长三角地区项目 个,占 %,到位资金 亿元,占 %,分别为浙江省 亿元、江苏省 亿元,上海市 亿元。

二、主要做法

2009年,各级各部门以市委、市政府2号文件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年初,在市直单位23个招商小组和中央、省属驻六安单位21个招商小组基础上,新组建了4个联合招商小组,分别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继续推进6个驻外联络处招商。各县区也都成立了驻外办事机构或招商机构,并积极组织小分队招商,全市招商引资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共组建招商小组或招商小分队375支,驻外招商联络处或办事处70个。

二是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力度持续加大。2009年,市委、市政府等四大班子领导专门带队或结合各类活动开展共外出

招商49人次,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共带队外出招商190人次,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沿海地区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80人次。市直招商小组共外出招商240人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带队外出招商,亲力亲为洽谈项目,服务项目,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三是以商招商和“凤还巢”招商成效显著。为更好地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地位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条、优势产品和大宗物资采购,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大宗物资采购情况进行调查,汇总整理后纳入招商项目册,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资金、技术等合作商机。加强与异地商会的沟通联系,会同市委宣传部、皖西日报、六安浙江商会评选出了“浙商首届十大风云人物”和“浙商十大贡献企业”。新聘请了3位招商顾问,招商顾问总数达到35位。据统计,全市由当年招商顾问引进新建或增资的项目共13个。积极鼓励和引导六安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加大“凤还巢”招商力度。2009年新成立了六安人才协会武汉分会、长春分会和六安北京商会。目前,2009年全市在建500万元以上“凤还巢”项目达135个,总投资48.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6.4亿元。

四是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强化。组织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和徽商大会、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南京经济圈市长联席会、2009安徽(苏州)承接长三角

产业转移洽谈会、安徽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大会、安徽省与中央企业调整结构合作发展会议、世博安徽论坛等各类大型经贸活动。借助会展会议平台,举办了20多场投资环境说明会和项目推介会。紧抓第四届中博会万商云集的机遇,举办了六安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共有300多位境内外客商参加会议,30多个投资项目成功签约,协议总投资65亿元。第五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传媒与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我市荣获“投资环境城市奖”。同时还通过媒体扩大宣传。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对六安市情和投资环境的介绍。在《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等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宣传六安;参加六安电视台《新闻视点》、六安政府网《在线访谈》等栏目,加大宣传;不断加强网站建设,完善网站功能,拓展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效果。利用六安招商网、六安招商局政务信息公开网、安徽省经济协作网、浙商资本投融资网发布投资动态、招商项目等各类信息4550多条,六安招商网累计访问量达16700多人次。

五是考核机制逐步完善。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评奖惩。市委、市政府对2008考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兑现了08市直工业引资项目补助费用210.1万元。坚持招商引资按月调度、定期通报制度。2009年共召开市直招商引资月调度会8次,全市调度会3次,发布招商动态35期。同时,对省组织的重大经济合作活动签约项目进行定

期调度、上报。

六是项目储备和重大项目的筹划稳步推进。对招商引资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更新,提高项目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围绕我市区位交通、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收集整理全市重点产业招商项目130个,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并印刷项目册3000本。按照市重点产业规划要求和产业承接重点,编制了《六安市食品饮料商务计划书》、《六安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商务计划书》、《六安市LED光电产业园商务计划书》、《六安市光伏产业园商务计划书》,四个项目总投资169亿元,产值约426亿元。

七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09以来,跟踪收集了一批客商资料,充实完善客商库,其中重要客商达2230位。通过对一些重点区域、企业和客商进行梳理,收集整理了项目线索50个,确定重点跟踪的重大线索项目30多个。建立了市领导联系招商小组和重点企业制度,全年市领导到企业开展调研45次。为安徽蓝翔2×600T/D优质LOW-E镀膜项目、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六安城市综合体项目、华电二期、中宇建设集团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雨润集团城市综合体、食品生产和物流项目、马来西亚林木生集团农业生态园等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召开专题协调会40多场,及时帮助解决项目落户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力促加快建设进度。集中指导全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编制融资项目计划书,并积极与市工业投资公司、市金融办、担保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联系,协调银企对接,签约资

金3.2亿元,已落实项目贷款1100多万元。为加强与客商的联系,春节期间还召开了迎春座谈会,150多位落户客商和在外成功人士应邀参会,共谋发展。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招商引资引资总量和增幅在全省位次较后,牵动性的大项目不多,引资质量有待提高;各类工业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园区规划不够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土地供需紧张;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门类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的吸引力、集聚力不够;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重招商、轻安商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度和投资商的信心。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从总体上看,2010年全市招商引资机遇与困难并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资本的流动性出现短缺,导致直接投资的资本来源减少;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导致企业扩张与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愿望下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大型企业出口转内销等市场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民营企业资本的活跃性;加之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等,这些都给招商引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危机中也面临着机遇。一是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国家中部崛起规划实施,加大民生投入等政策导向,为增强

发展后劲、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机遇。二是随着合武铁路、合六叶、合淮阜、六潜、合武高速六安段等通车,阜六铁路、新桥国际机场建设,便捷通畅、高速高效的大交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显。三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的产业基础正在进一步壮大,已形成了一批优势较明显的主导产业,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粮油食品加工、矿山冶金、医药化工、旅游等产业,为我们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产业基础保障。三是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一圈一带”(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构建了有利平台,提供了千载良机。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加快六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也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把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做的更好。

(一)目标任务

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市经济发展需要,2010年安排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在2009年实绩的基础上,境内引资增长15%。

(二)主要措施

1、明确定位,突出招商重点。在区域上,立足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重点区域,拓展港澳台和欧美日韩等境外区域,扩大引资成效。在产业上,以专业化方式推进产业招商。继续围绕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产业链条开展招商的同时,重点要瞄准沿海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力争引进的企业和项目

以组团形势整体转移。在对象上,在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央企、民营大企业,招大引强的同时,充分发挥六安在外人才协会、经协组织和六安异地商会的桥带作用,继续加大以商招商和“凤还巢”招商力度。

2、加强力量,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坚持领导带队招商,加大对接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县区领导联系招商小组和带队外出招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频率,巩固和扩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成效。二是继续整合招商小组,强化招商力量。继续推进市直单位23个招商小组、中央、省属驻六安单位21个招商小组和4个联合招商小组招商。加大驻外招商力度,在市驻外联络处到期任务完成后,对派驻地进行适当调整,重点加大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力量,选派一批新的驻外人员,增设新的招商联络处。突出专业招商,市直成立专业招商小组,抽调专人,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定目标任务,围绕我市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三是继续加大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凤还巢”招商和社会招商力度。

3、扩大宣传,注重招商实效。一是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举办的中博会、徽商大会、上海世博会、厦门投洽会等各种会展活动,同时认真筹备国际徽商(六安)年会。二是加大专题推介。积极利用驻外联络处、在外人才协会、异地商会,结合各地产业特点和我市实际,明确推介重点,召开专题推介会,提高宣传推介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拓展宣传途径。积极利用

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载体扩大宣传。

4、全面对接,深化区域合作。一是加强政策对接。加快“一圈一带”与合六工业走廊规划实施,制定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措施,全面打造政策洼地。二是加大产业对接。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强资源整合,编制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加强与沿海地区产业对接。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长、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改造和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要注重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填补我市产业空白,增强综合配套,提高产业水平。三是加强园区对接。借鉴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加大政府推进力度,鼓励园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主动对接,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园区合作共建新模式,发展“飞地”经济。四是推进要素对接。积极推进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科教信息资源、劳动力供需和培训、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保障体系、金融信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等多方面的合作。

5、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改善政务环境,加强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挂牌保护力度。保持银企合作的良好势头,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二是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坚持市领导联系招商小组和重大招商项目制度。加大对签约项目和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成功率。三是上下联动开辟接洽“绿色通道”。市县区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客商、项目、企业等资源共享平台。

6、完善机制,夯实招商基础。一是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制和一票否决制,坚持招商引资按月调度,定期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考核奖励办法,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督查调度,严格奖惩兑现。二是进一步加强招商网站建设,积极扩大网络招商成效。加强客商库、企业信息库和统计数据库建设,开展网上调度。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各级招商机构的职能,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引资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招商技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94333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