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女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女人
掌国红颜:凤舞龙翔钢常变,母主天下握重权
1.汉朝第一“辣妹”---西汉吕后
2.这个太后不太猛---西汉王政君
3.抢人孩子杀人妈---东汉窦后
4.美丽与智慧并存---东汉邓后
5.最毒妇人心---东汉阎姬
6.从清水到祸水---东汉梁妠
7.白雪公主和十个小太监---东汉何后
8.一代女皇---武则天
9.一帘幽梦---慈禧太后
辅国红颜:虽无须眉雄浑力,辅撑天下志安邦
10.制衣界鼻祖---螺祖
11.纯洁的花神---西汉惠帝皇后张嫣
12.智慧超女---齐宣王王后钟无盐
13.黄老之学的忠实粉丝---西汉窦太后
14.她有个好弟弟--卫子夫
15.我的野蛮女友---孤独皇后
16.十项全能冠军--大唐长孙皇后
17.女强人背后的女强人--上官婉儿
18.文明太后——冯有
19.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给她——辽述律皇后
20.谁说女子不如男——大辽萧太后
21.非主流美女——察比皇后
22.不是用来挤羊奶的草原媳妇——巾帼英雄三娘子
23.脚大心大——马皇后
24.早熟的少女——徐皇后
25.大清**——清孝庄太后
助国红颜:娥眉总被舂芳妒,倚天常握清寰宇
26.远古第一女英雄——妇好
27.育子第一人——孟母
28.她偷了十万大军——如姬
29.风尘艳后——赵姬
30.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细君公主
31.为君解忧——解忧公主
32.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吕母
33.找媳妇儿还得找她这样的——诸葛亮老婆黄硕
34.鸡毛信的故事——西晋荀灌娘
35.女战神——冼夫人
36.唐高祖之女——平阳公主
37.最成功的外交家——大唐文成公主
38.杨门女将——佘赛花
39.风尘女侠——南宋梁红玉
40.她促进了时装界的繁荣——元朝黄道婆
41.这个女人真“有钢”——明天启帝皇后张嫣
42.“忠贞”女——明苗将秦良玉
43.十几万大军我号令——王聪儿
44.就是不怕洋毛子——清末冯婉贞
45.天朝一梦金陵恨——太平天国洪宣娇
46.手提大刀闹革命——周秀英
47.外语真的很重要——名妓赛金花
48.中国第一绣花女——沈寿
49.毕生追求光明——何香凝
50.一代女魂——唐群英
51.一切都奉献给我的祖国——秋瑾
52.为光明而战斗——郭隆真
乱国红颜:西宫风雨西天震,萧墙嫔妃宫闱乱
53.为了儿子的前途——骊姬
54.我不是圣人——郑袖
55.减肥者的楷模——赵飞燕
56.谍中谍——貂蝉
57.我很丑,我也不温柔——西晋贾南风
58.扔进黄河也洗不清——胡太后
59.只有大老板要得起的女人——隋朝萧皇后
60.差点成了接班人——武则天女太平公主
61.武则天第二不好当——唐中宗韦后
62.有其母必有其女——唐中宗女安乐公主
63.南唐后主李煜之妻——小周后
64.两个皇帝的妈——元答己皇后
65.老女人更有味——万贵妃
66.奶妈也疯狂——明熹宗乳母客氏
67.问世间情为何物——董鄂妃
倾国红颜:沉鱼落月羞花容,舂梦一笑江山醉
68.漂亮也是一种罪——夏妃施妹喜
69.谁说我是狐狸精——苏妲己
70.比蒙娜丽莎更值钱的微笑——褒姒
71.长得丑别学她——越女西施
72.美人血,英雄泪——虞姬
73.色衰如何爱不弛——李夫人
74.魂消梦碎时——魏文帝皇妃甄洛
75.一笑倾^国——北齐皇妃冯小怜
76.神仙姐妇好漂亮——后主妃张丽华
77.重量级美人——杨玉环一I
78.你的才华救不了破碎的山河——后蜀贵妃花蕊夫人
79.一双美足踏翻了一个朝廷一潘玉奴
80.家花没有野花香——李师师
81.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陈圆圆
82.井中香魂——珍妃
飘零红颜:望断舂水飘零落,染得丹书几苍凉
83.自由恋爱标兵——卓文君
84.有其哥必有其妹——东汉班昭
85.一曲成名——曹魏蔡文姬
86.“书圣”成了他徒弟——西晋卫夫人
87.一句成名——谢道蕴
88.差点戴了乌纱帽的女人——薛涛
89.是生存还是灭亡——关盼盼
90.才女啊,才女——宋词人李清照
91.深闺怨妇代言人——朱淑真
92.多才多艺的女人——管道升
93.桃花香魂随风落——李香君
94.烟花女子更多情——钱谦益妻柳如是
95.李清照第二——顾太清
96.让中国人看到世界的女人——单士厘
97.向前辈致敬——德龄
98.和皇帝离婚的女人——末代皇妃文绣
99.人生如梦亦如戏——阮玲玉
100.十里洋场话歌王——周璇
第二篇:女人去偷个情人吧
女人也应该偷一个情人。是的,女人也需要情人。只有情人才会让女人
懂得什么是爱。
情人,能让女人们的生活出现一道淡淡的爱的彩虹;所以,有情人的女人最漂亮,有情人的女人风情万种。
情人,能让女人们平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情人,具有丈夫所没有的一切优点。
情人,是一杯红酒,他即使让女人迷醉,但有利于女人的健康,能使女
人更加妩媚。
如果,一个女人一生中没有一个情人,或者说,一生中心里都没有一个情人,那么她的情感是残缺的,她不是个完整的女人。
那么,情人从哪里来呢?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需要相互的缘,需要自己去找、去偷。
偷一个情人,就像时下风行的海选,不是任何女人都能够找到情人的,也不是任何女人有能力,有魅力,有勇气,有机会,有愿望就可以找到情人的,情人比老公难找。能找到情人的女人,一定是优秀的女人,一
定是女人中的极品。
偷一个情人,不等于见异思迁,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拈花惹草之本性。如果抛开道德、名誉和伦理等等这些束缚,每个女人潜意识里都会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情人,从人性角度或生理角度考虑,女人确实都需要一个情
人。
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里,在男人们津津乐道于“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并以此作为炫耀资本的时候,女人受所谓“妇道”的束缚,“红杏出墙”的想法和行为让女人羞于启齿,女人甚至会为偶尔的精神出轨或肉体出轨忍受着良心的谴责和灵魂的拷问,这公平
吗?
平淡的生活,乏味的日子,女人们除了找个情人,还有什么能使厌倦柴米油盐的女人重新把自己当成童话中的公主?情人让女人始终有恋爱 的感觉,情人根本不会让女人做洗碗,情人永远会说:“宝贝,想吃什么?肚子饿不饿?”而丈夫呢,总是在下班后嘴里叼着香烟,把带点臭味的汗脚歇在茶几上,懒散地翻着报纸看着电视,时不时地吼上一句:
“饭好了没?我饿了!”
当女人想对丈夫诉一诉苦闷时候,丈夫会毫不犹豫地说:“去跳楼呀”,而情人却担心地说:“亲爱的,一切都会好的,别做傻事哦,说吧,我能帮上什么”。在某个月圆之夜拉着丈夫赏月时,丈夫会不耐烦地说:“月亮有什么可看的,神经!”而此时情人却发来信息:“宝贝,今晚的月色如水,想你„„”当女人在结婚纪念日买上一束玫瑰、费尽心机准备了一顿烛光晚时,老公会瞪大眼睛:“花这个钱干什么?都老夫老妻了,整天就知道乱花钱!”不管女人花费了多少心思期待着能给老公一个惊喜,回赠的都是一鼻子灰;而情人呢,对于女人给他的礼物,情人见了都会喜出望外,永远都会说:“宝贝,你真好!”再送上一个缠
绵的香吻和热情的拥抱。
情人会陪你逛上一天的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情人会不停地说:“宝
贝,这件衣服真美,你穿了一定很好看,试一试?”“宝贝,这个拎包和你那件黑裙很配,买下来?”,但丈夫呢不一定陪你,即使勉强陪你逛街,也总是心不在焉,当你在高档服装面前驻足时,他会借故走开:“我到外面抽根烟去!”;当你试穿一件漂亮的时装请他来当参谋时,他会说:“你柜子里有那么多衣服还买呀?”
情人永远会尊重女人的感觉,满足女人的虚荣心。
当女人洗漱完毕换上性感的内衣,满怀柔情地向老公发出爱的讯息的时候,老公却皱着眉头说:“我累了,对你早分泌不出雄性荷尔蒙了,想睡了。”而情人在此时则会不停地赞美着女人,接着对女人百般温存,并不停地问着女人的感觉:“好吗?你感觉好吗?”
情人永远是女人最好的倾听者,情人永远是女人的知已。面对你的烦恼,情人不会嫌你烦,更不会骂你整天吃饱了撑的,只会怨天尤人,他会柔声地安慰你„„
令人欣慰的是,对现代女人而言,哭着喊着要嫁的年代已经过去,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其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的欲望也不断加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已不再是男人使用的专利。
面对男人的愤怒和对女人的不屑,我们还要说一次:女人,偷个情人又
何妨?
女人们善待自己,做一回贼!去偷一个情人吧!
第三篇: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三是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但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提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词,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汉,不识晋魏”,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桃花源”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覆舟”,主要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诠译政治的典范。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
这些文章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经典。一篇好文章不是随便就有的,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可遇而不可求。好文章是替时代立言,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生命的写照。这十篇文章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史上的坐标、文学史上的脊梁。
第四篇: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 人民文摘 》(2012年第7期)
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3个条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三是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但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提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词,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汉,不识晋魏”,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桃花源”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主要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诠译政治的典范。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
这些文章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经典。
摘自《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影响中国历史的九大美文
影响中国历史的九大美文
文/梁 衡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说明为政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说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句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人格标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水可载舟覆舟”,即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成了范仲淹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它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以振兴中华的观点,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出牺牲个人以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
好文章是替时代立言,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不是随便就有的,它要综天时地利之和,得历史演变之机,靠作者的修炼之功,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年易过,好文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