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斯坦米兹111[5篇模版]

斯坦米兹111[5篇模版]



第一篇:斯坦米兹111

斯坦米兹(Steinmetz)理论在SVC中的应用

作者:张普红

摘要: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TCR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用以消除无功冲击,滤除高次谐波,平衡三相电网。斯坦米兹(Steinmetz)理论应用在SVC中,使不平衡负荷得到了有效的补偿。

关键词:斯坦米兹(Steinmetz)理论

导纳

功率因数 1.斯坦米兹(Steinmetz)理论简介

假定电源电压是平衡的,负载用图1的三角形连接的网络来表示,图中导纳Ylab、Ylbc和Ylca是复数并且互不相等。任何不接地的星形连接负荷,通过Y-△变换都可表示成图1(a)那样。假定负荷的变化相当缓慢,或者说负荷是“准稳态”的,那么就可以有相量分析,又假定负荷是线性的。

用一个任意的三相无源导纳来表示理想负荷器。当它与负荷并联时,对电源而言,相当于一个实际的对称负荷。首先在每一负荷导纳上并联一个等于负荷的负值的补偿电纳,使得负荷导纳变成纯电导。如果

Ylab=Glab+jBlab

(1)

则补偿电纳便是

Brab=-Blab

(2)

acbGlcaGlBlcabcBlGlBlabbcab(a)不平衡三相负荷

acbBracGlacBlacGlbcBlabGlabBlbcBrbcBrab(b)各相功率因数校正电纳的连接

acbGlcaGlbcGlab(c)补偿后的负荷不平衡,但功率因数为1图 1

相似地,补偿电纳Brbc=-Blbc和Brca=-Blca分别并联到Ylbc和Ylca上去,如图1(b)所示。并联后的合成负荷导纳示于图1(c)中。它们都是纯电导,整体功率因数为1,但仍然是不平衡的。

作为平衡这有功不平衡负荷的第一步,研究单相负荷Glab(图2a)。三相正序线电流可如此得到平衡,即在b相和c相之间连接电容性电纳为:

Brbc=Glab/同时在c相和a相间接入电感性电纳

Brca=-Glab/

33(3)

(4)

图2(b)描绘了这些情形。正序电压Vab、Vbc和Vca产生的线电流Ia、Ib和Ic,这些线电流不仅是平衡的,而且分别与各自的相电压同相,所以Y接电源系统的每相将供给功率的1/3,且无需供给无功功率。对正序电压而言,等效电路是三相Y接电阻器,每相电导的值都为Glab,如图2(C)所示。假定电压是平衡的,则总功率是3 V2Glab,这里V是每相供电电压的有效值。总功率因数和电源每相功率因数都是1。虽然在三角形接法中各支路中的电流是不平衡的,但是在三角形中无功功率是平衡的,b线和c线间的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等于c线和a线间的电感器吸收的无功功率,所以在电源系统中既不产生无功功率,也不吸收无功功率。

剩下的bc相之间和ca相之间的纯电导可以依次用相同的办法来加以平衡。即Glbc可以用接于ac线间的补偿电纳Brca=Glbc/

3和接

acbIAICIGlabB(a)平衡前功率因数为1的正序单相负荷acbIAI-jGl3abCIBjGl3abGlab(b)单相功率因数为1的负荷的正序平衡

acbGlabGlabGlab(c)补偿后单相负荷的正序等效电路图 2

于ab线间的Brab=Glbc/√3来平衡。加上由式(2)及其后几个公式给定的功率因数校正电纳之后,现在三角形中每一支路都有三个并联补偿电纳,这些电纳可以相加在一起,以便得到三相三角形接法的理想补偿网络:

Brab=-Blab +(Glca-Glbc)/Brbc=-Blbc +(Glab-Glca)/Brca=-Blca +(Glbc-Glab)/

333(5)

最后所得到的补偿过后的负荷导纳是纯有功、平衡的,这仅对正序电压是正确的。

如果负荷电导是平衡的,则Glca-Glbc=0等等,此时补偿网络的组成不过是取消每支路负荷中的无功功率罢了。

我们可以将这种负荷补偿方法总结为以下的重要原理: A、将一个理想补偿网络与负荷相并联就可以把任何不平衡的、线性的、不接地三相负荷变换成一个平衡的、三相有功负荷,而不会改变电源和负荷间的有功功率交换。

B、理想补偿网络可能是纯无功的。若负荷导纳是变化的,且仍要保持完全补偿的话,则补偿网络的电纳也必须变化。

2.SVC工作原理

SCV如图接入系统中,电容器提供固定的容性无功Qc,补偿电抗器通过的电流决定了补偿电抗器输出感性无功QTCR 的大小,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相抵消,只要能做到系统无功Qn=Qv(系统所需)-Qc+QTCR=常数(或0),则能实现电网功率因数=常数,电压几乎不波动,关键是准确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得到所需的流过补偿电抗器的电流,晶闸管变流装置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这个功能,采集母线的无功电流值和电压值,合成无功 值,和所设定的恒无功值(可能是0)进行比较,计算得触发角大小,通过晶闸管触发装置使晶闸管流过所需电流。3.SVC中STEINMETZ理论的应用形式

STEINMETZ理论给出多种补偿表达形式,SVC采用无功功率平均值表示的补偿电纳公式: Brab= Brbc= Brca= 其中:

Brab,Brbc,Brca分别为△形连接的补偿电抗器电纳值

V为系统电压有效值

Vab,Vbc,Vca为系统线电压瞬时值

ia(l),ib(l),ic(l)为负荷电流瞬时值

T为采样周期10ms

TCR的分相调节控制系统能做到补偿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满足用户要求。结束语

在SVC中应用斯坦米兹(Steinmetz)理论后则具有分相补偿功能,可应用于补偿象电炉这样的不平衡负荷。SVC向电弧炉快速提供无功电流并且稳定母线电网电压,增加冶金有功功率

×××

(Vbc×ia(l)+Vca×ib(l)-Vab×ic(l))dt(Vca×ib(l)+Vab×ic(l)-Vbc×ia(l))dt(Vab×ic(l)+Vbc×ia(l)-Vca×ib(l))dt 的输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闪变的影响。SVC具有的分相补偿功能可以消除电弧炉造成的三相不平衡,滤波装置可以消除有害的高次谐波并通过向系统提供容性无功来提高功率因数。至此,SVC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篇:兹证明

兹证明XXX(身份证号码XXXXXX 医保号XXXXXXXX)为本单位参保员工,于XX月XX日发生XX医院住院费用XXXXX 特来医保局办理相关报销事宜

XXX 单位

XX年月日

盖章

(五)生育、计划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材料

1、生育住院:劳动保障卡、出院证原件、发票原件、准生证与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费用明细清单。

2、计划生育:

(1)人流:单位证明(证明第几次人流)、医保卡、医院证明、发票原件。

(2)放环:社会保障卡、医院证明、发票原件。

(3)取环:社会保障卡、医院证明、发票原件。

(4)皮埋:社会保障卡、医院证明、发票原件。

(5)结扎:社会保障卡、出院证原件、发票原件、费用明细清单。

(6)引产:社会保障卡、出院证原件、发票原件、费用明细清单。

(7)复通:社会保障卡、出院证原件、发票原件、费用明细清单。

(六)报帐时间:每月5至10日(节假日不顺延),工伤、生育处根据报送材料按相关政策规定完成各项医疗费用的审核报销。

第三篇:兹证明

证明

兹证明__________先生系我单位实际出资人以及实际控制人,其现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职务,已在我单位工作_____年,身份证号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年月

第四篇:致乔斯坦

致乔斯坦·贾德的一封信

敬爱的乔斯坦·贾德先生:

近期怀着敬仰之情,拜读了您的大作《苏菲的世界》。

请接受我最诚挚的敬拜,由此书中,不难看出您的知识渊博,很让人羡慕,但同时也警醒了我们要多看书,以后才能写出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文章。

这本书讲了苏菲一个同龄女孩的故事,很亲切,文中解决了我们很多一直迷惑但又不敢问老师家长的问题,例如:“上帝是生来就有的吗?”其实在内心深处,这个答案的确是否定的,但由于父母是基督教信徒,只得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在这之前也问过别人:“上帝是从哪来的?”但答案从来不够完整和具体,更不会得到我们的相信。再例如一些希腊神话:“索尔与欧丁是真的吗?”最初读这些故事时,的确会把他们想象成人民英雄之类的,总之很伟大,也很令人向往和敬仰,但读了《苏菲的故事》之后,发现这点想法也错了,天神也只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一种虚拟人物......起初读这本书,认为哲学是一种很遥远的事情,甚至认为它只属于苏格拉底,柏拉图那类只在语文课本里出现的哲学人物,很遥远很朦胧。但是在这本书中,您通过对苏菲的描写,一步步的向我们展开了由古到今的哲学思想。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这本书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一句话:Cogito, ergo sum。这是法语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思故我在。根据字面理解,因为我思考了,所以我存在。但是这个时候我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难道他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么?之后我便用我哲学的头脑解开了这个疑问。

因为如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却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那无疑,他和一具行尸走肉是完全没有区别的,也只有当自己在不停的思考当中,生活才变的有意义,而世界也将会承认这一个思考的存在者。

刚解决一个问题,不自觉的,我的脑海中又跳出一个问题,难道只要思考了,存在了,生活就一定有意义吗?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要自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我想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感觉这个世界有意义,他们是厌倦了这个世界。

所以我觉得并非只要思考,那生活就是有意义的。

记得在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早上一家三口吃完了早餐,妈妈便转身去收拾碗筷了,就在这时,爸爸突然飞了起来,悬在了空中,仅有2岁的孩子看见了什么表情也没有,但是当妈妈转过身来的时候却吓的晕倒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只是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万有引力,他不知道人在正常状态下不会飞,但是妈妈知道这一切,她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接受了这个世界;而孩子他什么也不知道,他最多只会好奇,为什么爸爸飞起来了,妈妈没有飞。他只有一颗好奇心。但是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早已习惯了这个世界,不会愿意多费精力去思考那些费脑筋的问题,所以他们总是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对于生活条件差的人,自然就会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如果当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愿意接受这么一个世界,不愿多加思考的话,那这个社会也就将停止发展。而当我们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思考时,我们自然会明白得越来越多,而这个世界也将加快脚步发展。

尊敬的乔斯坦·贾德先生,谢谢你的这本书,它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也给了我们人生许多启示,使我们受益匪浅。

一个默默敬仰您的读者

2015年4月16日

第五篇:兹 证 明

兹 证 明

林小燕,女,2011年地理、生物报名号为:2173260138,成绩分别为:A、A,2012年物理、化学实验、体育准考号为:3273260309,成绩分别为:C、C、A。

特此证明!

蕉城区中招办

2012年5月29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