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C30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第一篇:C30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30Mpa路面混凝土)

×××××××××试验室 ×××××××××工地试验室

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报告

工程名称:××××××××× 设计标号:30Mpa 使用部位:混凝土路面

组成设计单位:×××××××××

设计计算者:

复 核 者:

技术负责人

C30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设计要求:

滦平县2018年贫困村道路改造提升路面用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强度标准值fr为4.5MPa,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差S为0.5(n=10)混凝土由机械搅拌并振捣,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0-40(mm);试验室设计坍落度采取70-90(mm)。

2、组成材料:

水泥采用唐山宇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滦平分公司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实测28天抗折强度8.0MPa,水泥密度ρc=3100kg/m3;砂采用滦河中砂表观密度ρs=2701kg/m3,细度模数2.86;碎石采用滦平县西井沟碎石4.75-31.5(mm),表观密度ρg=2792kg/m3,振实密度ρgh=1701kg/m3;水:自来水。

3、设计计算:

1)计算配制弯拉强度(fcu,n)

依照规范:该公路属于四级乡村道路,保证率系数t=0.29。变异系数中高,所以取Cy=0.15。根据设计要求fr=4.5MPa: fc=[fr/(1-1.04Cf)]+t.s=[4.5/(1-1.04×0.15)]+0.29×0.5=5.48 2)计算水灰比W/C。

抗弯拉强度水灰比。由所给资料:水泥实测抗折强度fs=8.0MPa。计算得到的混凝抗弯拉强度fc=5.48MPa,粗集料为碎石: 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5.48+1.0097-0.359×8.0)=0.42耐久性校核。说凝土用于乡村公路路面,无机冰冻性要求,依据规范查表最大水灰比为0.48,按照强度计算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取水灰比W/C=0.42.灰水比C/W=2.38 3)确定砂率(βs)由砂的细度模数2.68、碎石,依据规范,取表中砂率中间值β=36%。4)确定单位用水量(m)依据规范小型机具施工出机坍落度要求为10-40(mm),摊铺坍落度0-20(mm)取20mm,灰水比C/W2.17砂率36%代入下式,计算用水量: mwo=104.97+0.309SL+11.27(C/W)+0.61Sp =104.97+0.309×20+11.27×2.38+0.61×36=160(kg/m3)依据规范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0kg/m3,故取150kg/m3。(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将单位用水量150kg/m',灰水比C/W =2.38代人式,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mco=(C/W)×mwo=2.38x150=357(kg/m3)依据规范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290kg/m3,且计算结果满足面层混凝大单位水泥用量不大于400kg/m3的要求。

(6)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人方程组(5-35): mso/2701+mgo/2792=1-308/3100-150/1000-0.01x1 [mso/(mso+mgo)]x100=36 求解得:砂用量mso=735kg/m3 ,碎石用量mgo=1309kg/m3。验算:采用粗集料的振实密度mgo=1701kg/m3计算路面混凝土中碎石的填充体积,以确保混形成较高的嵌挤力,得

mgo/ρghx100% =1309/1701x100% =76.9%,超过70%,符合要求 由此确定路面混凝士“初步配合比”为: mco:mwo:mso:mgo=357:150:735:1309(kg/m3)6)路面混凝士的基准配合比设计: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0.015m3拌合物用于坍落度试验为基准,采用体积法结果,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357x0.015=5.35(kg)细集料=735x0.015=11.03(kg)水=150x0.015=22.5(kg)粗集料=1309x0.015=19.63(kg)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进行坍落度试验,测得坍落度为80mm,满足设计坍落度70-90(mm)的要求。

4、设计配合比的确定:

1)强度检验:以计算水灰比0.42为基础,采用水灰比为0.40、0.42、0.44,基准用水量不变,仅改变水泥掺量。拌制三组混凝土拌合物,分别进行坍落度试验,发现混凝土工作性都满足要求。三组配合比分别成型,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按规定方法测定其抗弯拉强度,结果分别为:

0.40 抗弯拉强度8.6MPa 抗压强度44.8MPa 0.42 抗弯拉强度8.0MPa 抗压强度40.7.8MPa 0.44 抗弯拉强度7.0MPa 抗压强度37.5MPa 三组配合比均满足抗弯拉及抗压强度要求。考虑保证质量和经济适用的原则,所选定配合比为: mco:mwo:mso:mgo=357:150:735:1309

5、设计配合比密度修正:

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为pc=357+150+735+1309=2551kg/m3 实测表观密度pt=2485kg/m3,计算密度修正系数:&=pt/pc=0.98;计算值和实测值之差没有超过计算值的2%,故设计配合比无需修正。

最后确定试验室的设计配合比为:mco:mwo:mso:mgo=357:150:735:1309 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3%,碎石为1%,各种材料实际用量为: mco:mwo:mso:mgo=357:115:757:1322。

第二篇:5.0MPa路面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0MPa普通水上混泥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指标:

1、水泥混凝土设计目标为5.0MPa普通混泥土。

2、要求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好,坍落度:70~90mm。

3、工作性良好、无离析、无分层现象。

二、选用原材:

1、水泥:祁连山安多P.O 42.5水泥;

2、粗集料:K87+700碎石厂 ,5-10mm掺量20%,10-20mm掺量50%,19-31.5mm掺量30%,;

3、细集料:K87+700碎石厂,细度模数:2.5;

4、水:饮用水。

5、成都广都牌GK-3000高性能减水剂,掺量0.75%~1.5%。

三、设计依据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10)《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四、基准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c

fc= fr /(1-1.04*Cv)+ t * s

fc=5.0/(1-1.04*0.08)+1.36*0.40

fc=6.0(MPa)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fr=5.0 MPa;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r=5.0 MPa, 则s= fr*Cv=0.40 MPa 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 碎石混凝土: W/C=1.5684 /(fc+1.0097-0.3595*fs)=1.5684/(6.0+1.0097-0.3595*8.3)=0.39

由于设计文件无耐久性要求,根据经验取W/C=0.54 fs—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3MPa 3.选用砂率Sp(%)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5%;4.计算用水量Wo(Kg/m3)Wo=104.97+0.54*SL+11.27*C/W+0.61* Sp =104.97+0.309*80+11.27*2.564+0.61*35 =190 Kg/m3 Wo—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SL—坍落度(mm), 设计坍落度70-90mm,故取值80mm;Sp—砂率(%);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W/C=0.54,所以C/W=1.85 考虑减水剂的减水率、粗、细集料的吸水率等综合因素,故取用水量W0=230 5.计算水泥用量Co(Kg/m3);

已知Wo=230 Kg/m3,W/C=0.49,则水泥用量

Co=Wo/(W/C)= 230/0.54 =429Kg/m3 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故取计算水泥用量429 Kg/m3。

6.砂石材料用量计算

按密度法计算,混凝土单位质量取值为:2400Kg/m3,m水泥+m水+m砂+m石=m砼

m砂/(m砂+m石)*100%=Sp% 已知m

3=429Kg/m水泥,Sp%=35%,m

3=230 Kg/m

m水

砼=2400Kg/m3, 求 m砂=609Kg/m3 m石=1132Kg/m3 验算:采用粗集料的振实密度(紧装堆积密度)ρ

gh

计算路面混凝土中碎石的填充体积,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形成较高的嵌挤力,得 m石/ρgh×100%=1132/1370×100%=82.6%,超过70%,符合要求.7.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429:609:1132:230(Kg/m3)

=1:1.42:2.64:0.54 减水剂掺量为1.4% 试拌40L,制件试验28天强度值。

五、计算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水灰比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1、选水灰比为0.49。

2、用水量保持不变取(mwa):mwa =230kg/m3

3、计算水泥用量(mco):mco = mwa / W/C=230÷0.49=469kg/m3

4、砂率不变,取βs为35%,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

mS0=595kg/m3 mg0=1106kg/m3

5、每方增加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配合比混凝土材料用量: mco =469kg;mwa =230kg mso =595kg;mgo =1106kg

6、计算外加剂的用量:m外 =469×1.4%=6.57kg

7、计算得到的每立方粉煤灰普通混凝土材料用量:

mc=469kg;mwa=230kg ms=595kg;mg=1106 kg mf=0kg; m外=6.57kg

8、试配拌合40L:

实测坍落度为110mm,容重为2390kg/m3。

经试拌,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等工作性;均符合设计目标要求。

10、制件,做28天抗折强度试验,验证强度值

六、计算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水灰比的配合比:

1、选水灰比为0.59。

2、用水量保持不变取(mwa):mwa =230kg/m3

3、计算水泥用量(mco):mco = mwa / W/C=230÷0.59=390kg/m3

4、砂率不变取βs为35%,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 mS0=390kg/m3 mg0=1157kg/m3

5、每方增加水灰比配合比混凝土材料用量:

mco =390kg;mwa =230kg mso =623kg;mgo =1157kg

6、计算外加剂的用量:m外 =390×1.4%=5.46kg

7、mc=390kg;mwa=230kg ms=623kg;mg=1157kg mf=0kg; m外=5.46kg

8、试拌合40L 实测坍落度为110mm,容重为2400kg/m3。

经试拌,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等工作性;均符合设计目标要求。

10、制件,做28天抗折强度试验,验证强度值

七、试配分析并确定:

1、根据计算出的三个水胶比,对其进行试拌并测试砼各项性能如上。

2、分析:从28天强度试验得到:水胶比0.36、0.39、0.43配合比28天强度都能足设计要求。0.43水胶比的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强度等工作性均符合设计目标要求,且强度有一定的富余量,故确定水胶比0.43配合比为混凝土为配合比,333、水胶比为0.43 的砼配合比实测表观密度为2440kg/m,假定表观密度2440kg/m。

(2440-2440)/2440=0%<2%,故该配合比不作调整。

综合以上所述:试验室认为水胶比为 0.43 的配合比为选定配合比。

C30普通混凝土

设计计算书(普通)

LHLM4

第三篇: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三、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的设计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按我国现行国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GBJ97-94)(报批稿)的规定,采用抗弯拉强度或抗压强度为指标的方法。这里介绍(国标GBJ97-94)(报批稿)规范推荐的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的经验公式法。

(一)设计要求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工作性,抗弯拉强度、耐久性(包括耐磨性)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二)设计步骤

1.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

(2)计算水灰比(w/c)

得到灰水比,然后换算为水灰比。

路面混凝土水灰比一般不小于0.40,不大于0.50。

(3)计算单位用水量(m wo)。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wo)。

(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

2、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1)试拌:取施工现场实际材料,配制0.03m3混凝土拌和物。

(2)测定工作性:测定坍落度(或维勃稠度),并观察粘聚性和保水性。

(3)调整配合比:如流动性不符合要求,应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减水泥用量;如粘聚性和保水性不符合要求,应调整砂率。

(4)提出基准配合比:调整后,提出一个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均符合要求的基准配合比。

3、强度测定,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制备抗弯拉强度试件:按基准配合比,增加和减少水灰比,再计算2组配合比,用3组配合比制备抗弯拉强度试件。

(2)抗弯拉强度测定:3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后,按标准方法测定其抗弯拉强度。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抗弯拉强度,确定符合工作性和强度要求,并最经济合理的实验室配合比(或称理论配合比)。

4。换算工地配合比

根据施工现场材料性质、砂石材料颗粒表面含水率,对理论配合比进行换算,最后得出施工配合比。

第四篇: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一)确定配置强度

取标准差:ó=5.0Mpa Fcu.o≥fcu.k+1.645ó=38.2Mpa(二)确定水灰比

aa=0.46 ab=0.07 fce=46.0Mpa W/C=aafce/(fcu.o+aaabfce)=0.53(三)确定用水量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4.0.1-2表查得当塌落度75-90mm、碎石20mm时,用水量取215时,塌落度每增加20mm,增加用水量5kg.该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取160 mm +30 mm =190mm.增加用水量(190 mm-90 mm)/20X5=25kg 由此确定用水量为 215+25=240kg(四)确定水泥用量

Mco=Mwc/(W/C)=240/0.53=452kg

二、掺用减水剂和粉煤灰时对用水量及水泥用量进行调整;

(一)掺用J2B-3后水用量为

Mw=Mwo-MabX(1-30%)=168kg

(二)调整水灰比

根据用水量的调整,同时对水灰比进行调整,并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第3.2.5条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0.6的规定。

将水灰比调整为0.45(1)0.48(2)(三)调整水泥用量

由Mco=Mwo(W/C),当水灰比取0.45时.Mco=373kg 当水灰比取0.48时.Mco=350kg

三、按重量法计算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石用量

查表含砂率取 βs=39.5 当水灰比取0.45时

Mso=(M总-Mc-Mw)X 0.395=(2380-373-168-6.0)X 0.395=724kg Mfo=2380-373-168-6.0-726=1109kg 当水灰比取0.48时

Mso=(M总-Mc-Mw)X 0.395=(2380-350-168)X 0.395=733kg Mfo=2380-350-168-6.0-735=1123kg

四、按取代水泥率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粉煤灰为II级 砼强度为C30时 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βc)f=19% 当水灰比取0.45时 Mg(1)=373 X 0.19=70.9kg 取71 kg

Mc=373 X(1-0.19)=302kg 当水灰比取0.48时 Mg(2)=350 X 0.19=66.5kg 取67kg

Mc=350 X(1-0.19)=283.5kg 超量系数k取1.5时

Mg(1)=71 X 1.5=106kg 即粉煤灰超量为106-71=35 Mg(2)=67 X 1.5=100kg 即粉煤灰超量为100-67=33

五、由此得每立方米粉煤灰混凝土材料计算用量

当水灰比取0.45时 当水灰比取0.48时.Mc=302kg Mc=283kg Mw=168kg Mw=168kg Ms=689kg Ms=700kg Mf=1109kg Mf=1123kg Mg=106kg Mg=100kg Mad=6.0 Mad=6.0 2

第五篇: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桥桩基础、承台

一、原材料说明: 按要求选用160-200mm坍落度,5-25mm碎石

1、水泥:安徽白马山海螺PO42.5

2、细骨料:赣江砂

3、粗骨料:宝华5~25mm

4、粉煤灰:南京悦力

5、外加剂:江苏博特PCA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

二、计算步骤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1.15*fcu,o+1.645*σ=1.15*30+1.645*5=42.7 2.计算水灰比:

w/c=αa*fce/(fcu,k+αa*αb* fce)

=0.46*42.5/(42.7+0.46*0.07*42.5)=0.44

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 室内试验取w/c=0.46 3.计算水泥用量:

查表取用水量W=240kg/m3 考率外加剂减水率30% 取用水量为共W1o= 240*(1-30%)=168kg/m3 Co /′=Wo/(w/c)= 168/0.46=365 kg/m3 Co= Co/*0.7 =365*0.7=256kg/m3

考虑现场施工需要,粉煤灰超量取代法计算,系数为1.15 Fo = 1.15*(Co /_ Co)=1.15*(365-256)=125 kg/m3 胶凝材料总用量为=256+125=381 kg/m3 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

Co+So+Go+Wo+Xo+Fo=Cp

So/(So+ Go)*100%= Sp 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1%

外加剂用量取胶凝材料的1.00% Xo=381*1.00%=3.81kg/m3 Wo=W1o-Xo=164 Co+So+Go+Wo+Xo+Fo=2400

① So/(So+ Go)*100%=41%

② 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9,Go=1092 5.初步配合比为:水泥=256 Kg/m3,砂=759 Kg/ m3,碎石=1092Kg/ m3,水=164 Kg/ m3 外加剂=3.81 Kg/ m3 粉煤灰=125 Kg/ m3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56:759:1092:164:3.81:125 =1: 2.965:4.266:0.641:0.0149:0.488

6、基准配合比设计 实拌25L各材料用量:

水泥:6.4 Kg

砂:18.975 Kg

碎石:27.3 Kg(5~16mm:10.92Kg

16~25mm:16.38 kg)

水:4.1kg

外加剂:95.25g

粉煤灰:3.125 Kg 将其拌和后,初始坍落度为200mm,半小时后坍落度为195mm,扩展度58cm,凝结时间初凝为10h20min,终凝时间12h05min;含气量3.4%,泌水率1.2%。和易性良好。实测容重2370 Kg/m3,未超2%,不用修正.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56:759:1092:164:3.81:125 =1: 2.965:4.266:0.641:0.0149:0.488

7、为确定砼强度,调整水灰比配置三个不同配比:(1)W/C=0.49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240:768:1106:164:3.58:118

其28d强度为36.4.7Mpa,56d强度为49.2Mpa,56电通量708C(2)W/C=0.46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256:759:1092:164:3.81:125 其28d强度为38.9Mpa,56d强度为53.3Mpa,56电通量623C(3)W/C=0.43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274:747:1076:164:4.09:135 其28d强度为41.5Mpa,56d强度为55.5Mpa,56电通量582C

8、结论

通过对三个不同配合比试配拌和物性能及56d的强度值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得出,基准配合比的各项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初步配合比定为: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56:759:1092:164:3.81:125

=1: 2.965:4.266:0.641:0.0149:0.488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90001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