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和生产流程卫生控制,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职责
(一)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车间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负责对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二)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主管区域清洁卫生工作。
(三)清洁工负责打扫区域内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卫生间等。
四、管理要求
(一)卫生包干制度
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进行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区域每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和清洁,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清洁标准可参照本规定及其他专项规定。整理按各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二)现场卫生管理
1、地面、墙面、固定物清洁
(1)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2)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
(3)门窗明亮干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4)照明、杀菌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5)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6)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阻塞现象。(7)现场目视牌保持清洁、无污迹。(8)楼梯通道畅通。
(9)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10)厕所、洗手处、换衣房保持清洁干净、地面无积集水、墙面无污迹。
2、设备清洁
(1)生产设备、管道在使用前须消毒,使用后进行清洗,保持清洁。
(2)设备保持干净无油污(包括消防器材),计量器具清洁内外清洁、无污渍。
(3)不使用的设备、生产用具(包括各种计量仪器、转运设施等)应定期清洗,无污渍和异味。(4)设备、管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3、工具、材料清洁、整理
(1)工具、容器、衡器、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
(2)操作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消毒、无污渍和异味。
(3)衡器的托底(盘)、游标及砝码在使用前、后揩拭干净。
(4)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5)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6)产品包装(塑料瓶、塑料桶、产品标签和纸板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卫生洁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摆放。(8)饮用水杯保持干净,放在指定位置。(9)文件资料摆放整齐、无杂物。
4、废品、垃圾清理
(1)废弃物、残次品按指定地点存放整齐;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业垃圾必须定时清理(二小时一次)。
(2)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三)人员卫生管理
1、健康检查及培训
新入职车间员工必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并经过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员工必须每年定期进行体检。
2、个人行为规范
(1)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剃须,勤剪指甲,勤换衣。
(2)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环等物品,不得化妆,不得喷香水。
(3)员工正确着装,头发不外露,衣帽整洁,工鞋保持干净,做到勤洗勤换。
(4)生产人员上班前,须在更衣室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调配人员按规定着装和带好其他防护用品(如粉未生产时戴口罩),然后用洗涤液和消毒液清洗双手才能进出入生产区域。
(5)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工作服和双手卫生,发现弄脏,及时清洗;到卫生间后必须重新清洗和消毒双手。
(6)车间生产人员(外来人员)进入黄色区域(调配生产区域),必须按规定佩戴好工作服、口罩;进入红色区域(内包装区域)必须二次更衣、消毒,方可进入。(7)员工外出办事在更衣室去除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回车间时按规定穿工作服,用洗涤液和消毒液清洗双手,并按规定带好其他防护用品。
(8)非生产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车间;如果必须进入,有关人员(如公司领导及检查人员、检验员、销售内勤等)进入车间必须按车间着装规定和卫生要求办理;其他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经生产副总审批。
(9)车间员工下班时,须在更衣室更换衣服,并保持工作服摆放整齐。
(10)工作期间严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头等不符合食品作业卫生规范的行为,在生产现场打喷嚏须背对生产线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
(11)禁止将个人用品带入生产场所;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吃东西。
(12)严禁随地吐痰和唾液,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
(四)生产流程卫生控制
1、车间领料人员在仓库中领取原辅料时需把好原料卫生关。
2、均质机、调配釜、反应釜、搅拌缸和生产用的其它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前、后进行冲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3、调香锅加盖防蚊蝇、防尘,使用后立即冲洗干净,不得存有异味。
4、纯净水贮水箱每月清洗一次。
5、软管输出口端不接触地面,管道和阀门清洁、无污渍。
6、经管道灌装的产品,灌装口不得加滤布进行灌装,每批产品包装完毕,必须清洗过滤器、过滤网、漏斗及垫网。灌装称量后随即盖上塑桶盖,以防瞬间异物落入产品。任何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着地和贴墙放置。
7、标签打印人员负责产品标签的字迹清晰和标签纸面清洁,外包装工负责包装物(瓶、桶、袋、标签、纸箱)的清洁,确保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干燥和清洁。严禁使用模糊不清或肮脏的标签,严禁使用被污染或渗漏的包装桶和桶盖。
8、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和加工的半成品必须加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原料空桶,可先放在暂存区内,待暂存区放满后,在车间外垃圾箱外摆放整齐。
9、产品包装和成品储存等工序分开,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10、生产操作区(包括操作台面、调香锅及相关的辅助设施)不定时清洗,保持清洁;调香锅在产品包装完后立即冲洗干净;
(五)检查与考核
1、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卫生工作进行内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员工进行纠正,并计入个人每月的工作绩效考核。
2、公司办公室每周对生产区域进行一次卫生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
第二篇: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0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02、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无钮扣,无口袋)、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且每天必须更换了。
03、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
04、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05、车间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06、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
07、新参加工作的生产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并妥善治疗。08、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⑴、开始工作之前
⑵、上厕所以后
⑶、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09、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10、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11、车间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2、车间内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空罐。空罐只能装填产品,任何时候不能盛放有其他物品,以免误入生产线造成质量事故。清洗车间时,必须移开或遮蔽好生产线上的空罐,以免沾污。
13、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14、生产车间和其他有关工作场地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地面不得出现大规模的积水现象,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
15、车间内的休息室等公共场所,应每天整理和清扫,要及时进行消毒,以保持其场地清洁。
16、生产车间周围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以防止害虫滋生,车间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食品,并尽量避免污染设备,工具和容器,使用杀虫剂后应彻底清洗干净,除去残留药剂。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
17、卫生责任区由各组人员负责监督,公司每月进行四次不定期检查与评比。对每月评比优者,公司每月奖励50元;连续三个月为优者,公司奖励100元。对一月三次卫生不达标者,罚款50元;连续三个月内不达标者罚款100元,由各班组人员共同承担。
18、公司每周六为全工厂卫生日。
第三篇: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2:所有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 作 帽、工 作 鞋、头发 不 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
3: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4:车间内严禁吸烟,随地吐痰,如发现处以50—200元罚款。5: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部门同意后,必须由厂内人员陪同可进入。
6: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7: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车间。
8:车间内工作区域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包材,必须将其摆放整齐,不得随意丢弃。
9: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机器设备等,车间内不能遗留任何原材料、包装物。
10:生产车间和其它工作场地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
11:车间内的更衣室、鞋架、洗手消毒间等,应经常进行清扫,保持清洁。
注:为了大家的工作与健康,请遵守以上规定。
2014.6.19
第四篇: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车间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 长指甲和和涂指甲油;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
服和工作帽,从预进间浸脚池中消毒鞋底后才能进入;
二、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严禁吸烟和随地吐痰;严禁车间内使用手机。
三、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它有关人员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
1、开始工作之前;
2、上厕所以后;
3、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4、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三、车间工作人员(含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 上岗操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
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四、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对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
五、生产车间和其他场所的废弃物,必须要有指定加盖容器盛放,每 天下班前由轮值人员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
及时清洗消毒。
六、更衣室、预进间要由轮值人员每天进行清洁,并要保持干净。
七、车间内每周星期三要进行为时二十分钟以上的紫外光杀菌消毒(并作好记录)。
八、厂区内要由防疫站消杀科每月进行两次的灭杀蟑螂、蚊虫等措施。
九、车间门口要有固定隔板,防止老鼠钻进工场内;车间内要彻底灭杀苍蝇、蟑螂、老鼠等公害。
十、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洁加工场地的地面、洗手台,排水 沟有必要时要进行清洗、去除於泥。
化州市丽登食品有限公司
第五篇: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厦门老作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车间管理制度 制定日期:2017年6月7日 修订日期:2018年4月24日 实施日期:2018年4月24日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建立、维护各办公场所卫生、车间卫生、人员卫生是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员工需养成个人服装整洁,穿戴正规化的习惯,自觉维护公司各个场所卫生。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车间卫生管理,已针对2017年6月7日公布《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修改。
二、生产卫生责任制度:
各员工必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履行自身义务,管理人员必须负责培训、教育工人。每个车间卫生责任落实到班长级,主任监管、经理负责,建立与维护企业生产场所卫生环境是每个员工应有的义务,当月每天卫生情况计入各车间管理人员业绩考核。
三、卫生要求:
(一)更衣室
1、保持更衣室整洁,更衣室不得放置生产使用原料、设备、包装物等其他物品。
2、员工进入更衣后,应将便服放置于储物柜内,生活靴放置于靴架底部。储物柜不得放置食品(含水、饮料)、药品等涉及食品安全的物品,保持上锁。
3、设置共用物品柜,放置口罩、鞋套、手套等共用物品,方便员工取用。共用物品柜不得存放个人物品或其他生产工器具。
4、工作服不得穿出车间,更不允许穿工作服上厕所,员工进入车间前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手消毒液溶度50-100ppm,工作靴消毒溶度200-300ppm,消毒时间不得低于10秒。
5、以上4条违者罚款5元/次,由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处罚,隔日班前提交罚款通知单。
(二)加工间
1、保持车间卫生,做到干净整洁,保持车间干燥,不积水、不积尘。
2、进出各个操作间(含更衣室)应随手关门,减少外界污染。各物流、人流通道不得人为堵塞或破坏防护措施。
3、生料区与熟料区应时刻注意隔离,如摊凉间与烘烤间中间门应在通行后立即关闭,避免生熟交叉污染。
4、内包装间应门窗紧闭,不得随意与外界穿行。必要时或两小时必须空气消毒
厦门老作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车间管理制度 制定日期:2017年6月7日 修订日期:2018年4月24日 实施日期:2018年4月24日
一次。
5、外包装区不存放与生产无关工具、设备等其他物品。
6、生产垃圾必须当天处理,做到落地产品不回收、生产垃圾不过夜。
7、各设备通道应时刻关闭,非必要时不得开启。
8、拆包间不应存放过多原辅材料,物料应以当天生产量为准,不宜领取过多物料,不利原料储存。收班前车间必须把多余物料统一退回仓库,拆封半成品馅料置于冷藏库保存。
9、坚持整理整顿作风,原料、半成品、成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必须按要求有序存放,标签标示完整、按类排放。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必须专人使用专柜存放,保持标签完整不得缺失。添加剂标示不完整者视为无标签。
10、以上第1至8条违者罚款5元/次,第9条违者罚款10元/次。由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处罚,隔日班前提交罚款通知单。
三、人员卫生要求
1、做好个人卫生,着装整齐,做到不化妆、头发不外露、不留长指甲、不带首饰、腰间不悬挂物品,工作鞋、工作服应干净整洁。必须洗手消毒后才可进入车间。
2、生熟间人员不得串岗,避免产品受交叉污染,人员操作时应带手套、口罩。物料通道只允许物料流通,禁止人员通行。
熟料加工人员必须最长两小时更换一次手套,并进行75%酒精消毒一次手部,保持手套不破损。
3、不得在车间内饮食。
4、以上违者罚款5元/次,由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处罚,隔日班前提交罚款通知单。
四、设备、工具要求
1、班前班后生产设备、工器具、容器等应清洗清理,产品残渣不得过夜。
2、车间包装设备、熟区使用工具应定期消毒,消毒频次不低于2小时/次。
3、车间设备、工具(含桌椅、板凳)不得随意粘贴,应保持清洁
4、无特殊要求各车间不得使用木制设备、工具,统一用塑料或不锈钢制。
5、车间内闲置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定期清洗,不得出现积水、积尘现象。
6、新进员工未经培训者不得擅自操作机台设备。
7、车间各类设施设备如洗手、干手、紫外线灯、臭氧生成器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厦门老作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车间管理制度 制定日期:2017年6月7日 修订日期:2018年4月24日 实施日期:2018年4月24日
8、以上第1-3条违者罚款5元/次,由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处罚,隔日班前提交罚款通知单。第4-7条违者罚款管理人员5元/次。
五、卫生检查管理
1、日常卫生检查由采取部门分管经理监督、各车间主任负责制,班长有权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如未查到当事人或未对当事人处罚者由班长或主任负责。
生产部各级管理员均有权利、义务教育、劝导员工,发现不符合问题者应及时纠正,隐瞒不报或莫不关注者以处罚并计入当月业绩考核。
2、品控部联合各部门经理对各部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项罚款当事人10元/次,各级管理层罚款主任及班长20元/次,部门经理50元/次,如发现管理员违法规定者处双倍罚款。
六、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卫生促进措施
1、提升产品形象、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是每一个员工应有的义务和责任,生产运营过程中有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或可能有损产品形象、企业形象的,员工必须及时上报领导,如欺瞒不报者将追究其责任。
2、针对以上情况的,如非本职工作且因员工及时汇报或抢救而挽回公司经济损失的,公司将视情况给予奖励。
七、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包含非本部门人员或非本公司人员)
1、任何外来人员需由主任级别以上同意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但只允许在走廊、外包装间区域。
2、任何除生产、品控以外人员不得进入加工间、内包装间等区域,如需进入需由生产或品控部主任级以上陪同才可进入。
3、所有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起草:
审核:
批准:
(各车间管理人员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