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有感
参观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有感
参观汉家公主纪念馆时,我才知道早在西汉时期,曾有两位汉家公主来到西域乌孙古国(现在昭苏县境内)与乌孙王和亲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汉家公主纪念馆建馆至今已八年了,近在咫尺,但自己却直到今日才有机会亲自参观,心中不禁对二位公主产生一丝敬畏之感。
经过夜间一场小雨的滋润,清晨的空气分外清新,碧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显得那样的深遂、明亮、纯净,伴着习习微风,行走在明媚的阳光下,步行约二十分钟,便来到江苏大道。远远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白墙、灰瓦、雕梁画栋、朱门赤柱„„那特色鲜明的汉代仿古建筑群院落便映入眼帘。纪念馆门媚上藏青底色用维、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汉家公主纪念馆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推开沉重的雕花铁门,便进入了一个由亭台楼阁、门阙、回廊、院落组成的世外桃源。院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伴着耳畔潺潺流水声,漫步通幽曲径中,恍惚间自己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来到了秦汉时期遥远的江南水乡。轻轻挑起那扇将现代喧嚣尘世与公主宁静生活阻隔开的竹帘,伴随着婉转哀怨、如泣如诉的琵琶乐曲,我们一行人进入了展厅。聆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细细地品味、欣赏着各类文物、喷绘壁画、文字展板;观看两位公主在乌孙国生活时的复原场景及投影仪中播放的影像资料„„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们来到了由仿真材料制成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及冯夫人的雕塑旁。弹奏琵琶、吟唱“黄鹄歌”的细君公主,身着古代乌孙服装的解忧公主,飒爽英姿的冯夫人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细君公主身着汉服,怀抱琵琶,端坐在纱纬轻拢的帐内,粉面含羞,头戴珠钗,目光微微下垂,神情忧郁。公元前108年,年仅十八岁的细君公主从扬州出发,跋山涉水,历经一年时间才到达乌孙国。细君公主是第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比王昭君还早72年;她精通音律,是乐器琵琶的首创人;此外她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诗言志的边塞诗人。身处遥远的西域古国,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气候不适应等多种原因,细君公主愈发思念自己的家乡,但她只能在梦中回到江南水乡,只能将自己的思乡梦托付给南归的大雁,发出“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的感叹,并由此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悲愁歌》。萋萋芳草映斜阳,又有谁能知道细君公主内心的寂寥与孤独?只有那只家乡带来的琵琶,陪伴着她度过那一个个寂寞的黄昏,送走那一缕缕归山的夕阳。有多少个不眠之夜,轻拢慢捻拔琴弦,一曲相思寄明月。郁郁寡欢、积郁成疾的细君公主,仅在乌孙生活了五年就撒手西去,可谓“前尘往事空如梦,独留青冢望斜阳”。
此后,乌孙王再次向汉武帝求婚。公元前103年,解忧公主从徐州出发远嫁乌孙。我们眼前的解忧公主,身着古乌孙服饰,头戴插着羽毛的帽子,笑容满面,俨然已溶入了当地的生活中。解忧公主性格开朗,乐观豁达,辅助乌孙王执政治国,并联合汉廷大败匈奴。解忧公主在西域生活了五十多年,她与自己的侍女冯嫽为维护乌孙国家的政治稳定,为维护乌孙与朝廷的政治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至今仍受到当地人民的崇敬。暮年的解忧公主上书宣帝表示“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宣帝为之动容,便派人把她接回了长安。解忧公主是汉民族历史上和亲后得以回归故里的唯一一人,回归之年已年过七旬。不难想象,在乌孙生活五十余年的解忧公主,回到长安后,第二故乡乌孙定会时时在梦中重现,令其魂牵梦绕,无法忘怀。
在参观过程中,恰巧碰上几位江苏的友人。他们在两位公主雕像前长久驻立,并用家乡话轻声交谈。虽然我不太懂他们的谈话内容,但从他们虔诚态度、深情的目光中,我感受觉到久别亲人间的问候和牵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又闻乡音,听见你侬软语,不知道是否勾起了二位公主对家的回忆?两位公主一定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自己的家乡会与第二故乡成为对口援建单位,故乡亲人也会带着家乡的泥土,来到这片她们曾留下青春和热血的土地上,按家乡的风格,与伊犁人民一道,为她们建屋盖馆。“一捧芳土祭芳魂”,不知公主此时可心安?是否已把他乡当故乡?
汉家公主纪念馆已于2007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08年12月被自治区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一处了解新疆历史、了解西域文化、缅怀追忆先人,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纪念场所。
走出展馆,徜徉在庭院内,静静地坐在长廊里,心中既有感慨、敬仰,又夹杂着些许同情„„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可谓五味杂陈。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两位公主,静静地体味和感受到两位汉家公主与乌孙国之间的深深不了情,绵绵思乡苦,感受游走于西域古国与现代文明之间巨大的时空反差和视觉冲击带来的震撼。早在两千多年前两位汉室公主千里迢迢,来到边疆,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都贡献给了这片热土。两位公主不仅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从她们身上也反映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的血肉联系。二位公主和亲之举,为后来西汉政府建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奠定了基础。这一不容争辩的历史事实,再次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篇:汉家公主薰衣草园
公司简介
伊犁汉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是集香料种植、开发、生产、销售、旅游景区开发的综合企业实体,行业资深人员数名(设计新品种苗木的繁育、推广、香料产品的开发等)公司弘扬 “质量”是核心、“管理”是根本、“客户满意”的宗旨、“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意义,为客户的客户提供舒适的环境”为企业使命,以专业性的设计和生产的力量,狠抓产品质量致力于产品锐意革新和技术的改造创新,秉持科技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服务体系,随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全方位服务。
公司地址
工业园址:伊犁州霍城县芦草沟镇工业园A区(芦草沟赛马场对面)总公司地址:伊宁市解放路115号新时代广场一单元702室
品牌起源
西汉初期,北方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汉朝边郡,当时活动于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西域诸国中最为强大,汉武帝刘彻为联合乌孙共同抗击匈奴,封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昆莫)猎骄靡,细君公主成为丝绸之路历史上第一位远嫁西域的汉家公主,她与乌孙王共同治理国家,同时也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金属冶炼和建筑技术传入乌孙,推动了乌孙的经济发展,在细君公主去世后,汉武帝再次封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军须靡,解忧公主以卓越的才能活跃在无损的政治舞台上,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不断的到巩固和加强,最终促成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盟关系。
汉家公主与历代其他现身民族团结的历史人物一样,都为发展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名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或者将她们的事迹载入史册,或者编成故事流传,让她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品牌传承
位于天山山脉脚下美丽的伊犁河谷是我国薰衣草的主要种植地区,也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三面环山,北纬43度9“-43度3”,东经81度“-81度1”,海拔640-710米,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雨水适量,昼夜温差大,这里与薰衣草原产地地中海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成为薰衣草种植的最佳区域,至今为止已有四十多年的种植历史,有利芳香油和有益物质的集成和积累。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伊犁赢得“中国薰衣草之乡”的美誉,并跻身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齐名为世界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伊犁薰衣草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这里的薰衣草精油年产量超过1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日用化妆品所需的薰衣草香料全靠进口。为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国家先后在河北、陕西、青海等地试种薰衣草,但均未成功。1964年,国家安排在新疆伊犁农四师六十五团试种薰衣草,当年引进了60粒薰衣草种子,试种面积仅有几平方米,被当成一项保密技术悄悄进行。因六十五团所处的伊犁河谷与法国薰衣草产地普罗旺斯同处一个纬度,气候和土壤条件也非常相似,经过6年的区域试验,1971年试种薰衣草获得成功,当年栽培薰衣草76亩,生产精油15公斤。从那时起,六十五团薰衣草种植便快速发展起来,到1988年种植面积近5000亩,从而结束了我国薰衣草香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但随后,由于薰衣草精油市场滑坡,产品滞销,六十五团的薰衣草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1996年底缩减到553亩,年生产薰衣草精油只有1000多公斤。
如今随着薰衣草精油市场的好转,薰衣草产业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继六十五团之后,七0团、霍城县三宫乡,芦草沟镇都开始种植薰衣草,并且要将之打造成霍城县为全国的薰衣草之乡。结合优良的地理位置打造旅游特色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扶持,伊犁各项经济飞速发展,并从原有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旅游、餐饮、科技、工业等各领域都在稳步增长。特别是旅游业、地理、水体、生物景观和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休闲健身等六大旅游资源类型一应俱全。有美丽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悠久的历史古迹,是中国西部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全州有规模的景区(点)27个,达到国家质量等级旅游区(点)9处。
芦草沟镇位于霍城县东北29公里,312国道贯穿全镇,是进入伊犁河谷的门户,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50公里,距国家一级陆路口岸霍尔果斯37公里,紧邻自治区级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通往伊犁河谷、霍尔果斯口岸的必经之地。而且途径赛里木湖是游客必经之道。全镇总面积3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8万亩,草场14.3万亩。芦草沟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政府还将大力拓展经济渠道,近年不断加大 特色旅游项目、林果业、餐饮、薰衣草种植等项目的投入。
在如此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前景下,被称为薰衣草故乡的伊犁因为产业没有集中。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花海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让不少内地游客失望。因此汉家公主薰衣草种植基地展览园项目应运而生,此项目的建立势必成为芦草沟镇薰衣草人工种植的窗口产业同时迅速带动整体薰衣草种植产业链为其发展插上翅膀,助其发展壮大!同时进行薰衣草精油提取、深加工,彻底改变传统薰衣草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仅限于粗放型加工,致使薰衣草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局面,我们有信心借助地方优势,精诚合作,其必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地方品牌产业。
企业文化
企业愿景:打造国家AAAAA级薰衣草观光园。投资8000万元建设集薰衣草观光、餐饮、接待一体的星级酒店。传承薰衣草文化,把《汉家公主》薰衣草品牌打造成疆内一流、国内畅销、国际知名的品牌,把霍城县卢草沟镇的万亩薰衣草种植基地推向全国,打造全国薰衣草旅游首选目的地。
企业宗旨:“质量”是核心、“管理”是根本、“客户满意”的宗旨、企业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意义,为客户的客户提供舒适的环境”
产品特点:薰衣草体内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可做天然染料,尤其适合于食品着色。除了以上四种成分外,薰衣草体内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和抗菌成分,正是由于拥有了这些成分,所以它除了可以作为香料植物使用外还可以成为药草、食品及观赏植物,甚至可以作为天然防腐抗菌剂应用在食品和药品中。
公司主要产品有:薰衣草系列家居香薰抱枕、香囊摆件,车用香薰颈枕、挂饰,项链香包挂饰,手机香精灵饰品,香薰保健眼罩,薰衣草纯精油及香公主;香竹碳系列衣柜、冰箱、车内、鞋柜薰香除味碳包,竹碳婴儿枕,决明子 枕头,保健养生枕,广州保健养生枕头,健康枕,理疗用品,广州理疗用品
第三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12本科班--赵蕊-47 一直对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宏伟的纪念馆矗立在市政府对面,让它多了一分严肃与神秘。终于这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
5月4日上午,我随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天气虽好,但很沉闷。一到纪念馆前面,觉得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势压了过来。在明朗的天空下,纪念馆显得越发的雄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倾力打造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宣教、收藏、研究、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综合类革命纪念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原址始建于1925年的陇海公寓。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谷牧奉命到新海地区驻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就寓居于此。工委建立后,3月11日由张文梅和工委委员刘曼生(谷牧)介绍,发展第一 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团长、抗日名将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入党宣誓也在陇海公寓。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6月6日决定将这里辟为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是一座固定的永久性革命史陈列馆,是雄伟、庄严、富有时代风格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让人感叹不已。纪念馆内成列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现在的连云港的图片、资料等。这段历史中,最令人难忘的定时抗日战争时期。我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和对伟大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认真地参观了整个纪念馆。每到一处,我都会驻足沉思,仔细观看了各展厅的文字介绍、图片、影像和珍贵实物。通过参观,我了解到连云港市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了解到连云港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过、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美好愿景。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对封建帝国主义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同时有责任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勤奋踏实。
这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连云港地区的发展斗争史以及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情况,接受了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在港城的艰苦奋斗历程,感受港城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跟随党的步伐,多读书、勤思考、苦钻研,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烈士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以此不断鞭策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缅怀先烈!
第四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4月24日,老院党支部联合医务处、口腔、医技机关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纪念馆正前方是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
展览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览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
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回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让人触目惊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发动细菌战等,日军企图用武力击垮中国人民,然而他们错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犹如卢沟桥一样,岿然屹立永不倒!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走出纪念馆后,大家心中仍旧感慨万千,今日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中,现在的我们已不惧怕任何来犯之敌。但历史不容忘记,我们只有牢记曾受的苦难,才会倍加珍惜今日的和平,要奋发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
第五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2014年6月29日,今天天气很好,阳光也很好,我迎着朝阳,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今天的目的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个很沉重的名词!一个很悲痛的名词!一个很值得深思的名词!
下了大巴,一个灰色的建筑物映入了我的眼帘,略显沉重的感觉,让我有了种不敢去触碰的感觉。
但是,内心的某种思想再不断的推动我,让我走近它,进入它。来到了大屠杀纪念馆的门口,有许多人,大家井然有序的排着队,没有点错乱。在排队进入的地方,有若干个金属雕塑在那里矗立,每一个雕塑都是大屠杀实况的反映,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很悲痛!
进入了纪念馆,一个最醒然的数字映入了眼球,300000!一个很难忘的数字,让无数的中国人,世界上的大众,都深深的刺痛内心!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后六个星期内。在这六个星期里,日军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走进大屠杀纪念馆,我被眼前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遇难同胞“300000”的字样已经让我触目惊心,而当我看到室内天花板上一颗颗星星忽明忽灭的情景时,当我听到每12秒钟就有水滴滴落划破死一般寂静时,我为那些在日本士兵屠刀下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感到痛心、流泪。30万个生命,就这样以平均每12秒一个的速度被恶魔夺去,这是何等的灾难啊。我以缓慢的步伐,关注墙上、玻璃陈列柜里的所有历史照片、历史遗物、历史视频和历史模拟场景。
了解这段大屠杀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要让我们记住这段仇恨。真正的意义是,我们需要从这段惨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原因来面对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最精炼的教训总结。敌人是贪婪的,罪恶的。所谓以文明者自居的西方国家,都是一群在他国侵略的强盗。他们国内人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都是建立在他国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之上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却没有国防力量来保卫,所以不可避免成为列强抢劫的对象。
虽然近代侵略国武力强盛,中国国力衰微,但是,中国人民是顽强的。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必然的,但也孕育着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萌芽。中国人民
虽然是顽强英勇抵抗的,但是居于中国统治地位的却是地主阶级,后来又多了官僚资产阶级。这些阶级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他们的政权建立在对内镇压、绞杀人民革命、对外妥协投降的基础之上。中国各阶级的不统一,使中华民族没有能够形成爱国统一战线,并最终不敌侵略国家。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样一场持久浩大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形成的爱国统一战线分不开的。而促成这个统一战线的成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国民党合作,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辟了战场,结合当地人民群众,对日本鬼子进行了一系列攻击,牵制、消灭了相当一部分敌军。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使日军在与中国长时间的相持阶段逐渐崩溃,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今天的幸福,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先人们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我们应该牢记屈辱的历史,痛定思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先人的鲜血才没有白流,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上天之灵才会安息。
人力资源部
Xxx
20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