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物流部安全培训内容

物流部安全培训内容



第一篇:物流部安全培训内容

物流部安全培训内容

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我公司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 毒害化学品:液氨、氨水

腐蚀化学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硝酸 燃烧、爆炸品: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二醇 助燃剂:双氧水 遇水自燃的物质:保险粉

3、危化品应急处理 3.1氨: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2硫酸、盐酸、硝酸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3氢氧化钠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4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二醇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5双氧水

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6保险粉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4、粉尘爆炸危害

第二篇:『原创』物流部6S管理制度内容

物流部6S管理制度内容

6S管理制度是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工程,也是现阶段企业最容易实施、也是最普遍的管理工作,以下物流部6S管理制度内容由中国6S咨询服务中心整理提供,摘自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一、6S管理制度实施的目的

确保6S管理工作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能得到有效公正的实施。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物流部全体员工的6S管理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

三、职责

1、主推办负责制定6S推行手册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检查规则,并组织6S推行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活动的检查。

2、各部门主管负责制定本部门的6S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

3、各作业场所负责人负责按6S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的要求执行。

四、6S管理制度检查

1、数据表格制度

1.1、各部门根据《6S管理日常检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6S考核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

1.2、各部门严格按照各部门的《6S管理日常检查表》对6S日常推进进行评分;

1.3、填写表格应做到公平,公正。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可假公济私;

1.4、早晨9:00把次日的《6S管理日常检查表》交至主推办处;

1.5、主推办负责数据表格的汇总、整理、分析;

1.6、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6S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检查;

1.7、检查结果以公告的形式通知,检查不合格的以《整改措施通知表》的形式下达至各部门,各部门必须在规定整改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并落实到负责人。2、6S检查考评制度

2.1、为保证6S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培养团队精神,部门之间以小组形式展开竞赛;

2.2、划分各组之责任区域。由各区域划分主管对负责区域推行效果负全责;

2.3、个小组之间的评比以月为单位进行,由评比小组(物流经理,经理助理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进行评比并将名次公布于公告栏;

注意事项:

文库来源于生活,如果您觉得我们中心介绍的文库对您有所帮助,请您点击页面左下角的【分享】给我们一个小小的肯定,如果怕下次找不到我们的文库,请点击页面右下角的【收藏】本篇文库,欢迎热爱生活的小伙伴们关注我们的百度文库,我们会继续努力,向大家介绍更多实用的管理经验。

第三篇:保洁部员工安全培训内容

保洁部员工安全培训内容

为培养员工在工作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保洁部将对新员工岗前进行安全防火及工具物料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常识性的知识进行培训,并定期请消防科工作人员对员工进行安全防火,消防逃生,自救方法等,消防知识的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1、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把灭火器拿出后,将销从灭火器口处拔出。将灭火口对准火源的根部,对准后按动灭火器的把手进行灭火,直至火源被熄灭。

2、消防逃生自救方法:

逃生时要保持头脑清醒,遇有浓烟要用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逃生前最好用水将衣服浇湿,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湿衣服抱住头部,这样穿过着火区域时身上的衣服不易着火,身体裸露部位不致被烧伤,万一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不宜带火奔跑,以免加快空气的相对流动。

3、如发现工作区域有裸线、裸电闸或其他安全隐患时应进

行现场保护,或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阻止行人接触并劝其绕行,并马上向主管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等待处理。

4、工作中如发现可燃物品要及时清除,如垃圾桶内发现烟

蒂,必须彻底熄灭,防止留下火种存在安全隐患。保证市场安全。

5、使用酸、碱浓度过高的清洁剂时,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得违反操作规程,工作时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以防伤害自己和他人。

6、其他保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保洁部

2008年4月10日

第四篇:物流部员工培训

2011物流部员工培训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物流部管理人员、装卸人员。

二、培训时间

2011年3月23日

三、培训主要内容

1、仓库安全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规定,切实加强火源、电源管理,按照规定配齐防火、灭火及抽湿机等,汛期建立防洪组织,防止货物发霉。

2、进、出库管理制度

入库根据入库通知,对入库产品的信息进行依次检查,无误

才能进行入库作业。出库要对照单据认真复查,保证无误才能出库。

3、货物养护技术

加强仓库的管理,严格按照货物堆码要求进行堆码,注意控

制库房的湿度和温度,防止发霉,水蚀。

4、装卸工工作规范

装卸工必须穿工作装和胶鞋,禁止穿拖鞋,禁止在库区内吸

烟等。

5、装卸工装卸技术要求

装卸工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堆码,严禁超高、超重,熟练的使用机械设备。

6、仓库设备管理要求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使用时坚决不能让机械超负荷运转或者不正当的使用程序。

四、培训结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习到一些基本的仓库管理知识,仓库安全防范知识,进、出库管理,烟草、化工的货物养护技术,货物堆码,机械的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员工都认为这次的培训收获很大,很有意义,希望以后多搞一些培训。

第五篇:保洁部培训内容

保洁部培训内容

1、日常保洁员工作职责:

负责接受领班对本职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负责对清洁区域内的地面、墙面、天花、室内外生活设施、车场、绿化带等进行清扫保洁;

负责对使用的清洁工具进行管理; 协助专项保洁员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 协助保安员做好相关区域的安全保卫工作; 负责完成领班安排的其它工作。

2、专项保洁员工作职责:

负责接受领班对本职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负责服务区地面的清洗、吸尘、打腊、抛光及对公共区域玻璃的清洁作业;

负责对使用的清洁设备进行管理; 协助普通保洁员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 协助保安员做好相关区域的安全保卫工作; 负责完成领班交办的其它工作。

3、各种清洁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清洁车:主要用于放置清洁作业所需的所有工具和物品。放置相关清洁工具时,应按照便于区分及方便使用的原则,将相关工具及物品放置在车上相应的位置上,特别应注意当金属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将其擦干后放置在车上规定的位置上。

在推动清洁车时,应注意使清洁车靠通道的一侧行驶,并注意观察前面行人及设施设备的放置状况,避免因车速过快或因观察不仔细而导致撞伤行人或通道旁相关设施及物品。

在实施清扫保洁作业时,应将清洁车停放在靠近作业位置附近的通道一侧,以确保通道畅通。

每两个月,应定期对清洁车的轮轴实施加油养护,以防止车轮因过度磨损而导致清洁车不能正常使用甚至过早损坏。

二、榨水车:由清洗盆和挤水夹组成,主要用于清洗脏污的拖布,并对已清洗的拖布进行挤压脱水。

在给清洗盆中加水时,应注意不要将水加得过满。水量过多会导致换水作业不方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清洗盆倾倒或人员扭伤事故的发生;之外,若盆中水量过多,还会使清洁车在移动时或在清洗拖布时产生水溢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清洗盆内的水位以达到盆内高度1/2或3/5左右为宜。因操作者个人体能的不同,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增减。在对拖布头进行榨水时,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防损坏榨水车部件;之外,在榨水时还应注意不要将拖布支架伸入榨水槽里,以防损坏榨水车。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榨水车榨完拖布后,应再次用手对拖布头拧干,以防因榨水不彻底而影响清洁质量。

三、小水瓢/短水管:主要用于榨水车或水桶添加水量,并在需要时用其对洗手间的污渍进行冲洗处理。

四、云石铲刀:主要用于清除大理石面、花岗岩面及陶瓷面上凝固的污渍。使用铲刀时,注意铲刀端面应全部与去污表面接触,并以适当的角度(切入角一般应≤45°)去清除污渍,避免因以局部刀面甚至刀尖接触去污面而导致划伤物体表面。此类铲刀不能用于玻璃的去污作业。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除刀上的水渍,以防生锈。

五、油灰铲刀:主要用于清除凝结于地面的水泥灰石。此类铲刀不能用于其它地面的去污去渍作业。

六、垃圾袋:主要用于垃圾桶、垃圾篓内盛装各类垃圾 黑色垃圾袋主要用于清洁车上装运生活垃圾。当垃圾装满后更换时应注意检查其是否有破损,如发现破损现象,应在其外面再套上一层垃圾袋。当发现垃圾袋里的垃圾超过2/3时,应及时将垃圾倒入清洁车的垃圾袋中。若垃圾袋里装的是没有打湿的垃圾,则可继续使用原来的垃圾袋;若垃圾袋装有带水的生活类垃圾,则应及时更换新的垃圾袋。

七、尘推:由尘推杆、尘推架及尘推罩组成,主要用于地面尘土及碎屑较多时的初次清扫作业。

尘推罩清洗干净后,库房相关人员应注意在其上面喷洒相关的除尘剂,以为后续的清洁作业做准备。

在使用尘推时,应按照被清洁地面面积的大小及地面摆放物品的多少来选择相关尺寸的尘推。一般情况下,配备有90及60公分长度的尘推,其分别用于公共通道、室内办公区及狭窄的区域等。

在安装尘推时,应注意将尘推架安装固定在尘推杆的相应位置上,以防止在使用时尘推罩局部脱落,并防止其在使用时转向不方便、不灵活。

在使用时,应注意不要在有水或其它粘性物质的区域直接使用尘推罩,应将水渍、泥土等清除干净后方可推尘。

在对地面进行清扫时,应注意推帚的方向要尽量保持平直,尘推杆与地面尽量保持45°左右;在改变方向进行下一轮清扫时,应注意使尘推与已清扫的区域保持适当的重叠面(一般可控制在5-15公分左右),以确保清扫面完整,避免不洁面的产生。尘推头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查看尘推罩的脏污情况。若发现尘推罩比较脏时,应及时清除附着在上面的尘土、杂屑或更换干净的尘推罩。在清洁尘推罩上的尘土污物时,应尽量接近地面抖动,切忌飞扬的尘土污染已清洁的区域。

八、防滑警示牌:主要用于对地面进行擦洗作业时为过往行人提供安全警示。在每次对地面实施清洗作业之前,应先将警示牌放置于待清洁区前面的醒目位置,以便于提醒行人注意,同时也应注意其不要影响行人正常过往。

九、拖把:主要用于地面的清洁作业。

拖把由拖布及拖布杆组成,拖布头若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拖布变薄稀疏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拖布。

擦拭地面时,应按“先擦边后擦面”的原则进行。在擦拭时应注意按一定的方向逐层进行擦拭;每一层面擦拭完毕后,在进行下

一层面擦拭时,应注意使拖布与已擦拭区域保持适当的重叠面,以防止漏擦区域的产生。

在擦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与墙面或相关物品邻近区域的擦拭状况,若发现有漏擦现象,应及时对其补擦,以确保擦拭面完整。作业间隔时,应注意不要将已使用的拖布头接触已清洁的区域,以防其受到污染。

每擦拭一段距离后(一般情况下可控制在5米左右),应对拖布进行一次清洗;正常情况下,若不能清楚看到榨水车底的颜色时,则应更换一次清洗盆内的清洗用水。

若相关清洁区域的保洁状况较好或较差,则应适当调整拖布的清洗频次及清洗用水的更换频次,其调整原则以所擦拭的地面符合保洁要求为限。

十、抹布:主要用于清洁室内外的相关物品及设施。

对不同的工作区域(如:公共区域、卫生间等)及保洁要求不同的物品(如卫生间里的台面、镜面等与大小便器分开),应使用不同的抹布。需要时,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如使用不同颜色的抹布或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包装)予以区分,以防混用。使用抹布时,应根据被清洁物品的面积大小,将抹布折叠成相应的抹布块对相关物品进行擦拭;对表面尘埃较多或污渍明显的部位,应使用湿抹布进行擦拭;对保洁状况较好的物品,可用干抹布对其进行擦拭。

擦拭物品时,对清洁面应按同一方向一次擦拭完毕,注意不要来

回擦拭;当正在使用的一面抹布较脏时,应及时换面使用,以确保保洁效果。

4、清洁剂的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酸性清洁剂(1)、形态通常为液体,少数是粉状;(2)、特点:1

碱性清洁剂:(1)、形态:液体、乳状、粉状、膏状(2)、特点: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后要用清水漂洗(3)、用途:清除油脂类和酸性污垢,如洗衣粉、洗洁精、全能清洁剂、玻璃清洁剂等。中性清洁剂:(1)、形态:液体、粉状、膏状(2)、特点:不腐蚀和损伤任何物品。无法去除或很难去除积聚严重的污渍(3)、用途:日常卫生,使用广泛

5、清洁作业的四大原则:

一、先检查后作业的原则,即:在开展作业前,应先对拟清洁区域内的设施、物品及环境的脏污程度进行察看,以全面掌握区域内的卫生状况。

二、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即:首先清扫在察看过程中发现的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区域,之后再清扫污染程度较轻微的区域。

三、重点区域重点保洁的原则,即:对污染严重的区域,在清洁时间、清洁力度、工具的清洗频次等方面应加强,以确保重污染

区得到重点清洁;相反,对于保洁状况较良好的区域,则应适当放松保洁力度,以提高保洁效率。

四、重点巡回保洁的原则,即:按正常的工作流程对相关区域完成规定的清扫保洁作业后,应对易产生污染的区域(如人员进出频次较高、聚集人数较多的通道、大厅、公共卫生间等)进行重点巡回检查,以及时发现并清除可能产生的污染现象。

6、清洁作业的五大流程

一、先问候再作业的作业流程:当需对办公室、病房等有人的封闭区域进行保洁时,应先轻声敲门并获得室内相关人员的回复后,方可推门进入。进入室内后,应主动向室内人员致意或问候,并简单说明来意后方可开展相关的保洁作业。

二、先清扫后清洁的作业流程:进入保洁区域后,应先使用条帚或尘推对地面进行清扫,之后,再使用抹布清洁相关物品,最后使用拖把对地面进行清洁。

三、由里向外的作业流程:在对相关区域进行保洁时,应先从区域的里面开始相关的保洁作业,之后,逐渐向外面一层一层进行清扫保洁。

四、自上而下的作业流程:在清洁相关设施及物品时,应先对高处的相关物品实施保洁,而后逐渐转向较低位置的物品。

五、先轻微后严重的作业流程:在使用相关清洁工具对物品实施保洁时,应先清洁污染较轻的物品,之后再清洁污染较重的物品,以提高清洁工具的使用率,并防止清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复污

染。

7、洗手盆的清洁作业方法

一、作业工具:毛巾、全能清洁剂或去污粉、百洁垫;

二、注意事项:禁止拿摩擦性大的物品擦拭洗手盆水龙头

8、玻璃的清洁作业方法

一、作业工具:玻璃清洁剂、玻璃刮、毛巾;对于较大的玻璃使用玻璃刮清洁,对于小玻璃使用软毛巾拧干擦拭玻璃

9、PVC与石材地板的清洁与注意事项

一、日常清洁使用尘推配合拖布进行擦拭,专项清洁定期进行抛光养护、打蜡。

二、PVC地板属于软地板,禁止使用摩擦性较大的物品擦拭地板,如去污粉、钢丝球等,石材地板禁止使用酸性清洁剂,避免石材受到腐蚀

10、垃圾袋的作业标准

垃圾篓、工具车袋子、大白桶等

11、库房领料管理制度

部门领料规定以旧换新,提倡节约,避免浪费。批量易耗品发放由领班负责(如垃圾袋、洗衣粉、口罩等),其他物品由库房发放,时间:上午与下午各半小时。

12、工具车物品的摆放标准

上层物品摆放、中层物品摆放、下层物品摆放、周围物品摆放标准,具体见工具间图片

13、工具件的使用及物品的摆放作业标准

杂物柜物品摆放、拖布悬挂位置、尘推位置摆放等,具体见工具间图片

14、日常巡视保洁内容

区域地面可视垃圾、开水间整体环境、洗手间整体环境、楼梯道、电梯厅烟灰缸、办公区洗手盆等,注意清洁水源地方,(水源即为污染源)

15、日常擦拭作业内容

每天肩部以下基础设施进行清洁,如门窗、扶手带、标识牌、垃圾桶、病床、洗手盆、马桶、淋浴设施、治疗带、桌椅、电器开关、电脑等

16、午间作业内容

第一:对责任区的地面进行全面湿式清洁,第二:对病房以外的基础设施进行清洁、擦拭

17、高位擦拭作业内容

18、病区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湿式清洁地面时必须放置小心地滑牌;

二、做高位清洁时,站椅子需小心;

三、收集医疗废物时注意做好防护避免被锐器扎伤;

四、使用各种清洁机械时注意安全用电;

19、医院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分类

清洁区: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茶水间,半污染区:指病房走廊、病房、更衣室,污染区:卫生间,洁净区:ICU、CCU、手术室、治疗室

20、终末消毒清洁作业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含义:病人出院、转床之后,对该病人所使用的病床、床头柜、陪护椅、衣柜、热水瓶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即为终末消毒;

二、出院信息获取:通过与护士站向护士了解、通过观察病床上的床头卡等获取;

三、做终末消毒时,若遇到病人落丢的物品,第一时间上交护士站,未经病人或护士允许,禁止丢任何东西。

21、医院消毒浓度比例及配比

一、配比方法:500ml水加半颗消毒片,浓度为500mg/l;500ml水加一颗消毒片,浓度为1000mg/l;水桶里面放水至刻度线,再放3颗消毒片,浓度为500mg/l,放10颗浓度为1000mg/l

二、普通地面、物表消毒浓度为500mg/l;遇到传染性病房、血液、呕吐物污染时,消毒浓度为1000 mg/l,22、部门质量记录的内容及填写

《物表消毒记录表》、《电梯消毒卡》、《病床、床头柜消毒记录表》、《医疗废物交接记录表》、《专项清洁记录表》等,需每天进行填写

23、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分类、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医疗垃圾包括:感染性(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损伤性(医用针头、缝合针等);

二、收集时做好自我防护,带橡胶手套、口罩,然后进行收集

1、跟科室做好交接

2、清点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盛装在不同的垃圾袋中,并进行标识(标签填写完好)

3、每天统一由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并与科室做好相应的交接工作,记录在《医疗废物收集交接表》中。

三、标签的填写方法

24、清洁作业标准

一、经过保洁后,地面应无可见的任何垃圾什物、积水及水滴;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应无明显的拖布擦拭痕迹;地面经打蜡抛光后,正常目视条件下抛光面应光亮平滑,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和毛钝感。

二、经过保洁后,桌、柜、椅、门框、窗沿、墙面、天花、灯具、地毯等物品表面应无可见污渍、尘土、痕迹及异味;在物体的转折处用手擦拭,应无明显的尘埃。

25、清洁办公室的作业流程及重点

在作业前,应取得医护人员同意,方可作业。在作业完毕后,应注意将移动的桌椅板凳、办公用品整齐地放回原位;对失落在地上的文件及小物品,在清洁时应将其放到桌面或其它适当的位置;注意随时巡视洗手盆及地面的垃圾;对医护人员反映的相关建议或意见,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26、清洁公共区域作业流程及重点

作业时应注意放好防滑标示牌,对较宽的公用通道,应先清洁道路的一半,完毕后再清洁另一半,以方便行人通行;湿拖地面时选择人流量最小的时候进行清洁。

27、清洁病房的作业流程及重点

在对病室进行清洁前,应注意观察病室的情况,在不便打扰的情

况下(如:午休、用餐、家属探视时等)尽量不要打扰患者;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按要求分类使用清洁工具,并按要求对病室的相关用品进行消毒处理;对未开放的病室,应进行日常保洁。

28、清洁洗手间作业流程及重点

主要对肩部以下的环境及设施如:地面、墙面开关、洗手盆、台面、大小便器、隔板、清洗池、烘手器等相关设施及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卫生间清洁完毕后,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若脏再进行一次清洁。

29、各区域物品的摆放作业标准

病房垃圾篓、垃圾桶、灭火器箱、门口地毯等摆放位置及标准 30、病区作业流程 见附件

31、部门考勤制度管理

实行8小时、六天工作制,每月超出4天休息以外的扣发工资(工资为:1150元扣46元/天、1200元扣48元/天、1220元扣48.8/天),每月15号发放上个月工资。

32、宿舍管理规定

宿舍属于集体宿舍,注意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禁止破坏公共设施,个人物品、被褥每天叠放整齐干净,安全用电,禁止在宿舍内使用电器做饭等,晚上22:00需就寝,不允许在外住宿,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准留宿,33、入职准备资料:

员工入职一周后需准备:一寸照片8张、中国建设银行(丹霞路分行)卡号复印件、34、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定

35、禁止在科室做的一些事:

禁止使用科室的热水洗澡、禁止打科室的开水、禁止卖医疗垃圾、禁止占用科室的任何财务

36、日常工作的计划性作业

每周周末对各区域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洁,如高位卫生、卫生死角、工具车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60361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