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07中文系
新闻专升本
张艳玲
200710405030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走进李想
一、宗旨:通过这期节目向观众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李想,同时给处于迷茫中的当代大学生们的就业和理想给出指导和意见。
二、定位:
1)主打人群:80后的青年人
2)播出时间:晚上8:00—8:50 时长40分钟 3)表现形式:嘉宾讨论(谈话类节目)
三、场地 1)演播室 2)背景大屏幕
3)沙发、茶几、准备嘉宾爱喝的饮料。几个小道具(嘉宾所有)
4)主持人和嘉宾分别坐在茶几两侧的沙发上,对面是观众席,席位约百人。同时邀请和嘉宾同龄的大学生(在校的和毕业工作的)
四、准备
1)音乐:欢快的音乐
2)影像资料、照片在大屏幕上展出
五、嘉宾:
李想一位和现场连线薛蛮子
六、结构程序:
首先,主持人出场,向观众致意,然后做开场白 其次,由大屏幕展现今天节目所采访的嘉宾的影像资料包括现在的成就以及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等等
最后,主持人观众鼓掌请出今天的嘉宾。
嘉宾与主持人握手问好,嘉宾先观众致意,入座。
七、采访开始,对话内容: 主持人:感谢观众朋友们准时收看我们的节目,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为我们所熟知的,2006年五月被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他就是李想,欢迎你李想(握手,主持人请嘉宾入座)
支持人:大家有没有发现,理想属于那种特别有型的男士,有没有人当中夸奖你:“哦,李想,你简直帅呆了!” 李想:好象没有。我总觉得自己很一般。
主持人:那好,今天我就把广大女士们的知心话说出来:李想,你帅呆了!观众:(笑)
主持人:今天呢来到我们现场的很多都和理想是同龄人,也有一个大学生要我一定要问你这个问题:你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吗?比如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李想:我是一个稳中求快,然后围绕着目标不断追求的人,就跟我开车一样,我开车很稳,但是很快。年轻人创业和发展7个要点是方向、目标、意愿、方法、毅力、成果、自我观察。
主持人:哦,就是说有了一个目标并持之以恒!李想: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你的旗下都是些非常专业的人员。可现在许多企业都以大学生缺乏经验为借口将他们拒之门外。如果他们投到你门下,作为同龄人你会选择他们吗?
李想:一切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但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年轻人的事业的。主持人:可他们没经验啊!
李想:什么人不是生来就会做某件事情的。就像我自己一开始也只是个电脑发烧友,后来是一个职业撰稿人,不还是做到现在吗?还有我们在做汽车之家时,我们的四名成员甚至连驾照都没有,于是去学习,从普通执照到赛手驾照、拉力赛驾照······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过来的。所以我还是认为,发掘一个人的潜质比寻找有一个经验主义来更受益。
主持人:嗯,现在企业应该给大学生一个平台。那么,大家都知道“国考“已经结束,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考研和考公务员都不是他们的初衷,现场有多少大学生,请举一下手!(观众举手)你们当中有想去考研什么的吗?
观众甲: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在准备考研,其实说实话我是随大流的考研。对目标不是很清楚!主持人:李想,你怎么看,今天的青年人这种状态?
李想:我本人是不太喜欢课堂的,我更倾向于实践,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我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当然,我不是在反对现在的教育,但我希望教育更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对于年轻人的这种状态,我只能说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我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认真的走好每一步。
主持人:说起认真,我们从很多人口里听到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李想。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播放李想的员工和朋友对于李想认真的评价涉及一些小故事)主持人:看出来了,李想你人缘不咋的!观众:(笑)鼓掌······
李想:没有,你们肯定是要求他们来糗我的!哈哈·~~ 观众:(笑)
主持人: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兼战友!
李想:嗯。“怎么来用好这些人,怎么让他们每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好,怎么让这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我觉得这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所在。
主持人:不禁是年轻人,下面我们将连线李想的一位忘年交。好,喂,您好,您好薛老!
(中间加入薛蛮子的交谈,谈论李想的为人等等)主持人:我发现李想很cool的一人,接下来我代表广大的女性同胞问你一个私人的问题,你理想的结婚对象是怎样的? 李想:可以顾家,漂亮顺眼,别太聪明 观众:(笑)
主持人:现场的电视机前的女性朋友们大家听清楚了吗?好,很感谢李想今天陪我们聊了这么久。
好,这期节目就先到这里,观众们朋友,我们下期节目同一时间,再见!
音乐渐起……
观众:鼓掌。
补充:以上李想的回答皆是根据李想的曾经说过的原话或理念给出的假象回答!
第二篇:电视节目专题策划方案
电视节目专题策划方案
策划组成员:
任梦晓王秋杰胡莉芝宋文苹胡晓辉
电视节目专题策划方案
《新闻透视》本期栏目策划案——(清洁工屡屡被撞之专题节目企划
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市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快速车道与汽车流量以及不少人把垃圾随便扔放快车道中,又增加了环卫工人作业的危险系数。一边是不容推却的职责,一边是难以预测的危险,夹在其中的“城市美容师”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近日,发生在郑州市高速公路宁波段的一起环卫工被撞事件,引起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环卫工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同时也为环卫工人作业时的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
二、目标受众:
《新闻透视》关注的是人民大众身边的要闻,它的内容是所谓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切入点是绝对的民生。《新闻透视》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目标投向了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表现出了博大的人文关怀。在这里没有某国家领导人出访某国的格式化公文,没有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有的是社会的进程,百姓的疾苦,名族的品性。
作为新闻专题类栏目,《新闻透视》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新闻的解读。正如于丹老师所说的,这个年代我们缺的不是新闻,而是对新闻的解读,新闻不再有“独家”,而解读可以完全个性化。因此,《新闻透视》所面对的是普通老百姓,具有朴实的亲民特性。
三、栏目名称:
《新闻透视》
四、本期专题名称:
《清洁工屡屡被撞“安全伞”谁来撑起》
五、节目定位: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应对措施纷纷出台。《新闻透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深度新闻评论节目,在舆论上先行一步可谓正当其时。对当天或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做“观点时代”的新闻先行者。
《新闻透视》将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或近期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追求新闻节目的精度、纯度和锐度。
六、节目宗旨: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
七、节目内容:
近日,我们了解到,清洁工被撞事件层出不穷,车祸连连,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环卫工人屡屡成为车下冤魂,社会应如何为环卫工人筑起安全的屏障?
八、节目流程
1、话题的准备:由本栏目的记者(或撰稿人)与聘请的嘉宾共同商议选择,话题播出当天,特邀嘉宾、主持人、记者应进行专门的沟通和讨论。
2、其他准备:主持人、特邀嘉宾(包括新闻评论员)应在节目开始直播的10分钟之前进入演播室进行最后的合成准备,商讨细节,调整心态。
3、合成:开始画面为栏目片头或广告,之后主持人首先用正面图片引出《清洁工屡屡被撞 “安全伞”谁来撑起》这个话题,如果有话
题的简要视频介绍就插播此介绍。再把大家带到与本期节目有关的纪录片,接着再转向特邀嘉宾(时事评论员)对谈话题。在对谈的过程中要适当引入观众的反应(观众的反应来源于电话连线,再由编辑录入后传送的演播室主持人的电脑中显示),最后转到演播厅,主持人的谈话和对节目的总结以及下期节目预告。一般情况下,新闻演播室由两人对谈,需要时可加入特邀嘉宾。演播室需要使用三台摄像机。
九、节目结构:
1、主持人导语: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新闻透视》,我们都知道,清洁工被誉为“城市美容师”,可是,近段时间,我们却屡屡听到清洁工被撞事件的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洁工屡屡成为车下冤魂,清洁工的安全将由谁来保障?本期节目,我们将就这一现象展开深入探讨。
2、嘉宾上场:嘉宾的上场应该给人一种神秘而隆重的感觉,给观众造成一种悬念(对于不同的嘉宾要有不同的上场氛围,前面所述主要是针对于名人而言,而对于一些罪犯,则可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3、主持人串场:主持人的风格应该做到与嘉宾的配合,给人一种舒适亲切的感觉,谈谈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4、观看纪录片:由主持人提及观看纪录片。纪录片是由我们的工作人员所拍的。
(1)节目开始我们播放我们所拍摄的纪录片,记录近两年来郑州市所发生的清洁工被撞的画面。
(2)首先我们的采访从道路上的清洁工入手,让他们谈谈这么多同事被撞的原因有哪些以及他们是否有安全保障。
(3)接着转到附近群众对清洁工屡屡被撞的看法,以及平常是
否按要求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而不是扔在快车道或马路中央。
(4)紧接着去采访交通部,了解他们对违章开车不遵守交通秩序者和醉驾人员的惩罚力度是否到位。
5、转会现场:主持人与嘉宾对谈
6、主持人串场:让主持人用独特的风格连接外场,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看法,更深入的探讨问题。
7、最后结束语及下期节目预告。
十、节目要求:
片头以蒙太奇手法,通过闪现各种灯光的变换色彩和各种IT、电子产品等,吸引受众眼球,打造一种视觉跟踪效应,时间长度约为15秒;在歌曲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变化,以防止人们听觉疲劳。主持人要有独特风格进行主持,主持风格应严谨、大气、机智,具备现场鼓动性和场外观众互动性。采访人员要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来采访嘉宾。我们在嘉宾选择上以及受众的心理需求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内容安排及选材上尽量做到能吸引观众,同时,我们就如何煽动嘉宾内心最细腻的情感方面也做了深入的探讨。采访问题要多样,问题新颖。节目的总体风格定位严肃,节目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形式,主持人服饰,沉稳端庄。嘉宾服饰,适合嘉宾身份的服装即可。
十一、人员设置:
1、主持人:一人负责演播厅内的主持
2、编导;一人
3、摄影:两人负责记录片拍摄
4、撰稿:一人负责主持人稿件、采访问题。及部分解说词、策划稿件等。
5、场外采访:一人负责
十二、节目可行性预测:
针对目前社会中屡屡发生清洁工在作业时被撞身亡这一社会现象,该怎样保护清洁工的安全和减少环卫人员被撞事故的发生很多人都很关注,特别是当今我们国家非常关心弱势群体这一现状,如果我们以此为话题肯定会引起很大反响,有很多人会关注这一问题以至于大家会关注我们这期节目。
第三篇: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笑看世界》
一、节目策划背景分析:
1、市场分析:
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真人秀综艺娱乐节目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如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我们约会吧》《快乐男声》……节目样式多种多样,内容各有千秋。但却仅仅是局限在国内领域。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了大势所趋,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开设一档节目来促进人们对于各国间的文化认同与了解。因此我策划开设了这个《笑看世界”》真人秀节目
通过选手之间对于现场放映的某部具有分歧的影片、电视剧、广告等视频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友谊,同时也有助于观众对于其他国家价值观和生活模式的认同。
2、市场竞争分析
:
(1)虽然目前电视媒体综艺娱乐类节目众多,但是用不同国家选手为单位的节目却少之又少。
(2)从新闻的接近性角度考虑,关注各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价值观念,向公众传播这些异同,是大众媒体的责任。
(3)我们的节目关注的是各个国家在思想层面和生活节奏或是价值观方面的不同,由于是有很多个不同国家的选手参加节目,所以节目内容是多姿多彩的。
3、受众分析:
由于面向的是各个国家的公民,所以国内受众和国外受众都是其潜在的受众。有利于增进交流,学习知识,丰富每个受众的精神层面和知识储备。加强国内受众与国外受众的彼此理解和交流。
二、节目目的: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而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已经开始了文化交流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交流日益加深,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部分。而在现代,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在节目里面嘉宾与嘉宾之间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与认同,方便各国公民思想的交际。
三、节目形态:
(1)主持人:一男一女。要求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各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男主持要善于调度整个节目的进程,女主持要亲和。需要具备丰富的阅读积累,具备广泛的阅读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要对节目主持人对录播中的各种细节要进行深入地了解。
(2)评论家:一人。要求是在学术界权威性很高的大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并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能让观众对其观点信服。
(3)传播形式:按期播出,前期做好节目内容预告。同时通过开设节目微博等方式,注重节目后期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4)嘉宾:嘉宾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求每期有相同人数的代表各自国家的两组嘉宾(每组5人,共10人),男女不限。
四、节目宣传语: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异国风情,或是新奇时尚,或是趣味十足,解读各国的异域风情,将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五、节目内容:三个版块“看”、“评”、“判”。
(1)看:
首先根据编剧的创意与构思,综合考虑嘉宾的国籍异同,选择性放映一些能够引起争议的视频,比如《非诚勿扰》《情书》等节目视频,之前主持人设置问题,让嘉宾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
(2)评:
通过观看,嘉宾需要对放映视频进行评价,当然这个环节要求的是对于视频的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肯定评价。即通过该视频的播放,它反应的该国文化层次方面的哪些积极的进步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东西,这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环节没有什么规定性的硬性要求,嘉宾与嘉宾之间可以是赞同的态度也可以是反驳的立场。当然也要注重与现场观众的互动。
(3)判:
这个环节是一个批判的环节。就是嘉宾对于自己收看到的视频在自己心里进行与自己国家的比较,其中之间所反应出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价值观与文化异同是批判的重点。嘉宾认为哪些东西是相较于他们国家而言是落后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这是一个争锋相对的环节,要求嘉宾之间进行抢答式的辩论。
六、节目时间及周期:
每周六 20:05。节目长度为60分钟。
时间长度安排:
“看”:10分钟左右
“评”:25分钟左右
“判”:25分钟左右。
七、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少有这样一档两个国家的选手共同出现在舞台上面进行答辩式的开放性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最有分歧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住做到精益求精。最后,在节目的包装上,及营销手段上,对节目实行整合营销方法,扩大栏目的知名度。
八、人员安排:
制片人1名,主持人2名,记者3名,编导2名,摄像3名,后期制作人2名。
第四篇:电视节目专题策划方案
电视节目专题策划方案
10级新闻学3班
李世震
2010102093
《超级玛丽圆梦之旅》栏目策划书
一 背景分析
电视媒体的环境让许多人感到相当诟病,不过,还是有制作单位坚持做出适合阖家观赏的优质节目。另外,在《广电人市场研究》中也指出,从收视率的数据来看,被评为优良节目的收视率未必低于被点名的不良节目。因此,节目的制作,不必为了冲刺收视率而下血腥的猛料。
本策划案希望提出一个能够阖家观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一个就像“阅听人监督媒体协会”说的,父母亲跟子女一同观赏的节目。
二 栏目名称
《超级玛丽圆梦之旅》栏目名称解读
超级玛丽,是最早的电动玩具。电动玩具的特点是:会让玩家不断地想要闯关成功,完成破关的梦想。由于本节目是一个鼓励年轻人寻找失去梦想的节目,因此利用这个早期电动玩具的名称,取名为“玛丽圆梦录”,而更妙的是,如果把节目名称连起来读,又正好与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谐音,这一点在传播过程中,是非常上口且讨巧的。
2节目宗旨
本策划案,是要提出一个让当下年轻人有机会去实现梦想的节目,同时,让人们了解到有些梦想,是不那么容易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或者是遭受失败的挫折,李年轻人寻找失去的梦想,也借此了解到究竟这个梦想适不适合自己。另外,希望这个节目能够鼓励年轻人寻找失去的梦想,也能得到观众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鼓励 3节目形态
每个星期播出一次,每个企划的播出集数,会依照不同企划的职业性质与衡量进行。
1、介绍节目企划职业的人物、工作、职场环境、社会地位与市场需求等等特色及性质。
2、报道参加企划职业主题的入围者。
3、呈现参加者训练的完整过程。
4、节目每进行到某个段落时,回到节目现场,让主持人与特别来宾对于参加者的表现进行讨论,也让观众缓和一下情绪。
4受众范围
节目的受众范围广大,喜爱追求梦想或者喜欢看别人追求梦想的,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本节目的受众群体。
5诉求方式
实地拍摄,真实情节来进行,同时以时而温馨感人时而幽默搞笑的方式,附教育意义的方式,提供给收看节目的观众。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要穿插其中一些小插曲或设置一些小环节来引起大小高潮。节目播出时段
每周日晚八点钟播出节目长度
总长度;90分钟预期效果
近程目标:让观众了解许多工作的真正性质。
中程目标:带领观众了解这些工作的甘苦,以及要投入这些工作必备的实力与训练,进而从对工作的深入认知,了解自身是否合适从事这项行业。
远程目标:带动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能寻找失去的梦想。表现大纲:以第一期为例(梦想成为新闻主播)
段落一:介绍本期节目内容
实际到节目合作的电视台新闻部拍摄主播一天工作以及到街头访问的影片,包括介绍新闻主播的工作内容、性质、职场环境、市场需求、社会地位与所需的条件与专长。
段落二:介绍参加节目企划主题的入围者
参加“梦想成为新闻主播”的报名者有哪些人,包括报名者的背景资料、学历、经历、参加人数、男女比例等等。制作单位与合作的电视台对其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的人员进入入围者名单。
段落三:完整报道入围者的训练过程以实地拍摄、真实情节的方式,报道入围新闻主播后在合作电视台新闻部整个训练的过程,包括正音咬字的练习,播报
技巧的练习,改写新闻稿的练习,sng联机播报的练习等等。
段落四:梦想起飞
经过所有筛选与测试的参加者,节目会立即安排入选的新闻主播,担任一天新闻播报的工作。
段落五:
节目进行到某个段落时,回到现场,让主持人与特别来宾对于这些新闻主播的表现进行评论,最后评选出最优者。配套设施
1、电视媒体广告:在节目开播前,在电视频道上以滚动播出的形式,进行大量的循环宣传广告,以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兴趣。
2、平面媒体:加强与各平面媒体的合作。
3、网络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资源与人脉,加强与各大入口网站的合作。
第五篇: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电视节目《朝花夕拾》策划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如唐诗宋词,笔墨篆画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华夏文明引以为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中国灿烂文化一脉相承,贯通始末。在这场文化盛宴中,一些民间文化艺术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也许她们并不是引人耳目的主角,但她们始终对文化这股洪流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民间文化似乎呈现出一种被人淡忘的趋势,不少民间艺术已经开始“灭绝”,老艺人很难找到继承自己手艺的合适人选,民间艺术无人欣赏……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二、节目主体
1.节目名称:《朝花夕拾》
2.节目定位:本节目所针对的观众群范围较广,可以是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普通观众,可以是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希望接触和了解民间艺术的群体,亦可全家一起观赏。年轻者通过节目不断增进自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年长者通过节目回忆起某些自己曾经熟悉的民间艺术,可谓趣味多多。
3.节目风格:轻松、自然、幽默、流畅而又不缺必要的严肃。
4.节目特色:首先是全面、真实、无加修饰的VCR为观众还原最真实最完整的民间艺术。其次是将民间艺人邀请到演播室以最直观的方式倾听他们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次是邀请民间艺术专家谈谈对本次节目涉及到的民间艺术的看法与思考。最后是专家与当事人对场内观众与场外互动的热心观众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所提问题的解答与讨论。
5.目标受众:首先是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普通观众;其次是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再次是希望了解民间艺术的群体,也可全家一起观赏。
6.播出时段:夜间档。21:30-22:30之间,基本避开黄金时间收视高峰。节目长度维持在45-50分钟之内,即人的注意力的最佳集中时间。
7.节目形态:本节目的形态从大体上看属于记录片形式与访谈形式的双重结合。一部分为播放节目前就录制好的针对某一民间艺术的记录片,另一部分是内场主持人、嘉宾、当事人以及观众的讨论互动。两部分在整个节目中所占比重基本相同。采用单集节目构成形式,使每期节目都由一种民间艺术单独构成一集,相对独立。
三、节目基本构架:
版块<一> 朝花
节目开场后,先由主持人将本期节目所要讲的民间艺术故事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如果条件允许(例如可将本期节目涉及的皮影、刺绣、织纺、民族
饰物等拿到台上)可先将其为观众稍做展示,待钓足其胃口后接着再由主持人将话题引到事先拍好的记录片上。
版块<二> 夕拾
1.记录片结束后画面切回演播室,由主持人为观众介绍本期节目的当事人(此项民间艺术的“艺术家”)并有请当事人出场。先请他(她)为观众展示或讲解一下自己的“宝贝”,若是乐器、歌舞、服饰等可做现场展示,以活跃现场气氛,也可请场下观众上台亲身体验,增强节目互动性。现场音响师视情况配乐调节气氛,稍后主持人将针对记录片中一些要点和不易理解的地方向当事人提问,然后话题开始过渡到正式访谈。
2.对当事人的主体访谈结束后,由主持人介绍邀请1-2位专家学者入场,掀起节目第二次高潮。主持人根据编导事先设置好的问题向专家提问,倾听他们的意见与专业看法,同时带动当事人一同参与,结合双方意见一并讨论,能让观众获得两种不同性质与立场的参考。
版块<三> 有话您请说
1.作为整个节目的最后一版块也是最能调动内场观众情绪和场外互动的环节,场内设置2-3名现场提问的机会(观众可自行举手发问或事先将问题写到编有号码的纸条上现场抽取),另外一个机会将由主持人汇总通过各种渠道收到的问题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向专家或当事人发问。
2.节目主体部分此时已经基本结束,此处设置一环节,由当事人说一句对此项民间艺术最想说的话,可以是肺腑之言,希望或是感悟等。本期节目也同时告于段落。
四、节目宣传推广
(一)节目市场分析:
1.由于本档节目观众定位的范围较为宽范,故收视群体的局限性相对较小,而收视群体广又是提高收视率的基础。
2.将记实形式与谈话形式完美结合,相比之下可以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3.播出时间选择夜间档,该时段正处收视高峰,观众较多,而21:30-22:30这一时段又基本避开类似“黄金剧场”等好剧与本节目时间上的冲突,尽可能拥有收视群体。
4.本节目深层所隐的含意图将会被更多观众逐步认可,从而使整个节目整体价值更为提升。
(二)节目推广计划
1.节目播出前,在电视台插播本节目的宣传片让观众提前了解本节目。
2.网络、报刊、电台的宣传可以更好的推广此节目,并在栏目网站、合作报刊上开启针对本节目的专栏,做深层探讨,提高节目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