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故分析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故分析



第一篇: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故分析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概况2013年11月22日凌晨3时,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上午10时30分左右,管道公司和黄岛油库在清理油污过程中,开发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会处发生爆燃,距此地约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事故后果

造成55人死亡,9人失踪,145人受伤住院。被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

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事故原因

初步分析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起火

相关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已被视为更直接的原因。油气混合气体引发爆燃(理论上讲,输油管道内没有足够的空气,不会爆炸,第二次爆炸应该是泄漏的油气进入排水系统之后引发的。如果是管道爆炸,必然有操作失误或者管道破损,导致管道内部进入大量空气。)事故分析

在这次事故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目前警方已控制“11·22”东黄输油管线泄漏爆炸事故中石化相关人员7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人员2人。

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交叉重叠,而且保护措施不到位。企业隐患排查不落实,对原油管线检查不细,监测不到位。

应急处置不当原油泄漏以后,没有及时采取断然措施,警戒、封路、通知和疏散人民群众,造成了群死群伤。直接机理

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直接机理是输油管线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的管线腐蚀严重,引起原油泄漏,流入暗渠,空气和原油在密闭空间里混合。在原油泄漏后,救援处置中违规操作触发了爆炸。事故和当地的管线布局也有关系。事故发生地段管线布局不合理,造成管线腐蚀严重,胶州湾潮汐的运动可能将原本应流入海里的原油倒灌,逆向漂移至斋堂岛街区段,造成爆炸在人员相对密集区发生。

第二篇:青岛石油管道爆炸最新动态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最新动态——死亡人数

已增至55人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最新消息:据央视25日报道,发生在青岛黄岛区的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的遇难人数已上升为55人,另外失踪9人,受伤166人。

青岛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发布会25日召开,青岛市长张新起介绍了截至目前的事故遇难、失踪、受伤人数;30位轻伤者已经出院,现在在医院治疗人数为136人。

张新起表示,目前,青岛正全力进行伤者救治。

另据据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发生后,石化区内在校学生、幼儿被紧急疏散,师生无一伤亡。除开发区第二中学,其他学校、幼儿园具备复课条件,25日复课。

青岛爆炸最新消息: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故11月25日被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55人,仍有9人失踪。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25日接受央视采访时对爆炸事故连发15问,质问为什么泄露以后不通知群众。青岛警方昨日已控制9名事故责任人。

25日上午,国务院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在青岛召开。

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这次事故损失惨重,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

杨栋梁在昨天接受央视采访时连发15问:为什么会发生泄露?泄露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管理上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泄露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是规划的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管理上的问题?是企业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都必须要查清楚。为什么泄露以后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为什么不警戒?为什么不封路?为什么不疏散群众?为什么不通知群众?为什么引起爆炸?爆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都要查明原因。据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昨晚警方已控制11·22东黄输油管线泄漏爆炸责任事故中石化相关人员7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人员2人。

事故复盘:管道改线被环评拖延 街上弥漫油味政府不知情 2时40分 管道泄漏 或因防腐层严重老化?

22日凌晨2时40分,中石化青岛开发区的东黄输油管道破裂、原油泄漏。

凌晨3点,有市民看到闪烁着黄灯的车辆疾驰而过,穿着“中石化”衣服的人在街上穿行。

中石化23日披露的消息称,这条爆炸的东黄输油管道,于1986年7月建成投产。资料显示,原设计管道起自东营,途经寿光、潍坊、高密等市县,终到黄岛油库,管道长度248.5公里,管径711毫米,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由于东黄输油管道已经服役二十余年,据中石化管道储运管理公司潍坊处的信息,在两次腐蚀性调查中,发现管道“防腐层已严重老化,管道状况令人堪忧”,亟须大修。

2011年,东黄输油管道进入整改议程。但当年9月一份环评公告显示,整改面临很大困难:由于建筑物离部分管道较近,无法进行管道防腐层大修。环评公告还显示改造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对东黄复线多处管道进行改线,其中包括黄岛区的黄岛油库出线段改线15-16公里。但这一整改计划并未落实,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东黄复线改线工程部分标段的环评工作还在进行当中,至今未能正式动工。今年2月底,东黄输油管道开始大修,主要包括管道防腐层的更换、电火花检漏、无损检测等。截至今年4月,东黄输油管道已完成8公里大修。在此次原油泄漏并引发爆炸前,该线路是否已经完成大修,目前尚不清楚。

今年10月,中石化举行了一场全国性安全大检查,此条管道也在检查之列。这次检查规模巨大,共查出问题8091个。但记者多方求证也没有得到回应,东黄输油管道是否也查出问题,并进行整改。3时15分 关闭阀门

原油渗入民用管道极易爆炸

据中石化通报,原油泄漏半个多小时后,3点15分,黄岛油库关闭输油阀门。但此时,斋堂岛街约1000平方米路面已被原油污染。更重要的是:冒溢原油进入了雨水管线。中石化新闻发言人称,原油从输油管道流入市政排水暗渠,流了12分钟。

原本应该与建筑及其他管线保持距离的石油管道,在斋堂岛街一带不仅紧邻建筑,而且与其他管交错而行。

在斋堂岛街和秦皇岛路交叉口,东西走向输油管道已完全爆裂,破损的输油管道穿过下水道暗渠,十字交叉而行,漂着黑色油污的水流从管道下面流过。不仅如此,还有近十条各种线路或紧挨石油管道,或与之交叉而行。

现场救援的中石化工程师也证实,输油管道是从地下水道中间穿过的。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这次事故很明显是埋在地下输送化学品的工业管网和民用的管网发生了冲突,如果只是输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因为其特殊设计,可以很快截断其中一段,并迅速让泄漏气体在暴露空间中挥发,不太容易产生爆炸。但这次事故中,输油管道的原油渗入了安全系数没有那么高的民用管道,后者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像煤矿中充满了瓦斯一样,一遇明火极易爆炸。”彭应登说。

而市政管道中的火源很难控制。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专家组成员汪冈伟称,“汽车排气管冒火星,工人维修溅起的火花,都可能引发爆炸。”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也指出,输油管道里除了原油,还会有一些气体,这些气体是易燃易爆的。单是关闭阀门了事,说明相关人员在经验上有欠缺,处理方式不当。

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旦发生原油或任何化工泄漏事件,首先采取的最重要应急措施之一就是防止泄漏物质进入下水道,因为泄漏物质一旦进入下水道,事态就会变得难以控制。

5点 街上弥漫柴油味 市政府始终不知情

早晨5点钟,漏油点附近的整条街上已经弥漫了“柴油般的怪气味”。

5点20分左右,中石化管道储运管理公司潍坊输油处副处长邢玉庆接到运销调度科电话,说青岛黄岛区有原油泄漏,相关科室已经赶往现场,青岛输油站站长在指挥。邢玉庆认为,“这意味着应急预案已经启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下称《管道保护法》),发生管道事故,管道企业应立即启动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按照2011年《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当发生(中石化)直属企业级等突发事件时,各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中石化办公厅总值班室、安全环保局和其他分管部门报告,并随时报送最新进展情况。

23日,青岛海事局副局长董海岩称,海事部门接到报告是在事故发生几个小时之后,已耽误了最佳的清污时间。24日,青岛市环保局副局长陈宁称,环保部门是事发当日上午8点才获知中石化泄漏事故的。

而青岛市政府知道的最晚,23日,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称,市政府是在爆燃事故发生后才知道漏油事故,在此之前他们对漏油并不知情。

中石化22日的通报中显示:约3点15分“开发区立即组织处置”漏油事件,并于7点30分在入海口处设置了两道围油栏。

邢玉庆称,当日将近早上6点时,青岛输油站站长又致电他称,海面上已经开始见油。地方安检和环保部门的人员已经在现场。

企业是何时向当地政府部门通报的情况?青岛市政府是否在爆炸前毫不知情?究竟应该由谁通知市政府?目前无人回应。

郭继山对媒体承认,中石化在漏油后已通知了黄岛区政府及区一级消防、交警等部门,但没有通知市政府。

一名中石化内部人士则向采访的媒体反问:“我们已经通知(黄岛)区政府了,为何区政府不去通知市政府?” 根据《管道保护法》,发生管道事故,管道企业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这意味着,中石化应该通知的是区级政府相关部门。10:30 爆炸发生 附近居民未获通报

随着天光大亮,黄岛的市民们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或是送孩子前往学校。

8点半前后,邢玉庆赶到漏油现场,十几个施工人员正在抢修,一旁公路上还有社会车辆往来穿行。

邢玉庆说,他觉得交通秩序有点乱,需要实行交通管制,就让公司公安科长打110报警,希望增加警力。

《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中,工作原则第一条即是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障员工、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

《管道保护法》更明确规定:发生管道事故,管道企业应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事故危害。

但附近的行人和居民,没人接到撤离的通知。他们在抢修人员和政府部门人员身旁穿行而过。有市民看到,在已经漏油的管道下,闪烁出电气焊的火花。

昨日,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这是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10时30分许,黄岛秦皇岛路附近,雨水涵道和输油管道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

第三篇:青岛石油管道爆炸反思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情况分析

装控102 段亚威 1005020219 2013 11.22日凌晨2时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上午10时30分左右,在抢修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波及到青岛市丽东化工厂部分设施。死亡人数55人,受伤166人。爆炸事故被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中石化两名高管被停职,9责任人被控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省和有关方面组织力量,及时排除险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踪、受伤人员,并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杜绝此类事故。纵观整个爆炸事件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感触!

第一 输油管道为何紧挨居民区。从常识而言,输油管线明显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绝不该紧挨居民小区,那么,这条新建的输油管线,当时是如何通过评估的,管线附近居民是否知情?爆炸发生于一瞬,而事故隐患早已潜伏。最为诡异的是,本来是亡羊补牢的抢修,居然造成了如此重大的事故后果,其中到底有几许天灾,几许人祸?真相有待于进一步调查。从新闻中可知,爆炸离居民区非常之近,附近小区门口本来有一个保卫室,但是爆炸之后已经被夷为平地,现场只留下一个大坑。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修建下列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与管道线路和管道附属设施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娱乐场所、车站、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建筑物。本法施行前在管道保护距离内已建成的人口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存储场所,应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搬迁、清理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需要已建成的管道改建、搬迁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的,应当与管道企业协商确定补偿方案。如果相关人员认真执行法律,我想后果不回这么严重。

第二 石油管道为何紧挨市政管网。管道穿跨市政设施的管道的建设,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这次事故中的管道和市政管网距离这么近,是不是触犯相关法律。没有人提出来还是领导不重视,到底谁的责任。

第三 抢修过程中都做了什么。《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中,工作原则第一条即是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障员工、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事发单位应按照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时向事发地人民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此次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还不知情,可以看出,没有向上级政府汇报。

《管道保护法》更明确规定:发生管道事故,管道企业应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事故危害。但附近的行人和居民,没人接到撤离的通知。他们在抢修人员和政府部门人员身旁穿行而过。有市民看到,在已经漏油的管道下,闪烁出电气焊的火花。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这是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但是从新闻报道上来看,有正在施工的挖掘机,可能是事故的原因。

第四 为什么没有定期检查管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管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管道巡护制度,配备专门人员对管道线路进行日常巡护。管道巡护人员发现危害管道安全的情形或者隐患,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和报告。是检查不符合要求还是管道本身不和质量,《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及其站场的钢质管道焊接接头的检测。钢管必须经过检查才能应用于运输,从此次事故中可以看出,以后要严控钢管的质量。还要在检查上不能疏忽。

第五 是谁疏忽了,谁为我们的生命负责人。对管道存在的外部安全隐患,管道企业自身排除确有困难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及时协调排除或者报请人民政府及时组织排除安全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一场灾难过后,需要的是总结和反思,而不是美化和粉饰。领导如何有力救援如何及时并不能掩盖灾害本身,丧事作喜事报,不会真的变成喜事,只会使得人们在一片喜气洋洋中放松警惕,忘记危险,然后遇见下一个灾难。唯有直面灾难,记住灾难,反思灾难,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重蹈覆辙。

如果危险事故难以彻底避免,那么就让这些设施远离人口密集区。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你离危险有多远,危险离你就有多远。

第四篇:青岛爆炸事故分析

7月16日晚,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造成部分原油泄漏进入近海,附近海域肉眼可见原油的痕迹。这是7月17日在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附近海域航拍的画面。

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起火管道为直径900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 

毒。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

事故回放

目击者:以为发生了地震

中国石油8.10+0.070.87% 壹桥苗业19.21+0.020.10% 獐 子 岛15.74-0.55-3.38%

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700毫米管线起火,燃烧产生气体主要为含硫和芳烃类气体,无剧

“当时我听到一声巨响,还以为发生了地震。”17日16时左右,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发生22小时后,大连边防检查站新港分站政委陈志刚回忆说,“昨天傍晚爆炸起火时我正在操场上散步,听到巨响后回头一看,不远处的输油管线瞬间冒起浓烟,由白到黑,逐渐浓烈,火势也起来了”。

“爆炸发生10分钟后,爆炸地点升腾起几米高的火柱,火光几乎映亮了整个30万吨原油码头。16日深夜,这里油烟遮挡了大半边天,到17日上午油烟浓度开始下降。”陈志刚说。

事故调查

责任属油船方还是中石油待判定

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孙本强昨日表示,对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原因,辽宁省政府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启动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需要调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事故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

孙本强说,辽宁省政府成立的调查组已经开始向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孙本强表示,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清除油污

布设围油栏9000多米

截至18日15时,辽宁海事局等部门出动海事工作人员400人次,在溢油海域布设围油栏已扩大到9000多米,清理过的海域,表面污染状况有一定改善。

记者了解到,辽宁海事局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紧急从其他省市调运清污应急物资。从秦皇岛调来的2000米围油栏、2吨消油剂17日晚抵达大连,从青岛和北京调运的30吨消油剂昨日运抵大连。

目前,海事部门已组织了20余艘清污船舶,在最大范围内对海上形成的50多平方公里的油污开展清除作业。

有关专家介绍,这次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可能超过50平方公里,清理海上油污是一项艰巨工作。

环境影响

现场气味仍难闻影响程度待评估

大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功昨日表示,环保部门已经对这次事故的 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影响程度尚待评估。

吴国功说,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 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展开工作,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出范围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原油泄漏正在进行核实。他说,受到较重污染的海域约11平方公里,轻度扩散的有50平方公里,泄漏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情况的影响。

吴国功表示,原油燃烧会产生40多种污染物,但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罐体冒出的浓烟明显变淡,但现场气味仍然难闻,喉咙和眼睛在长时间受到刺激后都很不舒服。

渔业反应

上市公司:养殖海域未受原油污染

吴国功昨日表示,泄露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待评估。而獐子岛集团和壹桥苗业两家主营海产品的上市公司昨晚不约而同地发布公告,称公司养殖海域未受到泄漏原油污染。

2006年上市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在公告中称,事故发生海域距公司獐子岛养殖海域约90公里,泄漏原油没有进入公司养殖海域,没有对养殖产品造成影响。6月中旬才登陆深交所的壹桥苗业则表示,壹桥苗业地处瓦房店市炮台镇,属渤海内湾海域,虽然距爆炸地点约有60千米,但事故发生地属黄海海域,渤海地处黄海西北部,陆地阻隔了两个海域,因此公司所在海域没有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

獐子岛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虾夷扇贝、海参、皱纹盘鲍、海胆、海螺等海珍品为主要产品,拥有国内惟一的国家级虾夷扇贝原良种场和国内一流的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育苗基地,年总加工能力超过2万吨。壹桥苗业公司主要经营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海参等海珍品育苗及海参养殖、销售业务。

第五篇: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分析及后感

青岛中石油管道爆炸分析及后感

事故回顾及原因分析:22日凌晨3时,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上午10时30分左右,管道公司和黄岛油库在清理油污过程中,开发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会处发生爆燃,初步查明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爆燃,另外输油管线明显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却紧挨居民小区,距此地约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此次是够造成的人员伤亡就不多说相信大家也一直在关注这些,任何事故都是以偶然的形式来表现的,但是任何一次偶然都存在一定的必然。媒体可能是去指责,去谩骂,去吸引读者眼球的注意,这样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可是从略微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来讲,这些义愤填膺的指责根本解决不了办法,真正的是要弄明白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我感觉事故发生往往与三个字有关,就是“变”和“不变”。什么叫变?什么又叫不变呢?

经常听说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这说明这个世界是变的。变是什么特点?那就是它充满了一定未知,要超出我们目前知识的理解范围。可为什么要变呢?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另外就是人类自身寻找进步的结果。气候在变化,资源在变化,这些是自然的变化。比如大连石化储运公司的进口南美石油,就是因为优质石油资源减少造成的。另外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研发的新技术,进行重大的社会活动,也引起世界的变化。那什么叫不变呢?那

就是自己脑海中的认识仍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变与不变能造成什么后果呢?

前几个月去内蒙玩,那里好多地方伫立成吉思汗的雕像。成吉思汗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当时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草原人力物力相当匮乏,几乎所有的蒙古人都不识字,人口不过几十万人。可就是这么个弱小的民族,却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打败了横跨亚欧的文化、经济都发达的大帝国花剌子模,灭掉了军事和技术都先进的金朝,靠的就是成吉思汗能识“变”。金朝虽然军事技术都占优势,但作为其指挥中枢的皇帝却是一个养尊处优,自以为是的人,造成了金朝整个国家体制的呆滞。花剌子模虽然文化经济发达,雄兵百万,可开战前对蒙古是一无所知。面对着蒙古骑兵疾风般的行进速度,面对着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脑海里装满了骑大象和骆驼打仗的花剌子模军队根本没法应对,结果不到三年就亡国。这就是变和不变在历史中的一个例子。

话题转回来,说说青岛中石化,相信青岛中石化管道公司的管理者起码得有着本科、硕士文凭,而更高一层的领导者甚至兼职着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这其中有哪些变和不变呢?

青岛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从输油管破裂,原油泄漏到最后爆炸,这一切都在混沌中演绎着,不知不觉的在酝酿、发展直至失控爆炸。爆炸发生了,人们炸蒙了,还在纳闷怎么会爆炸呢?年年演练,天天教育,不变的一套的程序,一年一年的传承,怎么就变出来震惊全国的爆炸案呢?

当事故的魔鬼悄然酝酿和演化的过程中,所有安全的防护大门都没有关闭,甚至没有察觉。调度和催化剂填装的现场操作人员是技术参数与制度的执行者,他们本应该是阻止事故爆发的最后阵地,而在这场事故中却成了引发爆炸的关键前沿。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而设置的层层关口,事故爆炸这个魔鬼却能从中畅行无阻。哪怕是一扇门,公司决策者的大门,设计研发单位的大门,公司安全管理者的大门,公司技术部门的大门,哪怕有一扇门能把把关,稍微有一点常识,青岛11.22输油管爆炸事故就根本不会发生。可惜的是这些门形同虚设。当然话又说过来,可能设立这么多门的目的也不是管这种事的,那是留位子和管章的。把一个油库的安危千斤重担最后系在现场调度和操作者仅仅三两人普通操作者身上。

对诸多的事故案例进行汇总,就发现不仅仅是青岛中石化爆炸,好多好多案例说明事故发生前根本没有人去管,也没有部门去管,甚至有人管也是不懂行的人在摆官架子,安危往往仅系于基层的操作者身上。这些基层工作的调度,安全员,技术员,电焊工,施工员等等,他们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更深的知识,也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些。但是当挺立在他们上面的管理层集体失语的时候,他们的每条指令,每根焊条,每根操作步骤却往往决定着惊天大案能否产生,多少条生命的生与死。可他们该怎么应对变与不变呢?办法就是买个佛像,每天上班前烧香拜拜:“大慈大悲的菩萨,我上有老下有小,就靠这点工资过活,保佑我平安吧!”

教训是惨重的,但为之付出生命的人是无辜的,愿你们一路走好。

事故既然已经发生其它的事也就不用计较了,安抚遇难者家属,整治环境,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4374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