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



第一篇:公文处理

第三章 公文处理 第一节

公文的拟制

1.公文拟制包括哪些程序?应当做到哪些?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应做到: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3)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 准确,文字精炼。

(4)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5)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6)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7)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2.什么是草拟?什么是会签?

草拟也称拟稿,即起草公文,它是形成文件的首要环节。

会签也称会稿,是持草拟的公文与有关部门会商审稿。3.什么是审核、审核的重点有哪些?

审核又称核稿,即在撰拟的文稿送交领导签发之前,对其所做的全面检查和修改。审核的重点是:

(1)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2)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3)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4)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5)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4.什么是签发、有什么要求?

签发是指发文机关负责人对文稿审定后批注发文意见并签署自己名字的过程。签发是制文阶段的最后决定性环节。

签发的要求有:(1)签发前应对文稿作全面的审查;

(2)对需修改的问题,若工作量不大,可直接修改;若工作量较大,可作出批示,请拟稿人或复审人修改后再审批;

(3)签发人签署意见时,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同时,书写材料应符合存档要求,不能用圆珠笔、铅笔和红笔,也不要把意见签在装订线内。

5.签发的权限是什么?

签发的权限是指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文件的审批权限与职责分工。(1)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

(2)重要文件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3)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授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按有关规定签发;

(4)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注意: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

第二节 公文办理

1.公文办理包括哪些内容?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2.什么是收文办理?它有哪些程序?

收文办理是指对收到的公文进行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过程,其中可分为收进阶段和阅办阶段2部分。

收进阶段包括:文件的签收、拆封和登记

阅办阶段包括: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环节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1)签收(2)登记(3)初审(4)承办(5)传阅(6)催办(7)答复 经审核,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应当分别如下处理:

(1)对符合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交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

(2)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3)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及时退回交办的秘书部门并说明理由。

3.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有哪些? 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4.涉密公文应怎么处理?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5.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怎么处理?

(1)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2)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

(3)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第三节

办毕公文的处理

1.办毕公文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办毕公文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清理与清退、利用与保管、立卷与归档等 2.公文清退的含义及范围是什么?

含义:办毕的文件要进行立卷归档,首先要按规定将留在各个工作人员手中的文件收起来,这就是文件的清退工作。

清退工作包括发文机关收回需退文件和收文机关文书人员收回传阅、送阅文件。

范围:应清退的文件一般包括涉密文件、有重大错误的文件、送领导和有关人员传阅的文件、征求意见的文件、审阅意见的文件、审阅文件和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同志讲话材料等。3.公文清退的手续有哪些?

(1)通知清退

1)机密文件的清退:由文件印发部门填写“文件清退通知单”

2)传阅、送阅文件的清退:领导或有关部门人员审阅后,由

文书人员负责收回

3)征求意见文件的清退:在文件标题旁注明“征求意见稿”

4)有重大错误文件的清退:及时收回

5)其他文件的清退:必须收回的文件,均应在发出时注明退回期限,并在文件上加盖“阅后退回”戳。(2)清点核对

文书人员根据“文件清退通知单”或收文登记簿等对各部门退来的文件进行仔细核对。(3)清退交接

4.公文的保管方法是社么?

文件的保管应坚持按立卷类目、平时归卷、正式立卷、按期归档的工作步骤和方法进行。

5.公文的立卷归档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

含义:公文立卷归档,是指把一年内已办毕的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公文,在平时归卷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整理,组成一个个案卷,转化为档案保存。

意义:(1)公文组成案卷,便于查找利用;

(2)公文组成案卷,有利于保护公文;

(3)公文组成案卷,为档案工作奠定基础。6.公文立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基本原则是:遵循公文形成的规律,保持公文之间的历史联系,把握重点,区分公文的保存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7.公文立卷归档的范围是什么?

公文立卷工作由文书部门负责,档案部门应对公文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凡本机关、单位工作活动中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均应立卷归档。

第二篇:公文处理

1.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是(承办)2.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决议)

3.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文种是(请示)4.公文的作者是指(发文机关)

5.由公文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成文的写作形式,一般适用于(决策性公文)

6.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讲究格式)7.“意见”这一文种是属于(党的机关法定公文)8.简报名称的正下方是简报的(顺序期号)9.会议纪要的内容应做到(集中,概括,精炼)

10.多级上行文只有在(少数十分特殊必要的情况下才可采用)

11.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档案保管期限的档次分为(永久,长期,短期)

12.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13.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

14.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机密文件)15.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的是(批复)

16.加了加快文件传递,可以采用(多级行文)

17.国家教育部,国家交通部,国家公安部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签发的时间为准)

18.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通知)19.主送机关是(受理公文的机关)

20.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21.有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草稿)

22.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通告)公布周知。

23.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24.在规范性文件中表述惩处办法的内容应写入(罚则)25.关于确定公文文种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

B.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间的关系C.发文的规范性、具体目的和要求

D.由发文机关领导人审批决定

26.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或主张)

27.以下关于机关领导人要亲自撰写重要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

28.以下公文中需要标注签发人的有(请示)29.为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可采用(通报)30.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是(签发)31.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通告)32.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请示)

33.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请示)34.规范性文件正文表达的基本单位是(条)3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36.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发文处理)37.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通知)

38.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指示)

39.决定必须由(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40.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41.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函)

42.一般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是(上行文)

43.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44.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惯用的句式表达)

45.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批办)

46.对用机关领导人作为发文的名义表达有误的(发文名义是领导个人)

47.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权威性)

48.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平行文)49.主送机关是(受理公文的机关)

50.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可以制发公文(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51.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办法)52.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报告)

53.“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事项)54.批办是指(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55.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

56.文件封装发出后,文书人员对办复的发文,要履行(注办手续)57.公文的作者是指(发文机关)

58.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

59.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60.《关于××厂进口SD6型自动车床的请示》,作者是(××厂)

61.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拟办)

62.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63.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被动发文)

64.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是(办理完毕的文件)

65.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66.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规范性文件)67.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主办的)

68.按照密级划分规则,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属于(机密的)

69.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0.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71.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72.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办公厅(室)

1.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A

A.突出主题B.不事曲笔 C.突出特色D.撰文要求

2.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B

A.提出问题B.实事求是

C.介绍经过D.沟通信息

3.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B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

性公文

D.收支、发文

4.公文应在()装订。A

A.左侧B.右侧

C.上面白边区D下面白边区

5.公文的主体部分称为()。B

A.标题B.正文

C.作者D.印章或签署

6.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C

A.内部使用文件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D.绝密文件

7.国家民政部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之间属于()A

A.业务指导关系B.隶属关系 C.不相隶属关系D.平行关系

8.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C

A.议论、描写、说明

B.议论、抒情、说明

C.议论、叙述、说明

D.叙述、抒情、说明

9.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哪些要项组成()。D

A.版头、发文字号

B.抄送机关、版头、主题词

c.份号、密级标志、主题词

D.发文机关名称、内容、文种

10.公文版头的作用是()D

A.醒目、严肃

B.公文作者法定的权威性

C.公文要求的必要标记

D.标明公文制发机关

11.以下领导指导性公文应当具有稳定性,不能轻易更改的是()A

A.决定B.批复

C.通知D.通告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通知的标题可简写为《任免通知》

B.批复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发布

C.决定的正文部分由制发决定的根据、执行要求结尾三大部分组成D.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或代以签名章)

D.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

14.批复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B

A.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

B.指导性

C.被动性

D.针对性

15.“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C。

A.被动性

B.针对性

C.强制回复的性质

D.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与执行

16.撰写《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一文时,符合撰 写要求的说法是()。A

A.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B.一般应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

C.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D.可同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自然风景区加以保护管理

17.在下面哪一种情况下,可以越权批办文件?()。A

A.经过授权B.避免积压

C.急需处理D.属一般性文件

18在承办公文时,应根据()科学安排承办的次序。D

A.时效原则B.先党后政

C.意义大小D.主次缓急

19.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A

A.备忘待查B.检查监督

C.避免延误D.方便工作

20.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工作。D

A.审核B.签发

C.会商D.会签

二、多项选择回

1.公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AB

A.突出B.简明

C.单一D.生动

2.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BD

A.通知B.通告

C.通报D.公告

E.报告

3.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

A.接受抄送的机关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处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4.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ABC

A.墨汁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

5.选用公文文种,主要依据()。ABCD

A.规范性

B.工作关系

C.职权D.行文目的和要求

6.下面是从公文中摘出的四句话,其中表达欠妥当的是()ABD

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开了表彰先进个人、集体大会,XX院长和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B.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能否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最首要的问题

C.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要从这样一些方面考察:其一,是否人尽其才„其二,是否有正确的经营方针—一其三,是否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D.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7.请示的结构由以下选项的哪几部分组成()。ACD

A.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B.主送机关

C.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

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8.关于请示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

A.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或确实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事项

B.使用范围广泛

C.具有执行性

D.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9.下列陈述呈请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有()AC

A.工作报告B.请示

C.答复询问的报告D.批复

10.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ABCD

A.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C.报告内容应有新意

D.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11.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CD

A.介绍工作的成绩及工作进程

B.叙述占有的材料

C.概述基本情况

D.简要揭示总结的主题,为进一步展开叙述奠定基础

12.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ABCD

A.划分工作情况与经验体会两大部分

B.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C按总结内容的逻辑关系,分设若干问题,接问题介绍工作情况,写明经验(教训)

D.按工作发展阶段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13.下列总结报告正文的结尾部分写法正确的有()。ACD

A.‘特此报告,请审阅’ B.“从管理基础工作入手,搞好整顿”C.‘实践说明,制定岗位考核标准,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D.“特此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指证”

14.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标题符合要求的有()。ABCD

A.《关于海南进口和倒卖物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B.《深圳大学是怎样改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C.《家庭饲养前途广阔》

D.《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苏州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

15.以下说法错误的有()。BD

A.调查报告的撰写应结合运用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结合B.撰写总结报告,一般兼用说明、叙述和议论三种方式,重点使用议论方式

C总结报告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提炼经验(教训)的报告

D请示可以不接机关隶属关系,越级报通

16在函正文的结尾处,下列哪些用语可以使用()。ABCD

A.请尽快函复为盼

B.敬请予以大力支持 C.请即函复 D.特此函告

17.公文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等几种。BCD

A.永远B.永久

C.长期D.短期

18.在立卷范围内的文件,一般应同时具备()诸基本条件。ABD

A.已经处理完毕

B.具有查考利用价值

C.反映了问题的本质

D.在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或处理

三.不定项选择题

1.转发对象不包括()。B

A.上级文件

B.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公布性文件包括()。CD

A.命令B.通知

C.公告D.通告

3.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ACD

A.标题B.文头

C.正文D.主题词

4.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ABC

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法规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安

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5.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ABDE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B.避免行文紊乱

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

6.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ABD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7.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A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8.会签是指()C

A.签署会议

B.在会议上签署文件

C.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文件

D.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署文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B

6.C

7.A

8.C

9.D

10.D

11.A

12.A

13.D

14.B

15.C

16.A

17.A

18.D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BD

3.AD

4.ABC

5.ABCD

6.ABD

7.ACD

8.AB

9.AC

10.ABCD

11.CD

12.ABCD

13.ACD

147.ABCD

15.BD

16.ABCD

17.BCD

18.ABD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

2.CD

3.ACD

4.ABC

5.ABDE

6.ABD

7.A

8.C 江西事业单位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一

1.由公文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成文的写作形式,一般适用于()

A.简报

B.事务性通知 C.便函

D.决策性公文

2.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A.讲究格式

B.遵守法规 C.实事求是

D.熟悉业务 3.“意见”这一文种属于()

A.行政机关法定公文

B.企事业单位法定公文 C.非法定公文

D.党的机关法定公文

4.公文处理工作的时限性体现在公文处理工作的()A.发文阶段

B.每一个具体环节 C.收文阶段

D.管理阶段 5.“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A.说明性

B.可行性 C.针对性

D.政策性

6.在一个机关中具体担负公文处理工作领导责任的是()A.机关分管领导

B.机关正职领导

C.机关办公室主任

D.机关办公宝秘书 7.简报名称的正下方是简报的()

A.编发单位

B.印发日期

C.顺序期号

D.印发份数 8.会议纪要的内容应做到()

A.集中、概括、准确

B.概括、精炼、详细 C.集中、概括、详细

D.集中、概括、精炼 9.多级上行文()

A.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可以采用

B.是上行文最基本的行文方式

C.是上行文一般使用的行文方式

D.只有在少数十分特殊必要的情况才可以采用

10.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档案保管期限的档次分为()A.永久、定期

B.永久、长期、短期

C.永久、长期、短期、不归档

D.永久、长期、短期、不移交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二

1.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 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3.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 C.工作总结

D.请示

4.公文的主体部分是()A..标题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签署 5.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 D.收文、发文

6.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7.下列文种,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的是()。A.批复

B.通知

C指示

D.决定 8.我国第一部文件集是()。A.《论语》

B.《尚书》

C《诗经》

D.《春秋》 9.北京市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主送的文件属于()。A.平行文

B.上行文

c下行文

D.直达行文 10.为了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三

1.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8月15日所发的、发文序号为123号的发文字号的正确写法是()。

A.国办发(2006)第123号

B国办发[2006]123号 C.国办发(2006)123号

D 国办发(06)第[23号

2.国家教育部、国家交通部、国家公安部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A.以会议通过时间为准

B.以批准时间为准

C.以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签发时间为准

D.以印发时间为准 3.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A.命令

B.指示

C.通知

D.通报 4.主送机关是()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受理公文的机关 C.收文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5.公文标题一般由()组成。

A.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B.“大版头”十发文事由+文种名称

C.主送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D.抄送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6.《××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 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 7.有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8.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发文处理过程的是()。A.拟办

B.拟稿

C.批办

D.注办

9.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 10.将平时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按照立卷目录中的要求存放起来,叫做()A.立卷

B.定卷

C.归卷

D.组卷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四

1.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A.通知

B.通告

C.启事

D.布告

2.下列撰写公文常见的缺点,属于“语句表述不完整”的问题是()。A.滥用省略

B.篇幅冗长

C.交代不明

D.眉目不清 3.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A.说明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

D.描写

4.在规范性文件中表述惩处办法的内容应写入()。A.总则

B.分则

C.罚则

D.附则

5.关于确定公文文种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

B.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间的关系

C.发文的规范性、具体目的和要求

D.由发文机关领导人审批决定 6.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A.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 C.意图或主张

D.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

7.以下关于机关领导人要亲自撰写重要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正确体现领导机关集体意志的工作需要 B.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

C.是领导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个技术性问题

D.是机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领导水平体现的要求 8.以下公文中需要标注签发人的有()。A.规定

B.决议

C.命令

D.请示 9.为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可采用()。A.通知

B.公告

C.通报

D.公报 10.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是()。A.审核

B.签发

C.核发

D.印发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五 1.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决定

2.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

C.工作总结

D.请示 3.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使用“决定”()。A.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C.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

D.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

4.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

C.工作总结

D.请示 5.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

8.直属下级机关

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

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 6.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A.都要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7.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A.请示

B.报告

C.请示报告

D.函 8.规范性文件正文表达的基本单位是()。)A.章

B.节

C.条

D.款

9.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人写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

D.办毕公文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六

1.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

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

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2.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A.指示

B.通报

C.通知

D.通告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4.决定必须由()。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C.政府部门制发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5.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收文、发文

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 6.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报

7.一般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是()。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越级行文 8.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9.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A.语气词表达

B.惯用的句式表达 C.感叹词表达

D.无主句表达

10.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A.拟办

B.批办 C.承办

D.查办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七

1.对用机关领导人作为发文的名义表达有误的()

A.发文名义是领导个人

B.在领导人个人名字前应冠以机关的名称和职务 C.是代表其所在的机关的身份来发文

D.离任后相应失去这一法定作者的地位

2.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A.法定性

B.权威性

c公开性

D制约性 3.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A.上行文

B.平行文 C.通知

D.下行文

4.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A.决议

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议案 5.《××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 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 6.主送机关是()。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受理公文的机关 C.收文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7.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 8.公文办理主要分为()。

A.收文和发文

B.拟办与承办

C.登记与分发

D.整理与保管 9.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A.已复文

B.阅毕的日期

C.已阅文

D.承办的结果

10.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八

1.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可以制发公文()A.法人代表的名义

B.国家公民的名义

C.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

D.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体结合的名义 2.国务院向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的通知属于()。

A.上行文件

B.下行文件

C.平行文件

D.呈请性文件

3.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4.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

B.通知

C.函

D.意见 5.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A.通报

B.请示

C.报告

D.通知 6.“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

A.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事项

B.与领导人直接相关的事项 C.重要文件

D.机密文件

7.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8.批办是指()。

A.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

B.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 C.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

D.对请示报告的处理 9.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

A.公文的定稿

B.公文的草稿

C.公文的会签

D.公文的核发 10.文件封装发出后,文书人员对办复的发文,要履行()。A.登记手续

B.注办手续

C.归档手续

D.签字手续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九 1.公文的作者是指()。

A.撰稿人

B.审核人

C.签发人

D.发文机关 2.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3.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4.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

D.同时行文 5.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6.《关于××厂进口SD6型自动车床的请示》,作者是()。

A.××厂

B.××厂的负责人

C.起草文件的刘秘书

D.签发文件的董厂长

7.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

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催办

8.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A.领导人本人或由其委托的人代诉 B.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 C.办公厅(室)主任拆封 D.文书人员拆封

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10.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是()。A.办理完毕的文件

B.已经使用的文件 C.已经办复的文件

D.领导认为重要的文件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十

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A.会商

B.审核

C.注发

D.签发

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A.领导指导性文件

B.规范性文件 C.公布性文件

D.商洽性文件

3.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4.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A.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B.主办的 C,级别高的D.其他系统的

5.按照密级划分规则,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属于()。

A.限国内公开的B.内部使用的C.秘密的D.机密的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8.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9.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10.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

A.档案室

B.业务处

C.收发室

D.办公厅(室)《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一答案

1.D

2.A

3.D

4.B

5.C

6.C

7.C

8.D

9.D

10.B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二答案

1.C

2.A

3.D

4.B

5.C

6.C

7.A

8.C

9.A

10.C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三答案

1.C

2.C

3.C

4.B

5.A

6.C

7.B

8.B

9.D

10.C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四答案

1.B

2.A

3.A

4.C

5.B

6.C

7.C

8.D

9.C

10.B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五答案

1.C

2.D

3.D

4.D

5.A

6.C

7.D

8.C

9.B

10.C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六答案

1.A

2.C

3.B

4.A

5.A

6.C

7.A

8.A

9.B

10.B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七答案

1.A

2.B

3.B

4.C

5.C

6.B

7.D

8.A

9.B

10.A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八答案 1.C

2.B

3.C

4.C

5.C

6.A

7.D

8.B

9.A

10.B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九答案

1.D

2.A

3.C

4.C

5.B

6.A

7.A

8.B

9.A

10.A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十答案

1.D

2.B

3.B

4.B

5.D

6.C

7.C

8.C

9.A

10.D

第三篇:公文处理

公文办理

第二十三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四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二)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五)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六)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七)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二十五条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四)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第二十六条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第二十七条 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公文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严格规范,充分发挥公文效用。

第二十九条 党政机关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第三十条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三十一条 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

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第三十二条 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第三十三条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第三十四条 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五条 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第三十六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第三十七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对密级文件要做到: 密件的运转要密来密去 密件的处理要紧锣密鼓 密件的阅者要秘而不宣 密件的放置要密不可分 密件的管理要万无一失 对密件的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随意携带涉密公文外出

2、确定、变更、解除不规范

3、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存储涉密公文

4、长期留个人手中

5、当废品出卖

第四篇:公文处理办法

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部分行政办公及综合治理

第一条为加强XX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文管理

工作,使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 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文书,是传达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发布规章制度,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洽商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简洁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公文及各单位报公司公文。

第五条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公司公文处理工作,并负责指导各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负责公文处理的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正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各部门公文处理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换时,要做好工作交接,并在总经理办公室备案,以保证公文处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七条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关于商业秘密的管理规定,确保国家秘密和公司商业秘密的安全。

第二章公文类别

第八条公司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励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二)通知

适用于发布规章制度;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批转下级单位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调配干部。

(三)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四)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求备案,答复上级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询问。

(五)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

(六)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函

适用于对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

复审批事项。

(九)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九条公司公文划分为“文件”和“签报”。

(一)“文件”是指《XXXXXX公司文件》。

(二)“签报”是各部门向公司领导请示问题或报告工作的一种形式。

第三章公文格式

第十条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单位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单位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涉及国家秘密和公司商业秘密的公文应按规定标明密级。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二)公司发文标识为“XXXXXX公司文件”。联合行文,主办单位排列在前。

(三)发文字号由公司代字“中港”、各部门代字、年份、序号组成。

第二部分行政办公及综合治理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单位发文字号。

(四)“请示”行文应当在首页发文字号右侧注明签发人姓名,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五)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公文标题中除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公文标题采用前置介词结构形式,通常使用的介词是“关于”。

(六)主送单位指公文的受理单位,应使用全称和规范化简称、统称。应当根据办文意图及受文单位权限确定主送单位,不要多头主送和越级主送。

(七)附件指随文附上的有关照片、图表、统计数字及文字资料,是对正文的补充与参考。公文如有附件(不包括被批转、报送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被批转或转发的文件,应随同下发,但不必标明“附件”字样。

(八)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单位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单位均应加盖印章。

(九)成文日期以公司领导签发的日期或会议通过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单位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年、月、日要完整,不能省略。

(十)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明。

(十一)公文主题词(见附件 1)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标注。上行文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十二)抄送(报)单位指除主送单位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单位,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第十一条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第十二条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见附件 2。

第十三条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210mmX297mm),左侧装订。

第四章行文规则

第十四条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第十五条行文关系应当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第十六条各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部门自行发文,各部门依据部门职

责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单位的相关部门行文;行文时,需采用总经理办公室统一拟订的式样,加盖部门印章但不得使用“XXXXXX公司文件”用纸。

第十七条凡是向上级单位请求请示和批准的函件,一律使用“请示”文种。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项请示只限一个问题,不得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没关联的问题放在一项请示中;工作请示要按级请示,不能越级请示,特殊情况越级请示,必须同时抄报直接主管部门;一项请示一般只限主送一个上级单位,如需其它单位协助或知晓的事项,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单位。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十八条除上级单位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各部门名义向上级单位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第十九条同级党、政、工、团可以联合行文。党政之间不能相互行文。

第五章发文管理

第二十条发文办理指以各部门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发文流程为:承办人拟稿(填写发文稿上各项内容)

承办人所在处(室)领导签字—>部门领导核签—>主办部门会签有关部门—>总经理办公室核稿—>公司领导签发—>总经理办公室登记编号—>文印人员打印—>

清样—>承办人校对并签字缮印—>用印—>主办部门封发。

第二十一条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公司的有关规定。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稿面整洁,篇幅力求简短。

(三)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及与主送单位的行文关系确定。

(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

(五)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

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七)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八)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

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九)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

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 拉伯数字。

第二部分行政办公及综合治理

(十)应附来文和必要的相关文件、资料。

(十一)承办人根据需要,确定主送、抄报、抄送单位,标明正文和附件印

数。

第二十二条拟制公文,对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

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 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单位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 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公司领导协调或裁定。

第二十三条会签文稿均由主办单位送转会签,以会签部门领导签字为有

效;会签中如有不同意见,应当协商一致后送总经理办公室报公司领导。需要外 单位会签的,由主办部门指定专人承办;若外单位对会签稿有重大修改,应重新 送公司领导审批。外单位送我公司会签的文稿,由主办部门提出意见后按发文程

序处理。

第二十四条公文送公司领导签发前,应由总经理办公室审核。审核的重点

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 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等。

第二十五条上行为,应采用“XXXXXX公司文件”用纸,一

般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以公司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按领导分工,由主 要负责人或经其授权的其他领导签发。公文文稿,一经履行签发手续即为定稿,具有正式文件的效用。

未经公司领导同意,各部门不得以公司名义发文。

第二十六条公文正式印制前,总经理办公室应当进行复核,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同意、规范等。

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重新签发。

第二十七条公司发文,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缮印,使用“公司工程有

限责任公司文件”用纸,续页使用 A4 白纸,标题字体为小 2 号宋体,正文字体 为 3 号仿宋体。

(一)公司发文由承办人负责校对,校对人要对所交文字负责,校对后称本

人要在发文稿纸“校对人”栏以及所发文件的每一页样稿上签字。

(二)上行文或其他重要公文,由总经理办公室进行二校。

第二十八条办理“签报”使用“XXXXXX公司签报用纸”,注明报送的领导,阐明所需签批事项,送总经理办公室登记、编号,并由总经理 办公室呈主管或分管领导原件批回。“签报”必须由主办部门负责人亲笔签名,不加盖印章。“签报”原件有总经理办公室留存归档。签报续页使用 A4 白纸,字 69

体为 3 号仿宋体。

第六章收文办理

第二十九条收文办理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

程序。

第三十条签收公文应逐件清点,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发文单位查询。

第三十一条登记应当将公文标题、密级、发文文号、发文机关、来文日期、收文编号等逐项填写清楚。一般事务性来文可视情况确定是否登记。

公司收文,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签收、拆封、登记、分办;各部门收文,由

各部门负责拆封、登记、分办;注明领导亲启件,送领导本人或其秘书签收。上、下级单位送领导亲启的信函由领导本人拆阅。

第三十二条收到公文,总经理办公室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

应由本单位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 规定,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等。

分办公文,应当分清主次缓急,分清阅件与办件,优先处理紧急重要的公文

和需要办理的公文。凡送部门分办的公文,应及时办理,需请示领导的事项,应 当先提出处理意见后再请示;主送各部门的公文,由各部门承办。

第三十三条经审核,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总经理办公室根据文件内

容及部门职责提出处置意见,分送公司领导批示或送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 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对不应由本单

位办理的公文,经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第三十四条应当送公司领导批示或阅知的文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上级国家机关下发的重要文件。

(二)涉及公司全局利益或局部重大利益的事项。

(三)无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需要领导批示的事项。

(四)特别紧急的需要领导批示的事项。

(五)领导亲自交办的事项。

(六)其他需要领导批示或阅知的事项。

第三十五条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

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说明。对领导的批示意见,应当在文件批转处理单上简要签注承办的结果(如已办复,则注明复文号与复文 日期)或有关建议或意见,并签注姓名和日期。涉及紧急或重大事项的,应另外 通过其他方式迅速报告、请示领导或转告有关部门。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或 第二部分行政办公及综合治理

不宜由本部门办理的,应迅速退回总经理办公室,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六条公文办理中遇有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

与有关部门协商;如有分歧,主办部门负责人要出面协调,如仍不能取得一致,可以报请公司领导协调或裁定。

第三十七条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时间,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已阅知。第三十八条送领导批示或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催

办。对紧急公文应跟踪催办,重要公文应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应定期催办。

第七章公文归档

第三十九条公文办理完毕后,应根据公司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

卷)、归档。个人不得将应归档的公文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四十条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互相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进

行分类管理(立卷),保证归档公文的齐全、完整,并能正确反应本部门的主要

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四十一条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部门整理(立卷)、归档,其他

部门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第四十二条本部门领导兼任其它部门职务,在履行所兼任职务的过程中形

成的公文,由其兼职部门整理(立卷)、归档。

第四十三条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的平时立卷工作。每年月底前,应将上一年已收集整理的案卷移交总经理办公室,并办理移交手续。第四十四条各部门制作、保管的与业务有关的文件资料及照片、录像带等

按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统一交归总经理办公室,不得私自留用。

第四十五条拟制、修改和签批公文,所用字迹材料应耐久,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彩笔、纯蓝水笔进行书写,不得在文稿装订线外书写。所用纸张必须符 合存档要求。

第八章公文管理

第四十六条公文由总经理办公室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

第四十七条上级单位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经公司领

导或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翻印。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单位、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如需翻印受控文件,应当办理受控文件复制审批手续。

第四十八条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公章。

第四十九条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第五十条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鉴别并经总经理办公室主要负

责人批准,可以销毁。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两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 失、不漏销。

第五十一条机构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构撤销时,需要

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公文处理中涉及电子文件的有关规定将另行制定。

第五十三条本办法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其他有关公文处理的规定,凡与本

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十五条原《XXXXXX公司公文处理办法(试行)》废止。

附件:

1.《公司公文主题词表》

2.《公司公文格式》

3.《各单位规范简称表》

4.《公司发文泛指单位一览表》

5.《公司各部室发文字号》

6.《公司发文稿纸式样》

7.《公司发文版头及发文字号格式》

第五篇:公文处理制度

公文处理制度 Document Processing

6.1 公文处理机构 Document Processing Agency

6.1.1 行政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Administrative Office, the agency of document processing manag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document processing.6.1.2 公文应由行政办公室统一发布和归档。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

Document should release and file by Administrative Office uniformly.Document Processing should be timely, accurate.6.2 公文格式 Document Format

公文格式一般由发文部门、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正文、印章、时间等部分组成。

Document format is generally included “issue department”, “issue number”, “issuer”, “title”, “text”, “seal”, “issue time” etc.6.3 公文请示 Document Approval

6.3.1 公司各部门对外下发通知、函件等公文,须经过以下程序:

(1)由行政办公室上报公司CEO或执行董事批准后;

(2)由行政办公室统一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发文。

The required procedure shall be satisfied if any department want to issue a document:

(1)Submit to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reported to and approved by CEO/Executive Director;

(2)Release in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by Administrative Office.6.3.2 对内容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或范围较广的文件,行政办公室应在公司CEO或执行董事批准前,先送相关部门会签。

If a document involved two or more departments, it should be countersign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before it is reported to and approved by CEO/Executive Director.6.4 存档

行政办公室应及时将各类公文分类存档,以便于查询。

In order to facilitate inquiries,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should file the documents by category.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