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前,老师在娃娃家的介绍时以小娃娃过生日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引导说:“你们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们过生日的呢?”孩子们简单的说到“蛋糕”“吃饭”,虽然不怎么会说,但他们个个都很兴奋,急得要玩游戏。我觉得这种情境提供法,能让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更融入游戏。
游戏开始了:娃娃家中有9位幼儿进入游戏,教师把娃娃家分成了3个房间,一个是厨房,一个是饭厅,一个是卧室,在厨房中提供了切切乐等玩具,在厨房的孩子一直在切着食物,之后又粘起来重切,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才意识到今天要为小娃娃过生日,把水果装好盘子端到饭厅给四位坐在餐桌旁的幼儿吃,这时这四位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唱起了生日歌,吃起了餐桌上的食物,可能是有老师在观察他们,他们都很腼腆,没怎么说话,我们以娃娃家的客人的角色进入时,他们就显得亲热多了。卧室的孩子们玩的也很开心在有模有样的哄着娃娃睡觉。
老师设置的这个娃娃家情境,非常吸引孩子,孩子知道在娃娃家里做些什么,有了一定的游戏目标性和生活的真实情景。我觉得唯一缺陷,娃娃家的三个房间完全隔开了,在房间里都看不见对方,如果在KT板上留个窗,娃娃家的整体感和温馨度会大大提高,个个房间的孩子们也会有一定的交流,真正融入到角色中。
第二篇:区域观察记录
观察区域:建构区 活动时间:2017.10.12 观察者:于梦琦 班级:小海葵 活动人数:8 活动记录:
建构区我们投放了大量的木制积木,重在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积木搭建。但是每次进区角之前,我们要强调进区规则,简单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但是,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基本上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有意识让孩子们合作,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愉快。
反思:
孩子们搭建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搭建高楼,但是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直接用一块木板斜搭在建筑物上形成一斜坡作为楼梯,基于这种楼梯,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的楼梯是什么样的,我根据孩子的描述进行简单指导,让孩子尝试用木板搭建成楼梯状,然后让孩子们尝试哪种楼梯上楼更轻便。调整策略: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第三篇:区域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我所在的班级是宏德实验幼儿园混龄班,班级中有大中小班年龄的孩子,班级主要以蒙氏教育为主。每天早上9:00—10:30是蒙氏教育的时间,老师和孩子都把蒙氏学习的时间称为“工作”,幼儿自由挑选教室里符合年龄特点的教具,千珠链、粉红塔、数字与筹码…… 老师配合着放一些轻音乐,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工作。孩子们走路时都把双手背在腰后,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老师会在孩子“工作”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导,但是不会随意打断孩子的“工作”。
一位小班的男孩子引起了我的关注。我的视线转向他的时候,他正在选择刺工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先撕几张彩纸,彩纸上有许多黑点组成的正方形。幼儿去撕彩纸的时候,由于撕不下纸,后来把纸撕破了,老师指导他怎样才能省力地把纸完整地撕下来。彩纸撕好以后,幼儿把纸放在托盘里(托盘里有垫子、针笔),他端着托盘找到空的桌子坐下来了,老师也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了他的身边。老师先把托盘推到桌子的另一边沿,然后从托盘里拿出了一块垫子,把彩纸放在垫子上,老师先教幼儿正确的握针笔的方式,然后握着幼儿的手告诉他针笔要穿过彩纸,在老师指导的时候,幼儿的眼神不知“飘”向其他孩子手头的“工作”。老师拿着把他老师正在教他用针笔去戳纸上由黑点组成的正方形,完成工作之后,老师要求他先把托盘里的东西整理好,然后把椅子推到桌子下,把托盘放回原处后,再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盖日期、盖名字。
老师示范一次之后,幼儿开始工作了,他并没有把毯子从托盘内拿出来,而是直接在托盘里做起了工作。幼儿拿起了针笔,老师教了多次的针笔握笔姿势,但他仍旧采用自己习惯的姿势握笔,刺工的工作对他来说并不难,他迅速完成工作后把垫子、针笔放回了托盘,接着就急着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盖日期、姓名。他在作品上盖了好几个日期的章(老师反复强调只能盖一个),找自己的印章的时候他找了很久(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印章),他把盖好章的作品放在了一个大托盘里,就去吃点心了,完全忘了刺工的托盘还没放回原处。老师一直关注着他,经过老师的提醒后,他才把托盘放回原处。做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此幼儿就会忘了许多步骤。
(注:在蒙氏教学中,老师和幼儿都把要学习的项目成为“工作”)
行为表现
上课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注意力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转移。当老师教他工作时,眼神总是游离老师讲的内容;面对老师的提问不能够用言语回答,如果知道,通常是用点头来回应“是”,如果不明白会选择不回答,或者无视老师的提问。学习能力较同龄人来说非常弱,学习内容需要老师反复给他复习、巩固;对新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总是反复刻板、不厌其烦地学习同一内容,但是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掌握地很好,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活动的,与其他幼儿之间除了玩玩具很少有交集,大家似乎都不喜欢跟他玩。
不时地引导他工作,我离开幼儿园的最后一天,幼儿并没有完整地做好这项刺工工作。
第四篇: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娃娃家
案例发生的区域:娃娃家游戏案例发生的年龄班:小班
【案例】谁去菜场买菜
在11月中旬,我们将所有娃娃家里的菜集中起来增设了一个“绿色超市”。超市正常营业了,生意好得不得了。
情况一:娃娃家的妈妈出来买菜,随后爸爸又再出来,到超市里大肆购物,家里的灶台上,餐桌上全堆满了各种蔬菜和水果。
情况二:爸爸和妈妈一起出门,途中不断争抢篮子。孔晨豪爸爸说:“你回家做饭吧,我去买菜,把篮子给我!”朱美芬妈妈:“我是妈妈,我去买菜,你要不要去抱娃娃啦?”两人商量未果,一直争论到超市里。但是,达到超市以后,爸爸妈妈买菜时却能有商有量。
情况三:经过调整以后,爸爸妈妈知道只能有一个人去超市买菜,家里需要留一个人看家和照顾娃娃。王思齐妈妈一个人到超市以后,“买”了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可是离开时却没有付钱,而超市营业员只一味地给客人拿东西,自己一个人沉浸在发放材料的乐趣中,根本不记得要收钱。
【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我们小班孩子的角色意识越来越强了,对于游戏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能自发地想起新的游戏内容,并且大胆 向 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兴趣所在,我们的超市也是由此得来。在增设超市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买菜的时候是很起劲的,可是买了菜回家却不知道如何让安置它们,随意乱放。
在情况二中,可以看出爸爸妈妈不会协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新鲜的事物争抢不休。而在情况三中,可以看出,我们小班孩子对于新角色也很有兴趣。其实超市里的材料还是原来娃娃家里的材料,而她却可以以一个新的身份去摆弄材料,这让他很兴奋。然而,角色的里面的职责,她就没有尽到,完全忘记了卖给别人东西时她要向客人收钱这么一回事。
【指导策略】
1.情景回放:小班幼儿对于看自己的照片特别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将情况一的现象拍摄下来,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全体幼儿看,让孩子们来说一说,哪里不对,应该怎么做。这样把问题还给孩子们自己解决,比老师在一旁苦口婆心地说教更为有效。
2.提示要求: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引导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在出门前要商量好,确保家中有人照顾娃娃。表扬在超市里买菜有商有量的爸爸妈妈,并引导他们可以把在超市商量买什么菜的对话引用在其他方面来。
3.谈话讨论:活动前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时,他们看到的营业员都是怎么工作的,客人买了东西要不要付钱。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营业员的职责,明白客人买东西需要给钱的道理。
4.示范教育: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影响,特别喜欢模仿。所以教师在游戏前可适当进行示范教育。
第五篇:小班区域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小班区域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班级:小二班
日期:第二周2016年3月15日
主题:亲亲一家人
执教:叶芳
活动目标:
1、喜欢模仿成人角色,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做什么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指灵活度。
3、能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
材料投放:
娃娃家:布娃娃、毛绒玩具若干,娃娃家套装玩具一套,馄饨、自制面条、饺子等若干。品尝区,各市糖果盒、糖果、卡通茶杯若干。
小医院:医院套装玩具一套,自制盐水瓶若干,药瓶若干等
语言区:幼儿图书若干,幼儿活动材料1
美工区:幼儿活动材料《纸工》P2页,《红灯笼》,彩泥,蜡笔、画纸等
指导建议:
1、美工区:幼儿在做《纸工》《红灯笼》时,因为小班的小朋友接触剪刀剪纸还不是很多,教师在幼儿动手剪纸的工程中,要重点指导,并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幼儿做完成品时,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提高幼儿以后做纸工的信心和兴趣
2、其他区域活动时,要注意每个区域的活动规则,并鼓励幼儿在区域中多说,和其他幼儿多交流。
观察原因
小班的幼儿在纸工游戏中,慢慢开始接触需要用剪刀完成的作品,因为小班的幼儿手指灵活度还不够,大部分又是初次接触需要用剪刀的手工,所以我想让我们班的小朋友慢慢开始接触需要用剪刀帮助完成的纸工作品,慢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观察记录
有而在听讲的过程中还是很认真,很投入的。可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孩子的一些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孩子还不会用剪刀,而我在给他们做示范的时候,又恰恰忘了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剪刀,使他们本来就还不灵活的小手显得更加的笨拙,虽然有一部分的幼儿能完整的剪下需要的纸片,可是他们也没有正确的是用剪刀。
思考与对策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在手指灵活度的方面还是欠缺的,他们的手指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全部完成,所以需要做一些细致的游戏或动作都还不是很协调,特别是需要使用剪刀时,就很明显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只在纸工活动上,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也不是在课堂上完全能说明白的,除了在日常活动和交流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外,还需要家长平时在家中能让孩子有目的地剪一剪,练一练,这样对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和小肌肉群的发展都有好处。